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小玲:《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教案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屈小玲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探究方法的基本知识;(2)训练表现性追问、文本假设比较和读后设题写作等阅读探究能力。2.过程与方法:(1)经历阅读探究活动过程;(2)初步掌握表现性追问法、文本假设比较法和读后设题写作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尽吾志”、“深思而慎取”和“能为则必为”的思想;(2)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理性精神和不断优化语文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意识。

教学重点:训练表现性追问、文本假设比较和读后设题写作等阅读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表现性追问能力和文本假设比较能力。

课型:阅读探究课。

教学方法:运用表现性追问法、文本假设比较法和读后设题写作法进行阅读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模拟授课20分钟)。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1.回顾

我们在学习《游褒禅山记》的第一课时里,通过多形式的读、查阅相关资料与工具书、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讨论交流、讲解重点等途径与方法,做了三个方面的事,已经达到了三个目的:(1)增进了对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和主要作品的了解;(2)疏通了字词句,能正确认读、书写“咎”等10个重点字,解释“道”等8个多义词、“非常”等5个古今异义词、“舍”等10个活用词,识别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文言句式,并且会翻译全文了;(3)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法,有了初步的整体感受与理解。

2.检查

在第一节课结束前,我们共同商定留了两个课后学习任务:一是背诵全文;二是搜集王安石名言,挑选2—4句堪称炼字典范的、富有哲理的、咏物的、咏史的名句并牢记。大家都认真完成了吗?我想,应该都认真完成了。我们把背诵留在后面分块检查,先来检查、交流所搜集、挑选、记忆的名句。

(1)炼字典范的名句: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③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2)富有哲理的名句:①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②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③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送江宁彭给事赴嘲》)④不以不善而废其善。(《中述》)(3)咏物的名句:①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石榴》)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③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孤桐》)④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浣溪沙》)

(4)咏史的名句:①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明妃曲》其二)②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答王深甫书》)③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上时政疏》)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见《宋史•王安石列传》)

3.导入

我们这一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对《游褒禅山记》进行阅读探究,也就是以这篇课文为“例子”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怎么做呢?我们分三步,依次使用表现性追问法、文本假设比较法和读后设题写作法,对课文进行阅读探究。

第一步:表现性追问

1.释义

什么是“表现性追问”?是指从文章的“表现”与“表现性”的生成关系中探究文章的深刻内涵。“表现”指文中所写具体事物的情况,譬如形状、颜色、亮度、温度、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等直观相态,或者文章直接描述的情感、思考与事理;“表现性”指文中事物所表现出的内在属性,或者文章本身隐藏的“潜台词”。例如:她头发花白。这一“表现”便表现出她的年龄特征,但特例“少年白”、染过发假象除外。再如:现代作家许地山的短文《蛇》,大体内容是:清晨,我到菜园里去,见到了一条蛇。在见到蛇的一刹那,我扭头就跑。同时我也看见,蛇像箭一般射向草丛,结果相安无事。我见到蛇就跑、蛇见到人就躲都是“表现”,表现了什么?我怕蛇,蛇怕人。两者因相互害怕而躲开的结果是都相安无事,这本身又是一个“表现”,表现了什么?两者互相害怕意味着和平,用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词”说,就是“恐惧(威慑)性和平”。透过“表现”追问“表现性”,与“透过现象看本质”很相似。这种阅读方法很重要,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说:“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训学斋规》)下面,我们就《游褒禅山记》做表现性追问。

2.追问

(1)齐背课文第1段,看里面的“表现”,追问“表现性”。请用文中原话或思考后用自己的话回答:“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说的是前洞,洞名有没有什么问题?(有。应该说“华阳洞”,因为后边指出了命名的原因是它在“华山之阳”,否则写“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就是多余的。)课文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对课文“错误表现”的可能“表现性”追问。①王安石写错。这种可能性太小了,主张“深思慎取”的文章大家王安石不应该犯这个错误。②后世传抄、刊印者“谬其传”。这种可能性很大,确实有些书印成了“华山洞”,譬如《临川先生文集》;但也有写做“华阳洞”的,如清代学者姚鼐的《古文辞类篆》、当代语言学家王力的《古代汉语》都写做“华阳洞”,但都没又说明为什么。③《语文》课本的编者依据《临川先生文集》将错就错。但注释⑧做了说明:[华山洞]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写做“华阳洞”,看正文下句,应做“华阳洞”。《语文》课本编者的做法是否很有点奇怪呀?明知错了,选为课文时就应该改正。为什么不改过来?可能的解释只有一个——尊重原典。如果打着尊重原典的旗号,让万千学子读背错误的课文,真的是太“坑子孙”了。中国还有比这更迂腐、更“唯书”、更“坑子孙”的典型吗?请一位同学执笔,代表我们班给《语文》课本的编写者写一封信,大胆陈述我们的看法、建议和理由,好吗?)王安石在山道旁看见了什么?(有碑仆道。)碑

上的字迹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他写这的“表现性”是什么?(深层意图是:我对山名的考证,是有实物(历史文物)依据的,是细心、慎重的。)

(2)齐背第2段,看里面的“表现”,追问“表现性”。请用文中词句或自己概括回答:前洞的自然状况、题记情况怎样?(“其下平旷”易行,“有泉侧出”也算有点景。/记游者甚众。)后洞的自然状况、游人数量和题记情况怎样?(山高路远,洞深寒冷。/作者所到之处“来而记之者已少”,推测“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后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这种情况表现出什么规律?(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句被毛泽东化用出了名句“无限风光在险峰”。②最美的风景,并不是普通人轻易见得到的。)从前后洞自然条件不同而游人数量大相径庭“表现”,可见人们旅游有什么规律?(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假如将旅游的规律进一步上升为人们做事的普遍规律,并且用与“舍近求远”、“贪生怕死”、“避重就轻”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概括,应该是哪四个字?(就易避难。)

第二步:文本假设比较

1.释义

什么是“文本假设比较”?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思考原文本可能存在的其它处理,并且比较其它处理与原文本的异同、优劣、得失。学课文,要以文本为本,又不能墨守文本、简单接受、盲目苟同;要用文本学,但能只学文本,还要冷静审视、大胆质疑。这样,有利于增加阅读思维深度,提升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2.比较

(1)齐背第3、4段。然后比较、讨论:假如只要1、2、5段,或者在第2段最后还加一句话“夫人生如游山探洞也。”这样处理,会是什么效果?(这样处理,突出了游山探洞的过程,显得比原文空灵、更有想象空间、更具艺术张力,读者可以由游山探洞过程“表现”的“表现性”作多种多样的理解。)

(2)王安石却写了第3、4段,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近千年来,人们普遍认为第1、2、5段是记叙,第3、4段是议论,并且似乎认为“游记类散文”有记叙则必须有议论。课本编者就是这种主张,请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一:这篇文章在记叙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与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试仿照表中第1、4段的形式,填出第2段的记叙与第3段的议论前后照应的语句以及第3段的结论。”我寻思这真的可能是一个误解,有一天晚上想啊想,大约在深夜三点迷迷糊糊睡着了,居然梦见了王安石。有意思吧?他正在和课本编者讨论这个问题,有时还争吵得很凶。第二天清早醒来,我立即记下了这个梦境。下面,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扮演课本编者,我扮演王安石,再现他们在我梦中的对话。①编者:难道先生文章第3、4段的表达方式不是议论吗?王安石:当然不是。你没有琢磨第3段第一句中的“叹”字、第4段第一句中的“悲”字。统领第3、4两段的“叹”与“悲”都是动词,是我游褒禅山回去后的心理活动,而后边所写的便是我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我虽然也玩“穿越”,但还是搞不懂你们21世纪的人是怎么思维的。你说,对我自己心里所想为什么要议论,我又怎么议论了?只能记叙和描写,这里的表达方式就是记叙嘛! ②编者:先生只记叙而不议论,这符合游记散文必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规定吗?王安石:游记散文必须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这是谁规定的?没有这规定啊!这一定是自己不会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