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习题四答案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文学理论与别的理论一样具有实践性和阶级性的品格。

由此可见,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对文学活动的横的审视侧重研究其中带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一方面它制约着文艺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有赖于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研究作为基础。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这就是说,文学理论只有一个认识客体——文学活动,但同一客体可以成为多种视角所观照的多种对象,形成不同的研究形态。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概而言之,以下五个基本观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

(2)文学反映论。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1,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这个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中翻译过来,实际上应为文学学,但文学学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人们普遍接受文艺学这个概念;(3)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共时←—————————————→历时↓特殊2,文学活动文学是文学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

而“文学”是多维的,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

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

但当代学者将四要素发展为六要素,即文学活动还应包括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两种要素。

文学活动反映了一种文学研究的发展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单个元素逐渐向整体深化,也就是从对世界、作家、作品和欣赏者的单个研究到研究由这四要素构成的创作活动系统。

这是一种发展的文学观念。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4,文学史文学史以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沿革和更替,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一般规律,进而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1.文学文本:2.陌生化:3.期待视野:4.原型: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指、、、、。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指、、、、、。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括、、、、。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括、、、。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是、、。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有、、、。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

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

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

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

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①真实性②科学性③新颖性④诚挚性⑤蕴藉性10.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是:①实事求是②客观公正③艺术民主④批评作家⑤炒作作品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文学概念三种含义的具体内涵。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课后习题附标准答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课后习题附标准答案

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第一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地学科.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地一种高级地特殊地精神活动.3.文学理论:对文学地原理.文学地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地研究.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地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地,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地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地性质说明文学理论地性质答:文学理论地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地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地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地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地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地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地研究.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地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地发展而发展地,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地特征.它作为人类地一种特殊地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地特殊性质.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地文学艺术地源泉.经过作家地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研究作品地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地价值取向.2.文学理论地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文学理论地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第二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地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地基础上创立地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地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地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地结合点.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地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地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地新问题.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地挑战.随着科学地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地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思考问题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地基石是什么?.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地基石是什么?答: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地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地精神性地生活活动,也是人地本质力量地对象化,人地本质力量地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地创造和欣赏展现和外化出来.文学是作为主体地人地能动地创造,它塑造人,是一种“人学”.文学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从哲学地存在与意识地相互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地主体对于客体地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地反映,是一种艺术地反映.艺术生产论:人学作为人地活动之一,进入社会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活动.因此,马克思随着时代发展把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地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地艺术创作过程.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地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地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把文学艺术看成是“审美意识形态”,意味着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地变体,它既具有意识形态地性质,又具有审美地性质,是这两者地有机结合.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地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地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地一个交往结构.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地理解地特点.答: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其革命学说时创立地,因此,这种理论地创立,总是与革命实践地需要密切相关地,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地.3.建设中国当代地文学理论应注意地问题.建设中国当代地文学理论应注意地问题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中国当代地文学理论应具有中国特色;建设中国当代地文学理论,要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第三章第三章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地,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地活动系统地总称.2.本质力量地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地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地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3.文学活动地“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读者4.文学活动地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地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地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地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地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地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地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地社会地和审美地本质属性.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地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地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地世界和作者.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地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地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地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地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地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地形式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地“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地发展并不总是同步地.有时甚至是反方向地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地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地阶段随生产力地发展,它地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地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地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思考问题思考问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地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答:人地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地前提.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地诗意情感关系,生活活动导致人地自觉能动地文学创造.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地本质力量地确证.位置: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地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2.文学活动地四种理论视角各自地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文学活动地四种理论视角分别从文学活动地四个要素为依据.从作品角度出发地本体论(形式主义);从作家角度出发地接受论(接受美学主义);从世界角度出发地再现论(现实主义);以及从读者角度出发地表现论(浪漫主义).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地“劳动说”.答: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地前提条件:人类地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地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地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地需要,人地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地目地,而这一目地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地.史前人类在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地文学.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地主要内容.远古遗存地作品中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生活地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早期地文艺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所以是诗.乐.舞三位一体地结合体.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地诸多原因. 答:文学发展地动力.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动因问题有如下观点:有地认为是社会风气地变化有地认为是社会风气地变化.有地认为文学地发展与时代地变化密切相关.有地认为是某种非人力可改变地因素.另有学者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以为文学地发展像自然界运行一样只在于它地内在动因.另外有学者认为文学地发展只是文学固有地因素地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另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文学发展地根本力量在于劳动.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篇一: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1-8章)完整版】s=txt>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练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说。

、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三种形态。

、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效果和效果。

、“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态。

、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二是。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分,共分)、文学典型、文学史眼光、文学情境、审美感受力三、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描写和议论。

( ).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一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四、简答题(每题分,共分)、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五、论述题(每题分,共分)、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概论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是文本的基本层面。

、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

、塞万提斯的《》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叙事性散文包括、传记文学、游记等。

、学习文学理论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一,;二,阅读理论;三,;四,思考问题。

、高雅文化文本具有三种特征:语言形式创新、、个性化趣味。

、诗按其中抒情和叙事元素比重的不同,可以分为和叙事诗;按其是否遵守格律规范,可以分为格律诗和。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1--8章答案

童庆炳《文学理论》1--8章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童庆炳主编(修订二版)《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文学理论》习题

《文学理论》习题

《文学理论导引》习题1.文学是通过()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的。

A.语言B.形象D.艺术2.衡量艺术真实的()是指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A.表现测度B.心理测度D.形象测度3.抒发主体情感是()的基本特征。

A.抒情文本B.叙事文本D.散文文本4.文学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因为,文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A.语言层B.现象层D.语音层5.孔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其中的“文学”实际上指的是()。

A.古代的文献B.艺术D.文学理论6.下列()要素不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的一种。

A.作家B.作品D.想象7.下列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理论是()。

A.“模仿说”B.“天才说”D.“性升华说”8.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关系上展开的。

A.形式B.价值C.功利D.审美9.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

A.“神似”B.“形似”C.模仿D.再现10.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这指的是文学形象的()特点。

A.心象性B.概括性C.符号性D.间接性1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史D.文学社会学12.《镜与灯》的作者是()。

A.燕卜逊B.艾布拉姆斯C.卡勒D.刘若愚13.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是()。

A.孔德B.维柯C.拉·封丹D.丹纳14.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

A.黑格尔B.莱辛C.马克思D.卢卡契15.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

A.叔本华B.康德D.波德莱尔16.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A.诗学B.文体学C.文艺美学D.艺术学17.()曾指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影子。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4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4.1 复习笔记一、文学的含义(一)文学的文化含义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文章和博学,这正体现了文学的广义的文化含义。

在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也往往是在文化含义上使用的,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没有被称为美的“艺术”。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文学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3世纪至6世纪),在西方则是16世纪至18世纪。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1.文学的审美含义在现在通行的因素(1)人类活动的持续发展,促进了人类符号表意能力的发展与丰富,使得文学这类专门的审美表现领域得以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现代性在全球的扩展,推动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而在各种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中,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以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2.文学通行含义的确定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发展和现代分类机制的合理化作用,文学的通行含义形成了。

文学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四)文学与非文学1.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尽管现行用法已经确定,但事实上,文学的含义常常发生复杂的演变。

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

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和具体地对待。

2.判断文学和非文学的标准(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二、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1.社会结构的构成要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首先需要了解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完整word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ABCD)A、哲理性B、荒诞性C、象征性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CD)A、抒情动作B、抒情内容C、声音组织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BCD)A、象征性B、主观性C、评价性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A )A、表现功能B、通讯功能C、意义功能D、形式功能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ABCD)A、倒装与歧义B、夸张与对比C、借代与用典D、比喻与象征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钱钟书C、王夫之D、布封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ABCD)A、创作个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8、风格的特性是(ABC)A、独创性B、多样性C、稳定性D、相对性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A)A、《文心雕龙》B、《诗品》C、《修辞学发凡》D、《诗学》10、文学接受客体指(ABC)A、认识属性B、审美属性C、文化属性D、整体属性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ABC)A、阐释者B、审美者C、认识者D、思想者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B)A、黑格尔B、姚斯C、刘勰D、布封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A、莱蒙托夫B、姚斯C、布封D、伊瑟尔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ABCD)A、净化B、共鸣C、领悟D、延留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ACD)A、新批评B、自然主义批评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B)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ACD)A、真实性B、革命性C、情感性D、倾向性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ACD)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B、进步的倾向性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BCD)A、批评风格B、最高标准C、批评方法论D、批评原则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ABCD)A、人本主义心理学B、原型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学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B)效果。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下学期主要考点及课后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下学期主要考点及课后题答案
交融就是意境,古代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7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它是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
8隐喻:修辞方法比喻的一种,表明喻体与喻本的相合关系,不用喻词。
9象征:是以具体事物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
思考问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
3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
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5声情并茂:将抒情作品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节奏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并将它直接有力地传
达出来,这就是声情并茂。
6情景交融:作家、艺术家借景物描写,写出独特微妙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情景
8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
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9叙述接受者: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总有一个隐含的接受者即叙述接受者。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答: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精致的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
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3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4风格构成: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呈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格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完整版(已使用)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要点概念完整版(已使用)

《文学理论教程》基本概念,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习题四:文学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是对文学活动的普遍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功利与无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的话语活动。

审美表现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体现了文学性质的双重性。

3、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

指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4、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故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

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态,表明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是具体的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5、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6、狭义文学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

7、折中义文学是对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概括。

8、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二、填空题1、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 审对象 ”,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则是“ 审己 ”。

2 2、在世界文艺思想史上,较早将文学艺术看作是一种人类活动的是列夫·托尔斯泰 。

3、我们平时所说的“画饼不能充饥”是说 作品 与 现实 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

4、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提出了著名的 陌生化 概念,强调作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认为文学创作的过程就是通过 含混 的语言使现实生活变得 陌生 的过程。

5、作品本体论是 二十世纪初 才正式形成的。

6、二十世纪60年代兴起的 接受美学 和 读者反应批评 ,推动了文学研究由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读者的范式转型。

7、在古代甚至今天,文学至少有着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 、 狭义文学 和 折中义文学 。

8、一般而言,存在着三种文学观念: 文化 的文学观念, 审美 的文学观念, 惯例 的文学观念。

9、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即文化)中分离出来从而被赋予特殊的审美本质,这种历史性转变,在中国完成于 魏晋时期(3至6世纪) ,在西方则是16至18世纪 。

10、中外文学理论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文学本质理论是 表现 理论和 再现 理论。

11、 歌德 是最早提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这对范畴的人,由 民族文学 走向 世界文学 是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趋势。

12、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素: 说话人 、 受话人 、 文本 、 沟通 和 语境 。

13、文学作为反映,是 受动性 与 能动性 的统一。

14、总起来说,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既是审美的也是 认识——实践的 。

15、到了 魏晋时期 时期,文学的审美属性才正式被确认并且伸张开来,曹丕在 《典论·论文》 中首次提出 诗赋欲丽 和 文以气为主 ,不仅把诗赋的语言形式美提到了首位,同时也强调了作家的创作个性的重要性。

16、文学是显现在 话语蕴藉 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7、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一是 整个文学活动 带有话语蕴藉属性,二是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18、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范的文本修辞形态中,它们是 含蓄 和 含混 。

这两种形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而后者是阐释上的 “一”中生“多” 。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B )中说“诗言志”,这表达了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造的思想。

A.《毛诗序》B.《尚书·尧典》C.《荀子·乐论》D.《文心雕龙·明诗》32、西方文论中的作品本体论虽然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是都共同地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只存在于( C )中。

A.作品内容B.作品创作C.作品形式D.内容和形式的统一3、“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读者体验才最终实现的”是( B )的观点。

A.英美新批评B.接受美学C.俄国形式主义D.结构主义4、( C )是文学的创作与鉴赏两大活动的联接点。

A.作者B.读者C.作品D.体验和想象5、英国人类学家( C )在其代表作《金枝》中提出了“相似律”和“接触律”这两条巫术原理并加以论证。

A.韦勒克B.谷鲁斯C.弗雷泽D.格罗塞6、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 B ),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

A.报告文学B.口头或书面作品C.政治和宗教文献D.散文7、在中国,“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 C )中。

A.《庄子》B.《说苑》C.《论语》D.《楚辞》8、在使用文学概念时,人们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我们称之为( C )。

A.典范B.形态C.惯例D.典型9、文化对文学的支配正构成( C )所要表达的特定领域。

A.政治、法律制度B.上层建筑C.意识形态D.经济基础10、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比起政治和法律制度来,距离经济基础要远些,就如 ( C )所说,属于“更高地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

A.马克思B.毛泽东C.恩格斯D.斯大林11、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界说和规定是( A )。

A.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B.文学是理念的感性显现C.文学是一种情感的外射D.文学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12、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 A )。

A.根本性的B.表层性的C.非决定性的D.决定性的13、文学反映的能动性,指文学在反映现实过程中所具有的( A )。

A.选择或改造性质B.纯客观的再现性C.纯主观的表现性D.意识形态的表现性14、“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这句话是( C )说的。

A.黑格尔B.马克思C.康德D.费尔巴哈15、审美评价是包含在文学活动中的作家或读者的( B )。

A.意志态度B.主观情感态度C.客观理智态度D.既有主观态度,又有客观态度(二)多项选择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摹仿的世界主要有( A B C )。

A.或有的事B.已有的事C.应有的事D.不可能发生的事42、表现论与摹仿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 B D )。

A.是在创作论上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B.是在文学批评论上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之生成的作用C.是在文本存在形态上强调形式的本体论地位D.是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3、二十世纪的“作品本体论”的主要理论流派有( B C D )。

A.表现主义B.英美新批评C.结构主义D.俄国形式主义4、广义的文学包括( A B )。

A.今天所说的文学B.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C.一切文化器物D.原始的壁画5、除文学外,“美的艺术”还包括( A B C D )。

A.书法B.音乐C.绘画、雕塑D.电影和电视6、一般有这样几种文学观念( A C D )。

A.文化的文学观念B.宗教的文学观念C.审美的文学观念D.惯例的文学观念7、在希腊时代尚无一般文学概念,而只有特定的( B C D )。

A.小说与散文B.史诗与颂诗C.演讲D.悲剧8、人类的活动的领域主要有( A C D )。

A.认识——工具领域B.现实斗争领域C.道德——实践领域D.审美——表现领域9、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可以从以下侧面进行分析:( A B D )。

A.文学与反映B.文学与社会C.文学与审美实践D.文学与话语10、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的要素有( A B C )。

A.沟通与语境B.说话人与受话人C.文本D.情感与直觉11、文学的受动性反映指的是( A B )。

A.反映外部客体世界B.反映内在主体世界C.反映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性D.反映过程中所具有的创造性1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它具有( A B C )属性。

A.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B.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C.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D.既是人文的,也是自然的13、从根本意义上言之,审美直觉( A C D )。

A.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B.是概念性的而不是无意识的C.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D.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14、文学具有自己的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这种特殊性在于,文学意味着(B C D)。

A.采取抽象——推理的方式B.表现主观的情感评价C.对现实抱有无功利目的D.采取意象——直觉方式15、但丁认为,文学具有这样几种“意义”,即(A C D)。

A.譬喻意义B.推理意义C.道德意义和奥秘的意义D.字面意义5四、判断题1、文学活动虽然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但它毕竟是作者的创作活动,具有自身的独立的价值,不必依赖读者的阅读和鉴赏也能实现其价值。

(×)2、中国古语“诗无达诂”涉及了读者阅读的再创造问题。

(√)3、岳飞的《满江红》表达的是忠君情愫,但现在我们把它诠释为爱国主义的诗篇,可见,文学阅读的接受活动对于文本意义具有能动的再创造作用。

(√)4、接受美学创始人尧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像一部管弦乐曲在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的新的反响,从而使文本解放出来。

(√)5、哈贝马斯依据他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

(√)6、在春秋时代,在政治、外交活动中征引《诗经》章句被视为真正君子的标志,这说明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属性已经开始被人们认识到了。

(√)7、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的文学概念都是广义的和文化的。

(√)8、惯例可来自过去的传统,也可以重新创造。

(√)9、从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出发,我们可以完全清晰而明确地界定一切文学现象。

(×)10、惯例作为标准时是完全清晰、明确的,并且往往不可更易。

(×)11、文化对文学的支配正构成意识形态所表述的特定领域。

(√)12、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普遍性质和特殊性质的存在是由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特定位置决定的。

(√)13、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比起政治和法律制度来,距离经济基础要近些。

(×)14、文学的情形只有离开经济基础的情形,才能得到最为本质的说明,这是因为文学是绝然独立的。

(×)15、文学既属于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双重性质。

(√)1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根本性的,它制约着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17、意识形态语境是话语活动得以进行的带有支配力量的文化或社会背景。

(√)18、有些作品,如王维的山水诗,着力呈现审美的诗情画意,这表明这类作品具有审美的意识形态,而没有其他的目的。

(×)619、一般而言,“语言”是特定的或具体的,“话语”则是普遍的或社会的。

( × )20、文学的各种要素,无论是语词、格律、节奏、原型等,还是主体的相应的审美“感觉”,都是社会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