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设计城市设计课堂作业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城市的空间布局。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教材内容,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分类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重点理解城市功能分区的类型、特点及其在城市生活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选取一至两个典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分析其内部空间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学生需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城市的历史发展、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土地利用情况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 地图绘制:学生需绘制所选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标注出主要的功能分区(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比较各自绘制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及原因。
4. 观点表达: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观点及分析结果进行汇报,阐述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提问与补充。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确保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2. 案例分析部分要求学生查阅的资料要准确、全面,分析过程要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3. 地图绘制部分要求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比例尺的选取,确保各功能分区的相对位置准确,同时要注重美观与实用性。
4. 观点表达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案例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地图绘制的准确性与美观度以及观点表达的流畅性与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提出建议与意见,促进相互学习与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与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反思与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城市功能分区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城市的空间布局。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展开,具体包括: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城市功能分区的类型和特点。
2. 案例分析:选择一座熟悉的城市,分析其内部空间结构,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区域的分布及相互关系。
3. 地图绘制:根据所学的空间结构理论及案例分析,绘制一份简单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标注出主要功能区的位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就所绘制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图进行讨论,分析各功能区的形成原因及相互影响。
5. 书面报告:每组选派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城市选择、功能区分析、示意图说明等。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要全面、深入,能够准确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
2. 案例分析要具体、详细,选择的城市要具有代表性,分析要结合实际情况。
3. 地图绘制要准确反映城市的功能分区,标注清晰,颜色搭配合理。
4. 小组讨论要积极、深入,每个成员都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5. 书面报告要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能够准确反映小组的讨论成果。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3. 地图绘制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4. 小组讨论的活跃度和成果质量。
5. 书面报告的条理性和内容充实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对于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
3.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鼓励大家学习。
4.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取长补短。
5. 根据作业反馈,教师将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8课城市客厅》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九下
《城市客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美术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对“城市客厅”主题的理解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对城市空间的感受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设计技巧,加深对城市环境与人文关系的认识。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城市客厅》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 观察与调研:学生需实地考察或通过网络资源,收集不同城市客厅的设计案例,并记录其设计特点、空间布局及色彩运用等。
2. 创意构思:结合所收集的资料,学生需构思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客厅设计方案,包括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家具陈设等元素。
3. 绘制草图:学生需用素描或手绘的方式,将设计方案以草图形式表现出来。
草图应包括平面图和立体效果图,展现空间的三维感。
4. 设计说明:为草图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解释设计理念、色彩选择及空间功能的安排等。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实地考察或网络收集的资料应真实、丰富,并具有代表性。
2. 创意构思应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审美性。
3. 绘制草图时,应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空间的立体感,色彩搭配应和谐统一。
4. 设计说明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体现设计的独特之处。
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保持作品的整洁与完整。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设计创意:评价学生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2. 草图绘制:评价学生绘画技巧和空间表现能力。
3. 设计说明:评价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设计理念的清晰度。
4. 综合表现:综合以上各项能力的表现,评价学生整体作业的完成情况。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是本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老师评语:老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设计理念和创作过程,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美术作业设计以《城市客厅》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和对城市空间的感受力。
《Places》 作业设计方案
《Places》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以“Places”为主题的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够运用丰富、准确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型来描述不同的地点,提高英语书面和口头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2、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思考,使其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不同地点的特点和特色。
3、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点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空间认知能力:通过对地点的描述和分析,提升学生的空间认知和方向感。
二、作业类型1、书面作业写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点,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写一篇不少于 200 词的英语短文,描述该地点的外观、功能、自己在那里的经历和感受。
地图绘制与描述:给学生提供一张空白的地图,让他们在上面标注出自己熟悉的几个地点(如学校、家、超市等),并用英语简单描述这些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
2、口头作业口头报告:让学生准备一个 2-3 分钟的口头报告,介绍一个自己去过的旅游景点,包括景点的名称、所在地点、主要特色和自己的游玩体验。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主题,如“城市中最适合休闲的地方”或“最具历史意义的地点”,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3、实践作业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当地的历史建筑或自然景观,要求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做好笔记,回来后用英语写一篇考察报告。
摄影与描述:让学生拍摄自己认为最美丽或最有特色的一个地点的照片,然后用英语为照片配上一段文字描述。
三、作业难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阶段,将作业分为三个难度等级:1、基础难度对于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求他们选择一些简单的地点进行描述,如自己的教室、操场等,重点在于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词汇和句型,语法错误较少。
在地图绘制与描述的作业中,可以只要求他们标注出主要地点,并用简单的方位词(如“next to”“behind”“in front of”等)描述位置关系。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4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与特征;2. 掌握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及典型案例;3. 初步学会分析城市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4. 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获取、整理与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的内容包括:1. 知识预习:学生需提前预习《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相关章节内容,理解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及不同形态的特点。
2. 案例分析:选择国内典型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等),收集关于其空间形态的相关资料,并从自然地理、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其城市空间形态的成因。
3.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就所选城市的当前空间变化(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等)进行讨论,分析这些变化对城市功能、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 报告准备:各小组需准备PPT或文字报告,展示本组对所选城市空间变化的分析结果及观点。
三、作业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 学生在预习时需做好笔记,重点标记不理解或存在疑问的部分。
2. 收集资料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可通过官方网站、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途径获取。
3. 案例分析需深入全面,不仅要描述现状,还要追溯历史背景,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4. 小组讨论要充分,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观点,并汇总形成小组意见。
5. 报告准备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用地理专业术语,并辅以图表、图片等辅助说明。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笔记的完整性和理解深度;2. 案例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度;3. 小组讨论的充分性和活跃度;4. 报告的逻辑性、条理性和专业性;5. 作业的按时提交情况。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批阅: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阅,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 课堂讨论:在下一课时,教师将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就作业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8课城市客厅》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九下
《城市客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城市客厅》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设计技能,能够从设计角度欣赏并理解城市空间的美学价值,并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城市客厅”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与调研:学生需对所在城市或社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考察,重点观察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设施布置等元素,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感受。
2. 设计构思:根据观察所得,学生需对“城市客厅”进行初步构思,包括空间布局的设想、色彩搭配的创意以及设施设计的灵感等。
3. 绘制草图:学生需将设计构思以草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平面图和立体图。
在绘制过程中,学生应注重表现空间的层次感和色彩的协调性。
4. 制作模型:学生需根据草图制作简单的模型,以更直观地展示自己的设计理念。
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细节的呈现和材料的合理使用。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调研:观察要细致入微,记录要真实客观,以便为后续的设计构思提供准确的依据。
2. 设计构思:构思要具有创新性,既要符合实际需求,又要体现个人特色。
同时,要注重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色彩的协调搭配。
3. 绘制草图:草图要清晰明了,能够准确表达设计意图。
在绘制过程中,学生应注重锻炼自己的美术基本功,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4. 制作模型:模型制作要精细,注重细节的呈现。
同时,要合理使用材料,体现环保意识。
四、作业评价本课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与调研:是否细致入微,记录是否真实客观。
2. 设计构思: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是否体现个人特色。
3. 绘制草图:是否清晰明了,能否准确表达设计意图,美术基本功是否扎实。
4. 制作模型:是否精细,细节呈现是否到位,材料使用是否合理。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批改和点评。
针对每位学生的作品,教师将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展示环境空间设计-课堂作业
展示环境空间设计-课堂作业第一篇:展示环境空间设计-课堂作业课堂练习作业:汽车展销会的空间区域设计(手绘)要求:1 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分割,包括(信息空间(展区)、舞台、员工休息室、VIP休息区、储藏室、洽谈区、维修中心、计算机室、办公区、会议室、卫生间、过道。
2 空间中的各区域可用矩形来代替,要求所分割的面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要求展位中的参展商为20至30个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福特、本田、丰田、铃木、日产、大众、雷诺、标致法拉利、菲亚特、凯迪拉克、路虎、林肯、雷克萨斯、劳斯莱斯、马自达、奇瑞、起亚、三菱、沃尔沃、现代、雪佛兰雪铁龙、中华、夏利),其中奔驰、宝马、奥迪为重要厂商。
第二篇:展示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方案:兰博基尼车展调研:2011年3月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大型车展是兰博基尼公司近段时间做过最大的一次车展活动,兰博基尼新款旗舰车型Aventador LP 700-4于日内瓦车展耀世登场。
首批兰博基尼新款Aventador LP 700-4将于2011年夏末交付到客户手中。
下次兰博基尼车展定于2012年5月12日—21日在青岛展出。
设计理念:兰博基尼公司一贯秉承将极致速度与时尚风格融为一体的品牌理念,它的标志是一头浑身充满了力气,正准备向对手发动猛烈攻击的犟牛。
这代表一种野性,没有多少人可以拥有它,因为它昂贵到无可想象的地步。
它高高在上,呼吸着天空稀薄的空气,吸引着地上景仰的目光。
兰博基尼公司出国很多款经典的车型,其中蝙蝠款深受世界广大的车迷的追捧,让兰博基尼达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所以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以蝙蝠为主题野性+时尚+高贵定位:此次车展将会展出兰博基尼的各款经典车型,其意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兰博基尼的发展史和向车迷传播兰博基尼公司的理念。
展馆设计以蓝色为主,因为兰博基尼车型是以蓝色为主色调。
策划:本次展馆设计的功能分区大概分为:车展台贵宾接待区卫生间多媒体放映区演讲台接待管理展示区过道车模化妆间,本次车展的接待对象分为:车迷媒体工作者社会知名人士。
外部空间设计城市设计课堂作业共40页文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外部空间设计城市设计课堂作业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第2单元主题4城乡空间》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二册
《城乡空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城乡空间布局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及其空间差异,了解城乡规划的内涵与意义,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城乡空间发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城乡空间》课程内容,了解城市与乡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空间布局特点。
2. 观察与调研: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和乡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观察或网络资源收集,了解该地区的空间布局特征、交通网络、建筑风格等。
同时,需调研当地居民对城乡空间布局的看法和感受。
3.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学生需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享,讨论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布局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城乡规划的重要性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 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典型的城乡规划案例(如某城市的新区规划),分析其规划理念、空间布局特点及实施效果,并就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待改进之处进行讨论。
5. 实践作业:学生需绘制一份简易的城乡空间规划图,标明主要建筑、交通线路等要素,并阐述自己的规划理念及预期效果。
三、作业要求1. 观察与调研部分要求真实、详尽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 课堂讨论需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意见。
3. 案例分析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案例的优缺点。
4. 实践作业要求规划图布局合理,理念清晰,预期效果明确。
5. 作业需按时提交,格式规范,字迹工整。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及创新性。
3.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给予相应加分。
4. 对于不合格作业,教师将给予指导建议,要求学生进行改正并重新提交。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城市设计之结课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时代广场
3
街道形象的视觉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
规则的外型,巨大 的体量,带给人的 是一种单调、乏味 的感觉
入口处的伸缩门暗 示着领域性,很明 显的感受到里外不 同的空间
中国人寿保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街道形象的视觉分析
国贸360广场
均采用同色调的玻璃幕墙作为建筑外部材料,色彩协调统一, 给人一种舒适之感;建筑高度跳跃式变化,摆脱了视觉上的 单调乏味,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3
人具有亲近自 然的天性,人 和可爱的动物 们都是自然的 一部分,人与 动物的亲近也 是同自然的亲 近。
街道形象的视觉分析
城市雕塑
人们特别是小 孩子自然地聚 在这些雕塑形 态周围,这里 带给人们乐趣, 也带来一种对 城市环境的调 节,给孩子们 带来更多的欢 乐,给城市带 来会更多的活 力。
3
街道形象的视觉分析
城 视
郑州市花园路国贸360路段街道视觉分析
成果汇报目录
1、所选街道的概况 2、在郑州市的定位 3、街道形象的视觉分析 4、时间变换下的对比 5、调研分析的小结
P
ART-1
所选街道的概况
1
街道概况
交通区位状况
路连 南 贯 北 的 城 市 中 轴 线 花 园 ——
1
街道概况
所调研街道的范围
北至:郑州市动物园
临街小道
低矮的数木、工 地的挡板、占道 的自行车、让原 本不宽的步行道 变得更加狭窄, 走在这样的道路 上,人们的视线 受到遮挡,行人 只能在乱车中曲 折迂回,有时只 能挤在车行道上 与车同行,让人 感到压抑、紧张 和不安
被工地侵占后的人行道
原来人行道应有的尺度
3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4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培养学生观察和解读城市发展、理解空间变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学习内容1. 掌握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形态类型,包括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等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分析所在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结合地形、气候、历史等背景因素,进行讨论。
3. 收集近年来所在城市的空间变化数据,如交通网络的拓展、城市中心的迁移等。
(二)实践内容1. 绘制所在城市的空间形态示意图,包括主要功能区(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的分布。
2. 制作城市空间变化的时间序列图,通过不同时期的卫星地图或历史照片展示城市空间的变化。
3. 小组讨论:围绕所在城市的发展变化展开讨论,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自主完成相关地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包括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
2. 示意图和时间序列图应使用专业软件或常用工具(如画图软件)绘制,标注清晰,准确反映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3. 小组讨论需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并形成书面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对讨论内容的分析和总结。
4. 作业需按时提交,并在提交前进行自查和修改,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示意图、时间序列图和书面报告的内容、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创新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同学互评则侧重于创意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3. 反馈与指导: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详细的反馈和指导,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提交的作业给出明确的评价和建议。
2.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需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和弥补不足。
《第8课城市客厅》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苏少版九下
《城市客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美术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与创作,了解城市客厅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其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与记录:学生需在课前或课后实地考察一处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等),观察其空间布局、色彩搭配、装饰元素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法。
2. 设计构思:学生根据观察记录,结合所学美术知识,构思一个城市客厅的设计方案。
包括空间布局、色彩搭配、家具陈设等元素,并绘制草图。
3. 创意实践: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如画笔、颜料、纸张等),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际创作,完成一幅城市客厅的美术作品。
4. 团队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设计交流与展示,每组需共同完成一幅城市客厅的集体创作,体现团队的合作与创意。
三、作业要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需注意以下几点:1. 观察记录要细致,包括空间、色彩、装饰等多个方面,以便于设计时能更好地把握整体风格和细节处理。
2. 设计构思要创新,体现个人或团队的独特想法和审美观。
3. 创意实践要遵循美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如色彩搭配、构图等,同时注意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4. 团队合作要积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完成集体创作。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观察记录的细致程度和准确性。
2. 设计构思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创意实践的技巧和艺术性。
4. 团队合作的协作精神和集体创作的整体效果。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
具体包括:1. 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鼓励其继续努力。
2. 指出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
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以便于其更好地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4. 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城市客厅》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意表达能力,并提高其美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
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
二、教学任务与要求
• (一)、设计任务书
• • • • 1.设计任务 某市因为进行旧城改造,需要拓宽城市内一条东西向商业干道,拓宽后街道长 200m,宽30m(其中车道20m,人行道俩边各5m)。详见地形图(图1),地势平坦 。 2.设计要求 (1)拟建项目控制在建筑红线范围内进行群体布置,考虑外部空间环境、城市景 观和 组织等。要有相应的停车场,但不得沿街布置,建筑物之间艰巨必须满足消防规 范要求。 (2)沿街以四~六层为主,局部可为七层,建筑形体组合要求有变化,创造丰富 多变的商业空间。 (3)建筑形态不拘,可保持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街道形态,也可创造现代风格的 建筑群体特色,但要求必须有和谐的空间氛围。
• 22、库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建筑物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符合防盗、通风、 防潮和防鼠等要求。 • (2)、分布库房、散仓应靠近营业厅内有关售区,便于商品的 搬运,少干扰顾客。
• 23、库房的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 (1)、设有货架的库房净高不应小于2.10m。 • (2)、设有夹层的库房净高不应小于4.60m。 • (3)、无固定堆放形式的库房净高不应小于3m。
• 13、营业部份的公用楼梯、坡道应符合 下列规定:
• (1)、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 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 (2)、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30m。 • (3)、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 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 21、商店内部用卫生间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 (1)、男厕所应按每50人设大便位一个小便斗一个或小便槽 0.60m长; • (2)、女厕所应按每30人设大便位一个总数内至少有座便位1~ 2个; • (3)、盥洗室应设污水池一个,并按没35人设一个洗脸盆; • (4)、大中型商店可按实际需要设置集中浴室,其面积指标按 每一定员0.1㎡计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掌握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征。
3.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4.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前预习学生需预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内容,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
2. 知识梳理学生需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梳理出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各功能区的主要特点,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典型城市(如学生所在城市的城市),分析其内部空间结构的现状及发展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交通、人口、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4. 小组合作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包括对城市环境、交通、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5. 作业报告每组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所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报告,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描述、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发展变化趋势预测等。
三、作业要求1. 认真完成课前预习,做好知识储备。
2. 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堂学习内容,深入理解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及特点。
3. 案例分析要具体、详细,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4. 小组合作要积极,讨论过程中要尊重他人观点,综合小组意见完成报告。
5. 作业报告要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语言简洁明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预习情况、知识梳理的准确性、案例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小组合作的表现、作业报告的质量。
2. 评价方式:教师评阅、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
3. 反馈形式: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对存在问题的地方给出具体建议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评阅情况,对全体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2.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4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的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理解,提升空间认知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课程的核心内容展开,具体包括: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等理论内容,并做好相关笔记。
2. 案例分析:选择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北京、上海、东京等,分析其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
学生需结合地理教材,从经济、文化、人口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并绘制简要的时空变化图。
3. 实践活动:利用周末或假期时间,对所在城市或熟悉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不同区域的用地类型、交通状况及人口分布等。
4. 成果呈现:将分析结果和实地考察情况整理成报告或PPT,对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了解的案例进行结合与论述,充分体现所学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三、作业要求本作业的具体要求如下:1. 学生应积极认真地参与此次作业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获取更多相关知识,认真记录、分析和整理,展现出完整的成果。
2. 案例分析部分需对所选城市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能够从经济、文化、人口等多角度进行论述,以证明对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的理解。
3. 实践活动部分需结合实际情况,实地考察所在城市或熟悉城市的多个区域,记录下观察到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对交通、人口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和总结。
4. 成果呈现需注重报告或PPT的排版和表述方式,使得成果内容清晰明了,条理清晰,体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
四、作业评价作业的评价标准应涵盖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术规范性等方面。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进行批改与反馈,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应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与分享,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后续学习任务。
《第2单元 主题4 城乡空间》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二册
《城乡空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城乡空间的概念、特点及发展变化,掌握城乡空间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城乡空间》相关章节,了解城乡空间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掌握城乡空间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具体的城乡空间案例(如某个城市的城区或乡村),分析其空间布局的特点、功能分区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需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收集,整理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
3. 空间规划实践:根据所选案例,学生需设计一份简单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需包括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并能够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案,互相评价并给出改进意见。
讨论过程中需记录讨论内容和结果,形成小组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全面、深入,能够准确理解城乡空间的概念及发展变化。
2. 案例分析要求详实、具体,需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分析结论。
3. 空间规划实践要求创新、实用,方案需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要求积极参与、互相学习,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5. 作业需按时完成,格式规范,字迹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案例分析报告、空间规划方案及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深度、规划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等方面。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期末总评。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批改后,教师将组织一次作业讲解,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作业质量。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城乡空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外部空间的要素
• 1.尺度
人的眼睛以大约60°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成为1 °的圆锥。 人在看前方时,如果按2:1比例看上部,即成40 °仰角。
第四章 空间秩序的建立
1.加法与减法 2.内部秩序与外部秩序 ★个人体会
第一章 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 1.外部空间的形成
空间是由物体与人的相互关系形成的,这一相互关系涉及到视觉、嗅 觉、听觉、触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自觉的在创造着空间。
• 1.外部空间的形成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第三章 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 1.外部空间的布局
若把外部空间考虑成“没有屋顶的建筑”那么“平面布局”就是外部 空间设计的重点了,也就是对该空间多要求的用途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 的领域。
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以明确地用途,根据这一前提来确 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 理论”(One-tenth theory)
当设计外部空间时,它的尺度同室内 设计是有差别的,因此芦原义信根据自己 的经验,提出了外部空间第一假说。
这个十分之一 理论,实际上也不 是很周密适用的, 设计师可以根据自 己的经验在5~15倍 上进行取舍。
意大利锡耶纳的坎波广场
“逆空间”
• 1.外部空间的形成
意大利的街道
东京古版地图
• 2.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空间的积极性: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有计划性。确定外围边框并 向内侧整顿秩序。空间是收敛的。
空间的消极性: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无计划性。从内侧向外侧增 加扩散性。空间是扩散的。
• 2.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外部空间设计》读书笔记
• 作者简介
芦原义信(1918-2003)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 佛大学研究生院,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 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 师协会主席。
1956年成立建筑事务所,其代表设计作包括东京驹泽体育馆、银座 SONY大厦、东京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京大学御殿下纪念堂、东京艺术大 剧院等。
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所限定的。
——老子
建筑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外部空间建立起从框框向内的向心秩序,创造满足人意图和功能的积 极空间,自然是无线延伸的离心空间,是消极空间。
• 1.外部பைடு நூலகம்间的形成
地面施以美丽图案的铺装,除了有无 屋顶之外,看不出房屋内外的差别。
可以这样幻想:将屋顶覆盖到广场上, 内外空间就会颠倒,原来的内部空间就会 变成外部空间,原来的外部空间则变成了 内部空间。
主要著作:《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建筑师的履历书》
目录
第一章 外部空间的基本概念
1.外部空间的形成 2.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个人体会
第二章 外部空间的要素
1.尺度 2.质感 ★个人体会
第三章 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
1.外部空间的布局 2.空间的封闭 3.外部空间的层次 4.外部空间的序列 5.其他手法 ★个人体会
• 1.尺度
外部空间可以采用一行程为20~25m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
关于外部空间,每 20~25m,或是有重复的节奏 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 面高差有变化,便可打破空间 的单调。关于20~25m与识别 人脸的距离刚好吻合。
• 2.质感
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质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 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 高外部空间的质量上是有利的。
那么,这个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概念,运用到实际建筑上来看, 是怎样的情况呢?
日本的航空照片
哈罗住宅区
• 2.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让我们来考虑一下空间的渗透:
对于砖石结构的西欧建筑,几 乎没有渗透性,内外秩序的分界线 明显,能独立形成景观。
对于日式的木构建筑,内外部 相互有渗透性,内外秩序的分界线 不明显,如果房屋外侧没有围墙、 牌坊那样的边框,就不能轻易形成 景观。
上左图为耸立在巴黎潘多姆广场中央的方尖碑,从周围的环境中 鲜明的孤立着,由于其垂直因素,他是唯一式的,也可以说是原初纪 念性。上右图为富兰克林﹒罗斯福纪念碑设计竞赛中选方案,是采用 富于变化的美丽墙面群体构成。与方尖碑不同,也可称为复合纪念性。
• ★.个人体会
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是有区别的,外部空间是内部空间的补充, 是作为“地面”“墙壁”两要素构成的空间。
在外部空间上带有方向上时,希望在尽端配置有吸引力的内容。
• 1.外部空间的布局
下面探讨一下把外部空间或者说是外部秩序有意识的渗透到建筑内部 的设计方法。
银座的索尼(SONY)大 厦,为了把道路之一秩序渗透 到室内,求得内外空间连续性 一体化,便把地板以90厘米高 差按花瓣形状进行布置,乘电 梯一下子登上高层的人们,再 从这个连续的地板面上像漫步 一样走下来。也就是说这一连 续地板面是道路的延续,是考 虑成有屋顶的立体散步道而设 计的。
将重复质感的方法用 到外部空间设计上。将第 一次质感与第二次质感分 别按适宜视距有意识的进 行布置。
• ★.个人体会
本章内容中提到了外部空间影响要素中的尺度和质感。尺度感和 人的心理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根据自己的时间经验提出了“十 分之一理论”和“外部模数理论”这是在寻找外部空间尺度的逻辑。 而对于质感,作者根据距离观测物的远近将质感分为第一次质感和第 二次质感。本人认为这同样是尺度的一种表现形式,仍然是在寻找外 部空间的逻辑。
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 计、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城 市规划… …在各个范围内所设定的 内外领域的规模逐步扩大。内外领 域的意识若是淡薄,在设计时,内 部与外部的秩序就会混乱。这个意思
在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 也有所表达。
• 2.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让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建筑的纪念性。
建筑物与视点的距离(D)与建筑高度(H)之比D/H=1时,高度与 间距存在一种匀称性;D/H < 1时,即有紧迫感; D/H > 1时开始有远离 感; D/H=2时、仰角等于27 °时,则可以整体的看到建筑; D/H=3时、 仰角等于18 °时,就可以看一群建筑。但这结论也是不固定的。
• 1.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