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解读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童《三棵树》解读

苏童的《三棵树》写得很美,平淡如流水的基调总是给人以多元的思考。在这个凄美的有点伤情的故事背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的空间。

文章以“我没有树”为线索,以“童年时对三棵树的向往——我的家里没有树——我的种树经历——我与两棵树的七年相伴——我仍然没有树”的思路行文。在淡淡的有些伤感的语言背后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与人文追求。

“树令我怅惘,我一生都在重复这种令人怅惘的生活方式:与树擦肩而过。”这是人生中的一种无奈,你越想拥有的东西往往越是与你若即若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在水一方”的魅力,才能更吸引着追寻者的情怀。现实生活中的惆怅往往构成了哲学意义上的美与价值,人生便更加的丰富多彩。不断地擦肩而又不能拥有,这无疑是一种怅惘,但这更是进一步追寻的动力。

也许正是作者小时候所生活的环境的因素,那种灰色调的、没有绿色的环境带来的单调的生活,让作者产生了对树的渴望,亦或是说对美好的憧憬。于是为改变自己的生活而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创造。栽种的经历确实有些荒唐,一棵能够高达20米的苦楝树怎么能栽种在花盆里呢?仔细想想,这就是人生的童年时代,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于这样的经历。在心酸的故事背后我们读到的是温暖、亲切,是美好的回忆。即便是荒唐,甚至是苦难,但那是最真实的生活,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人生的色彩。因为,栽下的不仅仅是树苗,更是美好的希望。当年少的我们长大以后,那一个个近似荒唐的往事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是启迪,甚至是一生都在追寻的一种境界。反观作者的这一行为,其实是对所处环境环境的一种抗拒,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一种追寻。

作者通过自我的追寻与反思写出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树“在这里成为一种隐喻,一种象征,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是对心灵深处某种缺失的强烈地呼唤。即便因此而伤痕累累,即便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被冰冷的社会现实打破,即便别人只把有树的环境当做生活的点缀,而“我”却把它当成一种灵魂深处的寄托,一种“相看两不厌”的相知相伴。“我是个郁郁寡欢的人,我对世界的关注总是忧郁多于热情,怀疑多于信任。我的父母曾经告诉过我,我有多么幸运,我不相信;朋友也对我说,我有多么幸运,我不相信;现在两棵树告诉我,我最终是个幸运的人,我相信了。”这是对树的感动与信任,这就是精神的寄托。《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就是作者心中哲学式的追求,是对人生境界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正因为类似这样的追寻与思考,人类的文明才有不断地继承与创新。

冥冥中的宿命难以抗拒,幸运之神也往往不期而至。在追求与给予的过程中,就潜意识地勾勒了一个生命的轨迹。努力追求的,却被狂风拖进了水里,然而上天又赐予了作者与树一次美丽邂逅的机会,更何况这一相伴竟是7年,也算是一种苦苦追寻的回报吧。我们且来读一下下面的文字:“……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这种鲁迅式的写法往往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我得到了树——两棵树——两棵果树——果树中我非常喜欢的石榴和枇杷,层层递进,让感情充分地融入到平淡的叙述中。为什么喜欢石榴和枇杷呢,因为石榴象征着浪漫和激情,枇杷象征着沉稳和思考,这也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两种人生境界。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审美也会出现疲劳与倦怠。“整整七年,我在一座旧楼的阁楼上与树同眠,我与两棵树的相互注视渐渐变成单方面的凝视,是两棵树对我的凝视。我有了树,便悄悄地忽略了树。”上帝会给人类开玩笑,但人类更会给自己开玩笑,拥有不了的东西拼命追求,长期拥有的东西又不知道珍惜。这就是作者自我的审视与思考,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通病。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忽略”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不满足才“忽略”,这就是人的追求。在永恒的不满足中追求永恒的下一个,因为生活就应该不断的充满着新意,充满着诗意。纵然没有后来的拆迁,“我”也会离开那两棵树,因为那两棵树只能成为回忆,却无法完成未来,能够成为未来的或许只能是小时候三棵树的梦想。

作者在最后写道:“回应来自童年旧居旁的河水,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我在这里,我在水里!”这是一种暗示,童年时对三棵树的梦想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实现,或者说,三棵树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然而就是这样的象征符号开启了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正像陶渊明为我们所勾勒的那个美丽的世外桃源,它不可能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但是他却执着地存在于我们的精神王国里。三棵树虽在水里,但那是“我”永不止息地期盼,有了这份期盼,人生便有了意义,即便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寻找,也无怨无悔。

这就是苏童充满悲情主义色彩的生命追寻,这也与他自己的经历分不开的。苏童走上文坛,是上苍的赐予,家庭并没有给他什么熏陶。他热衷写诗,后写小说。倒霉的是,每稿必退。但这并没有打击他写作的热情,乐此不疲地坚持下来。后因《妻妾成群》而一炮走红,从此更是一发而不可收,终有所成。他以写中国女性见长,对女性细腻而悲情地叙述,成为他独有的特色。

他淡泊、宁静,不争名于世,不争利于朝,用他的话说,“蜗居在自己的小楼里,读书、写作、会客,与朋友搓麻将,没有任何野心,没有任何贪欲,没有任何艳遇,生活平静、心态平静,作品也变得平静。”平静也好,平静成了一种悲情,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一种没有了功利的智慧。这种智慧在又他的文字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让我们获得了别具一格的享受。

熊召政“解说”《烟花三月下扬州》

高考语文卷第五大题被称为“名家专栏”(本报2009年高考首日曾报道),今年高考湖北语文卷也不例外。我省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的美文《烟花三月下扬州》,就成为第五大题的阅读材料(共18分)。昨日下午,本报记者采访了熊召政,请他对文章后附的部分考题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命题人从《烟花三月下扬州》一文中挑出这句话,拟成考查考生对全文主旨理解的第20题,而这正是熊召政在扬州发出的感慨。“从李白到朱自清,有一个扬州存在于文人笔下,他们为这座城市留下许多美丽的文字。唐代以来,扬州以繁华扬名,虽一度颓败,但今天仍旧很兴盛;不过,今天的扬州却不像深圳、上海那样吸引文人的目光。所以它经济上的繁华还在,文化上的风流却难再现当年风光了。”

第18题要求赏析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看作者如何从扬州的景物切入,展开叙述。这“景物”是扬州的小秦淮与瘦西湖。熊召政认为,诗有诗眼,文有文心,城市也有自己的地标,“正如提起六渡桥会想起汉口,提起外滩想到上海一样,小秦淮和瘦西湖是‘最扬州’的东西,从它们可以联想扬州的地理、人文、风情,让这座城市栩栩如生。”

第17题要求分析文中引用的诗文名句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熊召政笑了:“我从小读过很多诗文,写文章时一些诗句会情不自禁地蹦出来,我并没有想到,它们能对全文结构起什么作用。”

第16题是一个选择题,有4种对此文的理解,要求考生找出与此文无关的一项。尚未看到试卷的熊召政没有即刻给出答案,表示这道题需要回去对着原文好好想想再下结论。

对于自己的作品入选考卷,熊召政很平静,“我的创作,总在追求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我希望考生能够感受到这篇文章中的传统之美。现在年轻人很少去审视传统文化之美,我也希望他们能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眼光。”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美读

陈峻峰的散文《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入选2010年高考重庆语文阅读试题,分值22分。这篇作品之所以选作考生的阅读材料,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