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禁忌语的对比
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
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摘要:Taboo word(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 存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
目前,中英两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所谓的文化休克,因此了解哪些话语是被禁止的是十分重要的。
英汉禁忌语在语言和词汇层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导致了英汉禁忌语的迥异。
为了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人们必须提高对禁忌语的了解,并且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在交流中避免使用禁忌语。
关键词:禁忌语不同点文化成因。
一、定义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18 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 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这种禁忌习俗(taboo),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并被全世界各民族人民使用。
顾名思义,所谓禁忌语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人们说某种话,或忌讳人们说某种话。
二、禁忌语的演进原始时代——愚昧(ignorance),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与征服自然能力的不足, 人们往往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能理解甚至困惑、恐惧。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被赋予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
人们竟以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 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
他们盲目的崇拜迷信语言的力量, 认为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 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 反之则得到庇护。
这样就自然而然的促成了禁忌语的产生。
封建时代——偏见(p rejudice), 中西方社会的封建时代都以等级森严著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黎民百姓的言语都要受到限制, 他们不允许使用上级的所谓高贵语言表达, 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于是, 禁忌语随之产生了。
现代社会——民主(democracy),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及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大大提高。
现如今,人们愈来愈注重人类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愈来愈追求平等和自由。
中英人之间的语言禁忌差异
中英人之间的语言禁忌差异——不同的地域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知识。
由于中西方人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不同,禁忌语(verbal taboos)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禁忌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为和思想,被禁止的某些词汇就是禁忌语。
禁忌有两种解释:一为“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及,久积成禁忌”,二为“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引起不愉快的字眼”,禁忌的一般都是崇高、神圣而凛然不可侵犯的,或被社会认为是神秘、罪恶、肮脏的事物或内容。
在中英两国的交际中间,因为历史与风俗习惯的不同也有很多禁忌需要我们了解。
一、数字禁忌对于数字的禁忌,中国人通常用谐音和典故来解释数字的意思,就像中国人大都喜欢2、6、8、9等数字,2表示好事成双,6表示六六大顺,8表示发财,9是长久,7和8在一起就是“七上八下”,1、6、8在一起就是一路发……最明显的还有4,4与“死”谐音,所以4无形中也就成了一种禁忌,在选电话号码时也会优先2、6、7、8、9这样的数字。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因典故形成的数字禁忌也普遍存在。
就如数字 13 在英国就是禁忌。
据《圣经》记载,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对他的十二门徒弟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结果出卖耶稣,使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的卑鄙小人就是第13位,犹大.从此,13就成了不吉祥、不道义的代名词。
因此,酒店不设13号房;重要的活动避开每月13号;请客人吃饭时,一桌的客人若满了12人,就不会再加人,因为他们认为第十三个人会给他们带来厄运。
5也是英国人所禁忌的,耶稣死的那一天正好是星期五,所以当星期五和十三号遇到一起时,就会被认为是最不吉利的。
英国人还不喜欢数字六,因为人是在第六天上帝被造出来的,拥有很多缺点。
二、称谓避讳制度中国,从商代开始就有“生名死讳”的制度,秦汉以后这种忌讳扩大到了活人身上,逐渐形成了“称谓避讳制度”。
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
汉英禁忌语对比分析摘要:Taboo word(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 存在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
目前,中英两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避免所谓的文化休克,因此了解哪些话语是被禁止的是十分重要的。
英汉禁忌语在语言和词汇层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导致了英汉禁忌语的迥异。
为了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人们必须提高对禁忌语的了解,并且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在交流中避免使用禁忌语。
关键词:禁忌语不同点文化成因。
一、定义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18 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 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这种禁忌习俗(taboo),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并被全世界各民族人民使用。
顾名思义,所谓禁忌语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人们说某种话,或忌讳人们说某种话。
二、禁忌语的演进原始时代——愚昧(ignorance),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与征服自然能力的不足, 人们往往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能理解甚至困惑、恐惧。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被赋予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
人们竟以为语言本身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 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
他们盲目的崇拜迷信语言的力量, 认为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 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 反之则得到庇护。
这样就自然而然的促成了禁忌语的产生。
封建时代——偏见(p rejudice), 中西方社会的封建时代都以等级森严著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严格的界限, 黎民百姓的言语都要受到限制, 他们不允许使用上级的所谓高贵语言表达, 否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于是, 禁忌语随之产生了。
现代社会——民主(democracy),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及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大大提高。
现如今,人们愈来愈注重人类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 愈来愈追求平等和自由。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3、功能
英汉禁忌语均具有维护社会秩序、遵循社会规范的功能。通过使用禁忌语, 人们可以避免谈论令人尴尬或冒犯的话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此外, 禁忌语还可以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提醒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应该保持适当的言 谈举止。例如,在汉语中,“妄议中央”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禁忌语,旨在引导人 们不要随意发表不当言论。同样地,英语中的“鞭打禁锢”等禁忌语也旨在维护 社会道德和秩序。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的应用
1、语言教学
英汉禁忌语的对比分析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英汉 禁忌语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交际方式。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禁忌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 能力。
2、翻译实践
在翻译实践中,英汉禁忌语的对比分析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译者需要具备跨 文化意识,了解两种语言中的禁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忠 实原文的基础上,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信息。例如,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关于 “死亡”的禁忌语时,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 达方式。
英汉禁忌语在修辞手法和篇章结构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英语中的禁忌语多 采用委婉语和替代词,以避免直接提及禁忌话题,如用“pass away”代替 “die”。而汉语中的禁忌语则更多地体现为避讳和省略,如对年长者的称呼中 会避免使用不吉利的字眼。
四、应用实践:跨文化交流的技 巧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英汉禁忌语的异同十分重要。在语言交流中,我们应 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言辞。同时,掌握相应的交流技巧,如 采用间接、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需充分考虑原文中的禁忌语,确保译文准确、得体。
英汉文化中禁忌语的比较
《教学与管理》2008年8月20日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沟通情感的工具。
尽管语言有任意性,但由于语言蕴含着难以形容的神奇力量,人们在使用某些词语时,这些词语所指代的事物往往会生动逼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并引起某种心理上的反映,像汉语成语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令人高兴、让人欢欣的词语往往能引起愉快、欢喜的心情,而令人沮丧、让人不快的词语同样也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映,使人产生恐惧、不安、悲伤或厌恶的情绪。
对此,人们总是期望避免或直接提及,这就是语言中的禁忌现象。
一、禁忌语产生的文化背景“禁忌”一词源于玻利尼西亚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
1777年,英国航海家JamesCock在南太平洋的汤加岛上发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社会现象。
一些话在当地居民中禁止使用,他们称其为“Taboo”,意为“holy”,“untouchable”。
JamesCock记录了当地有关“taboo”的种种现象。
这些禁忌主要反映两个方面:一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能随便使用;二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
禁忌语的产生有其时代原因。
在人类远古时代,人们迷信鬼神,信仰上帝、崇拜神祗。
有关帝、神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话语是不能随便提及的神圣的东西,否则就被视为是对帝、神的不敬和对神力的亵渎。
人们往往认为某些话语与其所指称的人和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说出这些词语,就会触犯其所指代的人或事物,招来灾祸,这就自然导致了语言的禁忌。
英汉文化中早期的禁忌语主要与迷信神力、崇拜神祗有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除了宗教原因外,社会风俗、文化传统、个人修养、交际需要等因素对英汉禁忌语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英汉文化中禁忌语的趋同性尽管英汉语言反映不同的社会习俗和历史文化,但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交际中对语言的选用上会表现出一致的倾向性,交际中涉及禁忌语时,都采用了相同的交际策略,如避凶求吉等。
英汉两种语言的禁忌语有许多共同之处,英汉文化中共同的禁忌语及其委婉说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死亡英语中表达“死”的委婉说法有:gotoheaven,breatheone'slast,gotoanotherworld,kickthebucket等;汉语常用的表达有:逝世、寿终、牺牲、百年了等。
略谈英汉禁忌语之异同及其文化背景分析
略谈英汉禁忌语之异同及其文化背景分析在人类的生存和交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于是就出现了人们对某些言行的限制,也称为禁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而禁忌语是人们在各种场合中由于某种原因不愿不能或不敢说出某些词语,同一生活内容在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活禁忌。
就是同一民族、同一国度,由于地域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语言禁忌。
这就决定了我们有共同的精神、思想乃至思维方式等,从而产生了共同的禁忌与禁忌语。
1英汉语言禁忌的趋同性1.1亵渎性禁忌语在中国,那些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都是忌妄语的,就是忌胡说、乱说、说假话。
家庭中,如有人信奉保护神,买保护神像时忌说“买”,要说“请”,否则就犯忌,是亵渎神灵。
而在西方很多国家由于信仰宗教,大多数人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神。
于是God, Christ, devil, hell, Jesus, Jehovah等有关上帝、宗教地词语在英语国家里只能在宗教场合或严肃地讲话中才能使用,称为一种不能违反的规定。
英语中有一短语for Christ’sake(看在基督的面上),在一般情况下,多用for goodness sake或for crying out loud(看在老天爷面上)来代替。
如果违反了将会受到众人的责备。
1.2猥亵性禁忌语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都力求避俗就雅,有一些具有猥亵性的语言也就成了人们交流的禁忌语,英汉文化都将猥亵性词语当作是不雅而需要回避的词语。
他们主要涉及人体某些部位、性行为以及分泌排泄等不洁之物,在交际中一般要用委婉的、含蓄的或雅致的词语来代替。
这类词被认为是粗俗而不堪入耳的,使得说者听者感到羞耻。
众所周知,在汉语中,对性器官的描述人们常用“下部”代替,将从事色情活动的女子称之为“鸡(妓)”;而就算是尽管受法律保护的夫妻之间婚后性行为,也要用“同床”、办事”、过夫妻生活”等词语来代替;在英语中,表示与性、生殖器或性爱等有关事项则常用“four-letter words”来代替。
汉英禁忌语对比研究
汉英禁忌语对比研究中文摘要禁忌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禁忌语,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禁忌语在交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是受思想控制的,禁忌语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人们思想和思维的不同,人们思想的种种禁忌导致了禁忌语的出现,而文化是决定人们思想的最终因素。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决定了汉英禁忌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了解和把握这种差异,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汉英禁忌语内涵及特点、语用差异、表达手段、形成因素及在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减少汉英语言交际过程中引起的不悦,避免语用失误,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禁忌语;跨文化交际;语用;汉英对比 - I - Abstract Taboowhich exists in almost every field of daily life is a kind of very commonphenomenon. Every language in the world possesses its own taboos that play an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Language is controlled by thought the differences ontaboo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about thoughts of people.The thoughts of people make thetaboos exist.Howeverthe thoughts are determined by culture.It the the differences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that makes the taboo different.To know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taboo and English taboo can help us avoidmisunderstandings and mak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uccessful. and Thepaper analyzes taboo 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Chinese taboo with English taboo andpointing out the featuresthe ways of expressionpragmatic differences and the formativefactors of themaiming at reducing unhappiness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 avoiding pragmatic mistakes and making th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Keywords: taboo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and English language - II - 目录中文摘要 ................................................ ................................................... ........................IAbstract ......................................... ................................................... .............................. II绪论 ................................................ ................................................................................ 1第一章禁忌语的内涵及特点 ................................................ ........................................ 5 第一节禁忌语的内涵 ................................................ ............................................. 5 第二节禁忌语的特点 ................................................ ............................................. 6 一、普遍性的特点 ................................................ ............................................ 6 二、民族性的特点 ................................................ ............................................ 6 三、时代性的特点 ................................................ ............................................ 7 四、相对性的特点 ................................................ ............................................ 8 五、继承性的特点 ................................................ ............................................ 8 六、地域性的特点 ................................................ ............................................ 9 七、语境性的特点 ................................................ ............................................ 9 八、阶级性的特点 ................................................ ............................................ 9 九、含蓄性的特点 ................................................ .......................................... 10 本章小结 ................................................ ................................................... .............. 10第二章汉英禁忌语语用差异对比分析 ................................................ ....................... 11 第一节生、老、病、死的禁忌 ................................................ ............................11 第二节宗教、神圣事物的禁忌 ................................................ ........................... 13 第三节有关数字、颜色词的禁忌 ................................................ ....................... 13 第四节姓名称谓方面的禁忌 ................................................ ............................... 14 第五节有关猥亵性词语的禁忌 ................................................ ........................... 14 第六节有关体语方面的禁忌 ................................................ ............................... 16 第七节个人隐私与话题禁忌 ................................................ ............................... 16 第八节有关节日方面的禁忌 ................................................ ............................... 18 - III - 第九节种族、性别歧视禁忌 ............................................................................... 18 本章小节 ................................................ ................................................... .............. 19第三章汉英禁忌语禁忌手段对比分析 ................................................ ...................... 20 第一节修辞手段 ................................................ ...................................................20 一、委婉手段 ................................................ ..................................................20 二、暗喻手段 ................................................ ..................................................22 三、谐音手段 ................................................ ..................................................22 四、反语手段 ................................................ ..................................................22 五、讽刺手段 ..................................................................................................23 六、畸变手段 ................................................ ..................................................24 七、双关手段 ................................................ ..................................................24 第二节语法手段 ................................................ ...................................................24 一、否定句 ................................................ ................................................... ... 25 二、疑问句 ................................................ ................................................... ... 25 三、虚拟语气 ................................................ ..................................................25 第三节语用手段 ................................................ ...................................................26 一、话题手段 ................................................ ..................................................26 二、联想手段 ................................................ ..................................................27 本章小结 ................................................ ................................................... .............. 27第四章汉英禁忌语形成因素对比分析 ................................................ ...................... 29 第一节心理因素 ................................................ ...................................................29 第二节文化因素 ................................................ ...................................................31 第三节礼貌因素 ................................................ ...................................................32 第四节语言因素 ................................................32 第五节政治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 .............. 33第五章汉英禁忌语知识在跨文化交际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34 - IV - 第一节从语用出发正确理解禁忌语现象 ................................................ ........... 34 第二节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禁忌语现象 ................................................ ........... 36 第三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正确地看待汉英禁忌语现象 ........................... 37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中禁忌语的教学策略 ................................................ ....... 38 本章小结 ................................................ ................................................... .............. 39结语 ........................................................................... 40参考文献 ................................................ ................................................... ..................... 41致谢 ................................................ ................................................... ........................... 43独创性声明 ................................................ ................................................... ................. 44 - V - 绪论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语言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其外在形式的,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通过语言形式来传承文化的不同影响了人们思维模式的不同,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它直接影响人们交际的效果。
跨文化交际中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2019年39期总第479期ENGLISH ON CAMPUS跨文化交际中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文/卢绍迎全球化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渐密切。
中西方所使用的语言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汉语言和英语在禁忌语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因此中西方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会因为禁忌语的不同,而出现尴尬的情况。
禁忌语作为语言文化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同国家社会发展的真实映照,因此要想加大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就需要了解两者禁忌语的异同点。
一、汉英禁忌语存在的相同点1.猥亵性词语禁忌。
对猥亵词语的忌讳也是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同有的现象。
如汉语中骂人的话有“王八蛋”,而英语中则有“fuck”“shit”。
在谈及排泄物时,汉语中为了避免尴尬常将“大便”“小便”用去方便一下来代替,而英语中则说“go to restroom”。
中西方对猥亵性词语的禁忌充分说明了人们心里中的社会理论道德是部分国界的。
2.宗教神灵禁忌。
对宗教神灵的忌讳是中西方之间的共同点。
特别是中国受原始社会的影响,将不能解释的现象归结为神灵,因此就出现了太阳神、门神、财神等称谓。
每逢佳节还要祭拜神灵,供奉祖先。
在西方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上帝是他们比较忌讳的神灵。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禁止使用对神灵不敬的词语,这也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表现。
3.疾病死亡禁忌。
疾病和死亡不仅在中国是禁忌的,在西方也是禁忌的,虽然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都不愿直接说出自己的疾病,常常会选择“身体不舒服”来代替。
在英国当询问某个人身体怎么样时,也会直接问“Are you ill?”而是采用Are you feeling good?来代替。
模糊性地表达可见疾病在人们心中都是非常忌讳的。
分析其原因是死亡是不能国界的,任何人都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但是同样任何人都畏惧死亡。
因此汉语中常常将“死”用“老了”“归西”“去世”等来代替。
二、汉英禁忌语存在的不同点1.颜色禁忌。
英汉禁忌语比较
英汉禁忌语比较(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
为顺利进行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语。
文章从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着手,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从中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内涵,有助于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一.引言禁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根据j·g·franzer书中的划分,由“行为禁忌”(behavioral taboo)和“言语禁忌”(1inguistic taboo)组成。
沃德曼在《社会语言学》中将“言语禁忌”定义为“人们使用语言传达各种思想,但都力图避免谈及一些有失典雅的话题或事情,并将使人感到不快甚至难堪的字句称为言语禁忌”。
与禁忌语有联系的都是一些让人感到尴尬的词汇,所以了解中西禁忌有助于国际交际的顺利进行。
本文试图就中英禁忌语的相同点、相异点进行对比,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禁忌语,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英汉禁忌语的相似之处根据international english usage(1986),英语主要在六个方面存在禁忌:一是宗教方面的禁忌语,基督教国家严禁直呼约翰拿之名以示对其尊重。
中国文化对此的同等反映为食物禁忌,如佛教规定出家人吃素食,不能吃“荤腥”;道教,尤其是全真道士要茹素吃斋,这些食物的名称对这些宗教来说是禁忌语。
二是人体排泄方面的禁忌语,西方通常会用“answer the natural’s call”来表达上厕所的意思;中文也有类似的委婉表达,如“洗手,解手”。
三是性方面的禁忌语,在保守的英语国家,“have sex with”这样的表达以往通常出现在文本中,在口语中还是对此讳莫如深;而在中国,佛家禁欲思想加上儒学对道德的强调,“万恶淫为首”深入人心,与性有关的词语都是忌讳的。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一、本文概述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工具,不仅承载着传递信息的功能,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习俗和道德观。
然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由于地域、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差异,某些词汇或表达方式可能被视为冒犯或禁忌。
禁忌语,就是在特定语言或文化中被视为不恰当或冒犯性的语言形式。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禁忌语现象,探讨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两种语言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在交流中因误解而导致的冲突。
本文首先将对禁忌语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界定,随后分析英汉禁忌语产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对比英汉禁忌语在表达方式和语义内涵上的差异,最后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妥善处理禁忌语问题,以促进有效和和谐的沟通。
二、禁忌语的分类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文化和语言之中。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禁忌语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分类和特点。
以下是对英汉禁忌语进行的对比分析,主要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类讨论。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宗教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与宗教相关的禁忌语也格外显著。
在汉语中,佛教和道教的宗教用语和象征都有严格的禁忌,如不得随意提及佛祖、道祖的名字,以及与之相关的神圣事物。
而在英语中,基督教的影响深远,涉及上帝、耶稣等神圣名词的言论都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冒犯信仰者。
社会禁忌语主要涉及与社会习俗、道德规范等相关的内容。
在汉语中,对长辈、权威人物的称呼和言论有着严格的规范,如不得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以及避免使用贬低或侮辱性的词汇。
而在英语中,虽然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对性别、年龄、种族、社会地位等敏感话题的讨论也需要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习俗禁忌语是指与特定文化习俗相关的禁忌用语。
在汉语中,许多与死亡、疾病等相关的词汇都被视为禁忌,如“死”字常常用“去世”“走了”等委婉语代替。
在英语中,同样存在类似的习俗禁忌,如对于死亡的表述,人们更倾向于使用“pass away”“departed”等委婉说法。
英汉禁忌语的语用对比分析
英汉禁忌语的语用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21-05-06T14:23:11.9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3期作者:瞿鑫[导读]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跨文化交际也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变得愈加频繁。
瞿鑫(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摘要: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跨文化交际也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变得愈加频繁。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难免会触犯交际者的底线或禁忌,话语冲突便随即而来。
汉语跟英语分属两大不同语系,在语言表达使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禁忌语在中英文表达使用中均有所运用,在具体的表达使用中既有共性之同又有个性之异。
本文基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英文禁忌语的使用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为如何规避会话尴尬与话语冲突以达到更佳的话语交际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禁忌语;话语交际一、引言受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之中,某些表达含有不为人所接受或喜爱的语义、或在部分情景交际中某些词汇应尽量规避使用甚至不能使用,这类词汇便是禁忌语。
英文“禁忌”(taboo)一词起源于汤加语,后被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引入英语表达使用中;而中文“禁忌”一词源自汉朝。
禁忌语作为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方的言语交际中都得到了相应地运用,其产生及运用跟人类的社会交际密不可分。
禁忌语的使用体现了民族文化,其无法在言语表达使用中得以根除,但在话语交际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规避或以更易接受的言语表达对其进行替换,保证语义的正确传达,进而促进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的不仅是语义,同时还包括语言文化的交互。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大不同语系,在具体的言语表达使用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禁忌语的具体使用上更是如此,禁忌语的不慎使用将可能成为话语交际顺利进行的阻碍。
本文基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英文禁忌语的使用异同进行对比分析,为跨文化交际下禁忌语的使用提出相应的建议,进而促进中西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英、汉禁忌语的对比研究与文化内涵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
禁忌既是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
文章从发展的观点勾勒出英汉禁忌语的演进,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指出二者的不同,并肯定二者的趋同现象,以便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交际失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禁忌语;英汉对比:文化差异禁忌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工具。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英、汉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一禁忌现象。
从英、汉禁忌语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英、汉禁忌语存在诸多的共同点,在表达方式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但是英语和汉语毕竟隶属于不同的文化,语言禁忌语作为一定的社会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英、汉禁忌语总体相似的“外观”,实际上根植于相异的“内涵”,从其趋同的表象入手便可挖掘出英、汉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一、英汉禁忌语的起源及演进1.禁忌语的起源及定义。
语言禁忌是各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禁忌一词的国际通用名称为“taboo”(直译为“塔布”,意译为“禁忌”)该词原是玻利尼西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
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1728一l779)于1777年航行到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发现当地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社会现象,如某些词语不能随便使用,否则会令人难堪,不快,甚至厌恶,当地居民把这种禁忌现象称为“taboo”。
“塔布”现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能随便使用,二是受郧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
而所谓的语言塔布(verbal taboo)也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的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或代用。
在中国,“禁忌”一词历史悠久,早在汉朝一些史料典籍中就有出现。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中国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文化取向的社会,历来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汉英禁忌语的语用对比
汉英禁忌语的语用对比择要禁忌是天下各民族之间遍及存在的一种文化征象,禁忌范例了人们的言语举动与社会外交。
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汉英禁忌语的迥异。
所以,无论是在英语照旧汉语中,我们都市遇到一些因传统或社会风俗差异,会引起对方猛烈反感,效果导致了有些词语我们要制止使用,便是禁忌语。
跨文化外交是当代外交的重要组成部门,相识语言禁忌征象可以使跨文化外交越发得体。
汉语和英语中的禁忌语反响在社会生存中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语用角度看汉英禁忌语的异同对跨文化外交有重要意义。
本文重要分析了汉英禁忌语语用原则的配合性和差异性,总结出了三条配合的禁用原则并对汉英文学作品、动物习语以及称谓语等方面的禁忌语语用差异举行分析。
实验从语形遮掩和语义遮掩两个方面进一步探究汉英禁忌语的语用表达,议决语用的艺术办理跨文化外交中的禁忌标题。
要害词: 禁忌语;外交;语用;相比AbstractTaboo is a commonly existing cultural phenomenon among nations in the world which regulates people’s language and soci al communication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directly results in the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 .So ,taboo exiting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ustoms ,we should avoid using offensive expression: taboo,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 phenomenon of the taboo can make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re appropriate. Taboo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reflect every corner of the different social life, so the prag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 can be of great help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analyzing the intercommunity and the otherness of the pragmatic principles, the thesis summarized three principles of using the taboos and discussed the prag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 from angles of literature, animal idioms and the addressing words,trying to have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pragmatic expression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taboos.Key word: taboo; communication; pragmatic ;comparison语言既是文化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门。
汉英禁忌语对比研究
汉英禁忌语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和语言之中。
禁忌语的存在不仅反映了社会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还体现了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敬畏和回避。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禁忌语的使用和表达形式各有特色,反映了两种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因此,对汉英禁忌语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两种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英禁忌语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语言中禁忌语的使用和表达形式的异同,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心理。
文章首先将对禁忌语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概述,然后分别从词汇、语法、语用等层面对汉英禁忌语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两种语言中禁忌语的共性和差异,并探讨其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有益的语言参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二、汉语禁忌语概述禁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和社会中。
在汉语中,禁忌语的使用尤为丰富和复杂,这既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社会、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汉语禁忌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死亡、疾病、灾难等负面事件相关的禁忌语,这类词语通常被视为不吉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
例如,“死”“亡”“病”“丧”等词,在汉语中往往被视为禁忌,人们在交谈时会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词语,而是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
另一类禁忌语则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
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尊老爱幼、尊重长辈、尊重权威等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在汉语中,与这些观念相悖的词语也成为了禁忌语。
例如,直接称呼长辈或权威的姓名被视为不敬,因此在正式场合中,人们通常会使用尊称或敬称来代替。
汉语禁忌语还体现在对特定事物或行为的禁忌上。
例如,数字“4”在汉语中与“死”谐音,因此被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在一些场合中会被避免使用。
另外,对于某些动物或植物,由于与某些负面事件或观念相关联,也会成为禁忌语。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禁忌语就是指在日常交际中所不能涉及到的特有话题,可以说凡是在交往和公共场合中那些引起对方或公众反感或不快的一些词或表达方式都属于禁忌语的范畴。
在英汉禁忌语存在不同的表相下,反映的是文化的差异。
地方文化根植于禁忌语中,使其成为直接反映本土特色的载体。
一、英汉禁忌语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在英语中,“禁忌”(Taboos)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原意指“神圣的”和“非凡的”,后引申为“禁止的”和“危险的”。
夏威夷语指导禁忌读作“卡普”(Kapu)。
在波利尼西亚文化中,禁忌是指“任何与帝王有关的而普通百姓接触后会有危险的事,或者帝王碰过后,从而变得具有威力的任何事”。
甚至帝王的影子对他来说也是危险的。
除此之外,波利尼西亚人还对其他一些显示力量的地方和事物用禁忌予以表示,例如某些食物、山脉或泉水。
在某种意义上说,禁忌是与另一个波利尼西亚语“马纳(mana)”联系在一起的。
马纳意指“能对过分靠近它的人产生危害的一种神秘力量”。
后来,这一意思也被进一步引申,指有些事是禁忌的,因为它具有这样一种力量,任何随随便便处理这些事情的人都可能受到它的危害。
正如心理学家E.格雷戈里所说:“不论是卡普还是马纳,禁忌基本上是对人的,而不是对神的。
因此,神授的帝王或首领是不受禁忌伤害的,不具神性者却是需要禁忌的”。
“禁忌”这个词历史悠久,在各类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
汉王符《潜夫论•忠贵》:“贵戚惧家之不吉而聚诸令名,惧门之不坚而为铁枢,卒其所以败者,非苦禁忌少而门枢朽也,常苦崇财货而行骄僭,虐百姓而失民心尔。
”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今俗间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五月生者,以为妨害父母,服中子犯礼伤孝,莫肯收举。
”《后汉书•郎传》:“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唐苏拯《明禁忌》诗:“阴阳家有书,卜筑多禁忌。
”在西方历史上,黑人是最受歧视的种族,因此很多带有浓厚歧视色彩的词汇出现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权与民族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这些种族歧视语成了英语禁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英动物禁忌语对比研究
汉英动物禁忌语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动物在人类社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和语言中的重要元素。
然而,不同文化对于动物的看法和态度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体现在语言的禁忌中。
禁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某些事物或行为的避讳和禁忌,体现了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价值观念。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动物禁忌语,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动物的认知和态度,以期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本文将首先概述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动物禁忌语现象,分析它们的共性和差异。
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深入探讨动物禁忌语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心理。
本文还将关注动物禁忌语在社交语境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交际行为和思维方式。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动物观念和动物禁忌语的形成机制,从而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也期望能够推动语言学、文化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二、汉语动物禁忌语概述汉语动物禁忌语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对于动物的认识、态度和情感。
在汉语中,动物禁忌语不仅涉及到语言的使用,更深层次的,它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生命、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的理解和尊重。
在汉语中,许多动物都拥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例如,龙被视为吉祥、尊贵的象征,常被用于皇帝的象征和神话传说的主角。
而虎则代表了勇猛、力量,但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
因此,与这些动物相关的禁忌语通常具有非常强烈的文化色彩和象征意义。
同时,汉语中的动物禁忌语也涉及到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例如,狗在汉语中有时会被用作贬义词,如“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等,这些词汇往往带有贬损和侮辱的意味,反映了人们对于狗这种动物的态度和看法。
一些与动物相关的禁忌语也与宗教信仰有关,如佛教中的“杀生”等。
在汉语中,动物禁忌语的使用往往受到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制约。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禁忌语对比研究及语言禁忌的应对
1942019年32期总第472期ENGLISH ON CAMPUS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禁忌语对比研究及语言禁忌的应对文/贝 玉在我国,“禁忌”一词由来已久。
早在汉朝,《后汉书·郎顗传》中云:“臣生长草野,不晓禁忌,披露肝胆,书不择言。
”许慎《说文解字》云:“禁,吉凶之忌也”。
可见 “禁”和“忌”在意思上是相近的。
不论是色气禁忌,婚嫁禁忌,还是动物禁忌,都是人们害怕给自己招来凶险而禁止接触某种事物或做出行为。
英语 taboo 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的汤加语(Tongan),原意指“神圣超凡的”,后来逐渐发展为专有名词在人类学和社会学中广泛使用。
古今中外,禁忌都是各个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同样反映着各种文化现象,禁忌语就是其中一种。
在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交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对禁忌语的研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丰富文化知识,开阔视野,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发生,做一位成功的交际者。
一、英汉禁忌语的相似性虽然衍生于不同的背景,但中英两种文化是存在相似性的,这种相似性同样也体现在禁忌语中。
1.词的体现。
死亡一直是人们最恐惧、最不愿言说的事,因此跟死亡相关的字词带有很深的禁忌色彩,是不可随便提及的。
比如“薨”,本意是指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但在古代“薨”用来称诸侯或者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会用于 皇帝的高等级嫔妃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平头百姓也有相应的委婉语,比如“卒”。
在佛教中,和尚的死称为“坐化”,僧尼之死称为“圆寂”。
英语中有关“die”(死)的委婉表达也有很多。
“to return to dust /earth” ,尘归尘,土归土,源于上帝用泥土创造了人。
go to heaven(去天堂)、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等都是跟宗教文化相关。
再比如,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也体现在两种语言的禁忌中。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汉语中有关性别歧视方面的词汇也非常丰富。
汉英禁忌语之异同
汉英禁忌语之异同周刊2010年第20期1967.5:161-170.[2]Day,E.and Shapson,S. Integrating formal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French immersion:an experimental nguage Learning,1991,(41):25-50.[3]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摘要:“禁忌”一词在国际学术界统称为“塔布”,它源于中太平洋波里里西亚群岛土语,英语音译为Taboo,现在已成为人类学、民俗学通用的词语。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禁忌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禁忌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大相径庭。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禁忌语有助于交流,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禁忌语差异英语汉语英国航海家James Cook(1728—1779)于1777年航行到南太平洋,发现并记录了该地有关taboo的种种现象。
“taboo”现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尊敬的神物不能随便使用,二是受鄙视的贱物不能随便接触。
而所谓verbal taboo也包括两个方面:语言的灵物崇拜和语言的禁用或代用。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禁忌对象并产生不同的禁忌语。
一、英汉禁忌语的相似之处(一)宗教方面的禁忌语。
在西方文化中,一些与上帝及宗教方面有关的词只能用于宗教场合,其他场合则为禁忌。
人们在谈及上帝时,常用Old Harry,Golly等代替。
美国语言学家Leonard Bloomfield在其名著《语言》一书中谈到禁忌语时说:英语中的各种宗教词语,如God(上帝),devil(魔鬼),heaven(天堂),hell(地狱),Christ(基督),Jesus(耶稣),damn(该死)等只有在严肃的讲话中使用才合时宜。
跨文化交际之中英禁忌语比较
• 1)单数与双数 • 双数在汉语中事成双 ,渴望双喜临门,人际交往与文学中皆体 现出汉民族对偶数情有独钟。如:形容处 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 “四通八达”,称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 全十美”
• 然而,中国人也并非绝对排斥单数,个别单数也 备受青睐。如:数字“三”在汉文化中被视为神 圣、尊贵和吉祥的象征。人们称天、地、人为三 刚或三灵;日、月、星为三元或三光。前生、今 生、来生为三生。生活中我们会说“三”次为满 。可见“三”是个终极数。 • 在西方,人们则往往视单数(13 除外)为吉利数。 无独有偶,最受偏爱的单数是“三”,人们把“ 三”看作完美的数字。他们认为世界有大地、海 洋、天空三部分组成。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 矿物三方面内容,人体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重 性。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 4 “性” • 中西方文化都有禁忌,但方式和程度不同。汉民 族是比较保守的民族,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 日常生活中,关于性的词汇都是在禁忌之列。 • 在英美国家,性教育早已实施,性观念比较开放, 有部分词汇受到禁忌,如“同性恋”一词很少用 homosexual ,而多用gay或者queer 。
• 2)四与十三 • 在中国,“四”常常被视为不吉祥的数字,因为它与汉字“死”谐 音,所以在选择车牌号码、电话号码时人们尽量避免尾数是“4”的号 码。尤其要避开“14”(谐音“要死”)、“514”(谐音“我要死”)、44 、444、4444 等数字。然而,西方人对“4”极为崇拜,认为“四”是 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早期的基督教象征主义者则认为,“4”代 表福音传教士,象征着统一、坚韧和稳定。在西方,“13”是个令人 恐惧不安的数字,象征着“不吉,倒霉”。中古时代的西方,绞人的 绞环有13 个绳圈,绞台有13 个台阶,刽子手薪金是13 个钱币。西方 人忌讳13 就像逃避瘟疫一样。高层建筑隐去第13 层的编号;医院不 设13 号病房;飞机、火车、剧场等都无第13 排、13 座;重大的事情 也都不在13 号那天去做。 • 在汉文化中“十三”不具有凶义,相反,具有积极的文化内涵。北方 戏曲的押韵都定为“十三辙”;中国佛教宗派为十三宗;中国古建筑 塔多为十三层;儒家的经典《十三经》;明朝皇帝的陵墓有十三座, 统称“十三陵”;北京同仁堂药店有十三种最有名的中成药,号称“ 十三太保”。行政十三级及其以上者为“高干”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2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 中学英语互动教学研究5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7 简单原则:《瓦尔登湖》的主题分析8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9 《纯真年代》中爱伦和梅的对比分析10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11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分析《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12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4 论哥特式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应用1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6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精彩再现——评张培基教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7 论美国情景剧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18 浅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丰富的精神世界19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20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21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幽默艺术22 论《宠儿》中的母爱23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24 从皮普的身份扭曲浅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人文主义的“不道德”25 英语外贸电子邮件的语篇分析26 小学英语语音拼读教学27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28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29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30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31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32 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3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34 在归隐中相遇—论梭罗与陶渊明的诗意人生35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36 The Multiple-Personality in the Hero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37 从精神家园的追寻与构建的角度来解读梭罗与《瓦尔登湖》的思想38 论《双城记》中的反讽39 论《呼啸山庄》中的叙述技巧40 On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Translation Skills41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42 试析爱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观点——以《紫色》为例4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44 关于中美大学生消费观异同的文化分析45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46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47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分析48 关联理论在公示语英译中的应用49 对“细密画”的背叛亦或拯救?——从《我的名字叫红》看文明冲突下的阵痛50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51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52 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53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54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55 从绝望到适应——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心理变化56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57 基于语料库对红楼梦两个英文版本中红色的翻译研究58 英汉文化差异与由此产生的不可译性59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60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61 对《变形记》中异化现象的分析62 英汉称谓语中的文化差异63 顺应论视角中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李安电影作品字幕翻译为例64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65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无助与反叛66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67 解析马克•吐温《竞选州长》中的幽默讽刺艺术68 Analysis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69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70 从禁忌语的差异看中英文化的差异7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72 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73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非乐观性”74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75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76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77 分析简•奥斯汀的作品《爱玛》中的理性主义78 从心理学角度谈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典型语法错误的产生原因及其应对策略79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80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81 经典英语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和文化态度82 论肢体语言在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83 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玫瑰”的象征意义84 《八月之光》里的悲剧艺术——基于尼采审美理论的分析85 “狗”在中西文化中的对比研究86 以篱笆和围墙看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87 论中美饮食观念与餐桌礼仪的差异8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89 英汉含文化植物词谚语对比研究90 从中西文化对比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91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92 论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93 探究餐具的起源、内涵及发展趋势94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95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96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97 委婉语的适用性原则和策略98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叙事研究99 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00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101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102 日用品广告语言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103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104 哥特小说中的反天主教分析:《隐士》个案研究105 名词化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功能分析106107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108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Contracts109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110 从女性视角看男权主义下的婚姻秩序——以《苔丝》为例111 《百万美元宝贝》中麦琪性格男性化形成原因分析112 体育新闻标题汉译中修辞的作用——以历届奥运会为例113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114 《分期付款》中英语长句的分译策略115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116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蜕变对当今女性的启示117 谭恩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研究118 浅谈英语俚语119 中国奢侈品的营销之道120 中西婚礼习俗的比较研究121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122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123 对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的评析124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影响125 论修辞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和翻译126 从大卫•芬奇《七宗罪》看宗教极端主义127 从E.B.怀特的三部儿童文学作品看模糊叙事艺术128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129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130 A Brief Analysi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131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132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133 浅析中美两国隐私观的差异134 从《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看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冲突135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Mary in The Grass is Singing136 从对照艺术看《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塑造137 比较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不同138 浅论中文商标的翻译(开题报告+论)139 英汉问候语语用分析140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141 奇幻作品中所反映的欧洲民族神话—以《指环王》为例142 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143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Satan in Paradise Lost144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145 浅谈公示语英译146 The Essence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imal Farm 147 浅析美国慈善捐赠的文化动因(开题报告+论)148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149 《洛丽塔》的精神生态解读150 《长恨歌》英译本意境的对比研究151 从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152 《小妇人》中的性别语言差异分析153 浅析《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性格发展的形成因素154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解构分析155 论广告英语的用词特点156 中式菜单英译的研究157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158159 我看简爱的爱情160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161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162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女性的形象163 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服装品牌翻译的特点164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165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心路历程探析166 中西民间鬼神形象中体现的宗教世俗化的研究167 《红字》的人文主义色彩168 浅析《黑暗的心》女性形象的作用169 英汉委婉语及其相关文化心理解读170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171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分析172 从功能对等论看中餐菜单的英译173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17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主义”175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76 浅析海尔看中国名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关键因素177 外交辞令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178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179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80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181 解读《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182 中美文化差异与对广告翻译的影响183 Major Barrier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184 Analysis of Dialect Transl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Skopos Theory185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186 中英身份名词翻译中的不对等性187 透过《格列佛游记》看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188 从“啃老”现象看后啃老族的生活态度189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190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191 Harmony is Everything: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Grapes of Wrath192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D.H. Lawrence’s The Woman Who Rode Away193 A Brief Study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China--from its Future Developing Prospective 194 从美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看英语歧视性词汇的变化195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196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197 中医文化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98 英语新闻标题的前景化199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200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