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梳理教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共29张PPT)
![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f2902ca32d7375a41780e8.png)
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和成就并未
让吴良镛停下前进的步履。他每每凝思:‚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 术,我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
给子孙后代?‛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问: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到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6分) 答:
问: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到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 (6分) 1.明确考查能力: 概括中心意思 2.审清题干要求: 结合全文、建筑领域、哪些方面、成就、概括 3.遵循答题步骤: ①筛选信息。把有关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成就的具体内容找出来; ②分析综合。看看吴良镛取得的成就应该分成几个方面; ③简要概括。再把每一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 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融贯多 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 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 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 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 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 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
这是吴良镛一生不变的梦想。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 笑容。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他常常对学生 说:‚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又有
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
高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理解之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件(23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理解之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件(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1110250c22590102029dfd.png)
17
➢ 题型4 简答题:分析原因类
1.常见题型
2.解题方法 (1)多因意识。在分析事物的原因时,要具备多因意识,内因 与外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表层原 因与深层原因等方面都需要考虑。 (2)全局意识。在分析材料时,要兼顾多则材料,既要重点关 注某一特定区域的材料,也要关照其他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可 以从现实问题的重要性上,分析其地位、作用、意义等,也可 以从行为主体的必要性上,分析行为主体(党、政府、国家、 企业、个人)这样做的原理依据。
12
3.答题步骤
(1)审准题意,明确问题。快速审阅 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知悉答题 的方向与范围,以准确回归文本。
(2)精准定位,找准区间。在阅读中 圈定每个选项的岀处,锁定核心语句或 者关键词语。
(3)仔细比对,细心排查。仔细比较 选项和原文的差别,严格排查四个选项 ,确定正确答案。
13
➢ 题型1 选择题:理解分析类
14
➢ 题型2 简答题:概括整合类
1.常见题型
2.解题方法 (1)摘录组合法 (2)化具体为抽象法 (3)合理推导法
3.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明确指向。 (2)理清思路,定向区间。 (3)检索提炼,整合要点。
15
➢ 题型3 简答题:比较异同类
1.常见题型
16
➢ 题型3 简答题:比较异同类
2.解题方法 (1)立足整体,全面分析。 (2)分层梳理,归纳概括。 (3)寻找角度,细致比较。 常见的比较角度有:①比较新闻事件的陈述,看内容侧重点的异同;②比较作者评 述性强的句子,看作者的观点倾向和目的;③比较数据的异同,分析作者列举数据的意图 ;④比较新闻陈述主体某方面的不同;⑤比较事件的组织者、参与者、主动者、被动者等 。在角度的寻找过程中,要根据题干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细致比较,一一 对比,深入分析。 (4)提取要点,精细加工。答案要点的提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摘取法”,即从 材料中找到关键词语、语句,直接摘取,并进行加工;二是“概括法”,即从具体事例 的表象中进行归纳概括,提取比较的切入点。答题时要做到分条列举和先总后分。
➢ 题型4 简答题:分析原因类
1.常见题型
2.解题方法 (1)多因意识。在分析事物的原因时,要具备多因意识,内因 与外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表层原 因与深层原因等方面都需要考虑。 (2)全局意识。在分析材料时,要兼顾多则材料,既要重点关 注某一特定区域的材料,也要关照其他材料所涉及的内容。可 以从现实问题的重要性上,分析其地位、作用、意义等,也可 以从行为主体的必要性上,分析行为主体(党、政府、国家、 企业、个人)这样做的原理依据。
12
3.答题步骤
(1)审准题意,明确问题。快速审阅 题干,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知悉答题 的方向与范围,以准确回归文本。
(2)精准定位,找准区间。在阅读中 圈定每个选项的岀处,锁定核心语句或 者关键词语。
(3)仔细比对,细心排查。仔细比较 选项和原文的差别,严格排查四个选项 ,确定正确答案。
13
➢ 题型1 选择题:理解分析类
14
➢ 题型2 简答题:概括整合类
1.常见题型
2.解题方法 (1)摘录组合法 (2)化具体为抽象法 (3)合理推导法
3.答题步骤 (1)审清题干,明确指向。 (2)理清思路,定向区间。 (3)检索提炼,整合要点。
15
➢ 题型3 简答题:比较异同类
1.常见题型
16
➢ 题型3 简答题:比较异同类
2.解题方法 (1)立足整体,全面分析。 (2)分层梳理,归纳概括。 (3)寻找角度,细致比较。 常见的比较角度有:①比较新闻事件的陈述,看内容侧重点的异同;②比较作者评 述性强的句子,看作者的观点倾向和目的;③比较数据的异同,分析作者列举数据的意图 ;④比较新闻陈述主体某方面的不同;⑤比较事件的组织者、参与者、主动者、被动者等 。在角度的寻找过程中,要根据题干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全面、细致比较,一一 对比,深入分析。 (4)提取要点,精细加工。答案要点的提取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摘取法”,即从 材料中找到关键词语、语句,直接摘取,并进行加工;二是“概括法”,即从具体事例 的表象中进行归纳概括,提取比较的切入点。答题时要做到分条列举和先总后分。
最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PPT课件
![最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acc45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8.png)
④语言特色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 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 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 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实用类文本阅读类型题解题指导
※语言 1.语言特色:准确、平实、鲜明、明快。 ①字、词(如叠词)、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修辞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 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1)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
(2)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 事业和爱情等相关事件的描写
3、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 事件和细节
解题要点
1.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 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 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 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比喻、拟人、排比);
②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朴实自然,幽默风趣,犀利深刻,严谨 缜密。
※传记 ①选材:典型、真实; ②篇章:顺序、详略,过渡照应,首尾呼应;
③技法:叙议结合、对比照应、巧用修辞、描写(正面与侧面、 环境与人物、细节描写的典型性、真实性、简约性、文学性)。
解题要点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 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 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 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 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 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 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 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 章的可读性。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 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 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 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实用类文本阅读类型题解题指导
※语言 1.语言特色:准确、平实、鲜明、明快。 ①字、词(如叠词)、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修辞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 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1)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
(2)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 事业和爱情等相关事件的描写
3、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 事件和细节
解题要点
1.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 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 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 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比喻、拟人、排比);
②语言风格:通俗易懂,朴实自然,幽默风趣,犀利深刻,严谨 缜密。
※传记 ①选材:典型、真实; ②篇章:顺序、详略,过渡照应,首尾呼应;
③技法:叙议结合、对比照应、巧用修辞、描写(正面与侧面、 环境与人物、细节描写的典型性、真实性、简约性、文学性)。
解题要点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 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 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 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 写。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 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 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 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 章的可读性。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4d3e1d33687e21af45a958.png)
解题要点
4.如何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①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 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 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 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②人物描写方法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 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 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 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
传记,无论自传,还是他传,都离不开叙事。事情的发展,又离 不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移,所以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 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
解题要点
3.如何概括传记的中心意思 传记,可以记叙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
界,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 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你的 阅历,陶冶你的情操,提升你的识见。 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 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时试题还会有些附加的要求,如字 数要求等,这在答题时也是必须注意的。在对具体材料进 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 ①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 键词、中心句、重点段,由点带面。 ②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 的文段,我们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 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 ③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含蓄的句子,若单独分析某一 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 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 达。
性 读者的评价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课件42张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 课件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6d4aa13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3.png)
参考答案:(1)港珠澳大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2)港珠澳大桥证明当今中国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从 武汉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实战演练 读懂题干问题,找准信息区间,分条列举作答
(2019.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D.学习成绩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
升”的现象
解析:选D 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学习成绩 才会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升”的现 象。
即练即悟
右图是2016~2017年我国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的调查 图,下列对3个图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国民购买食品时多考虑价格和口味,而对安全性
括 概括。
分
第三步,遵原则细加工。在筛选到相关信息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信息
析 要点不能重复;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答案在表述时尽量利用文 题 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要注意提炼转述;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
考法 二
一看题干明方向。这类材料比较题,题干中皆有明确提示比
较哪些材料或对比材料的哪些方面的提示语,根据提示可快速确
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战演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 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
解析:题干问题可以转化为“为什么单车猎人是志愿者?”“单车猎人作为志愿者 “新”在何处? 定位信息区间——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要点,分点作答。
实战演练 读懂题干问题,找准信息区间,分条列举作答
(2019.全国卷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D.学习成绩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
升”的现象
解析:选D 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学习成绩 才会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升”的现 象。
即练即悟
右图是2016~2017年我国国民食品安全认知素养的调查 图,下列对3个图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国民购买食品时多考虑价格和口味,而对安全性
括 概括。
分
第三步,遵原则细加工。在筛选到相关信息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信息
析 要点不能重复;信息要点表述角度应符合题干要求;答案在表述时尽量利用文 题 中关键词句,但不可直接摘抄,要注意提炼转述;根据题目赋分,合理分条。
考法 二
一看题干明方向。这类材料比较题,题干中皆有明确提示比
较哪些材料或对比材料的哪些方面的提示语,根据提示可快速确
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战演练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 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
解析:题干问题可以转化为“为什么单车猎人是志愿者?”“单车猎人作为志愿者 “新”在何处? 定位信息区间——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要点,分点作答。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16张(1)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之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16张(1)](https://img.taocdn.com/s3/m/c6e11f9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7.png)
分类:人物特写、事件特写、景物特写、场面特写、工作特写
特点:1.生动集中再现新闻场景和人物。 2.着力渲染和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闻 ●消息 ●通讯 ●特写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分类
1.介绍典型经验 为了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日常政治建设、思想政治 等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反映出来,进行专题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 2.揭露问题 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 因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 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反映新生事物 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 的调查报告; 4.反映社会情况 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包括社会风气、百姓意愿、 婚恋、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情况。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以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为主,要求了解实用 类文本的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该注重真 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 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真 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
特
新 内容新颖,从新角度说话
点 快 时效性强,用速度说话
短 篇幅短小,用重点说话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闻 ●消息 ●通讯 ●特写
基本结构: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背景、结语有时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忽略。
标题:有单行与多行标题之分,多行标题包括: a.引题(引标题),重在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b.正题(主标题),重在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c.副题(副标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特点:1.生动集中再现新闻场景和人物。 2.着力渲染和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闻 ●消息 ●通讯 ●特写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分类
1.介绍典型经验 为了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日常政治建设、思想政治 等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反映出来,进行专题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 2.揭露问题 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 因为主要目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 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反映新生事物 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 的调查报告; 4.反映社会情况 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包括社会风气、百姓意愿、 婚恋、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情况。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以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为主,要求了解实用 类文本的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该注重真 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 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真 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
特
新 内容新颖,从新角度说话
点 快 时效性强,用速度说话
短 篇幅短小,用重点说话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闻 ●消息 ●通讯 ●特写
基本结构: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背景、结语有时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忽略。
标题:有单行与多行标题之分,多行标题包括: a.引题(引标题),重在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b.正题(主标题),重在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c.副题(副标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2024届 高考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 教学PPT
![2024届 高考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 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ad89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2.png)
抓住材料来源,把握文本内容
——用追本溯“源”法看信息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阅读的难度,就是要让15%的学生做不完。
每年的高考卷面字数都在递增
实用类文本常用策略
掌握必备知识
考生要熟悉感知客观题中常见的无中生有、答非所问、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设错方式等等。
善用阅读方法
借助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语句、概括重要信息。
材料四: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 探索》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 日)
• 材料二:
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 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围分享量子信息 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 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 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建伟说,未来五 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省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才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 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 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 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 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 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 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 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 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 颈。”
——用追本溯“源”法看信息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阅读的难度,就是要让15%的学生做不完。
每年的高考卷面字数都在递增
实用类文本常用策略
掌握必备知识
考生要熟悉感知客观题中常见的无中生有、答非所问、 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设错方式等等。
善用阅读方法
借助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语句、概括重要信息。
材料四: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 探索》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 日)
• 材料二:
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 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围分享量子信息 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 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 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建伟说,未来五 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省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才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 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 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 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 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 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 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 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 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 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69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6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eb8663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7.png)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实用类文本的常见类型 实用类文本常见的类型有新闻、调查报告、访谈、科普文,其中新闻类和调
查报告类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点考查对象。访谈、科普文则常采用单篇的形式 进行考查,有时也会融入到非连续性文本中进行综合考查。
类型
概念
特点
新闻
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 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 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 及时报道。
2.归纳内容要点 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 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 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 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近几年高考题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 断成为一个考查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 淆。 3.分析图表 分析统计表时要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 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
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 3.典型性。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应是在一定起点或站在一定高度上,对可成为“话题”的、新 的访谈。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 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专访。 物访谈。
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 1.科学性。①实用性,与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②知识性,向读者介绍有关知识, 括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矿物学、 增强认识,引发思考启发人们注意有关问题。③客观性,介绍对象客观存在,有时不带主观感情。
4.概括简答类 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 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 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 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要注意对某个部分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 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 5.探究类 探究类一般为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不要信马由缰,海阔 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应围绕文中相关专家的观点进行概括 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和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 要避免。重点注意文中列举的专家学者的观点。 6.比较分析类 比较分析类在概括的同时应注意各选文的标题和出处,据此确定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实用类文本的常见类型 实用类文本常见的类型有新闻、调查报告、访谈、科普文,其中新闻类和调
查报告类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点考查对象。访谈、科普文则常采用单篇的形式 进行考查,有时也会融入到非连续性文本中进行综合考查。
类型
概念
特点
新闻
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 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 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 及时报道。
2.归纳内容要点 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 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 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 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近几年高考题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 断成为一个考查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 淆。 3.分析图表 分析统计表时要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 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
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 3.典型性。内容必须具有代表性,应是在一定起点或站在一定高度上,对可成为“话题”的、新 的访谈。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 鲜的事实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能引起共鸣的问题进行专访。 物访谈。
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 1.科学性。①实用性,与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②知识性,向读者介绍有关知识, 括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矿物学、 增强认识,引发思考启发人们注意有关问题。③客观性,介绍对象客观存在,有时不带主观感情。
4.概括简答类 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 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 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 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要注意对某个部分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 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 5.探究类 探究类一般为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不要信马由缰,海阔 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应围绕文中相关专家的观点进行概括 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和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 要避免。重点注意文中列举的专家学者的观点。 6.比较分析类 比较分析类在概括的同时应注意各选文的标题和出处,据此确定各则材料的侧重点。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PPT(80张)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方法PPT(80张)](https://img.taocdn.com/s3/m/c034792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d.png)
(4)
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4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3) 项是(3分)
2018
新闻(非连 续性文本)
中国量子 通信世界 领先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3)(4) 确的一项是(3分)
9.以上三则材料中,
《人民日报》《自然》
《读卖新闻》报道的 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题角 6.从“相关链接”和文本的关系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度 “相关链接”主要包括:传主本人的言论、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传主 另外事迹的介绍、传记中出现的其他人物的介绍以及相关背景等 等。这些链接的内容往往隐含着传主的形象特点,对于我们解答 相关题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练习:分析概括传主形象(大一轮P198) 3.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 材料简要分析。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 内容的梳理,不正确 (3) 的一项是(3分)
2019
社论+新闻 +研究报告 (非连续性 文本)
我国桥梁 建设发展 成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3)(4) 正确的一项是(3分)
6.为什么说今天的中 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 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 (3)(4) 片?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6分)
(4)
(4分)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 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3) 一项是(3分)
新闻+
2018
图表(非 连续性
文本)
知识产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
及其成果 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3)(4)
转化
是(3分)
9.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 (4) 述各方所起的作用。(6分)
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 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 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e2ba8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a.png)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技能
做题步骤
读文章
选择题
简答题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读文章是基础
➢ 速读,圈点勾画
关键词
➢ 别慌,细读严排查
材料一:地球水资源概况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统计
结论:
• 地球可直接利用水资源及其稀少 • 我国水资源严峻情况
升级结论:
• 虽然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有限。 • 虽然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水资源缺乏,缺水情况
7.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 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而50.9%的民 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 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而是后端分类处 理不到位、不完善, 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 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动的主要原因。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 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 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 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行“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 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 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 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做题步骤
读文章
选择题
简答题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读文章是基础
➢ 速读,圈点勾画
关键词
➢ 别慌,细读严排查
材料一:地球水资源概况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统计
结论:
• 地球可直接利用水资源及其稀少 • 我国水资源严峻情况
升级结论:
• 虽然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有限。 • 虽然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水资源缺乏,缺水情况
7.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 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 而50.9%的民 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 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而是后端分类处 理不到位、不完善, 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 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动的主要原因。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 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 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 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行“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 初衷。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 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 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归纳与解题ppt(完美版)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归纳与解题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25621ab84ae45c3b358cad.png)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真实性
自然景物、环境的细节描写除了营造典型环境之外,还起到象征社会 环境、烘托人物心情作用。
4 概括文章特定事件
事件概括型试题,指要求考生 对人物某个特定阶段主要事迹、 贡献的概括或对故事情节不同 发展阶段进行概括的试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 能力,设问涉及的内容在文本 中的跨度比较大,有的甚至涉 及文章的全篇。
克难攻坚的举动等。
家庭熏陶, 学校教育, 社会援助等。
2
就文章内容问原因
做出某种抉择,采取某种行为的原因分析 分析文中某事发生、发展的原因
要把握住一个思路一个原则:
一个思路:多数情况应该从客观、主观两个方 面作答;
一个原则:依据原文内容发掘“原因”,需要 分点概括原因。
1 特色分析题 ——文章标题特点
7 作用分析题——不同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 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 实感;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便 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 亲切感,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 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 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先概括后分析
1
作用分析题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对塑造形象、突出情感、主旨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埋下伏笔,
为下文作辅垫;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承上启下,红线串珠; 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总领下文,伏笔铺垫,。
之以恒 理论实践都重要——能理论 能实践 理论指导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7)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 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2013年全国Ⅱ卷)
(8)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2、试题主要类型: (1)概括归纳传主思想观点、学术水平、人生成就贡献的
6、标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① 解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② 线索的作用(小说、散文适用) ③ 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传记、小说、散文) ④ 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 ⑤ 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 ⑥ 点明了主旨,承载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 ⑦ 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⑧ 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
三·传记文学写法特点:2015高考试题 例1、(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
简要回答。(6分) 【参考】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
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 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 朋友闲谈一样。
例2.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 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 ➢
3.记叙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有真实感,适于心理描写 ;
第二人称:便于拉近距离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 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 由,便于叙事和议论
➢ 4·重要句子的作用:
➢ ➢。
5·某段的作用
首段的作用: (1)从内容上来看:统领全文,点明题旨,表达与主旨相关
传记类文本的阅读
➢常见题型梳理
➢ 一·、传记阅读信息筛选整合试题解题方法
1、2013年至2015年全国卷试题: (1)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5年全国Ⅰ卷)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
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2015年全国Ⅱ卷)
形成过程 (人生经历、成长经历)。 (2)概括传主的主要思想性格(行为处事、个性品德、职
业态度) 、主要成就、主要贡献 。
(3)概括归纳传主取得成功的原因( (客观因素:家庭、 时代、他人、团队;主观因素:个性品德、态度付出)
(4)概括归纳传主采取某项行动,得出某项认识、说出某 些观点的原因(分析人物思想内因)。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 。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 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2014年全国Ⅰ卷 )
(5)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 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 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 ③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 ➢ 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写……作铺垫;使结构更严谨。人
物形象:表现传主···使……的形象更加鲜明主旨:文章内容更加充 实,使中心更加突出,;; ➢ ④补叙: (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情节发展更为合理,结构更加严谨 ,内容更加充实,更好的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作者的观点;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表 现力,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 (2)传主 (对人物形象塑造起辅佐作用,突出和深化 传主形象,体现传主的人格魅力) (3)读者(吸引读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传主的精 (4)作者(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
➢ 2.记叙顺序的作用
➢ ①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的某种感情;(2)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 垫;照应/呼应题目中的……;呼应结尾;(3)从效果上来 看: 运用了···手法,有 ···作用。 末段的作用: (1)内容:①表层:写了什么 ···②深层主旨:总结全文,点 明题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结构:卒章显志、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3)效果:运用···手法,渲染……气氛;表达了……感情 ; 深化了···主旨 。
【参考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 熟悉的材料。 (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 过细节表现人物
(3)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 答。(6分)
➢ (4)归纳整合,确定答案: 对筛选出的语句进行整合。 整合时相同的内容或相关的内容进行合并,不同的内容 分点作答。删繁就简,去其枝叶,或提取重组,或合并 转述,最终定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
➢ 二、作用题
➢ 1、引用的作用 ➢ 引什么:(1)引传主自己说的话(2) 引日记、诗文、
作品、书信 (3)引别人对其议论性评价性的话 ➢ 作用——四个维度(1)文本(体现传记的真实性,印证
➢ 3、答题过程及方法: ➢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 要求答什么,具体要求
是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答题方向是什么。
➢ (2)阅读全文,明确筛选区域: 主要信息所在段落,次 要信息所在段落,使信息筛选心中有数。
➢ (3)筛选语句,明确答案来源:根据题干要求和答题区 域,逐一筛选跟题干要求相关的语句(最好依次标上序 号)
(6)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 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 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2014年全国Ⅱ卷)
(7)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 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8)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 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Ⅰ卷)
(7)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 王”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2013年全国Ⅱ卷)
(8)卢作孚被认为“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2、试题主要类型: (1)概括归纳传主思想观点、学术水平、人生成就贡献的
6、标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
① 解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② 线索的作用(小说、散文适用) ③ 突出了叙述评议的对象(传记、小说、散文) ④ 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了读者(与读者的关 ⑤ 表现了传主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与传主的关系) ⑥ 点明了主旨,承载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与主题和情感的关系) ⑦ 使文章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增添了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⑧ 修辞上:双关、反复,比喻,拟人
三·传记文学写法特点:2015高考试题 例1、(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
简要回答。(6分) 【参考】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
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 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 朋友闲谈一样。
例2.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 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 ➢
3.记叙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有真实感,适于心理描写 ;
第二人称:便于拉近距离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 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 由,便于叙事和议论
➢ 4·重要句子的作用:
➢ ➢。
5·某段的作用
首段的作用: (1)从内容上来看:统领全文,点明题旨,表达与主旨相关
传记类文本的阅读
➢常见题型梳理
➢ 一·、传记阅读信息筛选整合试题解题方法
1、2013年至2015年全国卷试题: (1)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5年全国Ⅰ卷)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
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 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2015年全国Ⅱ卷)
形成过程 (人生经历、成长经历)。 (2)概括传主的主要思想性格(行为处事、个性品德、职
业态度) 、主要成就、主要贡献 。
(3)概括归纳传主取得成功的原因( (客观因素:家庭、 时代、他人、团队;主观因素:个性品德、态度付出)
(4)概括归纳传主采取某项行动,得出某项认识、说出某 些观点的原因(分析人物思想内因)。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 。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4)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 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2014年全国Ⅰ卷 )
(5)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 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 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6分)
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 ③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 ➢ 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写……作铺垫;使结构更严谨。人
物形象:表现传主···使……的形象更加鲜明主旨:文章内容更加充 实,使中心更加突出,;; ➢ ④补叙: (补充说明的作用,使情节发展更为合理,结构更加严谨 ,内容更加充实,更好的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作者的观点;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感染力、表 现力,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 (2)传主 (对人物形象塑造起辅佐作用,突出和深化 传主形象,体现传主的人格魅力) (3)读者(吸引读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传主的精 (4)作者(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
➢ 2.记叙顺序的作用
➢ ①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 ②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 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上浑然一体;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的某种感情;(2)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 垫;照应/呼应题目中的……;呼应结尾;(3)从效果上来 看: 运用了···手法,有 ···作用。 末段的作用: (1)内容:①表层:写了什么 ···②深层主旨:总结全文,点 明题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结构:卒章显志、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3)效果:运用···手法,渲染……气氛;表达了……感情 ; 深化了···主旨 。
【参考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 熟悉的材料。 (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 过细节表现人物
(3)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 答。(6分)
➢ (4)归纳整合,确定答案: 对筛选出的语句进行整合。 整合时相同的内容或相关的内容进行合并,不同的内容 分点作答。删繁就简,去其枝叶,或提取重组,或合并 转述,最终定出合乎题干要求的答案。
➢ 二、作用题
➢ 1、引用的作用 ➢ 引什么:(1)引传主自己说的话(2) 引日记、诗文、
作品、书信 (3)引别人对其议论性评价性的话 ➢ 作用——四个维度(1)文本(体现传记的真实性,印证
➢ 3、答题过程及方法: ➢ (1)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 要求答什么,具体要求
是什么,关键词是什么,答题方向是什么。
➢ (2)阅读全文,明确筛选区域: 主要信息所在段落,次 要信息所在段落,使信息筛选心中有数。
➢ (3)筛选语句,明确答案来源:根据题干要求和答题区 域,逐一筛选跟题干要求相关的语句(最好依次标上序 号)
(6)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 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 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2014年全国Ⅱ卷)
(7)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 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8)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 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Ⅰ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