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之 聊斋志异版本一览

合集下载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形式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计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形式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计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形式3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计数《聊斋志异》的版本甚多,据有关研究资料称,现已发现的便有以下一些版本值得研究和收藏。

一、稿本:稿本影印本最有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

现仅存半部的《聊斋志异》手稿藏于辽宁图书馆。

在上世纪30年代曾有伪满用珂罗版影印过其中二十四篇,书名是《选印聊斋志异原稿》。

新XX成立后曾两次影印过:一次是1955年由文学XX刊行社影印,一函四册,现已很少见到。

此后,又由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于1995年影印过一次,16开本,精装一册,印数仅300部。

手稿影印本虽有学术研究价值,但因无注释和评语,并不完全适合于一般读者阅读。

二、初刻本和抄本:虽然原先以清乾隆三十年(1975年)的青柯亭刊本为最早的刻本,但由于先后又发现半部手稿本和二十四卷抄本以及相当接近手稿本的《异史》等版本,早期版XX亭刊本以及乾隆十六年(1751年)铸XX抄本的校勘和研究价值便相对降低了好些。

目前,以各种形式出版的比较有研究价值和值得收藏的版本便有以下一些:(1)铸XX抄本《聊斋志异》,含短篇四百七十四篇。

先后有上海X 出版社的影印本(1975年)及上海XX出版社(1979年)的排印本。

另外有的出版社还曾出过一些线装本。

(2)乾隆十五年至三十年间的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含短篇四百七十四篇,山东X书社1981年出版,1982年又推出线装竹纸版。

(3)康雍年间抄本《异史》,含短篇四百八十五篇。

北京XX书店1989年影印。

另有其他出版社曾出过线装本。

(4)《异史》编入《蒲松龄全集》(三卷本)的第一卷,盛X编。

X 出版社1998年出版。

(5)最早最全的《聊斋志异》真本,上下二册,盛X校释,安徽XX 出版社1993年版。

三、评注、合校本:虽然是在清代便先后有过冯X担X等人的注释和评介本,但现已难见到。

新XX成立后曾有受人瞩目的张X先生回校.会注.会评本以及后来的朱X先生和任X先生任X先生的会校评注本等。

聊斋志异 全四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聊斋志异 全四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聊斋志异·全四册(中华经典 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名著
蒲松龄

文学

中国
聊斋志异

文言
小说 鬼
秀才
经典
道士 胡 娘
牛 女子 王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蒲松龄 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本书 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卷五
阳武侯 赵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鸦头 酒虫 木雕美人
卷六
潞令 马介甫 魁星 厍将军 绛妃 河间生 云翠仙 跳神 铁布衫法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七
罗祖 刘姓 邵女 巩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卷八
画马 局诈 放蝶 男生子 锺生 鬼妻 黄将军 三朝元老 医术
卷九
邵临淄 于去恶 狂生 澂俗 凤仙 佟客 辽阳军 张贡士 爱奴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中华书局出品,必是细作。 相当精彩,世间百态。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奇特诡谲的故事情节,放到今天,仍然在重复发生。 《聊斋》到底怎么分类呢?里面涉及到了那么多的题材,但是归拢一下,可以说有这么四类;第一类叫作民 间流言。文学性比较高,《画皮》《聂小倩》《婴宁》《娇娜》等等。但是他的故事总是给人希望的,一般爱情 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价值观。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 《聊斋志异》语言精炼,词汇丰富,句 法更多变化。作者既创造性地运用古代 文学语言,又适当吸收和提炼当代口语 方言,
❖ 《聊斋志异》在单行奇句中,间用骈词 俪语,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极富于 形象性和表现力。但用典过多,也影响 了语言的鲜明和生动。
❖ 《聊斋志异》刻划人物注意个性和细节 的描述;安排情节注意故事的曲折有味, 显然是吸收了传奇和史传文学的特点而 有了新的发展。
❖ 文章的波润起伏,语言的摇曳多姿,又 显然接受了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的 影响。至于人物语言的精妙传神,谐谑 有趣也分明可以看到《世说新语》的影 响。
❖ 正是由于作者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艺术 经验,融汇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 格,才使它达到了文言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的影响
❖ 《聊斋志异》问世后,曾风行一时,模 拟的作品纷纷出现,乾隆年间有沈起风 《谐铎》、和邦额《夜谭随录》和浩歌 子《萤窗异草》等。不过这些作品大都 是模仿《聊斋志异》的形式,而丢掉它 寄托 “ 孤愤 ” 的积极精神, “ 谈虚 无胜于言时事 ”(《夜谭随录自序》) , 离开现实生活较远,缺乏进步的思想内 容,艺术水平也不高。
❖ 描写出花妖狐魅的幽冥世界,具浓郁的 浪漫色彩
❖1 、折射现实,寄托孤愤。是“集腋成 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 愤之书”。花妖狐魅的幽冥世界正是现 实世界的折光
❖2 、寄托理想。蒲松龄笔下展现了一个 美好的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 现的理想,均得到了更充分、更自由的 表达。
语言精炼丰富、生动活泼
❖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内容简介
❖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 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 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 民的愿望。

聊斋志异经典篇目

聊斋志异经典篇目

聊斋志异经典篇目《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品。

它包含了许多神奇、离奇、幽怪的故事,涉及鬼怪、人鬼恋、情爱、官场、民间故事等诸多方面,堪称中国古代惊险小说的代表之一。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聊斋志异》经典篇目。

1.牡丹亭《牡丹亭》是《聊斋志异》的代表作之一,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一种青春美好的爱情,展现出正直、勇敢和独立精神等美德。

故事讲述了大观园中的才女李青与白乐天私通的故事,凸显了爱情与现实的矛盾,是一部优美动人的爱情小说。

2.聂小倩《聂小倩》是《聊斋志异》中最为著名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千年狐狸精因爱情而堕入凡间的故事。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恐怖和浪漫的情感,尤其是聂小倩与干宝之间的爱情线,让人感慨不已。

3.琵琶记《琵琶记》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抒情小说之一,它以音乐家钟子期与宫廷女子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

小说以琵琶之音为中心,融合了音乐、戏曲和文学的艺术元素,描绘了一个充满激情和遭遇挫折的爱情故事。

4.董许多鹿《董许多鹿》是一篇反映女性命运的小说,讲述了女主角董娇的悲惨遭遇。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大爱大恨,充满悬念和戏剧性。

它所反映的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限制,也对许多读者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5.寻梦《寻梦》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唯美、浪漫的故事。

主人公赵美人经历了爱情、死亡和重生,才认识到珍惜眼前人和生命的重要性。

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道德,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6.香妃怨《香妃怨》是一篇关于历史人物香妃的传奇故事。

她在大清宫中的遭遇令人感到不平和痛心。

它恰如一道冷眼旁观的中华历史遗产,让求仁者失望,令观者动容。

7.五女拜寿《五女拜寿》是一篇讽刺官僚主义的小说,蒲松龄巧妙地通过原本美好的神仙嫁娶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险恶和黑暗。

面对各种意外与挑战,五女最终发现了官场上的丑恶,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总之,《聊斋志异》中的这几个经典篇目给我们呈现出一系列惊险、神秘、唯美、风趣的故事,其中几篇小说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娱乐享受,更可以引发思考和探究。

聊斋志异(全3册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聊斋志异(全3册 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读客
聊斋志异
道士
经典

版本

经典
故事
小说 鬼
秀才

僧 娘 神
将军 公子 官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翻开读客版《聊斋志异》,498篇故事完整领略志怪小说之美!以1955年手稿影印本为底本,综合参校 四大重要聊斋版本,收录完整故事498篇!特别收录清代经典插图、题诗,呈现故事精髓!全新“三个圈”《聊 斋志异》,特别收录六大阅读价值!1.聊斋本事录2.版本流传图3.蒲松龄自序4.清人评点533条5.鲁迅评聊斋6.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画皮》《聂小倩》《辛十四娘》等经典 篇目都出自其中。本书以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的手稿影印本为底本,参校青柯亭刻本、清抄本《异史》、铸雪 斋抄本、二十四卷本,498篇鬼狐故事,完整呈现志怪小说之美。
2
武夷
3
小梅
4
于中丞
5
张不量
01
绩女
02
牧竖
03
张鸿渐
04
药僧
05
皂隶
06
牛飞
刁姓 太医
王子安 农妇
岳神
折狱
富翁
1
抽肠
2
红毛毡
3
安期岛
4
沅俗
5
云萝公主
1
鸟语
2
天宫
3
乔女
4
刘夫人
5
陵县狐
01
卷十
02
王货郎
03

《聊斋志异》--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聊斋志异》--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聊斋志异》一.明传奇小说兴盛:(一)明初瞿佑《剪灯新话》以艳语写烟粉、灵怪故事,后有李祯《剪灯馀话》赵弼《效颦集》等;嘉靖后邵景詹《觅灯因话》宋懋澄《九 别集》等。

(二)不少古今志怪小说,有《艳异编》《说郛》《顾氏文房小说》《情史类编》等。

二.清朝以志怪传奇为特征的文言小说中,最富创造性、成就最高的是《聊斋志异》。

第一节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成书一.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

特殊身世决定其文学摇摆于雅俗之间。

二.创作情况。

(一)曲作:幼年受乡村农民文化熏陶,会唱俗曲,也曾自撰新词,即近世传抄的“聊斋小曲”,难辨真伪。

(二)文章:多骈散结合,文采斐然,现存《聊斋文集》多应酬文字,只有几篇赋事状物的四六文,才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

(三)词作:作品较少,显然出于一时兴致或交往需要才偶尔操笔。

(四)诗作甚丰:1.进学伊始,与学友张笃庆、李尧臣等结为“郢中社”,“以宴集之馀晷,作寄兴之生涯”(《聊斋文集·郢中社序》),然社集唱酬诗不存。

2.其诗如其人,大抵皆率性抒发,质朴平实,熨贴自然,可见平生苦乐辛酸,其中颇有伤时讥世之作,更看出伉直磊落的性情。

(五)中年曾写《省身语录》《怀刑寻》等教人修身的书;晚年转而热心为民众写作,一方面用当地民间曲调和方言土语创作《妇姑曲》《翻魇殃》《禳妒咒》《墙头记》等反映家庭伦理问题的俚曲,寓教于乐;一方面为方便民众识字、耕桑、医病,编写《日用俗字》、《农桑经》、《药祟书》等文化普及读物。

三.《聊斋志异》及版本。

(一)康熙十八年(1679)春,将已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撰《聊斋自志》,自述创作的苦衷,期待为人理解。

(二)乾隆31年(1766)经赵起杲、鲍廷博据抄本编成16卷本刊刻行世,世称青柯亭本,青柯亭本非全本,除删掉数十篇,还改动了一些有碍时忌的字句,嗣后近二百年间刊印的各种本子,都由之而出。

(三)60年代初,张友鹤汇集包括近世发现的作者半部原稿在内的多种本子,整理出会校会注会评本,简称“三会本”,将《聊》原有篇章囊括无遗。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蒲松龄研究》2008年第3、4期康熙年间本1、蒲松龄手稿本,残存半部8册,即第1、4、5、10卷的全卷,和第2、11卷的前一部分,第3、9卷的后一部分。

237篇,其中31篇为他人代抄,其余206篇为蒲氏手抄,1950年冬在辽宁省西丰县发现,藏辽宁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曾影印。

2、康熙抄本,今残存4整册又2残册,250篇,第1、3册与手稿本重复,当源出手稿本系统,藏山东博物馆(详细情况见任笃行《一函不同寻常的聊斋志异旧钞》载《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

雍正年间本1、雍正元年(1723)殿春亭本,朱缃之子殿春亭主人据手稿本抄录,亡佚。

2、异史本,题名《异史》,18卷,484篇,其中14篇为铸雪斋抄本有目无文者,抄于雍正年间,近殿春亭本。

3、赵执信藏本,残存1卷。

乾隆年间本1、乾隆黄炎熙抄本,12卷(缺2、12卷)262篇,其中3篇未见它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乾隆16年(1751)铸雪斋抄本,历城张希杰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

12卷488篇(有14篇有目无文),文字、顺序基本同稿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70年中华书局、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

2、乾隆31年(1766年)赵起杲青柯亭刊本,16卷,425篇,16册,此本为最早刊本,也是后来许多刊本、评注本的祖本。

此本于乾隆50年杭州陈氏和乾隆60年重刊两个重刊本。

山东省图书馆藏。

3、乾隆32年(1767)王刻本,王金范选刻《聊斋志异摘抄》,18卷,265篇,篇间有王氏评语。

浙江省图书馆藏。

4、乾隆32年(1767)福建建安李时宪翻刻青柯亭本,孙楷第、伦敦博物院藏。

5、二十四卷抄本,约抄于乾隆32年前后,24卷,474篇,1962年发现于淄博周村。

篇目、文字与铸雪斋本均有不同。

1980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

6、乾隆50年(1785)杭州陈氏重刊青柯亭本,有改动,433篇。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主阅读推荐《聊斋志异》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主阅读推荐《聊斋志异》课件

九年级名著阅读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补 博士弟子员。
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明 清时,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 子监就读,成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 如蒲松龄、吴承恩。意思为保送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宝应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 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几近 40年。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
令畅谈乃已。偶闻一奇事, 他喝茶,有时用烟来献给他,必 须让他讲完才行。偶然听说一件
先听之,归而粉饰之。如是 奇怪的事,先去听完这件事,最
二十余寒暑,乃成。
后把它加工一下。就这样经过了
二十多年,终于完成了这本书。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 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二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 半生精力。
九年级名著阅读
小说题材多样 或叙述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或指斥不公,刺贪刺虐 或揭露科举腐败 或讥讽社会失德
九年级名著阅读
了解蒲松龄
• 蒲松龄(1640~1715), • 字留仙,又字剑臣, • 别号柳泉居士, • 世称聊斋先生, • 自称异史氏。 • 清代杰出文学家。 • 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是部编教材九年 级上册的选读名著。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 作。所收作品共491篇。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 “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九年级名著阅读
《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
《倩女幽魂》 、 《新聊斋志异》、《聊斋二》、《聊 斋三》、《聊斋四》 、 《聊斋奇女子》 、 《阴阳判 官》、《花姑子》、《龙飞相公》、《白秋练》、《鬼妹》、 《连琐》、《侠女》、《香玉》、《阿绣》、《画皮》、 《聊斋狐仙》、《非狐外传》、《捉妖记》等。

聊斋志异的名篇

聊斋志异的名篇

聊斋志异的名篇一、《聊斋志异》之《牡丹亭》《牡丹亭》是《聊斋志异》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

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讲述了书生杜世忠与白素贞之间的爱情故事。

他们相爱却因白素贞的师兄张国柱而无法在一起,最终白素贞因病而亡,杜世忠在梦中与白素贞相见,并得到了她的指点,最终成功救回了白素贞的魂魄。

这个故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情、命运和超自然力量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聊斋志异》之《青楼梦》《青楼梦》是《聊斋志异》中一篇颇具震撼力的故事。

故事以青楼女子柳如是为主角,她因一次意外事故而被送往阴间,成为了地府中的女鬼。

她在地府中受尽各种折磨,却始终保持着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最终,她在地府中遇见了一个曾经爱过的男子,两人决定一起逃离地府,重回人间。

这个故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命运的无常和爱情的坚守。

三、《聊斋志异》之《跳梁之鬼》《跳梁之鬼》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引人入胜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李元霸的人误打误撞地成为了鬼界的主宰,他利用自己的鬼魂身份帮助凡人解决各种问题。

故事通过幽默有趣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鬼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传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与鬼关系的想象。

四、《聊斋志异》之《画皮》《画皮》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备受推崇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女鬼借用美丽女子的皮囊来吸取男人的精气,以延续自己的生命。

故事通过对女鬼、男人和美丽女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欲望的力量。

同时,故事还展现了作者对女性形象的赞美和对女性力量的探索。

五、《聊斋志异》之《莺莺传》《莺莺传》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莺莺的女子因为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而遭受了无尽的痛苦。

莺莺的爱情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最终以悲剧收场。

故事通过对爱情的描绘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六、《聊斋志异》之《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奇幻的故事。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2007)《蒲松龄研究》2008年第3、4期康熙年间本1、蒲松龄手稿本,残存半部8册,即第1、4、5、10卷的全卷,和第2、11卷的前一部分,第3、9卷的后一部分。

237篇,其中31篇为他人代抄,其余206篇为蒲氏手抄,1950年冬在辽宁省西丰县发现,藏辽宁图书馆,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曾影印。

2、康熙抄本,今残存4整册又2残册,250篇,第1、3册与手稿本重复,当源出手稿本系统,藏山东博物馆(详细情况见任笃行《一函不同寻常的聊斋志异旧钞》载《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

雍正年间本1、雍正元年(1723)殿春亭本,朱缃之子殿春亭主人据手稿本抄录,亡佚。

2、异史本,题名《异史》,18卷,484篇,其中14篇为铸雪斋抄本有目无文者,抄于雍正年间,近殿春亭本。

3、赵执信藏本,残存1卷。

乾隆年间本1、乾隆黄炎熙抄本,12卷(缺2、12卷)262篇,其中3篇未见它本,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乾隆16年(1751)铸雪斋抄本,历城张希杰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

12卷488篇(有14篇有目无文),文字、顺序基本同稿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1970年中华书局、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

2、乾隆31年(1766年)赵起杲青柯亭刊本,16卷,425篇,16册,此本为最早刊本,也是后来许多刊本、评注本的祖本。

此本于乾隆50年杭州陈氏和乾隆60年重刊两个重刊本。

山东省图书馆藏。

3、乾隆32年(1767)王刻本,王金范选刻《聊斋志异摘抄》,18卷,265篇,篇间有王氏评语。

浙江省图书馆藏。

4、乾隆32年(1767)福建建安李时宪翻刻青柯亭本,孙楷第、伦敦博物院藏。

5、二十四卷抄本,约抄于乾隆32年前后,24卷,474篇,1962年发现于淄博周村。

篇目、文字与铸雪斋本均有不同。

1980年齐鲁书社影印出版。

6、乾隆50年(1785)杭州陈氏重刊青柯亭本,有改动,433篇。

适合中学生读的聊斋志异版本

适合中学生读的聊斋志异版本

适合中学生读的聊斋志异版本
对于中学生来说,推荐阅读《聊斋志异》的版本主要有两种:
中华书局版。

这个版本的特点是排版分段式,即一段古文,一段翻译。


然对于中学生来说,古文的阅读难度较大,但是这个版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原文和故事情节。

不过,这种排版方式可能会影响阅读体验。

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这个版本是纯古文版本,没有翻译,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难度较大。

但是,通过阅读古文,可以更好地了解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聊斋志异》中涉及一些封建迷信和鬼怪神话题材,因此建议家长在选择给孩子阅读时,需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指导。

第六节《聊斋志异》

第六节《聊斋志异》

狐曰:‚我为狐,请与客言狐典,颇愿闻之否?‛众
唯唯。狐曰:‚昔某村旅舍,故多狐,辄出祟行客。客知之,
相戒不宿其舍,半年,门户萧索。主人大忧,甚讳言狐。忽 有一远方客,自言异国人,望门休止。主人大悦,甫邀入门, 即有途人阴告曰:‘是家有狐。’客惧,白主人,欲他徙。 主人力白其妄,客乃止。入室方卧,见群鼠出于床下。客大
曼声发娇吟,入耳沁心脾。 如披三月柳,斗酒听黄鹂。
康熙二十一年(1628年),蒲松龄42岁时又写 有一组诗,在题目上明确注明是写顾青霞的。 蒲 松龄这组《孙给谏顾姬工诗,作此戏赠》七绝共八 首。他写顾青霞的诗有数十首,而一辈子写妻子的 诗也没有这么多。 蒲对之一往情深。在孙蕙死后,姬妾大多散去, 顾青霞却留在孙家,过着更寂寞的日子,康熙二十 六年(1687年),蒲松龄47岁时,顾青霞香消玉殒, 终年不过三十三四岁。蒲作《伤顾青霞》悼之: ‚吟声仿佛耳中存,无复笙歌望墓门。燕子楼中遗 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

四.《聊斋志异》中的主要故事
书生故事(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危害)
《叶生》 《司文郎》 《考弊司》
《王子安》
《书痴》

余杭生、宋生、王生与瞎和尚论文 脾受之--心受之--强受之以嗝--膀胱不能容, 直从下部出矣
蒲松龄的生平
蒲松龄一生以读书、应考、教书、著书为主要内 容,才华出众却科场蹭蹬,穷愁潦倒。其生平大致 可分为五个时期: 家居读书、应考时期(1640――1670):19岁应 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 名藉藉诸生间。其后游学乡间。 南游宝应作幕宾时期(1670――1671):应聘于同 邑进士、江苏宝应县令孙蕙(树百)作幕宾一年, 短暂的幕宾生涯对其小说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应县做幕宾。孙蕙的侍妾顾青霞能歌善舞,喜欢吟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的版本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的版本

【课外阅读】《聊斋志异》的版本《聊斋志异》版本很多,现存的主要有:半部手稿本(解放初发行,曾影印出版),乃作者修订本,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原作面貌,可惜仅存203篇(《猪婆龙》重出文不计),约当原稿之半。

稿本中有作者手录的王士祯评语。

手抄本现保存于辽宁省图书馆。

乾隆十六年(1752),历城张希杰(别号练塘)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了一个本子,是为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

此本共12卷,有目488篇,但有目无文者凡14篇,实有文474篇。

此本也附有王士祯评语。

与铸雪斋抄本同时,另有一种《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1963年发现,已影印出版)。

其底本当是作者的另一稿本,并参照其他抄本作了校对、复核。

此本共有文474篇(《王桂□》、《寄生附》合为一篇)。

这是现在所见到的最完整的两个早期抄本,对研究《聊斋志异》有重要价值。

现存最早的《聊斋志异》刻本,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刻的青柯亭本。

其“弁言”和“例言”,记述了底本的来源和刻者所作的工作。

书共16卷,凡431篇。

篇目虽不完全,但重要的篇章都已包括在内。

其文字的更定,亦有可取者。

青柯亭本出后,一般通行本都据此翻印。

此本也有几种内容互有歧异的本子,一种是文目不全本,即比一般赵本少文10余篇,少目40余条;一种是刊有鲍迁博《刻书纪事》和“杭油局桥陈氏”书牌的本子;还有一种本子则无“纪事”和书牌。

此本亦附有王士祯评语,并在某些篇后附有有关的附录。

次年,即乾隆三十二年(1767),又有王金范刻本刊行。

这是一个“册繁就简,分门别类”的选辑本,共18卷,分26门,收文270余篇。

此外,尚有同文书局绘图本,其特点是在赵本附录之外,又加了一些有关附录。

至于别种版本,如乾隆三十二年福建李时宪刻本、光绪七年(1881)邵州经畲书屋刻本以及小艺山樵精选本等,其文字大同小异。

《聊斋志异》的注解本,通行的有吕湛恩、何垠两家。

吕注原为单刻,有道光五年(1825)刻本。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广东五云楼刻本始将吕注与《志异》原文合刻,后又有广百宋斋和同文书局绘图本。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聊斋》属“志怪”一类,继承了六朝志怪 的浪漫传统,又吸取运用唐人传奇的现实手 法。
用传奇法志怪,形成一种现实与浪漫结合的 手法,既充满浓郁的浪漫气息;又立足现实, 蕴含有深厚的生活内容。
2、大量的非现实性艺术形象的塑造成功,是 《聊斋志异》的主要艺术成就。
《香玉》《小谢》《鸦头》《阿宝》《瑞 云》等。
“老道士死,其弟子不知爱惜,斫去之。 白 牡丹亦惟淬死;无何,耐冬亦死。”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 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 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
<2>表现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要求 和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如《连城》、《细侯》、《连锁》等
(四)抨击不良的世风恶习,总结人生经验教 训。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作品,或借寓言形式,或直 抒胸臆,抨击了当时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不良的思想 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 验教训,给人以启示。
《画皮》王生被一女鬼迷惑吃尽苦头故事: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对 于恶鬼,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除恶务尽。对 坏人慈悲,好人就要遭殃。
“大冤未伸,寸心不死”,“必讼”!
《席方平》描写了冥府对一件冤狱的处理过程。借阴间写阳世,通过 席方平到阴间代父伸冤的曲折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府自上而 下的黑暗腐败和人民的含冤难伸。
借历史针砭现实的《促织》:
宣德皇帝爱斗促织,成名一家遭遇惨痛。 成名交不上促织被打得脓血淋漓。 成名子弄跑促织投井自杀。 异史氏曰:“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成名子魂化促织,却轻捷善斗。 成名将魂化促织层层上交,龙颜大喜。 抚军、县令、里胥备受奖赏。 成名被破格拔为秀才。 结局也颇具讽意。

出版量较多的聊斋连环画单本

出版量较多的聊斋连环画单本

出版量较多的聊斋连环画单本小人国商城清朝末年,一代伟大的小说家蒲松龄先生的名著《聊斋志异》自古以来就受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

因为它通过一些精、怪、鬼、狐等的另类描写,刻画出了人性最善良的一面,也批判了那个黑暗封建社会里以贪官污吏为首的恶劣行径,以及穷苦百姓们敢于同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期盼。

在中华民国以后至文革时期,乃至现在如今,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名著之一的《聊斋志异》被改编成了各种题材的连环画,大量地出版。

乞今为止,这个版本出版的数量已经达到五百种之多。

其中精品居多,特别是老版第二辑等 市场上目前已难觅其踪。

其中单行本居多 套装的自是不必多说了。

有的连环画甚至被各大出版社出版为多种类的连环画,甚至是重复再版。

其品种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有专家就自己的收藏进行了精心的统计,在三百多本里,至少找出了一百多本被重复改编的连环画。

据专家说,在连环画的市场上应该还不算是最全面的。

单本如下:《种梨》《成仙》《婴宁》《阿宝》《张诚》《红玉》《连锁》《连城》《于江》《庚娘》《娇娜》《王成》《青凤》《画皮》《画壁》《贾儿》《陆判》《雷曹》《翩翩》《青梅》《促织》《雨钱》《农人》《武技》《鸦头》《窦氏》《骂鸭》《小谢》《细侯》《梦狼》《嫦娥》《诗献》《凤仙》《佟客》《小梅》《折狱》《乔女》《牛飞》《神女》《王者》《晚霞》《织成》《竹青》《香玉》《霍女》《梅女》《阿英》《青娥》《小翠》《宦娘》《鸽异》《江城》《巩仙》《二商》《秘方》《姬生》《够鸽》《崔猛》《真生》《公孙九娘》《辛十四娘》《姊妹易嫁》《莲花公主》《老饕》《鲁公女》《金陵乙》《滩水狐》《颠道人》《武孝廉》《一员官》《劳山道士》《凤阳士人》《伍秋月》《澎海秋》《马介甫》《八大王》《云翠仙》《司文郎》《张鸿渐》《席方平》《贾奉雉》《仇大娘》《果报》《阿绣》《细柳》《画马》《狐嫁女》《聂小倩》《水莽草》《商三官》《宫梦弼》《田七郎》《续黄梁》《小猎犬《封三娘》《素秋》《胭脂》《瑞云》《珊瑚》《葛巾》《黄英》《书痴》《粉蝶》《妖术》《冤狱》《天宫》《巧娘》《王六娘》《长清僧》《章阿端》《花姑子》《西湖主》《仙人岛》《胡四娘》《白秋练》《石清虚》《王桂庵》《陈云栖》《罗刹海市》《云萝公主》《荷花三娘子》。

《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几部?

《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几部?

《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部?《聊斋志异》历代重要版本总汇你收藏了⼏部?《聊斋志异》问世以来⾄今三百多年,在民间⼴泛流传,逐步造就了其强⼤的影响⼒,同时各种抄本、刻本应运⽽⽣,对聊斋的传播起到了重⼤作⽤,从⽽逐渐形成了多种重要的、具有历史和⽂献价值的重要版本,⽽且其收藏价值巨⼤,今天还遗存的⼏个版本更加弥⾜珍贵,成为聊斋收藏界的宠⼉,同时当代⼏种⽂化⼤家的评注、集注本也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本⽂⼀⼀列举,奉献给聊斋爱好者。

⼀、半部⼿稿本(辽宁省图书馆藏)⽂献指数:★★★★★该版本为蒲松龄仅存的半部⼿稿,全书⼀函⼋册,为蒲松龄后⼈捐献辽宁省图书馆收藏,现为国家⼀级⽂物,辽宁图书馆镇馆之宝。

该稿曾经王渔洋批评,以王渔洋先⽣当时在⽂坛所处的地位⽽⾔,有他的书评,⽆疑能增加《聊斋》在中国⽂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本书是研究《聊斋志异》的第⼀⼿材料,从原稿可见作者的构思和修改的思想发展过程,同时也可校正各种刊印本的讹夺,具有重要的历史⽂献价值。

影印出版收藏1、1955年影印版(线装)收藏指数:★★★★★最早的聊斋半部⼿稿影印版,受技术装订条件限制,产品粗糙,但数量稀少⽂献资料价值巨⼤。

2、戏曲出版社影印版(线装)收藏指数:★★商业化产品,因底稿来源问题,有其形⽆其神。

3、上海古籍影印版(线装仿真)收藏指数:★★★★2012年仿真影印纯半部⼿稿,宣纸线装彩印,装订豪华,收藏价值较⼤。

5、沈阳出版社影印版(线装仿真)收藏指数:★★★☆2018年出版,半部⼿稿仿真影印,模仿上海古籍,商业化运作,收藏价值较⼤。

《聊斋志异》半部⼿稿近年来因辽宁图书馆授权影印频繁,致使社会上存量太⼤,已不是什么稀缺之物,收藏价值⼤打折扣。

⼆、康熙抄本(⼭东博物馆藏)⽂献指数:★★★★☆蒲松龄在世时,直接据⼿稿本过录的版本,是最早的抄本,⼜恰恰是⼿稿丢失的半部内容中的⼤部分,共250篇,起到了补充⼿稿,和校勘后世版本的作⽤,是众多聊斋专家认定的最有历史⽂献价值、⽂物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聊斋抄本,其价值仅次于聊斋⼿稿。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
冀运鲁
【期刊名称】《蒲松龄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 [续2008年第4期]rn200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袖珍文库"<白话〈聊斋〉>,杨凌改编,384页,11元.rn2000年齐鲁书社,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任笃行辑校,精装3册,2563页,160元.rn2000年伊利人民出版社,<〈聊斋志异〉选注>,高潮、邓干德选注,近500篇.rn2000年中国少儿出版社,"中外传世儿童故事"本<聊斋志异>,陈静编译,2册,207篇,926页,26元.
【总页数】11页(P131-141)
【作者】冀运鲁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10.99
【相关文献】
1.《闻喜县志(1991-2007)》出版 [J], 武建华;
2.明代《文选》广续本与《文选》原典的互动 [J], 郝倖仔
3.《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成书-1990) [J], 冀运鲁
4.《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 [J], 冀运鲁
5.狐仙鬼怪与烟花粉黛(续)--《后聊斋志异》与《聊斋志异》在思想内容上的比较[J], 杜鑫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册首有高珩、唐梦赉二序,并“聊斋自志”,正文首页书“聊斋志异一卷”,显为第
一册, 其馀各册均无卷次,表明蒲氏生前未厘定卷次。八册共收文237篇,其中《猪
婆龙》 篇重出, 《木雕美人》篇有目无文,《牛同人》残缺。汇总诸抄本、刻本,
《聊斋志异》 共494篇,约为此稿篇数之倍,是为原稿之半部。其中一些篇之篇名、
辛未九月中浣”。殿春亭主人为朱缃之子,跋语中叙明经其家西宾张元借得蒲氏手稿,
由抄手抄成,并厘定卷次之始末,是为济南朱氏抄本。张希杰与朱氏兄弟有交往,可
知其抄本是依据朱氏抄本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抄成的。 全书12卷,卷首总目计
488篇,而正文则缺少14篇,实收474篇,且有的卷篇目次第与总目不尽一致,殆由于
抄成后曾经受火而有所残损,所损毁篇章未抄补齐全,补抄者也未尽行复位。其卷首
总目当录自据手稿本过录之朱氏抄本,虽经朱氏分卷,但篇目次第有助于窥知手稿本
各册之原次第,对重新整理此小说名著甚有参考价值。
五、二十四卷抄本
乾隆抄本。1962年发现于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卷末除了附有王士正 (即王士?G,
文字有所涂改,《狐谐》、《续黄梁》涂改特重。此系作者手稿,又有涂改的情况,
对整理和研究这部文学名著,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原书现藏辽宁省图书馆。
影印本有:《选印聊斋志异原稿》,满州银行袁金铠编,1933年用珂罗版影印手
稿24篇,后附史锡华撰“校勘记”。《聊斋志异》,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照手
藏四川大学图书馆。
七、聊斋志异遗稿
旧抄本残帙,裱做卷子,分花、佚失。格式、行款颇类康熙抄本。“雪之卷“末有
淄川孙锡嘏同治壬戌跋语,中云:“今于渐逵蒲表侄书笥中,得睹《志异》原稿一卷,
舒而观焉,竟被鼠伤之过半。今由残缺章幅中选择整片最佳者,仅此数十篇,装订成
年间抄本。 此抄本大小六册,共收文260篇。其中两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即写明“聊斋志异一卷”的
和以《酒虫》为首篇的两册,为与手稿本所共有,另两册和两小册之篇目,则为手稿
本所佚失者,是则有助于借以窥知手稿本之原貌。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三、《异史》
《聊斋志异》易名抄本,凡六卷,抄主不详。卷首有高珩、唐梦赉二序并“聊斋
册,庶几以传永久,免作散纸矣。”裱作卷子当在其后,原装一册也非止此17篇。抄
写字体与手稿本不同,不是出自蒲氏手笔,然既使出自其后裔,亦甚可宝贵。
第二辑 刻本
蒲松龄逝世约50年,《聊斋志异》方有刻本,先是赵起杲、鲍廷博刻于杭州,是
诗言志发表于 2008-6-11 21:55 只看该作者
/viewthread.php?tid=434&extra=page%3D2
聊斋志异版本一览
第一辑 稿本 抄本
蒲松龄作《聊斋志异》历时四十馀年。由于无力刊行,稿本藏于家。早在他陆续
仙》、《人妖》等篇。在现存诸抄本中,亦为最早之厘定卷次者。原书现藏北京中国
书店,曾于1990年影印发行。1993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标校本,仍用“异史”题名。
四、铸雪斋抄本
历城张希杰乾隆抄本。张希杰,字汉张,号练塘,作有《铸雪斋集》(稿本)。此
抄本卷末有殿春亭主人跋、高凤翰跋,还有署“练塘老人”的自作识语,后题“乾隆
自志”。高、唐二序中有极少量异文,是抄主为改易书名而改动的字句。六卷末附有
王士?G、张笃庆、朱缃三家题辞,及高凤翰跋文。“ ”字缺末笔,避雍正讳;正文
中前五卷“弘”、“历”二字不避,末卷“弘”字则经涂抹,变为缺末笔,是则抄于
雍正末、乾隆初。此抄本收文最齐全,比《聊斋志异》现知全目仅少《跳神》、《丐
稿本对勘,异文较少。原书现藏山东人民出版总社。
齐鲁书社1980年据之影印出版。1981年又排印发行。
六、黄炎熙选抄本
乾隆选抄本。 原书12卷,现存10卷,卷1、卷12两卷佚失。扉页左题“淄川蒲留
仙先生著” , 中大字篆书“聊斋志异”,左下题“榕城黄氏选尤”。各卷目录页题
“古闽黄炎熙斯辉氏订”。黄炎熙,乾隆间福建闽侯贡生。所选篇目有18篇不载青柯
亭刻本,
与手稿本比勘,异文极少,且两者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文字避乾隆讳,“弘”字缺末
笔,“ ”作“历”。可断为乾隆间青柯亭刻本刊行前之抄本。内有《猪嘴道人》、
《张牧》、《波斯人》等三篇,其他本子皆无,经考证,系误收他人的作品,原书现
稿本影印,分装四册,册次参照铸雪斋抄本总目和青柯亭刻本目录编排,后附一册补
印手稿本所残缺之文字。《聊斋志异》,香港南天书业1969年据文学古籍刊行社本影
印。《聊斋志异手稿本》,台北世界书局1972年据文学古籍刊行社本影印。
二、康熙抄本
直接据手稿本过录本。其抄写格式、行款与手稿本基本一致,若干字体亦照手稿
写作之际,即有抄本传出,他逝世后,远近慕名借抄者更多,是书遂以传抄形式走向
四方。近世先后发现者,除蒲松龄自订手稿本外,刻本出现以前之早期抄本凡六种。
一、聊斋志异手稿本
蒲松龄自订稿本。原系蒲氏迁至辽宁西丰之后裔蒲文珊旧藏。稿中字迹与蒲氏其
他遗墨相同, 确为手稿,仅有7篇字迹各别,殆其子孙代抄者。全稿原装八册,除一
本抄写。现存四册,另两小册。以《考城隍》为首篇的一册,一如手稿本首册,首页
标明“聊斋志异一卷”,篇目仅少《海大鱼》一篇,且事出有因,手稿本此篇有勾删
符号。以《王者》为首篇的一册,首页首行写明“聊斋志异卷二”,卷尾有张笃庆、
王士?G题辞,“ ”字不避讳,而没有一般抄本、刻本所有之朱缃题辞,是则为康熙
为避雍正讳官定名字)、张笃庆、朱缃三家题辞,又有钱塘包 、金坛王乔两家题辞。
两者题辞亦载于王金范于乾隆三十二年做长山(治所在周村)县丞时所刻18卷本。包
从乾隆十三年起任长山典吏。此抄本当抄成于乾隆三十二年前几年。此抄本分卷最多,
共收文474篇, 与铸雪斋抄本相等,两者有13篇互为有无,而抄写则较之认真,与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