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西游记》中的道教与佛教元素
《西游记》中的道教与佛教元素《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个神奇而丰富的故事背后,道教和佛教元素贯穿始终,给故事增添了深厚的宗教色彩。
一、道教元素道教在《西游记》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哲学思想等方面来展现。
1. 道教仙境在小说中,孙悟空和其他人物经常进入各种仙境,如花果山、水帘洞、火焰山等。
这些仙境是道家思想中的理想境界,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精神世界,体现了道教的超凡脱俗的理念。
2. 道家符咒《西游记》中经常出现道家符咒的应用,如唐僧身上的保命符、孙悟空的金箍棒上的定身咒等。
这些符咒代表了道家的神秘力量和超自然能力,是道教修炼者运用神通的具体表现。
3. 道家哲学思想小说中的言行举止中融入了许多道家哲学思想,如“无为而治”、“顺天应人”等。
通过这些哲学思想的呈现,作者传递了道家对于平和、无欲无求的理念,表达了向往自然、追求道义的价值观。
二、佛教元素佛教作为《西游记》的主旋律,贯穿了整个故事,主要体现在角色塑造、故事情节和佛教教义等方面。
1. 角色塑造《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分别象征着佛教的四大弟子,如唐僧代表佛陀释迦牟尼,具有智慧和慈悲;孙悟空代表菩萨观音,具有慈悲和智慧的力量;猪八戒代表菩萨文殊,具有智慧和勇敢的特点;沙僧代表菩萨普贤,具有坚毅和忍耐的品质。
这些人物形象体现了佛教弟子的修行境界和追求。
2. 道场试练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佛教的道场试练。
他们遇到了诸多妖魔鬼怪的考验,通过坚定信仰和战胜内心魔障,最终取得了胜利,体现了佛教对于修行者必经的困难与考验。
3. 佛教教义小说中描绘了佛陀的智慧及其弟子的慈悲心,强调了佛教的慈悲主义和解脱思想,如唐僧的智慧和慈悲心经常在故事中得到体现。
而且,取经的过程本身也是修行的过程,旨在净化人的心灵、解脱人的痛苦。
三、道教与佛教的融合《西游记》中并不是将道教和佛教刻意区分开来,而是将二者进行了融合,通过师徒四人的冒险与修行,展现了道教与佛教的共同目标和教义。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慈悲 智慧 忍耐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慈悲智慧忍耐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慈悲智慧忍耐「人」,须经过「人事」的历练,才能成长,「人」,须尊重「别人」的存在,才能扩大。
(001)一碗慈心粥,胜饮人蔘汤;一杯清和茶,胜喝琼玉浆;一口菜根香,胜嚼酒肉饭;一念思无邪,胜办满汉席。
(002)时间是人生真正的资产,学问是人生真正的财富,智慧是人生真正的力量,健康是人生真正的快乐,自由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慈悲是人生真正的宝藏。
(003)人生最高的美德是慈悲,慈悲欢喜可以美化生活;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智慧,智慧灵巧可以规划生涯。
(004)人生最美好幸福的事,是心中有一盏明灯;人间最自由平等的事,是心内有一个真如。
(005)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可以用慈悲去化除;人与物之间的不协调,可以用智慧去解决。
(006)谦虚服务才有前途,礼貌尊重才有人缘,良好习惯才有威仪,勤俭好学才有成就。
(007)不以金钱来堆砌表相,智慧才能庄严一切;不以饰品来装扮外观,慈悲才能美化身心。
(008)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才能在变化中求进步;不短视近利,不好大喜功,才能在守成中求成长。
(009)做人要有慈心,处事要有耐心,公务要有道心,治学要有慧心。
(010)不怀恨,不怨尤,就会少烦少恼;不计较,不比较,必然多助多缘。
(011) 仁者乐山,慈德如须弥山,崇高伟大;智者乐水,慧法如大海洋,浩瀚无边。
(012)内在的思维,增进我们的智慧;外在的苦难,增进我们的福报。
(013)以「智慧」降伏自内而起的烦恼,以「慈悲」化解自外而来的忧患。
(014) 以仁慈代替武力,才能得到永久的和平;以忍耐代替勇敢,才能得到永恒的力量。
(015)六道众生,无非过去生中父母亲朋,故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凡愚智圣,皆是未来生中善友眷属,故应包容异己、尊重自他。
(016)以慈悲的语言抚慰受伤的心灵,以智能的利剑斩断无始的烦恼。
(017)只要心中有慈悲、有智慧,「妙有」就可升华为「真空」;只要心中有社会、有大众,「真空」就能发挥出「妙有」。
释迦牟尼的慈悲与智慧:佛法的核心
释迦牟尼的慈悲与智慧:佛法的核心佛法作为东方文化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宗教哲学和智慧教诲深受世人推崇。
其核心价值在于慈悲与智慧,而释迦牟尼作为佛法创始人,更是以他的人道精神和深邃思想为后世留下丰厚的遗产。
慈悲,是佛法的基石,亦为释迦牟尼生平所推崇的重要价值观。
佛教认为,人们的痛苦来自贪嗔痴、无明等心灵的执着。
慈悲即为超越个人利益,关怀他人痛苦,积极帮助他人摆脱痛苦的心态。
而释迦牟尼恰恰是将慈悲这一理念贯彻实践,他一生致力于普渡众生,力图使众生获得解脱和幸福。
他为世人讲授佛法,施行种种慈善行为,包括医治病痛、化解争斗等,无不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慈悲之情。
他的确是慈悲的化身,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佛法所倡导的广大慈悲心。
而释迦牟尼的智慧也是佛法的核心之一。
佛教徒相信,智慧是离苦得乐的关键,也是人类生命得以升华的重要因素。
智慧是指洞察事物本质和运行规律的能力,是超越表象和偏见的清晰思维。
释迦牟尼通过各种手段,帮助人们开启智慧之门。
他建议人们远离贪嗔痴的束缚,以平静的心境去面对世界。
通过冥想和觉察,人们可以认识到事物的无常性和痛苦本质,通过智慧的引导,找到超越苦难的出路。
更重要的是,释迦牟尼极力倡导人们对世事的深思熟虑。
他强调人的认知应当来自于亲身体验和直觉,而非盲从于传统信仰。
他主张人们应该“如同金矛穿秋水,自然无障碍”,以明心见性的智慧分辨真假善恶,达到真正的智慧解脱。
佛法的核心概念以慈悲和智慧为主线,但其实质远不止于此。
慈悲和智慧不仅是佛教徒修行之道,也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人生目标。
慈悲是换位思考的能力,是站在他人角度关心他人,建立和谐共融的社会;智慧是审视世界的眼光,是超越权威和传统束缚,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内在驱动力。
佛法的核心精神使得每个人能够透过琐碎的世事看到更广袤的世界,从而使人的心灵获得解放和升华。
慈悲和智慧并非仅仅停留在佛法的概念内,而是应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支柱。
关于静思语录经典大全
关于静思语录经典大全1 人生不一定球球是好球,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
2 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才是人生的创造者。
3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4 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5 做该做的事情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情是愚癔。
6 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7 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8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即会事久落空。
9 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成就别人即是成就自己。
10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才会落空。
1 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2 有愿放在心裡,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3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4 寺院中木刻、石雕的佛菩萨像,只是供我们摄心,真正灵感的佛菩萨在每个人的心中。
5 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
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6 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钻石般珍贵;但对愚人来说,却像是一把泥土,一点价值也没有。
7 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眾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
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8 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9 人都迷於寻找奇蹟,因而停滞不前;纵使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所得。
10 我们应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
常常抱持利益眾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11 人人本具一颗菩萨心,也具有和菩萨同等的精神与力量,此力量即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恒藏在人人内心的本性。
12 生命只有数十年,慧命却永远不灭。
每个人都有代代传承的子孙,要留下美的回忆与爱教育给怹们,这就是史蹟的慧命常存。
佛的功能主治
佛的功能主治1. 缘起佛教传说佛教是一种被广泛信仰的宗教,源于印度,并在东亚地区发展壮大。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解脱和智慧。
佛教传说中,佛陀是悟道成佛的圣人,被视为智慧和慈悲的象征。
佛像在佛教寺庙和佛教信徒的家中被供奉并奉为神圣的象征。
2. 佛像的意义与功能佛像是佛教徒用来表达敬意和信仰的一种象征物品。
佛像通常是用青铜、石膏、木材或其他材料制成的艺术品。
佛像的功能主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2.1 慈悲与智慧佛像象征着佛陀的慈悲和智慧。
佛教徒相信佛陀的教导和智慧能指引他们走上慈悲和智慧的道路,使他们摆脱痛苦,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和谐。
2.2 心灵净化与冥想佛像作为静心冥想的工具,可以帮助佛教徒达到心灵净化和冥想的目的。
很多人在面对压力和困扰时,会通过冥想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平衡。
佛像作为一个视觉的焦点,能够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从而更有效地进入冥想状态。
2.3 祈福与祈愿佛像被视为一个可以传递祈福和祈愿的媒介。
信徒可以在佛像前默念祈祷语或心愿,希望得到佛陀的庇佑,并消除障碍、增加好运和幸福。
2.4 学习与教育佛像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符号,在一些佛教学校和寺庙中,它也被用来进行佛教教育和学习的工具。
佛像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和原则,从而在修行的道路上获得指引和启发。
3. 各种佛像的功用与象征意义在佛教中,有许多不同形态和姿态的佛像,每个佛像都有不同的功用和象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佛像类型以及它们的功能和意义:3.1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指觉悟了的无量寿佛。
供奉阿弥陀佛的佛像,可以帮助信徒寻找内心的平静,获得来世的安宁与喜乐。
3.2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痛苦,获得慈悲和智慧的力量。
供奉观音佛像,可以得到观音菩萨的庇佑与保护。
3.3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是护持亡人与冥府的化身。
供奉地藏佛像,可以为亡灵祈福,帮助他们早日超度,获得善果。
3.4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智慧与学业的开示者。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赏析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赏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小说以取经之路为主线,通过描绘唐僧及其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奇遇和历险,展现了佛教的智慧和正义力量。
其中,观音菩萨作为一位重要的角色,展现出了无比的慈悲与智慧。
本文将对西游记中观音菩萨进行赏析。
一、观音菩萨的形象描绘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一个神秘而仁慈的存在。
她以温柔、善良以及面带微笑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西游记》中对观音菩萨的描写描述了她的美丽:她长得亭亭玉立,面容容光焕发,头冠上戴着一朵莲花,身披白色善服,手持柳枝,细心倾听众生的来访,在她的佛光之下,世间万物都得到了净化与保佑。
观音菩萨的形象描绘使人联想到温暖、宽容、智慧和慈悲。
她以仁爱之心呵护着世间众生,洞察一切众生的苦难和愿望。
她的形象给予了人们无穷的希望,使人们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二、观音菩萨的众多化身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普遍崇拜的菩萨,拥有众多的化身。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以不同的形象出现,以应对众生的需要。
其中最常见的形象是“千手观音”和“一箭射却七星”,这两种形象代表着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
千手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主要形象之一。
她拥有千只手臂,每只手臂上都握着各种法器,象征着观音菩萨具备无限的慈悲和智慧,能够同时救助众生。
“一箭射却七星”形象则表现出观音菩萨的勇猛和神秘。
她手持七彩宝箭,将箭射向空中的七颗星辰,从而照亮了黑暗的世界,为众生带来光明和希望。
观音菩萨的众多化身展现了她的无边智慧和无比慈悲,同时也揭示了她无私奉献、无私助人的精神。
三、观音菩萨的智慧与慈悲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具有无限智慧和慈悲心的角色之一。
她以智慧和慈悲的力量,引导和帮助主角唐僧及其徒弟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险阻。
观音菩萨不仅仅是唐僧的保护者,也是他们的导师和谋士。
观音菩萨以其智慧,识破了妖魔鬼怪的诡计和伪装,保护了唐僧一行人的安全。
她洞察一切众生的内心世界,并以慈悲之心指引他们走向正道。
西游记中的佛魔之战
西游记中的佛魔之战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主要人物的西天取经之旅。
在整个故事中,佛魔之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从佛魔之战的背景、主要人物及他们的战争策略等角度进行探讨。
佛魔之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观音菩萨的故事。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的主要菩萨之一,她的出现为佛魔之战埋下了伏笔。
在故事中,佛祖派观音菩萨下凡救苦救难,而魔王则试图阻止菩萨的事业。
这就引发了佛魔两派之间的激烈对抗。
佛教一方的主要人物是佛祖和观音菩萨,他们代表了慈悲和智慧。
佛祖作为佛教的创始人和领袖,拥有无比的神力,而观音菩萨则以其博大的慈悲心和智慧受到众多信众的崇拜。
佛祖和观音菩萨分别代表了佛教的两个重要面向,即修行和救度众生。
而魔王则是佛教一方的敌对势力,他们代表了诱惑和邪恶。
魔王统治着一众妖魔,企图阻碍佛教的传播并延缓观音菩萨的救世事业。
魔王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法力和形态,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对抗佛教一方。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佛魔之战。
在佛魔之战中,佛教一方通过智慧和神通来解决问题,而魔王则采取了各种阴谋和战争策略来对抗佛教。
佛教一方的智慧和正义最终战胜了魔王的邪恶。
例如,在战斗中,孙悟空作为佛教一方的重要人物,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力,还有智慧和机智。
他巧妙地运用变化之术和法术,不断赢得战争的胜利。
而魔王则通过诱惑、凶狠的手段以及其他妖魔的帮助来对抗佛教一方。
佛魔之战的最终结局是佛教一方的胜利。
佛祖和观音菩萨通过慈悲和智慧的力量,最终战胜了魔王和其他邪恶势力。
这场战争的最大意义在于展示了佛教的胜利和佛法的伟大。
通过佛魔之战,佛教的价值观和信仰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也证明了佛法的无敌力量。
在整个西游记故事中,佛魔之战的战斗艺术、战争策略、技巧等都展现了作者的深厚才华和智慧。
这也是该小说成为中国经典之作的原因之一。
总结起来,佛魔之战是《西游记》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场战争展现了佛教一方的慈悲和智慧,以及魔王一方的邪恶和诱惑。
通过智慧和正义的力量,佛教一方最终战胜了魔王,证实了佛法的无敌力量。
西游记第八十七章唐僧的智慧与慈悲
西游记第八十七章唐僧的智慧与慈悲西游记第八十七章唐僧的智慧与慈悲前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
其中,唐僧是师徒中的领袖人物,常常发挥智慧和慈悲拯救困境中的众生,这一点在第八十七章中尤为突出。
唐僧的智慧在第八十七章中,唐僧和徒弟们来到一座高山前,要攀登过去。
这时,唐僧想起了他在梦中听闻的旧事,知道可以召唤神仙来帮助过山。
于是他开始求助观音菩萨,结果得到了黄眉老佛的协助,顺利度过了高山。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唐僧并不是仅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而是善于利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和资源来解决难题。
他聪明地利用了自己在梦中所获得的信息,并借助神仙的力量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唐僧智慧的体现。
唐僧的慈悲唐僧在第八十七章中表现出的慈悲之心,更是令人感动。
当他们路过一处深山密林时,听到一个女子在呼救,唐僧立刻让孙悟空去探查情况。
孙悟空回来后告诉唐僧是一只老虎在欺负一位娘娘,唐僧知道情况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去解救那位女子。
经过一段路程,他们遇到了那位娘娘,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千年狐狸精。
但是唐僧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帮助她,反而慈悲地教育她放下心中的恶念,化悲愤为善良,并送她走出了魔道。
这一段故事充分展现了唐僧慈悲的本质,他不是仅仅要拯救众生脱离苦难,还要教育他们,让他们明辨是非,放下负面情绪。
这正是佛法的精髓所在,也展示了唐僧这位大师的卓越智慧。
结语总体来说,《西游记》是一部深深地打动人心的奇书。
而唐僧则是《西游记》中最具智慧和慈悲的角色。
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特质恰到好处,才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我们要向唐僧这位大师学习,不仅要在领导队伍中发挥智慧,还要充满慈悲之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达摩祖师观后感
达摩祖师观后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名为《达摩祖师》的电视剧。
这部剧讲述了一个传奇人物达摩祖师的生平和传奇经历。
起初,我对这个故事并不了解,但是在观看过程中,我被它深深吸引,感受到了其中的智慧和教诲。
达摩祖师作为佛教禅宗的奠基人,一直承载着崇高的崇拜和神秘的色彩。
在这部剧中,达摩祖师被描绘为一个有思想和智慧的人,他以正直和坚毅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他的境界深不可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达摩祖师的境界使我感受到慈悲和智慧的力量。
在剧中,他经历了无尽的困难和磨难,但始终保持着慈悲的心态。
无论是面对敌对的人群还是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都能以智慧和慈悲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让我深深地明白了慈悲和宽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智慧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其次,达摩祖师的境界也给我带来了对人性的思考。
在剧中,达摩祖师用自己的一生来证明人性的伟大和可以被超越的力量。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求功利,而是坚守自己的信仰,用智慧和慈悲来影响他人。
他的经历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和价值,每个人都有能力超越困境,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最后,达摩祖师的境界还激发了我对禅修的兴趣。
在剧中,禅修被描绘为一种修炼和提升的方式。
通过禅修,达摩祖师可以得到超越人类平凡境界的智慧。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繁忙和喧嚣,我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平静内心,提醒自己放下功利和追逐,更加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提升。
观看《达摩祖师》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启示。
通过对达摩祖师境界的描绘和展现,我深刻领悟到了慈悲、智慧和超越力量的重要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着善良、正直的心态,运用智慧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就能够追求更高的境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这一点,对于我个人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在观影之后,我决定继续学习和探索禅修的方法,希望通过禅修提升自己的内心境界,找到平静和自我救赎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将达摩祖师的境界和教诲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能够从中得到启示和帮助。
给居士们赞美偈语
给居士们赞美偈语居士们,你们是修行道路上的勇士,是追寻真理的行者,是佛法的传承者。
你们的奉献和努力,让世界充满了慈悲和智慧的光芒。
在这篇文章中,我要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赞美,让你们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敬意和感激。
我要赞美你们的坚持和毅力。
修行之路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奉献。
但你们愿意放下一切,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你们经受住了种种诱惑和困难,没有动摇,没有退缩。
正是因为你们的坚持,才有了佛法的传承,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福报和智慧。
我要赞美你们的慈悲和善行。
作为居士,你们不仅在修行上努力,更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
你们以慈悲为怀,乐于助人,关爱他人。
你们以修行的智慧指引自己的言行,做到了言语和善,行为正直。
你们的慈悲和善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
我要赞美你们的智慧和洞察力。
修行的道路上,你们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探索和领悟。
你们深入理解佛法的真谛,发现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你们的智慧和洞察力,不仅让自己受益,也让身边的人受益。
你们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了自己和别人的心灵,带给世界更多的智慧和启迪。
我要赞美你们的虔诚和敬畏。
你们虔诚地信仰佛法,敬畏佛陀和神圣的教义。
你们用心去学习和修行,用心去体悟和领悟。
你们把佛法看作是生命的指南,时刻以佛法为准绳,修行为目标。
你们的虔诚和敬畏,让佛法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佛菩提花。
我要赞美你们的勇气和胸怀。
修行之路上,你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你们以一颗宽广的心胸接纳一切,不论是喜乐还是痛苦,都能保持平静和善意。
你们的勇气和胸怀,让你们成为伟大的人,成为慈悲和智慧的化身。
居士们,你们是佛法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脊梁。
你们的赞美偈语将永远传颂在人间,让我们铭记你们的贡献和奉献。
愿你们继续修行,继续传播佛法的光明,让世界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力量。
愿你们的修行之路永远平安顺遂,福慧双增,成就无量。
《慈悲》经典句子
《慈悲》经典句子
以下是《慈悲》中的经典句子:
1. 慈悲是伟大的品质,它能温暖人心。
2. 只有慈悲之心才能带来和平与和谐。
3. 慈悲之光照亮黑暗的世界。
4. 最伟大的力量是慈悲。
5. 慈悲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6. 慈悲是一个无私的行为,它给予了他人希望与快乐。
7. 慈悲是一种智慧,它能使我们更加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困境。
8. 慈悲是一种勇气,它能驱散恐惧和怨恨。
9. 慈悲就是爱,它能化解仇恨与冷漠。
10. 慈悲是心灵的力量,它能带来和谐与理解。
11. 慈悲是人类最宝贵的宝藏。
12. 慈悲是一种尊重和关爱他人的方式。
13. 慈悲是博大而坚定的力量。
14. 慈悲是不计回报的付出。
15. 慈悲是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16. 慈悲是心灵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17. 慈悲是心灵的庇护所。
18. 慈悲使我们成为更善良、更宽容的人。
19. 慈悲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通。
20. 慈悲是我们与他人连接的桥梁。
21. 慈悲能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共同之处,超越了种族与国籍的界限。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积极的正能量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出自佛经,这是一句非常有力量的正能量语句。
它强调不挑起争论、不求名利、不沾染世俗,自修持佛法。
这句话中“慈悲”、“智慧”和“清净”三个字,也让人们感受到积极的正能量。
慈悲是一种仁慈的态度,是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尊重。
它提倡敬重生命,也提倡平等、关爱、宽容,拒绝以暴力解决问题。
不争是慈悲,也就是说,我们要讨论问题而不是争论,用“心”去感知他人,用理性去思考问题,对待他人也要温和,凡事不要做出过激的行动及言论。
智慧是一种明达的态度,是对问题精准的处理能力。
它提倡分析问题根源,即便发现不同意见也要用理性的态度去解决,不辩是智慧,也就是说,争论本身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不要以不同的观念去辩论,对于不同的观点也要尊重,用明达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清净是一种虚心的态度,是对自身思维清晰的追求。
它提倡耐心克服困难,学会大家众取实利,虚心学习发散思考,不闻是清净,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放下贪心,去吸收新知识,突破自我,培养一个清净的思想,以此来改变自己的思维。
感受到“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这句正能量的语句,我们应该从自身思想和行为上,来坚定我们的信念,践行慈悲、智慧、清净的追求,才能真正理解佛法,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当我们思考和行动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把握节奏,不要急躁,不要自暴自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同时,我们也要记住,慈悲不意味着不拒绝,智慧不代表无助,清净不会放纵。
“不争是慈悲,不辩是智慧,不闻是清净”,正是我们应当服从的正能量,提升自己的境界,共创美好的未来。
明心见性就是智慧与平等慈悲的圆融
明心见性就是智慧与平等慈悲的圆融文/仁德上人见性就是明白佛法的真理,见到理体空性。
明理还要透事,要在事相上明理,不着一切事相,理事圆融即得解脱,偏执哪一边都不行。
明理是手段,在事上透过去是目的;见性是手段,不着相才是目的。
理因事而显现,事因理而成,有事必有理,因理而显事,理事不二,不能分开。
真正明理的人,必定不着相、无私心贪心执着心,必定无烦恼;如果还着相就是没有见性,遇事还有贪心私心、分别粘黏、烦恼痛苦,就是没明理。
真理不是空说空想,而要从事相上体会,明了一切事相为虚幻的假相不可得,从一切事相上见到理体空性。
从事相上见性才算真见性,也就是见理性,在事相上明了空性理体。
见性从事上见,就是对一切事相境界无碍无争无取无舍,就是面对一切事相如如不动心,真正做到不着相、没有私心贪心执着心,才是真见性。
只有见性不着相,心空无我,才能真正断烦恼,去尽自我的一切习气毛病。
只有见性明理,才能真正的放下,无私心、无贪心、无分别执着的烦恼;只有见性才能真正的舍己为人为众生,才能真正发起无上大菩提心;只有真正发起无上菩提心,才能真正行菩萨道,圆成菩萨道,成就无上的佛道。
学佛没有别的,就是见性明理,不着相、无私心、去习气。
去尽习气,不要一切的私心贪心,用一颗真诚平等的慈悲心,爱尽一切众生、度尽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成就无上的佛道。
一切众生都被自己度成佛道,自己能会不成佛吗?只有真实的大智慧,才能断除一切的烦恼私心执着。
只有见性不着相,心空无我无分别执着,真正达到心地清净平等、无我无私心,才会具有真实的大智慧;只有真实不虚的大智慧,才会真正发起度尽众生的大慈悲心。
也就是说,真实的智慧才能有真正的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心必然要具备真实的智慧。
只有真智慧才会真慈悲,只有真正平等慈悲,才证明自己具有真实的大智慧。
智慧与慈悲是一体不二的,智慧就是慈悲,慈悲就是智慧,这是不能分开的。
离开了智慧决定不会有真正的平等慈悲心,离开了真正的平等慈悲心,无法证明自己具有真智慧。
慈悲与智慧佛教核心思想探讨语录
慈悲与智慧佛教核心思想探讨语录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其核心思想包括慈悲与智慧,这两个概念是相辅相成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慈悲与智慧的佛教核心思想的探讨语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1. “慈悲是佛教伦理和道德的基石。
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爱,也是对自己的体谅和接纳。
”- 释迦牟尼佛2. “只有通过慈悲,我们才能理解并实现智慧。
慈悲是智慧的根基。
”- 圣严法师3. “慈悲是解除众生痛苦的药物,它能够治愈我们内心的伤痛并带来持久的幸福。
”- 智慧之门经典4. “智慧是通过深入思考和洞察来获取的,它超越了表面的现象和表象。
”- 圆觉经5. “智慧不仅是知识和学问的积累,也是对自己本质和真实性质的洞见。
”- 化佛经6. “慈悲是不计较个人得失,愿意为他人付出的无私之心。
”- 观世音菩萨7. “智慧是通过观察和了解世界来认识真相,它带来平静和内心的解脱。
”- 佛经中的智慧8. “慈悲是培养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和共情的力量。
它使我们关注他人的痛苦,并愿意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 大慈菩萨心咒9. “智慧是通过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得到,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轮回的苦难。
”- 般若经10. “慈悲与智慧结合,能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平和、善良和明智。
”- 佛教智慧语录这些佛教核心思想的探讨语录向我们展示了慈悲与智慧在佛教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慈悲是我们关心他人、拥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它是培养爱与善意的力量,让我们与他人建立真实而深入的情感联系。
同时,智慧是我们通过深入思考、观察与洞察来认识世界和自我,超越表面现象,见识真相的力量。
通过慈悲与智慧的结合,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它们相互促进,使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表现出包容与理解,同时在自我的成长和觉醒中找到平静与内心的解脱。
慈悲与智慧是佛教道德和伦理的基石,通过实践和修持,我们可以使其成为我们生活的指导原则,并体验到其带来的福祉和幸福。
菩提老祖门口的对联
菩提老祖门口的对联一、背景介绍菩提老祖,即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受欢迎的菩萨之一。
其庙宇常常被供奉在山间或寺庙门口,为信徒带来祥和与福泽。
在菩提老祖门口,对联是常见的装饰物之一。
对联是由两句平行对仗的诗句组成,通过对仗、押韵等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二、菩提老祖门口的意义1.祈福祝愿:菩提老祖作为佛教中具有慈悲力量的形象,供奉在门口可以带来祥和、健康和幸福。
对联可以表达信徒们向菩提老祖祈求福气与庇佑的心愿。
2.提醒修行:佛教强调修行与慈悲,供奉在门口的菩提老祖可以提醒信徒们要修身养性,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联可以让人们时刻保持警醒,不忘初心。
3.营造庄严氛围:对联的装饰可以增添庙宇或寺庙门口的庄重氛围,使人们在进入神圣的空间之前感受到一种肃穆和敬畏。
三、菩提老祖门口对联的创作菩提老祖门口的对联应该与佛教文化有关,同时要体现菩提老祖慈悲为怀、智慧开启的特点。
下面是一副菩提老祖门口对联的创作示例:观音普度众生愿菩萨慈悲渡人心菩提净土福泽远老祖庇佑福满门1.第一句“观音普度众生愿”,表达了观音菩萨无私普度众生的愿望。
观音菩萨被视为救苦救难的形象,她以广大慈悲心普渡众生,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获得解脱和幸福。
2.第二句“菩萨慈悲渡人心”,强调了菩提老祖具有无边慈悲心肠,并且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拯救众生。
这句对联表达了信徒们对菩提老祖慈悲力量的赞美和依靠。
3.第三句“菩提净土福泽远”,指的是菩提净土,即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菩提净土被视为一个纯净、幸福的境界,供奉在门口可以带来福泽和祥和。
4.第四句“老祖庇佑福满门”,表示信徒们希望菩提老祖能够庇佑自己和家人,让幸福之门敞开。
这句对联表达了信徒们对菩提老祖庇佑保护的期望。
四、对联的装饰与排版1.对联可以用红色或金色的大字书写,突出庄重和喜庆。
2.对联应该放置在门口的两侧,左边是上联,右边是下联。
上下联应该平行放置,字体大小一致。
3.对联可以使用竖排或横排形式展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的感悟分享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的感悟分享
在这个繁华纷扰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迷失于无尽的烦恼和困扰之中,而千手千眼的大慈大悲精神,则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无尽的安慰与力量。
千手千眼,象征着佛的广大无边的慈悲与智慧。
每一只手和每一个眼睛,都代表着一种力量和智慧,它们能够洞察世间的真相,能够化解世人的痛苦。
这种力量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力量,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慈悲与智慧。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实践这种精神时,我们才能在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力量。
大慈大悲的精神,是一种无私的关爱与同情。
它不仅仅是对自己亲人的关爱,更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当我们学会以这种精神去对待他人时,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与感激,更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己变得更加纯净和美好。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困扰,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与温暖。
当我们用一颗慈悲的心去对待他人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美好和纯净。
千手千眼的大慈大悲精神,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它告诉我们,要以一种宽容、理解和关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去对待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实践这种精神,用我们的双手和眼睛去关爱他人,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观世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慈悲与智慧的化身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十大菩萨之一,被尊称为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他是护持世间众生的菩萨,以慈悲和智慧来满足众生的需求和帮助他们摆脱痛苦。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是如何表现的呢?一、慈悲的表现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是无私的,他以无比大爱护持众生。
无论众生身处何种境地,面临何种困扰,只要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他都会倾听并给予帮助。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能够渡化一切众生,无论贫富、善恶、高下,他都以慈悲心对待。
他对待众生的态度始终如一,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普通百姓,他都同样看待并给予爱护。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也体现在他对众生痛苦的关怀上。
他深知众生的苦难,他用自己的慈悲力量为众生解除痛苦,帮助他们获得幸福和平安。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称颂,更是具体行动的体现。
观世音菩萨以他的慈悲之心感化众生,使他们产生善念,远离恶业,获得解脱。
二、智慧的表现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是指导众生的智慧,帮助他们认识真理和追求智慧。
他拥有无尽的智慧,能够洞察众生的内心和问题。
观世音菩萨借助他的智慧,指引众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摆脱迷惑和痛苦。
观世音菩萨的智慧也体现在他的教诲中。
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向众生传授智慧和教诲。
他的教诲包含了无数真理和道理,指导众生走向善良、正直和和平。
观世音菩萨的智慧是深邃而广博的,他能够给予众生正确的指导和启迪,帮助他们成长和修行。
观世音菩萨的智慧还表现在他解答众生疑惑的能力上。
他能够以他的智慧洞悉众生的问题,并给予他们明晰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观世音菩萨通过他的智慧,指引众生克服困难和障碍,帮助他们获得智慧的光明。
总结起来,观世音菩萨是慈悲与智慧的化身。
他的慈悲可以满足众生的需求,护持他们免于痛苦;他的智慧指引众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他们认识真理。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智慧是众生的福音,也是我们在修行道路上的引导。
我们应该虔诚地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请求他给予我们慈悲和智慧,指引我们脱离痛苦,迈向光明的未来。
西游记观音菩萨的智慧与力量的体现
西游记观音菩萨的智慧与力量的体现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神秘人物。
她以其无限的慈悲和强大的能力展现了她作为佛教菩萨的角色。
观音菩萨在小说中的表现体现了她的智慧和力量,使她成为故事中最受欢迎和尊敬的角色之一。
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体现出了惊人的智慧。
她经常以智慧的眼光看待问题,并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取经路上,唐僧师徒面临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但观音菩萨总能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和建议。
无论是遇到妖精的袭击还是迷失在险恶的山林中,她总能为他们指引方向,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观音菩萨的智慧还表现在她对人性的洞察力上。
她能够看透人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动机和欲望。
这使她能够在关键时刻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帮助他们成长和超越自我。
另一方面,观音菩萨也展现了她无比的力量。
她可以化身成各种形式,以不同的能力来帮助人们。
无论是化身成老人、中年人、少女还是小孩,她总能运用不同的力量解决问题。
在小说中,她用自身的力量帮助孙悟空等人摆脱了无数困难,打败了无数妖魔。
她可以驱散妖魔、治愈病痛,甚至能够解救被困在妖魔之手的人们。
观音菩萨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她的神通广大,也体现在她的心灵力量上。
她以她的温和和慈悲的力量感化和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她的力量是无所不能的,能够拯救和救赎所有渴望自由和幸福的人们。
观音菩萨的智慧和力量的体现不仅体现在帮助和拯救他人的行为上,也体现在她自身对待困境和人生苦难的态度上。
她总能以平和、宽容、耐心和慈悲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艰难和困难。
她以她的慈悲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她的智慧和力量的体现也是一种启示,教导人们如何成为更真实、善良和有智慧的人。
总之,《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以她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了整个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她的智慧使她能够明辨是非,察觉人们的内心动机,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她的力量使她能够驱散恶魔、治愈疾病,并通过自己的慈悲和温和力量来感化人心。
神女怜悯众生的语句
神女怜悯众生的语句摘要:1.引言2.神女的背景与形象3.神女怜悯众生的表现4.怜悯众生的意义和价值5.结语正文:神女怜悯众生的语句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神女一直以来都是充满慈悲与智慧的代表。
她们不仅拥有美丽的容貌,更具备悯人之心,关注着世间的百姓疾苦。
神女怜悯众生的语句,传达了她们的慈悲情怀和对世人的关爱。
1.引言神女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类特殊角色,她们以超凡的形象和智慧,成为民间信仰和崇拜的对象。
她们的出现,往往与某种特定的寓意和教化目的紧密相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神女怜悯众生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
2.神女的背景与形象神女的形象多种多样,她们可以是掌管自然界的神灵,如观音、嫦娥;也可以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女子,如织女、白素贞。
她们或是美丽、慈祥,或是威严、智慧,但无一例外都充满了慈悲之心。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神女经常以救苦救难的形象出现,帮助人们度过困境,实现美好的愿景。
3.神女怜悯众生的表现神女怜悯众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她们对世人的关爱和佑护。
她们关注世间的疾苦,愿意倾听人们的祈求,并以智慧和力量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在各种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神女们以各种方式显灵,施展法力,为人们排忧解难。
如观音菩萨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织女则以智慧和技艺,助人间女子织出美好的未来。
4.怜悯众生的意义和价值神女怜悯众生的语句,传达了她们关爱世人、慈悲为怀的精神。
这种精神,既是对世人痛苦的同情,也是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理解。
通过神女们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崇高的道德力量,激发我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道德情感。
同时,神女怜悯众生的语句,也是对人类道德理想的呼唤,启示我们要以善良、慈悲之心对待他人,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5.结语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神女们以她们慈悲的形象和言行,成为世人的精神寄托和信仰对象。
她们怜悯众生的语句,传达了关爱、慈悲和智慧的力量,启示我们要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悲与智慧的力量[贤崇法师]加入时间:2011年3月29日点击:224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加多宝贤崇法师开示)我们可以把自己看成已经觉醒的人,把这个世界看成圣境,将所有生起的事物都视为智慧的能量。
——香海禅心悟妙法师整理首先感谢这次杨总让我们加多宝的家人走到寺院里面来,来感受佛家智慧和寺院的生活。
在两千多年的佛教历史长河之中,佛教的思想一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智慧的象征。
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人家把这种思想叫做般若学,般若是什么?智慧,而且不是世间一般的智慧,是出世间的超级智慧。
这种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它的整个思想体系展现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了解佛教学习佛教和体验佛教的生活的过程之中,一定要以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去理解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禅宗,特别注重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就是说把最简单的佛学思想,如何落实在我们的行动当中,从心灵深处延展到外在去展现它。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去感悟,在不断地自我反思的过程之中自我觉察,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像镜子一样的不断地反观自己。
当我们人不能清晰关照自我的时候,就会被传统思维方式所框限,所以“迷即众生,悟即佛陀”。
因为我们迷就看不清事物,无法了解自己,没有辨析智慧,导致错误的认知,由此造成很多很多迷惑和烦恼。
所以佛教导我们拨开重重迷雾,深观自己内在烦恼起灭的根源,更透彻地解悟自身及外在世界。
当把所有现象层层剥析的时候,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世间、认识人生、认识宇宙,此归于我们能站在一个什么样的思想高度来看待世间,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很多思想和方法。
以下我主要从几个方面与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一、放下的智慧智慧的具体体现是:高远的眼界及开阔的心量。
眼界高远决定见识及思维长远,心量开阔对人间事物才有深刻的觉悟。
唯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放下并不等于放弃,也不是让我们消极逃避世间,而是让我们把内心对事物的那份执着,那一种想要满足欲望的贪婪之心,要学会把它看淡看轻,轻轻地放下来。
如果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只是金钱、地位、名利、人我、是非,对于佛法所说的这些生灭无常、短暂存在的万事万物,不能看透其本质反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我们的心就会被这些枷锁紧紧地束缚,无法放开手脚、开阔心胸去展现圆满理想的人生境界。
所以佛教里的放下绝对不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而是打开自我心量,从而放下无谓的执着,然后以更大的智慧去实现多姿多彩的理想人生境界,这就是放下,只有放下执着我们的内心才能快乐,只有放下烦恼我们的人生境界才会幸福圆满。
但很多人不会理解,放下不就是不干了吗?不是的。
就好像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很希望做成功,所以就天天策划着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好,如果未达预期效果,那么各个方面的压力就会纷至而来,公司给我们的压力,团队给我们的压力,家庭给我们的压力,朋友的期盼等等,这些压力穷穷无尽地强压在你的精神深处,当我们在运作这件事情的过程中,跟别人谈话做事情时,都会报着极大的渴望和焦灼,做事情就很难做得圆满。
就像一个体育健儿,如果他时刻想着那个金牌,我想他在比赛的过程当中可能手都会发抖,最后金牌都会跟他擦肩而过。
如果他完全放开,完全放下,全身心地去展现这个过程的时候,或许他心中渴望的荣誉就能圆满地得到实现。
所以放下就是要我们以更从容开阔的心,放下名利欲望的包袱,轻装上阵,带领我们的团队去实现我们的目标,不要把这个目标看得太重,而要感受整个过程的美丽。
当我们把每一步走好,每一步都走得快乐的时候,我们人生的这一期生命就会非常地喜乐、轻安、幸福。
想想看,在我们刚走出校门时,我们对人生有着这样和那样种种想象中“不凡”的期待和渴望,但是之后人生的路慢慢地在焦灼的期望中走过来,我们往往都不能实现自己原来的梦想,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对目标的那种强烈的执着,会影响到我们,不能放松心情,无法敏锐地思考问题、坦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为什么佛教里讲真正的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当我布施别人时,我没有能施予者、接受者和所施物的任何概念,这就是要我们淡化乃至于放下所有的执着,才能超凡脱俗、潇洒自在。
当我们学习这样布施的时候,就是在学习放下。
你觉得我把东西送了就送了,不会再去想着要得到什么回报,心中没有什么挂碍。
如果一开始有所期待,则天天会想,明天他见到我要怎么怎么对我,会不会过段时间该打个电话问候问候我,有这样和那样的期待和要求在你内心里面,那你的布施做得越多,你身上的包袱就会背得越大,你的身心就会越不自在和快乐。
同样,如果我们对公司对团队如果有这样的认识,认真做事、不计得失,不会把所有的付出老是记在自己心中,而是把惜缘、感恩、感谢的心念深埋在心中,通过工作提升自我的能力,升华生命的品质。
日本稻盛和夫的【活法】里面讲到一个思想,他说人活着不是把生意做得多大,不是你的一生当中赚了多少钱,而是要在这个过程里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质,这种品质会影响延续到你下一期生命出现时的质量和高度。
所以佛教里面讲三世因果是绝对有道理的。
我们国家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六祖慧能大师,显现上不识一个字,但仅仅别人给他念一遍金刚经他就可以从头到尾给讲出来,跟佛陀所说一毫不差。
这样的慧根是宿世之根,不是说今世学了一点你就能做到,如果别人给我念一百遍我也讲不出来,因为我没有前世的那种善根,就没有今世这样的结果,如果今世还不努力种植善种,那来世还是茫茫然,所以这就是三世因果。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人到老的时候还在学习,实际上这是为来生学习。
我们在这一期生命做各种各样事情,实际上也是不断地升华道德的修养和提升生命的高度。
所以当我们能把生命中的执着和牵挂等等能放淡放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每天活着都是一种快乐,包括吃饭、睡觉、走路、开车,都是如此。
你就觉得每天都活在一个喜悦和轻安的状态里面,从容自在地展现自己的生命历程,那一种状态我们大家都是很渴望的。
有美国人讲过一句话,他说如果在我的一生里面找到一个我喜欢的工作,然后这份工作又能养活自己,这一生就是最理想的人生。
很多人经常会跟我抱怨,他说我对这份工作不喜欢,我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我的父母都不支持我。
我就跟他讲,我说当你已经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了,譬如说你的出生不能改变,你的父母不能改变,你的先生不能改变,你的儿子不能改变的时候,你怎么办呢?接受它,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去尊重和包容。
如果这样的话,你就会发现原来那种敌对的心理慢慢地变得柔和起来,以前总是抵触的那种情绪慢慢会就转变成接纳了,然后从原来枯燥的生活里面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方面。
中国人常说“无为”,无为是什么?无为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在我们的人生里面我们做任何事情时,如果有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不断地在你内心深处去提醒自己,在未来的人生状态里面,就会越来越达到自己理想中设定的那一种期待。
所以,生活好和不好,人生快乐与幸福,完全是我们观念的改变。
虽然需要物质基础,但实际上物质需求很简单。
我经常跟大家讲:古代原始的人,生活简单到只要三件事情,冬天冷了他能找一个兽皮能围住自己的身体抵御寒冷,白天睁开眼睛肚子饿了能找一个果实能填饱肚子,下雨烈日晒的时候晚上能找一个山洞能躲在那里,就是生存和生活,实际上人单纯从生存而言,活着的整个过程就是这么三件事情。
现在的人内心膨胀着无限量的欲望,每天都为着某些邪恶知识所标榜的所谓的生活标准、所谓的价值观、所谓的那种狗命人生态度奋斗目标而奔波苦求,但当耗尽心机健康将这些追求变成现实的时候,你才发现你不快乐、不健康、不成功,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落幕的老渔妇。
原来想要有别墅,现在别墅有了,但爱情没了,你还是不快乐;原来想要有很多的金钱,你现在有了,但亲情没了,你还是不快乐;原来要有地位名望,现在有了但真情没了,你还是不快乐,为什么?因为我们那种强烈占有欲的贪婪之心无法得到满足,所谓的获得以更大的失去作为回报。
所以我们的人生就找不到快乐,常言道“知足常乐”,要想常乐,必须首先用知足充实自我。
在团队里面很多人无法与人和谐融洽,就是因为自己永远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认为我的看法、我的做法、我的想法都是正确的不容侵犯,别人的都只能是错误的,这样很多很多问题矛盾冲突都会接踵而来。
所以佛学的思想要我们学会放下,放下实际是打开宽度、提升高度来看待我们的生活,延展我们的生命,它不是消极的。
二、慈悲的力量慈悲的锻炼,本来就是由近而远,从小而大,从浅而深。
要看自己的力量多大,再慢慢向外推广。
——圣严法师常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才能度己及人。
如人要用两条腿走路,佛教的整个思想涵盖两个方面,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
慈悲要以智慧为指导,智慧要用慈悲去贯彻。
大家知道普陀山的观音菩萨是慈悲的象征,慈就给予众生快乐,悲就救拔众生痛苦。
看到任何众生痛苦时,会想尽办法让他远离痛苦、获得快乐,所以这就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菩萨已全然远离痛苦和痛苦之因,但为救众生脱离苦海,以众生之苦为己苦,愿以众生之苦替代己之乐,就是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你的快乐我也以之为乐,这就是慈悲。
当我们能感受到别人痛苦,能感受到别人的喜怒哀乐的时候,我们就能以同体大悲的精神跟别人去相处,我们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因为这种同体大悲的精神而得到升华。
所以范仲淹讲过一句话:“先天下之乐为乐,后天下之忧为忧”。
如果说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人生价值,跟这个世间的一切等同为一体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原来狭小的思想,原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一下子会全部都放开。
所以我们上一次听到陈总给汶川大地震捐款的时候,我觉得陈总当时的心好像就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那种精神,他从来没想过,我要从这笔款中得到多少利益,乃至于颁奖的时候都没去,完全不会因为想得到什么而去做这件事情。
这么多人,受了这么大的灾难,碰到这么多问题,只要我力所能及,我能奉献多少,我就要奉献全部爱心,发出这么大的心,没有任何利益和得失在后面作为底线。
如果我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只问自己的付出,而不问在这个付出背后有什么回报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所有的梦想和工作都能让我们的内心里面得到圆满的结局。
你想想看,对于任何事情,我们全身心地去把整个过程做得尽善尽美得到圆满的时候,后面的结果肯定超出你的期待。
现在有很多教管理的课程,说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当你过程没走好的时候结果肯定不会好。
所以佛家里面讲的修炼,一定要每一个过程都要我们用全身心口意的去感受去实行,才能因善果美。
所以大家来到这里面,这几天我们的义工有没有跟大家讲过,当你打扫的时候,你的身体是不是跟你的心灵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你的味觉、你的视觉、你的心是不是在一起?睡觉的时候,你能不能把你的工作、家人、所有的问题放开,你安详地把这个觉睡好?我希望每一位来这里禅修的家人,回到你的工作当中,把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带回去,等于你每天都生活在禅院里面,每天你的工作生活就是你心灵的道场,不断的通过工作,通过处理各种事情能让我们内在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