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溶解度 (8)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案
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的第2课时,主要学习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以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应用,并为以后学习溶液的浓度、酸碱盐的相关知识作了铺垫。
溶解度的教学主要涉及概念教学、定量分析方法教学、物质分离方法教学等,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关系。
本节内容属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必需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知道一些简单的转化方法,但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导致学生定量分析溶液的能力的是有欠缺的。
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不能很好的联系化学知识,需要得到适当的引导。
他们对化学实验现象、未知领域以及与前认知相冲突的情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情境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含义,利用溶解性表格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掌握溶解度曲线中点、线、面的含义,能利用溶解度的知识分离混合物、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通过比较溶解能力大小的实验活动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而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通过描绘溶解度曲线,提升数据处理和图形分析的能力,能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特征分析出物质提纯的方法。
3、通过对溶解度的学习,感知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对实际生活、生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的认识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评价目标】1、通过对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学习,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水平)。
2、通过溶解度表格和曲线的形式定量分析物质的溶解度,诊断并发展学生定量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定量的探究发现水平)。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溶解度(教案)
第2课时溶解度课标要求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地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地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地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地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地知识解释身边地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地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地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地观点。
教学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
教学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地意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与溶液与不饱与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交流回答】改变条件可以使饱与溶液与不饱与溶液相互转化。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地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
这节课我们就从量地角度研究物质地溶解能力。
活动与探究1】1.向盛有20°C水地烧杯中加入NaCl,向盛有40°C等量水地烧杯中加入溶解地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KN03都达到饱与状态。
比较NaCl与 KN03地比较二者地溶解能力?,都达到饱与状态。
2.向40g20°C水中加入NaCl,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比较它们溶质地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二者地溶解能力?3.向100g20°C水中加入NaCl直到饱与,向100g20°C水中加入KN03配制成不饱与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地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地溶解能力?归纳总结】定量描述物质地溶解能力(即溶解度)地要素:①在一定温度下;②等量地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③溶液为饱与状态;④单位为g。
固体地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与状态时所溶解地质量。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溶解度》-课件
4、“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 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 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这句话是否正 确? 错误
问:“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 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
质多”这句话对不对? 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
间可相互转化
D、在提到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时,一定要指明 温度
二、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的能力 思考:如何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性?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大吗?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较小吗?
5、浓溶液与稀溶液
在同量的溶液中,含溶质较多的溶液——浓溶液;
含溶质较少的溶液——稀溶液 不同的溶质: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 溶液。
相同溶质、相同温度: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影响因素
(2)
四
一定温度 100g溶剂(一般指水)
温度
要 素
达到饱和
溶质、溶剂 本身的性质
单位: 克
讨论:
20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 的含义
温度 溶质的 质量
溶剂的 饱和溶液
质量
的质量
200c 31.6g
100g
131.6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大表
80°C
90°C
100 °C
乙
酸 钆 (II
Gd(C2H3O2) ·4H2O
I)
11.6
碳 酸 氢 Gd(HCO3)3 钆 (II
5.61
I)
溴
酸 钆 (II
Gd(BrO3)3 ·9H2O
50.2
I)
70. 1
95.6
126 166
氢
氧
化 钆
Gd(OH)3
(II
I)
1.882× 10-5
硫
酸 钆 Gd2(SO4)3 (II
0.2 44
0.255
0.2 0.2 64 65
0.2 44
0.234
0.20 5
钨 酸 CaWO4 钙
2.387× 10-3
氟 化 ZrF4 锆
1.32
硫 酸 锆
Zr(SO4)2 ·4H2O
52.5
砷 酸 Cd3(AsO4)2 镉
7.091× 10-6
苯 甲 Cd(C7H5O2) 酸2 镉
2.81
213
278
295
312
钙
霰 CaCO3-霰 石石
7.753× 10-4
方 解 石
CaCO3-方 解石
6.170× 10-4
氯
酸 Ca(ClO3)2
209
钙
铬 酸 CaCrO4 4.5 钙
2.25
1.8 1.4 39
0.8 3
磷
酸 Ca(H2PO4)2
1.8
二
氢 钙
氟 化 CaF2 钙
8.575 ×10-3
氟
硅 酸
CaSiF6
钙
0.518
初中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9.2【教学设计】《溶解度》
《溶解度》【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3、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4、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1、饱和溶液的涵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课时1: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预先称好)、5 g KNO 3 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CAI 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时2:投影仪、坐标纸、汽水两瓶、火柴、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澄清的石灰水。
2课时第一课时【激趣设境,问题导入】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
”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 (盐);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 (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 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初中化学溶解度表及口诀
初中化学溶解度表及口诀
初中化学溶解度表及口诀如下:
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生成沉淀记心间,氢硫酸盐和碱类,碳酸磷酸硝酸盐,可溶只有钾钠铵。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不溶银亚汞;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钙。
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盐类不溶钡,氯化物中不溶银;碳酸盐类多不溶,只有钾钠铵盐溶。
溶解度表:
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
硫酸盐除了硫酸钡、硫酸铅不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外,其他都溶。
盐酸盐除了氯化银不溶外,其他都溶。
碳酸盐除了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外,其他都不溶。
需要注意的是,口诀和表格只是帮助记忆的工具,具体物质的溶解度还需要参考实验数据和资料。
此外,溶解度不仅受物质本身性质的影响,还与温度、压强等条件有关。
因此,在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人教初中化学九年级下期】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一、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二、重点和难点三、课时安排 2课时本结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结晶的两种方法。
板书设计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的概念不饱和溶液的概念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的条件3、确定某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4、结晶结晶的概念结晶的方法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D、对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现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水⑥蒸发水。
能用来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⑥3、可以证实某种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晶体不再溶解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4、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在不增加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一、教学目标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的计算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是一定的,反之,任意量的饱和溶液里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或溶质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的,如果把一定温度下溶剂的量规定为100g,此时所溶解溶质形成饱和溶液时的质量称为溶解度.由此可得以下关系:溶解度—-——100g溶剂—-——100+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饱和溶液质量)可得出以下正比例关系:式中W溶质、W溶剂、W饱和溶液分别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的质量,S表示某温度时该溶质的溶解度.在以上的比例式中,100是常量,其它3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2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一个量。
由此,不仅明确了溶解度的解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比例关系,从而避免质量混淆的现象,而且也使学生明确溶解度计算的一题多种解法,并从中找出最佳解法。
一、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解度例1 在一定温度下,ng某物质恰好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形成mg饱和溶液,求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由题意可知,W溶液=W溶质+W溶剂,因此m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为:(m—n)g,此题可代入分式(1):设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为Sg也可代入分式(2)二、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例2 已知在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
6g。
现要在20℃时配制20gKNO3饱和溶液,需KNO3和H2O各几克?解:设配制20℃20g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为xg。
此题若代入公式(1),列式为:若代入公式(2),列式为:需水的质量为20—4.8=15.2g答:配制20℃时20gKNO3的饱和溶液需KNO34.8g和水15.2g.三、已知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求一定量溶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溶剂的质量例3 已知氯化钠在20℃的溶解度是36g,在20℃时要把40g氯化钠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从题意可知,在20℃时36g氯化钠溶于l00g水中恰好配制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解析】
【分析】
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t2℃时,乙丙溶解度相等。
【详解】
A、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乙丙相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才相等,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温度降低,若降到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
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大于30℃时丙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因此没有说明温度,溶解度也就没有意义,错误;
B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正确;
C项,由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50 g,即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50 g乙,错误;
D项,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错误。故选B。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t1℃时,110gA的溶液中含有溶质A的质量是10g
初中化学溶解度作业设计案例
溶解度作业设计案例一、教材分析《溶解度》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它在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主题中,对于此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对此部分的学业要求: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说明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等。
它是在学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后,来探讨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性的大小,起到承上作用,又为下节学习结晶做好铺垫。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
学生学起来不会感到吃力,还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同时,在利用数据研究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问题。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饱和溶液、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学习溶解度知识难度不大。
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但是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
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三、作业目标1、明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基于多溶质溶解度曲线进行比较和推论。
2、能够说明溶解度数据如何用于判断溶液的饱和性。
3、利用溶解度差异设计物质分离方案。
四、作业设计(一)基础性作业1、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绘制成如下溶解度曲线图。
(1)根据图像中的“点、线、面”回答以下问题:①X点表示的意义是:。
②对C物质来说,Y点处的溶液是C物质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PPtPPT
10
68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在80℃时,将110g硝酸钾加入 169170
.
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
160 150
成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
140 130
_不__饱__和_溶液。欲使其刚好形成 120
110
60
50
40
36
30
氯化钠 39
20
若再降温,会怎样?
10
会析出极少量的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1)物质C的溶解性为_可__溶__
溶
解
(2)M点表示_1_0_℃__时__B_、__C_的_ 溶解度度相同
/g
A
(3)在5℃时A、B、C溶解度 P
大小_C_>__B_>A
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100
90
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80
70
. 59g . 硝
酸 钾
. .89g
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份
60
50
. . 降温到60℃
40 30
. 21
20
. 若再降温到10℃,会怎样? 10
会析出89g硝酸钾晶体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记在课本溶34页 固体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液
即是不饱和 1、室温下有一杯接近饱和的蔗糖溶 液,怎样把它变为饱和溶液?
加入蔗糖 蒸发溶剂 水 降温
Hale Waihona Puke 2、 20℃时,100g 饱和氯化钠溶液若保持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知识归纳(含思维导图)课件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知识归纳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了。 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 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析出晶体后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是从不同角度对溶液进行分类的,两者没有必然 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在一定温度下,在同种溶剂的条件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
(2)由于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a(OH)2饱和溶液与 不饱和溶液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饱和溶液 蒸发溶增剂加、溶升剂高或温降度低或温增度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知识归纳
3.解答有关溶解度曲线的习题关键是熟悉点、线、面的意义 (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 坐标);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确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①陡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 ②缓升型:从溶液中析出该物质,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③陡升型的物质中混有少量缓升型的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缓升型的 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3)面: ①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知识归纳
2020届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练习及答案 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含答案
课题2 溶解度5分钟训练1.下列因素不可能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是( )A.溶剂的量B.温度C.溶质的性质D.溶剂的性质解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剂的量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A2.饱和溶液是指( )A.浓度较大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再溶解其他溶质的溶液D.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解析: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某种溶剂中,对某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但可以继续溶解其他溶质,只是对某一特定溶质不能继续溶解。
答案:D3.40 ℃时,2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20 g水后,仍然冷却到40 ℃,则蒸发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①溶液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③溶剂的质量④溶质的质量⑤硝酸钾的溶解度A.①②B.②③C.②⑤D.②④解析: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
虽然析出溶质,但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不变。
答案:C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 )中打“√”,错误的,在( )中打“×”。
(1)100 g水溶解了30 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 g( )(2)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都增大( )(3)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在整个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5)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一些( )解析:(1)没有说明温度,也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所以错误。
(2)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判断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要看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中能否再溶解溶质,而浓、稀溶液是指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数量的多少,所以没有必然的联系。
(4)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还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相同质量溶剂的同一种物质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较多,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较少。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课件精讲及好题精练(人教版)
溶 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溶液饱和与否和溶液浓稀的关系
结晶方法 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
典例精讲
例1.(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溶质一定为固体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典例精讲
【答案】C 【解析】A、溶质可以为气体、液体、固体,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 的饱和溶液仍然可以溶剂乙醇,不符合题意;C、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 于另一物质(溶剂)中,符合题意;D、比如微溶物质Ca(OH)2溶解度 很小,达到饱和的时候肯定是稀溶液,所以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不 符合题意。故选C。
氯化钠 多种化工原料
食盐 母液
结晶池
蒸发溶剂
新课讲解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条件:
大多数固体:
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③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剂 ②升高温度
特例:氢氧化钙Ca(OH)2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
新课讲解
归纳小结 ①Ca(OH)2和气体等,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拌
部分硝酸钾未溶
再加5g硝酸钾,搅 拌
硝酸钾完全溶解 硝酸钾完全溶解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
硝酸钾从溶液中结 晶出来
结论
20mL水能完全溶解 5g硝酸钾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10g硝酸钾
温度升高 硝酸钾溶解能力增强
温度升高 硝酸钾溶解能力增强
温度降低 硝酸钾溶解能力减弱
新课讲解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随堂检测 溶解度(有答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随堂检测 溶解度一、单选题1.能证实20℃时某3KNO 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3KNO 晶体析出B.蒸发掉10g 水,有3KNO 晶体析出C.加热到30℃后,再加入3KNO 晶体仍能继续溶解D.在20℃时,向上述3KNO 溶液中加入少量3KNO 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2.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温B.降温C.加入溶剂D.加入溶质3.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A.升温B.降温C.恒温蒸发溶剂D.加入硝酸钾固体 4.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 ”这句话解释正确的是( )A.20℃时,1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 硝酸钾B.在100g 水中溶解31.6g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C.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 硝酸钾D.20℃时,溶解31.6g 硝酸钾最多需要100g 水5.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变大不变B.变大变小C.不变变大D.不变不变6.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①溶质的性质②温度③压强④溶质的质量⑤溶剂的性质⑥溶解时是否搅拌或振荡⑦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A.①②⑤B.①②③C.①④⑥D.②⑥⑦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 )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1℃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0克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甲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溶液的质量不变C.乙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是化学变化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低甲饱和溶液温度的方法提纯甲二、填空题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是制溶液**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2)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温度3.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2)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四。
结晶的方法:(1)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又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
9下化学溶解计算公式
9下化学溶解计算公式在化学实验中,溶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溶解是指将固体溶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的过程,形成溶液。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溶解的一些参数,比如溶解度、溶解度积等。
本文将介绍9下化学溶解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溶解计算。
1.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解度通常用g/L或mol/L来表示。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体积。
例如,如果我们有100g的NaCl溶解在500mL的水中,那么NaCl的溶解度为:溶解度 = 100g / 0.5L = 200g/L。
2.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溶解时,溶质的浓度。
溶解度积通常用mol/L来表示。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为:溶解度积 = [溶质离子1]的浓度× [溶质离子2]的浓度。
例如,对于BaSO4的溶解度积,根据其溶解平衡方程BaSO4(s) ⇌ Ba2+(aq) + SO42-(aq),可以得到溶解度积的表达式为:溶解度积 = [Ba2+] × [SO42-]3. 离子积的计算公式。
离子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溶解时,溶质离子的浓度的乘积。
离子积通常用mol2/L2来表示。
离子积的计算公式为:离子积 = [溶质离子1]的浓度× [溶质离子2]的浓度。
与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相同。
4. 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公式。
溶解度积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溶解时,溶解度积的数值。
溶解度积常数通常用Ksp来表示。
溶解度积常数的计算公式为:Ksp = [溶质离子1]的浓度× [溶质离子2]的浓度。
与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相同。
5. 溶解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积常数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与其溶解度积常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如果溶质的溶解度大于其溶解度积常数,那么会发生过饱和现象,即会有溶质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溶解性 2、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3、知道溶解度曲线的点、线、交点的含义 4、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溶解度/
200
190
2、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g 180
170
(1)列表法:
16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50
140
温
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30
℃
120
溶
110
解
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00
90
硝酸钾
.
. .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回答以下问题找出答案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 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 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 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 度还与什么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温度/0C
下图是A、B、C三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33 g。
(2)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
序是 B>C>A。 (3) 50 ℃时,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4)当温度变化时, 溶解度变化最明显的
是 A 物质,溶解度 变化不大的是 C 物质。
温度/℃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