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方面的书籍.pdf
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简介(附英文).pdf
中国传统节日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中国的传统节庆膳食是节日必不可少的伴侣。
例如,我国的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日子。
那一天,人们通常要赛龙舟、吃粽子(zongzi)。
中秋节是观赏满月的日子。
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圆满,象征着家庭团聚。
因此,中秋节(TheMid-autumnFestival)的特制食品是一种圆形的月饼。
,除了常见的家禽和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s holiday)肉类之外,人们还要按各自的地方习俗烹制传统食物,如饺子和年糕。
端午节The Duanwu Festival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一位忠诚和受人敬仰的大臣,他给国家带来了和平和繁荣。
但最后因为受到诽谤(vilify)而最终投河自尽。
人们撑船到他自尽的地方,抛下粽子,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躯。
几千年来,端午节的特色在于吃粽子(glutinous dumplings)和赛龙舟,尤其是在一些河湖密布的南方省份。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在我国,一年有很多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
这不仅因为它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更因为它是新一年的开始,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也因为它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
不管身在何方,人们总会在春节前回到家里准备过节。
通常,我们会在除夕夜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家人团座一起,分享一年以来的生活以及新年计划。
有的人则会玩游戏或者出去玩。
大年初一,人们通常会早起,会与见到的人说吉祥话。
孩子们会得到压岁钱。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会带上新年祝福互相串门拜年。
总之,春节是一个欢聚一堂、供人享乐的日子。
元旦New Year's Day-day holiday, so I can go out have fun Today is the New Year’s Day. I have a threeor stay at hometo have a good rest. Today, my parents take me out. We go to the mall. Many things are cheap somy mother buys many. I have a new cloth and a pairof shoes. I am so happy. They are the gifts forthe New Year. At night, we have a bigdinner outside. The foods are so delicious. Today is a happyday.国庆节The National Day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这是全国的共同节日。
民俗学专业民间信仰书目
滨岛敦俊1991 《明初城隍考》,《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6期。
(许檀译)1995 《朱元璋政权城煌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2008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朱海滨译)蔡相辉1989 《台湾的王爷与妈祖》,台北:台原出版社。
常人春1993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北京:学苑出版社。
陈进国2002 《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以闽台洪潮和通书为例》,《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四期2005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戍国2002 《中国礼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邓文宽2002 《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渡边欣雄1998 《汉族的民俗宗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周星译)1999 《东方社会之风水思想》,台北:地景出版社。
(杨昭译)杜赞奇(Durara)2006 《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陈仲丹译)范可2007 《魂归何处?》,《读书》,2007年第7期。
冈田谦著陈乃蘖译1960 《台湾北部村落之祭祀范围》,《台北文物》,9卷4期。
高明1993 《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葛兰言著(Grant)赵丙祥、张宏明译2005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顾颉刚2004 《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叶春生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韩国河1999 《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韩明士著,皮庆生译:2007 《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韩森著包伟民译1999 《变迁之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汉宝德2001 《风水与环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第十五章风俗习惯
第十五章风俗习惯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
中国风俗习惯的特点:(1)积久性:即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大多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2)多元性:即风俗习惯的多民族性、多区域性和多系统性。
(多系统:神)(3)相融性:即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以求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性茶酒与烹调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世界三大饮料是茶、咖啡、可可。
1`茶基本情况:茶,古称荼,也称茗、槚、荈。
相传神农发现。
《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茶最早被作为药材使用,到西汉时由药用转化为饮用三国:长江流域成为习惯魏晋南北朝: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晋)杜育《荈赋》唐宋:风气普遍传到西北西藏;贵族饮茶举行一定仪式,“茶道”宋元之后:改煮茶为泡茶。
公元805年,最澄和尚把茶仔带回日本,日本开始了饮茶史。
17C传入印尼、印度、欧美大陆⑴饮茶方式:唐宋:煮茶吃茶→宋元:泡茶→明清:盖碗茶⑵大事件:①唐代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总结了唐以前种茶饮茶经验,《茶经》之旨在“品”,注重茶的意趣陆羽,字鸿渐,被尊为“茶圣”、“茶仙”。
②宋代书法家蔡襄《茶录》,记述了宋代流行的多种名茶。
⑶品评泉水:始于陆羽刘伯刍“长江南零水为第一”乾隆:北京的玉泉《御制天下第一泉记》天下第一泉:江西庐山谷帘泉陆羽江苏镇江中冷泉(长江南零水)刘伯刍北京玉泉乾隆山东济南趵突泉乾隆⑷品茗赋诗:晋:杜育《荈赋》唐宋:盛行下茶和受茶:男方用茶给女放送聘礼,叫做“下茶”,女方接受聘礼,叫做“受茶”。
“茶不移本,植必子生”2、酒:⑴基本情况:酒的历史比茶早,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盛酒陶器传说中造酒的始祖是仪狄和杜康,其中杜康成为佳酿的代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最早果酒→(先秦)曲酒→(汉)泉水→(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9种造曲法山西“汾清”名酒→(唐宋)药材⑵酒在社会文化中的文化功能的两种表现:(祭祀)和(饮酒为乐)传说《尚书·酒诰》是周成王的禁酒令。
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物质生产民俗)【圣才出
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2.1 复习笔记一、农业民俗(一)含义农业民俗是伴随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二)特点具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它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具有明显的传承性。
(三)内容1.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2.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
3.卜农事丰歉,祈福、禳灾的习俗。
4.农业禁忌习俗(1)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2)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
5.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6.农业生产过程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
7.农业娱乐风习。
二、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一)狩猎、游牧业生产的时序、节令条件是产生同类民俗的自然因素。
(二)狩猎、游牧的禁忌、祭祀习俗猎户、牧民的禁忌习俗,反映了他们寄托丰收和防止灾害的希望。
这些习俗的核心文化价值意识,在于经济效益的实际功能需求。
(三)狩猎、畜牧生产过程的民俗1.狩猎习俗是猎户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智慧的积累,也是战胜野生动物得以生存的手段。
2.游牧习俗。
在一些游牧地区,牧民经常迁徙。
他们逐水草居住,居住毡帐,在农牧并存的地区,人们对牲畜的饲养特别用心,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饲养经验。
(四)渔业生产的生态环境特征渔业民俗是鱼文化的主要内容。
其经济和文化价值在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上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
(五)渔业海上占验习俗渔业生产伴随着渔汛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规律进行。
因此,渔业民俗既要适应渔汛起落的特点,又要受渔区江、河、湖、海气候变化的制约。
(六)渔业生产操作习俗由于全国各地江、河、湖、海等自然环境的差别很大,所以渔业生产的工具、操作方法和过程都明显不同,捕捞经验也因地而异。
这就是渔业民俗既具稳定性又有变异性的原因。
(七)渔业禁忌及祭祀习俗渔民对渔具及操作方式,都有特殊的语言、信仰、禁忌,以保障趋吉避凶。
渔民崇信龙王、水神、马祖、海神、河伯,认为他们可以使自己逢福避祸。
三、工匠民俗(一)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原始市场的出现和交换生活用品的需要,一些手艺超群的能人便从最初的原始经济群体中独立出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变副业为主业,出现了各类专职工匠,这就有了进一步的社会分工。
风俗通义pdf
《风俗通义》
《风俗通义》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部风俗学著作,由泰山太守应劭所辑录。
原书共有三十卷,并附录一卷,但遗憾的是,现在仅存十卷。
这部著作在考论典礼方面与《白虎通》相似,而在纠正社会风俗方面则与《论衡》类似。
《风俗通义》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以考证历代名物制度、风俗、传闻为主,对两汉民间的风俗迷信、奇闻怪谈多有驳正。
每篇都设有一个篇名,篇下则有条目。
这部书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风俗以及民间信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现存的版本中,除了原本的十卷内容外,还有一些辑本,比如清·严可均曾在《全后汉文》中辑佚文6卷;《姓氏篇》自宋已佚,后又在明《永乐大典》中辑出,附录于末。
1980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则是在原本的十卷之外,还将一些佚文进行了辑录和校释。
总的来说,《风俗通义》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风俗的重要著作,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完整版)民俗学必读书目
1,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大学问家,他的几乎每一篇民俗学方面的文章都是经典,即使有些文章的立论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他的思想方式仍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2,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钟先生著作等身,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总是能够站在民俗学的前沿位置上,不断引领学术走向。
但我认为,钟先生最有价值的学术贡献是《文集》中的民间文艺学卷,无论从学术史的角度还是从论文的当下价值上来说。
3,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刘先生著述不多,惜墨如金,自然,惟一的著作的份量也就重了。
刘先生以思辨见长,是他这一辈人中极少数的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人。
我认为他的《民间故事的生命树》是解放后难得一见的严格的学术论文,可惜没有来得及收入此书。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这本书还有许多别的版本。
看看孔氏的写作方式,如果我们拿到这个选题,我们会怎么做?肯定是这样的:1,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涉案地理范围。
2,事件的性质、作为“巫术”的历史流变,以及事件的文化意义。
3,事件的起因。
4,事态的发展。
5,产生的结果。
6,事件的社会意义和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
中间一定会夹杂许多面目可憎的,可能大家都看不懂的所谓“理论分析(套用)”。
(哈哈,我说的是大多数人可能是这样结构,并不表示正在读贴的你就是这样。
)5,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季先生这本小书,许多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大家手笔,了了数语,论证虽不必尽详,却能给人许多启示。
4,顾颉刚:《古史辨自序》……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创世纪”。
6,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体现了中国民俗学强烈的文化关怀意识,本人就是看了此书才立志投身民俗学的。
7,特纳编:《庆典》,方永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此书教人如何理解民俗文化事象的意义。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PDF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 PDF中国各地风土人情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所有的民族都保留着属于本民族特有的风情人文特色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介绍如下北京——古老的东方文化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文明的更迭兴废使无数繁华一时的大都市随岁月流逝而灰飞烟灭让后人无迹可考。
在中国北方有一座古城却幸运地保存下来留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宫殿建筑和完整的文化遗产这就是北京“在北纬40度上下的世界各大城市只有北京是历经3000年而不衰的都城”。
雄伟的紫禁城、宏大的天安门广场显现出她的庄重威严颐和园、天坛有着皇家的雍容华贵万里长城则是这个东方古老民族的脊梁。
北京的美还在于她的前卫。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极具现代感的火热节奏和真正国际化的Techno舞曲北京也是高科技和新经济的中心每年都有无数国际性的展会在这里举行。
北京传统一些的地方可以去后海逛逛胡同那里也有个“九门小吃”有各种老字号的小吃后海周边也有不少老字号的店。
前门大栅栏也有很多老字号狗不理啊全聚德啊六必居都一处南来顺、内联升、同仁堂等而且“铛铛车”也已经开始运行了。
庙会的话比较传统的可以去厂甸、东岳庙、地坛、龙潭湖等等朝阳公园属于洋庙会很多外国人来表演而且有外国的小吃在里面与其他庙会比起来人少很多在王府井的话其实没什么可逛的所谓的小吃街很贵不知道现在东华门小吃街是不是还开车如果开着的话可以去那里总之比步行街内的小吃街好很多工美大厦门口有逛胡同的旅游车带你逛胡同带讲解的。
传统一点的景点还有天坛、故宫、颐和园等等。
上海——上海是长江入海口又是海运大港受中西方多元文化影响。
开放、发达、现代化、充满活力。
上海地处平原气候暖湿。
上海人灵气聪颖、细腻敏感。
主要艺术流派有松江画派海上画派金山农民画民间工艺有顾绣嘉定竹刻传统手工编织工艺有黄草编织上海地方传统小吃有城隍庙五香豆城隍庙蟹粉小笼江西——著名景点有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等。
江西是旅游资源大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三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景德镇、赣州均弛名中外此外还有大量的名人文化遗迹和革命遗址。
民俗学书目300余种
民俗学书目300余种民俗学书目300种1、境界与象征:桥和民俗作者:周星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价¥21 元2、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丛书——立春风俗考作者:简涛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价¥21 元3. 中国西部民俗风情三部曲--人们作者:费宏达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价¥22 元4. 中国西部民俗风情三部曲——弟兄们作者:费宏亮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价¥22 元5、中国西部民俗风情三部曲——女人们作者:费宏达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价¥18 元6. 中国民俗剪纸图集作者:潘鲁生出版社:工艺美术出版社价¥55 元7.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淮阳泥泥狗作者:倪宝诚出版社:黑龙美术出版社价¥35 元8.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云南纸马作者:高金龙出版社:黑龙美术出版社价¥35 元9. 民俗学概论作者:陶立璠出版: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日期:1997 价¥2元10、广州民俗作者:刘志文出版: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 价¥16元11.经济民俗学作者:何学威出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 价¥25元12.红山峪村民俗志作者:田传江出版: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 价¥46、8元13.鼓灵作者:邓启耀出版:江西教育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 价¥16、5元14. 系列图集——.老照片(民俗风光) (精装)作者: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价¥120 元15. 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作者:仲富兰出版社:浙人出版日期:98-1-1 价¥35 元16. 性格与人生民俗与人生出版日期:99-1-1 价¥18 元17. 性格与人生民俗与人生作者:邹文雄出版社:青人出版日期:99-1-1 价¥18 元18.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作者:高丙中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00-1-1 价¥17 元19. 民俗礼仪万年历作者:曾强吾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日期:98-1-1 价¥19.8 元20. 中国民俗大观(上、下)作者:惠西成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日期:97-1-1 价¥52.5 元21、神仙解读——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作者:周光庆出版社:桂民族出版日期:99-1-1 价¥16 元22、调摄解读——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作者:姚伟钧出版社:桂民族出版日期:99-1-1 价¥18 元23. 占候解读——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作者:杨昶出版社:桂民族出版日期:99-1-1 价¥15 元24. 趋吉解读——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出版日期:99-1-1 价¥19 元25. 因果解读——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作者:席嘉出版社:桂民族出版日期:99-1-1 价¥17 元26. 世界民族知识丛书——风格迥异的民居作者:王树英出版社:中央民大出版日期:99-1-1 价¥7 元27. 世界民族知识丛书-风格迥异的民居作者:吴德明出版社:中央民大出版日期:99-1-1 价¥7 元28. 中华民俗丛书——-谐音民俗作者:张廷兴出版社:民族大学价¥12 元29. 中华民俗丛书——-姓名作者:纳日碧力戈出版社:民族大学价¥9.5 元30、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傩戏面具作者:吴仁忠出版社:黑龙美术价¥35 元31.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油灯.烛台作者:吕宝华出版社:黑龙美术价¥35 元32.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徽州砖雕作者:张国标出版社:黑龙美术价¥35 元33.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徽州木雕作者:张国标出版社:黑龙美术价¥35 元34.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徽州石雕作者:张国标出版社:黑龙美术价¥35 元35. 天津民俗剪纸作者:出版社:工艺美术价¥23 元36. 中华民俗丛书——闹洞房作者:尚会鹏出版社:民族大学价¥11 元37. 走遍中国——中国优秀导游词精选(四)民俗风情作者:国家旅游局出版社:中国旅游价¥19.8 元38. 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作者:林正秋出版社:浙江人民价¥20 元39. 闲暇丛书——常用民俗对联作者:张家伟出版社:上海书店价¥9.5 元40. 旅游民俗摄影作者:何亮出版社:广东旅游价¥28 元41、中华民俗丛书——抢婚作者:叶涛出版社:民族大学价¥10 元42. 民俗美术与儒学文化作者:李辛儒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2-7-1 价¥9 元43. 民俗文库之二十——普米族风俗志作者:殷海涛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3-11-1 价¥4 元44. 民俗文库之二十三——傈僳族风俗志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4-5-1 价¥4 元45. 民俗文库之二——壮族风俗志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87-10-1 价:¥0.8 元46. 民俗文库之五——高山族风俗志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88-2-1 价:¥0.8 元47. 民俗文库之八——畲族风俗志作者:施联朱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89-3-1 价:¥1.6 元48、民俗文库之十四——鄂伦春族风俗志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7-1-1 价:¥1.6 元49. 民俗文库二十一——锡伯族风俗志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7-1-1 价¥4 元50. 民俗文库之三——布依族风俗志作者:汛河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87-10-1 价:¥0 元51. 民俗文库之七——毛南族风俗志作者:过伟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88-12-1 价:¥1.6 元52. 民俗文库之十九——基诺族风俗志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7-1-1 价¥4 元53. 民俗文库之二十四——佤族风俗志作者:赵富荣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4-3-1 价¥4 元54. <<民俗文库>>之一——中国少数民族风物传说选作者:刘万庆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86-7-1 价:¥0.8 元55. 民俗文库之十八——仫佬族风俗志作者:本社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7-1-1 价¥4 元56. 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二辑)作者:中国民俗学会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6-10-1 价¥13 元57、民俗文库之四——异国风俗作者:杨敏悦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88-3-1 价:¥0.8 元58. 民俗文库之十七——京族风俗志作者:符达升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3-5-1 价¥4 元59. 中国民俗学研究(第一辑)作者:中国民俗学会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4-9-1 价¥8 元60. 民俗文库之十三——满族风俗志作者:王宏刚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1-8-1 价:¥1.6 元61、民俗文库之十六——彝族风俗志作者:巴莫阿依嫫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2-9-1 价¥4 元62.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民俗卷作者:刘雪坚出版社:辽宁古籍出版日期:99-1-1 价¥17 元63. 学术集林丛书-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作者:裘锡圭出版社:上海远东图书发行部出版日期:96-10-1 价¥15 元64. 美国民俗学作者:布鲁范德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3-12-1 价¥9 元65. 泉州学研究小丛书——泉州民俗文化作者:陈桂炳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日期:98-3-1 价¥5 元66. 天津民俗剪纸作者:黄萍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6-1 价¥23 元67. 中国民俗剪纸图集作者:潘鲁生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6-1 价¥55 元68. 中国民俗大观(上.下册)作者:石子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日期:97-7-1 价¥52 元69. 齐鲁之邦的民俗与旅游(山东卷)作者:山曼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95-10-1 价¥13 元70. 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作者:刘芝凤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9-4-1 价¥19 元71. 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丛书——中国民俗精粹作者:蒯大申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图书发行部出版日期:96-10-1 价¥11 元72. 川西民俗作者:李杰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2-6-1 价¥100 元73. 中国孩子的疑问——中国民俗篇作者:迟赵俄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92-1-1 价¥12 元74. 毛泽东与民俗文化作者:盛巽昌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8-2-1 价¥7 元75. 百姓尺牍丛书(生活快车辑)——民俗礼仪作者:易耶出版社:中国世界语出版日期:99-1-1 价¥15 元76. 民俗意匠作者:李瑞生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图书经理部出版日期:98-10-1 价¥26 元77. 大学旅游教材——中国民俗旅游作者:巴兆祥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9-9-1 价¥19 元78. 湖北旅游指南——清江民俗采风作者:唐昌华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日期:98-9-1 价¥10 元79. 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作者:仲富兰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日期:98-7-1 价¥35 元80. 中国古代民俗版画作者:王树村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日期:92-1-1 价¥78 元81. 中华民俗文丛(5)——观音信仰作者:邢莉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9 元82. 中华民俗文丛(6)——妈祖信仰作者:李露露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8 元83. 中华民俗文丛(4)——石与石神作者:吕昌仪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9 元84. 中华民俗文丛(2)——花与花神作者:王孝廉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8 元85. 中华民俗文丛(1)——水与水神作者:王孝廉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9 元86. 中华民俗文丛(17)——关公信仰作者:郑土有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10-1 价¥11 元87. 中华民俗文丛(18)——土地与城隍信仰作者:王永谦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10-1 价¥11 元88. 中华民俗文丛(19)——狐狸信仰之谜出版日期:94-10-1 价¥11 元89. 中华民俗文丛(20)——花巫术之谜作者:彭荣德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10-1 价¥11 元90. 中华民俗文丛(15)——八仙信仰作者:山曼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10-1 价¥9 元91. 中华民俗文丛(16)——财神信仰作者:吕威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6-1-1 价¥14 元92. 中华民俗文丛(14)——山与山神作者:徐华龙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1-1-1 价¥9 元93. 中华民俗文丛(13)——门与门神作者:王树村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10-1 价¥12 元94. 中华民俗文丛(10)——中国民间神像作者:宋兆麟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12 元95. 中华民俗文丛(12)——天神之谜作者:邢莉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12 元96. 中华民俗文丛(11)——神秘的关东奇俗出版日期:94-7-1 价¥9 元97. 中华民俗文丛(9)——炎帝神农信仰作者:钟宗宪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9 元98. 中华民俗文丛(8)——泰山娘娘信仰作者:吕继祥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10-1 价¥9 元99. 中华民俗文丛(7)——玉皇大帝信仰作者:陈建宪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9 元100、中华民俗文丛(3)——灶与灶神作者:刘锡诚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4-7-1 价:¥9元101、平遥方言民俗语汇作者:侯精一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日期:95-4-1 价¥9 元102. 唐代民俗和民俗诗作者:何立智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日期:93-12-1 价¥10 元103、民俗风情作者:本社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99-1-1 价¥68 元104. 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出版日期:99-1-1 价¥18 元105.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云南卷)——孔雀之乡的民俗与旅游作者:徐欧光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95-1-1 价¥10 元106. 世界民族知识丛书——妙趣横生的动物民俗作者:关德明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9-1-1 价¥8 元107. 世界民族知识丛书-丰富多彩的旅游民俗作者:王树英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9-1-1 价¥8 元108. 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趋吉解读作者:王玉德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9-3-1 价¥19 元109. 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易占解读作者:张家国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9-3-1 价¥17 元110. 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占候解读作者:杨昶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9-3-1 价¥15 元111. 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因果解读作者:席嘉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9-3-1 价¥17 元112. 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调摄解读作者:姚伟钧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9-3-1 价¥18 元113. 中国民俗元典注评丛书-神仙解读作者:周光庆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9-3-1 价¥16 元114. 金锂鱼传统故事精萃系列-民俗文化故事作者:周华斌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日期:99-3-1 价¥9 元115. 十九世纪中国风情画-民俗风情二百图作者:吴友如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8-7-1 价¥36 元116. 神州轶闻录:民俗篇作者:周简段著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日期:98-2-1 价¥15 元117. 中国民俗吉祥剪纸作者:郭宪著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7-12-1 价¥24 元118. 中国民俗风情揽胜作者:张紫晨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日期:95-8-1 价¥40 元119. 中国民俗语言文化丛书——俗语古今作者:屈朴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日期:91-2-1 价¥3 元120. 中国民俗语言文化丛书——丑语大观作者:余云华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日期:90-10-1 价¥3 元121. 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民俗文化作者:罗竹风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97-3-1 价¥10 元122. 民俗意匠作者:李瑞生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图书经理部出版日期:96-1-1 价¥26 元123. 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作者:程蔷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日期:96-8-1 价¥23 元124. 中国民艺民俗与考古文化丛书——生命之树作者:靳之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日期:94-4-1 价¥250 元125. 中国民俗民情100系列丛书——中国100种民间节日作者:马晓京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20 元126. 中国民俗民情100系列丛书--中国100种民间食俗和竞技作者:田野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20 元127. 中国民俗民情100系列丛书——中国100种民间礼俗作者:唐奇甜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20 元128. 中国民俗民情100系列丛书——中国100种民间戏曲歌舞作者:唐奇甜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20 元129. 中国民俗民情100系列丛书——中国100种民间工艺美术作者:唐奇甜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20 元130. 民俗礼仪万年历作者:胡莉明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北京图书发行部出版日期:98-6-1 价¥19 元131. 中华民俗文化研究——地狱众生相:地狱现象剖析作者:罗基编著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日期:98-4-1 价¥14 元132. 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9卷汉族的民俗宗教作者:周星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8-2-1 价¥21 元133.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5——民俗卷作者:本社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日期:97-1-1 价¥29 元134. 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作者:仲富兰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日期:98-7-1 价¥40 元135. 系列图集·老照片——民俗风光作者:本社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7-12-1 价¥120 元136. 中国民俗艺术.工艺文化丛书——中国民间玩具简史作者:王连海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7-3-1 价¥8 元137. 中国民俗艺术.工艺文化丛书——中国灯具简史作者:高丰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7-3-1 价¥7 元138.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2)——仪礼丧葬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43 元139.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9)——信仰卷(上)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35 元140.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5)——服饰居住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45 元141.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4)——游艺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52 元142.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7)——禁忌生产商贸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41 元143.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6)——工艺行业祖师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39 元144. 闲暇丛书——常用民俗对联作者:张家伟出版社:上海图书公司(上海书店)出版日期:98-12-1 价¥10 元145. 东方民俗学林--顾颉刚民俗学论集作者:钱小柏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8-10-1 价¥24 元146. 高等院校民俗学教学参考书——民俗学概论作者:钟敬文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8-12-1 价¥20 元147. 民俗随笔丛书——知堂夜话作者:周作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8-10-1 价¥12 元148. 东方民俗学林——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作者:周作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9-1-1 价¥22 元149. 东方民俗学林——江绍原民俗学论集作者:江绍原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8-10-1 价¥18 元150. 东方民俗学林-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作者:刘魁立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8-10-1 价¥21 元151. 民俗随笔丛书--古俗遗风作者:陈江风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8-10-1 价¥11 元152. 民俗随笔丛书——土著人生作者:刘绍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8-10-1 价¥11 元153. 李滨声画集——民俗卷作者:本社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9-9-1 价¥58 元154. 中国民俗学作者:乌丙安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日期:85-8-1 价¥6 元155. 中国民俗学史作者:王文宝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日期:95-9-1 价¥25 元156. 民俗随笔丛书——黄叶谭风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1 元157. 民俗随笔丛书-日月之恋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1 元158. 民俗随笔丛书-古俗今说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0 元159. 民俗随笔丛书-史迹俗辨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2 元160. 民俗随笔丛书-女人话题出版日期:97-1-1 价¥10 元161.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商贾史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4 元162.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选美史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6 元163.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盗墓史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2 元164.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医俗史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3 元165.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游戏史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4 元166.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年画史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3 元167.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流民史作者:本社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出版日期:97-1-1 价¥14 元168.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钱庄史出版日期:97-1-1 价¥13 元169. 中华民俗吉祥图作者:许道丰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日期:99-5-1 价¥18 元170. 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作者:黄文权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日期:99-4-1 价¥26 元171.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傩戏面具作者:吴仕忠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2.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徽州木雕作者:张国标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3.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淮阳泥泥狗作者:倪宝诚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4.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油灯.烛台作者:吕宝华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5.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徽州砖雕作者:张国标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6.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剪纸绣花样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7.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云南纸马作者:高金龙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8. 中华民俗艺术精粹丛书-徽州石雕作者:张国标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9-2-1 价¥35 元179.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塔吉克族作者:李晓霞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8-1-1 价¥6 元180.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汉族作者:薛宗正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8-1 价¥6 元181.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蒙古族作者:李行力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8-1-1 价¥6 元182.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一集)主编:陶立璠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97-9-1 价¥24 元183.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柯尔克孜族作者:陈超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6-9-1 价¥6 元184.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哈萨克族出版日期:96-9-1 价¥6 元185.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维吾尔族作者:齐清顺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6-9-1 价¥6 元186.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作者:贾丛江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6-9-1 价¥6 元187.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回族作者:马国荣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6-9-1 价¥6 元188.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满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作者:许秀芳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6-9-1 价¥6 元189. 中国新疆民族民俗知识丛书-锡伯族作者:佟克力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日期:96-9-1 价¥6 元190. 中国西部民俗风情三部曲-女人们作者:费宏达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日期:98-4-1 价¥18 元191. 中国西部民俗风情三部曲——弟兄们作者:费宏达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日期:98-4-1 价¥22 元192. 中国西部民俗风情三部曲——情人们作者:费宏达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日期:98-4-1 价¥22 元193. 中国丝绸之路著名景物故事系列——民俗故事作者:本社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日期:97-1-1 价¥16 元194.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1)——节日岁时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47 元195.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3)-婚姻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94-8-1 价¥43 元196.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8)——饮食卷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日期:94-8-1 价¥38 元197.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10)-信仰卷(下)作者:雪犁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发行部出版日期:94-8-1 价¥35 元198. 中国古代民俗版画作者:王树村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日期:92-1-1 ¥84 元199. 民俗语言文库-吉利话作者:李炳泽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日期:97-8-1 价¥9 元200. 民俗语言文库-口头禅作者:余云华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日期:97-8-1 价¥9 元201 民俗语言文库——神秘数作者:曲彦斌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日期:97-8-1 价¥7.2 元202. 民俗语言文库-咒与骂作者:李炳泽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日期:97-8-1 价¥9 元203. 民俗论作者:姚二龙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98-2-1 价¥13 元204. 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作者:钟敬文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日期:96-11-1 价¥23 元205. 中国民俗地理作者:高曾伟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96-12-1 价¥11 元206. 英语文化背景丛书-中国文化背景-民俗风情阅读精选作者:本社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日期:98-1-1 价¥14 元207. 中国民俗剪纸图集作者:本社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7-1-1 ¥30 元208. 中国民俗艺术.工艺文化丛书-风筝史话作者:徐艺乙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97-2-1 价¥6 元209.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新疆卷)-天山南北的民俗与旅游作者:袁志广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日期:95-1-1 价¥8 元210.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西藏卷)-世界屋脊的民俗与旅游作者:孙之龙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日期:95-1-1 价¥8 元211.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河南卷)-中州大地的民俗与旅游作者:魏敏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日期:95-1-1 价¥8 元212.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河北卷)-燕南赵北的民俗与旅游作者:曹广志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日期:95-1-1 价¥10 元213. 文史系列丛书-神州轶闻录-民俗篇作者:周简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日期:98-2-1 价¥15 元214.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礼俗作者:孟宪明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20 元215.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游戏作者:朱叔君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20 元216.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百工作者:王静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6 元217.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服饰作者:孟宪明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9 元218.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居住作者:耿瑞玲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6 元219.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俗语作者:杨明扬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4 元220.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百神作者:张广智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8元221.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节日作者:刘乡英旦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4元222.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舞蹈作者:张守镇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7 元223. 中原民俗丛书-民间神话作者:程健君出版社:海燕出版日期:97-5-1 价¥16 元224.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
几本民俗学专著简介-推荐下载
几本民俗学专著简介1、岳永逸:《忧郁的民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06。
《忧郁的民俗学》结合民俗学学科特征、历史、发展现状,对“忧郁的民俗学”这则小品中身患抑郁症的母亲病因进行了探析,描述了西南山区一个偏僻小山村的乡风民俗,也不乏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与此同时,它又跳出了个体的束缚,提出很多关涉人存在的基本意义的话题,以此激发读者对当下生活世界的反思。
一、急景凋年:民俗学·老母·小我 1.小引 2.小学科的大窘境 3.“民俗学,那是干啥的?” 4.文学与史学的民俗学 5.社会科学化的民俗学 6.Folklore Studies:被忽视的汉学家的中国民俗学 7.重点学科:沉重的叹号 8.竖筷插碗的风波 9.乡土中国的医与患 10.日渐文艺化的倒痰 11.母亲的家世 12.槐树地的风水 13.“两头蛇”的窘境 14.擦肩而过的走阴 15.“我的病是你们整出来的!” 16.孝道的吊诡:老无所乐 17.忍辱负重的“非遗” 18.没了眼睛与嘴唇的土地二、草根·小剧场·空壳艺术:当代艺术神话的小成与光晕 1.草根相声的阳谋 2.大、小“剧场”及共复象 3.“原小态”艺术的摆渡者 4.被遗忘的赛社和革命剧场 5.神话吹牛皮三、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守旧的民间叙事 1.阴门阵的当代史 2.园丁与花果蔬菜认同的限度 3.粗俗的背后:老西儿与二姑娘 4.现代性:“都市”民俗学的魔咒四、大春节观的确立:从旁观型春节到参与型春节 1.年味儿浓的难度与高度 2.个体的尊重,人的节日 3.政府与社会的可能性 4.食洋化之:从七夕到春节五、水穷云起:周作人的脾气 1.破门的威力 2.刚柔兼济:作为另类的思想家 3.适兴:倔犟的童痴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后记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5本书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学术生态以及学术模式展开讨论。
《中国民俗学》简稿.pdf
第一讲民俗概论一、什么是民俗?民俗学发展到今天,有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这样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念。
分析其中原因,正如民俗学家陶立璠所说:“为什么一个看来似乎简单明了的问题,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却非常困难?关键在于‘民俗’发生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大家又熟视无睹。
”要了解“民俗”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知道作为词汇的“民俗”与作为学科的“民俗”之间是有差异的:作为词汇的“民俗”作为词汇的“民俗”在中国早就出现:《礼记·淄衣》曰:“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管子·正世》曰:“料事务,察民俗。
”《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
”作为学科的“民俗”:民俗一词是有“民”(folk)和“俗”(lore)这两个部分组成,但是从民俗学这个学科诞生的那天起,有关“民”和“俗”的定义的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什么是“民”和什么是“俗”的观点非常多,而且不断发展,正因为如此,“民俗”一词的概念的界定也是难以把握,以致于众说纷纭,观点庞杂。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就载有民俗一词的简明定义达21条之多。
比如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
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民俗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模式。
它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民俗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民俗是靠口头和行为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的;三、民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二、民俗如何分类?民俗的最早分类标准出现在英国。
英国民俗学会于1890年出版的由高莫主编的《民俗学概论》的分类是:(1)观念和信仰民俗,包括迷信的信念和举动、关于自然物的迷信、关于树木百草的迷信、动物迷信、精怪、禁厌术、土医术、法术和占卜、关于冥界生活的信条和一般迷信等;(2)旧传的风俗,包括节俗、礼俗、嬉戏和地方风俗等;(3)旧传的叙事谭,包括童话、民间故事、趣谈、寓言、深化、叙事曲、民歌、地方传说和旧传等;(4)民间成语,包括韵言、母歌、谜语、谚语、诨名和方言等。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pdf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
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
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
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
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
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
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
民俗学经典书目
民俗学经典书目民俗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通过对各种民间传统、习俗和仪式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承方式。
下面是一些关于民俗学的经典书目:1.《民俗学概论》:作者是美国民俗学家罗伊·哈克。
这本书介绍了民俗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对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2.《民间信仰与民俗学》:作者是英国民俗学家伊安·汤普森。
本书研究了民间信仰和民间习俗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变迁。
3.《中国民俗学》:作者是中国民俗学家郭建中。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包括传统节日、婚嫁礼仪、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4.《欧洲民间传说》:作者是德国民俗学家雅各布·格林。
这本书收集了欧洲各地的民间传说,包括神话故事、动物寓言等,通过这些传说展示了欧洲的文化多样性。
5.《美国民俗学》:作者是美国民俗学家理查德·多尔比。
本书研究了美国的民间传统和文化,包括美国的节日、民间艺术、口头传统等方面的内容。
6.《日本民俗学》:作者是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
这本书介绍了日本的民间传统和习俗,通过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研究,展示了日本社会的特点和变迁。
7.《非洲民俗学》:作者是美国民俗学家西蒙·伯奇。
本书研究了非洲大陆上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包括宗教仪式、神话传说、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内容。
8.《拉丁美洲民俗学》:作者是拉丁美洲民俗学家罗伯特·纳什。
这本书介绍了拉丁美洲各个国家的民间传统和文化,包括节日庆典、宗教信仰、民间音乐等方面的内容。
9.《亚洲民俗学》:作者是亚洲民俗学家李维民。
本书研究了亚洲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传统习俗和仪式。
10.《民俗学与人类学》:作者是英国民俗学家维克多·特纳。
这本书探讨了民俗学和人类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民俗学的研究,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本质。
这些书目涵盖了民俗学的各个方面,从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挖掘出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和习俗,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智慧——中国传统节气的图书推荐
作者:于丹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名篇推荐: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从 2016 年 11 月 30 日 开始,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被 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小时候,许多中国孩子 都熟悉且背诵过 《二十四节 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 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 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 四句里,藏着一年四季二十 四节气。这是古人长期对自 然界的物象进行观察的经验 总结,里面充满了生活的智 慧。
7《. 魅力中国 二十四节气》
作者:石昌鸿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名篇推荐:二十四节气·冬至
本书将石昌鸿老师的作品,包含近 400 个零件经过立体方式展示,配以音频动画,将 二十四节气展现在页面中,让小朋友们轻松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汇集了 古人对生活的智慧和结晶,了解二十四节气 知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服务百姓生活无疑 有着重要意义。
【推·阅读】
推·阅读 之
2《. 中华传统 二十四节气知识》
作者:宋敬东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名篇推荐:二十四节气的 科学合理测定
本书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以及 与之相关的历法、季节、物候、节令等内容,接着按 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各个季节的节气知识, 包括农事特点、农历节日、民风民俗、饮食养生、药 膳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常见病食疗防治、民 间谚语、诗词鉴赏等,全方位解读二十四节气。
书中于丹老师从文字学 角度,讲解中国历史悠久的 节日与节气。从节气故事、历 史由来到古诗谚语、天文气 候,应有尽有,字里行间传递 着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
3《. 微读节气》
作者:朱伟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名篇推荐:谷雨
中国文化概论pdf
中国文化概论pdf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特点的综合性著作。
本书
以中国的文化传统为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主要学术思潮、艺术趣味以及日益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等方面,
侧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文明价值取向。
本书共分十章,第
一章回顾世界发展历史,重点论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不同文明
的交融碰撞,以及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特征。
第二章详细介
绍了中国的文化地理,重点论述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文化特色。
第三
章论述了主要的影响中国的文化思想,如法家、儒家、释家、道家、
佛家等。
随后的章节,从历史文化、思想信仰、艺术陶冶、民俗风情、传统习俗,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中国的丰富的文化景观,以及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变所带来的新趋势与新活力。
本书
还穿插深入浅出的当今问题,探讨今天中国文化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
机遇,激发人们探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兴趣。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pdf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
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成白话是,孔子说: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为什么明明是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
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
“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
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
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
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
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堂在最前面,“堂下”是庭(内庭),堂在高台上,堂前有阶梯,一般左右各一,称西阶、东阶。
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
关于中国民俗的书籍
关于中国民俗的书籍一、初阶入门书单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6、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邢莉等著《民俗学概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8、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10、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1、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周星《乡土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野中民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5、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6、顾希佳《社会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徐华龙《泛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9、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21、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2、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民俗理论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4、中国民俗学会编《民俗春秋》,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25、朝戈金等主编《民俗学与新时期国家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民俗文化学参考书目
民俗文化学主要参考书目:钟敬文:1.《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3.《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中华书局,1996年版。
4.《建立中国民俗学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5.《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7.《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乌丙安:1.《民俗学丛话》,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
2.《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3.《新版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4.《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5.《民俗文化新论》,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高丙中:1.《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其他著作:1.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曲金良:《中国民俗文化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书店,1991年版。
4.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6.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请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
7.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出版社,1985年版。
译著:1.[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美]阿兰•邓迪斯著,户晓辉编译:《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教科书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教科书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文化的国家,其中传统民俗文化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智慧。
正因为如此,学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已经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科书旨在介绍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历史发展和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第一章:民俗文化的概述1.1 什么是民俗文化1.2 民俗文化的分类1.3 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风俗习惯与节日2.1 婚俗文化2.1.1 婚姻制度与仪式2.1.2 婚姻习俗的演变2.2 葬礼习俗2.2.1 中国传统葬礼的起源2.2.2 葬礼仪式与习俗2.3 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2.3.1 春节2.3.2 清明节2.3.3 端午节2.3.4 中秋节2.3.5 元宵节2.3.6 其他民俗活动第三章:宗教信仰与民俗3.1 佛教与民俗文化3.1.1 佛教与寺庙建筑3.1.2 佛教与传统节日3.2 道教与民俗文化3.2.1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3.2.2 道教与养生文化3.3 儒学与民俗文化3.3.1 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观念3.3.2 社会礼仪与传统节日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4.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4.1.1 传统音乐与戏曲4.1.2 传统民间工艺与技艺4.2 保护与传承4.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规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第五章:传统服饰与美食5.1 传统服饰的演变5.1.1 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5.1.2 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的应用5.2 传统美食与烹饪技艺5.2.1 北方传统美食5.2.2 南方传统美食5.2.3 中国茶文化第六章:中国传统民间艺术6.1 中国传统绘画6.1.1 国画6.1.2 水墨画6.2 中国传统音乐6.2.1 传统乐器6.2.2 中国民歌6.3 中国传统剪纸第七章: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7.1 公众民俗意识的培养7.1.1 学校与社区的民俗教育7.1.2 传统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7.2 传统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7.2.1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社会7.2.2 社会多元化与民俗文化结语通过本教科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培养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
微信:yan20180701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目录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ji女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丧葬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优伶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侠客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傩俗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医俗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商贾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奴婢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小妾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年画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流民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流氓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游戏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盗墓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缠足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行会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贞节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赌博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选美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钱庄史.pdf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风水史.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俗书籍
一、秦汉风俗学史概况
司马迁:
《史记》。
首部文献风俗专著,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原书30卷,现存10卷。
王充:
《论衡》。
西汉汜胜之:
《汜胜之书》。
东汉崔寔撰:
《四民月令》。
《西京杂记》,无撰者名。
二、隋唐风俗学史概况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
《朝野佥载》,唐张鷟的随笔。
《大唐新语》,唐刘肃著。
《教坊记》,唐崔令钦撰,是一部记载盛唐伎艺,兼及音乐、舞蹈、戏剧
的专门著作。
《茶经》,唐陆羽著。
《开元天宝遗事》、《杜阳杂编》、《独异志》、《宣室志》、《岭南异录》、《北户录》等对唐代社会风俗文化均有所记载。
魏晋南北朝风俗学史概况
南朝梁人宗懔:
《荆楚岁时记》。
周处:
《风土记》。
颜推之:
《颜氏家训》。
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
晋人干宝:
《搜神记》。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晋陈寿撰:
《三国志》。
三、五代宋元风俗学史概况1.文人笔记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
《梦梁录》,南宋吴自牧撰。
《武林旧事》,南宋周密撰。
《齐东野语》,南宋周密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