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生存现状与职业倦怠关系
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产生的一种身心疲惫和情绪低落的状态。
职业倦怠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工作环境、工作要求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探讨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工作环境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的工作负荷大,压力大。
教师需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多种任务,工作压力往往较大,特别是在高考、期末考试等关键时期。
教师工作的物质待遇不高。
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可能较低。
教师的工作环境不理想。
教室过小、设施简陋、学生行为不端等问题都会对教师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工作要求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另一重要因素。
教师的工作要求非常多样化,包括教学、管理、协助学生等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
教育绩效评价也为教师增加了不少压力,例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评估结果可能会对教师产生直接影响。
个人因素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成因之一。
教师的职业期望与实际差距较大会产生职业倦怠。
有些教师对教育事业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当期望与实际差距较大时,容易感到失望和倦怠。
教师的人际关系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过多的工作压力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对教师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个人情绪与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职业倦怠。
长期面对学生的问题和不良行为,教师容易产生疲劳和消极情绪。
为了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对策。
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学校应提供较好的办公条件、教室环境和设施,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沟通机制。
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学校可以适度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合理调整课程安排,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
改善教师的职业发展机会,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使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个人也需要从自身角度寻求对策。
教师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运动、交流和支持他们的同事以及寻找其他兴趣爱好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试析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试析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调节策略我自1989年参加工作,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希望和期盼,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因此我感觉了教师的压力、紧张和焦虑感,通过这些培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倦怠的原因是我对工作有时失去信心,情绪有所急躁,对前途感到无望,经常对所交学科感到头痛,有近用不上,发挥不出来等原因。
由于这次培训我深深体会到职业倦怠是因工作而起,工作态度不态积极,导致工作热情不饱满,使职业有些倦怠加深不明确,因此综上所诉我应该采取积极有效地清除职业倦怠,对于我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教师产生怠倦的原因很多,而是在长期教学工作中由于工作各种压力大,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强度递进的反映过程,导致教师怠倦的原因,还有社会,学校。
工作任务,教学对象等各种原因。
1.在工作中经常有挫折感。
2.有些负罪感,想逃避当事人却又觉得不应该。
3.无聊空虚,觉得自己无法给任何东西。
4.易怒,神经质,容忍度低。
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措施1.改变工作的倦怠的态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是人人都可能会有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大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动力。
2.保持好良好的动作心态要结合本学科的内容、注意劳逸结合。
保证适度的睡眠,以及进行适度的有节奏锻炼。
要有节奏的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达到育教与乐中,让老师和学生都达到一个良好的的学习状态。
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和生活,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不断调节心理状态,一定会在工作、生活中拥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快乐。
导致教师倦怠还有个人原因,单调的教学环境,落后的教学设施,传统的教学手法都比较产生倦怠。
环境因素也必不可少,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也要求很高,因家长与社会都认为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
一旦出现教育质量问题,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认为教师教育不恰当造成的。
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实质上都是教师改革。
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原因及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原因及对策一、现状原因:1.工作压力过大:教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包括教学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学校评估考核等。
这些压力带来了心理和身体的负担,容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2.社会尊重不足: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和认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相对较低,这使得很多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和失落。
3.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一些教师在职业中很难获得提升和发展的机会,导致他们对工作失去激情和动力。
二、对策:1.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权益,让教师更有尊严和价值感。
2.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学校应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生评价,给予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提升教学质量。
3.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学校应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让教师获得更多的能力和机会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5.提升教师自我认同感: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6.加强教师团队合作:学校应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借鉴经验,共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7.培养教师情绪管理能力:学校应开展情绪管理培训,帮助教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8.关注教师个体需求:学校应根据教师的个体需求,灵活安排工作和时间,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社会应加强对教师的尊重和认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舆论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改变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出路
改变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出路古木中学周启梅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1974 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专门用来说明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对于长期的情绪紧X源和人际关系紧X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生理综合症。
随后,各国的学者开始重视了对于它的研究。
1981年,心理学家马勒斯等人通过深入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的三个核心的成分:(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者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到访者;(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1974年,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将“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helping professional)的人们由于每日工作时间太长、工作量过于大、工作强度过于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国内外的各种研究表明,职业倦怠现象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发生,这是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过分执着于生活的理想和方式,但是又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美好,从而产生疲劳与情感衰竭。
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社会责任大,教师本人及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值很高,这就往往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处理工作中的许多压力,从而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心理。
因此,简单的说来,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背景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给现代人造成了压力。
教师这个职业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之一,职业倦怠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普遍存在。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有超过五成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很大或极大的压力。
近年来,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学校的教师有体罚、辱骂学生的情况,各种新闻媒体在对这种现象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只是讨论了教师的素质问题,而对于案例后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却没有涉及,这些现象反映出目前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忽视。
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教师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责大任。
然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沉重的工作压力,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有效应对方法,以期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为教师职业注入新的活力。
一、工作压力导致职业倦怠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需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和课外活动。
这些工作量往往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加上学校的高标准要求和家长的高期望值,给教师带来沉重的工作压力。
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无疑会导致教师的情绪疲惫和职业倦怠。
二、教育环境变化带来不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对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新的教育模式取代,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对于一些经验不足或年龄较长的教师来说,这种转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不适应,进一步加剧了职业倦怠的情况。
三、薪酬待遇不公引发不满情绪虽然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但他们的薪酬待遇却普遍偏低。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付出,很多教师感觉工资与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不成正比,这引发了无形中的不满情绪,加剧了职业倦怠。
四、工作荣誉感的缺失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是默默无闻的。
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成长往往不能直接反映到教师的工作上,这让很多教师产生了工作荣誉感的缺失,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情绪。
五、缺乏进修和提升机会教育事业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也需要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教师面临的是缺乏进修和提升机会的困境,这进一步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
六、有效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对于教师而言,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是关键。
首先,学校领导应该关心教师的工作情况,确保他们的工作压力得到合理缓解。
其次,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为教师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
此外,加强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他们的工作荣誉感,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另外,在社会层面,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并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1、降低职业价值,仅仅把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其典型的语言形式就是“混饭吃”强化体验平庸感,感觉苦海无边,盼望早日退休。
2、缺少职业效能感,成功的体验甚少;教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它需要热情和责任才能做好。
而有倦怠的教师对工作的意义及自我效能评价下降,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常常觉得自己无能。
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的束缚宏观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评价并不一致。
(二)职业的危机感现在绝大部分教师的待遇是提升了,但是提升的幅度与教师的工作强度仍然不成正比,待遇仍有待继续提升。
农村学校因为教师少,工作量大,他们所付出的要比城市教师多得多,不过待遇却比他们少得少,在多得多与少得少的比照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工作情况。
(三)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与精神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趁机侵入了校园。
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明显抬头。
(四)社会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值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反差之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
(五)不够完善的评价体系往往造成教师内心的矛盾冲突。
四、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解决对策(一)提升教师地位在往前数40年,教师被人们称做“臭老九”,这充分看出教师在社会的地位有多低,直到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有人会时不时的对教师用上这个称谓。
现在国家制定政策,做出了规定,确保教师的工资逐年提升,但在一些地区教师的工资仍然有拖欠现象。
假如能达到使社会上绝绝大部分人都羡慕教师的行业这种水准,就说明教师的地位真正提升了。
(二)减轻教师负担努力改变中小学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减少一些无实效性的工作,如各种形式上的记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考试、考核。
相关部门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检查和监督工作,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老师减压。
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及对策一、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在教育行业中,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作为一种高度责任感和情感投入的职业,经常面临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等各种挑战。
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工作负荷过重教师的工作负荷通常较大,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价学生等多项任务。
此外,还需要与家长沟通合作以及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活动。
这些繁重而琐碎的工作负荷容易使教师感到疲劳和劳累。
1.2 师生关系复杂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有时,学生可能出现不听话或不尊重等问题,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同时,与家长沟通也可能存在困难和摩擦,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焦虑。
1.3 收入待遇不高教师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与教育行业的重要性和责任相比,薪酬待遇并不匹配。
这种经济压力会使教师感到挫败和沮丧,加深职业倦怠感。
1.4 缺乏专业发展机会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通常是有限的。
他们需要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来提高教学方法和知识,但这种机会并不总是容易得到。
缺乏专业发展机会可能导致教师觉得自己处于一个职业停滞的状态,进而引发职业倦怠。
二、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1 改善工作环境为了减轻教师的压力,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例如,在安排课程时要合理分配任务量,并确保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备课和批改作业。
此外,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解决师生关系问题。
2.2 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这包括参加研讨会、专业交流以及提供教育技术支持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获得更新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2.3 提高薪资待遇教师作为承担重要责任的职业,应该获得合理的薪资待遇。
政府和学校应该重视教育行业,并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
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是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教师都会在工作中感到疲惫和压力,甚至出现身心不适的症状。
那么,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消除这种倦怠呢?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消除方法。
一、成因分析1.1 工作压力大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角色,常常要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
他们需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各种责任压力。
长期的工作压力很容易使教师感到疲惫和倦怠。
教师不仅需要备课、授课,还要批改作业、参加会议、处理学生问题等等,工作量非常大。
长时间的工作量过大很容易使教师感到疲惫和无力。
1.3 收入待遇不足与学生和家长互动频繁,但教师的收入却并不高,这也是教师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工资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长期下来也会使他们感到无望和倦怠。
1.4 工作环境恶劣一些学校的工作环境可能比较恶劣,教室设施不完善,学生纪律不好,学校管理混乱等等,都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使他们感到疲惫和倦怠。
1.5 教育教学体制问题目前的教育教学体制过于功利化,学校和教师很容易陷入繁重的考试和评估工作中。
加之社会上的教育焦虑和功利观念,也对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他们感到疲惫和无力。
二、消除方法2.1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在工作中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可以通过日常的休息和放松来缓解工作压力,比如运动、听音乐、阅读等等。
同时也要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工作安排,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2.2 加强专业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可以减少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减轻工作压力,从而缓解倦怠情绪。
2.3 建立良好的学科管理和家校合作机制学科管理和家校合作是教师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建立好这两方面的机制,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使工作更有序、更高效。
也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减轻工作的负担。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及策略
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及策略1. 引言1.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及策略幼儿教师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快乐的职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扰。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中长时间的压力和疲劳导致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的心理状态。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教育行业中并不罕见,不仅严重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包括工作疲劳、情绪低落、对工作的不满和懈怠等。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幼儿教师在面对重复性工作、家长的抱怨、工作量过大等问题时,容易感到疲惫和无力,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
为了有效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教育部门可以提高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减轻教师的经济压力;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作氛围,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教师拥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上,长期以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这导致了许多教师出现了工作倦怠的情况。
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大。
他们需要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幼儿,需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学习、保护他们的安全,这需要极大的精力和耐心。
而教师们通常要承担很多额外的工作任务,比如备课、评估学生表现等,这使得他们的工作负担更加沉重。
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尽管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但是他们的工资待遇并不高,这使得他们的物质生活较为拮据,难以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活水平,这也会给幼儿教师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幼儿教师工作环境可能不尽人意。
有些学校设施陈旧、条件差,让教师的工作环境变得困难,这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情绪。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比较严峻,需要我们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师收入,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这样就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但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受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心理,具体表现为:焦虑、缺乏精力、自我满足、自我评价降低、失败感、厌倦目前工作等。
职业倦怠不仅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亦会造成很大危害,而且一定程度影响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尤其是我们农村教师,由于我们的工作条件差,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职业倦怠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我想从我的经历和从在的问题应如何克服职业怠倦两个方面加以阐释:一、客观原因(一)、来自社会的压力。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凰更是每一个家长的迫切希望,因此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家长们追求的目标。
这一想法表现在行动上,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面对这一形势,有的教师由于适应得比较慢,加上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就形成了一种压力。
如果对这种压力调整不好,时间一长,压力加大,就会达到压力的最高阶段----倦怠,从而对我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学情的复杂化。
我认为学生纪律问题对我实施教学产生很大影响,管教学生困难已成为我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国,这样的情形同样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少传统美德正在经受着考验和冲击,加上影视网络书刊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常常发生偏差,现在的学生在家里都是皇帝、公主的待遇,没有经历挫折教育,这给我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同时,我尽管花费大量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但有时收效甚微。
我自然会感到心力交瘁,难以适应,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
(三)、工作环境的不适,加剧了职业倦怠。
首先,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恶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还很落后,多数学校还维持着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上课的现状,这在专业角度上,给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我创造性的发挥。
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动力
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动力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既具有辛勤劳动、耐心付出的一面,也存在着职业倦怠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原因以及如何提升他们的工作动力。
一、职业倦怠原因1. 工作压力中学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复杂的班级管理和学生家长的各种要求,由此产生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感到疲惫和无所适从。
2. 缺乏认可感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和鼓励,这种缺乏认可感使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渐下降。
3. 无法平衡工作与生活中学教师的工作往往需要加班加点,无法平衡工作与生活,长期以来的不平衡状态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感。
4. 社会环境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了影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职业压力也随之增大。
二、提升教师工作动力的方法1.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学校应加强对中学教师的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学术研究、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机会,使他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学校应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组织教研活动、教学观摩等,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增加工作的乐趣和动力。
3. 给予教师更多的认可和奖励学校和社会应给予中学教师更多的认可和奖励,鼓励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创新和成果,增加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动力。
4. 改善工作环境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工作条件和管理支持,给教师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5. 建立关爱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关爱教师的机制,包括心理咨询、健康保障、家庭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教师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三、结语中学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扰。
只有通过提升教师的工作动力,解决他们的职业倦怠问题,才能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学校、社会和教师个人都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以及对策知识讲解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以及对策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以及对策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社会和自己的期望值过高而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现象。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症状;影响;成因;策略所谓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时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主要表现为生活的乏味感、丧失工作的热情的兴趣、精神的疲惫、认知的冲突等。
.一、当前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在小学教师方面,经过一项调查显示,有明显倦怠倾向的小学教师比例高达60%,而使得他们身心俱疲,焦躁不安的是由于他们对过度劳累和对事故的担心。
中学教师普遍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80%的对自己工作不满意,75%以上希望能够改行。
高校教师方面也不容乐观,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
而在职教师中有不少人都曾体验过持续的精力不济、虚弱感、失眠、头疼等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1.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长期处于挫折、焦虑、疲惫、沮丧、焦躁状态,对工作任务产生厌倦和抵触。
2.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
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失眠、吃不下饭、呕吐、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多种生理现象。
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
3.职业倦怠症行为方面:心理上的倦怠直接反映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缺乏进取心,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领工资。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1.教学效果下降教师的身心倦怠,对学生的教育能力会无形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方法变得机械,工作效率低,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2.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上充满忧郁和攻击性,人际关系变得疏离,矛盾增多。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及对策院系:传媒与数理学院班级:教育学1341班姓名:温馨学号: 1307044126摘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倦怠对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严重影响。
本文首先解释什么是职业倦怠,然后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最后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原因对策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
它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或是一种心理枯竭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已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从刚参加工作的一些年轻教师到教几十年的老教师,甚至一些校长,都感受到了极大的职业压力;还带有失去耐心、爱心、兴趣、甚至待人冷漠等不适应的反应。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些原因既与职业有关,也与个人有关,还与社会大环境相联系。
1、自我发展的困惑个人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密切的联系。
性格内向、安静少言的教师与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教师相比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个体期望值: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某些高级需要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包括成功需要、成就需要以及在工作中发挥自己全部潜能的需要。
教师在工作中体验的满足感越多,就越倾向于认为自己适合这个工作,从而更倾向于认同该工作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
从而减少职业倦怠发生的概率. 年龄与倦怠相关,多项研究发现年轻教师比年长教师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情绪衰竭。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表现的一系列消极心理、生理综合征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是普遍客观存在,具有复杂深刻的原因,对个人组织社会有广泛严重的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努力克服。
【关键词】职业倦怠心理影响对策1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学者费登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
黄荣光先生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期望值、个体内在的期望值过高而客观实际又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失望的情绪、疲惫的心态的一种心理现象。
所以黄荣光先生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对自身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状态,使教师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1]。
黄荣光先生在心理表现上的提法比费登伯格更具体。
职业倦怠现象作为一种现象,我认为它不是就单个个体而言的而是一种社会群体现象。
黄荣光先生下的定义中‘一个人’的提法不妥。
我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指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表现的一系列消极心理、生理综合症的现象。
2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筋疲力尽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枯竭,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并不再付出努力;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
得过且过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无法体会到成就感。
疯狂拼命面对困境和预期的失败,试图做任何可能的努力。
几种心理、生理综合群体生活中心理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3 教师职业倦怠客观存在职业倦怠提出来以后延伸到了教学领域。
有一些机构不承认情况存在,从一些调查看我认为是存在的。
3.1 不久前,可锐职业顾问调研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共600名教师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的教师占27%,“有一些”的占36%,“偶尔倦怠”的为37%[2]。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0.30** -0.11** -0.10** -0.23**
0.78**
-0.36** -0.17** -0.19** -0.29**
1
表2
工作满意度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
预测变量 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 工作满意度 ΔR2 0.13 0.10 0.16 β 0.35 -0.32 0.29 -0.20
由程俊玲等人编制, 本研究
取该问卷第一部分工作压力源进行评定, 包括教育 教学改革、 学生问题、 学校管理问题、 工作特征、 职业 发展问题、 身心特征、 家庭问题、 社会问题等八个维 信度为 0.952[13]。 度共 36 个项目, 采用 0-4 级计分, 问卷内部一致性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年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在湖南省某教育机构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培
训期间, 选取参加培训的全体教师为被试。采用集 体施测, 发放问卷 2019 份, 回收有效问卷 1821 份, 有 人; 小学教师 712 人, 中学教师 1098 人, 不详 11 人。 1.2 工具 1.2.1 工作压力问卷 效率为 90.2% 。其中, 男教师 515 人, 女教师 1306
and middle schools teachers. Methods: 1594 teachers were tested with the Working Stress Scale, Job Satisfaction Question⁃ naires and MBI-ES. Results: Work stress was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job burnout and Job satisfaction re⁃ negatively predicted job burnout respectively, and the job satisfaction served a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job burnout. Conclusion: The work stress influenced the jobburnout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via the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工作失去兴趣、热情,并出现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下、疲劳感增加等现象。
随着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加速,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显著,对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产生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教师职业倦怠在当前已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存在,首先是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培养人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将使老师需要长时间繁重的工作,老师需要较高的劳动强度、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高度的自我要求。
再加上教育环境的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和教育模式已经被打破,老师们需要不断努力去适应和转变。
教育制度改革、教育信息化改革、教育评价改革、课程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等多项改革的不断推进,使教育工作日益复杂、多样化,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因此,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率逐渐提高。
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1. 缺乏认可和尊重现阶段,像教育系统中的老师,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例如时间、精力、体力、物力等等,但是社会大多数人对教师的认可和尊重并不高,教师的工资也不一定达到公务员或公司职员的水平。
这导致许多年轻的教师来不像以前愿意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
因此,缺乏认可和尊重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工作压力过大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加速,教育工作的内容逐渐复杂,增加了老师的工作强度和教育要求,长时间的劳动和压力也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
3. 学生素质下降随着课程的改革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环境变得更加宽松,家庭教育的影响也逐渐减弱,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素质下降,这使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面临更大的挑战。
这些问题让老师们感到困惑,让教育的质量受到了影响,最终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4.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因为教师行业比较单一,升职机会和职业成长的机会都比较少,教师感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被卡住,这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生存现状与职业倦怠关系
近年来,因为诸多原因,初级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已经日益严重,不但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调查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即时调整政策、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科学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作者通过访问、谈话、查找资料等方法对我校及部分兄弟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实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作了思考。
形成了这篇调查报告。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弗利·波特认为,职业倦怠就是指因为工作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过大而导致对于工作的厌倦情绪。
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⒈生理方面: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彩,神经衰弱、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咽炎,腰椎间盘突出,眩晕,癫痫病发作,内分泌紊乱等。
⒉心理方面:丧失上进心,对工作失去兴趣,对前途失去信心,缺乏激情,想“跳槽”,甚至厌恶工作,灰心丧气,心理失衡,情感失落,产生自卑感,相信宿命论,对人生悲观失望,易于愤怒等。
⒊行为方面:消极被动、疲于应付,工作上出勤不出力、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缺乏创造性,对学生缺乏耐心,家庭矛盾增多,
社交活动减少,常常借吸烟、酗酒排遣郁闷等。
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有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社会存有,依赖于社会存有,受社会存有的制约。
任何社会意识无论是准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能够从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根源,脱离社会存有的独立意识是没有的。
教师的群体意识是对教师群体的共同的社会经历、社会地位和社会条件的反映,是教师群体实践的产物。
作者调查发现的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
⒈教师的倦怠经济状况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我校共有教职工125人,50岁以上2人,40——49岁18人,39岁以下105人,主体比较年轻。
教职工技术职称结构: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0人,初级职称104人。
工资结构:高级职称月工资2700元左右,中级职称月工资2000元左右,初级职称月工资1800元左右。
我校绝绝大部分教职工来自农村,他们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或工作时间很短,面临的生活问题有:结婚、住房、扶养子女、赡养老人等。
这使绝大部分教师都负有沉重的债务。
据调查,教师欠债一般在4万元左右,住房欠债一般在15万元左右,每位教师总欠债约在19万元左右。
如果每家按3人计算,每人平均月生活费按300元计算,每家月生活费约900元。
对其所欠债务按高级职称工资计算,需要9年才能还清;若按中级职称工资计算,需要15年才能还清;若按初级职称工资
计算,需要18年才能还清。
从表面上看高级职称教师负担相对较轻,但往往高级教师子女正处在上大学阶段,生活开支会更大。
当然这里的计算也仅仅用家庭夫妇的单方收入计算,就是按双方计算负担也不轻,况且我校双职工家庭少,单职工家庭是主体。
再加上承担父母养老的责任,我校教职工的经济困难,可想而知。
⒉行业差别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当前所达到的小康水平也是最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
在当前,行业之间的不公平现象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积极性。
有很多教师“跳槽”、转行的现象,就很能说明问题。
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教师是社会的成员,教师与其他工薪阶层的成员比较,教师职业的特点可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累”,二是“穷”。
一部分社会行业,其工作时间短(这里指导有效工作时间),工作量轻,技术要求低,但劳动报酬并不低,也就是说少劳而多得;相比之下,教师职业的工作时间长、工作量重、技术要求高,但劳动报酬相对低,也就是说多劳而少得。
这样,就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对比。
党和国家站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整个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高度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
所以,整个社会形成了高度重视教育而又轻视教师的风气,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的同时又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从而产生了职业厌倦。
⒊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行为对教师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周期性长,教育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这是教育本身的特点。
但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及其教育行为不能够准确理解,一些家长甚至误解教师,不尊重教师的事件时常发生。
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是学校必须坚持的原则,为此,学校必须建立健全相对应校规、校纪、章程、制度作保障。
但一部分家长,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完全理解,说三道四,甚至行为粗暴,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例如,学生有错误,教师作了适当的批评教育,但家长就认为教师没有尊重学生人格,因而污辱、谩骂教师。
甚至一些家长还利用学生体质或固有的疾病等对教师实行栽赃陷害,凡此种种,虽然发生次数不多,涉及的教师也较少,但多数教师有唇亡齿寒之感。
另外,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关心教育不能准确理解,反而认为是教师与他们过不去,有的甚至产生了对抗教师的情绪与行为,特别是多数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走出校门根本不把昔日以前呕心沥血哺育他们成人成才的教师放在眼里,这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一部分教师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产生了否定的情绪。
⒋频频出现的教师职业病让教师对本职业产生了畏惧感
近年来,因为教师坐班时间长,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和在粉笔尘埃中过度使用嗓子,致使教师患有咽炎、腰椎和颈椎病、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病、神经衰弱病等疾病的人持续增多,多数教师
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且因为工作繁重,教师没有时间查病和治病,常常带病上班,导致病情延误,使身体垮掉的教师大有人在。
于是,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五等教师语、数、外,比比看谁死的快”,足见教师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悲观情绪。
⒌不科学的教育管理让教师对本职业产生厌恶情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而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就难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些地方制定所谓的土政策,扣发教师工资,实行所谓的奖优罚劣,引起了广大教师的不满,一些学校任意增加教师的课外负担,严重地消磨教师的工作精力,挤占教师非常珍贵的时间,使教师对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厌倦感。
⒍近年来,初中与高中教师的收入差别,也是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成因。
据调查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的非工资收入差别在300——1500元之间。
初中教师要比高中教师累,付出的劳动时间相对较多,而初中教师的劳动收入远比高中教师低,这个现象坻无疑加重了初中教师的职业倦怠。
三、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分析,作者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作为教师的群体意识形态,主要源于教师的生存现实。
要改变这种病态的人
生观、职业观、价值观和精神状态,使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作者认为,从“治本”的角度讲,应大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如给教师实行优惠的住房贷款政策);让教师充分享受民主权利,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减少教育管理的不民主、不科学因素;给教师实行必要的减负,减少对教师额外的负担;消除行业之间的不公平现象等。
从“治标”的角度讲,应给教师的身心健康给予必要的注重,特别是对社会舆论实行健康的引导,改变重教而不尊师的现状,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权,要把教师当“人”看,不是当“神”看,从而消除“难道教师也会生病?”、“竟然教师也休息和娱乐!”等不健康的言论;展开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课余生活;拓宽教师的个人空间;关心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增强教师职业心态的自我调整等。
总来说之,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首先从改变教师的生存状态入手。
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或消除其职业倦怠,让教师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推动民族的教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