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走进名人读书的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汇报课《走近名人》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汇报课《走近名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f301f20975f46527d3e180.png)
小学语文阅读汇报课《走近名人》教案——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读名人的故事,并做读书交流卡。
教学目标:1、了解更多名人的故事,并受到启迪。
2、继续锻炼学生的组织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3、进一步熟悉交流的方法,提高学生交流的兴趣。
教学准备:每桌发一张名言书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刚才,老师在你们的每一张桌子上都放了一张书签,现在,谁来读一读上面的内容。
生读名人的言行如一块砺石,它可以激励我们的斗志。
2、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还认识了哪些名人?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古今中外的风云人物,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航标,引领着人类走向更加深邃的精神世界和更加精彩的物质世界。
3、因此,上星期,老师让你们去读名人的故事,并作了阅读交流卡。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阅读汇报课板书:走近名人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阅读交流卡,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方式、交流你的收获?大部分同学已经想好了。
咱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二、小组内交流读的内容。
小组交流时请注意两个要求: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交流,把自己的见解表达清楚。
2、认真听,学习别人的收获。
学生交流,师小结:看到同学们交流的这么开心,这么投入,我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很多。
想把你的收获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吗?三、交流读书内容(一)(中国名人的故事)师:谁先来:你准备用什么方式交流你的收获、?生1:讲主要内容和收获板书:讲其余同学补充收获(怎样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师:这位同学交流的是中国名人的故事,还有谁也读了这样的故事,生2:表演故事(同学们想看吗?那我们欢迎小演员上台表演,先介绍一下自己扮演的角色板书:演其余生评价,(这三位小演员你最喜欢谁?)(祝贺你们表演成功,有什么话想对同学们说吗?)师:还有谁读了这样的故事?生3:读受感动的段落。
(来,我们一起听)板书:读师:读的多好呀!真是我们班的朗读小能手。
告诉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二)外国名人的故事师:刚才,我们交流了几个中国名人的故事,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名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名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8c2e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f.png)
名人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名人群文是指包含了多位名人的文章,通过对这些名人在特定领域的经历和成就进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于名人人物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拓宽他们的视野。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将以名人群文阅读为主线,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人群文。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名人群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2. 提高学生对名人的认知和了解;3.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引入名人群文阅读的话题,通过图片、视频或相关的名人事迹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2. 名人故事解读选取一篇名人群文作为主要阅读材料,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阅读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前提供一些导读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
3. 阅读技巧指导在学生进行名人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如整体把握、重点标注、边读边思考、归纳总结等。
可以通过分享一些阅读心得和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4. 名人简介撰写要求学生根据对名人群文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份名人简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框架,包括基本信息、主要成就、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描述名人,培养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5. 名人群文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名人群文展示,可以采用口头报告、PPT演示等形式。
展示过程中,班级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促进互动交流,加深对名人群文的理解和记忆。
6. 反思和总结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对整个名人群文阅读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反馈和建议。
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四、评价方式1. 名人群文阅读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阅读技巧运用、参与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可采用评分表或评价描述的方式。
2. 名人简介评价评价学生对名人的描述是否准确、完整,并且是否能够表达出对名人的理解和观点。
名人故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名人故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277e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d.png)
名人故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名人故事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教材之一。
通过学习名人故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名人故事,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名人故事的特点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4.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激发兴趣- 教师介绍名人故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播放相关名人故事短片或音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名人故事阅读- 分发名人故事文本给学生,要求学生默读;-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的主要内容、人物等,并做简短概括;- 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价值观、思想意义等。
3. 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关情境任务,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分享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4. 学以致用- 学生根据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写一篇名人故事续写或变写,或运用故事中的经验教训写一篇感悟文章;- 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
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名人故事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资源1. 名人故事文本;2. 名人故事短片或音频;3. 学生小组讨论活动素材;4. 学生作品分享平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质量;2. 学生在创设情境活动中的表现和创造力;3. 学生在名人故事续写或变写中的写作水平;4. 学生在分享和评价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和思辨能力。
六、延伸拓展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名人故事进行阅读和分享;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深入研究某位名人的故事;3. 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制作名人故事展示,进行校内展览。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84610fe2bd960590c6778f.png)
群文阅读课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阅读《忆读书》《范仲淹廉俭励志而求真》《童年读书》。
把文章读通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让我们领略大师的智慧走进第一篇章《忆读书》阅读提示:出声读,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画出喜欢的好词佳句、喜欢的段落多读两遍。
冰心奶奶从几岁开始读书,童年读了哪些书?“六一儿童节”的题词是什么?1、学生开始读书。
2、找学生读。
3、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给大家读一读。
4、找学生说一说阅读提示里的问题。
三、冰心奶奶从小就爱读书,我们从现在开始多读书还不晚,一缕书香慢慢熏。
让我们走进第二篇章《范仲淹廉俭励志而求真》,领略古人的读书风采。
阅读提示:出声读,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画出喜欢的好词佳句、喜欢的段落多读两遍。
范仲淹在怎样的艰苦条件下读书?1、学生开始读书。
2、找学生读。
3、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给大家读一读。
4、找学生说一说阅读提示里的问题。
四、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读书,我们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如果不好好读书,太让人失望了,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读书。
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三篇章《童年读书》,领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童年读书历程。
阅读提示:出声读,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画出喜欢的好词佳句、喜欢的段落多读两遍。
哪些书陪伴莫言走过了童年?为了读书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1、学生开始读书。
2、找学生读。
3、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给大家读一读。
4、找学生说一说阅读提示里的问题。
五、小结:希望同学们这节课有所启迪,今后多读书,读好书。
不要枉费大好的读书时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读书》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读书》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2e8410a417866fb84a8e6c.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读书》单元教学设计第二部分《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第三部分《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第四部分单元主题阅读读书第五部分:单元主题写作读书的故事单元主题:《读书》单元概述: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
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
《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学习者特征分析:1.在去年,我们已经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模式进行了实验,他们已经知道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能积极参与实验。
2.学生乐于尝试,喜欢用思维导图去进行学习,喜欢课外阅读,喜欢写作,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规划:单元共分为五部分,总课时数为10课时。
第一部分:单元导读 1课时第二部分:《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课时第三部分:《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 3课时第四部分:主题阅读 2课时。
第五部分:主题写作 2课时单元教学总目标:知识与能力:1.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继续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走进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走进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8812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3.png)
走进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和文化思想的先驱者,他的作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学遗产,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群文阅读?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并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学生能够:1. 理解鲁迅作品的背景和文化价值;2. 掌握鲁迅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点;3. 培养对鲁迅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批评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分析思考能力。
二、教学准备在教学开始前,准备以下材料:1. 鲁迅的代表作品集,如《朝花夕拾》、《呐喊》等;2. 鲁迅的相关传记资料和研究成果;3. 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以便展示鲁迅的生平和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通过名人报告、图片展示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入鲁迅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 文本阅读选择一篇鲁迅的作品,例如《狂人日记》,让学生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观点、背景、语言风格等方面。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和感想。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组织小组展示,以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解读。
同时,教师也要发表个人看法,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鲁迅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4. 查找资料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
学生可以选择制作海报、PPT或写小文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5. 示范写作教师以《故乡》为例,进行写作示范。
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结构、主题、情感表达等要素,并引导学生撰写自己的作文。
6. 作品欣赏利用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鲁迅的作品。
通过朗诵、背诵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7. 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作品分析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给予自我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延伸为了提升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批评能力,可以延伸以下教学活动:1. 鲁迅作品创作研究: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鲁迅的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创作,例如自己的观后感、续写或改编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范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426e5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围绕读书交流。
师:同学们一定读了许多书,谁能就读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读书的故事,可以是读书的方法,可以是读书的收获,交流的时候语言要简练、通顺。
师生交流。
2.围绕关于读书诗句交流。
师: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方法、读书收获,如果我们穿越到千百年前,古人也有很多读书感受和我们一起交流。
比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这是告诉我们什么呢?师生交流,明确并板书“读书态度”。
师:“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从韩愈的这句诗里我们又读懂了什么呢?师生交流,明确并板书“读书方法”。
师:“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中的这句诗是最直白的劝告。
师生交流,明确并板书“读书重要”。
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没有苏轼的知音能替苏轼代言,抓住诗句中的一个词和大家交流一下这来自1000多年前的金玉良言?聚焦“熟读深思”“百回读”,师生交流。
3.引入新课。
师:关于读书从古至今留下了太多的名言与故事,(板书:古人谈读书)我们来看,《论语》中是怎么说的,朱熹又是怎么说的。
关于《论语》,关于朱熹,同学们有哪些了解呢?师生交流。
二、熟读课文1.初读——识字正音。
师: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有两部分,一部分选自《论语》,一部分选自朱熹的《训学斋规》,两篇都是文言文,这样的文章用朱熹的一句话来讲,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f3f0c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六、布置作业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名人传记阅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名人传记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c87b56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0.png)
五年级语文教案名人传记阅读【教案内容】撰写人: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主题:名人传记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名人传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2. 了解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培养学生敬佩和学习的态度;3.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材准备:1. 名人传记教材或相关文章;2. 录音设备;3. 课件或黑板;4. 学生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名人的图片或简要介绍,唤起学生对名人传记的兴趣;2. 引导学生讨论,分享他们对名人的认知和感受;3. 让学生尝试描述他们心目中的名人是如何的,以及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名人。
二、阅读名人传记(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本名人传记教材;2. 学生们阅读名人传记,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特点;3. 教师通过询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传记的意义。
三、听读练习(15分钟)1. 教师播放录音材料,引导学生边听边读传记的篇章;2. 学生跟随录音,同时指读词句,提高语音语调和语速的准确性;3. 教师重点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发音错误,并解释相应的语法和语义问题。
四、名人传记分享(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名人进行介绍;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简要介绍,分享选定名人的成就和影响;3.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提问和回答,为名人的传记增添更多细节。
五、写作练习(3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名人传记的写作,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名人为主题;2. 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写作指导,进行大纲或草稿的写作;3. 学生互相交流和修改自己的文章,提供建议和修改意见。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学到的知识和经验;2. 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走进名人读书的故事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走进名人读书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cceb6e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3.png)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走进名人读书的故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走进名人读书的故事教学设计意图:本组教材以“我爱读书”为专题进行编排。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们选了课内精读课文《窃读记》,课外文章《背书》、《高尔基的童年》和《我的童年》进行群文教学,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成长的需要。
《窃读记》中的作者林海音,在书店里品尽了“窃读”喜与忧的滋味。
《背书》描写了作者不管周围环境有多恶劣,仍然坚持早起背书,当年的苦换来了而今的乐。
《高尔基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高尔基童年时读书的艰辛与痴迷,想尽方法读书,他读书的热望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我的童年》描写了季羡林在家里偷偷读闲书和放学后躲在假山后、工地上狼吞虎咽读闲书的情景,再现了那份读书的热情与快乐。
通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形式,我们将课文与课外有机整合,体现由单篇课文到多篇文章的拓展阅读,使教科书向课外开放,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孩子们有了足够的阅读量的支撑;以此彰显少做练习多读书的思想;强化师生的课程资源意识。
从课内阅读入手,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方法的指导,将课堂大量时间让给学生读、思、议、习,教师处于陪伴、辅助、点拨的角色,通过集体建构,最后达成共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成长的需要。
群文议题:品名人读书,习读书品质。
阅读材料:《窃读记》(语文书);《背书》、《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节选)阅读目标:1、运用默读、找读、勾划等方法,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深厚情感。
2192、引导孩子们品析名人好阅读的故事,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阅读重难点:同教学目标1、2教学准备:PPT课件阅读过程:(师生活动的主要结构、活动的开展)一、谈话导入孩子们,记得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cf724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7.png)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古人谈读书》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词语和句子;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对其中的生僻字进行拼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领会古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古人谈读书》的内容,包括词语、句子意思的理解和朗读。
2.教学难点: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首先,教师可以谈论一下读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益处。
然后,提问学生平时的读书习惯和喜爱的读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20分钟)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讲解生僻字的拼读方法,确保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古人读书态度和看法。
3. 听写与朗读(15分钟)让学生进行听写练习,检测他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
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朗读,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4. 分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古人的读书观念对现代人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读书过程中的体会和体悟。
5.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人的读书观念对于我们的启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阅读体会的作文,并分享给同学。
五、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读书的方式与态度•启示与体会本节课通过对《古人谈读书》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古人的读书观念,启发学生建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 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720c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8.png)
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教案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众多文学家、哲学家对读书的看法和认识,通过学习古人的观点,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1.2 教材特点•引导学生从古人的观点出发,进行阅读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名人名言、古代典籍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古代文人对读书的认识和看法。
•掌握并能运用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能够进行适当的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古人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表意见。
•进行相关课文的解读和分析。
3.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文学作品阅读和评论。
四、教学过程4.1 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导入古人观点,学习古代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学习古代典籍,对比不同文人的观点。
•第三课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不同观点的共同之处和差异。
•第四课时:进行相关文学作品阅读和分析。
4.2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古人观点并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激发思维。
五、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分。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
5.2 评价标准•看法独到,理解深刻;•表达清晰,逻辑性强;•合作共享,态度积极。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避免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同时,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意义。
五年级群文阅读《名人故事》教案
![五年级群文阅读《名人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9936abb84ae45c3a358c56.png)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这些文章到底讲了哪些名人的哪些事呢?这些名人又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总结并出示课文题目和课文主题。)
三、阅读概览
1.交流阅读方法。
2.学生讨论交流《同步浏览表》。
3.集体汇报。
4.小结。
四、片分享
引导交流:在四篇文章中,最打动自己的段落或句子。
五、精彩赏析
五年级群文阅读《名人故事》教案
备课内容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名人故事”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名人──如同是洒落在人类历史天空中的无数明星,永远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辉,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一个航标,一种智慧,激励人们不断前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名人,了解名人故事(课件出示),追寻名人身上与众不同的精神。
1.交流阅读的过程中的疑惑。
2.指导感情朗读。
3.小结。
六、主题拓展
以后我们多去阅读有关名人的故事,让我们将名人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备课建议
在教学中,问题设计深度不够,应该挖掘一下文本内在的价值。
究竟通过这节课要让学生在学法上有什么提升,或是教会了学生哪种阅读方法,并实现迁移和运用,值得考虑。
走近名人读书课教案
![走近名人读书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e9bc6a1c7aa00b52acb5e.png)
走近名人教学目标:1、了解古今中外历史名人。
2、体会名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品质,感受名人魅力。
课型:读书交流课课时:1教学环节:一、导入同学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名人,这些名人大都对后世颇有影响。
最近,我们也读了一些名人传记,对这些名人也多了一些了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初识名人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一道连线题,里面涉及到一些名人,请大家试着完成连线:三、我评名人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之为名人,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那么,这些名人何以成之为名人呢?根据我们之前看书,阅读名人传记的感受,请你来试着分析一下,你.认为..所读的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的原因。
(学生自由表达)四、名人说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之为名人,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身上的品质和思想,以及他们独特的人生经历。
那么,如果他们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觉得你读的这位名人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情境设置:1、你班里的同学A,期中考试超常发挥,成绩相当出色,于是有些沾沾自喜起来。
2、你班里的同学B,成绩不佳,体育不好,唱歌一般,一直以来在班里都没什么出众之处,他总觉得有些自卑。
五、名人推荐这段时间我们读了许多名人传记,了解了许多名人,也感受到了名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魅力。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深受名人感动之余,不妨向身边的人推荐一下你的名人你的书,分享你的快乐,分享你的感悟。
(学生写一段话,推荐名人传记)六、小结通过读名人传记,我们了解了名人,也了解了名人何以能够成为名人。
也许我们未必也能成为那样的名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名人学习。
希望我们都能从名人身上学到一些,感悟到一些。
名人故事我爱阅读教学设计
![名人故事我爱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ec8d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2.png)
名人故事我爱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在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乐趣是非常重要的。
而名人故事是引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方式。
通过阅读名人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本篇教学设计结合名人故事,旨在通过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阅读名人故事了解并描述名人的成就和贡献。
2.学生能根据名人故事中的线索,推断和解释故事中的事件和情节。
3.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名人故事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在课堂上展示名人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他们与同桌讨论:- 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你们听说过他的事迹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将介绍名人的背景和成就。
教师还可以用一些有趣的事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阅读活动(15分钟)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篇名人故事的阅读材料。
2.教师解释阅读任务:学生需要独立阅读材料,并注意名人的成就和贡献。
3.学生独立阅读名人故事,可以做一些标记或者记录关键信息。
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名人,讨论并整理出这位名人的成就和贡献。
3.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选定的名人,并报告名人的成就和贡献,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教师指导与反馈(10分钟)在小组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会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将给予每个小组以及个别学生反馈。
反馈内容包括:- 名人故事理解是否准确。
- 是否能够清晰地描述名人的成就和贡献。
- 学生对名人故事的个人观点和想法。
扩展活动(15分钟)1.教师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名人故事。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人故事,并写下自己对该名人的理解和评价。
评估(10分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小组报告以及阅读学生自行撰写的评价来评估学生的成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e77b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xx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xx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xx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一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88fe0e2af90242a895e5ac.png)
阅读群文,概览内容
二、新授:
1.指明阅读篇目,出)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围绕阅读要求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1.平时学习中你经常用到哪些读书方法?
2.小结并运用习得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3.《忆读书》、《秦牧主张“牛嚼”和“鲸吞”》、《杨大眼“耳读法”》、《漫谈读书》、《童年读书》、《读出声儿来》、《苏秦刺股》、《虎坊桥》8篇文章,并圈点勾画。
4.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5.自己了解到的读书方法或其他内容有哪些。
自读自悟,精彩赏析
边读边勾画感受深刻的词、句、段,想想从中悟到了么。
共学互动,片段分享
1.小组内说说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组内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读书方法或其他内容。
课堂小结,主题拓展
你读了哪些好书?给大家推荐。
教学反思
1.学习比喻的好处;
2.学习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运用浏览法阅读8篇文章。
2.试概括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读书方法或读书收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复习导入主题回顾。
1.导入: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名家大师谈人生,论读书,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学者的风范,名家的智慧。名家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为我们提供最可靠的借鉴和帮助。让我们跟随大师一起去快乐地阅读吧!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一教案
课 题
《忆读书》、《秦牧主张“牛嚼”和“鲸吞”》、《杨大眼“耳读法”》、《漫谈读书》、《童年读书》、《读出声儿来》、《苏秦刺股》、《虎坊桥》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434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a.png)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走进寓言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寓言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寓言故事,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归纳总结,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寓言故事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走进寓言故事,领略智慧人生。
2. 教学目标篇目:《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刻舟求剑》、《农夫和蛇》、《猫和老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寓言故事,理解故事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意。
2. 教学难点:(1)分析寓言故事,理解深层含义。
(2)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寓言故事。
3. 采用小组合作探讨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课时2. 教学过程:(1)第1-2课时:介绍寓言故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2)第3-4课时:学习《狐狸和葡萄》、《乌鸦和狐狸》。
(3)第5-6课时:学习《刻舟求剑》、《农夫和蛇》。
(4)第7-8课时:学习《猫和老鼠》。
(5)第9-10课时:总结寓意,进行拓展阅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2. 知识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能力提高评价:评估学生在分析寓言故事、提取寓意、表达观点等方面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七、课后作业1. 阅读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了解其寓意。
2. 写一篇寓言故事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走进名人读书的故事
教学设计意图:
本组教材以“我爱读书”为专题进行编排。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
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我们选了课内精读课文《窃读记》,课外文章《背书》、《高尔基的童年》
和《我的童年》进行群文教学,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
成长的需要。
《窃读记》中的作者林海音,在书店里品尽了“窃读”喜与忧的滋味。
《背书》描写了作者不管周
围环境有多恶劣,仍然坚持早起背书,当年的苦换来了而今的乐。
《高尔基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高尔
基童年时读书的艰辛与痴迷,想尽方法读书,他读书的热望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我的童年》描写了季
羡林在家里偷偷读闲书和放学后躲在假山后、工地上狼吞虎咽读闲书的情景,再现了那份读书的热情
与快乐。
通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形式,我们将课文与课外有机整合,体现由单篇课文到多篇文章
的拓展阅读,使教科书向课外开放,课内与课外的结合,让孩子们有了足够的阅读量的支撑;以此彰
显少做练习多读书的思想;强化师生的课程资源意识。
从课内阅读入手,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方法的指导,将课堂大量时间让给学
生读、思、议、习,教师处于陪伴、辅助、点拨的角色,通过集体建构,最后达成共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读书充满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读书作为生命中重要
的一部分,使读书成为成长的需要。
群文议题:
品名人读书,习读书品质。
阅读材料:
《窃读记》(语文书);《背书》、《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节选)
阅读目标:
1、运用默读、找读、勾划等方法,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深厚情感。
219
2、引导孩子们品析名人好阅读的故事,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阅读重难点:
同教学目标1、2
教学准备:
PPT课件
阅读过程:
(师生活动的主要结构、活动的开展)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记得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
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歌德还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你发现这些名言的共同特点了吗?(都是关于读书的,引出读书)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书里去,一
起去和高尚的人谈话,感受读书的滋味。
(板书:走进名人读书的故事)。
二、示范阅读,汲取经验
全班共读《窃读记》
1、静心默读选文《窃读记》,了解主要内容。
2、说一说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3、找出文中描写我如饥似渴读书的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里交流。
(1)静心默读,勾画语句,简单批注。
(2)小组里交流读书收获。
4、全班交流,体会作家热爱读书的情感。
预设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跨”、“挤”表现了我读书的迫切心情,“踮”写出了“我”去窃读时的小心翼翼。
)
预设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
读的滋味!(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
同时又惧怕店主发现把她赶走,因此一直提心吊胆地读书。
这是作者窃读时快
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受。
)
220
预设3: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
去。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通过“我”假装发愁
的表情和真实快乐的内心对比,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无比高兴,更加表现了
“我”对读书的喜爱。
)
小结:作者在这特殊的场所读书,有书读,虽担惊受怕,忍饥挨饿,但都挡不住好读的热情。
因
此,我们要向作者学习,让书籍伴随我们成长。
三、浏览选文,了解大意
1、快速浏览《背书》、《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三篇文章,说说主人公是在什么环境下读书的,他是怎样读书的?
2、结合学生汇报引出主题
《背书》:不管周围环境有多恶劣,作者仍然坚持早起背书。
(作者对读书的执着,师出示这一主题)
《高尔基的童年》:描写了高尔基童年时想尽方法读书,他读书的热望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我的童年》:描写了季羡林在家里和放学后偷偷地狼吞虎咽读闲书的情景。
四、自主阅读,交流分享
选读《背书》、《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
1、出示阅读提示
(1)从《背书》、《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任选一篇选文静心阅读。
(2)用勾划、找读的方法找出表现作者酷爱读书的语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
(3)小组交流读书收获。
(4)全班分享交流。
2、学生自主阅读《背书》、《高尔基的童年》、《我的童年》,同桌交流。
3、全班展示汇报
读了这两三篇文章,老师相信总有一些地方一下子触动了你,让你特别的感动,或者是读了这些
精彩的片段,一定有一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你想到了什么?在分享前给大家提个小小的
要求,在你读之前,你应该邀请大家把书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地方,要把它说清楚。
(引导学生按课交
流)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