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 中国引进人 采访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采访提纲

受访者: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项目总经理张力刚

问:今年夏天,《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在中国进行的是首次正式巡演。我记得2013年的时候,《舞起狂澜》曾把全球首演定在了北京首都体育馆,中国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礼遇?

答:如果说,《大河之舞》是不折不扣的爱尔兰血统,那么《大河之舞》的姊妹篇《舞起狂澜》则是个混血儿,因为它是由《大河之舞》原班制作团队携手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这也开创了中国演出商参与国际顶级戏剧制作的先河。所以,《舞起狂澜》有着1/2的中国血统。而2013年的全球首演定点北京,其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回归”之旅。而今年夏天的中国首次正式巡演,我同样愿意把它看成是学成归来的学子为家乡父老做的一次汇报演出。

问:当时为什么想到要推出《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

答: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大河之舞》是上个世纪末的经典,这毋庸置疑,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思潮的改变,《大河之舞》其实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亟待一部更符合他们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新作品。

而对于《大河之舞》的创作团队来说,不断超越时代、超越自我更是他们一直的信念,虽然第一部已经是登峰造极了,但是他们依旧敢于、并乐于寻求突破,寻求另一种更性感、更有速度、更充满激情的呈现形式。哪怕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和代价,也一定要给观众最好的东西,给他们不打折扣的世界级的佳作。

而对于“九维文化”来说,这一次的“国际参与”将为未来中国演出人的“国际格局”打下很好的基础。中国能创造出拥有自主版权的,并能够在世界市场流转的剧目,这是中国演出人一直以来的期待与努力的方向。我相信,《舞起狂澜》的推出,只是一个起点,以后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呈现在世界顶

级的艺术舞台上。

问:《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和《大河之舞》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个不同体现在“价值观念”上。如果说《大河之舞》叙述的是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重建家园的长篇血泪史诗。那么,《舞起狂澜》的时空背景则更为宽广,它不仅仅局限于爱尔兰,而是将故事线伸展到了全世界,讲述人们前往梦想的海洋,带着希望,相互支持,一起创造新生活的故事。这一版“大河”寻求的是一种全世界“大和”的概念,更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主题。

第二个不同体现在“呈现形式”上。在“舞蹈”方面,《舞起狂澜》中不仅有爱尔兰踢踏舞、还融入了极具观赏性和挑战神经的舞蹈种类,比如西班牙弗朗明哥舞、非洲和南美的舞蹈,甚至还融入了中国大鼓的大鼓舞动作,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这些舞台元素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舞起狂澜》将他们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你经常可以看到多种舞蹈形式在舞台上共舞,这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在“音乐”方面,由金球奖获奖作曲家布莱恩·伯尼亲自操刀,由世界各国音乐大师组成的乐团让音乐呈现出了更丰富的姿态,而且经常是“一秒转风格”!也许你这一秒中还在西班牙的斗牛场里舞动红绸、气宇轩昂,下一秒就有可能跑到南美海岸、身穿草裙,体验夏日风情!在“舞美”方面,《舞起狂澜》借助科技进步的力量,运用了更多的声光电效果,给了舞蹈表演更为有力的补充,将整部剧的氛围营造得更为充分。

第三,体现在“叙事结构”上,《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将叙事和舞蹈表演结合得更为紧密,这样,就给了观众更强的代入感,让舞蹈更能够感染人,也让剧情更能够深入人心。同时,舞蹈风格脱离舞台化,更倾向于生活化,让艺术以更亲近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第四,体现在“推进节奏”上,《舞起狂澜》可以称之为《大河之舞》的速度与激情版,整部剧用更快速的敲击地板的节奏、更跃动的音乐,更多变的风格,让观众得到更极致的震撼和体验。

问:《大河之舞》系列为何在中国如此受青睐?

答:踢踏舞的本来就是人民自创的舞蹈,大家在重要的节日和婚礼上跟着节奏摇摆身体踏击地面,民间的舞蹈老师们带领大家在路上跳、在院子里跳、在河流旁边跳、甚至站在一个木桶上也能跳。它没有什么限制,非常自由。

同样,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民间舞蹈形式,我们叫它“踏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汪伦送别李白的时候,跳的就是我们中国的踢踏舞;“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这首诗里对心上人跳舞的男子,跳的也是中国的踢踏舞。实际上,这种形式从汉到唐都非常盛行,《后汉书》里记载那时候人们开宴席,从白日饮酒到晚上,“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就是几十人一起起舞,一起踏击地面,形成舞蹈的节奏,非常随意与潇洒。到了唐代就更不得了,从民间到宫廷大家都在跳“踢踏”,在元宵节,李唐皇室会举办有上千人参加的踏歌会,大家在20多丈,也就是10多层楼高的灯轮下跳舞,灯轮上点着5万盏灯,一跳就是3天3夜,何其壮观,盛唐的生命力、创造力,整个民族的活力,你都能从这样的舞蹈里感受到。这才是我们民族深层次的精神力量与应该有的面貌。

大河之舞在中国演了十年,每一次都是年度剧场票房的吸金王,有无数死忠的粉丝,吸引了百万人观看,我想不仅仅是因为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中国演出市场的复苏与兴盛。更是有这种骨子里相通的东西,我们本来就是一个习惯于舞蹈、节奏与音乐来传递情感、追求爱情、歌颂生活的民族。中国正在重新崛起,梦想是我们整个时代的关键词,大河之舞来到中国,唤起的正是沉淀在我们骨血里的这些潇洒、随意、活力与创造力,从汉唐到现在一脉相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和大河之舞彼此两情相悦的原因。而且我同样相信,《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一定能够延续这种两情相悦。

问:《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的受众主要是哪一类人?

答:在大家惯有的思想中,观看世界级经典戏剧的人,大多是一些已经步入中年、收入不错,还乐于欣赏高雅戏剧艺术的人。其实不然,史诗的、艺术的、高雅的,同样可以是青春的、时尚的、娱乐的,平民化的。

踢踏舞最开始就是一种民间娱乐,是一种平民化的舞蹈,用我们中国人的话

来说,老百姓的舞蹈,更夸张一点地说,这就是一个世纪以前美国的广场舞,但是跳的不只是大妈,年轻人们跳、老年人也跳、男人跳、女人也跳,我们常常开玩笑说,踢踏舞就是那个年代的江南style,只不过是更加艺术的版本。

而本次《舞起狂澜》也是加入了更多的时尚、动感、科技的元素,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也能走进剧院,这既是希望广大青年人能在高雅戏剧中寻找到自己青春和人生的答案,也是为了中国未来演出事业的发展培育新生力量和观众基础。

问:以《大河之舞》为代表的高端剧院演出的持续火爆,也引发了核心媒体的关注与思考。在前段时间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大型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中,您作为唯一的演出人出场,当时您所在的那一集叫做“看不见的博弈”,您如何看待“博弈”一词?

答:既然是剧目引进,就肯定会涉及到一些由于中西方差异导致的矛盾,一些涉及到中国观众切身观演利益的矛盾,基于这些矛盾基础之上的“博弈”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在和国际顶级戏剧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我们希望通过进步最终能和自己博弈,同中国剧院演出市场的发展滞后博弈,和国际大格局下中国戏剧的匮乏博弈。

如果有一部中国的剧目能够进驻全世界大都市的舞台,并且常演不衰,让外国人看几十年也不腻,这才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真正崛起的表现。”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借船出海”的计划,那就是借助大河之舞的制作理念,链接国际运营网络,在下一部《大河之舞3》时,成为这个国际舞剧真正的制作方。

我们希望中国高端剧院演出崛起的节奏,以及中国自主版权的演出崛起的节奏,能像《舞起狂澜》的舞步一样,强烈而快速。终有一天,中国会从自己深厚的文化诞生出属于自己的大河,在世界的舞台上掀起巨浪。”

问:您觉得《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会给国人带来什么?

答:所有美好的观演体验就留给观众亲临现场去感受吧,我这里想说说另一个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