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

学习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

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

学分:2

前言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培养适应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摇篮。学生在这里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走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一、课程性质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理论课程。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旨在揭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实践。该课程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普遍原理的具体化,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

1.课程的基本要求

依据2012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

教学的技能。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吸纳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实践的先进成果和理论,吸纳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新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使课程教学具有时代特点。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该课程实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辨能力;将“说课”引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如教学设计,上课等,采用实践训练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理论部分主要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育任务与目标、课程结构、教科书、教学过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模式和类型、课程的评价、课程的教师等。教学技能主要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学习结果的激励与评价、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自身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其次,突出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性,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能力的培养上。讲解每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并进行具体的操作训练,增强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最后,由于所选教材可读性强,加之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小学教育学》,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性的知识,因而在本课程教学在学习基本理论时更多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以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该课程将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具体地把握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从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专业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起“热爱小学教育,热爱小学生”和“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老师。

具体目标;

1.能够合理地设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活动方案

2.能够有效地组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3.能够对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结果做出正确的激励和评价。

4.能够与学生进行顺畅合理的沟通与合作。

5.能够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主动进行研究与反思;能够制定专业发展计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最终要使学生掌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培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专业技能,为学生的教育实习服务,为学生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适应小学教育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以下方法能力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建议:

教材名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论》(初等教育学科课程教学论系列教材)书号:9787811065916

版次:2007年11月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主编:宋祖建//丁心镜

参考教材: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教学方法建议:综合运用讲授、自学、讨论、各项能力训练等教学手段,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交替的教学模式。

3、本课程的的考核方法

分五大模块进行,包括:教案、微格训练、全程试讲、课件制作、点评成绩。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以往单纯凭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来考核学生成绩的方法,杜绝了有的学生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本课的高分,但真正到讲台上却不能讲好课的现象。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从学习本门课就进入状态,一直在为备课、试讲、制作课件做准备,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达到本门课的教学目的——成为合格的小学思品教师。

考核内容:

(1)教案。(40%)

(2)微格试讲。(20%)

(3)全程试讲。(20%)

(4)课件制作。(10%)

(5)点评成绩。(10%)

方法:

(1)根据各个项目完成情况,实行量化赋分。

(2)既要考核过程,又要考核结果。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上的小学思想教学资源、小学的教学环境、教科书、多媒体阶教、优秀教案集(课件录像光盘等)、微格教室等。

六、编制说明

1、本课程标准由政史系教研室吴红霞、杜改仙、梁丽花老师合作编制。

2、执笔人:梁丽花

3、审核人:吴红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