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概 要 一、概念 1.藏象:藏,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内脏 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现象。 2 .藏象学说:研究人体各个脏俯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3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是藏象学说内容的 主要部分。
脏腑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知识的积累。


(二)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脏腑学说的内容

五脏——“满而不实” 强调五脏的精气宜保持充满,但必 须流通布散全身而不应呆实阻滞。
六腑——“实而不满” 六腑内应有水谷食物,但必须不断
传导变化,而保持虚实更替不塞满的状态。
奇恒之腑——“藏而不泻”。(不与水谷直接接触,而是一
个 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且有类似脏的藏精气 的作用。所以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二)在体,窍,志,液 2.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而舌主味觉,故脾 开窍于中包括食欲和口味两个方面。临床上, 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脾失健运, 则食欲不振,口淡乏味。脾气 胃湿热,则口甘 口腻,脾有伏热,循经上蒸可口疮口糜。 口唇色泽可反应气血盛衰,脾为生化之源,故 唇为脾的外华所在。


肺与皮肤的关系主要表现于下面两方面:
1 肺具有宣发卫气和津液以营养皮肤的 作用。 皮肤的营养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有关,但必须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才 能使养料到达体表的皮肤。




Leabharlann Baidu

肺与皮肤的关系主要表现于下面两方面: 2 汗孔排泄汗液有协助肺排泄废物的作 用。 汗孔为汗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的 一端。汗孔排泄汗液,有调节体温的作 用,同时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汗孔排 泄废物与肺的呼出浊气排泄废物,有其 共通之处,所以把汗孔又称为“气门”, 所以说肺主皮毛。
生理意义 主要表现在: 1 .调节情志活动 --- 气机 调畅,脏腑气血平和,心 情开朗,不易郁怒。 2 .促进消化吸收 --- 调畅 脾胃气机,分泌排泄胆汁 功 能 正常 ,消 化吸 收 正 常。 3 .维持血液运行 --- 气行 血则行。 4 .协助水液代谢 --- 气行 血则行(调畅三焦气机) 。 5 .调节月经 ---血液充盈 胞宫,调节月经,妊育胎 儿。 6 .疏泄精液 ---男子精液 排泄通畅有度。
心 藏 神


(二)与体窍志液关系
脉指血脉,心主血脉,华,光彩的意思。 由于头面部血脉非常丰富,所以,心的生理功 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在窍为舌
舌为心之苗,舌内应于心。心阳气不足时, 舌淡白胖。

(二)与体窍志液关系 3.心在志为喜 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的喜有关。喜一般为 对外界的良性反应,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但 喜乐太过,则又可使心神涣散,注意力难以集 中。 4.心在液为汗 汗是由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排 出的液体。因为心主血脉,津血同源,所以汗 为心之液。
脏腑学说的内容

(一)脏腑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 (二)功能特点: 五脏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共同的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是既不同于五脏,又不同于六腑的 一类组织器官。
脏腑学说的内容

(三)奇恒之腑有别于脏、腑: 1.脑,髓,骨,脉四个组织器官不与脏腑为表 里。 2.胆虽与肝相表里,但其功能是贮藏,排泄胆 汁,不同于他腑之传化水谷和排泄糟粕。 3.女子胞功能有纳有出,纳入的是精气,化出 的是精气所化之形体,与其他腑的受纳水谷, 排泄糟粕不同。


(二)在体,窍,志,液
3.脾在志为思 思虑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而不升,影响 脾运化升清功能。开始时不思饮食,脘腹胀闷, 甚至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心
脾两虑的症状。

4.脾在液为涎 涎为口的津液,俗称“口水”。


(一)生理功能
生理 功能
肝 主 疏 泄
含 义 疏 泄 就 是 疏 通 畅达。 肝 主 疏泄, 是 指 肝 具 有 保 持 全 身 气 机 疏 通 畅 达 的 作用。
动机,决心,技巧。)
脏腑学说的特点:

所以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藏象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 古代解剖知识,但在其发展上主要基于“有诸内,必形诸 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大大超过了 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理 论体系。因此,藏象学中的心,肝,脾,肺,肾等脏腑 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 病理含义中却完全不同。 中医学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现代解剖生理 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一个脏 器的生理功能亦可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 功能中。如:肺,在中医学中不但有呼吸功能,且还与 水液代谢有关。脾胃(中)——消化系统(西)。
通 调 水 道

指全身的血液 都要通过经脉 肺失宣降, 汇 聚 于 肺 , 经 肺朝百 血 行 障 碍 肺 的 呼 吸 作 用 脉,助 (血脉瘀滞) 进行气体交换, --- 咳嗽气喘, 心行血。 然后再通过经 心悸胸闷, 脉,输送到全 唇舌紫暗。 身。
肺 朝 百 脉

肺 主 治 节
指 肺 具 有 协 1.主呼吸运动。 助 心 对 全 身 2.调节全身气机。 起 着 治 理 调 3.辅心行血。 节作用。 4 .调节水液输布与排 泄。
(三)反复的医疗实践活动。
脏腑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1 一脏与一腑形成表里关系。 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 胆,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表里两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如:肺主 肃降,大肠向下传化糟粕(体内代谢废物); 肝的余气产生胆汁,胆贮藏胆汁,并在肝主疏 泄功能帮助下,排泄胆汁等。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心火下移小 肠等。

脾统血是脾 主 指脾有统 气的固摄作 统 摄血液在 用,脾气旺 盛,能统摄 脉内运行, 血 不使其逸 血液而不发 出脉外的 生出血。 功能。 脾气虚弱, 不能摄血 --便血,尿 血,崩漏, 皮下出血 等(脾不 统血)。


(二)在体,窍,志,液 1.脾主肌肉,四肢 脾主肌肉及四肢,是指人体肌肉的丰满健壮和 四肢的正常活动,皆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脾气旺,运化有权,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正 常吸收并输送到全身以濡养四肢肌肉,使它们 强壮有力。临床上,对于一些慢性脾胃病导致 的营养不良,肌肉消瘦,四肢倦怠等症,以及 某些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麻痹患者,使用健脾 益气助阳等方法治疗,收到很好疗效。
第二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心)
生理 含义 功能 生理意义 病理意义
1
心 主 血 脉
1 .血液的正常运行基 1 .心气不足, 指心 本条件:气充沛,心血 心 血 亏 虚 --- 心 慌,心悸,倦 具有 充盈,脉道通利。 怠乏力,面色 推动 2 .维持心脏自身功能: 血液 心脏搏动正常,保持正 无 华 , 舌 淡 , 脉细无力。 在脉 常的心力,心律和心率。 中运 3 .对全身的作用:血 2 .心气不足, 行的 液流注全身,发挥营养 心 血 瘀 阻 --- 心 功能。滋润作用。全身精力充 前 区 闷 痛 , 面 沛,面色红润光泽,舌 色 灰 暗 , 舌 质 淡红,润泽,脉缓和有 紫 暗 , 脉 涩 不 畅。 力。

脏腑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 五脏与形体官窍结成一个整体。 如:中医藏象学说认为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 于目;脾在体合肌,其华在唇,开窍于口;肾 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脏腑学说的特点:


(一)生理功能
肺 主 宣 发 肃 降
指肺气 具有向 上向外 的宣发 布散和 向内向 下的清 肃下降 的运动 特点。
肺的任何生理功能,都 是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运 动完成的,表现在: 1.宣发肃降呼吸之气 (宣发浊气,肃降清 气),以保持呼吸道通 畅和清洁。 2.宣发肃降水液,完成 通调水道功能。 3.宣发肃降水谷精微布 散全身。 4.宣发卫气。
病理意义
脾 主 运 化
指脾有对 饮食物进 行消化, 吸收其精 微 和 水 液,转输 至心肺而 输布全身 的功能。
1.脾失健运--腹胀,便 溏或 完谷不化 ,食 欲不振( 消化 吸收不良) 。 2.脾失健运, 水湿停滞 --- 痰 饮,水肿 (水 液代谢失常) 。
脾 主 升 清
升,上升。清, 升 清 功 能 正 常 1 .脾不升 清 --- 腹 胀 , 指水谷中的精 则能: 微物质。脾主 1 .吸收并转输 腹 泻 , 头 升清,指脾将 精 微 , 化 生 气 昏 , 目 眩 。 吸收的水谷精 血 , 营 养 全 身 , 2 .脾气下 微上输心肺, 以 维 持 生 命 活 陷 --- 内 脏 化生气血,营 动。 下垂,久 养全身的作用。 2 .固摄内脏, 泄 , 脱 肛 。 使内脏保持恒 定位置。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3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在 《内经》中已有记载。但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生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并 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进行分类并分属于五 脏。 如: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魂: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魄:人与生俱来的某些 本能反应;意:人的记忆力和思维活动;志:记忆,
(一)心的生理功能
生理 功能
含义 指心具 有主管 人的精 神,意 识,思维 活动的 功能。
生理意义 1 .主管人的精神活动: 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 维敏捷,反应灵敏。 2.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 响:五脏六腑,形体官窍 等功能活动正常。
病理意义 1.心神失常---精神错 乱或神志异常。 2.血不养神,心神不 安 ---心悸,失眠,多 梦 3.心神不明---脏腑功 能紊乱,形体官窍功 能障碍。
脏腑学说的内容简图
名称:心、肝、脾、肺、肾 五脏 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脏腑 ( “藏而不泻” , “满而不实” ) 六腑 名称: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内脏总称) 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 “泻而不藏” , “实而不满” ) 奇恒之腑 名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特点:既不同于五脏又不同于 六腑的一类组织器官
1.肺失宣降, 呼吸异常。 2.肺失宣降, 水道失于通 调。 3.肺失宣降, 影响气血运 行。
主 气 司 呼 吸
指人身之 气为肺所 主,包括 主呼吸之 气和主一 身之气两 个方面。
1 .主呼吸之气: 1.肺失宣降, 肺司呼吸,吸入清 呼 吸 异 常 --气,呼出浊气,完 呼 吸 不 畅 , 成体内外气体的交 咳喘等症。 换。 2.宗气生成 2 .主一身之气: 不 足 --- 少 气 其一,吸入清气与 懒 言 , 声 低 谷气结合生成宗气; 气怯,呼吸 其二,一呼一吸, 无 力 , 体 倦 一宣一降,调节全 乏力。 身气机。

指肺的宣 发肃降对 体内水液 的输布排 泄有疏通 和调节作 用。 1 . 肺 气 宣 发 : 水 肺失宣降, 液向上向外输布, 水道失于 外达皮毛,经汗孔 通调---水 排出为汗。 液输布, 2 . 肺 气 肃 降 : 水 排泄障碍。 液向下向内输布, 如:痰饮, 经肾生成尿液,下 无汗,少 尿水肿。 输膀胱,排出体外。

2.肺开窍于鼻
肺主呼吸,而鼻为呼吸道的最上端,肺 通过鼻与自然界相通,故开窍于鼻。 3.肺在志为悲 4.肺在液为涕 涕,指鼻涕,由肺津上注于鼻所化。


(一)生理功能
生理 功能
含 义
生理意义 1.脾主运化:包括对饮食物的消 化,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转输至 心肺三个环节(或叫三个阶段) 。 2.运化内容包括: ( 1)运化水谷 精微( 2)水液两个方面。因为其 关系到人体的营养物质代谢和水 液代谢,为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故 脾为后天之本。 3.脾主运化主要是脾气的作用, 因此,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 运。


(二)在体,窍,志,液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即皮肤,毛即毫毛。皮毛为一身之体表,依 赖于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润泽,为 机体抵抗外邪侵袭的第一防线和屏障。 肺的生理功能正常,皮毛得养,则皮肤致密, 毫毛光泽,抵御外邪能力强。若肺气虚弱,皮 毛失养,腠理不密,则皮肤毫毛枯槁,抵御外 邪能力低下,另一方面,外邪侵入肌肤,易内 舍于肺,引起咳喘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