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模型、-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8、教学进程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增加讨论课和习题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习题
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课:安排每章后。
(三)考试环节
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
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课堂答问、笔记、小测验、作业等。
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闭卷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判断分析题、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简述题和论述题等。
五、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亚钧,袁志刚主编《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著:《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李翀:《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2000
周惠中:《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 w. w. , , 2002
: , .2000
第十二章国民经济核算
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国民经济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关系;领会名义与实际
的含义及关系。
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详见讲稿)
本章共分七节,四学时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学时)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3、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
4、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0.5学时)
1、的含义
2、认识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对于核算的意义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0.5学时)
1、用支出法核算
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0.5学时)
1、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2、国民经济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
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0.5学时)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六节、名义和实际(0.5学时)
1、名义的概念
2、实际的概念
3、平减指数
第七节、结束语(0.5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
3、国民收入构成及其恒等关系。
4、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适当介绍该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热点问题,适当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和体系,讲解过分强调的危害。
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以课堂讲解为主,并采用对比和案例教学的分析方法。每次课课前用5分钟提问,对提问内容精心设计。讲授结束时用3分钟总结,包括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等。
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李翀《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2000
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2)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