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加强作业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含答案解析)
第十四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D.主张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热潮,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他们“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是( )A.受到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指引B.受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D.意识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3.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一位先驱,他在《海国图志》中明确而系统阐述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工商皆本”4.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5.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
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
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C.开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6.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一时期他们学习西学的主要意图是( )A.制造器物B.仿行制度C.变革思想D.强国御侮7.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
主要是由于康有为在这里( )A.纯粹考证儒学经典的真伪B.不敢从正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C.借助儒学外衣宣传西方政治学说D.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8.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
他和魏源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们()A.为官清廉正直B.关心人民疾苦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D.主张开眼看世界2.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B.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3.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来实践()A.机器生产B.议会制度C.军事技术D.科技教育4.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幼童留学生每3个月要学习华文14天,内容为《孝经》和圣谕。
清政府派遣幼童留学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强国人才B.扩大中国影响C.弘扬传统文化D.对学习西方科学知识持保留态度5.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6.下列各项中直接体现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言论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7.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其主张是()A.加强君主专制B.建立内阁制C.实行君主立宪D.倡导民主共和8.19世纪60~9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不包括()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欲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D.“与外国人进行商战”能力提升9.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是()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中国文武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庶几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于相形,斯可有备而无患。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同步练习4(人教版必修3)
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演练广场(一)选择题1.下列著作、杂志中,反映了中国人最早睁眼看世界的是()A.B.C.D.2.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出此观点的是()A.林则徐、魏源等人 B.李鸿章、张之洞等人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D.慈禧、光绪等3.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到:“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
”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4.在洋务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思想。
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B.主张推翻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度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D.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实践5.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6.“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①根本目的不同②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③提出者的阶级属性不同④影响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④ D.①②③④7.鲁迅先生曾经对中国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8.“中体西用”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指导了洋务运动的开展②为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③继承并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④为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创造了条件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经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题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单项选择题1.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
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
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
这反映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B.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答案】B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高明”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答案】D3.1893,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列举了大量生物进化论的通俗比喻,对人类“优胜劣汰”观进行了批判。
严复将其前半部分“翻译”为《天演论》,提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
在此严复A.择取西学理论宣传维新B.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C.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D.借助儒学反对君主专制【答案】A4.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
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
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二者缺一,时乃无功。
”梁启超强调A.新文化的民族性B.改造国民素质C.对传统文化更新改造D.新文化的融合性【答案】B5.“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
……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
”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A.主张民主共和B.提倡民主科学C.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中体西用【答案】C6.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论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答案】B7.下图是一幅名为《日本,巨人杀手》的漫画。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堂达标】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A.新思想新文化B.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D.军事技术方面解析:选D。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他们认为“夷之长技”在军事,因此“开眼看世界”的结果是“师夷长技”。
2.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
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A.鸦片战争前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19世纪90年代解析:选B。
由漫画中“经学难以抵洋枪炮”看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故B 项合适。
3.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①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A。
依据教材内容可知,①②③都是早期维新派的观点。
4.19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应逐一弄清材料的含义,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C、D两项是革命派的思想,B项符合题意。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材料2: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如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请回答:(1)魏源、李鸿章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2)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3)林则徐等人学习西方必须冲破哪些障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练习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五单元第14课[练案14]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人掀起了翻译和引进西方知识的热潮,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他们“开眼看世界”的原因是(B)A.受到了朝廷向西方学习的指引B.受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刺激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需要D.意识到西方政治文明的先进[解析]当时朝野大都存在浓厚的华夷观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鸦片战争时期”可知,林则徐、魏源受到西方先进技术的刺激,故B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项错误;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故D项错误。
2.《海国图志》远远不止一部地理著作,它引领近代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显示出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
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D)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B.魏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C.魏源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解析]“它引领近代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显示出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强调的是《海国图志》的时代意义,结合所学知识,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促使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故D项正确。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A项错误。
林则徐被人们看作“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项错误。
严复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C项错误。
3.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
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
”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C) A.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B.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C.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D.促使国家走上分裂的道路[解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是在鸦片战争时期,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魏源等人,不是洋务派,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崇洋媚外的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洋务派实践了改革派的“师夷长技”主张,开展了洋务运动,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的分裂问题,故D项错误。
历史ⅲ人教新资料: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
历史ⅲ人教新资料:第14 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习( 时间: 25 分钟分值: 30 分)A组( 基础题 )1、以下当人某一著述的:一:“百年喜樽先兆,万里惊看国外文。
”——世二:“其列甚之国,指掌形可奇。
”——澄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实用之。
”——林排据上述推测此是 () 。
ABCD分析魏源的《海国志》系介了外国史、地理和科技知,、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解,并倡导学西方的先技,提出“ 夷技以制夷”的有名主。
促进人开眼界,认识世界,以后改进派有一些启发作用。
答案 A2、19 世中期,一位日本有名新思想家在到一本由中国翻到日本去的后,拍案感触,在“ 夷技以制夷”主的引下,他在思想上了从排挤西方到学西方的重要化。
本是 () 。
A、《海国志》B、《四洲志》C、《天演》D、《孔子改制考》分析此考资料守信息并合所学知解决的能力。
资猜中的“夷技以制夷”的主是《海国志》的主要思想。
答案 A3、“洋人制之道,以船、火器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其中。
”持种点属于() 。
A、固派B、洋派C、初期新派D、新派分析从资料能够看出,派主学西方的船、火器,但又本之中国的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反应了洋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答案 B4、19 世末的中国面分割豆剖的危机,当怎样自救?当先的中国人一深的代做出的最切合代潮流的回答是() 。
A、“ 夷技以制夷”B、“中学体,西学用”C、“ 那么,那么通,通那么久”D、“ 夷技以自”分析此考学生剖析判断的能力。
A 和 B、 D 分是地主抵挡派和洋派的主,均不切合干“ 19 世末”的要求。
答案 C5、克思指出:“他兢兢地出亡灵来他以帮助,借用他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衣着种久受崇拜的服饰,用种借来的言,演出生界史的新面。
”上述点能用来价 () 。
A、中体西用的思想B、康有的新法思想C、中山的旧三民主D、新文化运先期的指思想分析康有宣新法思想的特色是打着孔子的旗帜,宣新法。
课时作业4: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1.“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持上述观点的应是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民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网罗。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①甲午海战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④百日维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柳”最有可能是指A.使用机器生产 B.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4.为环渤海湾地区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人物是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5.与封建科举制下的官学相比,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的特点在于A.以培养近代实用型人才为主 B.毕业生不在清政府做官C.不再讲授“四书五经” D.大量传授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6.鲁迅曾经这样描写近代中国某一政治派别:“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云诗云”也更要昌明……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
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下列企业,属于该政治派别创办的是A.上海的发昌机器厂 B.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C.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D.天津机器制造局7.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
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
”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8.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9.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课时作业28: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1.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
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
为此,他主张()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中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魏源开其端,李鸿章达其盛,张之洞奠其终。
该学者意在说明他们()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B.都是近代保守势力的代表C.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D.对近代化的探索最终失败3.甲午中日战争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
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称:“不知铁路之旁,其左右歧路,人马皆能行……铁路遇山巅水曲均须绕越,架空凿洞亦可驶行,庐舍坟墓亦犹是也,何害之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的中国()A.“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国近代化B.“天朝上国”观念抑制中国的发展C.思想僵化制约工业文明的传播D.洋务运动推动西方文明的传入5.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6.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
”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李鸿章被误认为是“康党”的原因是()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7.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练习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1.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关注社会现实及世界形势 B.改变了传统治史方法C.转向对本朝边疆史地研究 D.挣脱了文字狱的枷锁【答案】A2.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
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
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答案】C3.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
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答案】B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 )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 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答案】A5.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答案】A6.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限: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建议中国人应该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商业、航运业、金融业。
还刻意介绍了英美等国某某制度,以为英美联邦制、选举制、分权制衡的司法制度,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
这表明魏源( C )A.提出发展资本主义B.主X进行变法维新C.倡导“开眼看世界” D.主X全面学习西方解析: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其没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A 项错误;19世纪晚期先进的中国人才提出进行变法维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值得中国人注意借鉴”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倡导“开眼看世界”,故C项正确;全面学习西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主X,故D项错误。
2.观察如图漫画,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该漫画作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持肯定态度B.该漫画作者对清末“新政”持肯定态度C.该漫画作者对“中体西用”持否定态度D.该漫画作者对“君主立宪”持否定态度解析:图中嫁接西方先进技术确实是“师夷长技”,但无法体现出“以制夷”,故A 项错误;图中大树的根是小农经济,树干是东方封建制度,枝是西方先进技术,符合“中体西用”思想,从“嫁接”和结果可知作者认为嫁接不成功,故B项错误,C项正确;大树树根和树干表明是封建制度,故D项错误。
3.1896年孙家鼐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中称:“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B )A.排斥西学B.认识到了中学的不足C.认为西学处在中学之上D.开始认识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以西学补之”“以西学还之”可知孙家鼐认识到中学有不足的地方,需要西学弥补,故A项错误、B项正确;“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表明中学在西学之上,C项错误;D项在题干材料中并未提及。
4.19世纪末的某某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某某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崇孔教。
课时作业30: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福建泉州高二期末)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
其意在强调魏源()A.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B.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C.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正确途径D.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先河解析“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强调对于向西方学习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D2.(2020·安徽六安高二期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并总结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其中“道咸以降之学新”主要是指()A.注重考据的新学术风气B.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倾向C.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总结D.批判旧传统的进步思潮解析“道咸以降之学新”是说道光、咸丰以来由于西学传入,以及中学对西学的吸纳,中国出现了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的倾向,故选B项。
答案B3.(2020·湖南常德高二期末)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A.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存在巨大的局限性C.彻底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D.有其时代的合理性解析据材料“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可知,该学者认为对“中体西用”的评价应放到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看到其时代的合理性,故选D项。
答案D4.(2020·湖南张家界高二期末)薛福成说:“知西国所以坐致富强者,全在养民教民上用功。
而世之侈谈西法者,仅曰‘精制造、利军火、广船械’。
”这说明他()A.依然坚持闭关锁国观念B.突破了洋务运动局限C.最早提出民主共和思想D.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解析薛福成认为西方强大的原因不仅仅是船坚炮利,更重要的是“养民教民”,可知他已经突破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的局限,故选B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5.14《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学思之窗】
提示这种意见不够全面。
一方面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都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
但另一方面,洋务派发展了林则徐、魏源的思想,表现在:一是洋务派“师夷长技”,由军事领域扩展到工业、国防、教育等领域;二是学习西方目的的侧重点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不是抵御外国侵略者。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提示维新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二、学习延伸
提示该题目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讨论:一、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这与顽固派是一致的;
二、慈禧太后虽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代表人物,但她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陈腐不化的,为维护统治,她也能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适度的革新。
高中历史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练)新人教版必修3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知识精练】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
这一变化说明A.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地位较低。
而到明清时期-随看商品经济的岌展,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传藐的士农工商抒观念育所改变,故盘项正确.明清时期传统社会结构并没育解体,故E项卡熊J 明未清初出现了反封建的思想,但主浚思想仍是(I家思想,等纯规念深偉』故平等观念浚入人心表迷错误』排隐门页$西学东断中国受至!|西方文明的冲击主要是鴉片战争之后,故D项错误。
2•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这种久受崇敬的衣服,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下列人物及其历史活动符合马克思这句话内容特点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B.康有为维新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亡灵”是指以孔子及其权威,“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是指儒家思想,“演出历史的新场面”是指西学习方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因此材料所是指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宣传变法思想,故B项正确。
洋务运动并未借孔子进行变革,故排除A项。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
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对儒学进行批判,故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特点。
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借用经学外衣、利用孔子权威来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根据。
并把西学与传统思想结合进行宣传,为变法减轻阻力。
3•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A.新思想新文化B •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D •军事技术方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鹘ksn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衰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披西方的谭枪彈炮惊禺他们好“夷之长技”在军事」因此”开眼看世界■"的结果是呵丿帀夷长技”,他们主张学习西万先进的车事技术来抵抗西方的侵略。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习题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单选题1. 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主要是由于康有为借助该书()。
A. 考证儒家经典的真伪B. 公开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 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D. 提出“中体西用”思想2.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①思想体系不同②根本目的不同③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④“师夷”的内容不同A. ③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万木草堂是19世纪末康有为开办的新式学堂,它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的共同点是()。
A. 都讲授西方的政治思想B. 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C. 都弘扬中国的传统伦理D. 都引导学生研究新式制度4.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
以今日之见()。
A. 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B. 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C. 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D. 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5. 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是一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政治运动B.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C.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D. 其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6.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
”这是梁启超对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批判,梁启超所批判的事件()。
A. 以抵抗外来侵略为基本的出发点B. 首次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在中国付诸实践C. 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具体实践D. 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7.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D.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8.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综合题卷 (自组带答案)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注: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和“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受挫说明了()注:2010年山西省太原市A. 近代中国保守势力强大B. 提出这些思想的人志大才疏C. 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 中国必须进行民主革命3:从洋务派的出发点、“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看,洋务派办教育、办海防、办工业的根本目的是:() 注:2011年河北省冀州中学A.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B. 在上层建筑领域学习西方C. 洋务派要实施新政D. 学习西方的科技4:甲午中日战争后,维新派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变法维新,其主要贡献是:()注:2010年河北冀州中学A. 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B. 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C. 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D. 宣传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A. 蒸汽机B. 火车C. 轮船D. 汽车6: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必开会场。
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A. 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 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 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 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7:下列各项与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直接有关的言论是( )注:2010年重庆市重庆一中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C.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D.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8: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天演论》 D. 《变法通议》9: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对点练习(含答案)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2.表现(1)林则徐①成就:编译出《__________》《各国律例》等资料。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________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②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______的第一人。
(2)魏源①成就:编撰出《____________》,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②地位: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____________,对当时的____________有重要启迪作用。
带动了关于世界知识的书籍的出版。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出现了____________的形势。
2.代表人物曾国藩、__________、左宗棠等。
3.主张他们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4.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____________。
5.影响(1)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____________”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
(2)迈出了中国__________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____________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1)人物:王韬、__________等。
(2)主张①经济:主张发展______________,与外国进行商战。
②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________________。
③政治:主张革新,实行________________。
(3)局限性: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3.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堂达标】
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 )
A.新思想新文化B.历史地理方面
C.社会制度方面D.军事技术方面
解析:选D。
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惊醒,他们认为“夷之长技”在军事,因此“开眼看世界”的结果是“师夷长技”。
2.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
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 )
A.鸦片战争前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19世纪90年代
解析:选B。
由漫画中“经学难以抵洋枪炮”看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故B项合适。
3.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①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
依据教材内容可知,①②③都是早期维新派的观点。
4.19世纪末,康梁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应逐一弄清材料的含义,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C、D两项是革命派的思想,B项符合题意。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2: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如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请回答:
(1)魏源、李鸿章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
(2)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
(3)林则徐等人学习西方必须冲破哪些障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1)问据材料分析即可。
第(2)问要考虑到他们向西方学习的局限性。
第(3)问属开放性问题,但要结合所学内容,要言之成理。
答案:(1)坚船利炮;军事科技;技术;器物。
(2)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3)传统守旧观念、清政府内部的封建顽固势力,学习西方的勇气、胆量、智慧等。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解析:选A。
本题以中国对西方称呼的变化设题,实际上反映了随着西学的不断传入,中国对西方了解、认识加深,说明了中国由过去的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到逐渐平等、正常地认识西方国家。
2.右图所示著作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与科学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师夷长技以制夷”
解析:选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3.“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
”这里的“变政”是指( )
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C。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推知,这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判,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实行变法,改革教育制度,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①实行民主共和是错误的。
4.从洋务运动的实践看,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列为“夷”之“长技”( )
A.军事技术B.机器生产
C.科技教育D.议会制度
解析:选D。
解答本题要注意从洋务运动的内容分析,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
5.洋务运动虽然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在客观上却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种推动作用表现在( )
①政治制度方面②文化教育方面
③工业建设方面④社会生活方面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结合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和创办新式学堂的活动判断。
6.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
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甲午一战”、“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是指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说明其学习的着眼点,由器物层次进步到制度层次。
7.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 )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解析:选B。
据材料中“……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说明该思想家反对暴力革命,联系近代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历程,可判断此思想家又主张民权自由,故为立宪派,因此A、C、D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B。
8.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解析:选B。
本题以鲁迅的一段材料设题,考查对洋务思想“中体西用”的理解。
抓住材料“‘子曰诗云’也要昌明”,“子曰诗云”指的是封建伦理道德,“西哲本领”指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海国图志》一书这样记述:“……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
材料2:“……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
——《曾文正公全集》材料3:“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
”
——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4: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材料1中的“林尚书”指谁?列举一件大事说明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材料1、2、3、4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材料3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材料3在学习外国问题上比材料2有什么进步?
(4)材料4所说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它和材料3中的哪一句意思相同?
解析:本题以近代思想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抵抗派(魏源)、洋务派(曾国藩)、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和维新派(梁启超)等四个派别的主张、影响等方面的掌握,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四个派别相关史实(主张、实践、影响等)的准确掌握。
答案:(1)①人物:林则徐;②贡献:虎门销烟(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主张:①材料1:“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材料2: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③材料3:实行君主立宪;④材料4:变法图存。
(3)①弱点: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②进步:由单纯学习外国先进的制造技艺,发展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4)①意思:实行君主立宪制;②相同:“君民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