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申请项目公示名单(5月2日更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黄天民 庞杰
吴云飞 梅国英 费小平、徐畅、孙淑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公示 “1+2”型高职电气类人才“OPC”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秦益霖 王其红 张志柏 李晴
朱敏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目 《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
聂章龙 陶洪
张静
吕勇
王璐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刘斌 黄慧春 钟辉 吴爱华 沈长松 沈扬 李轶 李浩 赵振宙 郑苏娟 黄世虎 郭平 陈秉岩 胡井军
邓钢 管秋梅 况迎辉 王世军 蔡付林 朱俊高 王沛芳 徐佳 霍志红 陈才生 雒新艳 陈进军 张学武 王普查
谢波、居胜红、杨明、靳激扬、王慧萍 、张俊琴
东南大学
顾玉军、王风华、傅淑霞、顾晓洁、赵 扬
东南大学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申请项目公示名单(5月2日更新)
注:申请项目排名不分先后。以第一主要完成单位名称音序排序,同一个第一主要完成单位项目以单位推荐序号排序。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1
2
3
4
第5及其以后完成人
1
2
公示 1 基于行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 高职《机械识图与制图》课程“七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刘海兰
请 “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 申 践
陈必群
) 以培养建筑类卓越人才为目标的立体化教学平台构建与实践 齐康
育类 多学科融合机电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张远明
教 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王志功
等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实现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李昆益
杨海清
吴烽
姬忠莉 洑建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1
2
3
4
第5及其以后完成人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1
2
第3及其以后完成单位
39 “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赵佩华 朱利华 余永佳 蒋卫祥 郭永洪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东南大学
钱瑞明、郁建平、汤文成、祝学云、马 天河
东南大学
李文渊、汤勇明、赵鑫泰
东南大学
黄跃平、陆金钰、陈镭、周臻、吴京、 李爱群、叶继红、吴刚
东南大学
周佑勇、杜静、陆惠民、黄有亮、刘家 彬、陆彦
东南大学
杨军
东南大学
关秀翠、周建华、黄骏、潮小李、李慧 玲、徐亮
东南大学
解希顺、马文蔚、董科、张玉萍、陈乾 、张勇
张幼良
育 6 基于校地协同的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张国平
徐健 周宏 徐本连 黄斐 范炳良
韩志达 高新华 单长考 沈潜 周英
潘启勇 徐志坚 李鑫 季玢 杨乃鹏
江学范
常熟理工学院
应文豪、吴建兴、徐震、肖建忠、赵杰 宏
常熟理工学院
谢启
常熟理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院
王菊艳
常熟理工学院
袁雪松、吴敏艳
常熟理工学院
省 基于标杆管理的商学教育国际化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
周海炜
江苏 基于校企联动、人才共育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
19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T”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颜惠庚 李弘
赵昊昱
杜存臣
李玮、李耀中、姜淑华、赵明、邱国仙 、王彩霞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基于特种设备制造标准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陈保国 史维琴 姜泽东 吴叶军 韩冰
模式探索及实践
顾宁
省 基于中国情境理念的经管专业国际留学生培养模式的创建与 苏 实践
徐康宁
江 基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黄学良
3年 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霄翔
201 新形势下道路交通类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王炜
李小平 陈国英 龚恺 贾民平 孟桥 童小东 成虎 凌明 陈文彦 钱锋 汪丰 黄凯 李扬 陈美华 黄晓明
王永利 徐淑玲 徐兴强 刘雪东 陈颖 周诗岽 储开斌 邵辉
张宏如
常州大学
周刚、罗士平、尹芳华、杨基和、王车 礼、李为民
常州大学
闫海波、彭伟、薛健飞
常州大学
袁惠新、高光藩、陆怡、巢建伟、付双 成
常州大学
葛乐通、朱科钤
常州大学
张炳生
常州大学
焦竹青、马正华、柳铭、杨长春、邹凌 、朱正伟
常州大学
张文艺
常州大学
邱洪兴
高 现代工程管理人才“一体两翼”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与实践
李启明
奖 芯片和软件协同的嵌入式系统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
时龙兴
果 大学公共数学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刘继军
成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勇于实践——工科大学物理 学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杨永宏
教 “立足研究,着眼创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
申 新与实践
顾冲时
) 岩土工程本硕博创新人才接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刘汉龙
类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优势学科的环境类人才培养创新与 育 实践
王超
教 面向信息化测绘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岳建平
等 面向发展需求 高 与实践
依托优势学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建
郑源
( 以训促教提升教学效果 以赛促学激发学习兴趣
朱永忠
奖 “教-学-研”一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

刘爱莲
果 构建“三位一体”的体系化教育模式 推进军事课课程建设 成 创新发展
王建中
科教协同提升通信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
学 之研究与实践
朱昌平
教 经管类创业型人才“3+3”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田晶华
杨小庆 堵国樑 朱明 陈青生 顾圣平 卢廷浩 陆光华 黄张裕 许昌 丁根宏 叶鸿蔚 叶欣 范新南 刘晓农
蒋晓曙 王树锋 宗蕴璋 干为民 刘春节 彭银年 陈秀珍 李玲玲 顾卫杰 段来根 张波 胡剑虹
赵风华、代国忠、刘爱华、李书进
常州工学院
王文琴、徐煜明、曹中心、李亦飞、费 贤举、蒋巍
常州工学院
李菼、丁兆国、张忠
常州工学院
杨小斌、蒋晓曙、余辉
常州工学院
干为民、刘天军、金卫东、沈洪雷、房 汝建、金祥曙
常州工学院
朱林生 徐惠钢 常晋义 江学范 郭兰中、高新华、冀宏、孙金娟
常熟理工学院
目 2 全程化立体式“333”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钱斌
请项 3 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课程考核模式建构与实践
朱士中
申 4
校企共筑平台,多元一体导向,协同构建学生创新能力自主 培养机制
李智超
类) 5
质量保证体系下新建本科院校文科毕业论文全程化训练的实 践研究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公示 高职生物制药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韦平和 邱玉华 彭加平 丁敬敏 李耀中、王平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目 土建类专业工作室平台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郑惠虹 陆天宇 张磊
任国亮 徐茂武、翟春安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项 一体两翼创新培养模式 四轮驱动提高人才质量
朱锡芳 潘雪涛 邬华芝 周祥才 蔡建文
基于优质资源的综合性大学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滕皋军
示 创新体系、精选内容、优化模式,突出自主研学的电工电子 公 实践课程改革
胡仁杰
目 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爱群
项 特色高校服务于行业基层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与实 请 践
王乘
面向行业需求,引领专业发展,培养一流水利水电人才的创
常州工学院
申请 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文虎
) “一体化双主体”应用型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

李江蛟
育类 工业工程专业“三贴近,一深入”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 应可福
教 “探究型学习-分层次实验-多样化实践”基础力学教学模式
的构建与实施
唐国兴
等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多样化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与实 高 践
江 15 “项目任务链”贯穿、创新训练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岳仕芳 夏冬
曹红梅 蔡苏英 田恬、吴燕萍、於琴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3年 16 基于“生产业态”的高职艺术类共享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项建华 赵玲珍 顾明智 庄立新 丁学华、庄三舵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科教城现代工业中心
201 17 面向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机械类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裘俊彦 蒋晔
东南大学
张宇、王进科、黄雷、吕晓迎、钱卫平 、林海音
东南大学
陈淑梅、邱斌、陈良华、任凤慧、李东 、邵军
东南大学
蒋玉俊、张靖
东南大学
吴之昕、郭锋萍、刘蓉、杨茂霞、邹长 征、石玲
东南大学
陈学武、陈怡、胡伍生、陆建、黄侨、 高英、张航
东南大学
58
“课程体系重构、科研教学融合、师生多元互动”的测控专 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龚仲华
省 “引企入校、三层递进、分段实施”高职数控类专业人才培 苏 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许朝山
江 学校文化引领下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兴华
郭献芳 庄燕滨 李卫红 王晓军 唐国兴 郝超 段来根 壮国桢 刘贤锋 陈秀珍 吴正勇 张涛
钱红萍 胡智喜 甘信华 李书进 尹飞鸿 蒋庆斌 曹勇 鲁伟 王云良 王继水 陶永德 倪筱荣
教 7 协同创新视角下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卫星
等 8 现代绿色化工理念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陈群
(高 9 “双模式”、“三平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陈奎庆
奖 10
多层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过程装备与控制 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示范
丁建宁
成果 11
“三化”师资建设与“三型”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教育体系 构建与实践
周正元 吴青萍 王建国 张文锦 冯军 舒赣平 沈杰 汤勇明 王栓宏 叶善专 陆祖宏 张玉林 张炎平 朱善华 陈峻
宋巧莲 胡远望 阳建强 许映秋 黄学良 郭正兴 郭正兴 朱为 陈建龙 戴玉蓉 万遂人 朱志坚 林明耀 郑玉琪 程建川
许志荣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唐龙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张彤、陈薇、成玉宁、鲍莉、王兴平、 李向锋
周大农
潘安霞 袁锋
褚守云 蒋新萍
葛茂忠 王荣兴
朱昱 罗广思、谈乃成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 公司化工机械厂 张家港市华昌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 公司 江苏常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8
创业教育视野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与实践
宋爱国
吴涓
祝学云
崔建伟
张文锦、况迎辉、陈熙源、严如强、宋 光明
东南大学
3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1
2
3
4
第5及其以后完成人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1
2
第3及其以后完成单位
59 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周佑勇 孟鸿志 孟红
过秀成 成虎、叶树理、高歌、陆璐
东南大学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胡爱萍
学 1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工程应用型油 气储运专业人才
王树立
省教 13
基于电子信息类工程人才库数据挖掘平台的校企联合培育机 制研究
孙玉强
苏 14 基于责任和需求的环境安全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李定龙
姜鸿 何明阳 袁志华 裴峻峰 朱伟 赵会军 何宝祥 王利平
刘建刚 马江权 张宏如 潘剑波 吴荷平 李恩田 向艳 张凤娥
杨波
杨海霞 陈建新、田炳彬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第3及其以后完成单位
18 基于BP优化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肖海慧 邓凯
赵振勇 张震宇 魏燕、张霞、刘子明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1
序号
推荐成果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人姓名
1
2
3
4
第5及其以后完成人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1
2
第3及其以后完成单位
孙小菡、王志功、李久贤、熊宏齐
东南大学
张军、孙高振、吴卫华、常华、程巧玲 河海大学
陈菁、胡明、刘晓青、王玲玲、王润英 、刘永强、周澄
河海大学
陈亮、陈育民
河海大学
陈卫
河海大学
岳东杰
河海大学
左潞
河海大学
安天庆
河海大学
黄晓晔
河海大学
张帆
河海大学
单鸣雷、张秀平、高远、盛惠兴、沈金 荣、金纪东
河海大学
徐绪堪
河海大学
刘江、段来根、裴智民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吴正勇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王福生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苏宝莉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盛昀瑶、朱葛俊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雪峰、高建国、赖立迅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杨湘洪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3年 高职机械类专业“CDIO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罗广思
01 校企共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资源共享培养平台的 2实践与探索
陈志伟
(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曹根基
奖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
究和实践
郝超
果 高职院校“四季活动引领,教学咨询并进”心理健康教育模 成 式的研究与实践
吉梅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三轴三层”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学 与实践
王继水
教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