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心理学原理治疗失眠症

合集下载

心理学--睡眠障碍

心理学--睡眠障碍

心理学--睡眠障碍国际睡眠障碍分类(ICSD2):8大类4.昼夜睡眠节律障碍5.异态睡眠:睡行症、夜惊症、梦魇6.与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症7.单独症候群,正常变异和尚未定义的项目:长睡者,短睡者,打鼾8.其他睡眠障碍与睡眠有关的机制与睡眠有关的机制四、失眠的治疗原则:五、讲究睡眠卫生(所有失眠者):五、讲究睡眠卫生:五、讲究睡眠卫生:§失眠者尽量少午睡。

§睡眠深度不够,主动减少睡眠时间。

§夜间醒来不看表。

§侧卧位,S形。

§早上起床后,要外出,利用光照使醒来。

§运动很重要五、讲究睡眠卫生:五、讲究睡眠卫生:六、失眠的非药物治疗:六、失眠的非药物治疗:⒈心理治疗:①倾听、支持、解释、开导等一般的心理治疗。

②睡眠健康教育。

③改善心情、培养爱好。

六、失眠的非药物治疗:⒈心理治疗:④可用森田疗法、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沟通、认知治疗等各种疗法来调整病人的性格、心态。

⑤行为疗法:长期治疗,60-70%有效,20-30%治愈。

行为疗法A:刺激控制疗法B:睡眠限制疗法C :变时睡眠疗法D:各种放松治疗A、刺激控制疗法适合:在卧室和床上睡不着,在其他地方可睡着者必须遵守的规则:(1)只有想睡的时候才躺下睡觉。

(2)床只用于睡觉和性生活。

(3)如果觉得在床上不能入睡,应立即起床,到另一间房间去。

(4)如果还不能立即入睡,再重复第三项规则。

(5)不管晚上睡多少时间,每天应准时起床。

(6)白天不能午睡或打盹。

B、睡眠限制疗法适合:卧床太多者睡眠限制疗法的规则:(1)在过去两周主观平均睡眠总时间的基础上加多15分钟。

(2)每天同样时间起床。

(3)白天不能有午睡或打盹。

(4)每天记录上床、起床时间和估计睡觉总时间。

(5)当过去5天睡眠效率达75%后,可以允许早15分钟上床睡觉。

(6)以上程序反复重复,直到患者睡眠时间达8小时或患者自己理想的睡眠时间。

C、变时睡眠疗法第1天至第8天,每天比前一天推迟3小时上床睡眠,每天睡够8小时。

失眠的心理治疗

失眠的心理治疗

引言俗话说。

“心病还需心药医”。

我们已经知道,心理因素是导致失眠的最重要的因素,失眠的发生与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素质等有密切关系。

睡眠专家对大量失眠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睡眠行为进行研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治疗失眠应首先采取非药物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而非药物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这些方法包括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识、消除心理障碍和调整睡眠行为等等。

这里仅就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作些介绍,至于人际关系治疗.则主要靠患者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慢慢学习领会。

此外,每晚喝一袋御农舒眠缓释茶,易于睡眠。

(一)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疗法是以心理支持为主要内容的疗法。

治疗者为失眠患者提供的支持主要包括:了解病人的失眠原因和心理特征.给患者解释一些与其失眠有关的睡眠知识,使患者对自己的失眠原因和失眠情况有一正确的认识,支持患者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鼓励他们正确对待各种生活事件所带来的问题,加强病人的自尊和自信.指导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

当患者失眠改善后;患者的悲观消极情绪自然消除,对思者周围的环境无疑有一种积极的影响;这又反过来促进患者恢复,形成良性循环。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支持心理疗法的具体过程和注意事项:(1)首先分析患者是否适合应用本法治疗。

治疗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失眠的具体情况十分熟悉,治疗必须在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之后进行,以排除因躯体疾病引起失眠的因素,做到心中有数。

要预先拿捏好要解决的问题。

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治疗。

(2)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因为有些失眠病人有多疑或过度敏感的性格特征,所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否则,患者会出现对抗情绪,不能放松心情接受治疗,医生即使再耐心引导,患者可能也不会采纳医生的意见,也就达不到治疗效果。

(3)治疗时,治疗者与失眠者单独进入一舒适的治疗室,治疗室要安静整洁大方,色调柔和,有利于使患者的情绪稳定。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失眠是指人在晚上无法入睡或者睡眠深度不够,难以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造成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和不适。

失眠现象逐年增多,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从心治疗失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先了解一下失眠的症状睡眠障碍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不少人会有多个症状出现。

常见的一些症状有:1.入睡困难:无法在半小时内入睡,或入睡后能醒来多次。

2.失眠:长时间的睡眠不稳定,比如说睡眠时间短,入睡后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睡,或频繁的醒来。

3.早醒:早上醒的太早,睡眠时间不足,有时会出现对噩梦的记忆。

4.睡眠的某些阶段较浅:快速动眼期(REM)睡眠时间过短,深睡眠过短。

二、从心理上治疗失眠失眠是生理和心理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心理原因为主。

因此,从心理上治疗失眠可以说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主要措施有:1.控制情绪和压力心理因素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控制情绪和压力对改善睡眠质量非常重要。

平时要多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于紧张和焦虑情绪的出现,可以采取颈部按摩、深呼吸等方法来舒缓身心。

2.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失眠症状的产生往往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睡眠环境上要做出相应的改善。

比如,保持房间的整洁和卫生,卧室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噪音要尽量避免,床的软硬度要合理。

此外,还要注意睡眠时间和习惯,尽量保持规律。

3.维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习惯对于保持正常的生物钟、促进睡眠非常有益。

比如,定期的运动可以刺激晚上的长期睡眠;努力让自己放松,听些安静的音乐,在入睡前可以洗个热水澡;不要拿课本、工作资料等入睡;不要饮酒、吸烟等。

三、心理医生的帮助这是最后一个建议,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精神疾病可能是导致失眠的原因之一,如果心理治疗无效,精神科医生会给出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建议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从心理方面治疗失眠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减轻症状,改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讲催眠心理疗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讲催眠心理疗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讲催眠心理疗法的基本原理催眠心理疗法是一种通过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来改变其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治疗方法。

它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专注与放松:催眠状态是一种专注且放松的状态。

在催眠状态下,患者可以更容易地放松身体和心理,停止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并专注于治疗过程。

2.提高暗示性:催眠状态下的患者对暗示更加敏感。

暗示是催眠治疗的核心要素,通过向患者提供积极的暗示,治疗师可以改变患者的信念、态度和行为。

3.解离意识:催眠会导致患者的意识发生变化,分为主意识和次意识。

在催眠状态下,主意识相对较弱,次意识更容易接受治疗师的暗示,从而影响患者的相关问题。

4.认知扭曲:在催眠状态下,患者对现实的感知和评判可能会产生变化。

这种认知扭曲可以帮助患者更容易地接受积极的观念和改变其负面思维模式。

5.想象力的运用:催眠心理疗法利用患者的想象力来帮助其改变态度和行为。

患者在催眠状态下更容易接受并参与治疗师的引导,从而更容易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催眠心理疗法的基本原理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一些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具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催眠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和压力,改善自尊和自信,改变负面思维,控制饮食和戒除不良习惯等。

然而,催眠心理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一些人可能对催眠状态感到不适,或对暗示不敏感。

此外,催眠并不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对于一些严重的心理障碍,如精神病和重度抑郁症等,催眠并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在实践中,催眠心理疗法通常需要有专业培训和资质的治疗师进行指导。

治疗师需要建立良好的治疗信任关系,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催眠心理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专注与放松、提高暗示性、解离意识、认知扭曲和想象力的运用,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并改变其心理和行为问题。

催眠心理疗法在一些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中有积极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问题。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持续睡眠的现象,严重的话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治疗失眠可以采用药物、心理咨询、健康生活方式等多种方式,而从心论治失眠则是一种较为综合和深入的方法。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议从心论治失眠的重要性和方法。

从心论治失眠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人们改变对失眠的态度和观念。

大部分失眠者都有一种对失眠的恐惧感,他们担心失眠会导致自己无法工作和生活,进而导致更加紧张和焦虑。

失眠本身就是一个因为压力和焦虑而产生的问题,对失眠的担忧只会加重这种心理负担,进而加重失眠的症状。

通过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失眠者改变对失眠的态度和观念,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从心论治失眠还包括改善失眠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很多失眠者都伴随着压抑、焦虑、自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失眠的症状。

在治疗失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失眠者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提升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常见的方法包括心理咨询、心理干预和认知行为疗法等,通过调整心理状态和情绪,达到改善失眠的目的。

健康生活方式也是从心论治失眠的重要方面。

合理的作息时间、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放松等,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症状。

人们应该调整生活节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在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睡眠。

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消耗体内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帮助人们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从心论治失眠是一种较为综合和深入的方法。

通过帮助失眠者改变对失眠的态度和观念,调整心理状态和情绪,改善生活方式等,可以有效地治疗失眠,改善睡眠质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对于失眠者来说,从心论治失眠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指南

心理治疗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指南

心理治疗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指南在医学心理学领域,心理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应用广泛且有效。

睡眠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探讨心理治疗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并提供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指南。

第一部分:睡眠障碍概述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入睡、保持睡眠或获得满意的睡眠质量的问题。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分类,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睡眠呼吸暂停症、睡眠反应时间过长和睡眠时疼痛等。

睡眠障碍会导致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以及身体健康问题,因此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部分:心理治疗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2.1 认知行为治疗(CBT)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睡眠障碍的治疗中。

CBT的基本理念是通过调整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改变其睡眠问题。

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会与患者一起探索其睡眠障碍的原因,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在床上进行非睡眠活动等。

2.2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学习深度放松技巧来改善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常常与呼吸控制和想象力训练相结合,帮助患者减少身体紧张和烦躁情绪,从而提高入睡质量和睡眠深度。

2.3 心理教育心理教育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向患者提供有关睡眠健康的信息和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理解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

心理治疗师可以向患者介绍关于睡眠的基本知识,例如每晚需要的睡眠时间、睡眠周期的特点以及对睡眠的误解等,以增加患者对睡眠问题的认识。

第三部分: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指南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指南旨在为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提供指导,以确保他们在睡眠障碍的治疗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以下是医学心理学的实践指南的几个主要方面:3.1 评估和诊断在治疗睡眠障碍之前,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是必不可少的。

心理治疗师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睡眠问题、病史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睡眠的因素,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分析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心理干预介绍心理干预是一种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进行干预的治疗方法。

在失眠症治疗中,心理干预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催眠治疗和心理放松训练等。

二、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患者的错误认知和消除不良行为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以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减少失眠症患者的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问题,提高睡眠效果。

2. 催眠治疗催眠治疗利用暗示和想象,帮助患者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研究发现,催眠治疗可以显著缩短失眠患者入睡时间,增加睡眠总时间,并提高睡眠质量。

3. 心理放松训练心理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肌肉松弛和想象放松等技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

研究发现,心理放松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和焦虑程度。

三、心理干预的优势1. 无副作用心理干预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相比于药物治疗,不存在药物依赖和副作用问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无任何伤害。

2. 效果持久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质量,从根源上解决失眠问题,治疗效果持久。

3. 个性化治疗心理干预基于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针对不同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个性化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四、心理干预的局限性1. 需要专业人员心理干预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包括心理治疗师和临床心理医生等。

而专业人员的稀缺和费用等因素可能限制了心理干预方法的普及。

2. 治疗周期较长相比于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的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

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

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1.引言1.1 概述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的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失眠问题,传统医学中有一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即养心安神法。

这种方法通过调节人体的心理状态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从根本上治疗失眠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以期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理解。

通过深入研究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失眠的形成原因,从而为其治疗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探讨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其次,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失眠的机理以及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原理。

在失眠的机理部分,我们将讨论失眠的定义、病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生理机制。

在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原理部分,我们将介绍养心安神的概念、原理和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失眠的产生机制,为更有效的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养心安神对治疗失眠的机理,以及分析其原理。

通过深入研究失眠的机制,为治疗失眠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此外,本文也希望通过对养心安神的治疗原理进行分析,揭示其对失眠的作用方式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通过深入探讨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我们有望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对养心安神治疗失眠的机理进行展望,有望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2.正文2.1 失眠的机理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等症状。

失眠的机理非常复杂,目前科学家们还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

浅议从心论治失眠失眠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失眠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扰,严重的失眠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针对失眠问题,有很多治疗的方法,而从心论治失眠则是一种比较温和、自然的方式。

本文将从心理角度来浅议从心论治失眠的方法和效果。

我们需要了解失眠是怎么一回事。

失眠是指在睡眠时间内,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或睡眠质量不好,导致白天精力不足。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环境噪音、过度疲劳等。

而从心论治失眠的理念,就是通过调节自己的心态,缓解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那么,具体来说,如何从心论治失眠呢?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放松心情来缓解失眠。

因为很多时候,失眠是由于工作压力、情绪紧张等因素导致的。

我们可以通过做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比如听一首柔和的音乐、看一本轻松的书籍、或者和朋友聊聊天,来放松自己的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有助于入睡。

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作息习惯来帮助改善失眠。

比如规律作息,尽量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起床。

还可以通过一些运动来放松身体,比如散步、瑜伽等,帮助身体疲惫,进而促进入睡。

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东西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难以入睡。

还有睡前不要吃太饱,也不要吃太辣、太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睡眠。

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有效的从心论治失眠的方法。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失眠患者分析自己的心理问题,找到失眠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治疗措施,改善睡眠质量。

与此一些心理疗法也能有效缓解失眠问题。

比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都可以帮助失眠患者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习惯,缓解睡眠问题。

通过上述方法,相信很多人可以从心论治失眠问题。

这些方法不仅温和自然,而且对身体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是一种健康的治疗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严重的失眠问题,还是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因为失眠有时也可能与身体疾病有关,需要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心理学与催眠治疗: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

心理学与催眠治疗: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

心理学与催眠治疗: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引言:-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催眠治疗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催眠状态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身心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催眠治疗的原理和效果,并讨论其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应用一、催眠治疗的原理:1. 定义催眠:催眠是一种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状态,通过催眠师的引导和建议,患者能够进入一个放松且易于接受思想建议的状态。

2. 催眠的状态:在催眠状态下,人们意识上的活动减少,同时对建议和指示更加敏感和易接受。

这种状态下,人们的大脑频率降低,进入阿尔法波节律。

3. 催眠的原理:催眠是通过改变个体的意识和思考方式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果。

催眠师通过提供建议和暗示来帮助患者调整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二、催眠治疗的步骤:1. 准备阶段:催眠治疗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催眠师与患者进行初步的交流,了解患者的问题和需求。

同时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和目标。

2. 催眠诱导:催眠师通过声音、肢体动作和建议引导患者进入催眠状态。

这可以通过声音轻柔的音调和患者的目视集中实现。

3. 催眠加深:一旦患者进入催眠状态,催眠师会继续通过建议和暗示加深患者的催眠状态。

通过引导患者深度放松和专注于催眠师的声音,加强催眠效果。

4. 催眠疗程: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会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患者处理心理问题。

这可能包括图像化、回想、冥想等。

催眠师会针对患者的问题和目标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暗示。

5. 催眠唤醒:催眠师会逐渐引导患者从催眠状态中唤醒,回到清醒状态。

在唤醒过程中,催眠师会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暗示,帮助患者自信和放松。

三、催眠治疗的效果:1. 视觉和听觉注意力的改变: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放松思维并提高专注度。

这对于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自控力薄弱的人特别有效。

2. 情绪和心理疾病的缓解:催眠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处理心理创伤、恐惧、压力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和增强积极认知,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

用心理学治疗失眠症

用心理学治疗失眠症

用心理学治疗失眠症作者:硕博心理撰稿人路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因为失眠的困扰,你是否有过天都快亮了,仍然迟迟无法入睡的情形呢?睡眠不足就会分散你的注意力,甚至还会诱发抑郁症。

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通过心理学治疗失眠的方法吧。

用心理学知识治疗失眠的方法中有一种利用经典条件反射的现象来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证明了能代表“学习心理”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养了一只狗。

有一天巴甫洛夫发现自己的狗在吃饭前看到饭碗或听到送饭人的脚步就会流口水。

对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巴甫洛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决定做一项试验,想了解狗在有食物和没有食物时各有何种反应。

他的实验条件极为严格。

狗是非常灵敏的动物,观察员发出的微小的声响和瞬间的眨眼动作,甚至是光线的移动都能分散它的注意力。

所以巴甫洛夫需要制造与外界刺激完全隔离的实验室。

实际的实验条件比图上所示的条件更复杂、更严密。

巴甫洛夫在喂狗之前总是先让它听到铃声响。

刚开始狗对铃声完全没有反应。

当持续坚持先敲铃,再发狗粮的措施以后,狗只要一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

没有任何关联的铃声和流口水,通过“饭”这个媒介形成了新的关联,这种现象叫做“经典性条件反射”。

失眠也可以利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理论进行治疗。

重要的是失眠也要像铃声和流口水一样建立起某种联系,把床和睡眠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

对普通人来说早已建立了这种牢固的联系,但是对失眠者来说,这种联系非常脆弱。

为了重新建立床和睡眠的牢固联系,首先要遵守以下几个事项。

第一,禁止在床上做其他行为。

如果经常在床上做除了睡眠之外的其他活动,那么床和其他活动经常取得了一种联系,最终会建立起比床与睡眠之间更牢固的联系,最后只要一躺在床上就想做其他行动,自然的影响到睡眠。

第二,如果不困,千万不要上床躺。

有时候人们即使睡不着,也要为了入睡坚持躺在床上。

这时候你会很自然的想到其他事情,使睡眠与床失去联系,建立起床与其它念头之间的联系,并且因你对睡眠的执着和担心紧张,促使你无法入睡。

睡眠障碍的应用心理学评估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应用心理学评估与治疗方法

睡眠障碍的应用心理学评估与治疗方法睡眠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许多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睡眠障碍,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这些睡眠障碍不仅会给人的生活造成困扰,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用心理学评估与治疗方法在解决睡眠障碍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应用心理学评估方法1. 病史采集与分析在睡眠障碍的应用心理学评估中,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与分析。

通过询问患者的就寝习惯、睡眠环境、睡眠质量以及任何可能影响其睡眠的因素,从而获取相关信息,有助于评估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压力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精神问题,帮助分析睡眠障碍的原因。

2. 睡眠日志的记录睡眠日志的记录对于评估睡眠障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患者可以在每天清晨醒来后,记录前一晚的睡眠情况。

包括入睡时间、醒来时间、夜间醒来次数、入睡难易程度,以及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等。

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医生分析睡眠模式和问题的特点,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睡眠监测仪器的应用睡眠监测仪器是评估睡眠障碍的重要工具。

其中,多导睡眠恢复电极是常用的一种。

它可以记录患者的脑电图、眼球运动、肌电图等睡眠特征指标,帮助确定患者的睡眠阶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表现。

通过分析和解读这些数据,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睡眠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应用心理学治疗方法1. 睡眠卫生教育睡眠卫生教育是睡眠障碍治疗的首要步骤之一。

医生可以向患者传授正确的睡眠知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午睡过长、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等。

此外,医生还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如避免饮酒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以及建立放松的睡前活动等,从而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睡眠障碍的治疗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认知行为疗法(CBT)常被应用于治疗失眠。

通过CBT,可以帮助患者重塑错误的睡眠观念和行为,建立积极的睡眠信念。

心理催眠实验报告

心理催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催眠是一种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起源于19世纪。

催眠状态下,个体容易接受暗示,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

近年来,催眠在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催眠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验证催眠在心理治疗中的效果。

二、实验目的1. 探讨催眠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2. 验证催眠在心理治疗中的效果;3. 为催眠在心理咨询、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招募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无精神疾病史,身心健康。

2.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30名志愿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心理状态。

(2)对实验组进行催眠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疏导。

(3)催眠治疗过程:由专业催眠师进行,包括放松训练、暗示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

(4)催眠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心理状态变化。

(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无显著差异。

2. 催眠结束后,实验组在心理测试中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催眠对个体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3. 在催眠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在问题解决训练中的表现优于对照组。

五、实验分析1. 催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个体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素质。

2. 催眠治疗在心理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3. 催眠治疗在心理咨询、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结论1. 催眠对个体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能够改善个体的心理素质。

2. 催眠治疗在心理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为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3. 催眠治疗在心理咨询、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七、实验建议1. 进一步研究催眠治疗在不同心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

2. 探讨催眠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

3. 培养专业催眠师,提高催眠治疗的质量。

浅述失眠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浅述失眠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浅述失眠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摘要:在如今,我国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而且社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出现失眠的状况非常常见,这也是造成人们出行失眠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相关部门数据统计,在我国六个城市调查的四种不同的职业,其中存在睡眠障碍的约占调查总人数的9.38%,其中失眠是主要的类型之一,约占92%,由此可见,我国人民失眠症的状况是非常严重,加强对失眠症的治疗势在必行。

本文提出利用心理治疗的方式来对失眠症进行治疗,从而改变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失眠症的治疗效果,解决人们当前的主要困扰。

关键词:失眠症;心理治疗;心理特征一、失眠患者的心理特征失眠是指患者某一段时间内睡眠的质和量发生变化,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出现问题,而且大部分人都缺乏自我满足的体验,对失眠过于恐惧,从而恶化了失眠的后果,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对患者的心理收到了巨大的打击。

通过对失眠患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发展大部分都会边线处已于、神经衰弱等症状,将外部带给自身的压力压制在心中,而不是向外发泄,长期以往使得自己所受的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自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失眠患者在入睡的时间点严重的缺乏睡眠的那种感觉,并且在入睡前会出现种种焦虑,从神经上的不适慢慢的转为生理的不适,随着时间的不断加长,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所以说,失眠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存在诸多的副作用,找到一种新型的失眠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二、失眠症的心理治疗上文提到,目前的失眠病症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但是其治疗效果不好,而且伴随着诸多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心理治疗方法来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对患者的思维进行开导,从而改变对睡眠的看法,并采取其他的一些有效的方式帮助患者更加容易入睡,改善失眠症状。

一般来说,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劝说开导法、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森田疗法等等,下文分别对上述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心理疗愈经典案例

心理疗愈经典案例

心理疗愈经典案例
1.玛丽安的治疗之旅:玛丽安是一位曾经遭受过虐待的女性,她的心理创伤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治疗。

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坎坷的心理治疗之后,玛丽安终于重获了自信和勇气,过上了积极健康的生活。

2. 亚历克斯的心理学治疗:亚历克斯是一位患有强迫症的年轻人,他的病症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通过心理学治疗,亚历克斯逐渐学会了处理自己的强迫症,并且获得了更好的自我掌控能力。

3. 艾米的心理治疗故事:艾米是一位失眠的年轻女性,她的失
眠问题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工作。

通过接受心理治疗,艾米逐渐学会了放松和自我调节技巧,她的失眠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4. 约瑟夫的心理治疗之路:约瑟夫是一位曾经遭受过心理创伤
的退伍军人,他的创伤一度让他不得不住进了精神病院。

通过心理治疗,约瑟夫得以重新恢复自己的心理健康,他的生活也重新走上了正轨。

5. 玛丽的心理治疗经历:玛丽是一位曾经患有恐惧症的女性,
她的恐惧症让她无法正常生活。

通过接受心理治疗,玛丽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恐惧症,并且逐渐获得了更加自信与独立的人生。

- 1 -。

心理医生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医生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医生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医生治疗失眠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认知行为疗法(CBT):此方法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睡眠习惯和不适当的睡眠观念,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和正常的睡眠观念。

2. 睡眠限制疗法:此方法通过限制患者的睡眠时间,逐渐增加睡眠时间,调整患者的睡眠节律,提高睡眠效率。

3. 睡眠卫生指导:心理医生通过教导患者关于睡眠环境和睡前行为方面的良好习惯,如建立固定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

4.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帮助患者消除压力和焦虑,促进放松入睡。

5. 噪声治疗:使用白噪声、自然声音等噪声来遮盖环境中的噪音,帮助患者更好地入睡和保持睡眠。

6.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识别并处理潜在的情绪问题和压力源,以减少失眠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失眠原因和表现可能不同,因此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催眠心理疗法的基本原理

催眠心理疗法的基本原理
南锡学派 沙可创立了巴黎学派。
(四)其它关于催眠的理论和观点 (五)中国对催眠术的理论研究
1909年在日本创立的“中国心灵俱乐部”。
整理ppt
2
二、催眠心理疗法的实质 ——“感应”中的暗示作用
(一) 理论基础 1.精神分析理论 ①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s) ②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霍妮(Horney,K) 2.人际关系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和琼斯 3.生理心理整体结构理论
磁术”。 代表作:《论行星对人体的影响》。
整理ppt
1
(二)现代催眠术的真正创始人是 ——十九世纪英国外科医生詹姆斯·布雷德。 代表作:1843年《神经睡眠的理论基础》。
(三)催眠问题为世人所普遍关注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精神病理学家李厄保和
神经学家沙可。 李厄保代表作:1866年《睡眠及其类型状态》
整理ppt
14
整理ppt
3
(二)生理基础 催眠心理疗法的生理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三)心理基础 催眠心理疗法的心理基础是暗示作用。
三、催眠心理疗法的生活心理效应 (一)催眠状态下的生理效应 (二)催眠状态下的心理效应
整理ppt
4
四、催眠心理疗法的适应症与治疗原则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胃” (一)主要适应症 1.神经官能症(神经症)
而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 3.人格障碍(病态人格、异常人格) 是长期的个体心理特征的异常发展,除了情
绪与行为活动表现异常以外,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和 其他心理机能的异常。
①偏执型 ②情感型 ③分裂型 ④暴发型 ⑤强迫型 ⑥癔症型 ⑦悖德型
整理ppt
6
4.性变异(性变态、性倒错) 是与生殖没有直接关系,性欲的对象与满足性欲

心理学对失眠问题的解释与治疗

心理学对失眠问题的解释与治疗

心理学对失眠问题的解释与治疗睡眠是人类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失眠问题却是很多人无法避免的困扰。

心理学认为,失眠问题并非单纯的生理问题,更多的是与心理状态、情绪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因素,心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的解释和治疗方案。

失眠问题的解释大部分的失眠问题是与精神因素有关的。

心理学将失眠问题分为两类: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

原发性失眠是指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导致的睡眠障碍,继发性失眠则是由于各种不同的身心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

1.原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的原因可能是身体上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甲亢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身体疾病都会导致失眠问题。

大多数原发性失眠是由于精神问题引起的,如自我调节不当、长期的情绪焦虑、紧张以及生活中的压力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人的神经系统,导致失眠。

2.继发性失眠继发性失眠是由于某些生理或心理问题导致的,如焦虑、抑郁症、创伤、药物或酒精滥用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人的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进而产生失眠问题。

失眠的治疗由于失眠问题不同于其他疾病,其治疗方案也不同。

心理学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针对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案。

它主要的原理是帮助患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认知行为疗法的重点在于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和情绪调节技巧,从而缓解失眠问题。

2.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一种让患者进入深度放松状态的治疗方案。

这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催眠疗法虽然是一种可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需要具备专业的催眠师为患者进行治疗。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被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案,常用的有安眠药、抗焦虑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压力,促进人的睡眠,但必须经过医生的开具才可使用。

4.改善睡眠环境改善睡眠环境也是一种互辅相成的治疗方法。

调整睡眠环境,如安静、温馨、光线适当、气氛安定、卫生等,可以有效缓解失眠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10-10作者简介:张瑶(1982-),女,陕西西安人,主管护师,从事医学心理学研究。

试用心理学原理治疗失眠症张瑶(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军人特诊中心,西安710032)一、睡眠的重要性睡眠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足够时间和高质量的睡眠也是健康身体的重要保证。

人在睡眠中得到大脑和躯体的放松,对于生理和心理的调节都有重要作用。

心理学有相关的实证研究证明,短时间的睡眠剥夺会使人注意力涣散,而长时间的睡眠剥夺会改变人的思考甚至人格。

国内有学者将睡眠的重要性概括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恢复精力;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促进长寿;保护人的心理健康。

二、失眠的定义及成因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求,其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频繁觉醒、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梦或早醒、睡眠时间减少等。

患失眠症的患者病情持续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见好转,长者持续数日而难以恢复。

失眠症通常还表现为对光和声音较为敏感,喜欢胡思乱想等[1]。

美国研究学者将失眠原因归纳为身体、生理、心理、精神和药理五个方面[2]。

身体的疾病和不适会造成失眠;生理的变化也会造成失眠,如环境改变使人难以适应;心理因素,如焦虑、不安、情绪低落、不愉快等也可引起失眠;一些食品和饮料也会导致失眠,如茶、咖啡、可乐等含有刺激神经的物质。

同样,对失眠的恐惧也会引起失眠[3]。

三、失眠的治疗失眠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目前对失眠的药物治疗,主要停留在人工合成的镇静、催眠药阶段,对于这些药物,长期服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戒断性反应等负面作用[4]。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针灸疗法、光疗法和心理疗法。

现在,我们主要讨论用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失眠症的治疗。

(一)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治疗失眠症我们需要先讨论一下安眠药的使用问题。

安眠药,主要指的是人工合成的镇静、催眠药。

对于安眠药的使用医学界一直存在争论,综合各种资料,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承认安眠药的副作用和成瘾性确实存在,即使现在比较先进并被广泛使用的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也不例外[1]。

另一方面,安眠药的副作用和成瘾性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和服用,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只要遵从医嘱,服用安眠药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小的。

也就是说,不是不能服用安眠药治疗失眠,而是如何科学使用的。

研究表明,睡前饮用牛奶、服用大枣还有一些食料方法如猪心枣仁汤,桂圆芡实粥等对于失眠也有一定的疗效且没有副作用。

我们可以建立安眠药与这些没有副作用的食物如枣奶(鲜奶和红枣熬制,有治疗失眠的作用)之间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安眠药(非条件刺激)→睡眠反应(非条件反射)安眠药(非条件刺激)+枣奶(条件刺激)→睡眠反应(非条件反射)枣奶(条件刺激)→睡眠反应(条件反射)具体的操作是,由医生告诉患者睡前喝枣奶对于治疗失眠有奇效,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患者的亲属在其饮用的枣奶中放一定量的安眠药,待安眠药发挥作用的时候,让患者到床上就寝,持续一定的时间,停止安眠药的投放,在患者就寝之前只服用枣奶,也能达到催眠的效果。

(二)综合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治疗失眠症我们注意到有些失眠症的患者,其症状表现,夜晚该睡觉的时候不能正常睡眠,而白天在工作和学习场所却昏昏欲睡。

用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原理解释,就是因为患者长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际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部分心理素质较差人群,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不能采取积极正确的应对方式,而忧虑、紧张、激动、思虑过多,进而造成失眠症。

失眠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苦恼,更严重危害患者健康。

失眠是睡眠主要障碍之一,主要从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森田疗法的原理讨论失眠症的心理治疗问题。

关键词:失眠;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森田疗法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91-02S h e H u i Y a n J i u ☆社会研究☆91Theory Researc h 学论理★★★★时间不能在床上睡眠,而对在工作或学习中睡觉这种不好的习惯给予了睡眠的奖励。

我们可以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奖励正常睡眠这种行为,惩罚白天工作和学习时间补充睡眠这种不良的行为,同时建立卧室床铺和良好睡眠的连接,而使睡眠状况得到改善,具体的程序是:1.除了睡觉以外,其他时间不要待在床上或卧室里,不在卧室做与睡觉无关的事情,但当有了睡眠欲望的时候,一定在床上进行或者坚持不睡觉;2.躺在床上较长时间仍无法入睡,必须起床离开房间,去做些温和的事,只在真正有了睡意时才上床。

即没有睡意坚决不在床上,打断睡不着和床的连接;3.不管前一晚睡眠状况如何,坚持定时起床,并保证白天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无论困意多严重都不补充睡眠;4.某一天晚上睡眠质量较高,奖励20—30分钟的睡眠时间。

上述要求就是使患者在非睡不可的时候才能上床睡眠,床和卧室对于失眠症患者来说就是一个辨别性刺激,随着成功睡眠次数增加的强化作用,床对于患者睡觉反应的条件作用会越来越强。

(三)运用森田疗法原理治疗失眠症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其核心理论思想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一种明显带有东方色彩的,并为国际公认有效的心理疗法[5]。

森田认为,人人都有神经衰弱、强迫、焦虑、恐怖等疑病素质,当人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症状上,感觉就会更敏锐,症状也会更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

对于很多失眠症患者,因其本身害怕失眠,把失眠症看得十分严重,而产生焦虑情绪,同时注意力关注于这种焦虑情绪,感觉反而更加明显,入睡也成了困难的事情。

对于这样的患者,一方面可以采取认知疗法,对患者说明失眠症是可以治疗的,并详细告知失眠的机制,说明短时间的睡眠不良不是严重的问题,减小患者对失眠的恐惧焦虑情绪;另一方面,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具体来说就是当焦虑的情绪出现而造成入睡困难的时候,接受这种症状不予抵抗,即使一夜未眠也带着正常的状态从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不把心理和躯体因失眠而产生的症状当成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加以注意,不去对抗这种心理和生理的不适,忍受痛苦,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上,努力做好应做之事。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就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律办事,任凭症状的存在。

四、小结三种方法的结合吸取各自特点,同时又相互促进: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想睡觉则一定要在床上睡,而没有困意时则不待在床上,强化了床这一辨别性刺激对于睡眠的操作性反射;枣奶与安眠药的经典性条件刺激建立,既结合药物治疗见效快的优点,使患者对于失眠的治疗有信心,对于“非药物治疗”有信任感,同时,避免了长期依赖药物治疗失眠症的副作用,治疗的关键在于枣奶和安眠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何时撤走安眠药是个关键的问题:撤除太早,条件发射建立不牢固;撤除太晚,患者对药物产生生理依赖;另外,撤走之后,已建立的枣奶与睡觉反应的条件反射会不会消退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注意,用心理学的方法治疗的失眠症一般指的是心因性失眠症,即患者心理问题造成的,其本身并没有生理上的失眠障碍,而睡眠本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患者仍然相信枣奶有效果,就是解决了心理障碍的问题,应该就能够正常睡眠;森田疗法的理论,重点在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不再关注于失眠的焦虑反而更加焦虑,同时结合认知疗法,让患者不再恐惧失眠,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亲属的鼓励非常重要,患者亲属应该时刻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断地告诉患者“你的失眠症有了极大的好转,这个方法十分有效”,让患者相信治疗的效果。

同时,结合这三种方法治疗失眠症,见效比较快,不会因为患者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而放弃治疗。

参考文献:[1]张远惠,袁强.失眠的诊断及治疗[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23(3).[2]周兰.失眠症治疗的最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1):116-118.[3]BootzinR.Nonpharmacologictreatmentofinsomnia[J].Jou-rnalofClinicalPsychiatry,1992,53(6):37-41.[4]徐峰,李经才.苯二氮卓对睡眠的调节作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7,24(2):68-72.[5]大原浩一,大原健士郎.森田疗法和新森田疗法[M].方明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责任编辑:石银)TreatmentofInsomniaBasedonPsychologicalTheoriesZHANGYao(ClinicforMilitarypersonnel,XiJingHospital,Xi'an710032,China)Abstract:Insomniaisaprimarytypeofsleepdisorder.Inthecurrentresearch,theauthortriedtodiscusstreatmentofinsomniabasedonpsychologicalprinciplesincludingclassicalconditioningtheory,classicalconditioningtheory,andMoritatherapy.Keywords:Insomnia;classicalconditioningtheory;classicalconditioningtheory;Moritatherapy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