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能与不能
大陆与台湾,幼教差异在哪里
大陆与台湾,幼教差异在哪里大陆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幼儿园,诞生于1903年的武汉,有百年的历史。
正当我国幼儿教育受到十年浩劫之时,蒙特梭利、马卡连柯、皮亚杰等一大批至今闻名于世的幼儿教育专家活跃于世界各国。
台湾第一所幼儿园,是1897年蔡梦熊考察日本后,在台南关帝庙开办的,比大陆早8年。
二战后的二十年里,台湾幼儿教育谈不上多大进步。
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台湾幼儿园的教材教法,仍是从大陆移植而来。
如,张雪门"行为课程",熊慧英"五指活动"等。
台湾幼儿教育的真正繁盛,是发生在1981年公布《幼儿教育法》后,不失时机地引进了国外先进理念。
30年来,台湾幼儿教育发生令人恬目相看的进步。
相反,大陆却流行着:不能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的观念!起跑线在哪?认为要上好大学,必须先上好的幼儿园。
上好小学,要考试;上好中学,要考试;上好大学,更要考试。
这是应试教育的源头。
应试教育,衍生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还真是风生水起,火火红红,与台湾幼儿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于是,大陆学前班,把小学内容,压到幼儿园。
高考,成了大陆教育的方向标。
应试教育,从高考延伸到中考,延伸到小升初,延伸到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育,变成不能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这起跑线,是为能够早一步、快一步,抢占好小学资源,中学资源,大学资源。
这样,幼儿园定位十分突出清楚。
本文尝试从两岸幼教的立法层面、管理层面、资源层面、教育层面作一些粗线的探讨,让我们一起寻找分析台湾与大陆幼儿教育的差异到底在哪里?一、从大陆高考状元遭美港大学拒收说起今年,北京市理科高考状元李泰伯成了名人,不是因为状元身份,而是曾经申请美国11所顶尖大学遭拒。
前年新华社报道说,17个省市学生报名香港大学,有11个状元被拒。
美国11所顶尖大学和香港大学,都拒绝接收中国状元,这不能不说大陆现行制造状元的考试制度和方法,即应试教育,值得国人怀疑。
社会科学的求实之道——谢宇教授访谈录谢宇
社会科学的求实之道———谢宇教授访谈录谢宇范钟秀鲁子奇刘真珍(北京大学,北京100871)摘要:谢宇教授作为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接受访谈中主张社会学研究应该是跨学科的,接纳不同的研究方法;他继承了导师邓肯的总体逻辑思想,强调社会学研究重视异质性,可以从组间差异入手,并期望在中国推广以人口学的视角、方法来研究社会学现象。
谢宇教授也谈到,一旦选定了研究题目就要坚持做下去,并且他建议要在中国建设动态追踪的数据库,以了解事态演变过程和建立因果关系。
同时,他也提及大学要培养的两类不同人才和对中国学生的建议。
关键词:异质性;社会科学;量化研究;追踪数据库中图分类号:G91-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2)03-0005-06收稿日期:2012-04-15作者简介:谢宇,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统计系、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社会研究所调查研究中心、人口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千人计划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
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分层、统计方法、人口学、科学社会学和中国研究。
范钟秀,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
鲁子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9级硕士研究生。
刘真珍,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采访时间:2011年10月18日采访地点: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采访者(范钟秀鲁子奇刘真珍):谢宇老师,今天很荣幸邀请到您来接受我们《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的访谈。
一向很敬仰您的成就,此次访问之前对您的求学经历也做了一些了解,得知您在1982年出国以后拿的第一个学位是科学史的学位,进一步接触您的学术成果后,发现科学史的问题意识,似乎与您在统计学、人口学等领域开启新的应用和反思视角有很大关系。
那能否请您简单谈一下科学史的学习对您之后的研究有何作用?它起到了什么潜移默化的影响?谢宇:人的发展有时不是可以设计的,也没有常规的发展方向,有时候过去的事情只是偶然发生的,跟你将来没有必然(关系),可能会有一些决定性因素,但这些因素有时候是隐性的,是人自身感觉不到的。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0篇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0篇护理工作心得体会1我从事护理岗位刚好一年的时间,也正是我需要学习的时间。
知道在工作中,“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我知道作为一名护士肩上的责任和重任,所以白衣天使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都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只有你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
在这里我谈谈我对这份职业的一些心得体会。
当我穿上护士服第一次踏进病房时,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的,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觉得来到这个科室怎么就那么繁琐的事,对于我一个新来的护士来说是有一定的压力的,不过幸好有那些美丽可爱的同事们帮助我,我的心里也就慢慢放下了我的压力。
从而心里也就有了一种使命:我明白了护士的价值和“天使”背后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
每天早上起床就对自己说,我可以的,我可以帮助患者战胜他们的疾病,帮助他们战胜病魔的困扰。
所以我每天都会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坚持下去的。
我也总是对自己说:“好好工作,不要出错!”,我们医护人员现在就是他们眼中的希望,所以你得好好努力学习,争取做到更好。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病人要我做”为“我为病人做”,做到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舒适的护理。
体现出“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以及热心”的服务理念。
作为一名平凡的白衣天使,在工作中我不求感谢,也不求回报,更不求鲜花和掌声,我只希望在我们付出爱心和责任心的同时,能收获一份尊重理解与支持。
然而在我们每时每刻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用自己辛勤劳动帮助病人解除病痛,使其尽快恢复健康,我心里也就莫名的开心与快乐。
护理工作心得体会2护士的工作岗位神圣而崇高。
身穿白大褂在岗位上履行职责,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够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务。
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重工作效果。
我认为,护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实真正做好却又不是件易事。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通过这两个月的工作我觉得护士一定要有: 责任心,熟练的技能,热情和蔼的态度.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酌盈以剂虚:明代财政协济探析
酌盈以剂虚:明代财政协济探析◎程思瀚内容提要 协济是明政府为平衡国家各区域间的财政负担、缓解“量入为出”模式下的财政定额化困境、整合中央财权所确立的财政调拨制度。
这一制度广泛实施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财政部门和系统间,可分为常态化协济与临时性协济两种运作模式,前者包括驿传、宗藩等协济项目,后者包括军事、水利、营建等协济项目。
嘉靖朝以降,由于国家财政状况整体恶化,以及协济本身存在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协济运作屡屡出现逋欠之弊,使诸多协济事项难以为继。
为纾解这一困局,明政府致力于提高协济在各部门的优先级,并采取抵兑、蠲逋、带征等措施,维持了协济制度和政府部门的运作。
尽管协济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政府的诸多财政问题,但其在明代国家的财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明代 协济制度 财政调拨 财政平衡 “量入为出”〔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12-0089-11 我国古代财政体制中,有两个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
其一,国家为控制广阔疆域所付出的统治成本,给不同地区带来了各异的财政负担,以至各地“受累不均”。
这尤其体现在彰显国家统治广度的驿传制度上,财政实力薄弱地区或因地处冲要而难于维系,财政实力雄厚地区或因偏居一隅而应付裕如,各地区为国家有效治理所付出的代价天壤悬隔。
其二,历代王朝主要采取“量入为出”的财政模式。
这种财政模式符合儒家“仁政”要旨,被古人视作征敛有度之制。
①然而,这也导致了财政收入的高度定额化,削弱了国家应对非常事件的财政支出能力。
协济正是明王朝为了缓解这两大财政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广泛实施的一项财政调拨制度。
现有研究虽注意到了明代的财政协济问题,或聚焦于单个协济事项及弊端,②或考察地方政府协济的种类、范围等问题,③可少有专门探讨。
④总的来说,学界对协济基本性质的认知尚为模糊,也没有对①②③④陈锋:《传统范式的转换:从“量入为出”到“量出制入”》,《史学集刊》2021年第5期。
小白花、紫藤花,还有那原野上的小草——中国歌剧百年回望之七
小白花、紫藤花,还有那原野上的小草——中国歌剧百年回望之七Centennial retrospect (Part 7):Little white flowers, wisterias and the grass in the wilderness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国歌剧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然而,与其他门类的舞台剧相比,歌剧的艺术创作和生产周期毕竟相对偏长。
直到1979年,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际,才有一批剧目集中出现。
这批剧目中,出现最早、动作最大的大约是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广西歌舞团联合制作的《韦拔群》,这也是作曲家陈紫壮志未酬的最后一部歌剧。
陈紫在生命暮年时对其与歌剧相关的艺术活动做了一次回顾,谈到《韦拔群》的音乐创作,他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多声部合唱。
他说,这个戏给他提供了更多的可以吸收、采用西洋歌剧作曲方面的手段和OUTLINE / Historians believe that Sparrow and Child , created by Li Jinhui exactly 100 years ago, is the first-ever composed opera in China. Critic Jiang Li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opera’s development in China over the past century.技巧的机会,特别是转调、和声。
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多声部合唱《拔哥回来了》,既是民族的(侗族),又是西洋歌剧的对位手法(复对位),把少数民族的音调用在里面,并有所发展。
在陈紫看来,《韦拔群》之前,中国歌剧界还没有人用对位手法写合唱。
二是咏叹调与宣叙调的有意结合。
有人评价这是“现代咏叹调”,其实“现代”的概念未必准确。
陈紫自己也说,威尔第晚年就更多地运用了这种手法。
三是注重了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了器乐的重要作用。
台湾地区高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状况及启示
台湾地区高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状况及启示知识分享项目,计划将MIT所有的课程上传到网络,供学习者免费试用,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丰富多元的,此外使用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课程大纲、影音课程、备课投影片等资源。
该项目很快引起了其他大学的关注和效仿,许多高校纷纷与MIT展开合作,并有计划地开发自身的开放式课程,逐渐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开放式课程浪潮。
相比大陆高校而言,台湾高校的开放式课程建设起步略晚,但发展很快。
台湾高校从一开始就吸收了欧美高校课程经验,同时融入了台湾高校办学内涵及特色。
研究和探讨台湾高校开放式课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推动大陆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公开课项目的改革和创新。
一、台湾地区高校开放式课程发展状况(一)台湾开放式课程发展历史回顾开放式课程引入台湾最初源于朱学恒领衔发起的OOPS开放式课程翻译计划。
该项目针对国外开放式课程因语言障碍而无法广泛利用的问题,通过组织义工有计划地翻译国外著名大学的开放式课程,目前翻译的课程已高达2487门。
同时,OOPS拓展了开放式课程的内容广度,对MIT等多所高校提供的影音课程1/ 13添加了双语字幕,受到了学习者的广泛欢迎,开启了台湾开放课程本地化进程。
2007年台湾交通大学率先加入国际开放式课程联盟(OCWC),受此推动岛内大多数高校相继加入开放课程行列。
2008年底,交通大学领衔发起成立了台湾开放式课程联盟(TOCWC)。
目前台湾高校已形成以交通大学的理学基础学科课程、台湾大学与政治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台湾师范大学的机构典藏经典等一系列特色开放课程。
台湾师范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始运用开放式课程实施跨校选课,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同步学习。
依据台湾教育部门的规定,大学在校生可以选修不超过所有修读学分的1/3。
此外台湾教育部门也专门提供了经费补助及优惠政策,鼓励高校开放课程,同时对开放式课程的模式、规格和学分都逐渐予以规范化,并采取经费补助和政策优惠等措施,使得台湾高校的开放式课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
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王泛森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摘要:这是王泛森院士写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对即将读研的同学很有意义,到了研究生阶段,不能再用本科生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更应该具备学术研究素质,学会创新,学会主动学习,学会怎样与老师一起进入研究领域,又是人生中的一个新课题。
一、研究生与大学生的区别首先跟大家说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学生的区别。
大学生基本上是来接受学问、接受知识的,然而不管是对于硕士时期或是博士时期的研究而言,都应该准备要开始制造新的知识,我们在美国得到博士学位时都会领到看不懂的毕业证书,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问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内容为何?他告诉我:“里头写的是恭喜你对人类的知识有所创新,因此授予你这个学位。
”在中国原本并没有博硕士的学历,但是在西方他们原来的用意是,恭贺你已经对人类普遍的知识有所创新,这个创新或大或小,都是对于普遍的知识有所贡献。
这个创新不会因为你做本土与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大学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选择自己的问题取向,学会创新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经进入另一个阶段,不只是要完全乐在其中,更要从而接受各种有趣的知识,进入制造知识的阶段,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应该有所创新。
由接受知识到创造知识,是身为一个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仅如此,还要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容器,等着老师把某些东西倒在茶杯里,而是要开始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
做为研究生不再是对于各种新奇的课照单全收,而是要重视问题取向的安排,就是在硕士或博士的阶段里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课以及读的书里面都应该要有一个关注的焦点,而不能像大学那般漫无目标。
大学生时代是因为你要尽量开创自己接受任何东西,但是到了硕士生和博士生,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论文,那篇论文是你个人所有武功的总集合,所以这时候必须要有个问题取向的学习。
(二)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跨越一个重要的领域,将决定你未来的成败。
人文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规定
人文学院关于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规定为贯彻落实我校“十二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强化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与日常管理,牢固树立研究生培养质量意识,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推进我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要求,同时依据我院实际情况,经全院教师讨论,特制定本规定。
一、严格学术规范1.继续保持和发扬学院严谨、务实的优良学风,鼓励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不做重复研究和落后研究,反对急功近利和粗制滥造,反对弄虚作假、捏造事实、伪造数据,坚决杜绝抄袭剽窃现象。
2.尊重他人学术成果,撰写论文应严格核实资料来源、引文出处,不管直接引用、间接引用,还是全部引用、局部引用,必须加以注释或标明出处页码(不得出现无出处页码的引文)。
鼓励使用原生文献,谨慎使用二手资料。
3.学位论文的写作应严格执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位论文写作格式”(附后)。
4.研究生入学后发表论文,必须经过导师审读同意才能寄出,否则不得以人文学院及其相关研究机构名义发表。
导师有审定、推荐研究生发表论文的义务;对论文的选题、内容提出过建设性意见的,也有署名的权利,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撰写的文章与导师合署。
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1.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主要标志。
各学位点、指导教师务必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重视学位论文中期考核、专家匿名审读、预答辩、答辩等环节。
2.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前,需先打印一份交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隐去导师和研究生有关信息),由学院聘请专家匿名审读。
审读侧重以下方面:论文整体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格式是否符合规范,差错率(抽查任意10页的内容,统计出其中的差错率)。
如果发现内容有重大疏误,或者格式严重不合规范,或者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五,可判定为不合格,原则上暂缓答辩,半年后,经修改重新审读合格,方可提交答辩。
3.专家匿名审读通过并作必要修改后,可以申请预答辩。
预答辩必须提交论文完整稿;预答辩结果分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类,前二类作必要修改后可送外审;后一类延迟半年或一年重新组织预答辩和答辩。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酝酿.( liànɡ) 着.落( zháo) 绿茵.( yīn) 瘫.痪( tān)B.抖擞.( sǒu) 看.护( kàn) 粗犷.( kuànɡ) 整宿.( xiǔ)C.贮.蓄( zhù) 静谧.( mì) 侍弄.( nònɡ) 分歧.( qí)D.澄.清( chénɡ) 吝.啬( lìnɡ) 霎.时( shà) 攲.斜( qí)2.下列词语中全正确的一项是()A.阴蔽祷告地毯水波鳞鳞B.姊妹匿笑委曲笑嬉嬉C.菡萏决别化装呼朋引伴D.徘徊憔悴干涩彩棱镜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班主任很善长发扬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B.最近小明买了一个新玩具,我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感觉很有趣。
C.班长的口才很好,连一度消沉的小林同学都被劝说得转变了观念,真是咄咄逼人....呀!D.听说离家数年的儿子已经走到了村口,王奶奶喜出望外....,慌得丢下围裙就往村外迎去。
看着风尘仆仆的孩子,王奶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B.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
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____。
2017形势与政策两岸关系心得体会
2017形势与政策两岸关系心得体会众所周知台湾问题由来已久,其间经历了诸多的演变和发展,台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国际化,新时期如何处理海峡两岸关系关系重大,这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考验。
两岸发展,关系到我们,来看看与两岸关系相关的论文有哪些。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形势与政策两岸关系心得体会,希望你们喜欢! 2017形势与政策两岸关系心得体会篇1《浅析海峡两岸关系新进展》摘要: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
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经济;文化一、两岸关系进展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
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
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
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
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
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
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案例分析一.《孙子兵法》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案例一:该印刷厂承接编辑部杂志的印刷工作,因不可抗拒的原因编辑部延迟一段时间付印刷费(合同中已注明因此原因可推迟付款),但印刷厂不予理解到编辑部大吵大闹,甚至动用武力威胁编辑部工作人员,给编辑部带来很恶劣的影响,编辑部为平息事件将支票开给印刷厂,并要求印刷厂道歉。
印刷厂不但不道歉,也不到编辑部完成领款手续,反而到法院起诉。
最后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印刷厂撤诉。
在印刷厂不理解编辑部的好意而执意要无理取闹的时候,编辑部采取诱敌之策,首先向印刷厂示弱,让印刷厂觉得自己占据的有利的地位,如果打官司必赢无疑,于是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积极准备打官司。
而在同时编辑部在积极的准备所有对印刷厂不利的证据,如果印刷厂不停劝告一意孤行则必给予迎头痛击。
二:致人而不致于人案例](二):[断腿之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黄盖合谋演出了一场拍案叫绝的苦肉计。
而在很早以前,曾有着这样的故事,日本人想开一个啤酒厂时,丹麦啤酒酿造技术是世界第一流的。
但那时的啤酒厂的保密程度很高,不许随便参观。
当时日本去了一个大老板,转了三天也没有办法走进啤酒厂。
后来,他看到该厂每天早晚有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进出,当他得知车上坐的是啤酒厂的老板时,突然想出了一条苦肉计。
一天,那辆载着啤酒厂老板的小轿车开除来时,他故意突然迎面朝小轿车快步走去,结果被车所撞,并压断一条腿。
他被送进了医院,啤酒厂的老板问他以后怎么办,他说:等我腿好了以后,就让我去你的啤酒厂去当个看门的,混碗饭吃吧。
啤酒厂老板一听他不找麻烦,就满口答应了。
后来,这个日本人便当上了啤酒厂的门卫。
经过3年的观察和琢磨,他对这家啤酒厂的设备、原料、工艺已了如指掌。
掌握了这些重要的技术情报后,他便扬长而去,回国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啤酒厂,抢占了日本的啤酒市场,获得了高额利润。
神日制铁(株):参观工厂者须踞生产线40米以外。
2015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真题(A类)-converted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国外已有成熟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可供借鉴
B、“ 谁污染谁买单” 制度需完备的法律框架
C、高额的污染成本能刺激环保技术的发展
D、高新环保产业是社会投资的必然趋势
32、一个社会要想进步与发展,应有包容、宽容新闻媒体的雅量与胸怀,要知道记者与媒体也— 样会犯错。公众 提升自己运用与辨识新闻报道的素养与能力,让建立在蓄意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基础上的炒作没有市场。媒体与 记者更应提升精准取舍新闻事实的能力与修养,恪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像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的那样,不应让事 实迁就观点,而要让观点以事实为依据。如此,我们才能透过媒体— 起捕捉这个时代与社会真实的脉动。
不靠
货币发行来实现透支款项,这时的透支信贷就可能
原有的信贷平衡,造成信用膨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扩大 C、吸纳
加强 紧缩
打破 扰乱
B、减少 D、压缩
削减 增加
干预 破坏
30、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
人类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
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
,而且很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谣言产生的土壤,
A、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
B、钓鱼岛群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C、黑积最大的岛屿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黑龙江无法看到极昼现象 C、全国大陆最低点位于海南
B、贵州有全国最大的瀑布 D、广西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11、关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源。— 个调研课题的统计表明,各方对科技文献和数据的需求居于首位。目前这些重要资源大量沉淀在高校和研
究院所,需要使用它们的单位(尤其是企业)无法
台湾经济得失六十年镜鉴
在张 忠谋看 来 ,台湾 的企 业许 多都是 中小企 业 ,固然是 过去成 就 了一个 经济成 长 的奇 迹 ,但 是现
在产业 要升级 了 ,中小 企业往 往不 能有足够 资金 ,不能拿 到足 以使 其升级 的技术 。
文 叶 一 剑
上 .  ̄t 取了均济长中 l-湾得年经增展, -.度去年经发9 一过6的济率 台 o %
困难 重 重 。 “ 业 升 级 就 是 要 提 高 产 业 的 附 加 价 产
经成 为 常识 ,但 在 面对 远 期 和 近期 的利 益 冲 突进 行决 策 的时候 ,却 总 也难 以摆 脱 因 为对 近 期 的迁 就 而使 得 未 来 的某 个 时 点 突
然 发 现 ,更 大 的 纠结 已经 在 多年 前 的 选择
一
1中 小 民 营 企 业 双 刃剑 .
虽然 “ 人无 远 虑 必 有 近 忧 ” 的说 法 已
多 民 营企 业 基 于 快 速成 长 的需求 ,纷纷 选 择 进 入一 些 传 统 产业 ,有 很 多都 是 代 工性 质 的 。这 使 得 多 年 以后 ,在面 临 新 的全 球 产业 竞 争 的情 况 下 ,规模 相对 较 小 的 民 营 企业 使 得 台 湾 整体 产 业 转 型升 级 之 路变 得
“ 经济奇迹” ,成为发展 中国家和地 区经济
发 展 的典 范 。
与这一 “ 经济奇迹”的赞誉相伴随的
是 ,台湾 的产 业 结构 在 经 由农业 向劳动 密
集 型工 业 再 向重化 工 业进 而 向技 术 和资 金
密 集 型T 业转 型 升级 的 过程 中,也 多有 闲 惑 。并 且 ,按 照 台湾 “ 政 院经 建会 ” 主 行
丘成桐事迹感想600
丘成桐事迹感想600最近读了丘成桐教授的自传《我的几何人生》,丘教授是菲尔兹奖得主兼沃尔夫奖得主,华人数学家无出其右,就差一个阿贝尔奖就大满贯了,全世界大满贯的也没几个,比如法国的J.P. Serre。
丘成桐祖籍蕉岭,自称是客家人,那个年代蕉岭属于汕头,所以会提到他是汕头人;但现在蕉岭属于梅州,严格来说梅州才是客家地区,汕头当然是潮汕地区,所以不能说丘成桐是潮汕人,说客家人更为准确。
他也没有潮汕那种经商头脑,更多是客家人那种治学的思维。
丘成桐的父亲在那个年代已经是早稻田的硕士,家族背景肯定不差,可惜身逢战乱,一直颠沛流离,在不同学校教书,后来因病英年早逝。
那年丘成桐才14岁,不过父亲的言传身教已经烙印在他心中。
随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求学,得到伯克利来的教师欣赏,得以推荐去伯克利读大学。
从全书不难看出,丘成桐对老外都颇有好感,但对中国数学家基本上都颇有微词,从他的导师陈省身,到他的同辈项武义,再到他的学生田刚,丘成桐都吐槽了不少,吐槽的对象还包括杨振宁、萧荫堂等,但对外国数学家丘成桐很少说坏话。
按书中所述,丘成桐其实并没有受到陈省身多大的恩惠,陈省身虽然是他导师,但其博士论文在博士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发表,与陈省身无关,更多是跟老外教授合作的;而陈省身给他的指导是让他证明黎曼猜想,丘成桐是不愿意的。
后来陈省身发现推不动丘成桐,就想放他毕业,于是用了丘成桐一年级那篇论文,稍作修改,写成博士论文,答辩一下,就毕业了。
所以丘成桐是两年博士毕业,毕业的时候非常年轻。
相比之下,陶哲轩少年天才,但博士毕业年龄跟丘成桐差不多的,大家又扯平了。
丘成桐读博士的时候旁听了非常多的课,远超要求。
虽然博士应该做研究,不应该修课,如果读工程类的博士,导师一般要求做助研,其实就是给导师当廉价劳动力,导师不喜欢学生修课,因为会耽误工作的时间,也就是被剥削的时间。
但数学不大一样,数学的积淀要深厚很多,因此现在数学博士的年限越来越长了,因为每个分支都发展得太快。
大学语文 容忍与自由
不听老 人言,做 事不周全。 嘴上 无毛,做 事不牢。
• 四层: (8)说明自述50年之事的目的:照应开 头论点。 • 五层:(9~12段)由上述事件得到启示: • 要容忍“异己”且是相互的。
仍以己为例,说明对于社会、他人给予的 容忍,要感激,要报答。怎么感激、报答?就 是用同样的态度:容忍。如果这样,那么整个 社会就会和谐美好,即“和而不同”。 现在,我们提倡实现中国梦,学习胡适这 篇文章,倡导“容忍”、倡导“和而不同”是 否仍有现实意义? 思考:为什么我要以容忍的态度报答社会?
•
这部分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作扩展性的 论述——从个人转向社会,从社会“自由史上” 寻找“不能容忍”的根源——人类“不能容忍” 这一陋习的根源——“喜同恶异”、“深信自 己是不会错的”。这就深入现象内部,挖掘其 本质了。
本部分又可分三层:
• 一层:(13、14 )提出观点,寻找根源, 揭示实质——总论。
•
因为这个社会如此地容忍我。这既交 代了我的看法的来由,同时也说明这个 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多元的统一体,是在 相互容忍中共存。
在论证方法上,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
•
三、(13~23)从社会视角,论述在宗 教、思想、政治自由史上的“容忍态度最难 得、最稀有”,从而说明“容忍比自由更重 要”。
审题:
• 第一题为命题作文,论题是 “建设和谐社 会”,论题为我们限定了需要论述的问题,因 此本文只能围绕它而论,不如此便是走题。论 点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容忍”,故这个命题 是以论点为题。但论题也在其中。因此,写这 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楚与明确的是:什么是“和 谐社会”?“容忍”的含义是什么?弄清了这 连个问题就脉准开论的方向。然后展开与深入 论证: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容忍”? (1.必要性;2.重要性;3.现实性等)怎样建设 和谐社会,即怎样“容忍”?(可多视角谈, 如党和政府该怎样做;社会公民该怎样做等)。 最后展示如果全社会都学会了容忍,并化作行 动,人人具备容忍的品德的社会美景。
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能与不能
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能与不能在 6 月 10~12 日举办的 2022 台北国际光电周中,台湾工研院(ITRI)展出多项光电热门创新技术,包括 AC LED 应用产品、导光板技术、多点触控显示、电子纸技术,以及 3D 立体影像显示应用技术。
图为工研院研发的大面积高解析电子字画。
(图片来自 ITRI 网站)上世纪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为应对美元中止留下的技术空白,面对全球能源危机,以及新加坡和韩国等周边亚太地区在劳动密集产业方面与台湾日益激烈的竞争,台湾当局开始倡导科技,特别是注重实用性应用技术的研发。
1973 年,由台湾“经济部”组织设立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
工研院以非营利财团法人的身份,主要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协助产业技术进步,在台湾推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对台湾的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工研院成为台湾实施“科技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工研院以项目研发为核心、以产业技术集成为纽带、以前瞻性工业技术为目标组织研发活动。
对产业界以研发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研发与服务并重。
研发活动既包括前瞻性的中长期研究,也包括面向企业的短期实用研究。
工研院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台湾联华电子、台积电都是工研院电子所科技人员创业成立的,台积电更是时任工研院院长张忠谋亲自创立的,如今已撑起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一片蓝天。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工研院以产业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其研发和服务,包括设立科技专案计划、示范工厂、衍生公司、技术转移与扩散和研发联盟等。
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工研院向来扮演着科技龙头和创新引擎的角色,不仅一手催生了半导体、光电产业,促进了资讯、通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也协助机械、化工等产业升级转型。
台湾许多创新研发都来自工研院与产业界的联手合作,工研院已经名不虚传地成为泛博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在匡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还为产业界培养了大批人材,真正起到了为台湾高科技产业播种、为现有产业升级服务的作用,还成功地借由技术转移孕育了台积电等高科技龙头企业。
野史、笔记和口述史料
野史、笔记和口述史料一、野史野史之“野”,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朝相对应,因此“野史”也就是在野人士或有知识的、且有一定世俗地位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等下层人士所撰写的史料史事体例不一,或编年,或纪传,或杂记一代史事,其内容多奇闻异事、闾巷风俗、统治者的秘事,故往往被封建王朝视为禁书;二,和文相对应。
野史是原始的史料,显得粗糙鄙陋,但它却具有直接性、原始性和真实性。
野史中所记述的大多是发生于民间的、确有其人、实有其事的人物和事件。
宋元以来,“野史”所包揽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了,至近代,梁启超把别史、杂史、杂传、杂记等统称为野史,这是史家对“野史”内涵第一次作出明确的界定。
萧乾说,读书界向来对野史有所偏爱,野史大多是信手拈来的历史片段,且往往出自亲历人之手。
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而文笔潇洒自如。
鲁迅也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著将来的命运,只因为,粉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不容易看出底细来……但如看野史和笔记,那更容易了然了,因为他们究竟不必太摆史官的架子。
我国历史上野史资料很多,历代都有撰述,我们可以从宋人左圭所编《百川学海》、元人陶宗仪所编《说郛》、清留云居士所辑《明季稗史》以及近人编纂的《清朝野史大观》《民国野史大观》等书中略见一斑。
野史可补正史之缺,晚清小说家刘鹗在其《老残游记》道:“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
名可托诸子虚,事虚证诸实在。
”二、笔记笔记是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时事新闻、读书心得,触时感事随手笔录的杂记。
笔记没有官书正史的格式和体例,着重写实。
记述可长可短,不像专著那样全面系统和完整。
我国的笔记创始甚早,战国两汉的《山海经》是我国最初的笔记。
到了近代,由于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日趋发展,并与国内阶级矛盾相互交织。
同时资本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身处这个时代的文人用笔记录了他们的所行、所感。
比如,文廷式的《风尘偶记》,金梁的《光宣小记》。
由于这些文人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事件关系以及材料来源的不同,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笔记,不胜枚举。
克隆技术能与不能为人类带来福音辩论稿
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带来福音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含义是无性繁殖。
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被称为“生物放大技术”。
我方正面论据:1) 克隆将减少遗传变异。
没有遗传变异,恐怕我们已经站不到这里来和大家交流了。
对个人的残忍我想应该比不上对我们整个人类的健康永久残忍。
我们对自己负责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给我们后代留些后路。
通过克隆产生的个体具有同样的遗传基因,同样的疾病敏感性,一种疾病就可以毁灭整个由克隆产生的群体。
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国家的牛群都是同一个克隆产物,一种并不严重的病毒就可能毁灭全国的畜牧业,所以说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带来福音。
2) 克隆技术的使用将使人们倾向于大量繁殖现有种群中最有利用价值的个体,而不是按自然规律促进整个种群的优胜劣汰。
从这个意义上说,克隆技术干扰了自然进化过程.我们都清楚的知道,大自然是不可战胜的,违背她的原则,最终受伤的肯定还是我们人类自己,所以说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带来福音。
3) 克隆技术是一种昂贵的技术,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生物专业人士的参与,失败率非常高。
多利就是277次实验唯一的成果。
虽然现在发展出了更先进的技术,成功率也只能达到2-3%。
对应:生命是无价的***这么低的成功率,还不如让我们先进的科学家,投身养生研究领域,这样岂不是更能为大众带来福音!所以说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带来福音。
4) 转基因动物提高了疾病传染的风险。
例如,如果一头生产药物牛奶的牛感染了病毒,这种病毒就可能通过牛奶感染病人。
如果把人类生命、地球母亲健康发展作为代价,去发展克隆技术,是极其不明智的!所以说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带来福音。
5) 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将导致对后代遗传性状的人工控制。
克隆技术引起争论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许对发育初期的人类胚胎进行遗传操作。
推进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必要性及建议
推进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必要性及建议作者:林萍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7期摘要:在海峡两岸合作办学呼声高涨的背景下,福建省高校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和台湾高校合作办学。
本文分析了两岸合作办学的必要性、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合作办学实施细则、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建立两岸合作办学的监管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海峡两岸合作办学的建议。
关键词: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引言当前,两岸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给两岸教育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合作办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峡两岸的教育发展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各具特色,但也具备许多相同的特点。
两岸教育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奠定人才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海峡两岸的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了两岸教育的共同发展。
福建省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地区地缘接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独特优势,肩负着对台教育交流和合作先行先试的使命。
2008年,厦门市政协庄威副主席在调研中发现,尽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已日益活络,但合作办学尚未实现。
[1]2009年福建省教育厅提出在部分高校先行实施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在此政策鼓励下,福建部分高校抢抓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历史机遇,开展和台湾高校合作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于合作办学项目的先行先试性质,导致其实践进程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这制约了两岸交流和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意义重大。
1.海峡两岸高等院校合作办学的必要性2000年以来,两岸高校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交流频繁,教育界人士分别到对方高校开展讲学、研讨等活动,开展合作办学的呼声高涨。
1.1 台湾高校面临招生的窘境。
50年代初冀朝鼎在外贸领域的开拓工作
>>>>>>>>>50冀朝鼎(1903—1963),山西汾阳建昌村人。
1916年考入清华大学。
192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
1929年,在美共《工人日报》及美共中央中国局工作。
1939年回国,在国民政府任职从事共产党的秘密工作。
先后任平准基金委员会秘书长、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
1949年1月,应傅作义电邀,任华北“剿总”司令部经济处处长,继续为共产党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拉美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董事长等职。
他去世后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致悼词。
悼词说:冀朝鼎同志“工作中鞠躬尽瘁,遵守纪律,不怕艰苦,任劳任怨,夜以继日忘我地为党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成为我们在国际活动中的榜样”。
北平和谈期间,冀朝鼎托回上海的国民党和谈代表颜惠庆的医生带回一张名单,要求留在上海的助手设法挽留财经人才16人不要去台湾,包括沈经农(后任职财政部财政研究所)、韩天勇(后任职财经出版社)、丁鹄(后任职中国人民银50年代初冀朝鼎在外贸领域的开拓工作冯同庆参与领导金融接管工作1948年底,冀朝鼎接受中共党组织指示,寻找机会撤回北方。
当时正好傅作义邀请他在华北政经委员会设立的经济机构担任负责人,他便欣然同意。
行金融研究所)。
他明确告诉傅作义,傅所希冀的美援不会如愿,“建设华北”已无条件和可能,这对促进和平解放北平,起到了一定作用。
上海解放后,冀朝鼎与许涤新、沙千里、王寅生四人随华东局机关到上海与龚饮冰、陈穆等会合,接收中国银行。
他们宣布“原名义、原机构、原封复业”,“对本行同人在近数月来保全行内人民财产、企业机构之努力,表示充分感谢”。
他讲了九条政策,特别强调了“自上而下,按照系统,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接管政策。
他们的这些讲话,“犹如定海神针,迅速稳定了全行人心,会场里漾起一片诚服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能与不能在6月10~12日举办的2009台北国际光电周中,台湾工研院(ITRI)展出多项光电热门创新技术,包括AC LED应用产品、导光板技术、多点触控显示、电子纸技术,以及3D立体影像显示应用技术。
图为工研院研发的大面积高解析电子字画。
(图片来自ITRI网站)□刘民义工研院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设立的时机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为应对美元中止留下的技术空白,面对全球能源危机,以及新加坡和韩国等周边亚太地区在劳动密集产业方面与台湾日益激烈的竞争,台湾当局开始倡导科技,尤其是注重实用性应用技术的研发。
1973年,由台湾“经济部”组织设立了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
工研院以非营利财团法人的身份,主要从事应用性科技研究,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协助产业技术进步,在台湾推进工业化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台湾的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功能定位工研院成为台湾实施“科技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工研院以项目研发为核心、以产业技术集成为纽带、以前瞻性工业技术为目标组织研发活动。
对产业界以研发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研发与服务并重。
研发活动既包括前瞻性的中长期研究,也包括面向企业的短期实用研究。
工研院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台湾联华电子、台积电都是工研院电子所科技人员创业成立的,台积电更是时任工研院院长张忠谋亲自创立的,如今已撑起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一片蓝天。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工研院以产业环境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其研发和服务,包括设立科技专案计划、示范工厂、衍生公司、技术转移与扩散和研发联盟等。
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工研院一直扮演着科技龙头和创新引擎的角色,不仅一手催生了半导体、光电产业,促进了资讯、通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也协助机械、化工等产业升级转型。
台湾许多创新研发都来自工研院与产业界的联手合作,工研院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还为产业界培养了大批人才,真正起到了为台湾高科技产业播种、为现有产业升级服务的作用,还成功地借由技术转移孕育了台积电等高科技龙头企业。
30多年来,工研院在集成电路、个人电脑、自动化技术、精密加工、新材料、资讯产业、光电技术、检测技术、化工和制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成为台湾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和支柱。
台湾工研院可供借鉴的地方引领高新技术无论从工研院衍生的台积电等大批高科技公司、对新兴产业的助推作用、对传统产业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以技术和服务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还是从工研院与产业紧密结合,成为中小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多年来为台湾培养了大批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工研院都当之无愧地引领着台湾高技术的发展方向。
前十年,我国工业领域的研究机构在完成向企业的转制之后,过去主要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功能已经大大弱化,更谈不上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引领,而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和基础研究。
中科院有一批高技术口研究所,如何借鉴台湾工研院的运营模式,对我国的高技术发展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是我们面对的重要课题。
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工研院在台湾建立了庞大的企业服务网络,在各县市成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除了和企业联合研发、受企业委托解决技术瓶颈外,还开展有中小企业参加的各种技术研讨会,对企业进行策略性辅导、产品性能分析、认证和检验,还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等多方位的服务。
工研院甚至规定,每人每年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少于8次。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技术集成创新平台工研院紧邻台湾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开放的研究和管理模式,从诞生起就与产业界水乳交融的联系、互动和交流,已经使其成为台湾新技术、新产品最重要的研发地,也是台湾最大的集成创新平台。
工研院是台湾在美国获得专利最多的机构,1998年以218件位列全球前百大企业的第55名。
技术转移平台工研院设立“创新技术转移公司”和面向整个产业界的“产业经济与资讯服务中心”,专职于技术服务、转移和扩散。
由于工研院的非营利性定位,使其能迅速把技术转移出去。
工研院技术转移的一大特点是,科技人员携带技术直接服务企业或创业,已先后有近1.6万人离开工研院到企业工作。
可见,技术人才的转移是技术转移最有效的方式。
诞生了一批总经理由于工研院鼓励科技人员自己创业,因此也诞生了大批诸如台积电张忠谋、联华电子曹兴城等产业领军人物。
以工研院光电所为例,离开光电所到产业界的人员,到2002年已诞生了25位CEO,让这个产业从无到有,其中光驱、扫描机、LED等产品,都跃进全球前三名。
成果孵化与育成中心工研院的定位即着重于产业技术研发,研发项目大多来源于产业界,获得的技术成果再回到产业界孵化、进入企业育成中心孵化或设立衍生公司进行转化和生产。
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台湾工研院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产业的结合问题,与产业界开展多界面全方位的协同与合作,相互间互为支持、互为依存,从人才、资金、信息到技术进行全面的互动和交流,包括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人才的流动,形成了产、研之间有机的结合体。
工研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对我们的参考意义很大,因为我们一直在摸索科技与产业有效合作的机制,几十年过去了,这一机制仍未根本建立。
台湾工研院的边界条件和若干思考的问题制度性条件由于台湾与大陆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同,比如大陆非营利的社团法人,管理是在民政部门,工研院的非营利财团法人在大陆还难以实行。
在大陆,研究单位如果是事业法人,其管理带有准国家机关的性质,有上级主管部门,有行政级别,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要求和约束。
如是企业法人,天然难以脱开营利的目的。
所以,要完全借鉴工研院开放式办院模式、使生产力要素与产业界和社会自由流通,肯定会因社会管理制度的不同,短期内还难以真正建立起来。
资金大循环条件工研院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为基础,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原则上只收取成本费,以利于研发成果迅速转移到企业,不以自身的营利为目的,不以一己一时一事之利而行事,而是着眼于产业发展、着眼于台湾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利益。
当经济发展了,政府的税收增加了,再反过来支持工研院的发展,形成资金的大循环。
由于台湾幅员较小,管理体制和法规无大的差异(在美国各州的法律都不尽相同),全岛发展的差异性不大(大陆不仅全国各地差异很大,即使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其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及粤北的差别也非常大);从财政上看,工研院覆盖的全岛是一个税收区域,这些都是其能够实行资金大循环的边界条件。
地理条件由于台湾地域较小,空间距离决定了生产力要素能够高效流动,尤其是空间是制约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空间距离小,将大大减小对人才往复流动的限制。
空间小,也使工研院的管理半径变小,管理成本减小,管理效率提高,还减少了因距离遥远带来的管理失控的风险。
个人发展机会由于有上述3个因素,对一个人而言,他的选择总是自由的,不会因一种选择徒增另一个选择的困难,他可以选择在工研院工作,也可离开工研院,还可过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工研院,不会因为他的这一选择导致失去其他的发展机会。
而且,在工研院连续工作10年以上,工作年限加年龄到65岁便可申请退休,并领足额退休金。
这样,在工研院的履历,既可以得到锻炼,还可以在流向产业时因有了退休金而没有风险,事实上增加了个人的发展机会。
另一个角度作为一家非营利的财团法人研究机构,工研院短短30多年取得了显赫的成就,但毕竟只是一家研究机构,所能取得的成绩也是有限的。
比如,它主要是在半导体等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这一成就是否与张忠谋作为该领域的天才领导人及亲自转入产业界这一偶然因素相关?工研院毕竟不是科技工业园,它育成的大企业也是有限的,虽然培养了一批高科技企业的总经理,但还不能造就成批的企业家。
工研院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但也只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我们分析上述这些情况,并非为了降低工研院对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也不是对工研院简单的吹毛求疵,而是冷静地知其好也知其不完善的所在,以便更好地借鉴工研院的经验。
我们难以借鉴的地方法人悖论工研院的非营利财团法人,虽不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但却通过与产业的紧密协作、为产业提供具体服务这些可以量化考核的实操行动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还能保持自身运作的高效率。
如果我们试图建立这样一个研究机构,将首先面临法人悖论:如果有法人,无论哪一种法人都有其局限性,事业法人难以避免上级行政干预;企业法人带着天生的牟利本性并难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社团法人又四不像,既难以争取政府的有力支持,又缺乏企业法人的自主灵活性,即落入社团法人的陷阱。
如果不设法人,这也是中科院在嘉兴、常州等地共建的技术转移平台所采取的模式,那么,在发展壮大之后,谁来承担其法律责任和权利?其财产地位如何得到法律保证?也无法解决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激励机制问题,管理团队也就限于多变之中。
制度层面大陆的管理制度不同,区域差别很大,户籍和人事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小孩教育、医疗、就业,以及创业过程的税收、工商管理等很多实际问题都与制度有关。
边界条件大陆和台湾的地理空间不同,财税政策不同,任何一个市或省都不能单独做到资金的大循环,所以,任何一个单独区域的领导人,都不可能出于对全国的公益考虑,以自己的财税长期支持面向全国(如只面向提供税收的市,科技人员进入该机构时所要考虑的机会成本将大大增加)范围开放办院的研究机构。
大陆的机会成本大陆各地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领域的发展程度不同、各行业各单位也由于管理体制带来的各种差别都比较大,这些都使一个人在每一次选择时的机会成本各不相同,且差别非常大,从而就带来了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人的流动的困难增大。
创业风险大陆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没有过渡到一个相对较公平,鼓励创业的较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因素,都使创业的风险大大增加。
文化层面工研院提出创新(innovation)、互重(respect)、敬业(industriousness)、奉献(dedication)、卓越(excellence)的价值和文化,并在2008年启用了全新的企业识别系统,引领工研院职工以更开放的胸襟、更远大的创新梦想,迈向未来,再创新高峰。
大陆的公共道德和社会伦理都在经历一个漫长的重建过程,复杂的人际关系隐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和商业之间的勾结和交易,科技工作者与资源管理者之间复杂的博弈,在主流价值观还未建立的社会转型期,所有这些,都很难在一个庞大的、与外界有着全面开放交流关系的研究机构形成一种良好的、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而没有这样的文化,管理也难以有效的进行。
(作者系中科院广州分院院省合作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