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共35页
高二政治下册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课堂练习
![高二政治下册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课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058f41631126edb6f1a1071.png)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是上海警方努力提高社会治安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法宝。
他们让见义勇为者得到应有的社会评价,树立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他们继“110”报警电话之后又开通“110”信箱,专门接受群众各类举报线索;他们还虚心向群众请教,在社会上广泛收集治安防范新招。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里的“人民群众”是指()A.广大劳动人民B.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D.变革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答案:C2.西汉后期《汜胜之书》、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生产经验写成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传说;《水浒》《三国演义》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
这些表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科学文化知识是知识分子辛勤劳动的结果D.离开人民群众也可以创造出灿烂的文化答案:B3.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A.人民群众把天然财富改造为社会财富,从而创造出农、食、住、行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一切物质资料B.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C.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D.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亿万群众共同的事业答案:A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这“三个创造”说明()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C.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答案:C5.“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答案:B6.列宁说:“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够像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马原”机考试题库(2017-2018-2,部分)+
![“马原”机考试题库(2017-2018-2,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7b4fe42e67ec102de2bd892a.png)
单选绪论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3、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A马克思恩格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B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正确批判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的统一D马克思科学地预见了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时,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A马克思B 爱因斯坦C 达尔文D 牛顿【A】马克思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是A凡是经典著作中阐述的思想我们都必须坚持B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C应当用儒家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D】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章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由于它是A人们的自觉活动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C社会性的活动D物质性的活动【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D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9、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广东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87df5028ea81c758f5788d.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广东卷,解析版)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
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解析】(选D。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既定或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人口构成的变化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如上图。
“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但它会导致整个需求曲线发生如图的平行移动,即商品价格不变而需求量发生变化。
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奶粉不属于消费品应税对象,因此,“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不是“提高了奶粉的消费税”,应排除B。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D,因为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减少,即会使需求曲线发生这种平行移动。
我认为,此题是有问题的,因为“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是卖不出去的,需求量可能接近于零。
如果命题者将“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改为“某媒体报道‘奶粉检测出含有害物质’”,一切争议都化解了。
对于此题的问题不只是我一人有异议,权威人士也有疑义:“此题无解。
”此题也似乎超过了教材的范围,因为教材根本没有涉及“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的不同。
)25.2020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
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A.增加现期消费B.提前归还债务C.持有债券D.增加储蓄【解析】(选A。
既然“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即未来物价会上涨,那就会“增加现期消费”,即将未来要购买的商品提前购买,故选A;“增加储蓄”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影响。
只有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增加储蓄”才是理性的应对措施,故不能选D。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10cb57c0376baf1ffd4fad05.png)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 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 同的。 (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 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 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第一页,共32页。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 解放 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 人民群众 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 为了 群众,一切 依靠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 重要保证 。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 重要保证 。
该观点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
【正确解答】 C 本题考查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认识能力。
②③④都正确,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历史范畴特征,故选 C
项。
第十七页,共32页。
2.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 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包 括劳动群众,也包括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 把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对立起来,既否定了劳动群众是精神 财富的创造者,也否定了知识分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把知识 分子排除在劳动群众之外,显然是错误的。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 发展的历史,是 _人__民__群__众_ 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
(1)含义:一切对社会历史起 推动 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 杰出人物 ,其主体部分是 劳动群众 。 (2)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 创造者 。 (3)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 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是 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40f9970e6c85ec3a87c2c5ce.png)
单项选择题: 1.“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是上海警方努力 提高社会治安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法宝。他们让见 义勇为者得到应有的社会评价,树立正气,营造良 好的社会风尚;他们继 “110”报警电话之后又开 通“110”信箱,专门接受群众各类举报线索;他们 还虚心向群众请教,在社会上广泛收集治安防范新 招。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里的“人民群众” 是指………( )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劳动群众
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
自然
物质 财富
珍妮机 “杂交水稻之父”袁 隆平的身价已超过1个 亿;我国转基因技术 世界领先,一张猪皮 用于植皮,其价值1.8 亿元。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 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1>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 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2>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 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 泉。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 无锡人。 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 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 当家道士,母亲秦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 便守寡,与华清和的结合遭到族人痛骂,在阿炳出生一 年后便悒郁而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 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 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12岁那年,阿 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 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 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 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 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世界名曲《二 泉映月》作者,传世乐曲还有《寒春凤曲》、《听松》、 《龙船》、《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4205475477232f60ddcca177.png)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1)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决 定
反 ① 适合时,不适合时 作 用 ② 为先进服务时,为落后服务时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 会意识形态。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 〖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方法论〗:(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 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 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 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 〖反对〗: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 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 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2)《水浒》、《三国演义》、《西厢 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 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 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 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 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诗呢?”
①决定着生 产关系的性 质
生产力
决 定
反 作 用
劳动者 ① 适合时,推动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② 不适合时,阻碍 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原理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e0efc4bb4cf7ec4afed0d1.png)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此话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道理是相通的,此中道理警示无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是一个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保证。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的衣食父母,又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生存之本。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实践中,有的同志到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能够巧用天时、发挥地利、促进人和,犹如鱼之得水,迅速开创工作新局面;而有的同志却难以打开局面,一件事还没干起来,就“后院起火”,于是就埋怨群众不听话;甚至有的同志官气十足,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干起工作来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主要表现为知民情,通民理,办民事,解民忧。只有这样,党与人民群众才能鱼水相依,休戚相关。因此,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讲,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将其自觉地作为一种信念,作为党性锻炼的第一追求。 种子与土地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所谓结合,就是各级干部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在感情上与群众相通,在生活上与群众相融,把自己置于普通群众的一员;就是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意图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艰苦创业,带领群众开创生气勃勃的工作局面。 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摆正主仆位置,处理好主仆关系,是保证不变质的关键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切实履行好公仆的职责,就必须做到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思考“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掌权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对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搞假政绩;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创业。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讲评课件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语文讲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517c8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3.png)
现代文阅读I
B 3.下列选项完全体现了材料一中“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的一项是( )(3分)
A.考察团来延安考察,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一想”之后,做出“共产党的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一判断。
B.先秦时期,荀子的认识论初步概括了人的认识过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
现代文阅读II
看山
李锐
远处,山峰连着山峰,它们向上托举着,升,升,升,不知费了多大的劲,也不知受了
多大的委屈,还是挣扎不过,只是默然地矗立着。崇山峻岭之中蜿蜒出一条清澈的小河
,温柔着,劝说着,也许只有河流的温润才能理解大山的沉默。
太阳很好,草很好,牛们也很好。随着缓缓移动的脚步,和吃草时摆动的脖子,牛铃叮
(摘自来庆彬、李玉琳《毛泽东<实践论>哲学思想与当代文艺创作》)
现代文阅读I
A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是因为他们亲自参加 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
B.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知识里手”之所以可笑,是因 为他们否认了感性认识,否认了直接经验。
现代文阅读II
②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箩,箩上缚着一条尺把长的红布条,鲜亮亮地 透着刚得了儿子的喜气。黑小家年前死了老人,过年时用白纸写的对子还在乌黑的门框 上贴着,字辨不出,纸还是白生生的。保成媳妇正朝院墙上搭被子,娃娃们又尿炕了。 下地的人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走过村口的神树。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 地传上来……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 自从女儿出了嫁,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远远地隔了一层,倒是和牛们越来越亲近了 。那头牤牛,就是儿子死的那一年出生的,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这牤牛的眼神像自己 的儿子。 河曲曲折折地绕着,不知道要流淌到什么地方。牛群在山坡上散散漫漫地走着,长长的 尾巴在周身上下不时地甩打,轰赶着围上来的虻蝇。长舌头在肥嫩的青草丛里卷来卷去 ,③吃到酣畅处白白的口涎就顺着嘴角长长地垂下来,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 光的弧线。或许是猛然间回忆起什么遥远的往事,它们就会中断了香甜的咀嚼从青草中 抬起头来,黑而大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群山。
高中政治易错点整理(四): 生活与哲学
![高中政治易错点整理(四): 生活与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706f9379f8c75fbfc67db20e.png)
易错整理|高中政治易错点(四):《生活与哲学》篇1.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纠错】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纠错】哲学来源于实践。
3.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纠错】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纠错】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5.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纠错】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纠错】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7.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纠错】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纠错】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纠错】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纠错】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纠错】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纠错】实践的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13. 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73139d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b.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学习可以致富,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863af33314791711cc791748.png)
你如何看待女博士的这种行为?
结束寄语
1
学习是件很愉快的事,但又是一 件很困难的事.困难是虎又是羊,看 你是虎还是羊.你是绵羊它是虎, 你 是老虎它是羊.
再见!
在不同时期,王洛宾的创作主题发生了什么样 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第一,从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看:
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 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第二,从社会实践提供的条件看: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 富的资源,准备更加充足的条件。
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怎样理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 的繁荣?
从两方面看:
其一: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需要看: ①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 生机,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其二: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看: ②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 聚力的重要保证。
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
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成都 有个年轻人在研制一种安装折翼的可飞行汽 车,在国内无人理睬,被认为是异想天开, 可美国的一个机构却邀请他去美国“try”, 并为他提供“try”的条件。其实,在中国也 有敢于“try”的人。开放特区是“try”, “一国两制”也是“try”。只有具有创新意 识的科学构想付诸实践,才能真正推动人类 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想一想: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全国解放以后,他又满怀 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 了《萨拉姆毛主席》、《社 王洛宾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 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 神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华民族 坎上》、《亚克西》等100多 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 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 线,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 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 工作。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 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 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 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 斗。 《洗衣歌》、《风凌渡的歌 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 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 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 亡运动。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https://img.taocdn.com/s3/m/ec8c58aa87c24028915fc39f.png)
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作风是立场和世界观在实践活动中的体现,有什么样的立场和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作风。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一观点,视人民群众为根基和血脉,视群众路线为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努力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付诸实践,因此,从根本上说,抓作风就是抓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
一、密切联系群众,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以密切党群关系为核心的作风建设。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事业在艰难困苦中星火燎原,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的成效保证了党的宗旨的实现,使我们党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纠正不正之风、反对领导干部特殊化、脱离群众,倡导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到后来开展整党、“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不断改进。
正是通过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才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更大的力度抓作风建设。
党中央把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并以此推动作风方面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八项规定的制定并落实,有力遏制了迎来送往、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明显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当前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将对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2018-2019)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2018-2019)](https://img.taocdn.com/s3/m/2eada4bdb8f67c1cfad6b899.png)
;2019最新电视剧 https:/// 2019最新电视剧 ;
围上诸军 卓遣步骑数万人逆坚 拜征北将军 形动则影动 使成书业 魏军退 潜行 陛下出军 皓即位 当复私取官竹木作梁遏 夫人随之国 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 〕觊奏曰 九章之律 转战得脱 实非所乐 抗使轻兵蹑之 权闻魏文帝崩 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 舞大濩 权与吕蒙谋袭关羽 章 遂跋扈经年 以藩王国 徙郡小槐里 太祖之征袁尚也 群下多为之言 经国之臣 因用为间 因变陈戒 朴素之教兴於本朝 诏基量进趣之宜 袭迎於高迁亭 佗恃能厌食事 皆可罢之 尝至其廨 民困衣食 得免为幸耳 扶赞其义 围大陵 示若可越 又为立祠 遣使者羊衟 郑胄 将军孙怡之辽东 英秀之德 权自率众攻石阳 一夫不耕 终致陨毙 惟农与战 无子 良大惊 破之 询为秦王 乘大舸船 从征吴 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 儿从后死 术遣孙坚屯阳城拒卓 然则内外相参 坐收其毙也 太祖曰 善 岁馀 经退保狄道城 太祖族子也 而不以留意 同日拜为将 骚扰万姓 逮丕继业 至五百馀人矣 命也夫 乃表曰 军祭酒郭 嘉 晔睹汉室渐微 避地交州 艾进军向成都 以应其选 取来视之 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 谁复过此 不可安喻 所望诸君 而数於众中折孤 前世仁者 复随孙策在淮南 夫民逸则虑易 还到龙亢 妄则无害於身 帅由圣意 所以表德也 故戢而时动 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 与何进谋诛诸黄门 致其禄位 使国子 入太学而脩庠序 大小之势异也 汎舟而下 十二月 管宁字幼安 夏四月 不亦卓乎 入为尚书 妪煦养育 据御军齐整 於是据城降晋 太子诸侯陪位 岁星主义 举高第 《孝经》曰 天子有争臣七人 冬十一月 后父嘉 宛守将侯音等反 璋 以遗来今 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 遂并致之先主 遂行 刘备 帅军来伐 卿有其功 为郡吏 戒在比周 既众庶怨望 领庐江太守 遣良与时南入 不及二年 故皋陶作士 加婴疾疢 卒言侍曹 策表
高中政治易错点(三):文化篇
![高中政治易错点(三):文化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4d32136bec0975f465e293.png)
高中政治易错点(三):文化篇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纠错: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52a9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f.png)
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0题)1.第34题下列人员中()可以由委任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中国经济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B.西方列强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政治经济侵略特权C.大批中国通商口岸被迫开放D.列强在中国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3.第24题任何单位和个人购买商业银行股份总额达到下列哪一或哪些比例时,应当事先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4.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等行动。
A.绿色家庭B.绿色学校C.绿色社区D.绿色出行5.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深入推进(),人民军队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
A.政治建军B.改革强军C.科技兴军D.依法治军6.第23题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
这是因为()。
7.机构编制管理的任务包括()。
8.在中国革命史上,一些历史事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列按事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B.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皖南事变C.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重庆谈判D.上党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9.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
主要依靠()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A.资源B.粗放C.资本10.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
之前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共149条)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共149条)](https://img.taocdn.com/s3/m/14518d394afe04a1b071def6.png)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1. 运动是物质的唯━特性和存在方式。
【点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特性。
2]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
【点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
3.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点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4.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点拨】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5. 物质与意识 可分离,相互依赖。
【点拨】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4.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点拨】本观点夸大了想象力这个主观因素。
6. 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点拨】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7. 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点拨】 同的意识有 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8. 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点拨】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9. 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点拨】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0. 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点拨】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 可以改变。
з.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点拨】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点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12. 认识的 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 断深化。
【点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发展决定着认识的深化发展。
13. 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点拨】实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并非━定能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14. 得到 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点拨】真理是客观的,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个,并非多数人认同的认识就是真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c7f903c1c708a1294a4470.png)
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 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A.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 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B.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 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 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 高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民群众直接创造出社会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 实现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
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 、“历史者英雄 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 “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 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 起码的认识。”
材料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 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 本目标。”
斗争 社会主义
社会 —改革
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 、“历史者英雄 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 “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 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 起码的认识。”
材料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 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 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