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三大隐喻
《理想国》中的洞穴喻的当代教育启示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教育产业 2012年9月281《理想国》中的“洞穴喻”的当代教育启示尚庆春(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石家庄,050090)摘 要:《理想国》是柏拉图的思想大成之著,为了论证“哲学王”的成就过程,书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隐喻”,其中的“洞穴喻”则是其中的一个生动体现。
在这一隐喻中,柏拉图不仅论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还阐述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获得“善的理念”。
这一恰如其分的隐喻,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也是值得深究的。
关键词:柏拉图 洞穴喻 灵魂转向 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81—02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证理念论的时候,运用了著名的“洞穴喻”。
在这一隐喻中,出现了“囚徒”、“木偶”、“光”、“太阳”等一些的喻体。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这些喻体在柏拉图的“洞穴”情境设置下,构成了一个理论的论述,并且显现出了其特殊的教育涵义,本文借这些喻体,试述了他们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理想国》中的“洞穴喻”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后人常说的“洞穴”喻,其主要的内容从可以阐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这样一个洞穴,“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 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
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 头颈和腿脚都绑着, 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 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
”【1】在柏拉图看来,洞穴中的人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各种客、主观方面因素的制约,要获得自由他们必须勇敢的挣脱束缚,走出洞口,获取真理。
让我们再想像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
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
矮墙的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 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
洞口对于那些被囚禁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大舞台,“当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 从墙后面走过, 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或其它材料制作的假人与假兽。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
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
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
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
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
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
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
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
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
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界,“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的道路,走出洞穴,迈向光明世界,寻找一切的原因——善的理念。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意味着什么?王灿明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七卷就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学界称之为“洞穴隐喻”,讲的就是现象与事实的关系,读来意味深长。
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正义之真理性的探讨
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正义之真理性的探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围绕“正义”进行讨论,首先通过质疑关于正义的意见从而逐步寻求正义的普遍定义,否认正义是具体的行为或现象;其次通过城邦正义和灵魂和谐之间的类比,指出正义的内在性原理。
由此可知,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原则,研究的是作为真理的正义,即“正义”的理念。
而作为理念的“正义”只能思辨中被理解和把握。
标签:理想国;正义;真理性柏拉图一直努力寻求关于真理的永恒知识,而不是纷繁的、模糊的意见。
柏拉图眼中,只有理念(idea)是永恒的、至高的、真正的存在,具体的事物不过是对理念的模仿。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探讨“正义”这一主题时遵循了这一原则。
一、正义的普遍性和永恒性《理想国》中首先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三种不同理解,以此考察正义的具体事例。
然而,柏拉图此举并不是要从正义的现象中去归纳正义的定义,也不是要将正义概念放到情境中去理解,反而是将各种正义的事例当做靶子,逐个反驳它们的局限性。
首先,克伐罗斯认为正义是“有话实说,拿了人家东西照还”[1],而苏格拉底说这在某些情境下也是不正义的。
在作者柏拉图看来,诚实守信看起来是履行了正义,可这只是正义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正义在实际应用领域的具体事例,然而作为表象的个例是无法涵盖事物的整体和本质的。
其次,玻勒马霍斯提出正义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1]8,对此苏格拉底反驳道,坏人之间实行这种助友害敌的行为反而会对好人不利。
可见,助友害敌要在具体情境之下分析和实践,并不是普遍适用的真理;此外,事物的有利或有用也总是随着条件转移的,因此正义的有用性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正义应当是超越于有用性的。
最后,色拉叙马霍斯提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1]18,试图从人的行动层面深入到人的内在属性层面,由此提出一种看似更稳定的认知。
在遭苏格拉底以“统治者服务于被统治者的利益”反驳之后,不甘心的色拉叙马霍斯于是坚称“不正义的人生活得比正义的人更好” [1]26,从而引起苏格拉底结束了对正义事例的讨论,转向讨论正义和品质之间的关系。
从《理想国》中的三个比喻看柏拉图的理念论
从《理想国》的三个比喻看柏拉图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三个比喻,阐释了他对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划分:通过太阳之喻指出善是理念世界的最高统摄,通过线段之喻指出知识在不同世界中的等级,通过洞穴之喻划分了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完成了他对理念世界的构建。
这三个比喻集中体现了他的理念论。
【关键词】太阳之喻线段之喻洞穴之喻理念论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进展到科学的观点。
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
他们比起所有别的哲学家来,应该可以叫做人类的导师。
”20世纪美国过程哲学家怀特海说:“欧洲哲学传统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
”可见,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
而我选择研究柏拉图的理念论,一方面是由于《理想国》是我的哲学启蒙书,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柏拉图本人的佩服之情。
柏拉图理念论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而告终,导致“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治,开始他对僣主政治抱有幻想,但结果却令他失望;二是老师苏格拉底之死让他彻底看清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由此他抱定“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为我们提供分辨什么是对社会和个人是正义的东西”的信念,这也正是他后来写理想国的宗旨。
柏拉图的三次西西里之行以建立“理想国”的失败告终,让我想起孔子周游列国而无从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不知道柏拉图在推行政治理想的道路上会不会有“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的无奈感慨,他们都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士吧。
《理想国》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伦理、艺术等多个方面,而柏拉图的理念论贯穿其中,并且得到了一步步的发展。
第六、七卷中的太阳之喻、线段之喻、洞穴之喻则集中体现了他的理念论。
一、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苏格拉底并没有使普遍性或定义与事物相分离,可是其他人却分离了它们。
”这“其他人”指的正是柏拉图1。
_理想国_中三大_隐喻_的教育涵义
2009年9月当代教育与文化Sep 12009 第1卷第5期Contemporary Education and Culture Vol 11No 15 [收稿日期]2009208227[第一作者简介]张学强(1971-),男,甘肃会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理想国》中三大“隐喻”的教育涵义张学强,郭文博(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理想国》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作者通过三个著名的隐喻阐明了他精心设计的宏大的教育体系:“太阳”喻阐明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即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线段”喻阐明了教育的形而上学前提,即灵魂认识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洞穴”喻阐明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并不断向上,追求最高的“善的理念”的过程。
而且,正是这些美妙的隐喻使我们领略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特有的理想情怀与人本精神。
[关键词]柏拉图;隐喻;教育思想[中图分类号]G 40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5779(2009)0520082205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指“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涵义或者用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涵义”,隐喻的运用“可以达到用科学和逻辑的手段达不到的表述自己独特见解的目的”。
[1]罗素盛赞柏拉图“除了是哲学家外,还是一个具有伟大天才与魅力而又富于想象的作家”。
[2](P119)在《理想国》中,他用一连串美妙的隐喻阐明了他,而且,正是这些隐喻给了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柏拉图教育思想体系的一条完整线索,使我们能够真正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核与永恒魅力。
一、“太阳”喻———教育的终极目的“太阳”喻是柏拉图用来说明最高的“善的理念”时运用的一个重要的隐喻,这一隐喻同时也阐明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即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希腊世界正从其“黄金时代”走向衰落,天灾与人祸造成当时希腊经济崩溃,政局动荡,道德沦丧。
柏拉图《理想国》中,日喻,线喻,洞喻
柏拉图《理想国》中,⽇日喻,线喻,洞喻,柏拉图(前 427- 前 347 ),苏格拉底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
⿊黑格尔说他是⼈人类精神的导师,怀特海把⻄西⽅方 2500 年来的哲学,归结为对柏拉图哲学的注释,卡⻄西尔说⼀一切构成希腊⽂文化的伟⼤大思想都保存在柏拉图的学说中, …… 这些评论反映了柏拉图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现存有柏拉图的 40 多篇对话及⼀一些信札。
柏拉图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这些对话,反映了他思想发展的复杂过程。
学者们对柏拉图庞杂思想的真正特性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
卡⻄西尔介绍说: " 其中有⼀一派学者的观点是,柏拉图从来便是⼀一位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大师 " 。
他们将柏拉图的逻辑学视为其体系的中⼼心和内核。
⽽而另⼀一些学者强调的是相反的⽅方⾯面,他们告诉我们说,柏拉图对政治和教育的兴趣⼀一开始便是其哲学的源泉和动⼒力。
维纳 · 耶格尔在他《教育》⼀一书中尖锐地批评了前⼀一种观点,按他的看法,逻辑学和认识论均不是,⽽而只有政治和教育才应视为柏拉图学术的两个焦点。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联结柏拉图⼯工作的外在纽带,⽽而且构成了其思想中真正的内在统⼀一。
" 由此观之,当卢梭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如这书名所提⽰示的那样是⼀一部政治体系著作⽽而却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书时,他对《理想国》有着较19 世纪实证主义者更正确的认识。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中期著作,是柏拉图最有影响的著作,因⽽而也是我们研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文献。
此书的汉译本除 1927 年和1957 年出版的吴献书的全译本外,商务印书馆 1986 年还出版了郭斌和、张⽵竹明的全译本,此外还有各种节译本。
应该说明的是,柏拉图的这篇对话的英语译名是 "Republic" ,所以现在我国⼀一些学者亦从英译,称此书《国家》或《国家篇》,⽽而不⽤用《理想国》这个意译的书名。
浅谈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启示
浅谈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启示摘要: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揭示了人类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可知世界阶段与可见世界阶段。
而学习的过程就是促进人们灵魂的转向,追求知识和真善美的过程。
因此洞穴隐喻的所包含的理论对当今的法学研究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洞穴隐喻;启示;法学研究一、洞穴隐喻的含义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有一条通向外面的崎岖小道,阳光可以透过这条小道进入到洞穴内,在洞穴中有一群人,他们的手脚被绑住面对着墙壁,而在他们的身后有木堆在燃烧,发出明亮的火光照亮着洞穴的墙壁。
同时外面不断的有人举着木料和石料制作成的人和兽有说有笑的从火堆前走过。
这些假人和假兽通过火堆的光映射在墙壁上,被捆绑住的人们如看电影般注视着墙壁上的影像,在他们眼里那些墙壁上的影像就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
当有一天,其中的某个人被解除了束缚后,他缓缓的站了起来,环顾四周,感觉周围的一切都眼花缭乱,慢慢的他适应了黑暗,当他再次向后转去他发现了火堆,就在这时,他突然被人强行拉到了洞穴外,洞穴外阳光四射,他被阳光照的满眼金星。
但是慢慢他可以模糊的看到影子、树木、花朵、等事物了,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他开始四处的看,此时他明白了这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就是为了能看到美好的事物,而使他看到这些事物的正是阳光。
他为能看到外面的美好而高兴同时他又为洞穴中那些被捆绑手脚人而感到怜悯。
他为了帮助洞穴中那些可怜的人了解真相,他有重新返回了洞穴中,但令人惊讶的是洞穴中的其他人非但不相信他,反而试图像杀死他。
二、我国视角下的洞穴隐喻通过柏拉图洞穴隐喻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生活状态并且它们各有特点:其一,我们每个人生活都是一种机械和重复活动,就好似洞穴中的人们一般。
其二,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洞内”与“洞外”两种生活。
倘若身处洞穴内的我们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交流信息,那么我们的信息就会封闭,思想就会变得狭隘、机械、呆板,丧失了对外界的正确认知,就如同洞穴中被捆绑手脚的那群可怜人一样。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不理想之处及其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不理想之处及其启示本文分析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不理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在价值信念上,柏拉图是崇尚整体主义、国家主义,忽视个体主义、自由主义;二是在所有制上提倡公有制,反对私有制;三是在婚配关系上,柏拉图推行共妻制,所生子女也由国家统一一起抚养;四是柏拉图最大的不足,也许就是缺乏赫拉克利特的流变意识。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理想之处的原因及可借鉴之处。
标签:柏拉图;理想国;启示一、在价值信念上,柏拉图是崇尚整体主义、国家主义,忽视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理想国》又名《国家篇》,希腊人本来用这个词表达这个词所具有的“對人的研究”或“人学”的原意。
读者常常会为其内容涉及国家和政治而感到困惑。
其实,古希腊人本来就认为人总是以他们的共同体的形式(即城邦)才能存在的,因此,便把对人和共同体的研究称作“关于城邦的学问”。
明白这个词的原意对理解柏拉图的思想很有必要。
理想国的主题是讨论“什么是正义”。
柏拉图通过对话中的苏格拉底之口说,要进行这样的讨论不容易,既有个人的正义也有城邦的正义。
好像认字时大字总比小字好认,所以要先探讨城邦的正义,才容易看清个人灵魂中的正义。
这很典型的表明,柏拉图首先把人看成共同体的人,而不是先把人看成是个体的人。
柏拉图从整体主义和国家主义出发,认为“你自已的存在也一样,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某个局部,一切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是一样,它们的全部努力就是趋向于这个整体……一切事物行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整体的幸福的生活,这个整体不是为你而造的,而是你为这个整体而造。
”可以说,柏拉图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上的国家主义或专制主义传统。
二、在所有制上提倡公有制,反对私有制柏拉图这种崇尚整体主义,国家主义的价值信念必然导致他在所有制问题上提倡公有制,反对私有制。
在柏拉图看来,人世间所有的纷扰都是因钱财而生,要消除争扰就要通过教化提升人的境界,在制度上消除积累财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必须说明的是,柏拉图的公有制只是在统治者的范围内,因为他们有权势,有以权谋私的条件。
三大比喻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鼻祖式的人物,而《理想国》因其全景式地展现了柏拉图一生所有重要的思想而成为他颇丰的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在本书中出现了三个隐晦的比喻:“太阳比喻”、“线段比喻”以及“洞穴比喻”,对这三个比喻的反复揣摩与品味使得笔者对理解柏拉图的相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产生了巨大的帮助。
关键词:相太阳线段洞穴纵观《理想国》全文可以发现,这本著作的叙事是基于人物的对话与辩论而发展延伸的。
全书的开头部分如同朋友的闲聊,读者可以轻松的跟上他们的脚步;而穿过了这个序幕,读者被渐渐的带到了一片晦暗茂密的森林,其中充斥着深奥的形而上学以及辩证法,许多地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当穷尽了这片森林,突然迎来了一个通俗易懂的神话故事,仿佛来到了一片让人歇脚的草坪。
书中的五、六、七卷恰恰位于那片森林之中,这部分与全书以“正义”为核心的主线相对游离,成为了离题的一部分。
在这三卷中,苏格拉底、格老孔以及阿第曼图斯等人谈论了理想城邦中的妇女与儿童;谈论了消灭家庭,把城邦建构成一个单独的“大家庭”;谈论了由哲学家担任城邦的统治者。
在这部分中,苏格拉底为了更好的阐述他所提出的相论,他分别提出了太阳、线段以及洞穴三个比喻。
这三个比喻作为对相论解释本身却模糊不清,需要做一定的分析。
相先理解什么是相?柏拉图没有用一个固定的术语来定义相,他提及相时往往用的是“X自身”等表述。
每一种性质(正义或者非正义)其自身都是单独的物体,但是“由于它们和行动及物体相结合,它们彼此互相结合又显得无处不是多”[1]。
这些“多”可以指优美的音乐或者缤纷的色彩,例如“正义”可以具有色彩和声音,它们分有了正义的相,但是这些声音和色彩不是正义的相本身。
总的来说,相具有三种特征[2]:一是唯一性,即某种事物的相是它这一类中唯一的相;二是自我述谓,即某种相的本质是其纯粹的范例;三是非对等,某种事物中的个体(它的行为、形象、物体)都分有它的相,而这些个体都不是此事物的相。
理想国里著名的洞喻
理想国里著名的洞喻洞喻,是《以理想国》中最为著名的寓言之一。
它以一个深邃的洞穴为比喻,揭示了人们对真理和认识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洞喻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洞喻的背景是柏拉图在《以理想国》中对哲学家统治的设想。
他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了解真理,而其他人则被误导和欺骗。
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柏拉图通过洞喻来揭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的局限性。
洞喻的内容是一个洞穴中的囚徒。
这些囚徒从小被困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他们的头和脚被锁住,只能望向前方的墙壁。
在洞穴外面有一道火光,火光后面是一个人和各种物体的模型。
囚徒们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
一旦有人被释放出来,走出洞穴,经历了阳光的照耀,他会发现原来墙壁上的影子只是一种错觉,真实的世界才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
洞喻的意义是揭示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的局限性。
囚徒们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的世界,对于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这象征着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主观和片面的,只能看到现象而不能看到本质。
只有通过超越感性经验的理性思考,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洞喻还揭示了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的重要性。
囚徒中的那个被释放的人,经历了阳光的照耀后,意识到原来墙壁上的影子只是一种错觉。
他决定返回洞穴,告诉其他囚徒真实的世界。
然而,其他囚徒并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是疯子。
这说明了人们对于新知识的抵触和怀疑,以及对于既有观念的固执和守旧。
洞喻还表达了人们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渴望。
洞穴中的囚徒们一直以来都渴望着真理,他们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被释放出来的囚徒经历了阳光的照耀后,他更加渴望追求真理和智慧,决心不再满足于墙壁上的影子。
洞喻是《以理想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寓言之一。
它通过一个深邃的洞穴,揭示了人们对真理和认识的局限性。
洞喻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超越感性经验的局限,通过理性思考和知识的追求,逐渐接近真理和智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世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柏拉图-洞穴隐喻
洞穴隐喻
• 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 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 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 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 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 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 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两个世界”
态 的 神 话
被 束 缚 状 态 走 向 被 拯 救 状
明 , 从 无 知 走 向 知 识 , 从
一 个 关 于 人 从 黑 暗 走 向 光
洞 穴 隐 喻
洞穴隐喻
目 录
壹 贰 叁 肆
选 题 思 考
洞 穴 隐 喻 质的 解 释 与 实
教 育 思 考
解 决 措 施
选题思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片面追 求升学率形成的应试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其弊端日趋明显。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教育理论对 此种现象进行多种视角的分析与思考。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隐喻”的哲学寓言,这是 一个关于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知识,从 被束缚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的神话。柏拉图力图说 服人们努力摆脱现实世界的桎梏,进入真实而永恒 的理智世界,从而实现灵魂的转向。这也应是教育 的本质所在,然而当今教育一味地追求高分和升学 率,家长和学校都为孩子营造了一个黑暗的 “洞穴”, 孩子们成了被束缚的囚徒。为此,剖析这样的教育 现实,提出具有建设意义的策略至关重要。
解读柏拉图《理想国》
一、伦理学1.道德方面:勇敢,智慧,节制,正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智慧:领导者和统治者所具有的知识,这种知识用来考虑整个国家大事。
P147勇敢:勇敢是一种保持。
勇敢的人无论处于苦恼还是快乐中,或处于欲望还是害怕中,都永远保持这种信念而不抛弃它。
P148这种关于可怕事物和不可怕事物的符合法律精神的正确信念的完全保持,就是我主张称之为勇敢P149节制: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P150(关系)存在方式不同:勇敢和智慧分别处于国家的不同部分中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
节制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都结合起来P152作用不同: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这样的人有节制。
P170正义: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P152做自己的事——从某种角度上理解也是正义P152作用:能够使节制,勇敢和智慧在这个城邦产生,并在他们产生之后一直保护着他们的这个品质P154每个人各起各的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是正义的影子。
P172——每个人灵魂中都具有和城邦里一样的那几种品质和习惯。
-158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个人的灵魂里也存在着,且数目相同。
P168(引出:学习即回忆)灵魂本来具有一切知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能促使灵魂回忆固有知识。
一切学习是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2.人的假设金银铜上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贵的,是统治者。
这辅助者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
虽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
要注意在后代心灵深处所混杂的究竟是哪一种金属。
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柏拉图的三个隐喻与理念世界
柏拉图的三个隐喻与理念世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一系列隐喻构建起了他的哲学王国———理念世界。
他的理念思想在其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的第六、第七卷中,通过“太阳”、“线段”和“洞穴”三个精妙的隐喻,生动描绘了他的理念思想,构建起了他极力推崇的“理念世界”。
他以“太阳”的比喻告诉人们,“善”是理念世界中的真正统摄者;通过“线段”的比喻,指出了知识在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这两个世界中的不同阶段;通过“洞穴”比喻说明,要实现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的升华,最关键的一步是实现“灵魂的转向”。
实现了“灵魂的转向”,人们才能认识并获得理念世界里最高的“善”。
一、《理想国》中的三个隐喻(一)“太阳的隐喻”“太阳”隐喻出现在《理想国》第六卷,是由“什么是善”派生而来,可见世界里的太阳来比喻可知世界中的“善”。
他认为世界万物之所以具有可见性,我们的眼睛之所以具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的存在。
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而“善”就像是理念世界中的太阳,我们的心灵之所以具有认识理念的能力,都是由于“善”的存在。
只有在“善”的光辉下,人才能认知理念的真理、真实的存在,才能获得知识。
“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并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本质,而善自己却不是本质,而是超越本质的东西,比本质更尊严、更强大。
”在柏拉图看来,“善”统摄着理念世界,它是世界万物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是最高的知识,是其他一切知识的来源。
“善”不仅使一切理念和具体事物获得了实在性和本质,而且也是世界万物追求的终极目的和创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它不仅使灵魂获得理智的认识能力,也使知识对象即理念得到可知性,而且是使理念产生和成为真实存在的原因,所以它在地位与能力上都是高于其他一切理念的。
如同太阳统治着可见的现象世界一样,“善”统治可知的理念世界,它就像是现实中的太阳,有了它我们才能探索我们身边的事物的本质以及分类他们的方式,进而我们才可能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浅析《理想国》“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M丨文史纵横W 浅析《理想国》“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教育的启示潘莹莹(扬州大学教育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摘 要】本文分析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思想及“洞穴隐喻”中所蕴含的自由思想,结合我们的教育状况,探讨了“洞穴隐喻”中的自由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对待“强制”与“自由 ”;促使学生从身体到灵魂的转向;教师应注重“引导”和“启发”;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使命感。
【关键词】 “洞穴隐喻”;自由思想;教育;启示一、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思想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最初人类思考自由问题的起源。
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家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一文中曾说:“古代雅典是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空前发达的最早社会,以后也很少有社会可以与之媲美。
”[1]古希腊时期,城邦制是其最为主要的政治制度,城邦的存亡关系到个人的生死存亡。
各城邦之间由于经济利益和宗教纷争等经常会发生战争,战败的城邦公民则会沦为奴隶。
因此,这一时期,城邦利益和集体利益远远大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城邦的整体利益,城邦的独立自主是个人的自由权利的保障和基础。
各城邦为保证集体的利益而制定了各种规约和法律来约束城邦的公民,这种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是一种集体意义上的自由,是基于城邦的政治生活的自由。
[2]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3]开始把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主体,强调人的价值,鼓励人们追寻精神层面的自由。
古希腊伟大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们通过知识来获取理性,通过理性来克制欲望,从而实现自由。
“认识你自己”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传颂的著名箴言,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才能够真正的认识自己,只有当自己的美德和理性克服自己的欲望时,人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自我的自由。
他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获取自由的作用,认为自由建立在个人自主的基础之上。
他甚至认为死亡也是一种自由,是灵魂的移居。
最终,他以“殉道”的形式实现了完全的自由,为当时的人们树立了一个社会“牛虻”的榜样。
解读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三个比喻
解读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三个比喻西方法律思想起源于何时,并无定论,但是,西方法律理论以柏拉图的著作为起点,则是没有太多争议的事。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学科的划分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他的著作本身并不是某门学科的专门论著,其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法律思想溶为一体,这是阅读柏拉图的困难之一。
再者,就文体的华丽而言,柏拉图在哲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常常分不清他通过哪个人物和哪种方式在表达他的看法,哪是在嬉戏玩笑和哪是在一本正经,这是阅读柏拉图的又一困难 .他批评说“比喻是油滑的”,而他自己却又从一个比喻滑进另外一个比喻;他说,“除了靠举例,阐述任何重大的思想都是困难的”,因为在梦中时,我们知道一切,而醒来时,我们又一无所知了。
因为这个缘故,要解释清楚柏拉图的理论并非容易,这里,就关于法律的三个比喻,我们来看看柏拉图的法律图画。
一、古各斯的宝石戒指吕底亚人古各斯的祖先原本是一个牧养人。
一天暴风雨和地震后,地壳裂开一道深渊。
他在深渊里见到一匹空心的铜马,马身上有小窗户。
马身体里有一具尸体,尸体手指上有一只金戒指。
他取下金戒指出深渊。
他戴着金戒指去开会,当戒指上的宝石转向自己时,别人看不见他,认为他已经走了,当宝石翻转过去时,他又出现了,别人又看得见他。
反复几次之后,他知道自己有了隐身的本领。
利用这个本领,他当上了国王的使臣,后勾引王后,同谋杀掉国王夺取王位。
假定有二枚这样的戒指,让正义之人和不正义之人各戴一枚,那么结果将会如何?从这个比喻出发,柏拉图分析了什么是正义。
在提出他自己的观点之前,柏拉图介绍和批驳了三种不同的正义观。
第一种正义观是将正义定义为“欠债还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的适如其份的报答,或者说,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 第二种正义理论讲,“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 强者便是有权的政府,国家的统治者用强权将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制定为法律,让人民去遵守。
遵守政府法律的百姓就是正义的,不遵守政府法律的百姓就有违法之罪,有不正义之名。
柏拉图《理想国》中,日喻,线喻,洞喻
柏拉图《理想国》中,⽇日喻,线喻,洞喻,柏拉图(前 427- 前 347 ),苏格拉底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
⿊黑格尔说他是⼈人类精神的导师,怀特海把⻄西⽅方 2500 年来的哲学,归结为对柏拉图哲学的注释,卡⻄西尔说⼀一切构成希腊⽂文化的伟⼤大思想都保存在柏拉图的学说中, …… 这些评论反映了柏拉图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现存有柏拉图的 40 多篇对话及⼀一些信札。
柏拉图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这些对话,反映了他思想发展的复杂过程。
学者们对柏拉图庞杂思想的真正特性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
卡⻄西尔介绍说: " 其中有⼀一派学者的观点是,柏拉图从来便是⼀一位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大师 " 。
他们将柏拉图的逻辑学视为其体系的中⼼心和内核。
⽽而另⼀一些学者强调的是相反的⽅方⾯面,他们告诉我们说,柏拉图对政治和教育的兴趣⼀一开始便是其哲学的源泉和动⼒力。
维纳 · 耶格尔在他《教育》⼀一书中尖锐地批评了前⼀一种观点,按他的看法,逻辑学和认识论均不是,⽽而只有政治和教育才应视为柏拉图学术的两个焦点。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联结柏拉图⼯工作的外在纽带,⽽而且构成了其思想中真正的内在统⼀一。
" 由此观之,当卢梭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如这书名所提⽰示的那样是⼀一部政治体系著作⽽而却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书时,他对《理想国》有着较19 世纪实证主义者更正确的认识。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中期著作,是柏拉图最有影响的著作,因⽽而也是我们研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文献。
此书的汉译本除 1927 年和1957 年出版的吴献书的全译本外,商务印书馆 1986 年还出版了郭斌和、张⽵竹明的全译本,此外还有各种节译本。
应该说明的是,柏拉图的这篇对话的英语译名是 "Republic" ,所以现在我国⼀一些学者亦从英译,称此书《国家》或《国家篇》,⽽而不⽤用《理想国》这个意译的书名。
观点何怀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个隐喻
观点何怀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个隐喻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四个隐喻文 / 何怀宏本文想从“看见与被看见”——其反面是“看不见与不被看见”——的视角,通过考察柏拉图《理想国》里的四个著名隐喻,试图提出一种理解和阐释柏拉图正义观的思想线索,并围绕着这一线索来展开探讨一些政治哲学中的重要问题。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开卷就谈到,人们在诸种感觉中尤重视觉。
无论我们是否有所作为,我们都特爱观看。
而我们认知事物及其差别,也以得于视觉者为多。
[1]1现实的统治者试图“看住”自己的治下,理想的统治者还试图洞见“真理”或“范型”,而大多数被统治者则试图“看到”政治的真相,了解统治的真情,同时,他们也希望自己被看到、被重视,这种对政治知情和政治参与的要求和对被正视与“承认”(recognition)的要求是古代雅典公民、也是现代人的普遍要求和强大潮流。
而是否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劣迹”不被看到?甚至于,能否说所有的人在不被人看到的情况下都会倾向于无法无天?如果人性大致倾向于此,这对任何政治理论会不会构成一个基本的限制性前提?而所有人也希望得到幸福,不仅希望一生的幸福,也试图看到死后,期望着一种永恒的生命和幸福,如果人真能知道人在死后得到因果回报和最后审判,对他们是否坚持正义和注重道德是不是也至关重要?一、隐身人(359B—360D)[2]①在《理想国》第二卷中,当格劳孔说完他的契约的正义观之后,讲述了这样一个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极简略地说是这样的:吕底亚人古各斯(Gyges)的祖先是一个牧羊人,有一天走进一道深渊,发现一只可以使自己隐身的戒指,就想方设法谋到一个职位,当上了国王的使臣。
他到国王身边后勾引了王后,跟她同谋,杀掉了国王,夺取了王位。
我们对照中译和英译,对“故事”原文的翻译差别不大,而格劳孔所解说引申的部分似还有言犹未尽之处。
现在国内流行的郭斌和与张竹明先生的中译本的译文通顺传神,但有些地方似乎还是采取了比较大胆的意译的办法以求流畅甚至通俗而未紧扣原文,这当然也是一种翻译的风格,但可能还是掉落了一些原有的意思。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研究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又名柏拉图,称为“古希腊哲学之父”,也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其主要作品《理想国》中表达了他的原创性思想,其中也涉及到了教育思想。
《理想国》是柏拉图首屈一指的代表作,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他在书中描述了一个由他设想的理想国,并从中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中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柏拉图主张“知识是力量”,他认为拥有知识是最重要的,而学习对于一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理想国中从小就要有学习,提倡不断学习,知识不断积累;第二,柏拉图主张坚持正义,他认为正义是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必须培养,因此他在理想国中实行教育,让孩子们树立坚定的正义意识;第三,柏拉图主张“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仅要培养智力,也要培养人的道德质量,发挥优势,培养人才。
因此,他在理想国中实行全面发展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力量”,“坚持正义”和“全面发展”三点是理想国教育的核心。
他主张要培养知识,培养正义意识,发展全面的能力,而这也是当今教育的核心思想。
柏拉图的思想在当今的教育中也得到了实践,许多学校都开设了“柏拉图课堂”,教育部也印发了“柏拉图式教育”的政策,推行“知识是力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当今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和应用。
回顾柏拉图《理想国》中关于教育思想的探讨,不得不佩服他先进的观念和诸多事例,他把学习作为一种普遍的责任,主张要培养知识,坚持正义,全面发展,倡导教育要回归到本质,使人们从知识角度汲取养分。
当今,他的教育思想依然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也许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已经不再新鲜,但仍能激发一代又一代的思考,在当今时代他的教育思想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遵循柏拉图的教育主张,努力学习,适时调整态度,坚定态度,积极发展,不断发展我们的知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以及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三大隐喻
柏拉图《理想国》一书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的思想,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极其深远。
借以哲理思辨与图表分析的方式旨在对《理想国》中的太阳之喻、线段之喻、洞穴之喻与noble lie进行分析,以新的视角审视《理想国》一书中理念世界、表象世界、最高形式的善与其启蒙思想。
标签:太阳之喻;线段之喻;洞穴之喻;柏拉图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以“正义”为主线,以追求永恒的理念——“真善美的统一”为最高目标[1]11,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充满正义、智慧、勇敢、节制的理想城邦的画面。
《理想国》一书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的思想[2]164-165,对人类思想的影响极其深远。
本文旨在对《理想国》中太阳之喻、线段之喻与洞穴之喻隐喻进行分析。
一、太阳之喻——“善”是智慧的最高点
柏拉图认为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3]35,没有人在理解善之前能够理解正义和美。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正义和美怎样才是善,就没有足够的资格做正义和美的护卫者[4]。
柏拉图将太阳比作“善的儿子”[5],把视觉比作理智,把可见事物比作可理知事物。
善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知能力。
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
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
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它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而太阳本身无法直视,只能通过形象去感受。
如图1。
由于比喻修辞的不确定性,它与实体事物永远存在不同,因而造成学者们的不同理解,引发诸多讨论,间接使得太阳喻成为《理想国》的三大比喻之一。
纵观全书,柏拉图并未对善和太阳之间的具体关系做详尽的叙述,而是给人们留下一个以供讨论的大纲,并且以太阳喻,为线段喻和洞穴之喻埋下伏笔。
二、线段之喻与洞穴之喻——柏拉图的理性启蒙思想
陆尔奎先生于《辞源》一书中指出,启蒙是“开导愚昧,使之明白贯通。
也指教导初学”[6]。
线段之喻与洞穴之喻正是柏拉图援借形下经验而意味形上反思的理性启蒙之作[7]。
洞穴之喻大致是说:假设有一批囚徒从小就被铁链束缚、困在洞穴中,他们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
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
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
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目眩,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
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1]227。
在洞穴之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行为便是“看”[6]:从解除桎梏并转头后,从看水中的倒影到看事物本身,从看夜里的天象到看见太阳本身。
这种不断地“看”,即为被遮蔽的理性不断开显、澄明,为理性启蒙。
柏拉图借由线段之喻,对“看”做了进一步的诠释,指出理性的启蒙是一种梯度上升的线性过程[8],如图2。
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表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如何理解一个世界的两个部分呢?用一条线段来看作整个世界,然后按照不同的比例将这条线段分为表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进一步划分,将现实世界的这一段再分为两个部分,即影像和可感物(人类能亲身感受到的事物),同时,理念世界的这一段也分为两个部分,即数理对象(算学、几何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善的形式。
如果说洞穴之喻是理性启蒙的形象描述,那么线段之喻则是这种描述的理论阐发。
在困于洞穴,是“表象世界”中的黑暗的、没有理性自由的、想象层面的生活,极其可怕而可悲。
相反,如果解除禁锢,走出洞穴,背弃“可见世界”的意见,那么在“善的理念”关照之下,灵魂的理性才足以去直面“可知世界”里的真、善、美,并使自己真正自由。
从认识的维度来看,理性启蒙是一个不断的自我扬弃的动态过程。
线段之喻与洞穴之喻形象而逼真地相互映现,展示了灵魂的理性不断澄明的梯度递增过程。
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工具理念盛行,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道德生态危机,人类也正需要进行一场新的理性启蒙。
面对此类问题,回溯并树立柏拉图的经典理性启蒙思想,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Noble Lie——谎言的正当性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以腓尼基人的传说列举了一个“Noble Lie”(高贵的谎言):人们虽同为一土所生,彼此是兄弟,却又有根本的不同。
只因老天在铸造他们时,在有些人身上加入黄金,因而其最可贵,为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白银;在农民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铁和铜。
人们应当根据老天的分工,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苏格拉底认为:“(Noble lie的)影响是好的,可以使他们倾向于爱护他们的国家和他们相互爱护。
”[2]151据此赋予了高贵的谎言以正当性,使之广为流传。
然则,所谓的高贵的谎言,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谎言的实质——“欺骗”入手,欺骗与撒谎为公认的失德之事,缘何
堪称“高贵”?如若“高贵”涉及特殊界定,那么所指“高贵”,是指说谎的主体(统治者)高贵,还是说谎的目的(实现有序的社会控制)高贵?谁,有资格撒这样的谎?谁,是谎言所针对的听众?
其次,从政治实践的角度而言,政治统治是否必须完全真实,绝不能欺骗民众?如果允许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欺骗,那么可以进行欺骗的条件是什么?维护被统治者的利益而进行的欺骗,是否天然具有正当性?还是,只要是进行统治,便可以肆意制造谎言?再者,从维护善的角度而言,什么样的“善”应当得到维护?民众对善的定义是否必然与哲人对善的定义一致?如若出现不一致,一定是民众错了吗?整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否不必然互相符合?整体的善与个人的善存在冲突时,谁的善应当优先考虑,理由又是什么?
参考文献:
[1]善亚.寄托人类无限梦想的乌托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T. H. Irwin. “Republic 2:Questions about Justice.” in Plato 2:Ethics,Politics,Religion,and the Soul.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Moss. Appearances and Calculations:Plato’s Division of the Soul. Oxford Studies in Ancient Philosophy. 2008.
[4]柏拉图.理想国[M].侯皓源,程岚,编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5]Derya Cigir Dikyol. The Effect of Mythos on Plato’s Educati-
onal Approach. Social and Behavial Science 55 (2012)560-567.
[6]刘臻.一种古典的理性启蒙观——对柏拉图的“洞喻”和“线喻”的现代解读[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0,(6).
[7]Plato’s Ethics and Politics in The Republic.http:///entries/plato-ethics-politics/.2012.12.26.
[8]Plato’s Analogy of the Divided Line: A read at the Eastern Division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http:///wiki/Analogy_of_the_divided_line.2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