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重要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版《阿房宫赋》导学案
三维目标
1、知识学习点: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一”“爱”“取”“毕”“辞”“独”“族”“焉”“而”“夫”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训练点: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3、德育渗透点: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作者: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杜樊川”。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著名作家。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古文颇多针贬时事的作品,他对“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2、阿房宫:
早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在攻灭一国之后,即令绘制该国宫殿的图样,在咸阳北阪及泾水、渭水流域,逐一仿照修建了各国宫殿。全国统一后,他又进一步加以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宫殿群。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从公元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一座规模更为宏伟的朝宫在渭南破土动工了。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远末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完成的这一部分,就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倾倒的阿房宫。它又名阿城,只是朝宫的前殿,因其地地名为“阿房村”,所以后人以“阿房宫”称之。这座宫殿规制极为宏大: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其上可坐万人,其下可以竖立五丈的大旗。据《三辅黄图》:“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它和已建成的其他离宫别馆,楼堂亭阁,弥山跨谷,逶迤相属,工程之浩大,可谓前无古人。而仅仅六年之后,随着不可一世的秦帝国的破灭,壮阔恢宏的阿房宫也被焚毁,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诗人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阿房宫赋》便是他的一篇“发言”。
3、赋:
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怀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
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溺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自主学习。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列习题。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廊腰缦.回()囷囷
..()()
..焉()蜂房水涡()媵嫱
梳晓鬟.()剽.掠()鼎铛.玉石()逦迤
..()()
锱铢
..()()架梁之椽.()庾.之粟粒()横槛.()
不霁.何虹()妃嫔.()尽态极妍.()管弦呕哑
..()()
2、解释重点词语。
(1)六王毕.,四海一.()
(2)盘盘焉.,囷囷焉()
(3)不霁.何虹()
(4)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5)奈何取.之尽锱铢
..不..,用之如泥沙()(6)而气候齐.()
(7)杳.不知其所之.也()
(8)雷霆乍.惊()
(9)一人之心.,万人之心()
(10)秦爱纷.奢()
(11)人亦念.其家()
(12)奈何
..取之尽锱铢()
(13)多于南亩
...之农夫()
(1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15)戍卒叫,函谷举.()
(1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7)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18)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9)谁得.而族灭()
(20)秦人不暇自哀.()
(2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2)廊腰缦.回()
3、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
(3)蜂房水涡:()
(4)未云何龙:()
(5)不霁何虹:()
(6)辇来于秦()
(7)朝歌夜弦()
(8)鼎铛玉石()
(9)金块珠砾()
(10)歌台暖响()
(1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4、古今异义。
(1)直走.咸阳古义:今义:行。
(2)钩心斗角
....古义: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思,明争暗斗。
(3)一宫之间,而气候
..不齐古义: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
(4)明星
..荧荧,开妆镜也古义: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名的人。
(5)韩魏之经营
..
..,齐楚之精英
古义: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
古义:今义: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讨论下面问题。
1、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的《阿房宫赋》、《过秦论》、《六国论》,它们在立论上既有共同特点又有独创性。
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
独创性是:
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
理。
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
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
独到见解。
《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2、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并写出各个部分大意。
全文四段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
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1段:
第2段:
第二部分(第3、4段)议论分析,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规
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辙。
第3段:
第4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