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点契约理论_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行为与实验拓展_徐细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4 卷第 1 1期 1月 2 0 1 2年1
外国经济与管理 F o r e i n E c o n o m i c s &M a n a e m e n t g g
V o l . 3 4N o . 1 1 N o v . 2 0 1 2
参照点契约理论 :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行为与实验拓展
参照点契约理论 :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行为与实验拓展
5 3
第三方所证实 , 但只要缔约双方知道各自的预期 成本与收益 , 这 些 内 容 就 不 必 写 入 契 约。这 是 因 为: 当事人完全可 以 利 用 事 前 的 概 率 分 布 和 复 杂 来设 的揭示机制 ( c o m l e x r e v e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p ② , 计最优契约 使 双 方 都 做 出 社 会 最 优 的 专 用 性 投资 。 也就是说 , 通过设计契约 , 契约主体能够获 得不低 于 事 前 描 述 的 真 实 状 态 下 的 福 利 。 基 于 此, 把契约不完全归因于 M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强 调 , 未来或有 情 况 的 不 可 描 述 性 在 理 论 上 是 有 问 题 的 。 他们在修正 “ 风险中性” 假 设 后 还 发 现, 不进 也能实现最优 行 GHM 模 型 所 强 调 的 产 权 分 配 , 效率投资 。 具体来 说 , 如果行为满足“ 福利中性” 假设 , 使当事人在 两 种 自 然 状 态 下 的 期 望 收 益 相 那 么, 双方虽然无法预见自然状态的或然性, 同, 但可以事前在契 约 中 规 定 收 益 的 或 然 性 , 并根据 未来的自然状态 , 利用履约机制来揭示真实状况 。 真实状况被揭示 后 , 如果双方收益可以借助第三 方来实现 , 当事人就会在事前做出最优投资 。 GHM 模型还强调了物质 资 产 所 有 权 对 于 激 励专用性投资的 决 定 性 作 用 , 但现实中权力并不 仅 源 于 物 质 资 产 所 有 权。R a a n和 Z i n a l e s j g ( ) 批 驳 了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的 实 物 资 本 强 权 1 9 9 8 认为 “ 对任何关键资源的控制都是权力的源 论, 。 他们提出了与 “ 泉” 剩余控制权 ” 相对应的 “ 进入 概念 , 将其定义为使用或处理关键资源的权 权” 力, 并强调授予进 入 权 的 权 力 源 自 对 资 源 的 掌 控 ( , 不论资源掌控者 是 不 是 资 源 所 有 者 ) 而且合理 配置 进 入 权 更 有 利 于 促 进 专 用 性 投 资 。 T i r o l e ( ) 也放弃了 “ 剩余控制权” 概 念, 强调尽管受 2 0 0 1 到资产所有者 “ 名义控制权” 的 约 束, 但企业资源 实际控制权 ” 掌握在具有信息和知识优势的代 的“ ( 理人手中 。 有趣的是 , 在研 H a r t和 M o o r e 2 0 0 7) 究企业科层结构时也放弃了他们一贯坚持的资本 ( 强权观 , 而采纳了 R 及T a a n和 Z i n a l e s 1 9 9 8) i - j g ( ) 所强调 的 “ 创意才是实际权力来源” 的 r o l e 2 0 0 1 观点 。 三、 参照点契约理论的演进 哈特等人对不完全契约理 面对批评和 质 疑 , 论不断进 行 反 思 和 拓 展 。 H a r t和 M o o r e( 2 0 0 8) 指出 , 尽管基于产 权 视 角 的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为 理 解企业边界提供 了 有 价 值 的 线 索 , 但仍存在一些
使投资一方面临被 对 方 “ 敲竹杠” 的 风 险, 即专用 性投资产生的剩余收益不可避免地要在事后的再 谈判中被对 方 分 享 。 认 识 到 这 一 点 后 , 各方都会 从而无法实现最优效率 。 事前投资不足 , 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是在 GHM 模型 强 调 , 事前分配产权 。 产权分配可以矫正事前专用性投 资的激励扭曲 , 降低 “ 敲竹杠 ” 风险 , 从而实现次优 效率 。 在一方收 购 了 另 一 方 的 产 权 后 , 双方的交 易便从 外 部 市 场 交 易 转 变 为 企 业 内 部 交 易 。 同 时, 产 权 转 移 也 改 变 了 当 事 人 之 间 的 隶 属 关 系。 因此 , GHM 模 型 也 从 不 完 全 契 约 角 度 重 新 诠 释 了企业边界与纵 向 一 体 化 , 并赋予产权以新的内 ( 涵, 因而又被称 为 企 业 产 权 模 型 。 H 进 a r t 1 9 9 5) 剩余 控 制 权 ” 的 概 念, 强调通过配置 一步提出了 “ 产权或剩余控制 权 , 可以得到次优条件下实现总 剩余最大化的最 优 产 权 结 构 , 这就要求把安排产 权的权力交给投 资 相 对 重 要 或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方 。 ) 利用 英 国 企 业 的 投 入 产 出 面 A c e m o l u 等( 2 0 1 0 g 板数据检验了 GHM 模型的部分结论 , 结果表明 , “ 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 , 敲竹杠 ” 风险就越低 , 下游厂商的研发投资水平也就越高 。 二) 不完全契约理论面临的挑战 ( 如企业规模与合作效率 一些组织管 理 问 题 , 由何决定 、 如何配置企业内部权力等 , 推动了不完 在契 全 契 约 理 论 的 发 展 。GHM 模 型 特 别 强 调 , 约不完全的情况 下 , 产权分配对于激励事前专用 性投资具有积极作用 。 这为解释产权安排方式对 经济产出的影响效应提供了重要依据 ( A h i o n和 g , 。但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遭到 以 H o l d e n 2 0 1 1) M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为代 表 的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学 派 的 批评者指出其理论基础薄弱 、 专用性投 强烈批评 , 资可能不是很重 要 、 复杂组织的权威分配难以被 。 随 后, 解释等 问 题 ( 杨 瑞 龙 和 聂 辉 华, 以 2 0 0 6) 、 S e a l H a r t和 M o o r e为 代 表 的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g 学派进行了针 锋 相 对 的 反 击 。 著 名 的 《 经济研究 ( ) 评论 》 杂志在 1 R e v i e w o f E c o n o m i c S t u d i e s 9 9 9 年以专辑形式刊发了反映两派激烈论战的论文 。 ( 及M 指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 1 9 9 9) a s k i n( 2 0 0 2) M 不完全契约理论所强调的 “ 未来或然事件无法 出, 预见或无法描述 ” 对于契约效率来说是无关紧要 他们提出并证明了不相关定理( 的, i r r e l e v a n c e : 即使契 约 中 的 某 些 内 容 无 法 预 见 或 被 t h e o r e m)
收稿日期 : 2 0 1 2 - 0 8 - 2 1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控制权配置 、 制度环境与国企高管腐败 : 理论与实证研究》 批准号: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 7 1 1 0 2 0 6 3) ( ) ; 目《 控制权配置 、 相机治理机制与企业价值 : 基于控制 权 动 态 转 移 视 角 》 批准号: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 0 1 0 0 1 9 1 1 2 0 0 4 1 《 ( ) ; 可转债融资对内部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中央高校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重 点 项 目 《 我 0 9 Y J C 6 3 0 2 4 3 ( ) 产生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 》 批准号 : 国企业高管腐败的制度诱因 、 C D J S K 1 1 0 0 9 , 作者简介 : 徐细雄 ( 男,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1 9 7 8- )
徐细雄
( ) 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重庆 4 0 0 0 3 0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哈特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契约理论研究中引入了行为分析和实验方法 , 试图从行为经济 摘 要 : 学视角考察契约关系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照点契约理论 , 明确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范式和发展方 向 。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和面临的挑战 , 以及参照点契约 理 论 的 基 本 思 想 、 简 化 模 型、 最新拓 展和实验证据等方面阐述了哈特等人的开创性贡献 , 以期厘清参照点契约理论的演进 、 创新和未来发展 方向 。 不完全契约 ; 参照点契约 ; 行为经济学 ; 实验研究 关键词 : ( ) F 2 7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中图分类号 : - 4 9 5 0 2 0 1 2 1 1 - 0 0 5 2 0 9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者们从多个 角 度 完 善 这 一 理 论 。 目 前 , 不完全契 一、 引 言 约理 论 已 成 为 企 业 理 论 、 产 业 组 织、 公 司 金 融、 国 契约规定了缔 经济学家和 法 学 家 通 常 认 为 , 约各方的一系列 权 利 和 义 务 , 因而有利于规范各 方行为 。 传统契约理论假定当事人之间能够签订 完全契约 , 但忽视 了 契 约 执 行 过 程 中 可 能 遇 到 的 种种现实 问 题 ① 。 以 W i l l i a m s o n和 H a r t为 代 表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交 的经济学家早已 认 识 到 , 现实中的契约并不是完全的 , 即缔 易费用的存在 , 约方难以在订立契约时就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 或 然 事 件 做 出 详 尽 规 定。G r o s s m a n和 H a r t ( ) ( 及H 详细探讨了契约 1 9 8 6 a r t和 M o o r e 1 9 9 0) 的不完全性 , 在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 ) 的基本框架 , 并从机 i n c o m l e t e c o n t r a c t t h e o r p y 制设计角度证明了事前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激励当 事人进行专 用 性 投 资 方 面 的 积 极 作 用 。 之 后 , 学
5 2
外国经济与管理 ( 第3 4 卷第 1 1 期)
前沿 。 基于此 ,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和 面临的挑战 , 以及参照点契约理论的基本思想 、 简 化模型 、 最新拓展 和 实 验 证 据 等 方 面 阐 述 哈 特 等 以期厘清参照点契约理论的演 人的开创性贡献 , 进、 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 。 二、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 一)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 ( o a s e 学者们很早就注意到契约的不完全性 。C ( ) 在其开创性论文 “ 企业的性质 ” 中最早谈及 1 9 3 7 “ 他指出 : 由于预测方面的困难 , 契约的不完全性 , 物品或劳务供给 契 约 的 期 限 越 长 , 契约得到全面 执行的可能性就 越 小 , 买方也就越不愿意明确规 ” 第一个关于不完全契约的正 定对方应该做什么 。 式模型则由 S 提 出, 他在考察雇员和 i m o n( 1 9 5 1) 雇主之间的权威 关 系 时 指 出 , 由于未来面临各种 不确定情况 , 绝大 多 数 雇 佣 契 约 对 雇 员 责 任 的 规 定比较宽泛 , 而具体到某项任务时 , 雇员责任则由 、K 雇 主 裁 断 。 之 后 ,W i l l i a m s o n( 1 9 7 9) l e i n ( ) 等也都明确提到了契约的不完全性 。 一般 1 9 8 0 导致契约不完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来 说, ( , , : ( 无法 T i r o l e 1 9 9 9; M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 1 9 9 9) 1) 契约主体无法预见所有或然事 预见的或然事件 : ( ) 件; 契约撰写 成 本 高 : 即使能够预见所有或然 2 ( 但将其详尽写 入 契 约 的 成 本 过 高 ; 契约 事件 , 3) 执行成本高 : 即使能够将所有或然事件写入契约 , 但为了强制执行 , 法院必须完全理解契约条款并 证实或然事件是 否 发 生 , 而这会产生过高的契约 ( ) 则指 出 , 环境的复杂性是 执行成本 。S e a l 1 9 9 9 g 导致契约不完全的根本原因 。 契约不完全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学者们从 不同方面研究了不完全契约会导致无效率投资的 问 题 。G 以及 H r o s s m a n和 H a r t( 1 9 8 6) a r t和 ( ) M o o r e1 9 9 0 分别从合作博弈 和 非 合 作 博 弈 角 度 。 其基本 给出了严格证明 ( 下文简称 GHM 模型 ) 逻辑是 :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 、 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环 境的复杂性 , 契约当 事 人 和 仲 裁 者 ( 法 院) 都无法 预见或验证所有 或 然 情 况 , 因而事前签订的契约 缔约双方 条款是不完 全 的 。 当 发 生 或 然 情 况 时 , 需要再谈判 , 在科斯范式下 , 这可以实现事后有效 当事人已经投入了 率的产出 。 而为 了 履 行 契 约 , 专用性人力资本 , 再谈判必然形成双边垄断 , 这会
Biblioteka Baidu
公私合营等问题的主要分析框架 ( 际贸易 、 B o l t o n , , ) 。 和D e w a t r i o n t 2 0 0 5; A h i o n和 H o l d e n 2 0 1 1 p g , 尽管如此 围 绕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的 争 论 仍 不 断出现 , 哈特及其 合 作 者 的 自 我 反 思 与 拓 展 也 从 未终止 。 最近 , 他们又引入了行为分析与实验方 试图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考察契约关系 , 在此基 法, 础上提出了 参 照 点 契 约 理 论 ( c o n t r a c t a s a r e f e - ) , 明确了不完全契约 理 论 的 分 析 范 式 r e n c e o i n t p 与发展方向 。 那 么 , 是什么原因导致哈特由一个 新古典主义者转变为行为主义者?从不完全契约 到参照点契约的理论演进及内在逻辑是什么?不 完全契约理论与行为特征的融合会对未来的理论 研究产生怎 样 的 影 响?对 这 些 问 题 做 出 解 答 , 有 助于国内学者洞悉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动态和
外国经济与管理 F o r e i n E c o n o m i c s &M a n a e m e n t g g
V o l . 3 4N o . 1 1 N o v . 2 0 1 2
参照点契约理论 :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行为与实验拓展
参照点契约理论 :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行为与实验拓展
5 3
第三方所证实 , 但只要缔约双方知道各自的预期 成本与收益 , 这 些 内 容 就 不 必 写 入 契 约。这 是 因 为: 当事人完全可 以 利 用 事 前 的 概 率 分 布 和 复 杂 来设 的揭示机制 ( c o m l e x r e v e l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 p ② , 计最优契约 使 双 方 都 做 出 社 会 最 优 的 专 用 性 投资 。 也就是说 , 通过设计契约 , 契约主体能够获 得不低 于 事 前 描 述 的 真 实 状 态 下 的 福 利 。 基 于 此, 把契约不完全归因于 M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强 调 , 未来或有 情 况 的 不 可 描 述 性 在 理 论 上 是 有 问 题 的 。 他们在修正 “ 风险中性” 假 设 后 还 发 现, 不进 也能实现最优 行 GHM 模 型 所 强 调 的 产 权 分 配 , 效率投资 。 具体来 说 , 如果行为满足“ 福利中性” 假设 , 使当事人在 两 种 自 然 状 态 下 的 期 望 收 益 相 那 么, 双方虽然无法预见自然状态的或然性, 同, 但可以事前在契 约 中 规 定 收 益 的 或 然 性 , 并根据 未来的自然状态 , 利用履约机制来揭示真实状况 。 真实状况被揭示 后 , 如果双方收益可以借助第三 方来实现 , 当事人就会在事前做出最优投资 。 GHM 模型还强调了物质 资 产 所 有 权 对 于 激 励专用性投资的 决 定 性 作 用 , 但现实中权力并不 仅 源 于 物 质 资 产 所 有 权。R a a n和 Z i n a l e s j g ( ) 批 驳 了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的 实 物 资 本 强 权 1 9 9 8 认为 “ 对任何关键资源的控制都是权力的源 论, 。 他们提出了与 “ 泉” 剩余控制权 ” 相对应的 “ 进入 概念 , 将其定义为使用或处理关键资源的权 权” 力, 并强调授予进 入 权 的 权 力 源 自 对 资 源 的 掌 控 ( , 不论资源掌控者 是 不 是 资 源 所 有 者 ) 而且合理 配置 进 入 权 更 有 利 于 促 进 专 用 性 投 资 。 T i r o l e ( ) 也放弃了 “ 剩余控制权” 概 念, 强调尽管受 2 0 0 1 到资产所有者 “ 名义控制权” 的 约 束, 但企业资源 实际控制权 ” 掌握在具有信息和知识优势的代 的“ ( 理人手中 。 有趣的是 , 在研 H a r t和 M o o r e 2 0 0 7) 究企业科层结构时也放弃了他们一贯坚持的资本 ( 强权观 , 而采纳了 R 及T a a n和 Z i n a l e s 1 9 9 8) i - j g ( ) 所强调 的 “ 创意才是实际权力来源” 的 r o l e 2 0 0 1 观点 。 三、 参照点契约理论的演进 哈特等人对不完全契约理 面对批评和 质 疑 , 论不断进 行 反 思 和 拓 展 。 H a r t和 M o o r e( 2 0 0 8) 指出 , 尽管基于产 权 视 角 的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为 理 解企业边界提供 了 有 价 值 的 线 索 , 但仍存在一些
使投资一方面临被 对 方 “ 敲竹杠” 的 风 险, 即专用 性投资产生的剩余收益不可避免地要在事后的再 谈判中被对 方 分 享 。 认 识 到 这 一 点 后 , 各方都会 从而无法实现最优效率 。 事前投资不足 , 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是在 GHM 模型 强 调 , 事前分配产权 。 产权分配可以矫正事前专用性投 资的激励扭曲 , 降低 “ 敲竹杠 ” 风险 , 从而实现次优 效率 。 在一方收 购 了 另 一 方 的 产 权 后 , 双方的交 易便从 外 部 市 场 交 易 转 变 为 企 业 内 部 交 易 。 同 时, 产 权 转 移 也 改 变 了 当 事 人 之 间 的 隶 属 关 系。 因此 , GHM 模 型 也 从 不 完 全 契 约 角 度 重 新 诠 释 了企业边界与纵 向 一 体 化 , 并赋予产权以新的内 ( 涵, 因而又被称 为 企 业 产 权 模 型 。 H 进 a r t 1 9 9 5) 剩余 控 制 权 ” 的 概 念, 强调通过配置 一步提出了 “ 产权或剩余控制 权 , 可以得到次优条件下实现总 剩余最大化的最 优 产 权 结 构 , 这就要求把安排产 权的权力交给投 资 相 对 重 要 或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方 。 ) 利用 英 国 企 业 的 投 入 产 出 面 A c e m o l u 等( 2 0 1 0 g 板数据检验了 GHM 模型的部分结论 , 结果表明 , “ 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 , 敲竹杠 ” 风险就越低 , 下游厂商的研发投资水平也就越高 。 二) 不完全契约理论面临的挑战 ( 如企业规模与合作效率 一些组织管 理 问 题 , 由何决定 、 如何配置企业内部权力等 , 推动了不完 在契 全 契 约 理 论 的 发 展 。GHM 模 型 特 别 强 调 , 约不完全的情况 下 , 产权分配对于激励事前专用 性投资具有积极作用 。 这为解释产权安排方式对 经济产出的影响效应提供了重要依据 ( A h i o n和 g , 。但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遭到 以 H o l d e n 2 0 1 1) M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为代 表 的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学 派 的 批评者指出其理论基础薄弱 、 专用性投 强烈批评 , 资可能不是很重 要 、 复杂组织的权威分配难以被 。 随 后, 解释等 问 题 ( 杨 瑞 龙 和 聂 辉 华, 以 2 0 0 6) 、 S e a l H a r t和 M o o r e为 代 表 的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g 学派进行了针 锋 相 对 的 反 击 。 著 名 的 《 经济研究 ( ) 评论 》 杂志在 1 R e v i e w o f E c o n o m i c S t u d i e s 9 9 9 年以专辑形式刊发了反映两派激烈论战的论文 。 ( 及M 指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 1 9 9 9) a s k i n( 2 0 0 2) M 不完全契约理论所强调的 “ 未来或然事件无法 出, 预见或无法描述 ” 对于契约效率来说是无关紧要 他们提出并证明了不相关定理( 的, i r r e l e v a n c e : 即使契 约 中 的 某 些 内 容 无 法 预 见 或 被 t h e o r e m)
收稿日期 : 2 0 1 2 - 0 8 - 2 1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控制权配置 、 制度环境与国企高管腐败 : 理论与实证研究》 批准号: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 7 1 1 0 2 0 6 3) ( ) ; 目《 控制权配置 、 相机治理机制与企业价值 : 基于控制 权 动 态 转 移 视 角 》 批准号: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2 0 1 0 0 1 9 1 1 2 0 0 4 1 《 ( ) ; 可转债融资对内部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中央高校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重 点 项 目 《 我 0 9 Y J C 6 3 0 2 4 3 ( ) 产生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 》 批准号 : 国企业高管腐败的制度诱因 、 C D J S K 1 1 0 0 9 , 作者简介 : 徐细雄 ( 男,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 硕士研究生导师 。 1 9 7 8- )
徐细雄
( ) 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重庆 4 0 0 0 3 0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哈特及其合作者最近几年在契约理论研究中引入了行为分析和实验方法 , 试图从行为经济 摘 要 : 学视角考察契约关系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参照点契约理论 , 明确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分析范式和发展方 向 。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和面临的挑战 , 以及参照点契约 理 论 的 基 本 思 想 、 简 化 模 型、 最新拓 展和实验证据等方面阐述了哈特等人的开创性贡献 , 以期厘清参照点契约理论的演进 、 创新和未来发展 方向 。 不完全契约 ; 参照点契约 ; 行为经济学 ; 实验研究 关键词 : ( ) F 2 7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中图分类号 : - 4 9 5 0 2 0 1 2 1 1 - 0 0 5 2 0 9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者们从多个 角 度 完 善 这 一 理 论 。 目 前 , 不完全契 一、 引 言 约理 论 已 成 为 企 业 理 论 、 产 业 组 织、 公 司 金 融、 国 契约规定了缔 经济学家和 法 学 家 通 常 认 为 , 约各方的一系列 权 利 和 义 务 , 因而有利于规范各 方行为 。 传统契约理论假定当事人之间能够签订 完全契约 , 但忽视 了 契 约 执 行 过 程 中 可 能 遇 到 的 种种现实 问 题 ① 。 以 W i l l i a m s o n和 H a r t为 代 表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交 的经济学家早已 认 识 到 , 现实中的契约并不是完全的 , 即缔 易费用的存在 , 约方难以在订立契约时就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 或 然 事 件 做 出 详 尽 规 定。G r o s s m a n和 H a r t ( ) ( 及H 详细探讨了契约 1 9 8 6 a r t和 M o o r e 1 9 9 0) 的不完全性 , 在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 ) 的基本框架 , 并从机 i n c o m l e t e c o n t r a c t t h e o r p y 制设计角度证明了事前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激励当 事人进行专 用 性 投 资 方 面 的 积 极 作 用 。 之 后 , 学
5 2
外国经济与管理 ( 第3 4 卷第 1 1 期)
前沿 。 基于此 ,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和 面临的挑战 , 以及参照点契约理论的基本思想 、 简 化模型 、 最新拓展 和 实 验 证 据 等 方 面 阐 述 哈 特 等 以期厘清参照点契约理论的演 人的开创性贡献 , 进、 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 。 二、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 一)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内涵 ( o a s e 学者们很早就注意到契约的不完全性 。C ( ) 在其开创性论文 “ 企业的性质 ” 中最早谈及 1 9 3 7 “ 他指出 : 由于预测方面的困难 , 契约的不完全性 , 物品或劳务供给 契 约 的 期 限 越 长 , 契约得到全面 执行的可能性就 越 小 , 买方也就越不愿意明确规 ” 第一个关于不完全契约的正 定对方应该做什么 。 式模型则由 S 提 出, 他在考察雇员和 i m o n( 1 9 5 1) 雇主之间的权威 关 系 时 指 出 , 由于未来面临各种 不确定情况 , 绝大 多 数 雇 佣 契 约 对 雇 员 责 任 的 规 定比较宽泛 , 而具体到某项任务时 , 雇员责任则由 、K 雇 主 裁 断 。 之 后 ,W i l l i a m s o n( 1 9 7 9) l e i n ( ) 等也都明确提到了契约的不完全性 。 一般 1 9 8 0 导致契约不完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来 说, ( , , : ( 无法 T i r o l e 1 9 9 9; M a s k i n和 T i r o l e 1 9 9 9) 1) 契约主体无法预见所有或然事 预见的或然事件 : ( ) 件; 契约撰写 成 本 高 : 即使能够预见所有或然 2 ( 但将其详尽写 入 契 约 的 成 本 过 高 ; 契约 事件 , 3) 执行成本高 : 即使能够将所有或然事件写入契约 , 但为了强制执行 , 法院必须完全理解契约条款并 证实或然事件是 否 发 生 , 而这会产生过高的契约 ( ) 则指 出 , 环境的复杂性是 执行成本 。S e a l 1 9 9 9 g 导致契约不完全的根本原因 。 契约不完全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学者们从 不同方面研究了不完全契约会导致无效率投资的 问 题 。G 以及 H r o s s m a n和 H a r t( 1 9 8 6) a r t和 ( ) M o o r e1 9 9 0 分别从合作博弈 和 非 合 作 博 弈 角 度 。 其基本 给出了严格证明 ( 下文简称 GHM 模型 ) 逻辑是 :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 、 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环 境的复杂性 , 契约当 事 人 和 仲 裁 者 ( 法 院) 都无法 预见或验证所有 或 然 情 况 , 因而事前签订的契约 缔约双方 条款是不完 全 的 。 当 发 生 或 然 情 况 时 , 需要再谈判 , 在科斯范式下 , 这可以实现事后有效 当事人已经投入了 率的产出 。 而为 了 履 行 契 约 , 专用性人力资本 , 再谈判必然形成双边垄断 , 这会
Biblioteka Baidu
公私合营等问题的主要分析框架 ( 际贸易 、 B o l t o n , , ) 。 和D e w a t r i o n t 2 0 0 5; A h i o n和 H o l d e n 2 0 1 1 p g , 尽管如此 围 绕 不 完 全 契 约 理 论 的 争 论 仍 不 断出现 , 哈特及其 合 作 者 的 自 我 反 思 与 拓 展 也 从 未终止 。 最近 , 他们又引入了行为分析与实验方 试图从行为经济学视角考察契约关系 , 在此基 法, 础上提出了 参 照 点 契 约 理 论 ( c o n t r a c t a s a r e f e - ) , 明确了不完全契约 理 论 的 分 析 范 式 r e n c e o i n t p 与发展方向 。 那 么 , 是什么原因导致哈特由一个 新古典主义者转变为行为主义者?从不完全契约 到参照点契约的理论演进及内在逻辑是什么?不 完全契约理论与行为特征的融合会对未来的理论 研究产生怎 样 的 影 响?对 这 些 问 题 做 出 解 答 , 有 助于国内学者洞悉不完全契约理论的研究动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