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伤科用方用药

合集下载

石氏伤科用药特色

石氏伤科用药特色
中 国 中医 骨 伤 科 杂 志 2002年 6月 第 10卷 第 3期
维普资讯
· 学 习 园 地 ·
石 氏伤 科 用 药 特 色
胡 劲 松 邱 德 华 石 仰 山 (指 导 ) (上 海 市 黄 浦 区 中 心 医 院 伤 科 上 海 200002)
收 稿 日期 :2001 05— 23 作 者 简 介 :胡 劲 松 (1970 ).男 (汉 族 ).湖 北 麻 城 市 人 ,主 治
医 师 。
本 草思 辨 录 》日其“治 湿胜 之 风痰 …… 劫痰 湿 ,散 肝 风 。”由 此 ,牛 蒡 、僵 蚕 两 者 配 伍 应 用 可 通 行 十 二 经 脉 、开 破 痰 结 、导 其结 滞 、宣 达 气 血 、滑 利 关 节 。 故 石 氏 家 传 名 方 “牛蒡 子 汤 ”即 以 此 两 药 为 君 组 成 。
(1)牛蒡 、僵 蚕 药 对 :牛蒡 、僵 蚕 药对 石 氏在 伤 科 杂 病 中 运 用 得 极 为 广 泛 ,如 :颈 椎 病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肩 关 节 周 围 炎 、股 骨 外 上 髁 炎 、桡 骨 茎 突 狭窄 性腱 鞘 炎 、髋关 节 滑膜 炎 、膝 关 节创 伤性 滑 膜 炎 、滑 囊 炎 等 等 。石、氏认 为该 类 疾 病 大 多 属 中医 “痰 湿 入络 ”范 畴 ,其 主要 病 因是 由于 人 体 气 血 不 和 、运行 不 畅 ,导 致 津 液凝 聚 ,进 而聚 积 成痰 ,若 入 于 经 络则 麻痹 疼 痛 ,入 于筋 骨 则头 项 胸 背腰 掣 痛 , 手 足牵 掣 隐痛 ,聚于 局部 则 肿 而成 块 。对 该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疾 病 进 行辨 证 治疗 宜 采用 化 痰 利湿 ,通 络 散结 之 法 。石 氏每 运 用 牛 蒡 、僵 蚕两 药 ,为 其 治 痰 散结 之要 药 。 牛 蒡 :性 凉 、味 辛 苦 ,祛 痰 消 肿 ,通 行 十 二 经 络 ;《本 草 备 要 》日其 “散 结 除 风 …… 利 腰 膝 凝 滞 之 气 。” 《药 品 化义 》曰其 “能 升 能 降 ,主 治 上 部 风 痰 。” 本 事方 》日其 “治 风 热成 历节 ,攻手 指 作 赤肿 麻 木 ,甚 则攻 肩 背 两膝 ”。僵 蚕 ,性 平 、味 辛咸 ,祛风 解 痉 、化 痰散 结 。 本 草求 真 》日其 为“祛风 散 寒 ,燥 湿化 痰 、 温 利 血 脉 之 品 。”

g石氏伤科草乌磁石药对应用举隅

g石氏伤科草乌磁石药对应用举隅

治法方药石氏伤科草乌磁石药对应用举隅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002) 邱德华 李浩钢指导:石仰山 关键词 石氏伤科 草乌 磁石 药对 临床应用 石氏擅长运用草乌、磁石药对治疗伤科临床疼痛之患,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骨折、脱臼、伤筋、劳损、宿伤、杂病等等。

草乌、磁石配伍应用可通利血脉,消肿息痛,并且磁石之咸凉可制约草乌之峻烈,草乌之辛烈又可镇摄磁石之阴寒,两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兹将其临床运用举隅如下。

1 骨折案例杨老太太。

就诊日期:1998年9月11日。

车辆震撞倾压,右大腿骨折断损裂,筋络瘀血凝结,肿胀疼痛不能动弹。

患者年事略高,气血较衰,恢复不易迅速。

先拟化瘀止痛、正骨舒筋宁神为治。

方药:制草乌3g,煅磁石24g,炙地鳖虫9g,川芎3g,制南星5g,当归尾12g,炙乳没(各)3g,泽兰叶6g,苏木屑6g,延胡索5g,茯神12g,嫩桑枝12g,单桃仁9g。

日1剂,水煎分2次服。

9月17日诊,患者伤瘀四散外达,因之酸楚阵阵;9月23日诊,患者骨骼接续渐坚,伤瘀肿势亦退,肌肤青紫已消,动弹尚觉酸楚。

病情明显好转。

按:本案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打击所致,骨折后大腿明显肿胀,疼痛剧烈,为气滞血瘀型。

正如宋・《圣济总录》所言:“人之一身,血营气卫,循环不穷。

或筋、肉、骨节误致伤折,则气血瘀滞疼痛。

”所以石氏一方面运用制草乌、煅磁石及炙乳没、延胡索、制南星等通脉息痛,另一方面则运用当归尾、炙地鳖虫、川芎、单桃仁、泽兰叶、苏木屑等活血化瘀消肿,更用茯神、嫩桑枝等益气安神,养筋透络,以使经脉气血通畅,局部瘀血凝结肿胀、疼痛消除,而奏良效。

2 脱臼案例周右,40岁。

就诊日期:1960年2月3日。

旬日前重量压伤左髋髀骱脱臼,漫肿疼痛,患肢短缩二寸余,不能动弹,已为手法拔伸捺正复位,疼痛顿减。

治以外敷绑缚,内服通脉健筋息痛。

方药:制草乌3g,灵磁石30g,当归尾12g,怀牛膝6g,大丹参9g,青防风5g,川断肉12g,制狗脊12g,泽兰叶9g,大生地12g,单桃仁9g,上血竭3g。

石氏经验方牛蒡子汤在伤科的临床应用

石氏经验方牛蒡子汤在伤科的临床应用

病、 膝 关节骨关节病等各种骨伤科 疾患。并在 临床 治疗中取得较好 疗效 。
关键词 : 石氏伤科 中图分类号 : R 2 7 4 牛蒡子汤 骨伤科 临床应用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7 3 7 ( 2 0 1 5 ) O 2 一 O 0 4 4 — 0 3
用逐痰化瘀之法 , 随证施治 , 收效颇佳。 牛蒡 子 汤 就 是 基 于 “ 十 三科 一 理 贯 之 ” 的 理 论 基础 , 并结合 长期 临证 体验 , 发展 而成 的石 氏伤 科 内治的代表方剂 。在治疗中石氏伤科将石氏经验 方牛蒡子汤, 应用于腰痛诸症 、 颈椎病 、 骨关节 病等 伤科临床病症 。导师石印玉教授 也常以牛蒡子汤 为基础 , 处方加减变化 , 治疗骨伤科各种疾病。
S HI ’ S Ni u Ba n g Z i De c o r a t i o n o n c l i ni c a l App l i c a t i o n o f Or t h o pe d i c s a nd Tr a u ma t o l o g y S HI C h e n g , DU An — q i , W U J u n — h a o , S HI Yi n g — y u( Di r e c t o r )
“ 痰” 对 损 伤 性疾 病 的影 响 , 从 而提 出 “ 痰 夹瘀 血 碍 气而病” 是很 多 伤科 疾病 发 生 的一 个 重要 环节 的学 术 观 点 。并 在理 伤诊 疗 中以此 为指 导 思想 , 常常 运
1 . “ 痰” 是致 病 因素 , 与气血 津液 密切 相关
《 丹溪心法》 曾言 : “ 痰 之为物 , 随气升降 , 无处 不到。 ” 清・ 何梦 瑶 《 医 碥》 中也 认 为痰 “ 积 久 聚多 , 随 脾 胃之气 以 四讫 , 则 流 溢 于 胃肠 之外 , 躯壳之中, 经 络为之壅塞 , 皮肉为之麻木 , 甚至结成窠囊 , 牢不可 破, 其 患 固不 一矣 。 ” “ 其 症或 由损伤 而起 , 而 这种 损 伤并不重笃 , 更多见于积劳或过劳所致 。其症表现 多种多样 , 或关节肿胀 , 或筋块 , 或麻痹疼痛 , 或有 身热等等 , 所谓痰生百病也 。 ” 由此 可见 , “ 痰” 可导 致 人身诸 多 种疾病 n 。 人体 内的气血津液 , 皆可化生为痰 。宋 ・ 杨士 瀛《 仁斋直指方》 云: “ 夫痰者津液之异名 , 人之所持 以润 养肤 体 者 也 。气 血 平 和 , 关络条畅 , 则 痰 散 而

石氏伤科

石氏伤科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石筱山(1904-1964)、石幼山(1910-1981)昆仲为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

石氏治伤,注意整体调治,内外兼顾,善于有所侧重地综合应用手法、外治、内服、针刺以理伤续断,尤其擅长用巧劲正骨上骱理筋及结合体质、兼邪辨证施以内治方药。

损伤论治,石氏主张气血兼顾。

筱山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提出气血兼顾时要以气为主。

损伤以后,瘀血为患,宜治血为先,但攻逐不能伤正,康复更须扶助正。

石氏又认为损伤亦有虚实之别,虚人受伤是本虚标实,重访瘀著亦是本虚标实,积劳所致的劳损或劳伤更是以虚为主。

石氏还注意治伤须留意兼邪,诸如风寒痰湿之类。

幼山先生尤重从痰取治。

气滞血瘀,失于流畅,即易成痰,痰瘀胶凝致使症情顽笃,慢性损伤易有外邪兼夹,也使痰浊湿滞留注骨节筋络,生诸变证。

内服外治顾其治痰能使疗效更见显著。

石氏以其几代的经验,有系统的外敷内服秘方验方,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石氏仍不断增删修订,使其更臻完善。

内服诸方更非一成不变,检病情不同及对药物认识的深化,随证变化。

(石印玉施杞)方名:三色敷药【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一切伤筋骨折,青紫肿胀,疼痛难忍,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痛。

【处方组成】紫荆皮、黄金子、全当归、西赤芍、大丹参、淮牛膝、片姜黄、五加皮、宣木瓜、西羌活、独川活、香白芷、威灵仙、天花粉、青防风、木防已、川抚芎、左秦艽、生甘草、番木鳖。

【辨证加减】无【临床疗效】无【处方来源】无【按语】[制备与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用饴糖适量调和如糊状,置缸内备用。

摊于韧性纸张或纱布垫上,约0.4-0.5厘米厚,上盖桑皮纸,外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3至5日更换。

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其它药膏或掺药。

--------------------------------------------------------------------------------方名:损伤风湿膏【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舒筋健骨,通利关节。

国医大师石仰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剂

国医大师石仰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剂

国医大师石仰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剂
石仰山
石氏理伤基本原则是按照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概念。

在论治时注重内调气血,外理筋骨,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顾及损伤兼邪。

在掌握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采用内治与外治结合方法进行具体施治。

地龙汤
【药物组成】地龙9g,当归9g,杜仲12g,续断15g,独活9g,香附9g,川芎9g,桃仁9g,制大黄9g(后下),炙甘草6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疏通经络。

主要用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有长期劳累或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积久突发,损伤腰部筋络,气血不通,血痹阻经络,表现为腰部僵直、肌肉痉挛等。

【方剂分析】方中以制大黄、桃仁取其活血化瘀之效;当归、香附、川芎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续断、杜仲起补肝肾、强筋骨及通血脉之效;地龙取其咸寒降泄以通络解痉;独活为引经药,起通经活络之用。

诸药合用起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疏通经络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张血管,减少血小板及红细胞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循环,消除炎症,改善局部营养状况,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有利于骨关节及周围组织、神经的修复。

因此地龙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可能是对于减轻神经根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促进炎症介质的消除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蔡美煌,钩针结合地龙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

骨伤名医经验分享之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三):膏剂

骨伤名医经验分享之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三):膏剂

骨伤名医经验分享之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三):膏剂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石氏伤科临证用药经验,内容有:膏剂的概念和应用场景治案验方膏方是南方冬令进补网红!文:石瑛,殷梦媛,石印玉石氏伤科是享誉上海的一大中医骨伤科流派。

石氏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牢牢把握骨伤疾患的病理机制,吸取中医内外各科临床精华,融会贯通,广收博蓄,形成了以石氏特色理论、石氏特色诊治、石氏特色手法、石氏特色用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

先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增强治疗作用的目的,对药物进行加工,产生了不同的药物剂型。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已载有汤、丸、散、膏、酒醴等剂型名称。

中药剂型不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程度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也不相同。

石氏伤科是中医骨伤科流派之一,临床用药重视方随证变、药随病异,尤其是对汤、丸、膏、酒、散剂的运用,更有独到之处,本文从这些剂型入手对石氏伤科的临证用药经验作一总结。

今天给大家介绍膏剂及典型病案分析。

膏剂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中药剂型中的一种,是传统医学的精华。

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了膏剂雏形的记载。

膏剂分内服和外用2 种,内服膏剂又称“膏滋”“煎膏”,有调养身体、强筋健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功效,用于滋补养生与调治慢性疾病。

膏剂用药往往是在有效汤剂处方的基础上剂量增加10~15倍,形成有效的膏方剂量。

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与青壮年不同,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

中医学认为老年人生理上正气虚损、肝肾不足,病理上表现为多病相兼、虚实夹杂。

适当进补可补益肝肾、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应用膏剂可综合调治气血阴阳,使阴阳达到动态平衡,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故内服膏剂常应用于正气虚损的老龄患者。

典型病例( 石筱山医案) :患者,男,80 岁,初诊时间1962年11月18日。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

石氏伤科(石筱山、石幼山)秘方方名:三色敷药【功能主治】功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一切伤筋骨折,青紫肿胀,疼痛难忍,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痛。

【处方组成】紫荆皮、黄金子、全当归、西赤芍、大丹参、淮牛膝、片姜黄、五加皮、宣木瓜、西羌活、独川活、香白芷、威灵仙、天花粉、青防风、木防已、川抚芎、左秦艽、生甘草、番木鳖。

[制备与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用饴糖适量调和如糊状,置缸内备用。

摊于韧性纸张或纱布垫上,约0.4-0.5厘米厚,上盖桑皮纸,外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3至5日更换。

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其它药膏或掺药。

--------------------------------------------------------------------------------方名:损伤风湿膏【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舒筋健骨,通利关节。

主治损伤以后筋络强硬牵掣或骨节酸痛,及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痹痛。

损伤初起、肿胀不甚显著者亦可酌情应用。

【处方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生川军、全当归、黄金子、紫荆皮、小生地、苏木屑、单桃仁、嫩桑枝、川桂枝,炙僵蚕、小青皮、炙地鳖、炙地龙、西羌活、川独活、川抚芎、香白芷、川续断、黑山栀、骨碎补、透骨草、北细辛、生麻黄、广木香、炙甲片、杜红花、粉丹皮、赤石脂、落得打、白芥子、宣木瓜、乳香、没药、苍术、方八、甘松、山柰。

[制备与用法] 诸药洗净后,切片或打碎。

浸入麻油内7至10日后,入锅文火煎熬,至药枯为度。

去渣滤清,将油继续煎熬,侯其滴水成珠,将锅离火,徐徐筛入炒东丹,边筛边搅,收膏后成圆团状黑色硬块,称膏药肉,贮藏备用。

为去火毒,以置泥地上,贮存一些时日再用为宜。

膏药肉化烊摊于土布上,约0.2厘米厚,多成圆形,也可作长圆形,再加上掺药研和贴于患处。

应用较多时先将膏药摊好,待干收贮。

临用时烘烊再加掺药。

--------------------------------------------------------------------------------方名:阳和痰核膏【功能主治】功能消症瘕,破积聚,化痰核,除肿痛。

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李松松1,谈 钊1,詹红生1,2,陈东煜1,2(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石氏伤科医学中心,上海201203;2.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上海201203)摘要] 观察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将2021年1—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虫粉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虫粉组给予腺苷钴胺片联合参蝎虫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片联合莫比可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12周记录患者VAS 评分和ODI 指数;治疗4周时结合尼莫地平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治疗结束12周时的VAS 评分、ODI 指数均显著降低(P 均<0.05),2组治疗2周、治疗结束12周时的VAS 评分、ODI 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虫粉组治疗4周时VAS 评分、ODI 指数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均<0.05)。

虫粉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24/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不良反应。

参蝎虫粉方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更快地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功能和缓解患者疼痛。

[关键词] 石氏伤科;参蝎虫粉方;腺苷钴胺;腰椎间盘突出症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3.15.010[中图分类号] R68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3)15-2099-05[作者简介] 李松松,男,硕士,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中老年腰腿痛。

[通信作者] 陈东煜,E -mail :dychen26603@[基金项目] 上海市慢性筋骨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MC1920600);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shslczdzk03901);基于海派中医特色优势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流派诊疗体系的临床探索[ZY (2021-2023)-0209-0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项目(16401970102);上海市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ZXYXZ -201703、ZY (2018-2020)-FWTX -1007]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hi ’s traumatology Shen⁃Xie⁃Chong powder decoction combinedwith adenosylcobalamin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LI Songsong 1,TAN Zhao 1,ZHAN Hongsheng 1,2,CHEN Dongyu 1,2(1.Shi’s Center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2.Institute of Traumatology &Orthopedics,Shanghai Academy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It is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i’s traumatology Shen⁃Xie⁃Chong powder decoctioncombined with adenosylcobalami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dmitted to Shuguang Hospit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2021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sect powde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31cases in each group.The insect powde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denosylcobalamin tablets combined with Shi's traumatology Shen⁃Xie⁃Chong powder decoc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denosylcobalamin tablets combined with mupirocin tablets,and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weeks.The VAS scores and ODI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 were evaluated and recorded before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 for 2weeks,4weeks and at 12weeks after treatment,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Nimodipine method at the end of 4weeks of treatment.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and ODI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2weeks,4weeks of treatment and in12weeks af⁃ter treatment(all P<0.05),the VAS score and ODI index after4weeks of treatment in the insec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the differences in the VAS score and ODI index after 2weeks of treatment and in12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all P> 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90.32%(28/31)in the insect powder group and77.42%(24/31)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No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Conclusion Shi’s traumatology Shen⁃Xie⁃Chong powder decoc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umbar spine activity function and relieve pain of the patients.Keywords:Shi’s traumatology;Shen⁃Xie⁃Chong powder decoction;adenosylcobalamin;lumbar disc herniation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伤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以腰腿痛为主,或伴随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石氏伤科:
一、伤科内服方药:外伤用药以化瘀消肿,和营止痛,坚骨壮筋,舒筋通络作为重点,而内伤用药则侧重于活血理气,和络止痛,并以调整脏腑之功能为主;损伤之杂症,又以祛邪蠲痹,调益肝肾气血为要务。

1、外伤:一般指四肢筋骨损伤,如伤筋,骨折,脱臼等。

可分为初,中,后三期而分治之。

四肢损伤:
早期参考方:荆芥6g生地12g当归9g地鳖虫9g赤芍9g忍冬藤12g泽兰叶9g留行子9g炙乳香、炙没药(各)3g青皮、陈皮(各)4.5g 桃仁9g;局部青紫严重加黄荆子克,紫荆皮9g;如有骨折,加煅自然铜12g骨碎补9g。

中期:筋骨已开始接续,瘀血散而未尽,气血仍未调和。

治疗一方面继续固定,一方面“曲转”,也就是关节适当活动,使气血通畅。

用药则以活血舒筋和络为主。

参考方:当归9g丹参9g防风6g独活6g川断12g狗脊12g川芎4.5g泽兰9g红花3g伸筋草12g 后期:肿胀消退,筋骨接续,但尚未坚固,酸软少力,关节活动也觉牵强。

这一时期治疗,就要加强活动,使气血通畅,筋骨的力量恢复。

内服益气活血,健筋壮骨药。

参考方:炙黄芪12g炒党参9g焦白术6g当归6g独活6g川续断12g狗脊12g红花9g伸筋草12g;局部畏冷,加桂枝3g白芍6g;温经通络,健壮筋骨,必要时可检查加鹿筋6g(先煎)虎骨粉1.5g(吞)或用豹骨、猴骨粉代。

骨折:
初期:以活血祛瘀,消肿息痛为主。

新伤续断汤(当归,地鳖虫,丹参,苏木,桃仁,泽兰,炙乳香没药,骨碎补,煅自然铜,续断,延胡索,桑枝)。

本方功能化瘀消肿,续骨息痛,用治新伤骨折。

肿胀剧烈者,可选加紫荆皮,刘寄奴,留行子,荆芥,防风,南星,万灵丹等。

疼痛剧烈者,可选加血竭,三七,制草乌,磁石等。

瘀血化热可选加丹皮,赤芍,生地,忍冬藤,连翘,山栀,制川大黄等。

大便秘结可选加枳实,厚朴,生大黄,玄明粉,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等。

一般上肢加姜黄,桑枝,下肢加牛藤,威灵仙,除去续骨药亦可主治伤筋,脱臼所致的瘀滞肿痛症,视病情的不同亦可另加用生地,花粉等以补充骨折后津血的消耗,并可加用枳壳,陈皮等理气药以助血行。

中期: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和营续骨汤(当归,赤芍,白芍,川芎,生地,杜仲,续断,骨碎补,五加皮,红花,陈皮,桑枝,独活)。

肢麻酸楚选加黄芪,桂枝,木瓜,鸡血藤等。

脾虚面色苍白选加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等。

阴虚津少选加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

湿困纳呆加选苍术,厚朴,蔻仁,谷芽,麦芽,生山楂等。

后期:以益气血,补肝肾为主。

常用方药:坚骨壮筋汤(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熟地,续断,狗脊,鹿角,鸡血藤,红花,陈皮,茯苓)。

如关节疼痛,活动不利选加千年健,络石藤,伸筋草等。

关节酸麻选加蚕砂,木瓜,五加皮,乌梢蛇等。

2、内伤:一般指头脑,胸腹等躯干部的损伤,即以脏腑经络气血受病为主,按损伤的部位,久暂而分治之。

内伤诸证较严重者,可现气闭昏迷之证,宜先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以开闭宣窍,如化热烦躁不宁的亦可服琥珀报龙丸,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等。

胸腹内伤,气滞窜动作痛者,以理气通络为主,活血化瘀辅之。

常以小柴胡汤及金铃子散加减,亦可用验方理气止痛汤出入(柴胡,香附,当归,川楝子,延胡索,木香,青皮,枳壳,乳香,没药,路路通等)。

胸腹内伤,瘀滞疼痛者,则以活血化瘀为主,理气和络辅之。

可用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尾,山甲片,大黄,桃仁,红花,甘草)或膈下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壳,香附,延胡索,乌药,五灵脂,丹皮,甘草)等加减出入。

胸部内伤有咳痰者,可选加杏仁,贝母,桔梗,前胡,旋复花,白芥子,黛蛤散等。

有痰血者,可选加茜草,蒲黄炭,仙鹤草,藕节,旱莲草,三七等。

纳呆泛恶者,可选加姜半夏,姜竹茹,藿香,建曲,砂仁,茯苓等。

腹部胀滞者,可选加大黄,玄明粉,瓜蒌仁,郁李仁,麻仁丸等。

疼痛较剧者,可选加降香,血竭,三七等。

少腹部或会阴内伤而见小便涩滞者,可用柴胡桔硬汤(柴胡,桔梗,升麻,延胡索,乳香,没药,地鳖虫,当归尾,丹参,泽兰,小蓟炭,牛膝炭,梗通草,琥珀)。

陈伤延久不愈,瘀化未尽者,可予三棱和伤汤(三棱,莪术,青皮,陈皮,党参,白术,白芍,当归,乳香,没药,枳壳,甘草)。

头部内伤用药,一般亦以三期辨证用药法。

早期常用柴胡细辛汤(柴胡,细辛,薄荷,当归尾,地鳖虫,丹参,半夏,川芎,泽兰,黄连)和防风归芎汤(防风,当归,川芎,丹参,桃仁,泽兰,苏木,荆芥,蔓荆子,乳香,没药)以升清降浊,化瘀宣络为主。

中期常用天麻勾藤汤(天麻,勾藤,白蒺藜,当归,丹参,赤芍,白芍,川芎,枣仁,茯神)参以川芎茶调散加减,以平肝熄风,和血宁神为主。

后期常以补气养血,养心宁神,平肝和胃等法参合应用,如以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出入。

如见神昏痰蒙可选加胆星,竹沥,天竺黄,石菖蒲,白金丸等。

胸闷呕恶可选加姜竹茹,姜半复,藿香,左金丸,玉枢丹,砂仁等。

头痛剧烈可选加川芎,白芷,蔓荆子,全蝎,蜈蚣等。

心烦失眠梦多可选加茯神,远志,朱灯芯,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躁动不安可选另羚羊角,钩藤,龙骨,牡蛎,磁朱丸,马宝,玳瑁,全蝎,蜈蚣等。

目眩视物昏糊可选加钩藤,蒺藜,菊花,石决明,枸杞子,充蔚子等。

病久肢冷偏废不用可选加黄芪,桂枝,细辛,鹿筋,蜈蚣,地龙,僵蚕,当归尾,桃仁,红花等。

3、伤科杂症:一般指损伤而兼有风寒痰湿等痹着之邪留滞及筋骨劳损,骨节变形等似伤非伤之夹杂症。

精心整理
损伤未彻而兼有风寒甚者,常用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红花,桃仁,赤芍,白芷,细辛,甘草)以祛邪宣络,活血止痛。

兼风邪痰湿入络之症而见关节肿胀,筋结成块,肢节活动牵掣或为麻痹疼痛者,常以牛蒡子汤(牛蒡子,僵蚕,白疾藜,独活,麦乳,白芷,半夏,桑枝)加减之。

腰腿痛兼邪或夹瘀血留滞太阳经者,常用独活寄生汤合地龙散(地龙,肉桂,苏木,麻黄,当归尾,桃仁,黄柏,甘草)加减。

劳伤筋骨、损及元气而见腰背酸痛、四肢疲乏、动作呆滞无力、头晕纳呆、甚至关节变形诸症,常有调中保元汤(党参、黄芪、冬术、熟地、山药、山茱萸肉、续断、补骨脂、甘枸杞子、龟版、鹿角胶、陈皮、茯苓、甘草)加减。

疼痛剧烈者可选加制草乌,川乌,附子,威灵仙,羌活,独活或虫类搜剔药如甲片,乌梢蛇,全蝎,蜈蚣及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虎杖等。

兼肢麻痰湿流注者选加南星,白芥子,指迷茯苓丸等。

肿胀重滞选加茯苓皮,泽泻,防己,木瓜,米仁。

痿软无力可选加苁蓉,锁阳,仙灵脾,鹿角,黄芪等。

关节变形可选加生地,熟地,骨碎补,威灵仙,蜂房,蕲蛇等。

湿热下注选加苍术,川黄柏,牛膝,防己,虎杖,川椒目等。

关节不利可选加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石楠叶等。

二、外用药:伤科外用药的种类和剂型很多,大都是古今医家的经效验方,各具特色,一般常用敷药,膏药,掺药,熨药,搽擦药,熏洗药等,分别应用于损伤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症状表现。

铁扇散(乳香,没药,石灰,龙骨,象皮等)用于创伤,止血生肌,拔毒,敛疮之功。

金枪膏(金银花,紫花地丁,川黄连,乳香,没药,血竭,象皮等)用治疮伤及破皮断骨,具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之功。

红玉膏(东丹,熟石膏)具护肤生肌之功。

三黄膏(大黄,黄芩,黄柏,东丹等)具清热以消瘀靛肿止痛之功。

三色敷药(紫荆皮,黄金子,番木鳖,当归,赤芍,丹参,白芷等)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见功。

伤膏药(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当归,红花,地鳖,麻黄,细辛,迷骨草等)具温通活血散滞之功,善治损伤风湿诸证。

消坚膏(泽漆,大戟,姜虫,生南星,生半夏等)具软坚散结之功,用治伤后瘀疼,关节僵硬及患处结块坚硬,肿胀积液等症。

黑虎丹(山甲,全蝎,蜈蚣,蜘蛛,乳香,没药,腰黄,麝香等)能去瘀消肿散坚,用治挫伤结块坚硬及无名肿毒。

桂麝丹(肉桂,丁香,麝香)能温经散寒,透窍止痛,用治损伤风湿痹痛。

接骨丹(血竭,骨碎补,煅自然铜,乳香,没药,麝香等)具接骨续筋止痛之功。

伤筋药水(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苏木,红花,威灵仙,山萘,樟脑等)用治损伤风湿筋骨麻木疼痛,筋络挛缩诸证。

经效洗方(生川乌,生草乌,甘松,山萘,羌活,独活,当归,紫草,海桐皮等)用治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后期,筋骨疼痛,关节不利等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