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鉴别心绞痛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最新心绞痛相关知识PPT课件
![最新心绞痛相关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8a8c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f.png)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机理
• (1)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均有严
重的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引起 进行性冠状动脉狭窄。
(2)血小板聚集:冠状动脉狭窄和内膜损伤,出现血小板聚 集,产生血管收缩物质血栓素A2,而由于正常内皮细胞产生的抗 聚集物质如前列环素、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和内皮源弛缓 因子等浓度则降低,引起冠状动脉引缩,管腔狭窄加重乃至闭塞 以及动力性冠状动脉阻力增加。
(4)梗塞后心绞痛(postinfartion angina):
• 在急性心肌梗塞后不久或数周后发生的心绞痛。由于 供血的冠状动脉阻塞,发生心肌梗塞,但心肌尚未完 全坏死,一部分未坏死的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又 发生疼痛,随时有再发生梗塞的可能。
3、混合性心绞痛(mixed type angina pectoris):
(3)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
• 亦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coronary insufficiency)。指 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发作历时较长,达30min到1小 时以上,发作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但心电图、 放射性核素和血清学检查无心肌坏死的表现。本型疼 痛其性质是介于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常是心肌梗 塞的前奏。
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
不稳定型心绞痛常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表现,一年内AMI发生率可达 12%-13%,死亡率达3%-18%。持续性静息心绞痛并有冠状动脉腔内血栓 形成的老年人,左心衰竭和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多提示预后不良。运 动试验出现心绞痛或缺血型ST段压低明显,或心率-血压乘积降低者,其 心肌梗死、复发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不稳定型 心绞痛患者行PTCA治疗者,5年死亡率下降到10%,对低EF值及三支血 管病变者,CABG治疗组5年、10年的死亡率分下降至10%-20%。
心绞痛演示文稿ppt课件
![心绞痛演示文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62ef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8.png)
心理干预
22
2024/1/28
06
CHAPTER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3
2024/1/28
学习心绞痛基本知识
掌握自我监测技能
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
遵医嘱规范治疗
了解心绞痛的病因、症状、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降低心绞痛发作风险。
教育患者如何识别心绞痛发作的先兆,学会自我监测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6
2024/1/28
02
CHAPTER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7
2024/1/28
位于胸骨后部,常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性质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
胸痛
诱因
持续时间
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
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
03
02
组织心绞痛患者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6
2024/1/28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7
2024/1/28
快速缓解缺血
首要目标是迅速缓解心肌缺血,减轻患者胸痛症状。常用方法包括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入氧气等。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16
2024/1/28
1
2
3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等可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改善心肌缺血
强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
24
22
2024/1/28
06
CHAPTER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3
2024/1/28
学习心绞痛基本知识
掌握自我监测技能
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
遵医嘱规范治疗
了解心绞痛的病因、症状、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降低心绞痛发作风险。
教育患者如何识别心绞痛发作的先兆,学会自我监测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
6
2024/1/28
02
CHAPTER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7
2024/1/28
位于胸骨后部,常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性质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
胸痛
诱因
持续时间
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诱发。
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
03
02
组织心绞痛患者参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共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6
2024/1/28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7
2024/1/28
快速缓解缺血
首要目标是迅速缓解心肌缺血,减轻患者胸痛症状。常用方法包括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入氧气等。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16
2024/1/28
1
2
3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等可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改善心肌缺血
强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
24
心绞痛ppt课件
![心绞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a2f8c051e79b8969022628.png)
脉的血流量来提供,冠状动脉有很大的
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
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
冠状动脉适当地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
息时的6—7倍。
.
7
在多数情况下,劳累 诱发的心绞痛常在同一 “心率×收缩压”的水 平上发生。
.
8
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
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
.
31
一、心绞痛的分型诊断
近年对确诊的心绞痛患者主张进行仔细
的分型诊断,已提出不下10种分型的命名。
对这些不同的类型如何归类尚无一致看法。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
及诊断标准”的意见,可作如下归类:
.
32
(一)、劳累性心绞痛
其特点使疼痛由体力劳累、 情绪激动或其他足以增加心肌需氧 量的情况所诱发,休息或舌下含用 硝酸甘油后迅速消失。包括:
.
51
1. 硝酸甘油 可用 0.3—0.6毫克,舌下含化, 迅速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分钟即开始 起作用,约半小时后作用消失。
2. 硝酸异山梨醇酯 可用5—10毫克,舌下含 化,2—5分钟见效,作用维持2—3个小时。
3. 亚硝酸异戊酯 为极易气化的液体,用时以 手帕敲碎,立即盖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 约10—15秒内开始,数分钟即消失。
Ⅳ级 一切体力活动都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 痛。
.
45
三、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1、 心脏神经症 2、 急性心肌梗死 3、 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 4、 肋间神经痛 5、 不典型疼痛
.
46
预后
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冠状动脉病 变范围和心功能
.
47
《心绞痛教学查房》课件
![《心绞痛教学查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a306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9.png)
发作风险。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通 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 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 状。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 等,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心肌 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ACE抑制剂
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通 过抑制ACE酶,扩张血管,降 低血压和心脏负荷,改善心肌
缺血。
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 痛觉。
心绞痛发生时,心肌细胞内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和钙离子内流,导致心肌细胞膜电 位异常,引起心律失常。
诱发心绞痛的因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 寒冷等因素可诱发心绞痛。
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等也是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心绞痛分类
总结词
心绞痛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劳累型与自发型等。
详细描述
根据病情的稳定性和诱发因素,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劳力负荷下诱发,休息时 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发作,且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此外,劳累型心绞痛和自发 型心绞痛也是常见的分类方式。
诱发心绞痛的因素较多,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的刺激 。
03 心绞痛的诊断和评估
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01
02
03
典型心绞痛症状
阵发性胸骨后压迫性疼痛 ,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 肢,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 激动等诱发。
心电图变化
在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可 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等心肌缺血表现。
心肌准、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讨论心绞痛的危 险因素、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等。
查房效果评估和反馈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心绞痛知识的掌握程 度,以及查房的教学效果。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通 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 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症 状。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 等,通过扩张血管,增加心肌 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ACE抑制剂
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通 过抑制ACE酶,扩张血管,降 低血压和心脏负荷,改善心肌
缺血。
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 痛觉。
心绞痛发生时,心肌细胞内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和钙离子内流,导致心肌细胞膜电 位异常,引起心律失常。
诱发心绞痛的因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 寒冷等因素可诱发心绞痛。
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等也是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心绞痛分类
总结词
心绞痛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劳累型与自发型等。
详细描述
根据病情的稳定性和诱发因素,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劳力负荷下诱发,休息时 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发作,且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此外,劳累型心绞痛和自发 型心绞痛也是常见的分类方式。
诱发心绞痛的因素较多,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这些因素的刺激 。
03 心绞痛的诊断和评估
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01
02
03
典型心绞痛症状
阵发性胸骨后压迫性疼痛 ,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 肢,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 激动等诱发。
心电图变化
在胸痛发作时,心电图可 出现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等心肌缺血表现。
心肌准、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重点讨论心绞痛的危 险因素、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等。
查房效果评估和反馈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心绞痛知识的掌握程 度,以及查房的教学效果。
心绞痛-PPT课件
![心绞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d1d1d289eb172dec63b715.png)
二、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心绞痛需 与下列情况鉴别:
(一)心血管疾病 1.心脏神经官能症: 症状往往不典型, 含服硝酸甘油等无效或较长时间后起效, 有心悸等神经衰弱的症状;心电图无明显 异常,负荷试验多为阴性,但偶尔需冠脉 造影确诊。 2.急性心肌梗死: 持续时间更长、性 质更剧烈,含化硝酸甘油等不能缓解,心 电图有特征性变化和演变过程,有特异的 酶学改变。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STⅡ、Ⅲ、aVF水平型压低0.25~0.30mv。 STV2~V6水平型压低0.10~0.15mv 。 目录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心电图负荷试验 最常用的是运动负荷试验,其阳性标准是 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超过0.1mv,持续2 分钟以上。 四、动态心电图检查 五、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50%可诊断 为冠心病。
入院后予抗凝 抗血小板 改善心肌缺血 营养 心肌 补钾等治疗。入院后查心电图示房颤律 ST段改变,18日急查血示钾2.7mmol/l 22:20 查钾3.5mmol/l 19日查血示葡萄糖13.7mmol/l (正常值3.9-6.1mmol/l) 钾3.29mmol/l(正常值 3.6-5.1)甘油三脂2.89mmol/l (正常值0.201.70mmol/l) 20日查糖化血红蛋白7.7% 彩超 示脂肪肝,双侧颈动脉未见明显斑块形成。22 日查血示钾3.9mmol/l 葡萄糖9.86mmol/l ,21日 诉胃不适,予护胃治疗。现食欲睡眠可,二 便正常。
二、体征 无特异性体征 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可出现以下体征: ①面色苍白、出冷汗,面容焦虑。 ②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常被迫停止活动,通常 采取坐位或站立位。 ③心率加快。 ④血压升高。 ⑤部分病人可有房性奔马律或室性奔马律。 ⑥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反常分裂。 ⑦若发生乳头肌功能不全,在心尖部可闻收 缩中、晚期杂音。
整理版心绞痛ppt课件
![整理版心绞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7ba5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c.png)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等 。
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等 。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 等。
遗传因素在发病中作用
家族遗传史
01
有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增加。
基因变异
02
部分基因变异可增加心绞痛发病风险。
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
03
遗传易感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发病。
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
01
02
03
一级预防
针对未患病人群,通过改 善生活习惯、控制危险因 素等降低发病风险。
新型诊疗技术前沿动态关注
01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技术
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可评估冠
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性质。
02
新型生物标志物检测
如心肌肌钙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03
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
通过基因检测识别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整理版心绞痛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心绞痛基本概念与分类 • 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探讨 •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与调整策略 • 非药物治疗手段应用前景展望 • 患者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举措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心绞痛基本概念与分类
心绞痛定义及发病机制
定义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 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
家庭环境对患者的影响
分析家庭环境对心绞痛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如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关系等。
优化建议
提供具体的家庭环境优化建议,如改善家庭氛围、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调整家庭角色与责任等,以创 造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家庭环境。
心绞痛ppt
![心绞痛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b6da6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6.png)
初发、恶化劳力型、≤1mm 无静息时发作
持续时间
< 20min
肌钙蛋白 T或I
正常
A:1个月内出现 的静息心绞痛,但 48小时无发作者
B:梗死后心绞痛
>1mm
< 20min
正常或 轻度 升高
A: 48小时内反 >1mm 复发作静息心绞痛,
B:梗死后心绞痛
>
升高
20min
注:EF <40%、左心衰、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属高危险组
(一)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表现
症状:部位--胸骨中上段后,放散至左肩、臂内侧、颈肩等 性质--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濒死感 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频度数天至数周 缓解方式--停止活动,含服硝酸甘油 诱发因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当时等
体征:发作时心率快、血压高、焦虑不安、皮肤冷、出 汗、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奔马律、交替脉
—钙阻滞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氨氯地平等) 减量、停服;与硝酸酯类药合用,其中硝苯地平可与 受体阻滞剂服;维拉帕迷、地尔硫卓不宜和受体阻滞剂用
—调脂药(主要是他汀类、贝特类) ▪ 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他汀类—TC与LDL-C↑;贝特类—TG↑; ▪ 联合治疗(贝特类+胆酸隔置剂或胆酸隔置剂+烟酸)—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1、临床特点(不同于稳定型):
▪原为稳定型心绞痛,近1个月内发作频繁, 硝酸酯类药物效果差。 ▪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较轻的负荷诱发 ▪休息状态下发作,ST段抬高 ▪继发性因素—贫血、感染、甲亢、心律失常
2、我国临床危险度分层
组别
低危 险组 中危 险组
高危 险组
心绞痛类型
发作时ST↓ 幅度
—抗血小板药
长期小剂量阿司匹林: 50-100mg Qd Po (3)预后:取决于病变程度、部位、侧枝循环、心功能
最新心绞痛识别和处置PPT课件
![最新心绞痛识别和处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9ce8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1.png)
多有原发病症状及体征,可进一步通过 辅助检查鉴别。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0
鉴别小结
疼痛部位:心绞痛多在胸骨后及左胸部,用手压或叩击 均不能改变疼痛。
发作诱因:心绞痛的发作多在劳力活动、情绪激动、使 用血管收缩药物,或者在吸烟、饱餐后、寒冷逆风快走 当时。与呼吸、体位改变等无关。
疼痛性质:压榨感。如果表现为刺痛、刀割样痛、撕裂 样痛,可用手指指出痛点,就不一定是心绞痛。
5
冠状动脉造影
6
化验检查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2
心绞痛的治疗
包括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两方面。 处理原则: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和减
少心肌耗氧量。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3
一般治疗
1、休息。 2、避免各种诱因。 3、处理诱发或恶化心绞痛 的伴随疾病,减少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手术治疗 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主动脉-冠 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6
健康教育及护理
学会自救 避免诱因 逆转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指导正确用药 学会自我监测
生活指导
预防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7
1、学会自救
安静
半躺
服药
心绞痛十字决
吸氧 呼救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8
2、避免诱因
发作时安慰病人,缓解焦虑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及紧张。 生活有规律,避免饱餐、剧烈运动、过度
劳累、受寒冷、潮湿刺激。 保持大便通畅。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9
3、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 素食为主,少食多餐。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0
鉴别小结
疼痛部位:心绞痛多在胸骨后及左胸部,用手压或叩击 均不能改变疼痛。
发作诱因:心绞痛的发作多在劳力活动、情绪激动、使 用血管收缩药物,或者在吸烟、饱餐后、寒冷逆风快走 当时。与呼吸、体位改变等无关。
疼痛性质:压榨感。如果表现为刺痛、刀割样痛、撕裂 样痛,可用手指指出痛点,就不一定是心绞痛。
5
冠状动脉造影
6
化验检查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2
心绞痛的治疗
包括终止发作和预防发作两方面。 处理原则: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和减
少心肌耗氧量。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3
一般治疗
1、休息。 2、避免各种诱因。 3、处理诱发或恶化心绞痛 的伴随疾病,减少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手术治疗 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主动脉-冠 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6
健康教育及护理
学会自救 避免诱因 逆转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
指导正确用药 学会自我监测
生活指导
预防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7
1、学会自救
安静
半躺
服药
心绞痛十字决
吸氧 呼救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8
2、避免诱因
发作时安慰病人,缓解焦虑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及紧张。 生活有规律,避免饱餐、剧烈运动、过度
劳累、受寒冷、潮湿刺激。 保持大便通畅。
登步乡卫生院 汪海岚
19
3、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 素食为主,少食多餐。
心绞痛的分类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心绞痛的分类诊断及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ba1a2fcf84b9d529ea7a03.png)
• 心电图
ST段偏移≥0.05mV; T波倒置≥0.3mV; 左束支阻滞
• 心脏标志物
TNT或TNI或CK-MB升高 C-RP或全血细胞计数升高 BNP升高 CD40配体升高 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肌酐升高
• 造影
血栓;三支病变;EF降低
-
16
二、心绞痛的诊断
-
17
诊断
劳力型心绞痛
• 均由劳力因素(运动、负重或用力)而诱发;
-
进展为ST段抬高心梗 8
不稳定型心绞痛 / 非Q波急性心梗
稳定型斑块 不稳定斑块
斑块破裂
Braunwald E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0;36:970–1-062.
9
冠心病的习用分型
•隐性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肌病
-
10
心绞痛的习用分型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2.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 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 (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 或至少达到III级)。
3. 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 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 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 内发生的心绞痛。
Braunwald分型 稳定型(本质:冠脉病变稳定)
自发型
不稳定型(本质: 病变不稳定)
混合型
变异型
变异型(冠脉痉挛性闭塞)
微血管型
微血管型(X-Syndrom)
-
13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表现
1. 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 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ST段偏移≥0.05mV; T波倒置≥0.3mV; 左束支阻滞
• 心脏标志物
TNT或TNI或CK-MB升高 C-RP或全血细胞计数升高 BNP升高 CD40配体升高 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肌酐升高
• 造影
血栓;三支病变;EF降低
-
16
二、心绞痛的诊断
-
17
诊断
劳力型心绞痛
• 均由劳力因素(运动、负重或用力)而诱发;
-
进展为ST段抬高心梗 8
不稳定型心绞痛 / 非Q波急性心梗
稳定型斑块 不稳定斑块
斑块破裂
Braunwald E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0;36:970–1-062.
9
冠心病的习用分型
•隐性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肌病
-
10
心绞痛的习用分型
•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2.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史,近1个月内心绞 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 (即加拿大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 I-IV]至少增加1级, 或至少达到III级)。
3. 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 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
4. 梗死后心绞痛: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 内发生的心绞痛。
Braunwald分型 稳定型(本质:冠脉病变稳定)
自发型
不稳定型(本质: 病变不稳定)
混合型
变异型
变异型(冠脉痉挛性闭塞)
微血管型
微血管型(X-Syndrom)
-
13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表现
1. 初发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可表现 为自发性与劳力性发作并存,疼痛分级在III级以上。
心绞痛分型 ppt课件
![心绞痛分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83e499c850ad02de8041f3.png)
2021/2/5
10
心绞痛分型
(3)梗死后心绞痛:指AMI发生后1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 痛。除已梗死的心肌发生坏死外,一部分尚未坏死的心 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又发生疼痛。发作与下述因素可 能有关: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存在有严重残余狭窄或伴有 斑块破裂、不稳定性血栓、血管痉挛及侧支循环建立不 足等,易发生心肌梗死区扩展或在近期内再发心肌梗死。
。
2021/2/5
12
心绞痛分型
(5) 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亦称冠状 动脉功能不全(coronary insufficiency)。指心肌缺血 引起的心绞痛发作历时较长,达30min到1小时以上, 发作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但心电图、放射性核素 和血清学检查无心肌坏死的表现。本型疼痛其性质是介 于心绞痛与心肌梗塞之间,常是心肌梗塞的前奏。
2021/2/5
9
心绞痛分型
(1)变异型心绞痛: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 示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段压低。由于冠状动 脉主要分支痉挛而导致心肌穿壁性缺血,易并发AMI或猝死。 (2)单纯型自发性心绞痛:临床表现与变异型心绞痛类似,但发作时 心电图示ST段压低,表现为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缺血发作与下述因 素可能有关:冠状动脉主支或其小分支痉挛,但伴有丰富的侧支循 环,未导致心肌穿壁性缺血,故心电图仅表现为ST段压低。
心绞痛分型
(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
1. 劳力性心绞痛:因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 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经休息或舌下含化 硝酸甘油后,疼痛常迅速消失。
劳力性心绞痛可分为三类:
(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 (2)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病程稳定且在1个月 以上;(3)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同等程度劳 累所诱发的胸痛发作次数,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突然加重。
心绞痛的科普知识PPT
![心绞痛的科普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dcb9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9.png)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心脏的供血情况及心 肌的受损程度。
心绞痛的治疗
心绞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和 钙通道阻滞剂等。
药物治疗旨在减轻症状、降低心脏负担以及改善 心肌供血。
心绞痛的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
健康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和戒烟是预防心绞痛的 重要措施。
这些改变可以改善整体心血管健康,降低心绞痛 的发生率。
心绞痛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心绞痛是什么? 2. 心绞痛的诊断 3. 心绞痛的治疗 4. 心绞痛的预防 5.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心绞痛是什么?
心绞痛是什么?
定义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或不适, 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
心绞痛可以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稳定性心绞痛 在休息时缓解,而不稳定性心绞痛则可能在休息 时发生,且更为严重。
心绞痛的预防
心理健康
管理压力和焦虑有助于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 率。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改善心理健康 。
心绞痛的预防
遵循医嘱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进行健康管理 。
不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以免影响治疗 效果。心绞 Nhomakorabea的急救措施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立即休息
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一个 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躺下。
心绞痛是什么?
症状
心绞痛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部压迫感、疼痛辐射至 手臂、肩膀、颈部或下巴,以及呼吸急促等。
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通常在休息或使用药 物后缓解。
心绞痛是什么?
病因
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也可能与高血 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心绞痛的治疗
心绞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和 钙通道阻滞剂等。
药物治疗旨在减轻症状、降低心脏负担以及改善 心肌供血。
心绞痛的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
健康的饮食、规律的锻炼和戒烟是预防心绞痛的 重要措施。
这些改变可以改善整体心血管健康,降低心绞痛 的发生率。
心绞痛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心绞痛是什么? 2. 心绞痛的诊断 3. 心绞痛的治疗 4. 心绞痛的预防 5.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心绞痛是什么?
心绞痛是什么?
定义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或不适, 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
心绞痛可以是稳定的或不稳定的,稳定性心绞痛 在休息时缓解,而不稳定性心绞痛则可能在休息 时发生,且更为严重。
心绞痛的预防
心理健康
管理压力和焦虑有助于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 率。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改善心理健康 。
心绞痛的预防
遵循医嘱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和进行健康管理 。
不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案,以免影响治疗 效果。心绞 Nhomakorabea的急救措施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立即休息
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一个 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躺下。
心绞痛是什么?
症状
心绞痛的常见症状包括胸部压迫感、疼痛辐射至 手臂、肩膀、颈部或下巴,以及呼吸急促等。
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通常在休息或使用药 物后缓解。
心绞痛是什么?
病因
心绞痛主要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也可能与高血 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心绞痛演示ppt课件
![心绞痛演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847c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3.png)
分类
根据发作状况和机制,心绞痛可 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 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绞痛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主动脉瓣狭窄或 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A型性格以及遗传因素等 都是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呼吸困难
疲劳
心绞痛患者常感到异常疲劳,即使在 休息时也可能出现。
患者可能感到呼吸急促或气不够用, 尤其在活动时。
非典型临床表现
01
02
03
牙痛或下颌痛
部分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 牙痛或下颌痛,易被误诊 为口腔疾病。
恶心或呕吐
心绞痛发作时,部分患者 可能伴有恶心或呕吐症状 。
焦虑或不安
心绞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 焦虑、不安或恐惧等情绪 变化。
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或疑似并 发症,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 治疗。
02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规范服用相关 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抗血 小板药物等。
03
生活方式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应调整生活方 式,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 绪稳定等。
04
定期随访
定期接受医生随访和检查,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 定。
06
诊断方法及标准
血液检查
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 ,有助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典型或非典型临床表现 、心电图异常、血液检查及影像 学检查结果,医生可综合判断患 者是否患有心绞痛。
01
心电图检查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能出现 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 。
根据发作状况和机制,心绞痛可 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 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绞痛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主动脉瓣狭窄或 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炎、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等。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A型性格以及遗传因素等 都是心绞痛的危险因素。
呼吸困难
疲劳
心绞痛患者常感到异常疲劳,即使在 休息时也可能出现。
患者可能感到呼吸急促或气不够用, 尤其在活动时。
非典型临床表现
01
02
03
牙痛或下颌痛
部分心绞痛患者可能出现 牙痛或下颌痛,易被误诊 为口腔疾病。
恶心或呕吐
心绞痛发作时,部分患者 可能伴有恶心或呕吐症状 。
焦虑或不安
心绞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 焦虑、不安或恐惧等情绪 变化。
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或疑似并 发症,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 治疗。
02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规范服用相关 药物,如抗心绞痛药物、抗血 小板药物等。
03
生活方式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应调整生活方 式,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 绪稳定等。
04
定期随访
定期接受医生随访和检查,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稳 定。
06
诊断方法及标准
血液检查
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 ,有助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典型或非典型临床表现 、心电图异常、血液检查及影像 学检查结果,医生可综合判断患 者是否患有心绞痛。
01
心电图检查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能出现 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 。
《心绞痛》ppt课件
![《心绞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7b1ac90975f46526d3e111.png)
其他循环系统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心肌病、瓣膜性 心脏病、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疾病; 神经或心理方面疾病:抑郁症、焦虑、心脏神经官心绞痛症状,但是心电图的检查 结果正常,大约超过一半的心绞痛患者不发病时心 电图是正常的,部分冠心病患者即使在心绞痛发作 时,心电图也是正常的。所以即使心电图检查结果 正常,如果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症状,就应进一步 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原有病变上发生冠脉内膜下出血、 斑块破裂、冠脉痉挛
疼痛程度更为严重 休息或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持续时间长,可达30分钟,硝酸 酯类药物缓解 作用减弱 一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 或一个月之内新发生的较轻负荷 即可诱发
心绞痛与急性心梗鉴别
心绞痛一定会痛吗
NO! 疼痛性质: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 相当一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感。 往往用“火辣辣的烧灼感”,“胸口压了块石头”或“胸 口捆了绷带”的压迫感、紧缩感和胀闷感等词汇描述胸部 的不适感。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心绞痛这个名字所迷惑, 心绞痛不一定是心脏有绞痛感。
心绞痛就一定位于心前区吗
• NO! • 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时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也可 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有手掌大小,往往没有 明确的界限。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通过身体的内 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但一般不会放射到 下肢。 • 一定不要把心绞痛的疼痛错误地局限在心脏部位, 牢记心绞痛“喜静不喜动”的特点更重要。
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梗死后心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
临床分型
Braunwald 分型
稳定性心绞痛 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这两个分型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区别的,其实是相容的。WHO分型中除了稳定型 劳力性心绞痛之外,其余的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是广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当广义不稳定型心绞痛去掉变异型心绞痛之后 即为 Braunwald 分型中的不稳定型 心绞痛了。
原有病变上发生冠脉内膜下出血、 斑块破裂、冠脉痉挛
疼痛程度更为严重 休息或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持续时间长,可达30分钟,硝酸 酯类药物缓解 作用减弱 一个月内疼痛发作的频率增加, 或一个月之内新发生的较轻负荷 即可诱发
心绞痛与急性心梗鉴别
心绞痛一定会痛吗
NO! 疼痛性质:压迫感、紧缩感、烧灼感 相当一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感。 往往用“火辣辣的烧灼感”,“胸口压了块石头”或“胸 口捆了绷带”的压迫感、紧缩感和胀闷感等词汇描述胸部 的不适感。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心绞痛这个名字所迷惑, 心绞痛不一定是心脏有绞痛感。
心绞痛就一定位于心前区吗
• NO! • 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时位于胸骨中上段之后,也可 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有手掌大小,往往没有 明确的界限。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通过身体的内 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但一般不会放射到 下肢。 • 一定不要把心绞痛的疼痛错误地局限在心脏部位, 牢记心绞痛“喜静不喜动”的特点更重要。
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梗死后心绞痛 混合性心绞痛
临床分型
Braunwald 分型
稳定性心绞痛 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变异性心绞痛
这两个分型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区别的,其实是相容的。WHO分型中除了稳定型 劳力性心绞痛之外,其余的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这是广义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当广义不稳定型心绞痛去掉变异型心绞痛之后 即为 Braunwald 分型中的不稳定型 心绞痛了。
心绞痛ppt课件
![心绞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216a277cd184254b35355a.png)
主要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治疗已存在的动脉粥样 硬化。
治疗原则: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和降低心肌耗氧 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治疗动 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以延长生 存期。
36
防治
prevention and therapy
一、发作时的治疗 (一)休息 (二)药物治疗 二 ﹑缓解期的治疗 (一)生活方式的调节 (二)药物治疗
39
2、硝酸酯制剂: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 氧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减低心绞痛的频率和程度。 (1)硝酸甘油(皮肤贴片) :5mg,1次/日(注意要 定时揭去)。 (2)二硝酸异山梨酯:普通片5-20mg,3-4次/日;缓 释片20-40mg,1次/日。 (3)单硝酸异山梨酯:普通片20mg 2次/日,缓释片 40-60mg 1/日. (不良反应) 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不良反应:头痛、面色潮红、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低血压 等。
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 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ischemic heart disease)
11
右冠
左主干 左旋支 左前降
12
病因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发 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
持续2min以上
25
稳定型心绞痛动态心电图
26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laboratory and tests
胸片 放射性核素检查 UCG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和治疗——“金标准” 冠状动脉血管超声(IVUS)
治疗原则: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和降低心肌耗氧 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治疗动 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以延长生 存期。
36
防治
prevention and therapy
一、发作时的治疗 (一)休息 (二)药物治疗 二 ﹑缓解期的治疗 (一)生活方式的调节 (二)药物治疗
39
2、硝酸酯制剂:为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需 氧和改善心肌灌注,从而减低心绞痛的频率和程度。 (1)硝酸甘油(皮肤贴片) :5mg,1次/日(注意要 定时揭去)。 (2)二硝酸异山梨酯:普通片5-20mg,3-4次/日;缓 释片20-40mg,1次/日。 (3)单硝酸异山梨酯:普通片20mg 2次/日,缓释片 40-60mg 1/日. (不良反应) 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不良反应:头痛、面色潮红、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低血压 等。
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 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ischemic heart disease)
11
右冠
左主干 左旋支 左前降
12
病因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发 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
持续2min以上
25
稳定型心绞痛动态心电图
26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laboratory and tests
胸片 放射性核素检查 UCG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和治疗——“金标准” 冠状动脉血管超声(IVUS)
心绞痛 ppt课件
![心绞痛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11328f1a37f111f1855bb6.png)
1
心绞痛的定义
• 心绞痛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的常见症状,是由于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 的临床症状综合征。 • 其发作典型的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紧缩和压榨性疼痛,主要 位于胸骨后方,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 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 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 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 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
病变特点
.多有冠脉阻塞性病变 多单支病变,LAD受累最多 突发主要原因: 1)斑块破裂诱CA痉挛或不 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或并存 2)斑块迅速进展使管腔狭 窄进行性加重
预后
1月内约 8~14%A MI率
很不稳定
11
(3)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症状特点
.稳定型(原耐好)增频 .时间延长程度加重 .部分与一次较重劳 力/精神刺激有关 .清晨日常活动时易 发 .有些短期内运动耐 量明显下降,甚休息 睡眠时发作 .发作时间长 .ST明显压低 .心肌酶不高
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 1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1.1 WHO分型(1979) 1.2 习用分型(稳定、不稳定、变异) 1.3 Braunwald不稳定性心绞痛分类 1.4 中华医学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分类
• 2 各型心绞痛临床特点 • 3 心绞痛的现代治疗
3
1.1 1979年WHO分型
1981年经中华医学会心脏病学会讨论建议采 用此分型。 (1)劳力性心绞痛:胸痛与心肌需氧量有关 a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b 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c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2)自发性心绞痛:胸痛与心肌需氧量无关 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和自发型心绞痛常 被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但报告指出不如使 用各自名词为好。
心绞痛典型病例参考幻灯片
![心绞痛典型病例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6292477e19e8b8f67c1cb9af.png)
治疗过程(二)
患者入院后多次发作心前区闷痛伴大汗、
烦躁、不能平卧,较前明显加重,每次均
持续数小时才能缓解。发作时
BP140/80mmHg, 心率100次/分,余查体较
前无明显变化。发作时心电图示: ST段
V3~V6压低约0.1mv ,T波V1~V4 倒置,I avl 、 ⅡⅢ avF V5 V6 低平 。心肌酶、肌钙蛋白
4
病例介绍
既往史 :
?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180/100mmHg ,未规律服药治
疗
? 2型糖尿病10余年,平素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未监测血糖
月经史:15 3-5/28-30 50
5
查体
?T :37.2 ℃Fra bibliotekP:95次/分
?R:18次/分 BP: 140/80mmHg
神清,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 95 次/分,律齐,第一心音低顿,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Institute- sponsored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WI
2004, 109: 2993-299
22
女性冠心病特点
二、危险因素
?糖尿病:使女性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增加3~7倍, 男性增加2~3倍。
?高脂血症:甘油三酯与女性冠心病的相关性强于 男性。
15
冠脉造影及PCI结果
?冠状动脉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狭窄。前 降支近段可见 99%弥漫性狭窄,远端散在 斑块,前向血流 TIMI 2级。第一对角支纤 细,开口可见 60%管状狭窄。回旋支未见 狭窄。右冠脉散在斑块,未见狭窄。
?结论:冠心病 单支病变
?PCI治疗:于前降支病变处植入 Excel 2.75x24mm 支架一枚。术后手术部位无夹 层及边支闭塞。前降支前向血流 TIMI 3级。 前降支 PCI成功。
心绞痛讲课PPT课件
![心绞痛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f95a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2.png)
提问与回答:鼓励听众提问, 增强互动性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 享心得体会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深 入了解心绞痛知识
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提 高参与度与兴趣
汇报人:
及时就医: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科学用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心 绞痛发作。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Part Seven
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 控制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物理疗法:如按摩、针灸、理疗等,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
药物治疗无效:考虑手术治疗 急性发作:立即就医,采取紧急措施 伴随其他疾病: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预防复发:坚持长期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
心理平衡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等
定期体检:及 早发现潜在的
健康问题
急救措施:了 解心绞痛的症 状及急救方法, 如硝酸甘油的
使用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多 摄入蔬菜水果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戒烟并适量饮酒,避免 过度饮酒病因:冠状源自脉 粥样硬化导致冠 状动脉狭窄或闭 塞
病理生理:心肌 缺血、缺氧引起 心绞痛发作
诱发因素:劳累、 情绪激动、饱食 等
病程:慢性进展, 可逐渐加重
临床表现: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常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 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等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心绞痛特点
• SAVES U:
– Sudden onset; – Anterior chest; – Vague sensation; – Exercise precipitated; – Short duration; – Unanimous attack.
5
Grading of Angina Pectoris by CCSC
3
心绞痛的鉴别 (2)
• Chest Wall – Costochondritis – Fibrositis – Rib fracture – Sternoclavicular arthritis – Herpes zoster (before the rash)
• Psychiatric
– Anxiety disorders
inversion.
• Chest X-ray
8
ECHO
• 本例: 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 室间隔增厚:13mm(7-11mm), 左室后壁 10mm(7-11mm)。
– 室壁运动正常,各瓣膜结构及功能正常,无 心包积液。
– 二尖瓣血流频谱示左室功能减低,E/A=0.5
9
冠状动脉造影
• 本例冠状动脉造影:
• New onset angina: At least CCSC III severity, <2 months of initial presentation.
• Increasing angina: Distinctly more frequent, longer in duration, lower in Threshold. (ie. Increased by at least one CCSC class in 2 months, to at least CCSC III severity)
• 进一步检查 •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2
心绞痛的鉴别 (1)
• Non-ischemic CV – Aortic dissection – Pericarditis
• Pulmonary – Pulmonary embolus – Pneumothorax – Pneumonia – Pleuritis
much les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10
11
12
Noninvasive Testing: 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y
• Ultrafast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EBCT)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oronary calcification:
• Hyperventilation • Panic disorder • Primary anxiety
– Affective disorders
• (e.g., depression)
– Somatiform disorders – Thought disorders
• (e.g., fixed delusions)
• Class I: 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
• Class II: 日常体力活动显受限.
• Class IV: 任何体力活动都引起症状,可以有休 息时心绞痛。
6
UAP 的主要临床表现
• Rest angina: Occurring at rest, usu. >20min, occurring within a week of presentation.
–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calcium): 85-100%. – Specificity: 41-76%. –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55-84%. –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84-100%.
13
Noninvasive Testing: Exercise ECG(1)
– 前降支中段99%狭窄,回旋支近段90%狭窄, 远段50%狭窄。
• Definition of Significant CAD
– 70% diameter stenosis of 1 major epicardial artery segment.
– 50 % diameter stenosis of left main. – Although lesions of less stenosis can cause angina, they have
病史特点
• 男性,59岁 • 反复胸痛4个月,加重1个月。 • 胸痛呈压榨性与劳力有关。 • 有高血压,吸烟史。 • 有心脑血管病阳性家族史。 • 查体:体胖,无明显其他阳性发现。 • ECG:V4-V6,I,aVL ST 0.5-1mm.
1
思考
• 胸痛的鉴别
– 心绞痛的特点 – 心绞痛的分级 – 心绞痛的分类 – 不同类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
7
Noninvasive Testing: ECG/Chest X-ray
• ECG:
– Normal in 50% stable angina. – Abnormal in 50% angina (normal rest ECG). – Equivocal: QIII, QS in V1, V2. – Pseudonormalization of ST depression or T
• Absolute contraindications:
– MI in 2 days; – Significant arrhythmias; – Severe AS; – Symptomatic HF; – Acute PE; – Acute myocarditis or pericarditis; –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 Gastrointestinal
– Esophageal
• Esophagitis,Spasm, Reflux
– Biliary
• Colic
• Cholecystitis
• Choledocholithiasis
• Cholangitis
– Peptic ulcer
– Pancreatitis
心绞痛特点
• SAVES U:
– Sudden onset; – Anterior chest; – Vague sensation; – Exercise precipitated; – Short duration; – Unanimous attack.
5
Grading of Angina Pectoris by CCSC
3
心绞痛的鉴别 (2)
• Chest Wall – Costochondritis – Fibrositis – Rib fracture – Sternoclavicular arthritis – Herpes zoster (before the rash)
• Psychiatric
– Anxiety disorders
inversion.
• Chest X-ray
8
ECHO
• 本例: 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 室间隔增厚:13mm(7-11mm), 左室后壁 10mm(7-11mm)。
– 室壁运动正常,各瓣膜结构及功能正常,无 心包积液。
– 二尖瓣血流频谱示左室功能减低,E/A=0.5
9
冠状动脉造影
• 本例冠状动脉造影:
• New onset angina: At least CCSC III severity, <2 months of initial presentation.
• Increasing angina: Distinctly more frequent, longer in duration, lower in Threshold. (ie. Increased by at least one CCSC class in 2 months, to at least CCSC III severity)
• 进一步检查 •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2
心绞痛的鉴别 (1)
• Non-ischemic CV – Aortic dissection – Pericarditis
• Pulmonary – Pulmonary embolus – Pneumothorax – Pneumonia – Pleuritis
much les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10
11
12
Noninvasive Testing: Ultrafast Computed Tomography
• Ultrafast (electron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EBCT)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oronary calcification:
• Hyperventilation • Panic disorder • Primary anxiety
– Affective disorders
• (e.g., depression)
– Somatiform disorders – Thought disorders
• (e.g., fixed delusions)
• Class I: 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
• Class II: 日常体力活动显受限.
• Class IV: 任何体力活动都引起症状,可以有休 息时心绞痛。
6
UAP 的主要临床表现
• Rest angina: Occurring at rest, usu. >20min, occurring within a week of presentation.
–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calcium): 85-100%. – Specificity: 41-76%. –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55-84%. –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84-100%.
13
Noninvasive Testing: Exercise ECG(1)
– 前降支中段99%狭窄,回旋支近段90%狭窄, 远段50%狭窄。
• Definition of Significant CAD
– 70% diameter stenosis of 1 major epicardial artery segment.
– 50 % diameter stenosis of left main. – Although lesions of less stenosis can cause angina, they have
病史特点
• 男性,59岁 • 反复胸痛4个月,加重1个月。 • 胸痛呈压榨性与劳力有关。 • 有高血压,吸烟史。 • 有心脑血管病阳性家族史。 • 查体:体胖,无明显其他阳性发现。 • ECG:V4-V6,I,aVL ST 0.5-1mm.
1
思考
• 胸痛的鉴别
– 心绞痛的特点 – 心绞痛的分级 – 心绞痛的分类 – 不同类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
7
Noninvasive Testing: ECG/Chest X-ray
• ECG:
– Normal in 50% stable angina. – Abnormal in 50% angina (normal rest ECG). – Equivocal: QIII, QS in V1, V2. – Pseudonormalization of ST depression or T
• Absolute contraindications:
– MI in 2 days; – Significant arrhythmias; – Severe AS; – Symptomatic HF; – Acute PE; – Acute myocarditis or pericarditis; – Acute aortic dissection.
• Gastrointestinal
– Esophageal
• Esophagitis,Spasm, Reflux
– Biliary
• Colic
• Cholecystitis
• Choledocholithiasis
• Cholangitis
– Peptic ulcer
– Pancreat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