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是河北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六课,教材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查阅月球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月球的运动。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相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曾有意无意的观察过月球,对月球的变化现象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从书上看到过许多关于月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甚至还有一些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但总的来说所掌握的资料比较凌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整理、分析。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关于月球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科学知识:

了解月球上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重点:

通过书籍、网络资源,对月球资料进行查询,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小组交流,初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

四、教学难点:

通过网络资源途径研究月球的情况。

五、教学准备:

http:

http:

2、学生研究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研究目标:

1、谈话: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赞美的对象,想象着月球上的美丽景色,还编织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等。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对月球进行观察、进行探索。同学们,皓月当空,凝望着月球,你又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月球的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提出研究问题:

如:月球上有生命吗?月光是怎么回事?月球上有空气、有植物、动物吗?月球有多少大?关于月球的传说有哪些?人类是如何来探索月球的?月球上能否居住人类?……(教师适当板书)

问题是探究的第一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二)、利用网络自主研究学习

1、提出研究要点

(1)引导学生给提出的问题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A、有关月球的历史传说

B、人类的探月历程

C、月球的基本情况

引导学生对问题归类,使研究朝着有效的方向进行,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讲述:

为了让我们能够在一节课时间里对月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分成三个专家组来研究这些问题。

月球历史学家组:

学习、研究有关月球的历史神话传说。

月球探险家组:

研究人类的探月历程。

月球地质学家组:

研究和学习月球的基本情况。

学生自由选择小组,重新选择座位

学会分工,这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2)提问:

“各位小专家,你们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3)学生讨论后回答:

看书、听老师讲、看报纸、看电视……

(4)讲述:

http:

(6)讲述:

这一研究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共同研究、共同协作。应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需要一种团队精神,这也是新课标强调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2、学生自主研究

(1)上网查阅资料

(2)完成研究表

3、学生汇报研究信息情况,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

通过交流汇报,集思广益,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三)、拓展延伸

1、提问:

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对月球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如果我们要去月球的话,你认为我们乘什么去?(宇宙飞船)

2、创设情景:

让我们乘坐“神州七号”飞船登上月球,好吗?现在倒计时开始:

5、4、

3、2、1,点火,发射!(同时出现神州号飞船点火发射的壮观景象)

让学生亲身体验登上月球的一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索,为人类将来的“月球定居”做出自己的贡献。

3、提问:

如果你登上月球,你最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4、讨论:

你认为人类将来能在月球上定居下来吗?

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用刚才搜集到的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5、小组辩论赛

人类能否在月球上定居,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在这种问题上,鼓励学生进行争论、辩论,似乎是很虚幻的,而实际上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好时机:

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这里,网络以其快捷、信息量大的优势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好帮手。

6、做个小小宇航员:

根据自己对月球的了解,到月球上去考察需要带些什么样的物品?在月球上会看到怎样壮丽的景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有关月球的科幻文章。

在这一环节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七、教学反思

反思一:

网络只是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知识量急剧增长的信息社会里,一个人拥有多少知识,并不那么重要,而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出新知识,如何检索、收集、分析、处理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因此在网络条件下教师要把重点放在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没有拓展部分的“讨论”和“小组辩论赛”这两个环节,因此整节课显得很肤浅,学生的探究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下去,仅仅是通过网络找到了一些零散的资料。所以在第二次设计时增加了这两个环节,效果就比第一次好多了。

反思二: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是为了创设一种全新的科学课教和学的情境,但是网络还是教和学的工具以及研究和交流的工具,它不单是一种手段。因此,在进行主题探究时学生要先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然后再进行交流。在网页中不能单纯地丰富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而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留言板或者BBS论坛,让学生将自己的收获及时地发布,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教学的反馈来看,学生借助网络这一工具可以使得课堂容量可以无限扩充,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过程,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因而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科学学习的主体。

反思三:

网页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学生在线学习时对那么多的信息有时有些茫然,有时点击了很多页面还很难有所收获,如何设计好网页能更明显的体现学科特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是我们要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

反思四:

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师生都要具备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发挥出网络的优势,尤其是教师,要能制作出比较好的网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使用的网页都是利用网络搜索到的,如果能够自己制作一些将更加有效,因此还需要我们教师作出更多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