内力作用与地貌练习(精选)
高一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A.火山岛B.冲积岛C.板块挤压形成的D.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D【解析】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分别是夏威夷群岛和日本群岛,夏威夷群岛因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日本群岛因板块挤压形成的大陆岛,二者都为内力作用形成,所以选A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答案】A【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图包含了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故选A项;六大板块既有生长边界,也有消亡边界,B错;大洋中脊为最浅处,海沟为最深处,C错;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边界小,D错。
【考点】岛屿分类及成因;板块分布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背斜的是、向斜的是。
(2)从地形上看,乙处是,形成原因是。
(3)地震多发地带是图中。
(4)图中四个部位有可能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储水构造是。
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答案】(1)乙;丁(2)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产生裂缝,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谷地。
(3)丙(4)乙;丁;丁;丙【解析】(1)乙处岩层向上隆起,形成背斜。
丁处岩层向下凹陷,形成向斜。
丙处为断层处。
甲处位于背斜的边缘。
(2)从地形上看,乙处向下凹陷,形成谷地,乙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谷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3)断层所分布的地带往往是地壳不稳定的部位,所以丙处地震多发。
(4)背斜乙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向斜丁处是很好的储水构造。
地下隧道不宜建在断层处和向斜部位。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与分析.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C.流水沉积D.海浪侵蚀【答案】A【解析】图中地貌是沙丘地貌,形成地貌形态的主要外力是风力的沉积作用,A对。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题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地貌与形成因素连线正确的是()A.云南的路南石林——风力侵蚀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流水侵蚀C.珠江三角洲——风力堆积 D.挪威的峡湾海岸——冰川堆积2.图中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是A.Ⅰ B.Ⅱ C.Ⅲ D.Ⅳ3.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10月26日晚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石头雨”。
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4.下图为学生野外考察时拍下的温州某地区花岗岩地貌“龙脊”景观图。
完成下题。
形成“龙脊”的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所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是A.岩浆喷出、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B.岩浆喷出、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C.岩浆侵入、岩层抬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岩层下降、沉积作用、搬运作用下图示意某区域板块及岩浆的运动状况。
完成下面小题。
5.推动板块运动的主要能量来自A.太阳辐射能 B.海洋潮汐能 C.地球内部放射能 D.地球自身重力能6.下列水域的形成,与图示板块运动结果基本吻合的是A.地中海 B.日本海 C.里海 D.红海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8.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下图为板块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甲、乙两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向斜成山,乙为背斜成山B.甲为良好的储油构造,乙为良好的储水构造C.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D.乙处地貌是断层形成的【答案】C【解析】根据岩石中间老、两侧新,可判断甲、乙同为背斜,再结合等高线可知甲为背斜成山;乙为背斜成谷;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乙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乙处成谷的原因是在张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岩石疏松、破碎,易被侵蚀。
【2】甲、乙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原因是()A.甲受挤压,经侵蚀;乙受挤压,经侵蚀B.甲受张力,经搬运;乙受张力,经沉积C.甲受挤压,经风化;乙受挤压,经侵蚀D.甲受张力,经侵蚀;乙受张力,经断裂【答案】A【解析】背斜是受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或形成后由于地壳抬升被侵蚀而出露地表。
【考点】地质运动。
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质构造主要由水平张力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很容易断定②、④是挤压造成的,B、D错。
根据岩层的措动方向,可以判断①是水平张力作用下,岩层形成的断层,A对。
如果岩层是挤压发生的措动,上面的岩层应向上移动位移,如③图所示,C错。
【2】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坝址的选择,要考虑地质构造,地基的坚固。
断层处不能建大坝,①、③错。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②错。
④位于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④对。
所以D对。
【考点】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3.下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考查地质构造。
图中的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岩层受到挤压形成,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4.读下图,回答:A.甲处主要是物理风化作用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崩塌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解析】C试题解析:考查内外力作用。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貌》专项练习(五年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
其中F1—F4为断层。
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21河北,14,3分)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B.水平拉张C.垂向挤压D.垂向拉张2.(2021河北,15,3分)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D.F1~F4断至含油层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
下图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20北京,3,3分)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 )A.①B.②C.③D.④4.(2020北京,4,3分)图中 (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5.(2020天津,5,3分)导致上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2020课标Ⅲ,7,4分)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7.(2020课标Ⅲ,8,4分)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
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8.(2020江苏单科,4,2分)图中断层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轮14 内力作用与地貌
内力作用与地貌对应习题及答案解析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位于( )A.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地带C.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张裂地带2.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①裂谷②海岭③山系④海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题。
3.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2018·浙江省高考地理11月选考真题)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
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
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
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
完成下列问题。
4. 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 ②①④③D. ③④②①5. 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020·浙江省高考地理7月选考真题)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
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7. 图二谷地的成因是()A. 构造断裂下陷B. 流水侵蚀作用C. 岩层挤压弯曲D. 冰川侵蚀作用(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九嶷山地区位于湘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成矿区之一。
区内构造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不同走向断裂不仅反映了断裂构造的时空演化关系,而且还体现了断裂构造的成矿作用。
出露地层依次为海相沉积的Z地层和E地层及浅海台地相沉积的D地层,后期在一些断陷盆地中发育陆相沉积的K地层。
高考地理知识点讲练: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附:经典题及解析)
高考地理知识点讲练:内力作用与地貌(附:经典题及解析)1.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1)(经典题,4分)读图,完成下题。
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
答案: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板块构造边缘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内力作用强烈)。
(4分)解析:本题考查火山、地震的成因。
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
2.根据海陆轮廓、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判断板块边界类型(2)(2016.4浙江选考,2分)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1分)板块碰撞(1分)(填“碰撞”或“张裂”)而成。
解析:本题考查板块的相对位置与板块边界类型。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注记信息,可以判断勃朗峰位于法国东南部,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褶皱的判断方法(3)(2016浙江文综,4分)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读图,完成下题。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C)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解析:由题干可知,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读图可知,图中谷地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间新、两翼老,且岩层向下弯曲,其地质构造为向斜,故B、D项错误。
图中西侧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故A项错误,C项正确。
4.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常考地貌a.断层的判断方法(4)(2016.10浙江选考,2分)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
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
读图,完成下题。
从成因看,该河谷为(B)A.地堑谷B.断层谷C.背斜谷D.向斜谷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岩层有明显的位移,应为断层构造,而背斜、向斜是褶皱构造,故C、D项错误。
剖面图中只有一组断裂面,南侧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断层谷,而地堑谷是相对于两侧岩层下陷而成,故A项错误,B项正确。
高考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模拟试题(解析版)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内力作用与地貌(2020·石嘴山模拟)我国科考队找寻青藏高原隆起的证据,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发现了蛇绿岩,它是海洋洋底的古老岩石,原生火成岩,可以作为洋盆、古缝合线及古俯冲带存在的直接标志。
但一块蛇绿岩还不能说明什么,随后科考队在几百千米的雅鲁藏布江两岸都发现这种蛇绿岩分布,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找到了直接的证据。
据此完成1~2题。
1.蛇绿岩出露地表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地壳的抬升B.岩浆活动、地壳的抬升、板块的挤压C.地壳的抬升、岩浆活动、板块的挤压D.板块的挤压、岩浆活动、地壳的抬升2.科考队员发现了蛇绿岩,继续沿雅鲁藏布江两岸考察,方法和目的是()A.沿江考察,证明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印度洋板块B.沿雅鲁藏布江谷地,发现地势低洼,证明可能是张裂拉伸的结果C.走走停停,寻找证据,恰好沿江找到这种蛇绿岩D.分纵向和横向考察,证明蛇绿岩呈线性分布,是古俯冲带存在的表现【答案】1.A 2.D【解析】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蛇绿岩是海洋洋底的原生火成岩,说明首先在海底出现岩浆活动,冷凝形成蛇绿岩,(图中信息显示)后经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导致地壳隆起抬升,蛇绿岩出露地表。
信息表明,蛇绿岩在海底生成,不是地壳抬升和板块挤压后形成;地壳的抬升是板块挤压的结果。
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找寻青藏高原隆起的证据,是本次考察的目的,如果在雅鲁藏布江两岸通过纵向和横向考察,证明蛇绿岩呈线性分布,则证明古缝合线及古俯冲带的存在,这就是青藏高原的隆起直接的证据。
地势低洼有可能是外力侵蚀的结果,不能证明是张裂拉伸的结果,这也不是本次考察的目的。
“走走停停”不是妥当的考察方法,“恰好沿江找到蛇绿岩”也不是考察的目的。
沿江考察蛇绿岩,只能证明雅鲁藏布江谷地属于海洋板块类型,不能证明是印度洋板块,也有可能是欧亚板块边缘的海洋板块。
(2020·江苏高邮模拟)领航山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锥台状的山顶上,从天而降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头,圆头底部白色部分是坚硬的石英岩,其抗风化能力强,顶部绿色部分是植被,恰似一顶帽子戴在了圆锥状的山上。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内力作用与地貌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内力作用与地貌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丙处岩石类型与周围明显不同。
读图,回答1~2题。
1.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A.背斜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向斜谷2.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及丙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花岗岩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石灰岩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砂岩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黏土解析:1.B 2.A第1题,由同一沉积岩层在甲处的埋深判断,在甲地中部埋深大,两侧埋深小,所以岩层中部向下凹陷,属于向斜构造;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向斜槽部岩石坚硬,风化速度慢,所以最先会演变成向斜山。
第2题,根据同一岩层的连续走向,乙处是背斜构造,该岩层向上拱起,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拱起部分出现缺失;该处连续性的岩石应为沉积岩,花岗岩为岩浆岩,与周围的岩石类型不同。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河谷剖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八个堆积面T1~T8,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1。
读图,完成3~4题。
3.地壳最稳定的时期是()A.T2形成时期B.T4形成时期C.T6形成时期D.T8形成时期4.抬升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是()A.T8~T7时期B.T6~T5时期C.T4~T3时期D.T2~T1时期解析:3.D 4.B第3题,据已掌握知识可知,地壳稳定时期则表现为以流水沉积和侧蚀作用为主,河流阶地产生,地壳最稳定的时期河流阶地沉积物应最厚。
据图可知,T8形成时期沉积物最厚。
故选D。
第4题,地壳抬升时以流水下蚀作用为主,无明显河流阶地产生,比较无河流阶地产生时期河流下蚀的距离,即河谷上下相邻阶地之间的距离,距离最大者表明地壳抬升持续时间最长,故选B。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图。
读图完成下题。
5.与甲乙、丙丁沿线相符的剖面图是()解析:选C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沿甲乙剖面,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凹,图A错。
地理高频考点25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及解析
地理高频考点25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风力作用下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是()A.背斜,山脊B.向斜,山脊C.背斜,山谷D.向斜,山谷4.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火山地震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读图甲与图乙,回答5~6题。
5.图甲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6.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A.海沟B.海岭C.褶皱山D.裂谷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
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完成7~8题。
7.该区域可能属()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8.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江南地区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
据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沿中间剖面线的剖面图一致的是()10.图中甲处地形与地质构造的组合正确的是()A.山谷—背斜B.山脊—向斜C.山谷—向斜D.山脊—背斜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伤痕”的成因是()A.板块张裂B.板块碰撞C.流水侵蚀D.人类活动12.该处的地质构造是()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邻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 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
课练6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形态近年真题全覆盖一、选择题[2021·辽宁卷]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
下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
下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
据此完成1~2题。
1.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2.“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2021·天津卷]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①④③②4.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A.水热条件较差B.岩石的可溶性低C.地表植被茂密D.地质构造较复杂[2021·北京卷]读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乙丙甲6.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7.[2021·辽宁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如图)。
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
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
(1)说出3~9月3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8分)8.[2020·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
内力作用与地貌测试题及答案
内力作用与地貌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
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
读图回答1~2题。
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解析:1.A 2.A第1题,根据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地层新老关系可判断,中间新(P)两侧老(C),为向斜构造;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从甲地到乙地地势为低—高—低。
故选A。
第2题,图中显示,丙处为泥盆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在此处往下钻探,只能发现比它更古老的地层,即志留系地层。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岩层地质界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主要的构造地貌类型和成因分别是()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4.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甲处玄武岩的垂直高差可能是1 190 mB.乙处岩层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处可能发育成为河流D.丁处为最佳天然大理岩开采点解析:3.D 4.A第3题,由图例可知,四种岩层由新到老依次是玄武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所以图示地区岩石呈中间新、两翼老的关系,可推出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根据等高线数据,可推断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为向斜山地。
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的,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4题,由图可知,甲处玄武岩位于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 m,据陡崖垂直高度计算公式(n-1)×d≤ΔH<(n+1)×d(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等高线重合条数)计算得出600≤ΔH<1 200,故A项正确。
由图可知,乙处是玄武岩,玄武岩是岩浆岩的一种,而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故B项错误。
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通常山谷中可能发育河流,故C项错误。
高二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内力作用与地貌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答案】D【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图,M小板块是阿拉伯半岛,按大洲看,虽然属于亚洲,但按板块构造说,属于印度洋板块,D对。
A、B、C错。
【2】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A.陆地边界B.生长边界C.消亡边界D.海洋边界【答案】B【解析】从受力情况看,图中板块边界属于向两边张开的部分,所以是生长边界,B对。
图中板块边界有位于海洋中的部分,也有陆地上的部分,A错、D错。
消亡边界是两个板块向一起碰,不是向两边分开,C错。
【考点】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2.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作用是()A.内力作用B.变质作用C.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答案】C【解析】有些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作用是侵蚀作用。
【考点】主要考查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作用。
3.下图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
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4分)(2)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4分)【答案】1、消亡边界( 2分)亚欧板块(1分)印度洋板块(1分)2、两大板块相互挤压,板块界限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4分)【解析】(1)图示范围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处于消亡边界。
(2)喀拉喀托火山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受板块挤压的影响,板块界限附近深处岩浆熔融,沿裂隙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课后训练-内力作用与地貌
限时规范训练1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的①②③④四处中,与图乙所示的地壳运动最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图乙显示的是张裂运动,是岩浆上升形成岩石之处;图甲中②属于东非裂谷带的一部分,地壳运动形式与图乙最相符。
答案:B2.图乙所示地壳运动最可能形成()A.海沟B.海岭C.褶皱山D.裂谷解析:张裂边界一般易形成裂谷和海岭,再结合图中断层箭头运动方向,可判断张裂处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故最可能形成裂谷。
答案:D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
据此回答3~4题。
3.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图中地区先发生褶皱运动,然后地表经历了强烈的外力侵蚀。
在岩浆侵入过程中,高温作用使附近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
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C.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解析:F层是向斜,不适合建隧道;A处是岩浆岩,不可能有化石;地表为沙丘,坡度较缓的北坡为风吹来的方向,即为北风;①地下部为背斜构造,可能有石油。
答案:C(2020·济宁市上学期期末)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
读图,回答5~6题。
5.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图示区域中高周低,为山地地形;根据钻井数据显示的页岩层顶部高程分布特征,判断该页岩层中间下凹、东西上凸,为向斜构造。
答案:B6.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270米B.285米C.300米D.325米解析:图示地区最高点海拔为575~600米;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海拔大约303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力作用与地貌练习(精选)
一、选择题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与东西向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向斜谷,河流自北向南流
B.甲处为背斜谷,河流自南向北流
C.若等高距为100 m,图示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 000 m
D.若等高距为100 m,陡崖最大相对高度接近200 m
2.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断层岩浆侵入沉积岩浆喷出
B.褶皱岩浆侵入断层沉积岩浆喷出
C.沉积褶皱岩浆喷出断层岩浆侵入
D.沉积褶皱岩浆侵入断层岩浆喷出
3.图中形成岩浆岩的岩浆可能源于()
A.岩石圈B.下地幔
C.软流层D.地核
解析:1.B 2.D 3.C第1题,从图中可知甲处为背斜,并且发育了河流为背斜谷,根据等高线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
第2题,图中的地质作用是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岩层,然后受挤压作用形成褶皱,发生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1,后又发生断层将已形成岩层切断,最后发生岩浆喷出形成岩浆岩2。
第3题,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
(2019·青岛五校联考)华山由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
读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
C.断层D.塌陷
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岩浆入侵—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岩浆入侵
C.地壳下陷—流水沉积—岩浆入侵
D.岩浆入侵—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解析:4.C 5.D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图中华山岩体相对上升,两侧岩体相对下降,满足断层断裂和错位的两个特征,故选C。
第5题,由材料可知,华山由花岗岩构成,而花岗岩为侵入岩,因此首先应该是岩浆入侵,然后是断裂使地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最后是外力(流水、风力等)对山地进行侵蚀,故选D。
(2019·南阳检测)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
“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 600多年。
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由于断裂抬升
C.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D.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7.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解析:6.B7.A第6题,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是断块山,B对;图示P地的地形开阔,不是谷地,C错;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D错。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没有受到人为破坏,A对、C错;图示区域地质条件不稳定,环境变迁较大,B错;图中显示背斜顶部已被侵蚀,D错。
(2019·太原名校检测)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陡崖的高差可能有1 190 m
B.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处可能发育河流
D.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
解析:8.D9.A第8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因而地质构造为向斜。
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地。
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构造的两翼被侵蚀形成的,所以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9题,由图可知甲处为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 m,根据陡崖高差计算公式可得出甲处陡崖垂直高度范围为600~1 200 m,A对。
由图可知乙处为花岗岩,不可能存在化石,B错。
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C错。
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且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D错。
如图为长江三峡段地质构造示意图。
完成10~11题。
10.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背斜B.②—地垒
C.③—地堑D.④—向斜
11.从岩性和地质条件分析,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水坝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10.A11.D第10题,图中①②两地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A正确;③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④地为岩浆侵入。
第11题,从地质条件分析,①②两地为背斜,不适宜建水坝;从岩性分析,③地是页岩及石灰岩,不适宜建水坝,④地是侵入型岩浆岩,岩性坚硬,最适宜建水坝,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乙________;丁________。
(2)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天然气,在________地找到地下水。
(3)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地有一条东西向的河流,该地区计划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库,你认为合适吗?简述你的理由。
解析:第(1)题,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丁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
第(2)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甲处为背斜,可能有石油或天然气分布;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乙处为向斜,可能有地下水。
第(3)题,背斜顶部的缺失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
从上面分析可知,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而缺失。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处有断层,修建水库易出现渗漏;水库储水后区域地壳压力增大,使地层不稳定,可能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且工程难度较大,因此此处不适合修建水库。
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
(2)甲乙
(3)顶部岩层受张力易被侵蚀
(4)不合适。
因为丁处位于断层附近,修建水库易漏水,地层不稳定,易滑坡,工程难度大。
13.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
如下图中
“”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
(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表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
)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________,背斜往往形成________。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________。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________。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
解析:第(1)题,首先在图中标出A-B一线与等高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海拔和与A、B的位置关系画出地形剖面图;然后在图中标出A-B一线与岩层分界线的各个交点,然后根据各个交点的位置及相连两交点之间的岩层类型画出岩层的分布。
第(2)题,年轻的褶皱地区,受外力作用小,因而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第(3)题,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因而为山脊;甲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因而为向斜。
第(4)题,甲处地貌为向斜山,主要与向斜槽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有关。
答案:(1)
(2)谷地或盆地山岭(3)山脊向斜
(4)向斜槽部的岩石受到挤压,岩性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形成凸起的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