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生物体温调节
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
2.人体调节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
(1)行为性调节是人的自觉行为调节,不属于人体自身的 生理性体温调节。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由于 散热增加,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3)战栗是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不受大脑皮 层支配。 (4)立毛肌收缩本身是一种运动,可使产热增加,但其结果是使 皮肤板结增厚,可减少散热。
【尝试突破】 【例 2】 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 平衡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产热是神经调节,散热是体液调节 B.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靠机体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 温恒定 C.人处在炎热环境中,主要依靠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恒定 D.产热来源于组织器官的细胞呼吸
思路点拨:本题从产热和散热两个方面考查了体温恒定的调节 过程,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人体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 节的过程,然后逐项分析。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名师点津】 探究一:什么是人体的体温?人体产热的器官有哪些?散热的 器官又有哪些呢? 体温恒定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答案:A
【举一反三】 (1)B 项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大小关系如何? (2)D 项中的热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的哪一阶段?
下列关于产热和散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和产热有关的激素只有甲状腺激素 B.和产热有关的激素可使有机物的氧化速度加快 C.产热与激素有关而与神经无关 D.产热和散热都与激素有关 解析: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够产生能量,其中一部分变成了热 能,所以与产热有关的激素可使有机物的氧化速度加快。 答案:B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主要内容:激素调节。
(3)范围:①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②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联系: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二、体温平衡及调节为什么人在剧烈运动后会“面红耳赤”?提示:剧烈运动会使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所以人会出现“面红耳赤”。
三、水盐平衡及调节1.平衡:2.调节: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1)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2)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知识点一体温平衡及调节体温调节过程:特别提醒:关于体温调节的两点提醒①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②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1)寒冷时,正常人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
请写出相关的反射弧。
(科学思维)提示: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2)正常人在温暖环境下容易发困,而在较冷的环境下却不易发困,请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
高中生物 第四节 体温调节学习导航 中图版
第四节体温调节思维激活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很容易中暑,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提示: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唯一效应器是汗腺,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汗液蒸发散热就成了皮肤散热的唯一方式。
人若处在高温又高湿的环境中,汗腺分泌的汗液蒸发不出去,人的体温就会升高,超过人的正常体温而中暑。
自主整理1.产热和散热的平衡(1)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体温的恒定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产热和散热的途径人体产热的途径有:基础代谢产热、寒颤、激素产热效应、从外环境中获得。
散热的途径有: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3)产散热相应的器官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骨骼肌和脑,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其中肝脏产热量最大。
劳动或运动时,肌肉成为主要的产热组织。
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是皮肤,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皮肤血管的血流将热量带到体表再散发到外界环境。
间接散热与汗液的分泌有关,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把热量带走。
当人体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出汗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2.体温的调节人体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的反馈调节共同实现的。
调节过程如下: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环境长时间的剧烈变化,或机体内调节过程发生障碍,就可能出现中暑或体温过低等症状。
3.体温恒定的意义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循环、消化、呼吸、泌尿和皮肤等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内环境中各种营养物质不断得到补充,代谢产生的废物及时得到清除。
各器官和系统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共同维持了机体血糖、水盐、体温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高手笔记1.体温调节在冷环境中是神经—体液调节,在热环境中是神经调节。
在外界环境温度高于35 ℃时,汗液蒸发是唯一的降温途径。
2.人体的产热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热。
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骨骼肌和脑等。
3.人体的散热部位主要是皮肤。
高中生物体温的调节
2体温平衡的调节 感受器 中枢 效应器
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体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散热减少
温
恒 定
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加快,主毛肌收缩,骨 骼肌战栗产热增加
传出神经
皮肤对寒冷的反应示意图Βιβλιοθήκη 温觉感受器 体 温 恒 定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 枢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 散热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散热增 加
传出神经
皮肤对炎热的反应示意图
意义
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是 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 件
试填空完成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寒冷环 境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图中 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
• ①皮肤内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并将兴奋 传出
• ②皮肤血管舒张 • ③汗腺活动增强 • ④皮肤内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并将兴奋
传出 • ⑤皮肤血管收缩 • ⑥骨骼肌收缩 • ⑦肾上腺素分泌增强
三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高中生物
一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1 概念: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口腔37.2°C)(腋窝36 .8 °C )(直肠37 .5 °C )
2 特点:A 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的范围
内变动。
B 同一个人体不同的时期体温也不相同
意义:维持恒定体温,保证酶的活性
二 体温的调节
【备战高考生物】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试真题)(2020-2021)
考点35 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1.(2017·北京理综,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C)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解析】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A正确;当葡萄糖浓度较高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呼吸产生ATP,ATP水解产生的磷酸与K+通道结合,使其关闭,导致K+外流受阻,从而引起细胞膜电位变化,引起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
当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时,该过程减弱,不会促使胰岛素释放,故B、D正确,C错误。
2.(2017·课标Ⅲ,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C)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解析】0.9%NaCl溶液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同,注射一定量的0.9%NaCl 溶液后机体血浆渗透压不变,而机体血浆中的水和NaCl增加,使血浆量增加,只有同时排出相应量的水和NaCl后才能恢复到注射前水平;只排出相应量的水或只排出相应量的NaCl渗透压均无法恢复到注射前水平,故C正确。
3.(2017·江苏单科,15,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新教材2020-2021高二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知识点汇总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 要调节机制
人体对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正常渗透压: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 (2)适宜体温和pH:适宜酶发挥作用 (3)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机体的能量保障 (4)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
发病 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 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
机理 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
体消灭抗原的同时,也
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 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释放组织胺而引起
攻击正常细胞
类风湿性关节炎、风
举例 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 湿性心脏病、系统性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3.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共同实现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三大基本功能。
免疫 防御
免疫 自稳
完成 课后练习题
体液免疫过程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过程
特异性免疫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小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B 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 细胞、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来源 对象 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人人生来就有的 多种病原体
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作用弱
特异性免疫 后天接触病原体后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作用范围小、有特异性、作用强
基础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1.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联系 2.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创新设计】高中生物 212体温调节课件 苏教必修3
5.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皮肤对________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主要 依据是①________,③________。 (2)上图对环境发生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称为 ________中枢,通过中枢调节,使皮肤②________,皮肤 的________增加,也使③________,结果________增加, 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思维变式】► 若将小白鼠细胞离体培养,则从25 ℃的室温移至5 ℃的环 境中,耗氧量变化是怎样的? 提示 由于是细胞离体培养,小白鼠细胞的温度会随外界 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是逐渐降低。
思维拓展
1.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提示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 对人体是有益的,如感冒时的发烧、低温麻醉等。
第2课时 体温调节
课程标准 描述体温调节。
课标解读 1.描述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机制。 2.知道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1.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_内__部_的平均温度,通常用_直__肠__温__度__、 口__腔__温__度__和_腋__窝__温__度__来表示。无论严冬还是酷暑,人的体 温总是维持在_3_7__℃_左右。
体温的反射调节过程图解
名师点津 (1)温度感受器包括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 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 中由于散热增加,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 的相对恒定。 (3)战栗是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的结果,属于非条件反 射,不受大脑皮层支配。 (4)立毛肌收缩本身是一种运动,可使产热增加,但其结 果是使皮肤板结增厚,可减少散热。 (5)上述调节为生理性调节,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的,不受人的意识控制。通常人体还自主的通过行为性调 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如通过添减衣物、使用电扇、 空调、水浴等,来增加或减少散热,通过增加或减少运动 等来增加或减少产热。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体温调节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的腋窝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 ) (2)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 ) (3)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 )
(4)皮肤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 ) (5)男性的体温平均比女性高。( × ) (6)人的体温越高,代谢越旺盛。( × ) (7)人在高烧不退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 (8)人在寒冷时散热少于炎热时的散热量。(× )
结果。
3.主要的产热和散热器官 肝脏和 骨骼肌 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皮肤 是
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
4.体温调节的机理 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 冷觉感受器或温
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 体温调节 中 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1)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 收缩 ,进而减少散 热量;甲状腺 、 肾上腺 等分泌的激素量增多, 提高了 肝和骨骼肌 等细胞的代谢水平,引起机体
答案:C
3.思考探究 (1)当人处于 39 ℃高烧不退状态中,人体的 产热量和散热量呈现什么关系?
提示: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
(2) 试 分 析 在 剧 烈 运 动 后 出 现 “ 面 红 耳 赤”的原因。
提示:剧烈运动使机体产热增多,为维持体温 恒定,机体散热也会增多,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速 度加快,所以人会出现“面红耳赤”。
[解析] 解答该题应以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 解为基础,运用整体的观点和动态平衡的观点去 分析人的体温调节。
[答案] (1)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的热量 (2)不超过 1 ℃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3)37 ℃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填充:①冷觉感受器 ②温觉感受器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④相对恒定
高中生物《体温调节 》教案 中图版必修3
3.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质是什么?
5.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6.散热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
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
作
业
见同步练习
教
学
后
记
教后感:
1.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得出:体温因年龄、性别、活动量等不同而变化。
2.体温恒定的调节应抓住产热与散热相等这个主干,再分析产热与散热的生理活动,再分析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过程,并从中体现出体温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由神经和体液共同参与完成。
3.体温调节注意与温度对酶恬性的影响相联系,产热过程与呼吸作用相联系。
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下面等式成立:产热=散热。请大家分析: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寒冷环境中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炎热环境中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合成ATP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1.体温相对恒定是指体温在一个范围内变动。
2.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3.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代谢活动。
4.相对恒定的体温可以保证酶在最适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三节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讲义
体液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核心知识点一:体温的调节一、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1. 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除激素外,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因为没有神经系统。
2. CO2的调节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体液中的CO2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呼吸中枢在脑干。
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二、体温调节人通过生理性调节(如排汗、血管的收缩)和行为性调节(如使用空调、增减衣物)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其中生理性调节是基本的调节方式,行为性调节是重要的补充。
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 人体产热和散热的机制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传导(机体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对流(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以及蒸发(汗液的蒸发)的方式进行。
体温调节就是通过调节上述器官的产热和散热实现的。
2. 体温调节的过程(1)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①减少散热人和高等动物皮肤中分布有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包括冷觉感受器和热觉感受器。
寒冷环境中,当人体的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同时,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蒸发散热减少。
如图所示:②增加产热寒冷的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该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使产热增加;相关神经兴奋后可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使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
(精品人教)2020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的个体稳态第一节第2课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学习目标1.简述体温概念、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
2.说出体温的调节过程。
3.能说出人体水和盐的主要摄入和排出途径。
|基础知识|一、体温调节1.体温(1)概念: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大约37 ℃。
(2)常用测量部位:直肠、口腔和腋窝。
其中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体温。
2.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原理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热量的来源和去向①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剧增。
②热量由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的分解代谢产生。
③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
④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等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
(3)调节中枢:下丘脑。
(4)温度感受器: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两类。
(5)体温差异:个体间的体温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__℃,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约高0.3 ℃,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此外,人在患病、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刚刚进食后,体温也会略微上升。
(6)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当体温过低或过高时,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代谢速率变慢,使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甚至生命活动停止。
因此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水盐调节1.水的平衡(1)饮食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其中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
(2)去向: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其中泌尿系统是排水的主要途径。
2.盐的平衡(1)主要来自于饮食。
(2)去向:通过尿液、汗液和粪便排出。
3.尿液的形成(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2)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肾小球滤过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除外原尿――→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尿液 4.水平衡的调节(1)引起调节的因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或降低。
(2)调节中枢:下丘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体温调节》课件
探究点二、体温的调节
1.体温的来源
a .有机物氧化分解(有氧呼吸)过程中所释放的热 量(基础代谢产热、寒颤、激素产热效应) b .从外界获取
2.体温恒定的原理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3、产 热
主要产热器官: 内脏、骨骼肌、脑 安静: 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最大
运动: 肌肉--------达体内总产热量的90%
分布: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探究点二、体温的调节
自主学习 完成以下任务
体温调节是如何 进行的?
动动手
小组合作,用你手中的 卡片组成体温调节的机 制图解。
团结起来,集思广益
神
炎热环境
经
温觉感受器
调
传入神经
节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
大脑 皮层
热觉
行为
散热量增加
可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 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 行的必要条件。
思考:
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都只是有害而无益吗?
不是。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 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这时,白细胞 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功能解毒能力 提高,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 抵抗力有所提高,这些变化有利于消灭 致病因素。
寒冷时散热快,机体需要产生更多的 热量来维持体温,而热量来源于物质的 氧化分解,此时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 产生水多;又因寒冷时皮肤毛细血管收 缩,汗腺分泌量减少,所以排尿相对较 多。
探究点三.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 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使各种细胞、 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死 亡。
要比烧伤前怕热,这是因为皮肤烧伤时损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师文档: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列表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异同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过程3.举例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1.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及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树立稳态与平衡观2.通过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习惯3.通过了解高温环境下的体温和水盐调节,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一、体液调节1.概念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范围(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2)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1)区别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激素)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2)联系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①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3)调节过程2.水盐平衡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过程若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①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人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②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引起尿量减少。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 2.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在下丘脑的某一区域。
3.胰岛素的分泌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 4.冬泳爱好者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收缩加强,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5.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增加。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单元 《体温调节》ppt课件
一、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什么叫人的体温? 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测量体温的部位:
1)口腔温度 2)腋窝温度 3)直肠温度
36.7~37.7℃,平均为37.2℃ 36.0~37.4℃,平均为36.8℃ 36.9~37.9℃,平均为37.5℃
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
体温是恒定不变的吗?
热量的来源和散失
热量获得 基础代谢产热 寒颤 激素产热效应 从外环境获得
热量散失 辐射散热 传导散热 对流散热 蒸发撒热
• 产热器官:内脏、骨骼肌和脑 • 安静: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脏产热最大
• 运动:肌肉--------达体内总产热量的90% • 寒冷:寒颤------机体快速产热源
散热器官 :皮肤
• 直接散热:皮肤血管 • 间接散热:汗液
二、体温的调节
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 下丘脑
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 分布: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种类:1)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 2)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体温调节机制
三、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 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 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 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 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使各种细 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 导致死亡。
可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 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 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总结讲义
体液调节核心知识点一:下丘脑调节功能整合下丘脑对人体多种功能实行控制,能及时将一些信息反馈给大脑,并转达大脑发出的指令,协调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性,在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1)下丘脑一方面通过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控制和协调内分泌腺的活动;如图:(2)另一方面,下丘脑通过控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来直接调节某些腺体的活动。
如血糖平衡的调节:2. 作为神经中枢(1)体温调节中枢(2)水盐平衡调节中枢3. 作为感受器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的变化,通过调节,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4. 传导功能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
大脑皮层综合整理后再下达指令——加强饮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不足。
5. 分泌功能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其分泌的激素主要有各类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释放激素包括很多种,直接作用于垂体,继而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而抗利尿激素则是先运至垂体的后叶贮存,当身体需要时,再释放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
如图表示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运输调节垂体分泌促激素,而下丘脑的神经元直接伸入垂体中,分泌抗利尿激素,需要时有垂体释放,更能体现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
例题1 已知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激素均为蛋白质类物质。
请依据如图,指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切除①,图中所列激素的合成、分泌量都将减少B. 切除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将不能被运输到②C. 若让该动物口服促性腺激素,则②活动将增强D. 若让该动物口服雌激素,则①活动将减弱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垂体-性腺的调节,难度较大。
据图可知①表示垂体,②表示卵巢,切除①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进而使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使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多,A错误;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的,切除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仍会被运输到全身各处,B错误;促性腺激素是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口服会被分解,对②的活动无影响,C错误;雌激素为固醇类激素,可口服,吸收后使血液中雌激素量增多,由于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使①活动减弱,D正确。
高中生物:体温调节
2、人的体温特点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略高 于年老者
3).体温有性别差异,女性稍偏高。女性平均比 男性高约0.3℃,且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 以下。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 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
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 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
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 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小家伙复活了。科学家因此 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
调节 过程
传入神经
当人处在炎热环境时 温觉感觉器兴奋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
传出神经兴奋
传出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散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分泌增加,代谢加快, 立毛肌收缩,骨胳肌 战栗,产热增加
皮肤血管舒张 血流增加, 散热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 散热增加
体温恒定
体温恒定
意义
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 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 散热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
由于环境间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 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 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中暑。
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 不能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 也会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 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发热。
必背考点50 体温调节-备战2021年高考生物考点一轮总复习
考点50 体温调节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体温调节(1)相关结构的位置名称位置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产热部位安静时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散热部位主要是皮肤(2体液调节使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过程。
(3)散热和产热的过程:散热途径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在增加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属于协同关系。
(4)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完善如下图解)(5)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完善如下图解)考向体温调节图解及曲线分析1.下面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进行调节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A、当在炎热环境中时,机体主要是依靠E皮肤和F汗腺散热,D骨骼肌是产热器官,A错误;B、当机体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可通过B→C→G这个反射弧来进行对体温的调节,B正确;C、D途径属于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骨骼肌的产热完成的,C正确;D、体温调节过程除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A。
易错警示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3个误区(1)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2.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答案】C【解析】图中①~③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高中生物必修3人体体温调节
2.将小鼠从16℃移至25 ℃的环境中,小鼠会发
生的生理反应是( A )
A.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 垂体的活动加强
C .耗氧量增加
D. 体温升高
3.下列那项生命活动,不会使人体增加产热( B ) A. ATP生成量增多 B.肾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D. 胰岛素分泌增多
4.在实验条件下,测试某种恒温动物离体细 胞的呼吸作用(E)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 曲线能正确表示其结果的是( C )
E
E
10 30 50 T(℃)
A
E
10 30 50 T(℃)
C
10 3பைடு நூலகம் 50 T(℃)
B
E
10 30 50 T(℃)
D
皮肤对寒冷的反应示意图
皮肤对炎热的反应示意图
孩 子
15
36.4℃ 36.7 ℃ 37.1 ℃
37.3 ℃ 37.0 ℃
36.9 ℃ 36.8 ℃
平均 温度
36.8℃
36.7 ℃
36.9 ℃
1、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 2、不同年龄个体的体温差别 3、不同性别个体的体温差别
人的体温特点:
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略高于 年老者
增加散热 减少产热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
传出 神经
①皮肤血管舒张
②汗液分泌增加
甲状腺素、肾上腺 素分泌减少,肌肉 和肝脏产热减少
三、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意义
(是通过影响 酶 来影响新陈代谢 的) 是维持机体 内环境 稳定,保证 新陈代谢 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必要条件 。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2讲(第二课时)-体温调节和体液调节
正确的是(不定项)
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
输至靶细胞
×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 不需要供能 程,为M蛋白供能 协助扩散
×C.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和
集合管腔内(B侧)
D.M蛋白促进②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5)比较清水、缓冲液、体液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活动); 2019·全国卷Ⅲ(3,5)
(6)以内环境的某种成分为例,讨论各系统是如何协同维
持其相对稳定的(活动)。
目录
一、体温平衡及调节
1.产热: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尤以肝脏和骨骼肌产热为多)。
2.散热:主要通过 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其次还有 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2.有的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 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选择性必修1 P62“旁栏思考题” 提示 长期吃清淡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机体的血钠含量降低,细胞外液 渗透压就会下降,导致水盐平衡失调,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 冷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昏迷等情况。
肾小管、集合管
1. 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 中枢在 下丘脑 ,渴觉中枢在 大脑皮层。
2. 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 内既有感受器,又有 效应器。抗 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 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释放部位是 垂体后叶。
3. 引起水盐平衡调节的不是体 内水的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 渗透压的变化。 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 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5)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 (6)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 ) (7)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 ) (8)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 (9)人从炎热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中,散热量会减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