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习题四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习题四:文学的性质

一、名词解释

1、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

是对文学活动的普遍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功利与无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的话语活动。审美表现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体现了文学性质的双重性。

3、话语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指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4、话语蕴藉

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故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态,表明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是具体的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5、广义文学

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6、狭义文学

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

7、折中义文学

是对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概括。

8、文学

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二、填空题

1、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 审对象 ”,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则是“ 审己 ”。

2 2、在世界文艺思想史上,较早将文学艺术看作是一种人类活动的是

列夫·托尔斯泰 。

3、我们平时所说的“画饼不能充饥”是说 作品 与 现实 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

4、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提出了著名的 陌生化 概念,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 含混 的语言使现实生活变得 陌生 的过程。

5、作品本体论是 二十世纪初 才正式形成的。

6、二十世纪60年代兴起的 接受美学 和 读者反应批评 ,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转型。

7、在古代甚至今天,文学至少有着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 、 狭义文学 和 折中义文学 。

8、一般而言,存在着三种文学观念: 文化 的文学观念, 审美 的文学观念, 惯例 的文学观念。

9、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即文化)中分离出来从而被赋予特殊的审美本质,这种历史性转变,在中国完成于 魏晋时期(3至6世纪) ,在西方则是

16至18世纪 。

10、中外文学理论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文学本质理论是 表现 理论和 再现 理论。

11、 歌德 是最早提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人,由 民族文学 走向 世界文学 是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趋势。

12、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素: 说话人 、 受话人 、 文本 、 沟通 和 语境 。

13、文学作为反映,是 受动性 与 能动性 的统一。

14、总起来说,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既是审美的也是 认识——实践的 。

15、到了 魏晋时期 时期,文学的审美属性才正式被确认并且伸张开来,曹丕在 《典论·论文》 中首次提出 诗赋欲丽 和 文以气为主 ,不仅把诗赋的语言形式美提到了首位,同时也强调了作家的创作个性的重要性。

16、文学是显现在 话语蕴藉 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7、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一是 整个文学活动 带有话语蕴藉属性,二是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18、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它们是 含蓄 和 含混 。这两种形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表达上的

“小”中蓄“大”,而后者是阐释上的 “一”中生“多” 。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B )中说“诗言志”,这表达了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造的思想。

A.《毛诗序》

B.《尚书·尧典》

C.《荀子·乐论》

D.《文心雕龙·明诗》

3

2、西方文论中的作品本体论虽然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是都共同地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只存在于( C )中。

A.作品内容

B.作品创作

C.作品形式

D.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读者体验才最终实现的”是( B )的观点。

A.英美新批评

B.接受美学

C.俄国形式主义

D.结构主义

4、( C )是文学的创作与鉴赏两大活动的联接点。

A.作者

B.读者

C.作品

D.体验和想象

5、英国人类学家( C )在其代表作《金枝》中提出了“相似律”和“接触律”这两条巫术原理并加以论证。

A.韦勒克

B.谷鲁斯

C.弗雷泽

D.格罗塞

6、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 B ),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

A.报告文学

B.口头或书面作品

C.政治和宗教文献

D.散文

7、在中国,“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 C )中。

A.《庄子》

B.《说苑》

C.《论语》

D.《楚辞》

8、在使用文学概念时,人们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我们称之为( C )。

A.典范

B.形态

C.惯例

D.典型

9、文化对文学的支配正构成( C )所要表达的特定领域。

A.政治、法律制度

B.上层建筑

C.意识形态

D.经济基础

10、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比起政治和法律制度来,距离经济基础要远些,就如 ( C )所说,属于“更高地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

A.马克思

B.毛泽东

C.恩格斯

D.斯大林

11、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界说和规定是( A )。

A.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B.文学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C.文学是一种情感的外射

D.文学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

12、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 A )。

A.根本性的

B.表层性的

C.非决定性的

D.决定性的

13、文学反映的能动性,指文学在反映现实过程中所具有的( A )。

A.选择或改造性质

B.纯客观的再现性

C.纯主观的表现性

D.意识形态的表现性

14、“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这句话是( C )说的。

A.黑格尔

B.马克思

C.康德

D.费尔巴哈

15、审美评价是包含在文学活动中的作家或读者的( B )。

A.意志态度

B.主观情感态度

C.客观理智态度

D.既有主观态度,又有客观态度

(二)多项选择

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摹仿的世界主要有( A B C )。

A.或有的事

B.已有的事

C.应有的事

D.不可能发生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