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个性实现问题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人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中人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中人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解读作者:武红军等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代性理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理解,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中的实践性、历史性和开放性。

同时对其人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关系进行解读,尝试做出现代性的解释,希望为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现代化做出探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性一般性特殊性动力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作出了科学的说明和解读,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然而,对于人性,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哪些论述,很多人很难有清晰的认知。

本文尝试通过解读马克思对人性的论述,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经典解读,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现代化做出探索,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点。

一、对人性的一般性的论述谈到人与动物的区别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关于“活动”的性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的论述:“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1]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就是人的生产、劳动或实践。

恩格斯明确地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2]。

马克思给出了作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能够自由自觉地劳动。

劳动塑造了人,发展了人性,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劳动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称劳动是人的“生命的表现和证实”。

在此意义上,人性是实践的,是发展的。

这种有劳动所引发的人性是各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和各个历史阶段中各阶级人的人性的一般特征,共同属性。

可以通过以下层次理解人性:第一,人性是后天性发展的。

在出生后,成就某类动物可以由先天的基因编程,在后天环境中按自然的生长完成。

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哲学中人的个性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要:人的个性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紧密联系,我们应当在马克思的哲学语境里来理解;马克思一反传统用主体性阐释个性的思路,而用个性来解释、重建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关于人的个性问题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人的个性;实践;主体性;现代性人的个性问题在哲学史上一直是思想者们有意无意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它所出现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是人对自身个性的真正独立和发展的追求确是人们思考的主要线索。

然而这种诉求始终没有真正转化成人们的现实行动,从原始人以原始宗教对自然力量的对抗,直到德国古典哲学中对主体性的高扬,再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都不过是人们对这种诉求的梦呓,都没有真正从人的意识世界走向现实生活的前台。

究其原因,在出发点上“现实中的个人”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视野之内,也因此实践所具有的批判性、革命性的意义也不会被发现出来,而只能被埋没在历史的某个角落。

可以说人们对个性的追寻所发出的呐喊是歇斯底里的,同时也是软弱无力的。

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的贡献无疑是革命性的,在其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之内,以实践为发力点,真正从其现实性上为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实现提供一条可思、可行之径。

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人的个性问题的理解并不是尽善尽美的,还需要作出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一、马克思哲学语境下人的个性是什么在马克思的文本里虽然经常提到人的个性,但关于人的个性究竟如何加以理解却从来没有现成的定义。

很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都对此做出过自己的阐释,这些都无所谓孰对孰错,角度不同罢了,每一种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我们有必要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着进一步对这个问题加以理解和把握。

究竟什么是人的个性?对这个问题在传统的意义上我们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是特定时代的社会关系和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的反映”,这是最常见的界定方式。

其他的还有认为个性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功能的个人独有的对社会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总和”,或者认为个性是“主体性的个体表现”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理解仍就是我们今天理解人的基本根据。

哲学史可以说就是对人性理解的历史。

从已有的全部哲学史来瞧,只有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才就是全面而真实的。

这种理解中的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就是抽象概念中的人,这种具体生活中的人才就是具有类特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生命双重性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以及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还人以真实面目。

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正确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哲学才会对人的生成、发展、完善起到观念上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这种理想即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实现,以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社会就是属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这种社会实现了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

这种理想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虽然就是西方的哲学家,但她不就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内思考问题,而就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

因而,马克思不就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就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她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

正就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也就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理论根据所在。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中国的情形,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分析人性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去魅》就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无疑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而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为了正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显然需要搞清楚人性就是什么?为此则必须对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主要失误有所廓清。

这个失误主要就就是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去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中,又有人提出了人性就就是‘阶级性’的观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本身变得扑朔迷离了。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人性观和价值观被视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强调人类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其价值观则强调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理论体系。

一、人性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个体的行为和思维都受到社会关系和历史环境的制约。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动物,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和社会,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中,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基本方式。

通过劳动,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并通过社会分配机制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个体的自由和发展需要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公平和解放为核心。

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剥削制度的存在和私有制度对人的压迫。

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公平和解放的关键。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实现了人们的平等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主张个体通过社会分工和合作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并通过实现共同富裕来实现社会公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强调消除社会阶级之间的差距和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它主张消除剥削制度,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并通过教育和文化等方式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观认为,个体的解放需要从物质条件和精神觉醒两个方面来考虑。

物质条件的解放是通过改变经济结构和解决社会问题来实现的,而精神觉醒的解放则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并主动参与社会变革的过程。

三、人性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_杨康裕欣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_杨康裕欣

[ 5]
环境中入手。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导师, 马克思以此 为基础, 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学说。 马克 — —共产主义, 思给了我们一个很美好的憧憬— 并且这 个憧憬并不像乌托邦那样飘渺, 这个憧憬是建立在坚 实的基础之上的。 二、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人性观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2003 年 10 月 14 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党中央提出了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的执政理念。 我们应该 如何看待以人为本呢, 这个基础就是马克思的人性观。 社会是有人组成的, 人是社会的主体, 党中央应该 采取什么样的执政方针或思想路线, 选择和建立什么 样的国家机构体制和管理手段, 就必须先对人性问题 , 做出最基本的判断 弄清楚这个社会的主体“人 ” 到底 指的是什么。如果没有把以人为本的“人 ” 给定义好, 那这个政策就只能是口号, 而不能落实到实处, 更起不 了它应有的作用。 既然人是现实的, 从事生产劳动的个人, 那么以人 为本就应该落实到每个现实的个人身上 , 在这些现实 的个人身上, 没有财富的差别, 没有地域的差别, 没有 男女的差别。党中央近几年来, 特别注重医疗卫生改 革, 城市农村低保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说明我 们对人的本性的理解在不断地加深 。 2. 马克思人性观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供了理论依据。面对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当前社会中 存在的种种矛盾, 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主张, 并号召全国上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 社会而奋斗 而所谓的和谐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 系, 使各方面协调发展, 而在这各种关系中, 最重要的, 也是最主要的关系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 系, 而马克思的人性观就为我们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 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既然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 。而且马克思认为, 总和” 劳动应该是自觉、 自由的, 而且人在劳动中得到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 当然, 在 当前的社会中, 我们还存在着普遍的异化劳动现象。 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劳动对于人类的价值 。 既然如 我们就应该把劳动看成是一种崇高的工作 , 每个人 此, 都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得到自己的发展 , 在发 展自己的过程中, 也就使整个社会得到了发展。 既然 人类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我们就应该处 , 理好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因为如果整个总体都乱 了, 那就没有个人的容身之地了。我们可以看到, 在当 前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坑蒙诈骗的行为, 如油条里面有 磷、 鸡翅里有苏丹红、 肉里注水、 米是陈化粮、 牛奶加入 了三聚氰胺的毒浪翻卷而来等等, 这都是因为人们没 有对人性有个很好的认识。

马克思的总体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总体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总体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周前程来源:《江汉论坛》2008年第05期摘要: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在人性发展史上,思想家们往往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或理智属性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人性。

而马克思的人性观则是总体人性观或系统人性观。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马克思认为人性是“本己”的,从人性的具体表现而言,人的本己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因而人性是一个有多种属性组成的复杂系统,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具有具体、历史的特点。

总体性是马克思人性观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马克思;人性;本己性;总体性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5-0057-04一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在人性发展史上,思想家们往往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或理智属性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人性。

因而得出人是生物人、政治人、理性人等各种不同的结论。

在马克思看来,这些探讨人性的方法,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有其意义,但实际上都是把活生生的、完整的人分割开来,因而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

因此。

对马克思而言。

把完整的人或活生生的人割裂开来,即只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或理智属性来谈论人或人性,这“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所以马克思强调要从现实的人出发来探讨人性,现实的人即是活生生的人,活人的人性必然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理智属性的统一。

因为光有自然属性的人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人,如狼孩;光有社会属性的人,只能是死人;而光有理智属性的人,只能是想象中的人,亦即所谓的“上帝”之类。

有鉴于此,马克思认为只能从现实的人出发来谈论人性。

而现实的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

他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各个人过去和现在始终是从自己出发的。

因此,他认为,“从自己出发”是一切人所具有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根本的动机,是所有人都具有的普遍本性,即“自我性”是人的本性。

这种“自我性”海德格尔称之为“本己”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性问题的探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性问题的探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性问题的探究作者:王一涵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9期【摘要】人性问题,这是一个古老而又长期令人困惑的问题,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的深入,人性问题更是引起思想家们的重视,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背景条件下思想家们有着不同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答了人的本质问题,创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关键词】马克思;人性;人的本质人性问题,即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以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探索人性的工具,使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西方哲学关于人性的全部问题的走向,更能使我们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是把历史理解为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过程,历史即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

这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今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做了有力的理论保证。

一、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产生之前的人性思想从古希腊时代,到近代的西方哲学,在西方的思想史中对人性的存在一直是十分肯定的。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圣·奥古斯丁、亚当·斯密等哲学家笔下经常出现的字眼。

最先把人带进哲学殿堂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他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命题,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

而西方人性论的真正始作俑者是苏格拉底,他认为,人的本性即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灵魂中有理性,因而能追求知识,并由此能出一个重要的命题:“美德即是知识”。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家从哲学和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崇高价值。

在他们笔下,人不再是匍匐在上帝之下的可怜被造物,而是上帝创造的杰作,世间最宝贵的生灵。

苏格兰启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大卫·休谟把人性的研究推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后西方人性思想上的一个顶峰,在1734年休谟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人性论》,他认为人性的研究是对人的一切(科学、道德或宗教)研究的基础,他坚信,人的本性不是我们所能修改的,它与天同久,日月同辉。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个性实现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个性实现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个性实现问题摘要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全球化经济的产生、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突显了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人类价值观和个性的形成。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现代化浪潮下的人个性实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对于当今全球化和商品经济下个性的塑造及树立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个性实现人性观马克思主义人是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自然属性和实践活动形成的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以社会性为主导,人性又可以分为类特性和个性两个基本层次。

类特性是区别与其他事物,是一切人的共性,个性则是一个人或者是一部分人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是实现自我实现的重要基础。

而在全球化视域下,物质财富充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为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产生了种种个性问题,威胁着人类物质与精神生存状态。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问题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变化发展为基础的且以人自身的解放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从人的生成过程来看,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或者在人的生成的基础上,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将人划分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而类本质的本身就蕴含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差别。

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劳动。

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指的就是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社会关系本质。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也为我们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

当代世界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问题和主体自身的个性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围绕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活动对象的对象性问题,而后者表现为人的本质异化、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以及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平衡关系问题,存在与主体人的人性内部,就造成了个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理解仍是我们今天理解人的基本根据。

哲学史可以说是对人性理解的历史。

从已有的全部哲学史来看,只有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才是全面而真实的。

这种理解中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概念中的人,这种具体生活中的人才是具有类特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生命双重性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以及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还人以真实面目。

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正确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哲学才会对人的生成、发展、完善起到观念上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这种理想即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实现,以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社会是属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这种社会实现了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

这种理想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虽然是西方的哲学家,但他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内思考问题,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

因而,马克思不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理论根据所在。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中国的情形,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分析人性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去魅》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为了正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显然需要搞清楚人性是什么?为此则必须对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主要失误有所廓清。

这个失误主要就是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去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中,又有人提出了人性就是‘阶级性’的观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本身变得扑朔迷离了。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来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的观点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来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的观点

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来批判“人性自私”的错误的观点。

根据本学期目前学到的内容,我明白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很多知识。

人性自私”的命题从本质上说,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论证资本、利润和生存竞争的天然合理性而提出来的。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种原因,这个问题却在当今中国又变得时髦起来。

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针对现时代的人生实践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再思考。

在关于马克思哲学上我们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有几点: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2.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首先,第一点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

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

第二点,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的,所以,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每个人一生下来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本质的学说,从某种层面上论证了人性自私的错误观点. 人性的发展不外乎先天与后天二者. 先天对讲, 对于每个新生命体, 因为没有价值观念,所以不存在孰是孰非. 所以说,"人之初,如玉璞”.初生的生命体,如同一块未打磨的玉一般,并不存在社会上所各种品质. 从这一论点出发,"人性自私"已经算是不成立了. 你会说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子是坏蛋吗? 不能, 你说,他将来会是坏蛋,但是后天的环境却是决定性因素, 在温馨的环境下生长,他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不好的环境下,他很可能就会变坏. 你还可能说,他的爸爸是坏蛋,所以他会跟着变坏?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问题并不在此, 爸爸是坏人,孩子跟着变坏,只能说明也是后天孩子在爸爸的环境下,被影响变坏了.如果,爸爸是坏人,但是孩子却并不在爸爸身边,或者在妈妈身边,那么结果可能就有很大的差别。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来解读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来解读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来解读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者:刘菲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22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同时也改变了创造活动本身。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中关于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

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在欧洲,文艺复兴后的资产阶级提出了以提倡个人解放为主要内容的人性论,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作用。

但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不用阶级观点分析人,不按照人的历史发展解释人性,而只谈论所谓的人类共有的人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性包含着人的阶级性,所以只有具体的人性,而抽象的所谓人类共有的人性是不存在的。

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他是自己的目的,所以每个人都“有形成自己判断的自由,有履行自己选择的任何行为的自由”。

人,只有在作为价值主体时,才是真正的认识和活动的主体;本体和价值意味的“自由”,是作为认识论和实践论范畴的“自由”的魂灵。

人追求的自由不仅包括个人的人身自由,而且包括自身的全面发展,个人的人身自由是个人不受他人约束,可以去实现自己的需要、欲望。

在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里,所实现的自由就不仅仅是某个人的自由,而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社会和个人自由发展。

马克思的人性论对追求人的自由为这一问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对他的人性论观点的更深层次的拓展。

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对于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人性论学说有着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是科学的人性论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在自己的对象里面丧失自身。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马克思的人性观是他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的产物。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的人性在社会关系中发展和实现。

马克思的人性观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群体意识。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个性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盛行,人们往往追求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最大化,忽视了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个体的幸福和自由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幸福和自由基础之上的,只有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共同推进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其次,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创造能力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通过劳动和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要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推动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自由和解放。

他认为,人的自由是一个历史的目标,只有在解放了的社会里,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我们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各种束缚和限制。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要关注个人和社会的自由,推动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消除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不平等和不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最后,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互助和合作。

他认为,人只有通过相互合作和互助,才能克服自然界的困难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和利益至上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泛滥。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要关注个体和社会的互助和合作,推动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利于人类共同发展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教育在现代体制下的缺失与重建-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教育在现代体制下的缺失与重建-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教育在现代体制下的缺失与重建-精品文档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教育在现代体制下的缺失与重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是社会性与精神性的辩证统一,着重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诚然,人之所以能够定位于“人”,能够与动物区分开来,确实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社会”也就无所谓“人”。

然而,人乃万物之灵长,“万物”是本,人是万物的一个分支,因此人首先是动物,其次才是“人”。

人有七情六欲,有贪嗔痴,这些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性中的因素,如果忽略这些因素的存在,无论是对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整体而言,都将有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但人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通过教育进行引导的。

一、人性与生产力关系的表象:人性随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无论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还是我国建国后的六十年发展历程来看,人性的表现有着惊人的类似。

1、在在生产力发展初期,人性跟随其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呈现反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西方国家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在追逐金钱和资本的过程当中,充满了人性恶的一面,并将“恶”表现的淋漓尽致,血腥、暴力、欺骗、战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组成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我国自建国以来,此趋势表现的更加明显。

在建国初期,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我国的生产力极其低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投入到社会建设当中。

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再加上计划经济的调控,全国人民基本上处于一种物质平均分配的生活状态,人有我有、人无我无,在平均的前提下人性善的一面表现的极为突出。

这也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时的中国就处于这么一种状态当中,因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和谐的。

当然,此种状态并不利于发展生产力,不利于实现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此时的中国只是在生产力落后的状态下的一种“伪”共产主义,类似于原始社会的生活模式。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把经济建设放到各项工作的中心,在建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切以经济挂帅,凡是能发展经济的就是可取的,凡是能提高GDP的就是正确的,忽略了对人性的关注程度。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 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与人 的需要理论,对我们研究管理心理学,正确评价 国外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理论有重要指导意义, 它是社会主义的科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重要 理论根据。
第二节 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对人性假设的分类有以下四种: • 一、“经济人”的假设 • 二、“社会人”的假设 • 三、“自动人”的假设 • 四、“复杂人”的假设
• 这种理论的实质是要求工作、组织、个人三者 有最佳配合,其基本含义是:
• 1、参加一个组织的人员是各不相同的,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随发展条件而变化,每个人的需要不同,需要 层次也因人而异。
(2)对于人的激励,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 在激励,让他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 责任;
(3)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 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其核心在于下属的自我管理,管理者对下属充分信 任、充分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采取参与式管理。
对“X理论—Y理论”的评价
关系,他自己就不能生存,因而也就没有什么 人的价值可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 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 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 4、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建立和完善的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评价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应注意两个方面:即社会应尊重和满足个人的 利益和需要。
• ◆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特征是:
• 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挥者和控制
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生产环境 与条件的设计者与采访者。
•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发 展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 3、奖励制度的变化。该假设重视内部激励, 即重视职工获得知识,施展才能,形成自尊、 自重、自主、利他、创造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管理的任务只是在于创 造一个适当的环境。

马克思对人性的把握最终归结为实践

马克思对人性的把握最终归结为实践

马克思对人性的把握最终归结为实践“经济人”假定不仅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也是市场经济得以确立的基本前提。

那么马克思是怎么看待人性的呢?当下经济学界最常见的理解,是把马克思有关人性的假定归结为“利他论”。

然而这种解读已经严重地曲解了马克思有关人性的看法。

事实上,马克思对人性有多种表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一是把人性归结为“社会关系”。

比如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二是把人性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

比如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如何评价马克思这两种有关人性的论述,多年来,我国哲学界见仁见智:强调前者被称为“社会关系本质论”,强调后者被称为“劳动本质论”或“实践本质论”。

在我看来,不论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表述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马克思对人性的把握,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实践”。

社会关系仅仅是人性的表现形式,而劳动(实践)才是人性的更深层次的内容——这种认识正是马克思人性观的精髓所在。

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人性,才是马克思“人性论”的真谛。

由此可见,那种断定马克思对人性的假定是“利他论”的说法,实在是对马克思最大的误读。

马克思在人性问题上从不去纠缠什么“利己”还是“利他”。

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用“利己”还是用“利他”来框定人性,都失之肤浅。

质而言之,在马克思看来,“利己”和“利他”都只是人性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人性的本质内容。

对于人性而言,还有比“利己”和“利他”更为根本、更为本原性的东西。

这个本原性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社会关系”,而比“社会关系”还要本原性的东西,就是“实践”。

这种人性论,显然比“利己”和“利他”之类的人性假定,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其境界也要高得多。

马克思主义创业教育的人性观解读

马克思主义创业教育的人性观解读

马克思主义创业教育的人性观解读李德平1,2(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东华理工大学组织部,江西抚州344000)摘要: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强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而创业教育特别强调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的人性观为我们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科学的认识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马克思人性角度分析当前创业教育的现状,并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基础,提出加强和改进当前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对当前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9)10-0101-04收稿日期:2009-06-05基金项目:此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08CKS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李德平(1969-),河北张家口人,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教授,河海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研究。

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09年10月(第10期,总第150期)Oct.,2009(No.10,General No.150)【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必须靠人来实施,以人为对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因此,创业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培养和造就创业人才新方法和新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解读人性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三者的统一体。

在这个统一体中,人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性质、特点,都是人的一般特性,即人性作为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体,是一个“属性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个性实现问题
发表时间:2011-09-27T08:32:06.06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王娜欧阳莎[导读] 马克思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异化和复归问题。

王娜欧阳莎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710064
摘要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全球化经济的产生、科技文化的交流,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突显了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人类价值观和个性的形成。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现代化浪潮下的人个性实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对于当今全球化和商品经济下个性的塑造及树立人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个性实现人性观马克思主义
人是受生物学规律支配的自然属性和实践活动形成的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以社会性为主导,人性又可以分为类特性和个性两个基本层次。

类特性是区别与其他事物,是一切人的共性,个性则是一个人或者是一部分人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征,是实现自我实现的重要基础。

而在全球化视域下,物质财富充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的本质发生了异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为受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产生了种种个性问题,威胁着人类物质与精神生存状态。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问题
以现实的人为前提、以变化发展为基础的且以人自身的解放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认为从人的生成过程来看,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或者在人的生成的基础上,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将人划分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而类本质的本身就蕴含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差别。

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劳动。

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提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指的就是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特征,即人的社会关系本质。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也为我们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

当代世界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问题和主体自身的个性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围绕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活动对象的对象性问题,而后者表现为人的本质异化、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以及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平衡关系问题,存在与主体人的人性内部,就造成了个性问题。

人性问题,也就是人性的合理实现问题,是由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张力平衡系统遭到破坏而造成的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产生个性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人的本质及其异化
马克思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异化和复归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将其与动物比较区别后作为人存在的根据,说明人没有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和一成不变的永恒人性,人的本质是在后天的无限创造性实践活动中体现的。

人使自己主体客体化,但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反主体效应”即异化,是指主体的创造物同创造者相脱离,反过来违背主体的意愿成为奴役和支配主体的异己力量。

具体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一方面,在物质生产上,劳动者生产只为了维持肉体存在的条件,是被迫的、强制性、为谋生而进行的劳动,生产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他们对立。

另一方面,在人的本质上,人类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降低为动物;同时,资本主义雇佣制度下,支配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是资本家,产生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这种劳动变成异化产物是基于古典竞争时期或古典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在当代人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实践中,这种私有制和自发分工不仅没有消除,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所强化。

全球化浪潮给人类物质生活上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如过分追求物质享乐而导致的难以遏制的物欲横流;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利益文化的多元化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心理负荷过重产生人的精神空虚和心理疾患。

种种社会问题的突显说明要消除人的异化,除了必须消除产生人的本质异化的社会根源即私有制和劳动异化外,还需要找回人类的精神支撑力量。

这就要求人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下,真确认识由此产生的多元性文化。

在认识价值取向和认识上,要矫正片面的认识物质财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价值目标,克服人的自私和狭隘性,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培养和谐团结互信合作的精神;对于社会,要缩小社会两级分化,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

(二)人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由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科技理性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反差消长,文化与文明的冲突,认识本质及其异化扭曲,直接撞击人类精神层面最深层信仰领域,并导致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发生。

信仰危机的带来的影响是多面的,其一是使得当代社会没有统一的信仰基础,社会紊乱无序。

如果不能克服信仰危机,就会在人类实践中迷失自我,失去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其二,我们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把信仰危机看做是对过去的信仰体系的一种否定的过程,要达到理想的信仰效果,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对过时的、不合理的信仰体系进行扬弃;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矫正人类不合理信仰体系,从而形成统一的、新的合理信仰体系。

社会转型期间派生出人类道德失范问题,传统的或已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受到了严重冲击,其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在逐渐丧失,而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又尚未完全确立起来,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无规则、无规范的混乱状态。

道德由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行为准则“道”和人们活动属性的“德”组成,是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的统一,以调试人们的关系和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生活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为目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道德的失范是在社会发展长河中的一小段波折,而其终极目标是向有序的社会发展前进的。

同时要认识到建构现代道德的复杂性,必须引导社会成员有道可循,从他律变为自律,在一个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将社会的道德、准则、规范转化为内在自觉,发挥道德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有奎.现代性的哲学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研究,2005.
【3】杨康裕欣.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J]. 湖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5). 【4】王亚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 2009(8). 【5】罗荣华赵从庆.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武警学院学报, 200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