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等专业,培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某个专门方向较深人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安全高效运行、经营与管理、应急救援与指挥等相关工作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

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这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逐渐淡化了各传统专业学科间的界限,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越来越多地站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学科思维。

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方式。

交通运输类专业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相关学科还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法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与交通运输类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交通管理、海事管理等。

综合交通标准2018

综合交通标准2018

综合交通标准2018
综合交通标准(Comprehensive Traffic Standard)是根据实际
交通情况和政策法规制定的一套规定交通运输行为和交通设施的标准和准则。

综合交通标准的目的是提高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优化交通效率,并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

综合交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交通管理:规定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管制等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条件,以确保交通秩序和安全。

2. 行车安全:规定行车速度、超车规则、驾驶员的行车素质要求等,以保障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公共交通:规定公共交通车辆的运行时刻表、站点设置、票价制度等,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便利程度,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 道路设计:规定道路的宽度、坡度、弯道半径、车行道等级等,以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并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驶需求。

5. 停车管理:规定停车场的位置选择、停车位数量和布局、停车费用收取等,以合理管理停车需求,避免交通拥堵。

综合交通标准的修订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计划、道路建设项目和交通政策,确保交通运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
市民出行需求。

因此,综合交通标准通常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2018年)

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2018年)

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2018年)目录一、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结构图 (1)二、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明细表 (6)100 物流基础标准 (6)101 术语 (6)102 分类、代码与标志 (8)200 物流设施设备标准 (13)201 多式联运设施设备 (13)202 道路运输设施设备 (17)203 水路运输设备 (26)300 运输作业标准 (29)301 多式联运作业 (29)302 道路运输作业 (33)303 水路运输作业 (39)400 物流服务与管理标准 (47)401 物流服务 (47)402 物流管理 (49)500 物流信息化标准 (52)501 元数据与数据元 (52)502 信息格式 (53)503 信息交换与共享 (56)504 信息系统与平台 (58)三、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统计表 (61)四、编制说明 (62)(一)编制目的 (62)(二)编制依据 (62)(三)编制原则。

(63)(四)交通运输物流标准范围界定 (64)(五)标准体系构成 (65)(六)其他 (66)一、 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结构图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100 物流基础标准500 物流信息化标准400 物流服务与管理标准300 运输作业标准200 物流设施设备标准101 术语102 分类、代码与标志202 道路运输设施设备203 水路运输设备201 多式联运设施设备202.1运输设备302 道路运输作业301 多式联运作业303 水路运输作业302.1普通货物运输302.2危险货物运输303.2危险货物运输303.1普通货物运输402 物流管理401 物流服务501 元数据与数据元502 信息格式504 信息系统与平台503 信息交换与共享301.1普通货物运输301.2冷链货物运输201.2货运枢纽202.2货运场站303.3大件货物运输201.1运输设备注:标准体系类别说明100 物流基础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100 物流基础标准与交通运输物流活动直接相关,并在该领域具有广泛适用范围的通用基础标准,主要包括术语、分类、代码与标志。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撤销),中国铁路总公司•【公布日期】2017.01.16•【文号】教职成厅函[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1.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遴选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交通运输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交通局,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铁路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按照《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建设,提升交通运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开展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遴选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通过开展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遴选和建设工作,促进职业院校围绕国家和区域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规范教学管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带动相关职业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点建设。

二、遴选条件1.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紧密围绕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求,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专业建设、教学组织管理规范。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

强化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教学时间安排合理。

2.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依据相关专业教学标准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顶岗实习标准能对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

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高,校企合作机制完善,具有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

基于obe理念的交通运输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obe理念的交通运输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航海教育研究(MER)2019年第4期第36卷H5OBE理恚的交通运輸专驰蟆谀卍课程血采初建于艳莉(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6026)摘要:针对交通运输专业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基于OBE需求导向理念,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培养目标,对交通运输专业水路运输方向培养目标进行细化,提出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用矩阵列出模块化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需求导向(OBE);交通运输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目标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724(2019)04-0054-07—、弓I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通运输业正面临新一轮智能革命、互联网+革命、信息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港口、水路运输的生产模式在变革,交通运输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对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优化和调整,同时对课程体系作出相应的优化、调整,以适应新的需求。

2018年3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中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

在这部标准中,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给出了指导性建议⑴。

这个标准标志着我国本科生的教育走向规范化,进入“提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由于交通运输学科的复杂性以及交通运输专业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任务十分紧迫。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即需求导向教育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被西澳大利亚教育部门定义为“基于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随后逐渐盛行于西方的教育界⑵。

道路运输类——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00209

道路运输类——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00209

高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600209)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交通运输大类(60)道路运输类(6002)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81)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2-02-18-01)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维修工证书(中级以上)机动车检测维修士证书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的汽车运用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力学、材料、机械识图、电工电子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汽车构造、工作原理、汽车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知识;5.掌握车载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6.掌握汽车性能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7.掌握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流程及基本知识;8.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及维修的基本知识;9.掌握汽车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10.掌握万用表、诊断仪和四轮定位仪等汽车检修仪器设备基础理论和操作规范;11.了解汽车运用与维修相关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重点
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19.01.29
•【文号】交办科技函〔2019〕156号
•【施行日期】2019.01.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评估结果的通知
交办科技函〔2019〕156号根据《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交科技发〔2017〕174号),2018年9月至12月,部对认定满5年的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组织开展了评估工作,评估结果经公示无异议。

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通航建筑物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等15个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优秀,桥梁结构抗震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等24个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合格,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青海研究观测基地等4个重点实验室评估认为需整改。

二、评估结果为优秀的重点实验室,部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支持激励。

三、有关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根据评估反映出的问题,研究落实改进措施,切实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2019年1月29日附件。

道路运输类——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00205

道路运输类——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00205

高等职业学校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600205)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交通运输大类(60)道路运输类(6002)土木工程建筑业(48)、道路运输业(54)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人员(6-29-02)通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6-30-05)其他运输设备和通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6-30-99)、机械设备修理人员(6-31-0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施工机械操作养护机械操作工程机械维修公路养护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工程机械维修工筑路工桥隧工备注:交通工程建设行业涉及公路机械化施工(养护)各相关职业岗位。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道路运输业等行业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人员、通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施工机械操作、养护机械操作、工程机械维修、公路养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2018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等专业,培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某个专门方向较深人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安全高效运行、经营与管理、应急救援与指挥等相关工作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

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这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逐渐淡化了各传统专业学科间的界限,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越来越多地站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学科思维。

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方式。

交通运输类专业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相关学科还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法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与交通运输类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交通管理、海事管理等。

综合交通标准2018

综合交通标准2018

综合交通标准2018是由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旨在规范城市道路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效率。

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 道路设计标准: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目、交叉口设计、标线标牌设置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道路安全和流畅。

2. 交通信号控制:规定了交通信号灯的布置、配时原则、信号灯的类型和颜色等,以提高交通流量控制效果。

3. 公共交通设施:涉及公交车站、地铁站、轮渡、出租车停靠点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布置要求,以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4.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定了人行道、人行天桥、自行车道等的设计标准,以促进步行和非机动车出行的安全与便利。

5. 停车管理:包括停车位数量和布局、停车场设施要求、停车收费等,以提供合理的停车服务和管理。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

XX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解读:一步细分。

职业面向内容包括:专业大类与专业类(对应2015 版专业目录大类和中类)对应的行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对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 版,到小类)主要岗位类别(需调研行业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五、培养目标解读:通用内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等行业/ 职业类别/技术领域,能够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专科毕业后 3 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还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

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二)知识(三)能力解读: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描述。

这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终点。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落实2017 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素质提出对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进一步要求。

职业素质一般应包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要求。

可综合写一条,也可分写2-3 小条,200-300 字。

注意与中职和本科的区别。

身心素质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遍要求,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有关要求。

铁路验收标准2018

铁路验收标准2018

铁路验收标准2018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对于铁路建设和维护的验收标准尤为重要。

2018年的铁路验收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文件,它包含了对铁路建设和维护的要求,对于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铁路验收标准2018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铁路验收标准2018对于铁路建设的要求包括了线路的设计、施工、材料选用、工程质量等方方面面。

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确保线路的平稳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同时,对于材料的选用也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严格的检测和验收。

在工程质量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确保铁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铁路验收标准2018对于铁路维护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铁路的维护工作是保证铁路长期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对铁路线路、桥梁、隧道、车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需要加强对铁路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维护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另外,铁路验收标准2018还对于铁路运营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铁路的运营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在运营过程中,需要对列车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列车的安全和正点率。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车站设施和工作人员的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应对。

总的来说,铁路验收标准2018是对铁路建设、维护和运营的全面规定,对于铁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铁路的安全和高效运营。

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验收标准,与时俱进,适应铁路行业的发展需求。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认真遵守标准要求,共同努力,为铁路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民航智慧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民航智慧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摘要]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民航智慧交通专业的诞生。

文章分析了智慧交通专业建设的现状,并从需求调研、建设标准和培养模式方面入手,介绍了民航智慧交通专业建设状况。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文章同时对民航智慧交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课程体系建设愿景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民航运输;智慧交通专业;课程体系;STEAM 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3-0009-05[收稿时间]2023-08-06[基金项目]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JT2022YB275)。

[作者简介]王飞(1982—),男,安徽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空中交通管理。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5G 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类的交通需求及出行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智慧社会、交通强国目标,明确要求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指出,要推进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建设,对交通运输、大数据、机械、自动化、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等大类专业进行综合改革,培养新兴领域的工程科技人才。

智慧交通将交通运输与计算机、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与通信、机械设备与自动化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1],延伸出了智慧水运、智慧公路、智慧民航等新方向。

2019年,中国民航局首次提出智慧民航理念。

2022年,民航局制定了《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明确要求增强智慧民航领域人才供给能力,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依托5G 、AI 、飞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空管、签派人员、航空器、机场、气象、空域、特种车辆与场面运行之间的信息交互,这将给民航行业带来极为深刻的变革,实现由人工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

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讨论稿)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更客观、公平、公正、合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计算的基本原则教师教学工作量主要是指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教学、晚自习辅导、学校组织安排的期中期末考试、补考监考、阅卷,带队指导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举办专题讲座等发生的教学业务量;教师接受学校下达的任务编写教材、教参、教学计划(大纲)、实验、实习指导书等按照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第(六)款的有关规定计算报酬。

2、课堂教学工作量是指由教务处列入年度(学期)教学计划并正式下达到各专业科(部)的工作量。

3、教师工作量在实际工作中如有变动,诸如因故调课、代课或因学校其他原因造成的补课,以及在集中为函授班、短期培训班上课期间因无法调课而停上的课等以教务处教务员的《调课通知单》为依据进行计算。

晚自习辅导学时根据教师实际出勤情况据实计算。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课堂理论教学工作量:课堂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

其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为:教学工作量=实际学时数×K1×K2说明:1、实际授课满45分钟计为1学时。

2、K1为授课班级规模系数,K1取值如下表:注:函授课程是指为校内外函授班面授所发生的教学工作量;学术讲座是经学校批准按计划举办的各类讲座,第二门课为课时数较少的课程。

(二)实践性教学工作量1、集中停课进行的汽车拆装、钳工、电气焊实训教学,电工、电子、电拖实训教学等,实践性教学工作量=计划实践学时×实习人数/15×0.8。

因学校招生等原因造成不足15人者,按15人计算。

2、集中停课进行的会计手工模拟实习、会计电算化实训、物流管理实习、计算机上机实习、数控编程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工作量=计划实践学时×实习人数/30×0.8。

500112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500112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500112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一、背景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门制定了《500112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旨在规范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二、专业定位1.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铁路运输组织、运输规划、运输方案策划和调度指挥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铁道运输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 本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适应现代铁道运输管理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1.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铁道运输管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承担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2. 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当代铁道运输管理需要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铁道运输管理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

四、专业课程设置1. 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

2.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数理基础。

3.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铁道工程概论、铁道车辆概论、铁道工程制图、铁道运输经济学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铁道运输管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4. 专业方向课程:包括铁路运输组织、铁路运输调度、列车运行控制、客运列车组织与调度、货运列车组织与调度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教学。

五、实践教学1. 本专业要求学生进行实习和毕业实践。

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选择到铁路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设计院、机车车辆、车务等单位参与实习。

2. 毕业实践是学生在完成本科教学任务后,按照学校的安排和要求到铁道相关单位进行的技能实训和科研活动。

六、实验教学1. 本专业实验教学应注重岗位技能培训和应用能力培养。

铁道运输类——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00104

铁道运输类——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600104

高等职业学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铁道工程技术(600104)二、入学要求普通高中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交通运输大类(60)铁道运输类(6001)土木工程建筑业(48)铁路运输业(53)铁道工务工程技术人员(2-02-17-06)铁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2-02-18-12)铁路线桥工(6-29-02-02)施工铁路线路铁路路基施工员铁路线路工铁路路基工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作建筑和铁路运输行业的铁道工务工程技术人员、铁路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铁路线桥工等职业群,能够从事铁道线路建设、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铁道概论、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4.掌握与职业技术技能相适应的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5.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安全、质量相关知识;6.掌握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知识;7.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规章制度,了解施工技术管理相关知识;8.了解电务、供电、信号、运输设备基本知识;9.了解最新发布的涉及本专业的铁路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8年第34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标准体系》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8年第34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标准体系》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公告2018年第34号——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标准体系》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18.03.12
•【文号】交通运输部公告2018年第34号
•【施行日期】2018.04.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18年第34号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水运工程标准体系》的公告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标准化工作改革部署,适应新时代水运工程建设和交通强国建设需要,我部组织编制了《水运工程标准体系》,现予发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关于发布<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的公告》(交通部公告2007年第17号)同时废止。

本体系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

特此公告。

交通运输部
2018年3月12日附件:水运工程标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概述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等专业,培养掌握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某个专门方向较深人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安全高效运行、经营与管理、应急救援与指挥等相关工作的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

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个系统理论和实践并重且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一系列前沿交叉学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这种交叉与融合的趋势逐渐淡化了各传统专业学科间的界限,促使交通运输类专业越来越多地站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层面形成系统连贯的学科思维。

交通运输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作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

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在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基本方式。

交通运输类专业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其二级学科包括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相关学科还包括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法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

与交通运输类专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交通管理、海事管理等。

交通运输类专业特点之一是其系统复杂性,且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特点之二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本专业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办学历史和特色优势,基本上是按某一运输方式或专业方向培养交通运输类专门人才。

2适用专业范围2.1 专业类代码交通运输类(0818)2.2 本标准适用的专业交通运输(081801)交通工程(081802)航海技术(081803K)轮机工程(081804K)飞行技术(081805K)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081806T)救助与打捞工程(081807T)船舶电子电气工程(081808TK)3培养目标3.1专业类培养目标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地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运行管理、运营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2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各高校应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各自的定位、办学条件、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结合各自相关专业基础和学科特色,在对区域和交通运输行业特点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办学定位,以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

各高校还应根据科技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定期对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进行评估,建立适时调整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机制。

4培养规格4.1 学制4年。

4.2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4.3 参考总学时交通运输类专业总学分一般要求为140~180学分,其中实践性教学学分一般不低于总学分的25%。

各高校可根据具体办学情况做适当调整。

4.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4.4.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4.4.2 业务知识与能力方面(1)系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实验及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

(3)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认识交通运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4)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力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安全、信息、能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5)初步掌握交通运输工程某-领域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初步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该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6)具有高度的协调配合团队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7)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

(8)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和文献检索能力。

(9)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

(10) 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外文书籍、外文文献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能力。

能撰写专业论文的外文摘要。

能使用外语进行一般性交流。

名高格环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行业和区域特色以及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4.4.3 体育方面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执行。

各高校可结合行业特色需要,在体育技能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特殊方面的能力要求。

5师资队伍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新开办交通运输类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

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

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实验教学中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5人。

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

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5.2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中,应至少有1个为交通运输类专业,或有过不少于1年的专业培训。

对有相关要求的专业,教师应取得行业岗位资质证书或培训证书,且其专业背景要与专业的教学研究方向相适应。

专任教师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从业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从事专业课教学(含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每3年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开发、在交通运输企业工作等)经历;一般应有一定数量的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从事专业教学;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

5.3教师发展环境各高校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老教师传帮带、教学难点重点研讨等机制。

实施教师上岗资格制度、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青年教师任课试讲制度;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全体教师专业水平持续提高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本学校优良教学传统。

应加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6教学条件6.1教学设施要求6.1.1基本办学条件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6.1.2教学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的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

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所列要求。

每种实验设备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设备与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

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

有存放实验设备、耗材的设施,有收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的设施。

实验室应具备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开放时间,条件允许下应设立实验室基金。

6.1.3实践基地必须有调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应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交通运输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实践基地,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基地应制定实践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 实践管理制度应包括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内容。

实践单位应指定专门负责人井提供必要的实践、生活条件保障。

各类实践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明确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实习报告,据此给予实习考核成绩。

6.2信息资源要求6.2.1基本信息资源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6.2.2教材及参考书专业基础课程中2/3以上的课程应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其余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如无正式出版教材,应提供符合教学大纲的课程讲义。

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或行业规划教材。

6.2.3图书信息资源图书馆与相关资料室中应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类及相关学科的图书资料、刊物,刊物应包括交通运输领域核心期刊,有一定数量的外文图书与期刊。

提供主要的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

建设必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网站,提供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本专业类所有馆藏资源均应向学生开放。

6.3教学经费要求教学经费应能满足本专业类教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已建专业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应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经费、专业实践教学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

新建专业应保证一定数额的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专业开办经费,特别是应有实验室建设经费。

每年学费收人中应有足够的比例用于专业的教学支出、教学设备仪器购买、教学设备仪器维护以及图书资料购买等。

7 质量保障体系各专业应在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特点,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

具有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专业质量管理体系,应取得相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

7.1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有保效投结术科生上课的机制:有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有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传体集保属学并限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有专业学情调在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 有以学生评估为主体的评教制度;有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有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外专家参与的研讨不和修订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的机制,使专业培养定位和规格不断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7.2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要求建立有毕业校友和用人单位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征求意见及建议的机制、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调查与评价,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