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

合集下载

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母语负迁移的定义母语负迁移指的是学习者因为掌握母语语法结构的习惯而导致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产生错误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习中很常见,尤其是在中文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语法规则的错误应用因为中文和英文的语法习惯不同,当中文学生在学习英文语法规则时,经常会出现把中文的语法规则错误地应用到英文中的情况。

比如,中文习惯在句子中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英文是以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出现,这使得中文学生可能会把宾语放在主语前面,而破坏了英文的语法结构。

词汇选择和用法的错误因为中文和英文的词汇选择和用法也有很大的区别,中文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也会出现选择或者使用词汇不恰当的情况。

例如,中文的单词“成绩”通常翻译为“achievement”,但在英文中,这个词更常用于形容“成就”、“功绩”,而更恰当的翻译应该是“score”或者“result”。

句型结构的错误中文学生在翻译一些英文句子时,也会出现语序、时态、语态、情态动词和非谓语结构等方面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于中文的语法结构和英文的语法结构不同所致。

对策分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母语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培养英语思维方式为了摆脱中文的母语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培养英语的思维方式。

这不仅包括掌握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更包括了理解英语的文化和习惯。

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英语的思维方式,才能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发生。

纠正语法错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研究英语语法规则,并且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加深对语法的理解。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语法书籍、语法练习题、语法检查器等,来帮助我们纠正语法错误。

增加背景知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包括了解英美文化许多方面的知识。

只有增加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各种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更好地应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母语迁移 开题报告

母语迁移 开题报告

母语迁移开题报告母语迁移开题报告引言:母语迁移是指一个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对其语言使用和学习的影响。

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它既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掌握,也可能成为学习的障碍。

本文将探讨母语迁移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利用母语迁移来提高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一、母语迁移的原因1.1 母语习得的积极影响母语是一个人最早习得的语言,是其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基础。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母语的习得经验会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母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使用习惯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词汇。

1.2 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然而,母语迁移也可能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母语的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与第二语言可能存在差异,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

例如,中文中的动词时态和英文中的动词时态使用方式不同,学习者可能会错误地将中文的时态规则应用到英文中。

二、母语迁移的影响2.1 语音和发音母语迁移对语音和发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学习者的母语语音系统会影响其对第二语言的音素辨别和发音准确性。

例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常常因为母语中没有英语中的某些音素而发音不准确。

2.2 词汇和语法母语迁移对词汇和语法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倾向于使用母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从而导致第二语言的表达不够准确和自然。

例如,中文中的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常常被学习者错误地使用。

三、有效利用母语迁移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效果3.1 意识到母语迁移的存在学习者首先需要意识到母语迁移的存在,并且明确母语迁移可能对第二语言学习造成的影响。

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学习者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母语迁移带来的问题。

3.2 学习第二语言的习得策略学习者可以通过学习第二语言的习得策略来克服母语迁移的影响。

例如,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听力训练来提高对第二语言的理解能力,从而减少母语迁移的干扰。

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和教学策略。

在正迁移方面,母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对学习英语起到积极作用;而在负迁移方面,母语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可能给学习英语带来困难。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学生自身的语言背景、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外部环境等。

针对迁移现象,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如引导学生比较母语与英语之间的异同,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等。

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对学生语言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迁移现象,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教学策略、影响因素、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语言素养的全面发展。

负迁移则可能造成学习困难,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现象,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可以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指导,为学生有效地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对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对于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现象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母语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正负迁移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和教学策略。

通过研究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本研究还将探讨母语迁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可以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促进语言跨文化交流,推动语言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对策

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对策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对策在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虽然“写”被列在最后,但并不意味着其地位最不重要。

相反,作为一种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活动,同时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写作能力变得越发重要。

它也被认为是四项技能中学生最难掌握的。

学生怕写,教师怕改在英语教学中是普遍现象。

英语初学者的作文中中式英语俯拾皆是,究其主要原因,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可以说是难辞其咎。

一、迁移及母语迁移“迁移”实际上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人已有的知识、技能等对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产生影响的过程。

在语言学中,这一概念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已习得的语音、语义、语用规则等对目的语学习所产生的作用。

根据对比分析理论,母语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当母语的某些规则与目的语相类似或相同时,出现正迁移,它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反,负迁移则往往产生于直接套用母语的规则或模式而出现的错误中,对于目的语学习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母语负迁移在初学者英语写作中的表现1.词汇负迁移(1)错误的一一对应只要词义表面类似,不管其内涵或外延是否对等,仍旧盲目照搬照用。

不管怎么说:(×)no matter how to say (√) anyhow/anyway 身体残疾:(×)body disability (√)physical disability (2)词汇搭配不当由于学生普遍英语词汇积累少,同时对词汇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写作中常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如:学习知识:learn knowledge(正确的搭配应用动词acquire / obtain / gain);放松自己:loose themselves(此处应用relax);住旅馆:live at a hotel (live指的是永久居住,而旅馆只是用来暂时居住,应用stay)(3)词性误用汉语中词性变化不像英语有那么明显的标记,因此初学者在对待英语这样一种词性曲折变化丰富的语言时,对词性的敏感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在动词、形容词和介词的使用上。

浅谈母语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浅谈母语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浅谈母语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摘要】在外语教学中,母语迁移现象对外语教学既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也有消极干扰的作用,即母语的正负迁移作用。

本文从现象入手,对比分析母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为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外语教学在外语习得中,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已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母语迁移”(L1 Transfer)现象。

本文将从母语的正、负迁移两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从而为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母语迁移、母语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内涵母语迁移理论认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似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的有益的、积极的影响叫做正迁移,反之,母语由于其与外语的相异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的不利的、消极的影响叫做负迁移。

二、正迁移1.语音正迁移成立于1886年的国际语音学会为了记录和研究人类语言的语音制定了一套记音符号,这就是国际音标。

各国学者都用它记音。

英语和汉语中同样也存在着发音相似甚至是相同的音素。

利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相似发音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效率,不得不说这样的母语正迁移对学习者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2.词汇正迁移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汉英两种语言在词的分类上存在共同点:①词性方面,两种语言当中名词一般多作主语和宾语,谓语通常由动词来充当,形容词修饰名词作定语,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这样在记忆汉语词汇时就可以利用英语中的词性和词语搭配知识,减少学习过程中的阻力;②词语搭配组合方式上也存在一些可取的相似之处;③派生词方面,二者都有前缀加词根(prefixes+stem),词根加后缀(stem+suffixes)的派生词构成方式。

词缀的运用从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学习者的词汇储备量。

母语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母语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母语知识在小学英语中的正负迁移——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识到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

母语和二语的相同之处对学习二语带来的积极意义是“正迁移”,而母语和二语之间的差异对学习二语所引起的干扰则被称为“负迁移”。

本文着重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角度分析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影响,旨在在外语学习中充分利用语言的共性,引导正迁移,增强二语学习者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条件下进行的学习对另一种条件下学习的影响,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一通百通”等。

迁移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同样也存在于语言学习中, 就语言迁移而言, 既包含不同语言之间的迁移, 即语间迁移,如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迁移; 也包含同一语言的内部迁移,如英语语法知识之间的迁移。

如果先行学习对后续学习起促进作用, 则称为正迁移, 如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则为负迁移。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的迁移, 认识迁移是有条件的、有规律可循的, 对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能力, 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课题以探索母语知识对英语教学的正负迁移为中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一)分析母语环境下小学生灵活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促进作用(二)探索课堂教学中防止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作用(三)研究课堂上英语母语化的教学实施充分利用先行知识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形成正迁移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 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他还明确指出, 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中介作用或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 也是无效的。

也就是说中国学生要学习英语, 不能不受来自母语的语言习惯的影响。

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 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 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

二语学习——精选推荐

二语学习——精选推荐

浅析母语正负迁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的影响摘要: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母语的影响在所难免。

传统语言学认为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要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必须用外语思维。

该文章认为母语思维对外语习得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并从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两个方面加以阐明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外语学习,正迁移,负迁移一、语言迁移理论迁移(Transfer)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将先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和体会积累运用于学习新知识的一种过程。

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凡先前的学习成果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即称为“正迁移”;反之,产生抑制影响的为“负迁移”。

迁移理论同样适用于语言的学习。

语言迁移研究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主要是母语)在学习第二语言中的作用,因此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

语言迁移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比分析(Contrast Analysis)理论的奠基人Robert Lado,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支撑。

Lado 指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那些与母语的相似之处有利于二语的学习,那些与母语的不同之处则造成一定的困难。

因此,第二语言的困难可以通过对比跨语言的差异性来确定,即“差异=难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由于对比分析的局限性,即难点“无法从直接对比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程度来推测或预测,研究者开始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分析。

错误分析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在语言习得中的体现,根据错误分析理论,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除了受母语影响外,还有不受母语影响而出现的错误。

许多学者试图对错误进行分类,他们将研究者产生的错误分为三类: 语际错误(Interlingual Errors)语内错误(Intralingua Errors)和其他方面的错误(Other Error)语际错误是由于学习在目标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收到本族语的表达习惯和文化的影响所致。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及对策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及对策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及对策我国许多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由于不注意使用标准规范的英语,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有些学生在汉语中以某种方式修饰句子的成分,但却在写作中变成了某个中心词;有些学生为了追求美观,一些简单的词或短语没有用英语来写,而是用汉语拼音代替,结果导致了汉语中的同音词、近音词或某些特殊结构的大量出现。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母语负迁移现象存在的原因1。

社会因素: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国际竞争中,语言已成为重要的竞争力。

而由于很多学生学习动机不纯,急功近利,而英语又是一门外语,他们无法体验到英语在工作生活中的实用性。

所以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实感,更别说感染力和表现力了。

2。

母语负迁移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汉语表达中心词“句子”的负迁移。

主要是汉语中缺少大量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特殊的并列结构等,限制了汉语思维模式下学生使用英语的自由度,使得英语写作受汉语的干扰而出现大量母语负迁移。

以定语从句为例,英语中定语从句主要用来限定名词,而汉语中定语从句主要用来限定成分。

在英语中名词和名词性从句是可以独立出现的,而在汉语中这两类从句总是要连带着出现。

另外,汉语中的状语从句是用来引导先行词或者整个句子的,而英语中的状语从句却起着很重要的连接和引导作用。

3。

母语负迁移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二语者对所掌握语言材料处理和再创造能力的低下。

如果一个学生在进入外语学习之初,其对新学语言系统的处理能力就低下,其母语会影响其新的语言系统的发展。

例如:对中国学生而言,母语一般为汉语,他们学习英语时就很难像他们学习母语那样,能把英语句子当做一个单独的、完整的话题去研究。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们讨论这些日常话题,那么这些语言知识就会与他们的母语混合在一起。

久而久之,学生们的思维模式、思维过程就被他们所习惯的母语模式同化了。

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

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

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内容摘要】在语言学习当中,学习者在最初学习阶段所惯常遇到的问题便是语言迁移问题。

原因在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的语言时,极易将其母语知识不自觉的代入其外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母语语言习惯的直接影响之下,学习者惯常会出现母语正迁移与负迁移现象。

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一、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母语正迁移1.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正向迁移任何语言的习得均是以扎实的词汇量掌握为基础。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关键内容。

通常而言,学生对英语词汇的习得一般均由发音着手,在掌握词汇正确发音后,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词汇释义以及词汇用法讲解。

按照对多数语言词汇的同质性分析能够看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母语的正向迁移效用能够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识记水平。

如英语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迁移而来的:Coke即为汉语中的“可口可乐”,chocolate即为“巧克力”,而vitamin为汉语中的“维他命”,montage则为汉语中的“蒙太奇”等。

在对前述英语词汇进行识记的过程中,考虑到汉语发音同词汇的英语发音近似,因此教师能够带领学生通过发音中的正向迁移实现对这些词汇的识记,从而使学生的英语词汇记忆效率有效提升。

2.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中的正向迁移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内容看,英语语法同汉语语法具备一定近似之处,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借助对英语语法规律同汉语语法规律的对比,并藉由二者的近似之处带领学生实现正向迁移,进而使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从日常英语教学角度看,此种模式能够有效的强化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领会与认知,使学生提升英语语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如在简单句的基本结构上,汉语中的“单句”和“复句”对应着英语中的“分句”和“句子”,两者在语言结构的组成上有极大的相同之处。

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引言母语负迁移是指母语对于第二语言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当一个人学习第二语言时,他可能会将母语的语法规则、语音特征、词汇用法等迁移到第二语言中,从而导致语言表达不准确或不自然。

母语负迁移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常见的障碍,并且在不同语言背景的学习者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形成原因母语负迁移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母语对学习者的影响:母语是学习者最早接触到的语言,它在大脑中形成了深深的痕迹。

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将母语中的表达习惯、语法规则等迁移到第二语言中,从而造成负面影响。

2.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受限于母语的思维方式,难以融入第二语言所需的思维模式。

3.母语教学的负面影响:一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的母语教学可能存在问题,例如错误的发音指导、逻辑习惯的迁移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母语负迁移的产生。

表现形式母语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形式:1.语法错误:学习者往往会将母语的语法规则应用到第二语言中。

例如,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中文中的时间状语后置规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英语中出现“Yesterday I go to the park”的错误表达。

2.发音错误:母语的音系特点常常会影响到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中的发音。

例如,对于德语学习者来说,德语中辅音结束声的特点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英语中无意识地增加辅音结尾的发音。

3.词汇误用: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使用和母语相似的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概念。

这种误用可能导致表达不准确或不自然。

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方法为了克服母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意识到母语负迁移的存在:学习者首先应当意识到自己可能遭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并努力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表达。

2.多接触第二语言环境:学习者应当尽可能地接触第二语言的生活环境,提高对第二语言的输入和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现象。

首先分析了母语对小学英语学习的正面影响,包括促进语言习得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接着指出母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语法和发音误区。

针对负迁移问题,提出了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对策,如鼓励学生英语思维和沉浸式学习。

同时探讨了如何促进母语正迁移,如引导学生自觉应用英语思维。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呈现了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如建立语言学习意识和提高师生互动。

展望部分呼吁更多研究关注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对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正负迁移的探讨,旨在为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母语、小学英语教学、正负迁移、影响、减少、促进、案例分析、重要性、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正面或负面迁移。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出现母语干扰的情况,比如直译、语法结构的错误等。

这种母语负迁移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还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和学习兴趣的降低。

探讨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现象,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深入探讨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迁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现象及其影响,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包括分析母语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探讨如何有效地减少母语负迁移,寻找有效的方法促进母语正迁移的实践策略。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现象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现象

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现象随着中日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日语。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迁移现象成为一个备受的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现象,分析其特点、原因和影响,以期为日语教学和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借鉴和依赖母语的知识和技能。

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而负迁移则起干扰作用。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母语迁移在日语学习中普遍存在,且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我们编制了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了500名中国日语学习者。

随后,我们随机选择了其中的100名学习者进行深入的访谈。

问卷和访谈主要围绕母语迁移现象展开,目的是了解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存在母语迁移现象。

其中,80%的学习者在初级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母语迁移,但随着水平的提高,母语迁移逐渐减弱。

从问卷和访谈结果来看,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母语迁移程度较高。

60%的学习者在单词、语法和发音方面受到母语的较大影响。

20%的学习者在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母语迁移。

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我们将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

正迁移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积极利用母语的知识和技能,如借助汉语拼音掌握日语发音,利用汉字记忆日语单词等。

负迁移则表现为学习者受到母语的干扰,如将日语的词序和语法规则混淆,发音出现偏差等。

母语迁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中日文字和文化的相似性;(2)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局限性;(3)教学方法的不合理。

母语迁移对日语学习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在:(1)可以利用母语知识促进日语的理解和记忆;(2)有助于学习者跨越文化障碍,深入理解日本文化。

消极的一面表现在:(1)可能导致发音和语法错误;(2)影响学习者地道地表达日语;(3)对教师和学习者造成困惑和误解。

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

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

浅谈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和对外交流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学习英语,并且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英语写作。

但是,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母语负迁移现象,这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困难。

本文将探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什么是母语负迁移母语负迁移指的是因为受到母语影响,学习者在外语学习和使用中出现错误和偏差。

从语言学上来看,母语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基础,但是,母语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表现为对语法、逻辑和表达的影响,导致学生写作能力不够突出。

二、母语负迁移的原因在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中文和英文的句法结构不同,学生往往会根据中文语法的习惯来写英文句子,导致语法错误。

例如,在中文句子中,动词通常在句子的结尾,而在英文中,动词通常放在句子的中间。

学生经常在英文写作中出现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和语态错误等语法错误。

2.表达中文和英文的词汇和表达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往往会根据中文的表达习惯写英文,导致表达令人费解。

例如,在中文中,“时间快到了”可以翻译为“time is almost up”,但在英文中,更常用的表达方法是“time is running out”。

3.逻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习惯于在写作中使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并追求表达的“华丽”。

然而,在英语写作中,逻辑性和清晰度更为重要。

学生往往写出来的文章具有很强的修辞感,但是逻辑不通。

三、如何避免母语负迁移要避免母语负迁移,学生需要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规则。

同时,也应该经常阅读英文原著,加深对英语句法结构的理解。

要在英语写作中避免母语负迁移,学生需要掌握英文的通用表达方式。

可以多看英文新闻报道,多阅读英文杂志,在写作中逐渐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要确保英语写作的逻辑性,学生需要学习著名的逻辑学家的理论,并在写作中运用。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1. 引言1.1 介绍母语负迁移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的影响Mother tongue negative transfer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where the structures, patterns, or vocabulary of one's native language interfere with the acquisition or production of a second language. In the context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is ca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writing skills.2. 正文2.1 母语负迁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母语负迁移是指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由于受到母语语言结构、语法规则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使用第二语言时出现词汇选择不当、语法错误等问题。

在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会对他们的写作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母语负迁移可能导致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词汇搭配不当的问题。

他们会倾向于直接翻译母语中的词组或习惯用语,而不考虑英语中的惯用表达方式。

这样容易导致句子表达不流畅、生硬,影响写作质量。

母语负迁移可能引发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

由于受到母语语法结构的干扰,他们容易将母语中的句法规则错误地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问题,影响了文章的整体准确性和连贯性。

母语负迁移还可能导致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缺乏文化意识。

由于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高中生可能会在选词、表达方式等方面产生偏差,影响了文章的地道性和丰富性。

母语负迁移给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减轻母语负迁移对写作的影响。

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及其调适

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及其调适

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及其调适一般人在学习外语时难免会受到母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将学习母语的经验迁移到相异的结构上来,结果影响到对目的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因此,不少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时,常会遇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深刻排查这些干扰因素及其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对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将不无裨益。

一、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影响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通常有正负之分:所谓正迁移是一种学习经验对在另一种学习环境下所起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则是指干扰或阻碍作用。

毫无疑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放大正迁移作用,帮助学生借助于汉语的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成效;相反,对于负迁移则应尽可能地缩小或消除其影响。

1.因母语干扰而产生的负迁移语言学家发现,如果目的语与母语属于相同或相近语系,则掌握该语言相对于不同语系的学习者而言要容易得多,而且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点越多,已有的学习经验就越能起到促进作用。

反之,如果是不同语系,学习者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以往的学习经验迁移到相异结构上来,以致影响到对目的语的学习与运用。

因此,非英语国家学生都难免会受到母语或大或小的干扰。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则属于日尔曼语系,两者显然因分属于不同语系而存在明显差异。

因而,我国学生受负迁移的影响学习的难度要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学习者。

ellis的研究成果表明,母语为汉语的学生有51%以上因受负迁移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犯下程度不同的学习错误。

(1)由于语音语调干扰导致发音障碍。

汉字发音有声调之分,英语则没有。

汉语朗读文章时强调抑扬顿挫,而英语则强调连读、不完全爆破等发音技巧的运用,注重上下文的连接、停顿和音调的合理运用。

英语中有些元音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韵母,而汉语中也没有辅音结尾的现象,这些常常导致学生在发音时受到汉语的影响,在英语单词的词尾加上元音或拖音,造成发音错误,或者发音含混,似是而非,久而久之则成为语言交流上的一大障碍。

(2)由于词法句法干扰导致文法不通。

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

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

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成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它不仅在科技技术、商业、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教育方面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教育领域,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当今的学生不仅需要获得英语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提高。

英语写作无疑是最受重视的英语能力之一,而农村初中学生也在此同样受到鼓励。

但是,一些报告发现,一些农村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着母语负迁移的现象,这给教师带来了许多挑战。

首先,什么是母语负迁移?母语负迁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其他语言时,会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学习过程。

这种影响可能是在语法、句法、拼写和字形等方面。

在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中,大多数孩子都存在母语负迁移的现象,他们在英语写作中经常会出现汉语语法中的“句子结构倒置”等现象,这显然是母语负迁移的表现。

其次,在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原因有很多,文化的差异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在农村,孩子们的父母大多数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英语写作中的文化差异令孩子们比较难以理解。

此外,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也是导致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原因之一,他们只是为了考试,而没有真正地学习英语。

更重要的是,农村初中生有较少的英语教学资源,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缺少科学性的指导,从而产生了负迁移现象。

此外,农村初中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也对他们的英语写作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在英语写作中缺乏复杂性和深度,这也是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解决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关键是要注重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让学生有充足的英语知识储备,以满足英语学习的需求。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借鉴外语的文化,用英语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最后,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学习英语,减少母语负迁移的现象。

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

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

农村初中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浅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际交流的深入,英语教学及考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使英语成为一种可以用来交流和展示智慧的语言,但是英语写作能力尤其受到重视,是一种展现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初中生中,英语写作受到了很多关注,但内容不断冗长,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把母语影响语言迁移到英语的现象,这就是英语母语负迁移现象。

首先,什么是母语负迁移现象呢?英语母语负迁移是指汉语思维影响学生在写英语的时候,将母语的语法、词汇和句子表达习惯迁移到英语中去,从而导致英语表达不准确或不流畅。

在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中,这种母语影响更明显。

在这种环境下,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较短,没有受过较多英语教育,对英语的理解能力较弱,他们经常会将母语思维迁移到英语表达中,从而影响到英语表达准确性和流畅性。

其次,存在母语影响的现象有哪些呢?在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中,母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法方面。

学生在写英语时常常会混合使用汉语语法,例如使用汉语的条件句、叠词、倒装句等;2、句式方面。

学生在写英语时常常没有运用到英语中其他句子表达方法,而只是把母语中的句式句型抄袭过来;3、形式方面。

学生在写英语时,往往用英译汉的方式来写,而不用正确的英语句子表达方式;4、词汇方面。

在写作时,学生有时会用母语词汇来表达,而不是使用正确的英语词汇。

最后,应该如何解决农村初中生的英语母语负迁移现象呢?学校要加强英语教学指导,加强对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练习,要教会学生正确英语句子表达方式,规范学生英语写作习惯,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全面掌握正确的语法、句子表达和句式;同时要加强课外练习,提高学生对英语能力的掌握,让学生学会分辨正确错误,以便正确使用语言。

总之,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要想有效改善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必须要加强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语言,不受母语的影响。

论文: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论文: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

82692 基础教育论文浅析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在我国,小学英语的教学环境较为特殊,小学生的大脑里已经储存了母语背景知识,在学习中一定会受到母语的影响。

况且在英语文化氛围相对缺乏的环境里,教师要想克服母语的影响,仅仅使用英语来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很困难的。

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英语教师应当充分掌握母语在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认真考虑、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特点,进一步提高对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认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母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1.适当运用母语理解课堂用语。

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必然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如果脱离实际运用而单纯孤立地学习语言知识,那么势必导致最初学习时的语言情境与将来实际的应用或迁移情境相差太大,造成迁移受阻。

这也是大部分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于最简单的课堂用语都很难听懂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不断重复一些课堂用语的同时,很有必要用汉语来做一些解释,以使学生能够明白老师的要求。

记得我刚任教时,用“全英”秀了一把“英语口语”,学生都懵了,如果不及时用汉语翻译过来,学生根本就不理解。

只能是想听听不懂,想学学不会。

这可不是身为人师希望看到的现象。

后来的课堂里,我在和学生进行课堂对话时,都是说一遍英语,紧跟着用汉语翻译出来,让全体学生都能明白我的意思。

学生在学习中还会模仿,渐渐的一些简单的指令性语言就不必翻译了。

2. 适当借助母语进行语音教学。

由于英语和汉语发音系统的不同,中国小学生学习英语发音,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教语音,完全靠模仿而不对发音要领进行讲解是不会达到预期目的的,有时,教师要善于比较英语和汉语两种发音的近似程度和差异,要善于总结规律,还要善于利用汉语把英语发音要领和口形部位讲解清楚,使用母语纠正、区分英语发音和汉语发音的不同,以便把英语说正确。

3.加强母语与英语的比较为教单词做铺垫。

在讲解一些抽象名词和中国很难找到相对应名词时,可以使用学生熟悉的母语来讲解,那样的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浅析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以日语汉字词汇为中心

浅析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以日语汉字词汇为中心

浅析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以日语汉字词
汇为中心
夏雪
【期刊名称】《新西部(下旬刊)》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日语汉字中母语正负迁移的形式进一步进行细化,最终整理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即,与中文词汇的构词相似度高且词意高度一致的日语汉字容易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形成正迁移;与中文词汇的构词相似度高但词意完全相反的日语汉字容易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形成负迁移.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夏雪
【作者单位】上海杉达学院日语系上海20110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日语汉字词汇学习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以中国人日语初学者为中心 [J], 史丽杰
2.浅析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以日语汉字词汇为中心 [J], 夏雪;
3.日语母语对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以双音节词汇为研究对象 [J], 蔺梅
4.浅谈日语教育中的汉字词汇教育——以两个字的汉字词汇为主 [J], 邵琳;徐菲菲;
刘子冬;刘侃
5.浅析母语在日语学习中的正负迁移 [J], 岳彩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作者:夏雪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日语汉字中母语正负迁移的形式进一步进行细化,最终整理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

即,与中文词汇的构词相似度高且词意高度一致的日语汉字容易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形成正迁移;与中文词汇的构词相似度高但词意完全相反的日语汉字容易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形成负迁移。

【关键词】日语汉字;正迁移;负迁移;转换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由于母语干扰而造成学习者在语音、语义、语法甚至语用方面出错的现象在所难免,使得母语的负迁移无形中被放大。

然而语言的诸多共性又决定了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

一、日语汉字中母语正负迁移的表现形式通常人们会认为,作为日语汉字的发源国,中国人在日语学习中汉字的运用与掌握具有一定的优势。

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来看四组词汇:①“年”“月”“日”②“紙”“電話”“骨”③“邪魔”“丈夫”“娘”④“躾”“辻”“畑”首先,无论从书写还是从词义上,我们都很难辨别第一组的“年”、“月”、“日”,其究竟是日语汉字还是汉语,于是在学习这一类词语时,我们除了要记住其发音外,无需另外记其词义以及书写。

这一类的日语汉字,我们把它称之为汉语的“同形同义词”。

另外,第二组词汇“紙”、“電話”、“骨”,其书写方式与现代汉语的简体书写方式略有不同,但在其词义保持绝对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大致遵循了古代汉字的繁体书写方式,这对于一般的汉语母语者而言,学习这一类我们称之为“异形同义词”的日语汉字仍然占有相对的优势。

到了第三组“邪魔”、“丈夫”、“娘”,虽然书写上无论是繁体还是简体都在中国汉字的范畴内,但其词义却分别是“打扰”、“坚固、健壮”、“女儿”,与汉语的解释千差万别。

甚至还会出现第四组“躾”、“辻”、“畑”这一类汉语里面不存在的完全自创的和语。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根据母语迁移研究中分别对于正迁移与负迁移的定义——即母语与二语相似并促进二语习得的迁移称之为正迁移,而两种语言相异并阻碍二语习得的称之为负迁移——上述四种形式中,第一组与第二组毫无疑问属于母语的正迁移,而第三组和第四组则归属于母语的负迁移。

二、在日语汉字中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那么,以汉语言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汉字的掌控真能如此简单的遵循这一迁移原则来避重就轻从容应对吗?下面我们将有意识的选择一些由日语汉字构成的日语词汇,以没有日语学习经历并且母语为汉语的对象进行试验,根据调查试验结果来分析讨论在日语汉字中促成母语的正负迁移的因素,并分别讨论其中可能出现的异化与不稳定因素。

调查实验人数:47人调查实验对象:无日语学习经验的年龄为15至39岁的社会各界人士依据调查试验结果所做出的分析:日语汉字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所产生的正负迁移的影响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调查实验具体内容:请实验对象分别对下列出现的日语汉字词汇给出自己的中文理解和解释。

第一组:①青春②海洋③過去④家具第二组:①快刀乱麻②実生活③誕生日④飛行機⑤青信号第三组:①遠慮②不便③顔色④手紙⑤結構⑥階段⑦勉強⑧用意⑨約束第四组:①貯金②酢豚③躾④辻⑤畑第五组:①大変②格好③案内④欠席⑤言葉⑥残念⑦残業⑧出張⑨芝居⑩紹介⑪除夜⑫心配⑬先週⑭当番⑮時計⑯名前⑰火曜日⑱荷物⑲番組⑳人出第六组:①腹黒(い)②料理③一番④空港⑤綺麗⑥友達⑦配達⑧弁当由于不限制被调查人对于同一词汇的理解和解释的多样性,所以可能会出现多个准确率数值,在此我们取其中最低与最高的两个极端值。

调查试验结果如下:图11、形成原因的调查结果结合图1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组与第二组的正确率最高,其中第一组更是达到了100%。

从词汇原来的组成来看,第一组都是由构词和词意与中文能完全达成一致的日语汉字组成,即使有与现代汉语书写上明显不一致的词汇,例如“③過去”,但由于当代中国人对于繁体字或者类似繁体的汉字仍然具有相当高的辨识度,所以这一组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率不难理解。

接着来看第二组。

首先第二组答案的最高准确率为98.17%,仍然保持在了相当高的一个数值上。

我们发现,这一组词汇与第一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构成与我们熟悉的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明显不一致,却又极度的相似。

例如“①快刀乱麻”、“③誕生日”,它们分别于中文的“快刀斩乱麻”、“生日”只有一字之差,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会出现前者的表达方式,但是常见词汇的一字之差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准确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有些联想会出现偏差,例如“④飛行機”、“⑤青信号”。

但由于多数对于“④飛行機”的理解还是偏向“飞”与“机”的组合、“⑤青信号”还是会把“青”与“信号”分开理解,再加上对“青”的理解也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此类的偏差值不大。

比较大的变数在于“②実生活”这类词汇上。

同“⑤青信号”一样,“②実生活”也是很自然的分开成“実”与“ 生活”来理解,但是相对于“生活”的单一定义,“実”这一单词在中文里面可以有更多想象与组合的可能性,因此对于完全没有日语基础的同一个被调查者,在这一题的回答中会有“实际生活”这种与正确答案相一致的回答,也会同时出现“实在的生活”这样的联想。

这个是造成61.34%的最低值出现的主要原因。

第三组的结果比较有意思,它与第一组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首先从结果上,它也是保持在一个数值上,不存在最高值与最低值。

其次从词汇的组成上,也是保持让当代中国人能一眼就看懂的几乎一致的构词,但是它与第一组的准确率的天差地别也正是源于此。

“③顔色”、“④手紙”、“⑥階段”、“⑦勉強”、“⑧用意”、“⑨約束”无一不是有相对应的中文解释,但却与原本的日语汉字要表达的背道而驰,对于没有日语学习经验的被调查者而言,没有答对的可能性。

而其中“①遠慮”和“⑤結構”由于在它的实际运用有明显的偏向性,所以对于也不算错误的但却不常用的解释暂时不归为正确答案一类[1]。

所以造成“②不便”成为这一组中唯一拥有一定正确率的词汇。

然后是准确率降到最低的第四组,这一组里面甚至出现在准确率为0%的现象,原因在于,这一组出现的日语汉字在已有的现代汉语词汇中不存在。

稍微有点辨识度的是“①貯金”、“②酢豚”中的“金”与“豚”,但由于存在于词汇中,所以准确率不高。

现在我们来看词汇量最大的一组:第五组。

总体来说,第五组中所出现的日语词汇,其构词从汉语的角度来看,与第二组是一致,都是不被我们日常所使用的。

而不相同的是,同样是不常用的构词方式,第二组只是缺斤少两,大意能够联想,而第五组则完全颠覆我们原本拥有的认知。

但由于词汇中出现的单字本身是我们熟识的,再加上例如“④欠席”、“⑩紹介”、“⑪除夜”、“⑫先週”、“⑮時計”等词汇,比较容易联想到正确答案,所以准确率仍旧就第四组而言要高些许。

最后无论从构词还是词义性质上都与第五组很接近的第六组。

单独分成一组的原因,我们从被调查者对于“②料理”和“⑧弁当”这两组词汇中看出些端倪。

可以说这两组词汇已经深入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年龄层偏小的被调查者在回复的时候诧异的表示,“②料理”这个词难道不就是中文吗?而对于“①腹黒(い)”“③一番”、“④空港”、“⑤綺麗”、“⑥友達”、“⑦配達”等词汇,被调查者如果是平日会频繁接触到与日本相关的文化或产业,或者是对台湾这些受日本文化影响颇深的地区[2]比较了解的人群的话,回答的准确率也是很高的。

2、影响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因素根据上述实验及其调查结果,本小结将尝试分析那些或明或暗的影响着母语的正负迁移形成的因素。

首先关于正迁移。

影响正迁移的因素相对较为简单,在这里把它分为以下两种:①与中文词汇的构词相似度高且词意高度一致的日语汉字容易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形成正迁移。

例如:青春海洋過去家具快刀乱麻誕生日不便等①“反哺现象”成就母语的正迁移。

这些和汉字构词一致,但其意思的出处却并非源于汉语的日语汉字,反而是不加修饰地把日语汉字拿来直接使用的现象。

例如:腹黒(い)料理弁当等另一方面关于负迁移,在这里我们尝试着将其成因归为以下三种:①与中文词汇的构词相似度高但词意完全相反的日语汉字容易对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形成负迁移。

例如:遠慮顔色手紙結構階段勉強用意約束等②“拆字逻辑”造就母语的负迁移。

所谓“拆字逻辑”,就是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我们而言,例如“格外”、“美好”这样的普通词汇,重新排列组合后变成“格好”这样完全陌生的构词出现时,我们条件反射会先用“拆字”的方式,即分别解释“格”和“好”,这样会分别产生“格外”、“格格不入”、“出格”以及“美好”、“好样的”、“好事”等等的解释,最后再在各自的解释条中按照我们以拥有的词汇体系,以最合理的形式去联系它,这样就会形成“格外的美好”等答案。

例如:実生活飛行機青信号空港大変格好欠席残念残業除夜先週時計名前人出等当然,其负迁移的概率还会因为词义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和事实所产生的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联想而有所不同,例如像“青信号”这一类的词汇。

虽然根据“拆词逻辑”,它本身会被分成“青”和“信号”来理解,但由于“青”所能组成的或者是联想到的词汇结合到“信号”来看,不仅有非常大的局限性,而且更有明显的倾向性的联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对于“青信号”这一类的词汇的解释,负迁移的痕迹相对较轻。

③发散性联想引起的负迁移现象。

如果说“拆字逻辑”还是停留在拆开重组的阶段的话,发散性的联想就是“拆字逻辑”无法获得成功之后的产物,例如:火曜日荷物番組当番心配紹介案内言葉出張芝居一番友達綺麗配達等在此次被调查的对象中,对于这一类的词汇均表示出无从入手,这一类也是被填入“不知道”、“不清楚”等回答最多的词汇。

而在有限的有效回答中,我们会发现,唯一能够成功的把这些词汇解释成文的渠道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联想。

这其中可能会有谐音的联想:“芝居”→“之前居住的地方”、“当番”→“当天翻盘”;也会有只取其一的解释:“火曜日”→“太阳”、“荷物”→“荷包”等等,这一类词汇的准确率毫无疑问是非常低的。

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对于“紹介”这一类词汇,由于它本身的构成非常容易让人联想到“介绍”,所以这一类词汇的准确率反而是非常高的。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除了以上总结的关于影响正负迁移的几种因素外,其中却仍然不可排除的藏有一些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

整理如下:● 对于因为受母语的正迁移的影响,把“不便”理解为“不方便”之后,就真的能够在实际会话中不出任何差错吗?● 已经属于负迁移的“顔色”等词汇真的仅仅因为我们容易理解错而只能归属于负迁移吗?● 没有归属的“酢豚”等词汇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产生迁移现象吗?上述问题涉及到母语的正负迁移之间互换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这也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