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源远流长.,两者既紧密相连,又互存差异。

语言文化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建筑文化的差异等等,今天,我就来讨论一下,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

我个人认为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不只是乐曲风格的差异,更是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在音乐审美观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体现。

中国音乐精神的核心是“同天地之和”,这一核心的音乐实践是:贵意不贵曲,重神不重技。

但以神气与天地相结,无意音声妙悦耳闻,简谈损之又损,以至于无。

在乐器上,独尊弦琴;在乐曲上,玩小令单曲。

在演操中,重心神意会,不以曲谱为意。

“静琴以明心见性”、“心”、“性”又是天地之意。

由陈刚、何占昊演绎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为例,整首曲子宛转悠扬,此起彼伏。

曲子分成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分别用小提琴、大提琴以不同的曲调、曲式演奏出梁祝见面、结拜、共读共玩、抗婚、楼台会、投坟、化蝶一系列的场景。

演绎生动富有变化,将梁祝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演绎的栩栩如生。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西方的音乐重娱人、重技巧、重新旧之分。

而中国的音乐更加重自娱、重情味、重雅俗之分。

在美感形态方面,西方音乐注重主题的深刻、表现的强度和音响效果的绵厚浓实。

而中国的音乐则追求韵味的深邃、表现的力度和音响效果的虚淡与空灵、余韵悠长。

,在表现形式方面,西方音乐注重乐音的固定,织体的网状结构、节奏的整齐规则,而中国音乐则注重乐音的变化、织体的单线延伸和节奏的灵活等。

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应用较少。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诗歌等姊妹艺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古代,音乐一般都离不开舞蹈,如远古时期的《六代乐舞》、唐朝的歌舞大曲以及唐宋以后兴起的戏曲音乐都体现了音乐舞蹈结合古代的诗歌一般分为诗、词、曲三类,开始都是用来演唱的,只是后来诗歌的功能有了分化。

从现代音乐角度来看,歌曲的歌词大都是押韵的,一首好的歌词本身也是一首好的诗歌。

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古典主义音乐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

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

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的传统音乐作品有《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广陵散》。

而西方的古典音乐我比较偏向于贝多芬的作品,如《命运交响曲》,喜欢它所呈现的“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那种高亢、激昂与催人奋进;又如《欢乐颂》中的热情洋溢与幸福饱满。

我认为具体的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西方由于音乐地域、民族以及时代的差异,所以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也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是儒道两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皆由春秋前萌芽状态的诸多音乐美学观点发展而来。

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美学发展史,一直都是以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为主流。

既追求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又强调“洪天音真”。

反对束缚人生、束缚音乐。

所以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是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

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而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则主要有两大思想流派,即“他律论”和“自律论”。

所谓“他律论”强调的是音乐的美受音乐形式之外的(包括情感社会)影响,它强调一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即情感音乐美学;而“自律论”正好相反,它强调音乐的美仅仅来自音乐自身,内在的要素决定音乐的形式美,强调音乐的内容。

从音乐作品特点的比较,中西方因思维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简而言之,中国为“一曲多用—重再创;西方为专曲专用—重原创。

”“一曲多用”是以尊重原有作品的风格和原有欣赏习惯为价值取向的,创作中仅将某“基本曲调”稍加变化,可赋予该曲以新的内涵。

“专曲专用”则以作品的个性为追求目标,无论在作品的形式上还是在创作技法上,均以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为原则。

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上看,中国与西方的创作也有所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等特点。

所谓集体性,是指作品中所凝聚的劳动不是某一作曲家的个人行为。

所谓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是指创作时,作曲家是歌唱家或
演奏家于一身的。

作曲的同时也就是歌唱或演奏的过程,没有一二度创作的分工,具有极强的即兴性。

而西方音乐作品(主要指西方专业作曲家的作)的创作方式,具有个体性,一二创作分离的特点。

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个体劳动而为,体现出浓厚的个性特征。

同时,在一二度创作上呈分离状,即作曲家的创作仅仅是完成乐谱而已。

从审美观念来观察中西方音乐我们发现,中国音乐讲究作品的意境、气韵,强调创作的神妙,风骨,注重表现的含蓄、婉转,喜好艺术形式的中和适度。

而西方音乐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和道德教化色彩,表现形式较为固定,常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

随着其自身的发展,西方音乐逐步加入上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对感情的表达直白、激烈,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能力。

到了20世纪,西方光怪陆离的音乐现象已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

但是,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现代创作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