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训练1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练习(含2019年真题)(含答案)
人教新版第1章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19•聊城)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2、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很多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归纳法: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所以盐溶液并非中性B.转化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利用倒流到集气瓶中水体积推导消耗氧气体积C.科学探究:铝表面生成的氧化物是致密的,而铁锈却是疏松的,小明认为可能和铁中含有的碳元素有关,于是取一块纯铁锈蚀做对比试验D.逻辑推理:实验室有一不明物质,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则一定含有碳酸盐3、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实验B.探究燃烧的条件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4、现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氯化钠溶液。
下列哪种方法能获得满意的结果?()A.品尝味道B.查阅资料C.实验探究D.组织讨论5A、AB、BC、CD、D6、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B.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任意的假设C.水、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D.科学探究的前提是提出问题7、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B、BC、CD、D8、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 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控制变量D.归纳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10、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综合练习题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2.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 均匀地被烧黑B. 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C. 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D. 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3.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4.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燃烧中蜡烛熔化B. 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C. 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5.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6.对蜡烛的探究错误的是()A. 石蜡浮于水面,证明石蜡密度比水小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D. 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二氧化碳,不能被点燃7.壹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位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8.某同学填写的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报告,其中有错误的是()A. 固体蜡受热熔化成蜡油是蜡的熔点较低B. 蜡烛燃烧时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不同结论是外焰温度最高D. 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被点燃结论是此白烟具有可燃性9.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得出正确的结论是①外焰温度最高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③蜡烛燃烧能发光、放热④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A. 只有①②③B. 只有②③④C. 只有①D. ①②③④10.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棉线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11.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12.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 蜡烛熔化产生“烛泪”C.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13.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 呼出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呼出气体中不含氧气C. 空气不能在干燥玻璃片上形成水雾,说明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D. 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多14.小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检验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时,发现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 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 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15.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 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 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 我们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16.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内燃烧得更旺.这说明()A.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小C. 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氮气D.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7.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18.蜡烛(足量) 在如下左图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练习(教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单选题1.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图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棉线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答案】D【解析】【解答】A. 氧气有助燃性,但不可燃,不符合题意;B. 二氧化碳是气体,且不可燃,不符合题意;C. 棉线可燃,但不是烟,“烟”是弥漫的固体小颗粒;D. 冷凝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可以形成烟,而且可以燃烧,符合题意;选D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
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燃烧中蜡烛熔化B. 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C. 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答案】C【解析】【解答】A、蜡烛熔化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属物理变化.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的沉淀导致的,是化学变化.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是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是物理变化.故选C【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其特点是有不同于反应物的其它物质生成,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判断即可.此题是对化学变化的考查,解题时要抓住化学变化是由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即可解决问题.3.梦鑫同学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她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 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答案】C【解析】【解答】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就是进行对比实验,做法正确.不合题意;B、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做法正确,不合题意;C、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就是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做法错误,符合题意;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咨询老师,做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分析】本题研究了蜡烛的燃烧,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发现了问题,应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或咨询老师,来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考点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4.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 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 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C. 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答案】B【解析】【解答】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做法正确;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置之不理的做法不正确;C、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做法正确;D、不懂就问,积极探讨,询问老师或同学来探究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的做法正确;故选B.【分析】根据探究蜡烛燃烧,利用实验的观察和实验的结论,根据探究的学习目的来分析解答.本题以蜡烛燃烧实验来考查实验探究中的探究学习,明确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5.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B. 蜡烛在燃烧前由固体变为液体C. 将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以变浑浊D. 吹灭燃着蜡烛产生的白烟主要是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并放出热量,正确;B、点燃棉线灯芯,可以看到灯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由固体变为液体,正确;C、将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正确;D、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形成的,可以燃烧,不是二氧化碳,错误.故选D。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
刚熄灭时产生的 白烟是石蜡的固 体小颗粒。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 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蜡烛燃烧后到产物是什么?
【猜想或假设】 ①生成物中有 水 产生 ②生成物中有 二氧化碳 产生 【收集整理资料】 ① 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 浑浊 ; ②水是 无 色透明 液 体。
作业:
认真完成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课题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 二氧化碳?
1.点燃蜡烛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 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 烧杯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将烧杯倒转过来,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 生成。)
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焰心三部 分,外焰温度最 高,加热时应用 外焰
实验探究
现象
结论
③在火焰上方罩一 烧杯内壁有水珠 生成 干燥烧杯 ④在火焰上方罩一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 用澄清石灰水润湿 水变浑浊。 内壁的烧杯 4.熄灭时 ①熄灭蜡烛,观察 有白烟从烛芯飘出 所发生的现象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 灭时的白烟 火顺白烟将蜡 烛重新点燃
易切,浮于水面,不溶 解
②密度小于
水而且难溶 于水
实验探究 3.点燃蜡烛 ①用火柴点燃 蜡烛,观察蜡 烛火焰
现象 蜡烛安静、持续燃烧, 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晃 动,火焰上方有黑烟, 火焰分三层,外层黄色 且明亮,中层较暗,内 层底部淡蓝色。
结论
石蜡有可燃性
②取一根火柴, 迅速平放在火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 焰中,1S后取 本不变色而外焰部 出 分变黑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
提出猜想、推理论证。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根据自己的探究经历总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试着完成自主学习案。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探究步骤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充分发表意见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试着完成自主学习案。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吸入的空气
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氧气>氧气
水蒸气<水蒸气
2.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2)设计实验方案(3)实施方案
(4)评价结果,得出பைடு நூலகம்论
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媒体
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提问】说出你知道的空气中的成分
【提问】放置在空气中的松脆的饼干过一段时间会变软,夏天的早上草叶上有露水,这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物质?
设计实验方案
如何来验证这些结论是否正确?
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评价】了解学生设计的方案,帮助他们确立最终的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方案:
【讲解】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以下问题:
【提问】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和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知识梳理1.蜡烛燃烧实验【知识点的认识】蜡烛燃烧实验是为了探究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进行的探究性燃烧实验.它包含三步实验,其具体的探究过程如下: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再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其沉浮.此实验的现象、结论或推论是: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圆柱体,质软,微臭,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2.燃烧时:观察并探究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如何设计实验比较三部分温度的高低?猜想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用实验进行探究?此实验的现象、结论或推论是:点燃棉线灯芯,可以看到灯芯下方的石蜡受热熔化,热的液态石蜡被吸上烛芯,继续受热而化为气态石蜡,气态石蜡燃烧形成黄白色的火焰,发光、放热;火焰分为“、内焰、外焰”三层,外层火焰最明亮,焰心处最暗;取一根火柴梗,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会看到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其外焰温度最高;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会看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水(进而推出其中含有氢元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进而推出其中含有碳元素).3.熄灭时: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此实验的现象、结论或推论是:熄灭时有一股白烟生成,用火柴去点燃它,蜡烛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石蜡气化后的石蜡蒸气被点燃,熄灭时的白烟就是石蜡蒸气遇冷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形成的.【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环节,以及蜡烛燃烧实验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可.另外,对石蜡的元素组成的推断可以从质量守恒定律的方面来考虑、理解,会比较容易些.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知识点的认识】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实际上就是分析、比较空气在我们体内完成的一次“化学之旅”的旅行中:空气中什么成分可能减少了?空气中什么成分可能增加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到底有什么不同?此探究实验包含四步实验,其具体的探究过程如下:1.分别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和两瓶空气(即吸入的空气,将空集气瓶用玻璃片盖好即可得到).2.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现象是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则不能;实验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的多.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另1瓶空气和另1瓶呼出气体中;观察到现象是在空气中的继续燃烧,而呼出气体中的熄灭;实验结论是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多.4.取两块干燥透明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出现,而在空气中的没有.总之,通过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可知,吸入空气中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少,氧气含量多,水蒸气含量少.【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环节,以及该实验探究的有关操作、现象、结论或推论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信息,或者是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心地探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填写即可.二、考点归纳考点一.蜡烛燃烧实验1.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一般我们观察不到的现象是()A.蜡烛一边熔化一边燃烧B.蜡烛燃烧发出光和热C.熄灭蜡烛火焰的瞬间,可观察到黑烟D.蜡烛燃烧时产生少许黑烟2.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的固体,硬度大B.石蜡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D.石蜡可燃,燃烧时发光、放热3.如图是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验证了蜡烛燃烧的所有生成物B.甲图实验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C.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D.丙图的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4.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内(内装空气),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测试(含解析)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答案】C【解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选C。
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答案】B【解答】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实验1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炭化D.实验4将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解答】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是因为烧杯中的氧气逐渐减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实验2白瓷板表面有黑色物质,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生成炭黑,无明显变化不正确,故选项正确;C、外焰的温度最高,故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杆最先碳化,故选项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学到、见过的现象,确定下列生成物是蜡烛燃烧产物的是()A.白色固体 B.大量灰烬 C.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和水【答案】D【解答】根据上述实验知道,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D。
1.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课后作业】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一、单选题1.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吹灭蜡烛,产生黑烟C.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D.火焰分三层,焰心最亮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三层B.切下一小段蜡烛放入水中会浮在水面C.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吹灭蜡烛时有白烟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香水挥发B.蜡烛燃烧C.花瓶破碎D.铁丝弯曲4.某同学取一支蜡烛,点燃,蜡液流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中,你认为不能得出的是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的熔点低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5.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A.密度B.硬度C.溶解性D.可燃性6.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不溶于水C.石蜡受热易熔化D.石蜡可燃7.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A.密度比水小B.可燃性C.难溶于水D.硬度小8.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木条横伸入蜡烛火焰1s后,发现伸入火焰部分两端最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D.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燃烧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9.蜡烛(足量)在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2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C.过程中装置内蜡烛的质量不变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10.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用数字化实验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曲线a和c对应的物质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D.此微型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CO浓度传感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时间:45分钟总分:5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A. 逻辑推理B. 大气探测C. 化学实验D. 精确运算2.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 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 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 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3.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内层火焰最明亮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稍有黑烟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刚熄灭蜡烛时,烛芯有一缕白雾飘出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 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 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 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5.打开“雪碧”饮料的瓶子,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根据这一现象,对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 可能是二氧化碳B. 可能是水蒸气C. 可能是对人体无害的气体D. 可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6.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A. 实验法用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B. 分类法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 归纳法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D. 类比法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7.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①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①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8.同学们知道烧碱、纯碱都显碱性,但是哪种物质的碱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时练《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一、选择题(共16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加热液体A.A B.B C.C D.D2.为了证明某种金属可能和铁一样具有磁性,有同学提议“拿磁铁来吸一下”。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个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出结论3.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燃烧时发光、放热②燃烧时有水雾生成③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④蜡烛先熔化再燃烧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③④C.④D.①②③④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查阅资料D.反思评价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铁丝燃烧B.倾倒液体C.稀释浓硫酸D.仪器连接6.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向老师请教D.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继续做其他实验7.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气体的比较,正确的是①氧气: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②二氧化碳: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③水蒸气:吸入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8.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发生的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蒸气增多③氧气含量升高④二氧化碳含量升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10.小刚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内焰温度最高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某种生成物D.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12.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B.查找有关资料,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前将酒精灯内的酒精装满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D.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14.下列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现象或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罩在烛火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少量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B.罩在烛火上方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够被点燃,说明白烟是可燃性气体D.燃烧的蜡烛有“流泪”的现象,因为石蜡的熔点低15.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空气组分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推理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0~40s蜡烛燃烧生成CO和CO2混合气体B.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C.40s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16.分析以下实验数据或实验擦作,你认为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2.78gB.没有说明用量时,用试管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C.用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蒸发皿和烧杯都可以作为液体反应或给液体加热的容器,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二、综合题(共6题)17.(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通过对______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______的观察、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思路解析:要了解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实验能力。
答案:实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化学原理科学探究2.通过学习教材上关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你能总结一下化学学习的特点吗?思路解析: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教材中总结了关于化学学习的三个特点,要求学生了解,以指导今后化学的学习。
答案:(1)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观察、记录、描述、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本题考查蜡烛点燃过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石蜡硬度较小。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答案:A2.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 空气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基本化学性质,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答案:B3.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气体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组气体是()[来源学科网ZXXK]①空气②氧气③人呼出的气体④二氧化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思路解析:氧气、空气均可以助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氧气含量低,也不支持燃烧。
[来源:]答案:C4.正确量取8.5 mL液体,应选用的合适仪器有()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②B.①④C.③④D.②④思路解析:选择仪器时应该选择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最接近的量筒来量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解析版)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题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答案】C。
【解析】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方法很多,如计算、探测、推理、假设等,但是基础还是实验。
化学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擦玻璃时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二氧化碳B.氮气C.水蒸气D.氧气【答案】C3.下列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外焰温度最低B.小木条b处最先变黑C.用焰心加热D.小木条烧焦是化学变化【答案】D4.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同学们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生成了红色物质,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现象 B.进行实验 C.猜想假设 D.得出结论【答案】C5.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三层火焰,温度最高的是焰心B.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D.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复燃【答案】A6.人体吸入的空气与人体呼出的空气相比,下列成分的体积差别不大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答案】A7.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
【解析】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的是实验法;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吸入空气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迅速变浑浊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在蜡烛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答案】D9.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哪一种现象是不对的()A.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一开始出现少量白雾,随后消失B.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烧杯底将会变黑C.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D.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跟着被点燃【答案】C10.小明进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人教版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精选 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7小题)1.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茗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只是偶然现象C.查找有关镁条成分资料D.与同学交流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2.下列哪个环节不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A.提出问题B.收集证据C.交流反思D.积极讨论3.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①关注物质的变化;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③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④关注物质的性质.A.②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4.一个科学探究活动一般的顺序为()①查阅资料,收集证据②证实、修正或否定自己的推测,得出合理的结论③依据已有经验作出有关推测④制订方案,进行实验⑤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和验证等.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①⑤②C.④①③⑤②D.③④⑤②①5.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A.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可靠B.得到较多的数据C.实验失败后重新实验D.得出不同的结论6.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7.小明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磁铁吸一下五角硬币,以此鉴别硬币能否被磁铁吸引.就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交流评价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二.填空题(共3小题)8.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进行→→收集→分析推理,得出和问题的答案.9.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分别举出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利和弊各两个具体例子.利:(1);(2).弊:(1);(2).10.在下列叙述中加点的内容,可能属于①②③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反应现象②反应条件③结果或结论点燃蜡烛;从导管出来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使玻璃片上出现水珠.三.解答题(共3小题)11.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12.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几乎无处不在.在你的周围时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同学们,让我们踏上探究之旅.[提出问题]聪聪在用水煮虾过程中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变成红色,特别是虾汤的颜色更是鲜红.聪聪想,虾汤中这种红色物质会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聪聪猜想,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时,颜色会发生改变.[收集证据]现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方案,验证聪聪的猜想.使用的试剂实验操作方法可能的实验现象[交流与反思]以上探究之旅,对你有什么启示:.13.科学探究是同学们进行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主要包含下面这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请阅读下面内容,针对金属镁进行有关探究.镁和铁、铜、铝一样,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金属镁可用于制造航天材料、各式各样的合金等,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也含有镁粉.(1)提出你想探究的有关镁的问题.(至少2个).(2)假设镁有什么性质(至少2个)?假设的依据是什么?.(3)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一个假设.要求写出实验方法、预期的现象、结论.你的假设实验方法预期的现象与结论人教版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精选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茗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练习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达标1.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A.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熄灭后有白烟生成C.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D.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①空气②人呼出的气体③氧气④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4.(2019・攀枝花中考)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5.小华同学在准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时,发现实验室有许多剩下的小蜡烛,他感觉太浪费,于是带领实验小组的同学以小蜡烛头为原料制造蜡烛。
过程如下:(1)蜡烛能用小刀切割成型,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2)小华将切下的蜡烛块放入水中,它能浮在水面上,说明。
(3)点燃蜡烛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看到的现象是烧杯内壁,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4)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课后提升1.某同学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制作简易浄水器后,再用浑浊的河水试效果。
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猜想B.交流C.实验D.查阅资料2.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D.蜡烛熔化产生“烛泪”3.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分析及结论】石蜡熔化说明熔点较低,火柴梗两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烧杯内壁上有水珠说明燃烧有水生成,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CO2。
【讲解】外焰的石蜡蒸气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充分。
【过渡】现在我们把蜡烛熄灭。
【板书】3、熄灭蜡烛
【探究过程】按P12提示进行
空气瓶中石灰水几乎没有变化,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作比较
空气中玻璃片无明显现象,呼出的气体玻璃片上有水珠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多
【总结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我们知道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氧气比空气中的少。
【归纳】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操作、现象、结论三个部分。
【过渡】接下来我们将蜡烛点燃。
【板书】2、点燃蜡烛
【探究过程】点燃一支蜡烛,按P12提示进行(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用语言准确描述)。
【活动】点燃后蜡烛熔化并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火柴梗以中间向两边逐渐变黑,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总第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与情境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师引导】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对实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板书】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解析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知识梳理】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解释结论、反思评价和表达与交流等。
3、探究蜡烛物理性质(1)实验操作:观察:蜡烛颜色、状态、形状和问一问气味等。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于水、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并判断其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2)现象与结论:蜡烛无气味、白色固体、硬度小。
石蜡不溶于水,故难溶于水;石蜡浮在水面上,故石蜡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4、蜡烛燃烧的探究【提出问题】(1)蜡烛燃烧火焰分几层?那层最明亮?(2)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什么?(3)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与假设】(1)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
(2)蜡烛燃烧可能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可能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收集证据】与【解释结论】5、小结: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等;化学性质:能否燃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6、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和水蒸气的含量那个高?【查阅资料】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液,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
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木条熄灭。
【猜想与假设】空气中氧气含量可能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可能小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可能小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收集证据】与【解释结论】二、【典例解析】例题1:【2019山东聊城中考题】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_学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自主梳理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化学是一门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___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___并获得化学知识。
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我们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关注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关注_____________,如石蜡受热时是否_______________,燃烧时是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生成等等。
(3)关注_______________,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_______________,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所有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用_______________法来收集。
2.呼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把呼出的气体吹入中,观察到 ,可以得出呼出气体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气体。
达标自查1.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2.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石蜡3.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步骤 (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的差异)
伸入空气中 1.燃着的 木条 伸入呼出 的气体瓶中
现象
燃着的木条 无多大变化 燃着的木条 熄灭 无明显现象 澄清石灰水 少
呼出气体中含二
2.适量澄清 石灰水
加入盛空气的集 气瓶中后振荡
加入呼出的气体 瓶中后振荡
氧化碳比空气中
多
被呼气的玻璃片上 3.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并与放在 有水雾出现,放在 空气中的另一块玻 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璃片上无明显现象
第一课时
实验探究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5
5.现象与结论
1).观察内容 (1)实验前: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 度等物理性质。 (2)实验中:观察到的光、热、火焰、沉淀、气体等现象的 产生。 (3)实验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描述现象时要注意 (1)描述实验现象而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即不能说出物 质名称)。 (2)纯固体燃烧只发光,无火焰 (3)烟与雾的区别:烟——固体小颗粒 雾——小液滴 6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如果蜡烛没有被点燃, 可能有哪些原因? (1)白烟的浓度小,(2)风将白烟吹散了。
10
你会吗? 1. 如何检验产物中水蒸气? 2. 如何检验气体二氧化碳?
1.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如果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则生成水。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 烧杯,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 二氧化碳。
2)将干冷的烧杯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 将内壁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蜡烛+氧气
黑烟 点燃
二氧化碳+水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
基础达标
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
①关注物质的变化;②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③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④关注物质的性质.
A.②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为三层
B.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C.蜡烛熔化变为液体 C.罩在火焰上的内壁出现水珠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下列有关对石蜡的性质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石蜡的密度比水小B.石蜡的硬度较大C.石蜡不溶于水D.石蜡能燃烧4.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C.蜡烛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蜡烛,蜡烛不能重新燃烧
5.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中蜡烛融化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产物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
6.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
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
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一定生成了、。
7.某化学小组按照如图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
有下列实验现象或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①实验Ⅰ中c处最先变黑
②实验Ⅱ中若用干冷的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
③实验Ⅱ中能够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熏黑
④实验Ⅲ中,若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无火焰产生
⑤实验Ⅳ中,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直接将蜡烛点燃的缘故
⑥蜡烛熄灭时的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A.2个B.3个C.4个D.5个
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
放入火焰中,约1-2s后取出,看到(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有生成.
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有人提取了以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中的
(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的去得到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在白烟上,烧杯内没有出现水雾,则证明白烟的成分
不是.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
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参考答案
1.C
提示:根据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及现象(4)得出可靠的结论;.
2.B
提示描述现象时不能把生成物质的名称说出来,生成物质的名称属于结论。
3.B
提示:A.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故说法正确;
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故说法错误;
C.石蜡浮在水面上,而没有溶于水,说明石蜡不溶于水,故说法正确;
D.蜡烛燃烧可得出石蜡有可燃性,故说法正确;
4.D
提示:A.石蜡的熔点较低,所以蜡烛受热易熔化,然后再燃烧,故A说法正确;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放出热量,故B说法正确;
C.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说法正确;
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形成的固体小颗粒,能被点燃,具有可燃性,故D说法错误.
5.C
提示:A.蜡烛熔化是液化过程,是物理变化.
B.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过程,属物理变化.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钙的沉淀导致的,是化学变化.
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是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是物理变化.
6.(1)小(2)a 外焰(3)水二氧化碳
提示(1)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小;(2)外焰温度高,故与外焰接触的火柴梗先碳化;(3)再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7.B
提示:①蜡烛的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实验Ⅰ中a处最先变黑,故错;
②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故对;
③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黑色物质碳,故对;
④用燃着火柴点导管另外一端,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有火焰产生,故错;
⑤蜡烛又被点燃是因为火柴将石蜡的小颗粒又被点燃,故错;
⑥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白烟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故对.
8.(1)小(2)a 外焰(3)水、二氧化碳 A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水蒸
气 C AB 二氧化碳、水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