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对高粘滞血症血流变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氧治疗对高粘滞血症血流变的影响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检测在预防和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它是从宏观、微观以至亚微观水平研究血细胞及血浆成分的变形与流动性质,并包括与血液直接接触的血管的流变性质。我们收集近十年3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除药物因素外,观察使用高压氧治疗对高粘滞血症血流变的影响,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选择对象:本组36例中,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7-69岁。高粘滞血症伴冠心病8例,伴高血压2例,伴高脂血症7例,伴糖尿病3例,伴耳聋1例,伴眩晕症1例,单纯型14例。
二、治疗方法:采用中型高压空气舱治疗,压力2. 4ATA,加压20min,稳压60min,减压35min,吸氧
40’x2+5’,每日一次, 12次为一疗程。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方法及安排:采用塞科希德SA-6000血流变自动测试仪,清晨空腹时取静脉血4m,l注入肝素钠抗凝管内摇匀, 4小时内进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所有病例均进行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检查,恢复正常,停止治疗。未完全恢复正常,继续治疗1疗程,复查正常,终止治疗。
三、疗效判断:
治愈: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均转为正常,自觉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50%有下降或转正常,自觉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后,血流变学指标无变化或反而上升,自觉症状无改善。治疗疗程10-20次,其中治疗1疗程恢复正常31例,明显下降5例; 2疗程恢复正常5例;部分病例, 4月后随访复查10例正常, 7月复查5例正常。总有效率100%。统计学处理见附表1。高粘度综合征,是指在许多病理过程中或疾病时伴有血浆或全血粘度增高,如常见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缺氧等。本征的关键性表现是微循环障碍,即在微循环的血液中,出现血细胞刚性增加,微血栓与微栓子的形成或其他凝血产物等。而它们造成的影响均可通过“逆转现象”而放大对血液流动的阻力。主要临床表现:心悸、胸闷、头晕、耳鸣、听力障碍、乏力、失眠等。本文对36例病人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P<0. 05),说明高氧治疗在改善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为临床疾病提供了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机制 1.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细胞比容降低。2.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3.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性降低。4.可减少血浆内纤维蛋白原。5.高压氧下,全身血管管径变小,血流速加快,血粘度降低。细胞压积是影响血液粘度的最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高而升高。
治疗结果观察,尤其降低低切变粘度和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与文献报道一致。血液粘度、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在许多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急梗塞、脑梗塞、糖尿病等的致病因素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常永超等报道高脂血症,红细胞的形态异常,形能力下降,微循环的红细胞灌流不足,
造成组织供氧缺乏,氧分压降低,红细胞压升高。等研究氧分压过低ATP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细胞内ATP浓度降低,引起膜硬化,形成恶性循环,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供氧不足。近年来,发病年龄提前,使心脑血管性疾病的缺血和梗死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血流变改变可出现在心脑血管等疾
病之前,是其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先兆,可作为临床治疗观察和预后的定量指标。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血液流变学指标。经常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及早预知血栓性疾病和观察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做出判断。可给疾病提供预报性资料,并用于预防医学中,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将高压氧治疗与药物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可早期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事件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