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第讲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讲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和利玛窦合译《几何 原本》,不仅把欧洲 数学介绍到中国来, 还为我国近代数学的 科学名词,奠定了基 础。 参加翻译的《测量全 义》,介绍西方三角 术和球面三角术,引 述了许多新公式。 三角函数表也是经徐 光启等首次介绍到我 国的。

编著《农政 全书》,60 卷,介绍农 业及与农业 有关的政策、 制度、措施、 工具、作物 特性、技术 知识等。
第04讲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主讲 朱健平
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唐朝,时 称“景教”(即聂思脱 里派<Nestorianism>,5 世纪君士坦丁大主教 Nestorius创立)。 (右图为Nestorius 雕像)
唐太宗贞观年间,大秦国大德曰阿罗本 者,来长安, 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仗西郊,宾迎入内, 翻经书殿,问道禁闱。深知正真,特令 传授。……高宗大帝克恭缵祖,润色真 宗。而于诸州各置景寺,仍崇阿罗本为 镇国大法祖。法流十道,国富元体。寺 满百城,家殷景福。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1.利玛窦 2.龙华民 3.旁迪我 4.邓玉涵 5.汤若望 6.南怀仁 7.张诚 8.白晋
1.利玛窦

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意 大利人,中国耶稣会开创者。1571年成 为耶稣会士,1583年来华传教,入居肇 庆。
利玛窦制订了一整套“调和策略”: 1)结交中国士大夫和中国朝廷; 2)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和其它人文科学; 3)遵行儒家习俗,尤其赞同中国教徒实 行祭祖祭孔礼仪。
6. 南怀仁
南怀仁(Berdinard Verbiest, 1623-1688), 比利时人,1659年来华,1660年抵京。 帮助修改天文历法。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的影响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的影响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对中国的影响作者:冯文婷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摘要:明末清初时期被认为是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科技翻译高潮。

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高潮对当时的中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的成因、特点、和这一时期的翻译著作做一个综述,由此推出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高潮给当时中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成因;特点;影响由于受到唯心主义思想的禁锢,宋、元、明各代的知识分子在科学技术方面毫无作为,导致中国在科技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同时,天主教受到新教的冲击,派遣传教士到世界各地抢夺信徒,以弥补它在欧洲流失的信徒与权威。

这些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翻译著述活动,将部分西方的知识引入中国。

在这约200年的时间内,这些传教士翻译了西方人文科学、宗教及自然科学等著作437部。

这一举动使得中国人的视野、知识结构以及由此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开阔,使中国迎来了翻译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

一、明末清初翻译高潮形成的原因十六世纪中叶,明朝的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自北宋高潮之后,科技领域停滞不前,这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渴望了解外部世界。

而欧洲兴起的宗教改革夺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大部分地盘,因此开始向东方扩展势力。

西方传教士们为了传播宗教,努力钻研中国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文化适应策略,翻译方法灵活,以读者为中心。

思想文化方面,他们以西顺中,在不贬低中国文化的前提之下,让士大夫们吸取西方文化,强调中西文化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以确保中国人可以顺利的接受西方的思想和知识。

二、明末清初翻译高潮的特点明末清初的翻译具有目的性。

传教士到中国的目的是传播基督教,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服务这个最终目的。

而中国的学者们译书的目的除了自身渴望了解世界之外,主要在于想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思想解決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明末清初的翻译具有局限性。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中西翻译简史第7章精编版

中西翻译简史第7章精编版
• 1. 利玛窦:口述《几何原本》(1607年,徐光启笔录) • 2. 李之藻 :将以前跟利玛窦研习和翻译的算学书编辑为《同文算指》(1613年); • 3. 徐光启:1613年,着手翻译《泰西水法》,会同传教士熊三拔制作多种天文
仪器。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 4. 金尼阁:1620年传教士金尼阁从西方带来7千部书籍;1623年传教士艾儒略 撰写《西学凡》一书,叙述了这些书的纲要。
二、洋务派设立的翻译出版机构
• 1. 1862年北京建立培养外语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徐继畲为总管同文馆事务 大臣;同年设立英文馆;
• 2. 1863年设立俄文馆和法文馆; • 3.1866年设立科学馆‘组织学习天文算学; • 4. 1872年设立布文馆(德文); • 5. 1895年设立东文馆(日文) • 6. 北京同文馆图书资料较好曾经组织翻译了不少西学书籍。
• 2. 《山海舆地全图》
• 1)1584年起在明末有不同版本。1602年由李之藻刻板,增订吴中明本的《坤 舆万国全图》流行最广。
三、利玛窦的翻译活动
• 2)这份世界地图采用与1570年的奥代理世界地图相同的投影方法进行绘制。 为了说明地图概念,利玛窦特别应用圆锥投影在地图加绘赤道北地、南地半球, 注明地为圆形、南北两极、赤道南北昼夜的长短、五带、五大洲的名称:欧罗 巴、利末亚(非洲)、亚细亚、南北亚墨利加、墨蜡泥加。他标注出欧洲30余 国,对南北美进行介绍,并以现代科学方法与仪器作实地测量,画出中国北京、 南京、大同、广州、杭州、西安、太原、济南八座城市的经纬度。
二、洋务派设立的翻译出版机构
• 10. 其他翻译机构
• 兵工中学堂(1869,上海)、强学书局(1895,北京)、南洋公学译术院 (1895,上海)、农学社(1896,上海)、译书公会(1897,上海)、京师 大学堂翻译馆(1901,北京)、江楚编译局(1901,武昌)、商务印书馆编译 所(1905,北京)、福建船政学堂(1866,福州);

明末科技翻译(1)

明末科技翻译(1)
南怀仁博闻多能,深精西方科学知识。《欧洲天文学》一书的内容
几乎涵盖了当时在中国介绍的西方所有科技知识。南怀仁在著作中多 处引用《几何原本》中的命题,并将几何学方面的许多知识介绍到中 国。在《仪象学》中,有多幅图表示了几何作图的知识。在介绍几何 作图的同时,也介绍了西方当时使用的作图和测量工具。
南怀仁在《仪象志》、(1674)和《穷理学》(1683)两部著作中,
表1 明末清初传教士的科技译述(1584年— 1790年) 16世纪 数学 天文 物理 4 地质 生物医学 军事科学 总计 ---17世纪 16 83 6 18世纪 4 6 -总数 20 89 6 百分比(%) 14.6 65 4.4
---1
3
8 8 124
---10
3
8 8 134
2.2
5.8 5.8 93.4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目的性 西方传教士是为了“基督征服中国”,中国士 大夫则是为了“富国强 兵”“裨益民用”, 欧洲进行宗教改革后,新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它不但夺去了旧教在西欧,北欧的大部分地盘, 还将势力发展到北美。耶稣会很难与新教抗衡, 因此改变策略,向东发展,寻找新的地盘。传 教士搭乘了殖民扩张的“顺风车”而此时中国 的士大夫,如徐光启,李之藻认为翻译可以拓 宽国人视野,必须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到 中国,他们与西方的传教士结合起来,翻译合 编了很多科学著作,其目的主要在于“裨益民 用”虚心吸取各国长处,将其科技成果以最快 速度为我所用,补己之短,增强国力。
他在北京第四年,在钦天监官员李祖白的帮助下,用中文写
了一本介绍伽利略望远镜的《远镜说》,第一个将欧洲的最 新发明介绍给中国,在以后的历法改革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远镜说》刊印于1629年。该书从原理、结构功能和使用方

论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存在的问题

论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存在的问题

起 了我 国历史上的第二次 翻译高峰 。 这次高
峰一直持续 了两百年左右 。
2 . 明清时期科技翻译的整体情况
下面作者 通过介 绍 明清时期 科技 翻译 的代表人 物及其代 表作 为大家介 绍这 一 时 期 翻译 的整体情况。 当我们提到明清时期 的科技 翻译 时 ,自 然会想到利玛窦 ( 1 5 5 2 —1 6 1 0 ) o 他是将 西方 先进科技知识传人 中国的第一个外 国人 。 他 是意大利耶稣会士 , 1 5 8 2 年来到 中国。在澳 门学 习中文 , 并取 中文名为利玛窦 。 利 玛窦 积极传播西方科技知识 ,与许多中国士大夫 都有 密切交往。他不仅第 一个与中国士大夫 合作 翻译西方科技著作 , 还第一个将中国文
技文化水平飞速发展 。但其 中也存在 问题。本文先整体介绍 当时的翻译情况 ,然后通过分析证明这一时期 的翻译虽做 出了很大贡献 ,但其中也存在 着问题 。
关键词:明清之 际;科技翻译 ;贡献 ;问题
引言 : 中国历史上 有明确 记载 的翻 译活 动开 始于周朝。共有四次翻译高 峰 : 古代的佛经 翻译 ,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后五
理论广角 2 0 1 4年 9月 ( 下)
论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存在 的问题
马爽爽
( 天津外国语 大学,天津 3 0 0 2 7 0 )
摘要 :明清之 际的科技翻译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次科技翻译 高峰。那时 ,士大夫与外 国传教士 交往密切 ,通过翻译促进 了中西之 间的科技文化交流,使我 国的科
四运动前的翻译 以及新 中国成立后的翻译。 前两次翻译高峰在 国内一直有很多人研究 , 尤其是明清时期 的科技翻译 , 常常能在许多 学术报刊上见到相关文章。安徽大学的马祖 毅教授在其 《 中国翻译简史一 五 四以前部分 》 也对 这一 பைடு நூலகம்期 的 翻译 状况 有过极 为详 细的 介绍 。 但是 ,人们研究的一直都是这一时期 的翻译对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 , 而很少有人 关注其 中出现的问题 。 作者希望通过分析查 找这一阶段的翻译 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 对这 时期的翻译情况做出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 通过 分析 这些问题 出现 的原 因避 免在 我们 以后 的翻译活动 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 帮助研 究者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明清之际科技翻译 的背景 , 第 二部 分介 绍科 技 翻译 的整体 情况 及主要 代 表人物 , 最后一部分指 出科技翻译活动 中存 在的问题并分析它们出现的原因。希望这篇 论 文能对 翻译 研究者 有哪怕 一丁 点儿 的启 示, 并对我国的翻译研究活动作 出小小的帮

明清时期的翻译

明清时期的翻译

Chapter Two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与晚清的翻译(西学东渐第一期)西学正义:西学:沈定平理解为科学、哲学和宗教。

熊月之指出:始称西学,继而称东西学,后又称新学,内容无所不包。

晚清《西学书目答问》作者称西书大致不外曰政、曰教、曰艺三类。

历史条件:明末清初,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二次西学东渐浪潮,中国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再次接触,翻译作为沟通文化间交流的中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次翻译首先由科技方面,后来漫延到文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从元朝以来,中国和西方国家一直有比较密切的外交活动,15-16世纪西方世界已经基本上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并且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科技领域出现了许多重大发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伽里略发明望远镜,英国科学家对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等等,都远远超越中国;而此时中国封建文明经历唐宋时期的高峰时期,封建文明进入没落时期,再加上南宋以来新儒学长期排斥禁锢人们的思想,佛学过于虚幻,已经逐渐失去其优势,明朝中期王阳明的心学、东林学派追求的实学为人们冲破以往的思想禁锢和追求西学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条件(朱维铮将明朝中期称为中国的中世纪。

),恰好此时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的科技文明,西学在国内传播可谓迎合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封建士夫中的开明人士,如徐光启、李之藻等和西方传教士一起翻译西书,促成了中国翻译高潮;第二。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科技方面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的撰写,提倡实验与切身实践,人们的科学方法开始变化;第三。

当时担任翻译任务的外国传教士都有很深的科学造诣。

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圣命,往往采取“调适与会通”(沈定平)策略,归化中国知识分子,寻求与中国士大夫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合作,翻译中国急需的科技书籍,达到其传教目的。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The Society of Jesus
The Society of Jesus (Latin: Societas Iesu, S.J., SJ or SI) is a Christian male religious order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The members are called Jesuits. The society is engaged in evangelization and apostolic ministry in 112 nations on six continents. Jesuits work in education (founding schools, colleges, universities and seminaries), intellectual research, and cultural pursuits. Jesuits also give retreats, minister in hospitals and parishes and promote social justice and ecumenical dialogue.
Abbreviation S.J., Jesuits MottoAd maiorem Dei gloriam Formation 27 September 1540 (1540-09-27) (472 years ago) Type Roman Catholic religious order Headquarters Church of the Gesù(Mother Church), General Curia (administration)LocationRome, Italy
利玛窦还第一个把四书五经译成拉丁文,开了将中国典籍 介绍到西方的先河。

第二讲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第二讲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Lecture 2Sci-tech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the Early Qing DynastyIn this period lasting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the western missionaries, with the collaborated effort of the Chinese scholars, translated numerous books on natural sciences into Chinese, apart from Christian texts.The translation in this period was mainly sci-tech translation covering nearly every branch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was done through the collaboration of western Jesuits and Chinese elites. And this is the sa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de of translation in this period.Renowned translators were: 代表人物:Matteo Ricci 利玛窦,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汤若望,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 Jules Aleni 艾儒略etc. among the foreign Jesuit missionaries and Xu Guangqi 徐光启、Li Zhizao李之藻、Yang Tingjun杨庭筠、Li Tianjing 李天经etc. among the Chinese elites.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An Italian Jesuit, a sinologist and a translator. He came to China in 1582 and went out of his way to make friends with Chinese scholars and officials in order to convert them into Christians and gain a foothold in china. He arrayed striking clock, triple prism, armillary sphere(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 and hung the map of the world in his abode to attract visitors.The world map shattered the Chinese’s die-hard belief that China was the center of the whole world.Later on, Xue Guangqi (徐光启) wrote 《山海舆地图经解》,interpreting the map in Chinese language, which became the first book on disseminating western scientific knowledge.On September 22, 1596 Matteo Ricci successfully forecasted a solar eclipse(日食)in China, and quickly became well-known.Matteo Ricci, working together with Xu Guangqi, translated the first six volumes of Euclid’s Elements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in 1607.He was also the first to translate some of the Four Books into Latin, being the first to introduce Chinese classics into the western world. &&The coming of Matteo Ricci kindled the enthusiasm of Chinese scholars to learn western knowledge. And from then on Chinese scholars became open-minded and developed an interest in learning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as a result touched off the ideological r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at lasted for more than one century.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A German, who came to Beijing in 1623.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Matteo Ricci, he displayed th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 his abode to attract Chinese officials for a visit and made a list of the books and submitted it to the emperor.Shortly afterwards, he successfully predicted the lunar eclipse (月食)of the year and that of the following year.With the help of Li Zubai 李祖白, he wrote 《远镜说》, introducing in Chinese Galileo’s telescope, the latest invention in Europe then. The book was published in 1629, expounding in detail the principl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usage of the telescope,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promulgation of photology and the making of telescopes and exerting far and wide influence upon later generations. 成为传播光学和望远镜制造技术的奠基性著作,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各个邻域的翻译成果及翻译特点及其影响

明清时期各个邻域的翻译成果及翻译特点及其影响

各个邻域的翻译成果及翻译特点及其影响翻译方式:“中西合璧”的和译鉴于中西方语言文字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巨大差异,对耶稣会士来说,独立翻译几乎不可能。

利玛窦虽对中国语言文字及儒家经典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熟练程度,对于中西文翻译仍感举步维艰。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士大夫翻译家均不通西文。

造成了士大夫参与翻译,只能完全靠传教士口述口译或初译,中国人笔受或润饰。

翻译特点:明清科技翻译主要采取的是直译法,但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系统的翻译理论留下的大多是片断零散的译论利玛窦议论了中外人士合作“对译”制的可行性、关于翻译的信达问题传教士高一志、罗雅谷、艾儒略对此皆有论述,他们主要强调的都是要“达意”;冯秉正却认为在“粗达言义”的基础上要“兼通雅俗”;贺清泰“不图悦人”强调完全按“本文文意”直译。

徐光启的“翻译—会通—超胜”思想。

王徵的翻译资用思想。

1、天文学及数学代表人物徐光启2、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学《泰西水法》熊三拔、徐光启合译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奇器图说》邓玉涵口授,王微笔录第一部系统地以中文介绍西方机械的专著。

3、语言学和文学《西儒耳目资》庞迪我帮助西洋人学习汉语、汉字的罗马字注音字汇的著作4、生理学和医学《主制群征》汤若望传递了西方人体解剖的最新知识《本草备要》汪昂为医学门径书5、经院哲学、神学及其他宗教文献《穷理学》南怀仁穷理学即穷尽理学之意,是集当时传入我国西方科学大成之汉译著作。

《圣经》《转世经书》影响价值:输入了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对我国自然科学及思想文化领域影响巨大。

传教士的翻译活动客观上对沟通中西文化之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识之士开始自觉睁眼看世界,逐渐抛弃了唯我独尊的得天朝大国意识。

还有,传教士促进了中国物质文明西传, 利玛窦首次将“四书”外译,开创中国典籍外译的先河。

西传的汉籍(主要是古代典籍)对当时的欧洲思想、文艺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经典思想成为西方启蒙思想家攻击教会,批判神学虚伪欺骗性的思想武器。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back
利玛窦

中文名:利玛窦
外文名:Matteo Ricci

国籍: 意大利

出生地:意大利马尔凯州的马切拉塔

出生日期:1552年10月6日

逝世日期:1610年5月11日

职业:耶稣会传教士

毕业院校:耶稣会

神学院信仰:天主教主要成就:传播天主教贬佛毁道援儒攻儒,

基督化儒教代表作品:《天主实义》,《辩学遗牍》,《畸人十
• 1618年,邓玉涵带了一架到中 国;
• 1634年,邓玉涵献给崇祯皇帝;
• 汤若望与李祖白合译《远镜 说》,介绍望远镜的性能、原 理和制作过程,第一次输入光 学原理。

back
主要特色
主要翻译思想
主要翻译思想
主要翻译思想
• 3)推动并参与修改历法 的中国学者:李之藻、徐 光启。


back
数学
• 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不、 • 仅把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来,还为我国 • 近代数学的科学名词,奠定了基础。
• 《测量全义》,介绍西方三
• 角术和球面三角术,引述了许多新公式。
• 三角函数表也是经徐光启等首次介绍到
主要学科及作品——天文学
传教士在天文学方面的最大

贡献在于修改历法。

明朝通行两种历法:

1)《大统历》

2)《回回历》
• 1)明末参与修改历法的 传教士:利玛窦、龙华民、 邓玉涵、汤若望、罗雅各 等;
• 2)清初参与修改历法的 传教士:穆尼阁(Jean Micolas Smogolenski, 1611-1656)、南怀仁等;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分解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分解

Jesuit activity in China


Conversely, the Jesuits were very active in transmitting Chinese knowledge and philosophy to Europe. Confucius's works were translated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through the agency of Jesuit scholars stationed in China. (Which is why Kǒng Fūzǐ is known in the West under his Latinized name to this day.) Matteo Ricci started to report on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 and father Prospero Intorcetta published the life and works of Confucius into Latin in 1687. It is thought that such works had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on European thinkers of the period, particularly among the Deists and other philosophical groups of the Enlightenment who were interes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ystem of morality of Confucius into Catholicism.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清时期的翻译事业与科技交流

明清时期的翻译事业与科技交流

明清时期的翻译事业与科技交流明清时期,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为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科技交流也是明清时期的一大特点。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的翻译事业与科技交流。

一、翻译事业从唐代开始,中国就有了对外翻译的历史,到了明清时期,翻译事业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中,书籍、文献等对外翻译的数量不断增加,翻译的范围涵盖了从宗教、哲学、科学到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这些翻译作品不仅使得中外文化进行了交流,而且对于中外各个领域的学术交流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明清时期,翻译活动既涵盖了从书籍到文献等印刷品的翻译,同时也涉及到口译、笔译以及口笔并用的翻译形式。

其中,官府的活动是整个翻译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明朝时期,翻译工作并不是单凭个人或团体的活动,而是由官府统一安排和监督。

在明朝时期,翻译工作主要由外交官员、专业官员或知识分子来进行。

翻译的主要对象是外国的官方文献以及某些华夏国家音乐、绘画、书法、医药等方面的一些特殊技术。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名臣徐阶的《礼记考异》、《水经注》等大量的著作。

而在清朝时期,翻译工作由专门机构来承担,称为“翰林院”。

这个机构的任务除翻译外,还包括校队、编辑、纂修文献等。

二、科技交流在明清时期,科技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科技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外的科研合作,而且也为科技的大跨越指明了方向。

科技交流主要是基于跨国贸易和出版业进行的。

在科技交流的背景下,一些重要的发明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例如明朝末年海上船舶使用了自动驾驶仪,解决了海上航行时困难的导航问题。

与此相关的还有船舶建筑的进步,建造的战舰数量和规模都比唐朝和宋朝时期明显增加。

此外,科技的交流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

总之,明清时期的翻译事业与科技交流为中外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今天,我们也应该继续推动着为世界和平的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浅谈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

浅谈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

浅谈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明末清初,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翻译机构,那么,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研究对MTI学生的启示是怎样的?ﻭ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一大。

据统计,自1582年至1773年,共有352种西方著作翻译到我国,其文学类71种,数学类20种[1].在西学译著中,《坤舆万国全图》、《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泰西水法》、《火攻挈要》、《远西奇器图说》等被邹振环选入《影响近代的一百种译作.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有以下特点:一、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是西方传教士和士大夫相结合的产物。

ﻭ受当时历史的影响,为了殖民地的扩张,传教士来到传教。

作为会士的首任会长,利玛窦了解到这种情况并发觉士大夫阶层在的地位和影响后,便开始学习经典巨著.1601年初他到朝拜神宗,贡品有报时钟、《万国图志》、天主经、西琴、珍珠镶嵌的十字架。

神宗及其称赞,给予他优厚待遇。

这样他建立起了教堂,开始与士大夫合作开始传教活动。

徐光启在论及《崇祯历书》编译工作的奏折中说:臣等借(西洋)诸臣之理与数,(西洋)诸臣又借臣等之言与笔,功力相倚,不可相无. 而从利玛窦记述自己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中的一段文字:徐太史先生来,太史既自精心,长于文笔,先生就功,命余口传,自以笔受焉。

我们可看出《几何原本》这样的科学著作由利玛窦口述,徐光启笔录而成。

除了上述的合译方式外还存在以下一些中外人士合译方式:《同文算指》、《圜容较义》:西海利玛窦授,浙西李之藻演;《浑盖通宪图说》:利玛窦口授,浙西李之藻振之演,漳南郑怀魁辂思订.ﻭ二、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不具备翻译的专业性,一所好的翻译机构应该具备专业的翻译人员,完善的翻译理论,广阔的翻译内容。

明末清初,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翻译机构,在这里,徐光启和李子藻,李天经等人以及一些传教士共同编译了大量的西方天文学历书,图表。

但受當时历史的影响,首先就其翻译内容而言,虽然内容多,举凡天文、历算、地理、数学、医学、音乐、建筑,斑驳陆离,目不暇给[2]。

明末清初传教士科技翻译的主体性特点

明末清初传教士科技翻译的主体性特点

明末清初传教士科技翻译的主体性特点
蓝红军
【期刊名称】《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0)001
【摘要】在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高潮中,西方传教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翻译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国科技的发展.从译者主体性来看,明末清初传教士科技翻译活动具有"为我性"、"顺应性"和"操控性",这三者的统一构成了该时期传教士科技翻译活动的本质特点.
【总页数】5页(P93-97)
【作者】蓝红军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20;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翻译活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J], 王佳娣
2.我国第一次佛经翻译高潮和明末清初传教士翻译活动之比较 [J], 曾琳;易兴
3.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论明末清初传教士翻译的二项悖论及其贡献 [J], 滕雅芸;王欣欣
4.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论明末清初传教士翻译的二项悖论及其贡献 [J], 滕雅芸;王欣欣
5.明末清初我国测绘科技的人文社会背景分析——传教士与中国测绘科技的发展[J], 牛汝辰;林宗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末清初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探析

明末清初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探析

明末清初的科技术语翻译策略探析作者:王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摘 ;要:科技术语的翻译在科技英语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石。

本文以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大家徐光启的译作《几何原本》和李之藻的《明理探》中出现的重要术语为依据,探索明末清初时期的科技术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期对当代英语科技术语翻译有所助益。

关键词:科技术语翻译;翻译策略;影响作者简介:王菲,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類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21、引言我国历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以科技翻译为特色,始于明末。

这一时期的科技翻译对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尤为重要的影响。

明代科学引进先驱者徐光启曾曰:“欲求超胜,必须会通; 会通之前,先须翻译”。

这句话点出了学习西方文化的循序渐进三阶段,即“翻译、会通、超胜”,可见翻译作为科学引进的第一步的重要性。

这时期的翻译力量主要来源于西方耶稣会传教士、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国士大夫,二者相互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科技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这一时期的著名代表人物有,被誉为“科学译祖”的徐光启,“中华才士”的李之藻,意大利人利马窦、葡萄牙人傅泛际等,留下了许多为后人所称颂的佳作。

梁启超有言:“明末有一场大公案,为中国学术史上应该大笔特书者,曰欧洲历算学之输入。

”这儿的“欧洲历算学之输入”就是指的是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它的问世拉开了我国科技翻译的序幕。

葡萄牙传教士傅泛际和李之藻合译的《名理探》被公认为整个中国近代“西学”的奠基之作,它是对整个西方学术体系的介绍,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事物、新概念、新技术,这时,术语的语际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是以明末清初的代表译作《几何原本》《名理探》中出现的术语为实例,探讨明末清初时期翻译家们如何对当时的科学术语进行译介,以期为今后的科学术语发展作出贡献。

第八讲: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第八讲:明末清初科技翻译
忠贤。徐光启官复 原职,八月,充日讲官,经筵讲官,为天子师。 1629年,他又升为礼部左侍郎,1630年升礼部 尚书,已是朝廷重臣。 • 1629年9月,主持修历。1631年起,分五次进 呈所编译的图书著作。1632年6月,徐光启以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予机要。11月, 加太子太保。1633年8月,再加徐光启太子太 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11月7日逝世。 • 徐光启在天文力学、数学、农学和军事等方面 都有杰出的成就。
• 1607年与利玛窦同译《浑盖通宪图说》2卷, 1608年译成《圜容较义》1卷、与利玛窦再 同译《同文算指》11卷。 1621—1627年与 葡萄牙人傅汛际合译亚里斯多德名著《寰 有铨》6卷、《名理探》10卷。《名理探》 为逻辑学在我国最初之译本。此外尚有译 著《经天盖》、《简平仪说》(熊三拔著)、 《坤舆万国全图》、《天文初函》等10余 部
三、明清之际翻译高潮之消亡
• 利玛窦规矩与敬天、祭祖、祀孔
• 礼仪之争 /qsyj/ztyj/zwgx/2 005-01-25/25371.shtml • 康熙的批复与罗马教皇的态度 • 信票 • 雍正禁教
四、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的评价
• 1.从传教士而言:目的是传教,客观上则成为 中西文化交流的中间人。他们毕竟与鸦片战争 后的传教士不同。他们传教是基于对天主教的 虔诚,并非自觉地服务于殖民主义侵略。很多 人以中国为第二故乡。 • 2.中国的皇帝、士大夫的协助通融。士大夫帮 助传教士学中文、润色译文。 • 3.中国学者自身对西方科技的学习。 • 梁启超之评价。科技对八股取士具有很大的纠 正作用。
• 徐光启在天津购地,种植水稻、药材、花 卉,从事农事实验,为农政全书写提纲。 • 1618年,北方后金叛乱军队袭击边关,徐 光启于病中受任治军。到1621年的三年多 时间里,徐光启从事选兵、练兵的工作。 • 1619年,徐光启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 监察御史的新官衔督练新军。1621年3月回 家养病。6月辽东兵败,只得再奉诏带兵, 但是12月又被排挤。

科技翻译与徐光启

科技翻译与徐光启

翻译成果
几何”实际上“ metry”的谐音,徐光启 在经过反复诵读“geometry”后突然悟出与 “几何”发音相近。精通汉学的利玛窦当即 拍手叫好,遂一致确定“几何”为 “geometry”的译名。 利玛窦和徐光启共译《几何原本》 ,整 个翻译过程由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述。参 照的是著名数学家克拉维奥的拉丁注释版。 这是是我国 西方数学的翻译著作,奠 定了我国近代数学发展和进步的基础。现在, 我国的几何教材中所使用的 , 如三角形、几何、锐角、钝角、点、线、面 等,都是由徐光启首先提出的。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利玛窦
国籍: 意大利 出生日期:1552年10月6日 逝世日期:1610年5月11日 职业:耶稣会传教士 毕业院校:耶稣会 神学院信仰:天主教主要成就:传播天主教贬佛毁道援儒攻儒, 基督化儒教代表作品:《天主实义》,《辩学遗牍》,《畸人十 篇》,《天主教要》 科技翻译作品:《坤舆万国全图》-世界地图。 《同文算指》:介绍欧洲算术,根据克拉乌维斯 所著的《实用算术概论》(Epitome arithmeticae practicae, 1583年)译成。内容由基本四则运算、 分数至比例、开方、 正弦余弦等三角几何。由李之藻笔录,清朝时录入四库全书。 《测量法义》:关于应用几何、测量,由徐光启笔录,附《勾股 义》。
第 二 章
“科学译祖”徐光启
生平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 玄扈, 圣名保禄, 汉族,上海县法华汇 (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 。 官至 崇祯朝礼部尚书兼 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 辅。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 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编撰或 翻译有《 几何原本》《 泰西水法》《 农政全书》 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 。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徐光启病逝,崇祯 帝赠太子 太保、 少保,谥文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 ・
见至尊 , 得到皇上首肯, 传教之 门, 由此 打开。为 了 使传教事业能够在 中国顺利 进行 ,“ 异质 ” “ 且 实
用” 的西方科 学技 术就成 了他 们 的主要 手段 之一 。 而 此时 的 中 国士大 夫 , 如徐 光 启 、 之 藻 、 廷 李 杨
烈烈地展开了, 但当时并未建立专门的、 完善的翻译 机构。12 年天文历算方面的专家 , 国传教士汤 62 德 若望抵华后与徐光启一起筹建 了我国早期的合作编

时期科技翻译的几个主要特征展开探讨。

基督教普遍主义东传 的结果。对上帝 的统一信仰、
普遍 救赎 思想 、 国统 治 等 教 义是 普 遍 主 义诉 求 的 天
主要 表 现 ”2。前 者 可 以 被视 作 直 接 原 因 , 后 者 _ ] 而

目的性
明末 清初 的科技 翻译 活动是 由中外人 士共 同参
试 论 明末 清初 科技 翻 译 的基 本 特 征
李 书仓
( 山东轻工业学院 ,山东 济南 2 0 5 ) 53 3
[ 摘要 ] 明末清初 时期 的科技翻译活动是 中西方首 次真 正意义上的对话 , 是一 次里程碑式的 事件 。从 翻译 活动本 身来看 , 次翻译具有几个基本特征 : 本 目的性 、 系统性 、 非 双向性和时代局 限性。 [ 关键词 ] 科技 ; 翻译 ; 明末 清初 ; 特征
ie e s o —y tma in s ,b - i cia i n i tt n o me . v n s ,n n s se t e s id r t l y a d l a i ft s c e o t mi o i
Ke o d :c- c ; rnl i ; a igadE r igD ns e ; etr yw r sS ieh t s t n L t M n n al Q n y at s f ue t a ao e y i a
LIS u- a g h tn
( h n o gP l eh i U i r t, i n2 0 5 , hn ) S a d n o tcnc nv sy J a 5 3 3 C i y ei n a
A s a tS ieht nlt ni Lt M n n al Qn y at s al d r nhs r , stefs ra d — bt c :c— c a s i a igadE r igD ns e , a maki ioy i h r l i r t r ao n e y i n t i te a
21 0 2年 2月
山 东女 子 学院学报
J u n lo h n o g W o n’ ie st o r a fS a d n me SUnv ri y
Fe 2 2 b. 01 No 1 S r No 1 1 . e . . 0
第1 期
总第 1 1
国强兵”、裨益民用” “ 。关 于天主教东传有两种说
收稿 日期 :0 1—1 —2 21 1 8
基金项 目: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 目“ 文化视域 下的明末清初科技翻译与科 学思维 ” 项 目编号 : 9 5 ) ( J WC 2 0
作者简介 : 李书仓 , , 男 山东轻工业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
[ 中图分类号 ] 25 G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8 63(020 —08 0 10 — 8821)1 08 — 3
T eB s e tr s fS i—eh T a s t n i aeMiga dE r n y a t s h ai F au e c — c r n l i L t n n a l Qig D n si c o t ao n y e
lg ewe n W e ta d Ch n .Th a e n lz si scf au e h o h ta sai n a tvte o ue b t e s n i a e p p ra ay e t ba i e t r st r ug r n lto ciiis,t ti s ha s,p r o — u p s
译 机构—— “ 历局 ” 当时 称 为 “ 局 ” , 之后 杨 ( 西 )但 廷 筠等纷 纷 呼 吁 朝 廷 成立 更 为正 规 的 “ 译 局 ” 翻 的 建议 却终 因万 历帝 驾崩 以及边 境 战事吃 紧等原 因未
筠等人 , 认为翻译可 以拓宽国人视界 , 因此 , 必须把 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引进到 中国, 他们 与西方的传 教士结合起来 , 翻译合编了一些 自然科学著作 , 后期 则有不少关于哲学原则、 科学思维和宗教信仰的著
盘 。另一种 说法 认 为“ 督 教 在 中 国的 展 开是 世 界 基
汉唐佛经翻译之后的第二次高潮。据统计 , 18 自 52
年 至 17 73年 , 有 3 2种 西 方 著 作 被 翻 译 到我 国 , 共 5 其 中天 文学 类 7 1种 , 数学 类 2 O种 J 。本 文拟 就 这
翻译是中西方相互交流借鉴的桥梁 , 明末清初
时期 的翻译又 以科 技 翻译 为 特 色 , 我 国历 史 上继 是
法 : 种是 欧洲进 行宗 教改 革后 , 一 新教具 有 强大 的生
命力 , 正方兴未艾 , 它不但夺去 了旧教在西欧 、 北欧 的大部分地盘 , 还将势力发展到北美 。耶稣会很难 与新教抗衡 , 因此改变策略 , 向东发展 , 寻找新 的地
与形成的。之所 以参加这次翻译活动, 西方传教士
是 为 了“ 督 征 服 中 国 ” 中 国士 大夫 则是 为 了 “ 基 , 富
则是根本原因,a oc ct l 本身 即有“ hi 普世一统” 之意。 但无论哪种 原 因, 教士 都是搭 乘 了殖 民扩 张 的 传 “ 顺风车” 18 。 5 2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 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