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茂名一模作文解析和评分细则(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写作(60分)

近年来,年轻人演绎中华传统文化已渐成潮流。《国家宝藏》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不过30岁,《本草中华》导演组成员清一色为“80后”“90后”……更为可喜的是,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有的年轻玩家制作“文物”游戏,也有青年设计让国宝(国粹)开口“讲故事”,如此创意“活化”、“青春派”表达,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

在当下,也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也被轻轻放下,影响力式微;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繁多,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当年轻这股力量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作为年轻人中的一员,请根据以上材料,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写一篇演讲稿,拟在你学校举办的以“当年轻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演讲。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作文解析

本次茂名一模作文,在命题思路上,延续了近几年全国Ⅰ卷的命题思路,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①遵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关注现实问题,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中华传统文化);②注重思辨,倡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③针对性强,尽量指向某个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或现象的思考和认识;④在对近两年(2017和2018)全国Ⅰ卷过于注重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预测),将现实(生活)性和思辨性相结合。

本作文题属于明显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任务主要是引导语中的那7句话:①“当年轻这股力量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这是启发考生“联想和想象”的引子。从本质上来说,“年轻”是现代的代表,“年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碰撞,实际上是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二者相碰撞,到底会碰撞出一个怎样的“火花”,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这就给了考生一个广阔(多元)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但是,无论考生“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多么广阔(多元),这个“火花”最终还是要落到实处的,考生还是要具体说出“火花”的所指内容,即:作为年轻人中一员的“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具体表现)。这一点必须要明确说出;②作者身份——考生的作文中要体现作者身份,要有“我”(“年轻人中的一员”)的痕迹;③读者对象——考生的作文中要有对象意识(“你学校的(全体师生)”);

④根据以上材料进行联想和想象——考生的作文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须引述材料),须有联想和想象;⑤主题是“当年轻遇上中华传统文化”——考生须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写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主题中的两个关键词“年轻”和“(中华)传统文化”。考生的写作要有关键词意识,要围绕着“年轻”和“(中华)传统文化”这两个核心关键词来写作。在

文章的行文中要能够体现出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辩证关系;⑥文体是演讲稿——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和要求。

考生在具体写作时,须完成上述六项写作任务。另外,还要注意“思辨”,这是一个隐性的写作任务: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年轻人演绎、观看、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另一方面却是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并没有引起年轻人应有的注意。在此,考生需要思考:为什么这些传统文化没有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兴趣)?对这些没有引起年轻人注意(兴趣)的传统文化,应该怎么办?进一步从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思考,年轻人是“现代”的代表,“当年轻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意味着“当现代遇上传统”,这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冲突)?考生须对此进行深入思考,辩证分析。

考生在综合分析材料内容、含意和写作任务之后,立意尽可能全面、深刻,比如:①当年轻遇上中华传统文化,二者定会交相融合、交相辉映、携手向前;②年轻人要发扬“拿来主义”精神,继承和创新那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扬弃那些不好的传统文化;③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年轻人不能只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也要关注那些频频“告急”的传统文化。其他立意,只要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含意和写作任务,亦可。

二、评分细则

第一,内容

1、题意

【1】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很好地完成上述六项写作任务,即:①将“火花”落到实处,具体说出“火花”的所指内容;②作者身份——考生的作文中要体现作者身份,要有“我”(“年轻人中的一员”)的痕迹;③读者对象——考生的作文中要有对象意识(“你校(全体师生)”);

④根据以上材料进行联想和想象——考生的作文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须引述材料),须有联想和想象;⑤主题是“当年轻遇上中华传统文化”——考生须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写作;

⑥文体是演讲稿——符合演讲稿的格式和要求。

注意:一类文(54分/含54——60分),除完成以上六项写作任务外,文章还需体现思辨性,即:对材料的两个方面都要进行辩证分析(可以侧重某一方面)。

【2】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为突出,没有很好地完成上述写作任务②和④。42——48分之间打分。

【3】偏离题意。中心不突出,没有完成上述写作任务中①和⑤。35分以下打分。

2、内容

①文章材料丰富、扎实、恰当,且内在逻辑关联较好,应视为“内容充实”。

②文章缺乏具体的材料,或虽有材料,但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或整篇文章意思混乱、让人不知所云,应视为“内容不当”。

3、中心

①文章符合题意,有明确主题贯穿全文;主次详略得当,视为“中心突出”。

②文章无中心,或有多个中心且互相矛盾冲突,缺乏内在联系,视为“中心不明确”。

4、感情

①文章所写的景、情、事、理,含有自己真切的感受、体验、体悟,符合情理,与文章的内容和谐一致,视为“感情真挚”。

②文章表达的感情符合情理,视为“感情真实”。

③文章表达的感情基本符合情理,视为“感情基本真实”。

④文章表达的感情不符合情理,或与文章的内容冲突,视为“感情不真实”。

第二,表达

1、语言

①语言规范,语句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语意连贯性强,视为“语言流畅”。

②语言规范,语意基本连贯,或有2、3处语病,视为“语言通顺”。

③语言大致规范,语意不够连贯,或有4、5处语病,视为“语言基本通顺”。

④语言不够规范,语意不连贯,多处使用与现行规范汉语语言文字不符的语言符号,或有5处以上语病,视为“语言不通顺”。

2、文体:试题要求“明确文体”,考生必须按演讲稿的文体规范来写作。不符合此文体规范的,视情况轻重扣2—5分。演讲稿的格式见下:

【1】标题。无标题扣2分。

【2】称呼:提行顶格加冒号,根据受听对象和讲演内容需要决定称呼。无称呼扣1分。

【3】正文:正文由开头语、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①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主要是吸引听众、引出下文。无开头语扣1分。

②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一般有三种类型:记叙性演讲稿。以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生活画面描述行文;议论性演讲稿。以典型事例和理论为依据,用逻辑方式行文,用观点说服观众;抒情性演讲稿。用热烈的抒情性语言表明观点,以情感人,说服听众,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物。

③结语。无结语扣1分。

3、结构

①文章具有必要的组成部分,且围绕中心,衔接自然,有较强的内在联系,视为“结构严谨”。

②文章具有必要的组成部分,且围绕中心,衔接较自然,视为“结构完整”。

③文章具有必要的组成部分,且大致围绕中心,视为“结构基本完整”。

④文章缺乏必要的组成部分,内在联系混乱,条理不清楚,或者内在逻辑十分混乱,或文章没有完篇,严重影响到文章的完整,应视为“结构混乱”。

第三,发展等级部分

1、发展等级与基础等级之间应有联系,但不一定是成正比例。在基础等级段得分较低的,在发展等级段可得分较高。但在基础等级段评为四等的,原则上不给发展等级分。在基础等级段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