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27课时 世界近代史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案设计

课题第27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课型学讲教学设计授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目标要求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了解“历史遗迹”的意义,知道家乡主要的近代历史遗迹。

通过近代历史遗迹呈现和分析,学生能初步掌握考察历史遗迹的基本方法。

教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习内容个人设计徐州与淮海战役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十人桥1948年11月6日晚戌时(19点至21点),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按照预定战役计划,以雷霆万钧之势,从四面八方挺进淮海战场,围歼国民党黄百韬兵团。

1948年11月8日下午,华野聂风智9纵的先头部队赶到新安镇时,担任侧翼掩护任务的黄百韬兵团63军后卫部队刚刚离开2个小时。

11月8日傍晚,9纵27师79团在堰头追上了63军后卫部队和军部。

1948年11月26日,新华社随军记者黎明在《大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十人桥》的通讯,使“十人桥”的英雄事迹蜚声全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近代历史遗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活动主题的引入、实践活动的要求和方法、近代历史遗迹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历史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近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对历史遗迹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活动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充满兴趣,但可能存在对历史遗迹认识不深、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近代历史遗迹,提高历史素养。

2.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增强学生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近代历史遗迹。

2.难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学生实地考察历史遗迹,提高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附近的历史遗迹,制定考察方案,确保活动安全。

2.学生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历史遗迹背景,准备实地考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近代历史遗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附近的历史遗迹,让学生了解遗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信息。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遗迹进行实地考察。

教师提供考察要求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遗迹的保护和传承。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分享实地考察心得,交流对历史遗迹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师点评,总结要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遗迹。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建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活动,强调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历史文化遗产。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是一节活动课,通过实地考察近代历史遗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近代历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历史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意义、种类和分布;如何进行实地考察;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方法和技巧;近代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近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实地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机会较少,对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可能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意义、种类和分布,掌握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近代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历史、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意义、种类和分布;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有效地的实地考察,提取和分析遗迹信息,提出保护和建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掌握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地考察指南、历史遗迹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近代历史遗迹的资料,了解其背景和特点。

2.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意义、种类和分布,激发学生的兴趣。

3.知识讲解:讲解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有效地的实地考察。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实地考察案例,让学生了解实地考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5.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和技巧。

6.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实地考察的成果,分享考察心得和收获。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

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
课题:世界近代史
年级:初中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掌握世界近代史各个时期的历史演变;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

教学难点:
1. 各个时期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
2. 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案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进入世界近代史的学习氛围。

2. 历史事件梳理:逐个介绍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但不限于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3. 历史演变分析:带领学生分析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
1. 复习:通过提问或小测,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 案例分析:以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为案例,让学生展开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 学生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教学反馈:
1.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2. 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讨论和作业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一份初中历史世界近代史教案范本,可以有效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准备和实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近代史的知识。

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教学案

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教学案

初三历史世界近代史教学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史背景以及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

2. 熟悉近代史中的重要人物和其影响。

三、教学内容1. 近代史背景概述近代史是指从16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

主要包括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扩张、殖民地独立、两次世界大战等事件。

2.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工业革命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之一,它起源于英国,并逐渐蔓延至欧洲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国。

工业革命的产生导致了农业向工业转型,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文明时代。

3. 帝国主义扩张与殖民地独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积极进行殖民地探索和侵略扩张,将许多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国家纳入殖民地体系。

随着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和抵抗,一系列的独立运动兴起,最终导致了许多殖民地国家的独立。

4.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分别是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也导致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

2. 视听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影像资料。

3. 案例法:通过列举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及其影响。

五、教学评价1. 笔头测试: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式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巩固。

六、教学资源1. 电子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2.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相关历史知识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近代史的背景和重要事件,加深对世界近代史的理解和认识。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活动课,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考察近代历史遗迹,了解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通过考察活动,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近代历史的变迁,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作用和意义;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方法和技巧;近代历史遗迹的分类和分布;实地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注意事项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实地考察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进行引导和指导。

学生兴趣较高,参与度强,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害怕困难、缺乏耐心等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作用和意义,提高对近代历史的认识。

2.学会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地考察能力。

3.了解近代历史遗迹的分类和分布,丰富历史知识。

4.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爱护历史遗迹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方法和技巧。

3.近代历史遗迹的分类和分布。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以及考察方法和技巧。

2.演示法:展示近代历史遗迹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遗迹的特点。

3.实地考察法:学生走出课堂,实地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4.讨论法: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近代历史遗迹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制定实地考察路线和方案,联系相关历史遗迹的管理部门。

3.准备考察记录表,方便学生记录遗迹的相关信息。

4.准备安全须知,确保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近代历史遗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近代历史遗迹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以及考察方法和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考察。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26课时 世界近代史一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教案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26课时 世界近代史一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教案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但丁(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
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2、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是人类挑战自然的壮举之一。
主备
主核
初三备课组
使用者
课型
复习课
使用日期 课时
第26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意义。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难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过程
自学篇:
资本主义的曙光——文艺复兴 、 新航路开辟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2、掌握重要文件:《人权宣言》
时间:1789年8月 机构:制宪会议
内容:;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神圣不可侵犯。
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3、了解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发动“雾月政变”建立军事独裁;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 ( )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2012·某某某某)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他们对拿破仑的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C )
A.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打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外来威胁
意义: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即美国的诞生。)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第27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性质 影响
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 的一场帝_国__主__义__战__争_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历时4年多,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欧了洲________ 的优势地位。这场战争还削帝弱国了主__义__________的殖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5.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____社__会__主__义__革_命__,建立 了第一个___无__产__阶__级__专__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 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三、《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__三__国__协__约_____(英、法、俄)
[史料实证]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 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 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导火索 _萨__拉__热__窝__事__件___: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 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
觉醒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二、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__二__月__革__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经 济濒于全面崩溃;临时政府还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列宁指出布 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教育学习文章】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案

【教育学习文章】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案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案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学案【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了解苏联解体和两级格局瓦解的标志(2)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3)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理想。

【三维目标】、知识层面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2、能力层面通过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及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世界重要力量都应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力(如欧盟、中国等),而不应该成为世界和平的潜在威胁(如日本);(2)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大国仍然是重要的力量中心;在多极化趋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点难点】重点:两级格局瓦解和多级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平与动荡的国际局势出现的原因【知识梳理】一苏东剧变.原因:①苏联改革的影响:戈尔巴乔夫以“”取代,提倡所谓和,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②国内经济困难③西方和平演变思想2.剧变的含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过程:①(时间),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②1990年,并入,实现了两德的统一③(时间),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苏联解体。

4.影响:苏联解体,也随之瓦解,也结束了。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原因:①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等矛盾相继爆发③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使的冲突增加。

2.动荡的表现:①1999年,北约打着的旗号,向南联盟狂轰滥炸,这是北约在没有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

②XX年,美国发生,导致世贸双塔大楼倒塌。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①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②欧洲统一: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签订了《》,目的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时间)欧盟正式成立③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跻身的大好时机,极力争取联合国席位④随着经济好转,俄罗斯有了很大改善;它还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⑤中国作为,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高考真题】.(09广东文基)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超过其他国家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2.(09广东文基)欧盟建立的背景是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3.(XX全国Ⅰ)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

江苏省东台市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2)》复习讲课稿2 北师大版

江苏省东台市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近代史(2)》复习讲课稿2 北师大版

【课时】第2课时【复习内容】世界古代史(2)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纲要求】识记层次:1.知道马可波罗来华,知道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2.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3.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4.了解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等古典文艺成就;5.了解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考点辅导】第七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马可·波罗来华A.13世纪时。

到了元朝首都大都(现在的),在元朝任职。

B.他的名字叫马可·波罗。

C.后来他与人合作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2.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并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单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第八课:了解世界三大某某的产生和传播1、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1)埃及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前3000年左右创造的,被西亚各民族所采用。

(3)腓尼基字母文字,22个字母,为以后的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希腊字母→罗马人的拉丁字母(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2、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1.佛教:A时间:公元前六世纪, B地点是古印度,C创立者是释迦牟尼 D传播的方向: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和越南等地;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基督教A.时间是公元1世纪 B.地点是巴勒斯坦一带C.创立者是耶稣 D.传播地是欧洲和美洲大部分地区。

3.伊斯兰教A.时间是 7世纪 B.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C.创立者是穆罕默德 D.传播地是亚洲和北非等地。

第九课:科学、文化1、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可用来排水或灌溉。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www.5y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波兰剧变、两德统一的过程;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

探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思路引领,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在世纪之交多极化趋势加强,全球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形成与扩展;世界多极化趋势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和平与动荡出现的原因四、教学方法:根据要求,主要使用讲述法五、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两极世界的形成》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与苏联由战时的盟友逐渐走向对抗,世界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那么在这种两极下,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和蓬勃开展的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也逐渐出现,动摇着美苏两极格局。

那么美苏两极格局发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怎么样了呢,在世纪之交世界政治格局又有哪些新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学习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师:作为两极格局中重要的一极——苏联曾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各国在两极格局下也一直是传统意义上苏联的势力范围,推行社会主义制度。

2025年中考历史考点培优训练第27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5年中考历史考点培优训练第27课时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13.[2024莆田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
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小了2/3,企业破产,失业率激增,穷人 艰难度日,而资本家却销毁商品以维持价格。面对经济危 机,美国政府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局部“手术”。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大内需。这些政策 ( C )
A.响应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开支
C.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D.消除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2024宁德模拟]1933-1937年,美国政府共拨款120亿 美元用于兴建公共工程。这些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 C ) A.扩大政府的行政权力 B.改变基础设施落后面貌 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实现国家工业的大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2024福州二检]1944年6月,英、美等盟国军队在大批
飞机的掩护下,成功登陆诺曼底,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
的夹击之中。由此可知 ( C )
A.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B.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D.法西斯主义被彻底粉碎
1
2
3
4
5
6
7
8
1
2345源自6789 10 11 12 13 14
12.[2024泉州一模]巨头”是指政治、经济等界有强大势
力的首领人物。历史上有“巴黎和会三巨头”“雅尔塔会
议三巨头”。图一、图二所示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 )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2—— 资产阶级统治的初步确立(教案)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2—— 资产阶级统治的初步确立(教案)

课题:世界近代史(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教学目标:1、识记: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重要史实。

②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史实。

③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重大史实。

2、理解:《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1787年宪法。

3、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认识到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

教学重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及其文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提问“简述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核心思潮、方式、性质和作用。

”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54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17-19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54—56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君主立宪制的英国:①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②概况:领导人是克伦威尔(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大权独揽,被尊为“护国主”),革命达到高潮。

1660年开始复辟,查理二世恢复君主制,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激起人民反抗。

③政变:1688年政变,废黜詹姆士二世,迎取威廉夫妇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④胜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

(2)美国的独立:①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英国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

②概况:其导火线是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次工业革命
教学过程一自学篇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提纲导学:
投影出示
【知识要点】:
1、工业革命的基本情况:
(1)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世纪年代;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发明和使用机器;
(3)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的发明和使用;
(4)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
(5)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

(6)最早出现机器发明和使用的行业:棉纺织业;
(7)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①瓦特(英)——改良蒸汽机;②富尔顿(美)——汽船“克莱蒙”号;③史蒂芬孙(英)——蒸汽机车(火车)“旅行者号”;
组织讨论
工业革命的概念?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及影响?
归纳总结
(1)工业革命:是一次巨大、深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大变革,是机器生产系统性的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2)原因:17世纪晚期,英国资产阶级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的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3)结果(影响):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新生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英、法、美等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要点】:
1、原因: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2、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把人类带入“”;
3、重要发明①发电机;②电话;③电灯;④无线电;⑤汽车;明确中考要考察的考点
根据所给的知识提纲自读考点
并完成填空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