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复习练习一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含答案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班级举办了“学古文·悟人生”专题学习活动。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桃花源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晓其意·明行踪】9.《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渔人开始“缘溪行”,误入桃花源;最后在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他到处①,为的是日后寻找。

《小石潭记》则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发现小石潭,最终“记之而去.”②小石潭。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意思是①,这是渔人进入桃花源之后看到的景象,这使他更加想要深入这片地方;而柳宗元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入目的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意思是②,这让作者想要探究它的源头。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八__《桃花源记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八__《桃花源记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翻译: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 样。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 隔绝的地方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 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课文背诵检测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了渔人是在 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几个句子。 是: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写出文中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注释】 狙(jū):猕猴。 心:心意。 损: 损失,减少。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驯(xùn):驯服, 顺从。 诳(kuáng):欺骗,瞒哄。 与: 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就是 “你”、“你们”。 芧(xù):橡粟,一 种粮食。 解:理解。
宋:宋国。 三:三颗。 众:所有的。 皆: 都。 起而怒:一起生气起来。怒:恼怒, 生气。 伏:降伏,驯顺。引伸为服服贴贴。 皆喜而伏地:都很高兴而趴在地上。(一 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朝三暮四: 早上三个,晚上四个。 匮:缺乏,不够。 朝:早上。 焉:助词 之:它们 代“猴子” 与若芋:与: 给, 若 :你们 ,家口:家中口粮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 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 再也没找不到路。 12、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桃花源记》复习训练-----松浦中学 王晓丽

《桃花源记》复习训练-----松浦中学  王晓丽

《桃花源记》复习训练-----松浦中学王晓丽王晓丽">《桃花源记》复习训练-----松浦中学王晓丽松北名师工作室《桃花源记》复习训练松浦中学王晓丽一、基础夯实1、翻译下列加点的词语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俨(y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n)陌(m)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ng)作,男女衣着(zhu),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2、翻译句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桃花源记》专项训练一、课内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全,都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男子的配偶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已而之细柳军B.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

B.村人叮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全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尚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突出桃花源的不可得。

D.文中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八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期中复习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期中复习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理解性默写期中复习(含答案)《桃花源记》(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运用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 ,。

”(3)《桃花源记》描绘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其中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语句是:“ ,。

”(4)学校组织学农活动,同学们来到农村,看到一片片农田和整齐的村舍,兴奋地用《桃花源记》中的“ ,。

”来形容所见之景。

(5)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纷飞的美景中,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名句:“ ,。

”《小石潭记》(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描绘了缠绕的藤蔓随风摇曳的画面。

(2)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游鱼动静相宜、灵动活泼的句子是:“ ,。

(4)《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逶迤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

(5)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借环境的清幽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悲凉凄苦的句子是,。

(6)小明同学在池塘边看到日光照耀下,鱼影倒映在石头上的可爱景象,联想到了《小石潭记》中的:,。

(7)《小石潭记》中点名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的句子是:,。

《关雎》(1)《关雎》中运用了比兴手法,借雎鸠和鸣引出君子对淑女的追求的句子是:“ ,。

”(2)《关雎》中统摄全篇,表达君子对淑女无限爱慕之情的句子是:“,。

”(3)《关雎》中表现主人公思绪万千,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蒹葭》(1)《蒹葭》中描绘萧瑟冷清、露凝霜结的秋景的句子是:“,。

”(2)成语“秋水伊人"源于《蒹葭》中的“ ,。

”(3)《蒹葭》中写主人公逆流而上,沿着艰险长的道路寻找伊人的句子是:“ ,。

”《式微》(1)、描写“如果不是为了君主,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的诗句是“ ,。

"(2),?,?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以及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桃花源记》复习练习题大全.doc

《桃花源记》复习练习题大全.doc

《桃花源记》复习提纲班级姓名一、作者作品。

作者,诗人,字,名,自号。

二、课文翻译。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 )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 )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三、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

便要还家.2、一词多义。

1 (1)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2)处处志之.寻向所志.(3)寻向所志.未果,寻病终.(4)复前行,欲穷其林.既出,得其船.(5)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6)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闻之,欣然规往.(7)“然”……的样子(有时可不译)。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

《桃花源记》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2.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3. 渔人甚异之。

(非常)(以…为异)4.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尽)5.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6. 便舍船,从口入。

(放下)7. 初极狭,才通人。

(非常)(仅)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整齐的样子)(类)9.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全,都) 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都)1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竟然)(哪里)12.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全,详细)(通邀,邀请)1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都)1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同乡的人)1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更不用说)1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详细地说出)(感叹惊讶)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请)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说)(值得)(桃源之外)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已经)(沿着)(从前的、旧的)(做标志)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到了)(到)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立即)(派遣)(标志)(于是,就)22.闻之,欣然规往。

(高兴的样子。

)(计划。

)23.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实现)(不久)(渡口)二.翻译句子: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打渔的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译: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4.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复习提纲

桃花源记》复习提纲

《桃花源记》复习提纲一.文学常识古代四大文体:铭、说、表、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多用来记载事物,有的作者还会在记载事物的同时发一些议论或感慨。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本文原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本文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名潜,谥号靖节,自号五柳先生,东晋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二.文章主题本文通过虚构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生活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古今异义四.一词多义便舍船舍弃寻向所志寻找处处志之做标记乃大惊于是舍寻志乃寻向所志标记乃不知有汉竟然屋舍俨然房子寻病终不久五.课文内容及重点问题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林、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2.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1)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二(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三(4~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时间:晋太元中地点:武陵人物:渔人4.“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

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5.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自然景象:环境优美宁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社会景象:生活安乐幸福)6.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所闻)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7.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复习试题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阅读练习复习试题

初中语文《桃花源记》阅读训练复习练习2篇《桃花源记》练习1班级:姓名:整洁:得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豁.然开朗( huò)土地平旷.( kuàng )屋舍俨.然( yǎn )间.隔( jiàn )阡.陌交通( qiān )便要.还家( yāo )黄发垂髫.( tióo )怡.然( yí ) 二、填空.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字潜,东晋(朝代)文学家。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

2.《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三、用课文的语句回答.1.写桃花林自然美景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四、解释下列加点字.1.具.答之同“俱”完全 2.为具.言所闻同“俱”,详细 3.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4.芳草鲜美..邑人妻子和儿女..交错相通 6. 妻子..鲜艳美丽 5. 阡陌交通7. 来此绝境..魏晋更不必说..隔绝 9. 无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8.与外人间隔10.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11.复前.行向前 12.欲穷.其林尽13.黄发垂髫..小孩 14.乃.大惊竟然 15.不复出焉.于之,从这里16. 缘.溪行沿着 17.复延.至其家邀请 18.欣然规.往打算19.桑竹之属.类 20.诣.太守拜见 21.寻向所志.做标记22. 便扶.向路沿着 23.及.郡下到 24.无问津.者渡口五、翻译下列语句。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2.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精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达标练习及答案(ABC卷)精

泰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桃花源记》同步达
标练习及答案(ABC卷)精
 《桃花源记》达标试题A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屋舍俨然()②阡陌交通()
 ③悉如外人()④便要还家()
 2、解释词的古今义
 无论:
 妻子:
 交通:
 绝境:
 3、翻译句子: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4、回答下列问题
 “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
 B卷
 1、渔人所见、所闻、所历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以及追求自由富足生活世外桃源
 2、邀请说全部,都告诉对
 3、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桃花源记》【原文略】,做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B.诣.太守诣:拜访。

C.寻向所志.志:做记号。

D.渔人甚异.之异:对……感到诧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忘路之.远近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欣然.规往豁然.开朗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花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理想社会?答:6、请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的话。

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解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1)桃花源美,美在(2)我理想中的“桃花源”是:二、阅读《小石潭记》【原文略】,做题。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

B.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D.以其境过清.清:冷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D.乃.记之而去乃.石性坚重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桃花源记》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桃花源记》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做记号
4.一词多义
晋太元中. _年__间_____ (1)中中.无杂树___中__间_____
其中.往来种作 ___里__面______
(2)舍便 屋舍 舍. .船 俨然
____舍__掉__________ ____房__屋___________
(3)闻鸡 村犬中相闻.闻 有.此_人___听____到__听____说_______________
四、文意理解 1.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 发现桃花源→___进__入__桃__花__源_______________→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__复__寻__(_迷__失__)桃__花__源______________ 2.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美景?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美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垂髫:_垂__下__来__的__头__发__,__用__来__指__小__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具.答之 具:__详__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咸.来问讯 咸:__全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遂与外人间.隔. 间隔:_隔__绝__、__不__通__音__讯__________________
(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言:_详__细__地__说__出_________________ (16)皆叹.惋. 叹惋:__感__叹_惋__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_邀__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此中人语.云. 语云:__告__诉_(_渔__人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便扶.向.路 扶:____沿__着__、__顺__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复习

《桃花源记》复习

特殊句式:
a.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判断。)
b.省略句: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村民)问(之)所从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词句难点
一个意动用法:
异:认为……奇特
两个借代: 黄发、垂髫 三对同义词: 咸=悉=皆=并
缘=扶 要=延
作者复习:
《桃花源记》复习
读准下列注音:
huò kuàng yǎn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qiānmò tiáo yí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怡然自乐 yāo yì jiàn 便要还家 邑人 间隔
yù 此中人语云
yì 诣 jì 刘子骥
wèi 为外人道
jīn 无问津者
2.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 / 1)晋 太元中,武陵人 捕鱼为业. / / 2)土地 平旷,屋舍 俨然. 有 良田美池/ 桑竹 / / / / 之属, 阡陌 交通,鸡犬 相闻. 其中 往来种作, / / / 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 垂髫,并 怡然自乐. / / 3)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 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 / / / 咸来 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邑人 / /来此绝境,不复 出焉,遂与外人 间隔.问 今 / / / / 是何世, 乃 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 / 4)太守 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至, 遂迷,不复得路. / /
1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 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上标记。
1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 复得路。
大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 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 不得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18.闻之,欣然规往。 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 19.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 人探寻(桃花源) 了 。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最新整理)

桃花源记复习资料(最新整理)

《桃花源记》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2、文言词语【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不足]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缺点。

【词类活用】 [异]感到诧异。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理想世界。

[与世隔绝]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二、理解探究(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表现桃源宁静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之复习

桃花源记之复习

①忘路之远近
(助词,的)
②渔人甚异之 (代词,代“见到的景象”)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全部)
并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一同)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
(作为)
(对,向)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作为 ④并自为其名 题上 ⑤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成为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类判断) 2.省略句 (应为“便要之还家”,省 ①便要还家 略宾语) ②便舍船,从口入 (句前省略主语“渔 人”) ③初极狭,才通人 (句前省略主语“山洞”) ④问所从来
(应为“问之所从来”, 省略宾语)
文言句式
试一试:你能找到出自本 文的几个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得)
无人问津
关于省略:
1( 村人 )见渔人,乃大惊,问 ( 渔人)所从来。( 渔人)具答之。 村人 ( )便要( )还家,设酒 渔人 杀鸡作食。 2 此人一一为( 村人 )具言所闻, 村人 (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 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 ( 渔人 )停数日,辞去。
2 《桃花源记》这个故事具有传奇色彩, 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请你说说它 “奇”在哪里? (桃林奇;山洞奇) 景奇 人奇(村人) 踪奇(志之,不复得路……)
3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 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 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 手法,试简要分析。
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桃花源 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4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 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和谐安宁、平等幸福
5 《爱莲说》中最能概括陶渊明 的性格的语句是: 菊,花之隐逸者也。 6为什么桃花源中的人要说“不 足为外人道也”?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默写与阅读 18.桃花源记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默写与阅读   18.桃花源记
第一部分 古诗文默写与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默写与阅读
第18篇 桃花源记
细梳理·教材全解 作家作品
第18篇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本文是作者陶渊明退归林下后虚构的一篇游记,作者通过本文将自己的人 生和社会理想加以美化。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桑树竹林之类。 采分点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采分点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易错点 “交通”为古今异义词,现指“运输事业”,句中的意思是“交错相通”。
53.欣然:高兴的样子。 54.规:打算,计划。 55.未果:没有实现。 56.寻:随即,不久。 57.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细梳理·教材全解 全文主旨
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描绘了一个环境优美、没有剥削、没有 压迫、和平安定、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释义
⑪源:水流始出的地方。 ⑫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⑬若:如同,像。 ⑭舍:舍弃,放下。 ⑮才:仅仅、只。
⑯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 变得开阔敞亮。 ⑰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⑱属:类。 ⑲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细梳理·教材全解 字词释义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文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采分点 延:邀请。至:到。其:指“余人的”。 特殊句式 省略句: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教版语文八上《桃花源记》复习检测

人教版语文八上《桃花源记》复习检测

班级姓名成绩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将文中加点的重点词及划线重点句子翻译写在空白处。

二、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

三、写出出自本课的几个成语:四、划分句子节奏1、问所从来2、后遂无问津者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五、内容理解1、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3、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六、中考连接(2012年济南市学考试题)《桃花源记》选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密,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其人视端容寂②其真无马耶B.①闻之,欣然规往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①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①学而不思则罔②则玉成雪岭际天而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完整版)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完整版)桃花源记选择题带答案

《桃花源记》复习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便舍船shè屋舍俨然shě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C.男女衣着zhuó便要还家yào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给下面加点词选出正确的解释: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妻子()A、男子的配偶B、妻子和儿子C、妻子儿女4.绝境()A、险峻的地方B、与世隔绝的地方C、令人绝望的处境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A、运输往来B、交错相通C、相互连接6.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7.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D.处处志之志:标记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魏晋(不管)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C.寻病终(不久)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10. 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C.便扶向路(沿,顺着)D.寻病终(寻找)11.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问所从来,具答之D.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复习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期末复习1.本文作者为东晋(朝代)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2.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花林、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曲折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和平安乐的理想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通假字便要还家:“要”,读音为 yāo ,通“邀”,邀请(解释)。

4.词语解释5.古今异义6.语句翻译(1)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再往前划行,渔人想要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2)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译:刚进来时洞口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至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返回,处处做了记号。

7. 理解探究(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答: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

(2)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答:说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已经很久了。

(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答: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4)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答: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安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答: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6)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答:为桃花源外朝代变迁,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感叹惋惜。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知识点检测题(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桃花源记》知识点检测题(含解析)

《桃花源记》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 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

3. 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① ;②。

4. 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

5. 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

6. 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

7. 从活动的角度写桃花源美异的句子:。

8. 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

9. 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

10.写出桃花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①。

②。

③。

11. 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12. 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13. 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二、词语解释题1.武陵人捕鱼为.业。

2.便舍.船,从口入。

3.不足为.外人道也。

4.见渔人,乃.大惊。

5.寻.向所志。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未果,寻.病终。

8.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三、翻译句子题(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后遂无问津者。

四、内容理解题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2.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4.“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5.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8.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1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回答,试说说渔人是怎么回答的?11.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那些内容?12、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14、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一下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复习练习一
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作家:__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大诗人,“__________”的鼻祖。

2.文体:记——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课内学过的作品有《________》(明朝魏学洢)、《__________》(唐朝柳宗元)。

二、课文内容分析。

1.主旨:通过虚构一个美好的________,反映人民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

2.线索:全文以__________为线索。

3.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渔人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桃花源中________的生活和________的社会风尚。

第2段:写桃花源中的___________——宁静、幸福。

第3段:写桃花源中人的社会风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桃花源的不复可寻既为桃花源____________,又含蓄表明________________。

三、其它
列举出自本文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考题链接
2013届静安一模卷
阅读《桃花源记》第一、二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 以下信息和陶渊明无关
..的一项是()(2分)
A.东晋诗人 B.五柳先生 C.《读<山海经>》 D.婉约派代表人物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
复前行,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忽逢桃花林”的“忽”表明渔人的发现实为意料之外。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绘了桃花源里美丽夺目的景致。

C.“仿佛若有光”和“初极狭”表现了桃花源入口的隐秘。

D.“黄发”两句从老、幼着笔,更能体现桃花源人的安闲。

2013届闸北一模卷
阅读《桃花源记》第一、二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甚异之”是渔人最终能发现桃花源的原因之一。

B.“豁然开朗”高度概括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C.“鸡犬相闻”“往来种作”表现人们的生活是宁静而充实的。

D.最后一句以老人、孩子为代表表现桃花源人的幸福安乐。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