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重修忠肃于公①墓记

[明]陈继儒

万历甲寅,武陵杨公,以御史奉命理两浙盐筴,下车武林,首谒于忠肃公墓下,见公

祠宇如陋巷矮屋,无论谒者伛偻

..几筵。于是捐俸,命仁和令乔君,纠聚工料,式增廓之,公属陈子碑而记之。

大抵忠臣为国,不惜.死,亦不惜名。昔土木之变,裕陵北狩②,公痛哭抗疏,止南迁之议,召勤王之师。虏拥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谢.曰:“赖天地宗社之灵,国有君矣。”此一见《左传》,楚人仗兵车,执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应之曰:“赖社稷之神灵,吾国已有君矣。”楚人知虽执宋公,犹不得宋国,于是释宋公。又一见《廉颇传》,秦王逼赵王会渑池,廉颇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又再见《王旦传》,契丹犯边,帝幸澶州,旦曰:“十日之内,未有捷报,当如何?”帝默默良久,曰:“立皇太子。”由前言之,公为宋之目夷;由后言之,公为廉颇、王旦,何也?

呜呼!茂陵③之立而复废,废而复立,谁不知之?盖公相时度势,有不当言,有不必言者。当裕陵在虏,茂陵在储,战不可,和不可,无一而可为制虏地也:此不当言也。公在则裕陵安,而茂陵亦安。公虽欲调都王④之兄弟,而实密护吾君之父子;乃知回銮,公功

也;其他日得以复辟,公功也;复储,亦公功也。人能见所见,而不能见所不见。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

窃尝谓裕陵之返国,忠肃以谗死,报何居?夫使公功成身退,亦老死故乡耳。风波之狱构,而岳庙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惨。公至是一腔热血,始真有洒处矣!今湖山之上,古冢累累,身死名灭,不可胜计。而东西往来于公之庙门者,登故垄,扫枯松,禁樵牧,哭英雄,又非独侍御杨公一人而已。特侍御倡俸修墓,毖.勒楹宇,垂百年余,而表章忠贤之典始备,是不可以无记。

(选自《文史合璧明清卷》,有删改) [注] ①忠肃于公:于谦,明浙江钱塘人。永乐十九年进士。蒙古瓦剌也先入侵,英宗朱祁镇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有大臣主张放弃北京南迁,于谦坚决反对,拥立英宗弟朱祁钰为景帝,击退也先军。景泰元年,也先送还英宗。八年,英宗复位,于谦被诬谋逆,处死。成化年间昭雪,万历年间追谥忠肃。②裕陵北狩:指英宗(陵寝为裕陵)被俘北上。③茂陵:英宗长子朱见深死后葬于茂陵,这里指代其人。④王:指明景帝朱祁钰,称帝前为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谒者伛偻

..几筵伛偻:腰背弯曲,此处指鞠躬致敬

B.大抵忠臣为国,不惜.死惜:可惜

C.皆登城谢.曰谢:谢绝,拒绝

D.毖.勒楹宇毖:恭谨

解析:选B “惜”在文中是“吝惜”的意思。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交代了重修忠肃于公墓的原因,结尾则点明了重修忠肃于公墓的重要意义。

B.忠肃于公为国家社稷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现出不顾生命、名声而一心为国的优秀品质。

C.作者用《左传》《廉颇传》《王旦传》中的事例,说明于公决断之英明堪比目夷、廉颇和王旦。

D.于公最终惨被杀害,作者对于公的结局深表痛惜,认为他应该功成身退,保全性命。

解析:选D “认为他应该功成身退,保全性命”曲解文意,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作者对于公没有功成身退而是积极为国表达了赞赏之情。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命仁和令乔君,纠聚工料,式增廓之,公属陈子碑而记之。

译文:

(2)窃尝谓裕陵之返国,忠肃以谗死,报何居?

译文:

参考答案:(1)(杨公)命令仁和县令乔君,聚集工人和材料,扩建陵祠,并嘱托我写碑文记录这件事。[关键词“纠聚”(聚集)、“工料”(工人和材料)、“属”(嘱托)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我私下里曾说英宗返回朝廷,于公却因为谗言被杀,回报在哪里?[关键词“以”(因为)、“谗”(谗言)、“报”(回报)各1分,句子大意1分]

4.根据第二、三段,简要概括忠肃公于谦对朝廷的功劳。(4分)

答:

解析:作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关键语句并进行归纳整合,最后分点组织答案。本题答案区间为第二、三段,第二段列举《左传》《廉颇传》《王旦传》的例子,目的都是说明于谦及时拥立新帝,使得敌人借被俘虏的旧帝要挟朝廷的企图落空。第三段的关键句是“公虽欲调王之兄弟,而实密护吾君之父子;乃知回銮,公功也;其他日得以复辟,公功也;复储,亦公功也”,重在说明于谦的行为保住了被俘虏

的明英宗的性命,使其后来复辟、重新立储君的一系列行为有了可能。

参考答案:①力阻南迁,拥立新帝明景帝,断绝了敌人俘虏明英宗要挟朝廷的念想。

②保住了明英宗的性命,使其有机会重回朝廷,使其有了复辟、重新立储君的可能。(每点2分)

参考译文:

万历甲寅年,武陵杨公,凭借御史的身份奉命监理两浙地区的盐政,他到杭州上任时,先到忠肃公于谦的陵墓前拜谒,看到忠肃公的陵祠像简陋街巷中低矮的房子一样,前来拜谒的人都在灵座前弯腰弓背、恭敬至极。于是(杨公)捐出自己的俸禄,命令仁和县令乔君,聚集工人和材料,扩建陵祠,并嘱托我写碑文记录这件事。

一心为国的忠臣,大都是不顾惜生命,也不顾惜名声的。昔日土木堡之变,英宗朱祁镇被俘虏北上,于公痛哭上奏疏直言,反对、制止朝廷南迁的提议,征召各地军队起兵救援皇帝。蒙古军队把英宗当人质,进逼到大同、宣府,一直到京城,要挟朝廷。守城军民都登上城楼,拒绝(蒙古军队的威逼,)说:“依赖天地宗社神灵的保佑,我们大明有皇帝了。”这样的行为可于《左传》中见到,楚人驾着兵车,捉住了宋国的国君来讨伐宋国,宋国的公子目夷让宋人应对说:“仰赖社稷神灵的庇护,我们国家已经有新国君了。”楚人知道即使捉了宋公,仍然不能得到宋国,于是就释放了宋公。又见于《廉颇传》,秦王威逼赵王在渑池会盟,廉颇送赵王到边境说:“大王此去,估计路上行程、会见的礼节完毕并返回的时间,不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在这个期限内没有回来,臣恳请奉立太子为王,以此断绝秦国借大王您威逼赵国的想法。”还可见于《王旦传》,契丹侵犯边境,皇帝(宋真宗)御驾亲征到澶州,王旦说:“十天之内,没有捷报传来,应该怎么办?”皇帝沉默很久,说:“立皇太子做皇帝。”往前看,于公就是宋国的目夷;往后看,于公就是廉颇、王旦,为什么呢?

呜呼!宪宗朱见深曾被立为太子,后来被废掉,废掉后又再次被立,这事谁不知道呢?于公能够审时度势,知道有不应当说的,有不需要说的。当时英宗被俘虏,宪宗为储君,与敌人战斗行不通,与敌人讲和也行不通,没有一个可以节制敌人的办法:这些都是不应当说的。于公在,英宗就安全,宪宗也安全。于公虽然看似想将英宗的皇位换给弟弟王(景帝),其实是暗中保护了英宗父子的安全。由此可知英宗被放回,这是于公的功劳;英宗后来能够复辟成功,还是于公的功劳;宪宗能够重新被立为储君,也是于公的功劳。世人只能看见能被看见的事情,却看不见那些不能被看见的事情。于公真是非常用心的古代社稷之臣啊!

我私下里曾说英宗返回朝廷,于公却因为谗言被杀,回报在哪里?假使于公功成身退,也不过老死在故乡罢了。(岳飞在)风波亭含冤被陷害,岳庙(因此)被世人尊崇;迎立王的冤屈太残酷,于公的墓却很萧条。到现在于公的一腔热血,才真的有倾洒之地啊!现在湖山之上,古墓很多,死后声名湮没的人,数也数不清。然而,从东到西在于公陵祠前来往不绝,到于公坟前打扫枯松,禁止打柴放牧,为他痛哭的人,也不单单是侍御杨公一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