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各种波的区别

合集下载

脑电图基本知识

脑电图基本知识

睡眠及刺激反应所见的波形:
– 驼峰波 – 睡眠纺锤波 – K—复合波
脑电图基本知识

六. 调节和调幅
– 调节是指脑波的基本频率出现的规律性与稳
定性而言。 – 调幅是指脑波的基本频率的波幅变化的规律 性
脑电图基本知识

脑电图描记技术和导联方法
– 电极及其放置: 部位 数目 导联
脑电图基本知识

异常脑电图的基本特征
– 基本波异常: 分布异常 对称性异常 稳定性异常 反应性异常
脑电图基本知识
– 基本波频率异常: 慢化α波节律 异常快波节律 高波幅快波 广泛性快波 药物性快波 慢波节律 单型性慢波节律 多型性慢波节律
脑电图基本知识

异常反应:
– – – – – – 早期突破 延缓反应 出现异常脑波 阵发性节律异常 不对称性反应 出现手足抽搦、癫痫大、小发作、意识障碍
脑电图基本知识
– 注意事项: 标准 容易出现的条件 终止的原因 综合考虑
脑电图基本知识
–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 睡眠诱发试验 – 美解眠诱发试验
波又出现 – 在正常阈值以下的刺激即出现临床发作
脑电图基本知识

异常EEG的形式
– 阵发性异常 节律性阵发异常 非节律性阵发异常 – 持异常 原发性两侧同步 继发性两侧同步 – 非对称性异常 – 广泛性异常 普遍性 弥漫性 – 局限性异常
– 特点: • 波型
波幅 电位差
脑电图基本知识

伪差
– 棘波型伪差 肌肉波伪差 心电伪差 电源开关的启闭所产生的伪差 金属义齿伪差
脑电图基本知识
– 慢波型伪差 眼动伪差

脑电节律的概念及四种波

脑电节律的概念及四种波

脑电节律的概念及四种波脑电节律是指人脑在安静状态下产生的电信号呈现出的特定频率和振幅。

人脑的活动可以用脑电图来记录和分析。

目前已经确认了四种不同频率的脑电节律,它们分别是δ波、θ波、α波和β波。

下面将从概念、特点、产生原因以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这四种脑电波。

一、δ波δ波是指脑电图中低频段的波形,频率在1-4Hz之间,波幅通常较大。

δ波主要出现在深度睡眠状态以及处于昏迷或颅内压增高的状态时。

因为δ波是表示大脑处于放松、修复状态的常态,所以经常能够发现δ波对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二、θ波θ波是指脑电图中4-8Hz频率范围的波形,通常在记录下来的脑电图中呈现较慢的、周期性的形态。

θ波主要出现在处于静息状态下或刚刚进入睡眠状态的人脑中。

θ波的增多和显著相关性,因为θ波通常与人处于放松、愉悦等状态时出现,所以可以用来辅助心理状态的诊断。

三、α波α波是指脑电图中8-13Hz频率范围下出现的波形。

α波表现处于放松状态下的大脑活动,这种放松状态可能是人处于休息、闭眼冥想等状态时出现。

α波本身的振幅大小会受到人的感知刺激、眼睛的开闭状态等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α波在入睡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到消失,所以人们经常使用这种波形来辅助睡眠质量的检测。

四、β波β波是指脑电图中13-30Hz频率范围的波形。

β波通常出现在处于专注、警觉、思考等状态时的人脑中。

β波通常伴随着肌肉运动的过程而出现,如使用鼠标、键盘等。

在注意力集中时,β波的频率和振幅往往增加。

总结:以上便是关于不同频率脑电波的介绍,每一种波形都有其特定的频率、振幅和产生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脑电图来了解人脑处于何种状态下,甚至可以用于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未来,我们很有可能可以通过脑电波的表现,来推断人类的某些内在状态,甚至控制脑电波,将人类的想象变成现实。

脑波的振幅、位相、分类

脑波的振幅、位相、分类

脑波的振幅、位相、分类更多技术⼲货第⼀时间送达脑机接⼝社区推荐搜索脑机接⼝MNEEEGLAB算法汇总数据脑电图脑电图是由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发性⽣物电活动。

以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将它以曲线的形式显⽰出来,即脑电图,也称为脑波。

⽬前的脑电设备已基本实现电脑化,脑电信号被数字化后存于计算机中,通过屏幕来显⽰或在计算机控制下打印出来。

脑波具有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断变化的特性,因此,脑波的电位(振幅)、时间(周期)及位相三者构成为脑电图的基本特征。

脑波的周期与物理学中正弦波的周期略有不同,它指的是⼀个波的波⾕(或波峰)到下⼀个波的波⾕(波峰)之间的时间,⽤毫秒(msec:millisecond)表⽰。

每秒钟出现的周期的数⽬称为频率,⽤Hz表⽰。

在脑电图上,除形态类似正弦波的波形外,还可见到由不同周期的脑波重叠在⼀起所构成的复合波。

脑波的振幅脑波的振幅通常是从波峰划⼀条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并且与前后两个波的波⾕连线相交,此交点⾄波峰的距离称为脑波的振幅,⽤(µV)微伏表⽰。

采⽤这种计量⽅法的理由是,脑电图的基线常会不太稳定。

脑波的振幅主要决定于脑内发⽣的电活动的强度和参考电极的选择。

按照振幅的⼤⼩,通常将脑波分为四种类型:在25µV以下为低幅,25~75µV为中幅,75~150µV 为⾼幅,150µV以上为极⾼幅。

脑波振幅的变化⽅式可⼤致分为三种:①⾮常快的突然性变化如癫痫波;②短时间内(⼏⼗毫秒⾄⼏分钟)的变化,如闭⽬状态的睁眼,外界刺激及思维活动等引起的变化;③发育过程中或者随年龄增加出现的⼏天⾄⼏年的缓慢振幅变化。

脑波的位相脑波的位相⼜被称为脑波的极性。

通常的规定是,以基线为标准,波顶朝上的脑波称为负相(阴性)波,波顶朝下的脑波称为正相(阳性)波。

这⾥需要说明的是,在脑波的记录中,通常是把负电位记录在基线以上⽽正电位记录在基线以下的。

按照相位的情况,脑波就有单相、双相或多相之分。

脑电图

脑电图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借助于金属电极和导电胶从颅外头皮表面引导的可记录到的皮层自发电位图形。

人类脑电图由德国精神病学家伯格(Berger)于1924年在其子的头部第一次记录下来,于1929年发表了论文,并开始应用于临床。

正常脑电图的基本波形脑电图的波形很不规则,其频率变化范围在正常人每秒约在1~30次左右,通常将此频率范围分为4个波段,如下表:脑电波的波段各波段不仅频率不同,而且在振幅、起源及机能等方面也不同。

δ波频率为每秒0.5~3.5次,振幅为20~200微伏。

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是记录不出δ波的。

成人只有在深睡的情况下才可记录出δ波。

一般在颞区与枕区引出的δ波比较明显。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振幅约为100~150微伏。

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也记录不出θ波,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出θ波。

θ波的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

如在清醒成人的脑电图中出现θ波表示不正常。

一般在顶区与颞区引出的θ波较明显。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振幅为20~100微伏。

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相当恒定。

在头部任何部位皆可记录到α波,但以在枕区及顶区后部记录到的最为明显。

α节律与视觉活动有关。

α节律在清醒安静闭目时即出现,并可具有时大时小的波幅变化,即波幅呈现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规律性变化,形成所谓α节律的“梭形”。

每一“梭形”持续时间约1~2秒。

睁眼、思考问题或接受其它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出现快波,此现象称为“α波阻断(αblock)”。

如再行安静闭目,则α波又会重新出现。

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振幅5~20微伏。

安静闭目时只在额区出现β波。

如果睁眼视物、突然受到声音刺激或进行思考时,在皮层其它区也会出现β波。

所以β波的出现一般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在实际记录的脑电图中,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节律,常是一种以上不同节律的波同时存在,尤以α波与β波同时在一个部位出现的情况较常见,此时,β波常重叠在α波上。

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一。

四种基本脑波四种基本脑波是:δ波(DELTA/δ wave),θ波(THETA/θ wave),α波(ALPHA/α wave)和β波(BETA/β wave)。

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

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θ 波:持续时间为1/8—1/4秒的一种脑电波成分。

把频率为4—8赫芝的脑电波节律称为θ节律(θrhyt-hm)。

它与δ波一样,在正常人睡眠时出现,若觉醒时出现与α波同样程度的振幅,则属于不正常现象。

但青年女性有时在觉醒时可看到低振幅的θ波。

儿童在觉醒期间,特别是在不快、沮丧状态或从睡眠中觉醒过来时等情况下也可看到θ波。

δ波是脑电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持续时间长于1/4秒。

频率在4Hz以下的脑电波节律称δ节律(δ rhythm)。

成人的δ波只在睡眠时出现,如果非睡眠时出现,则属异常。

但在幼儿非睡眠时也可出现。

α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

在脑波中α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

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α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α脑波,因此关于α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α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

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α脑波。

δ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θ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α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

β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

δ脑波振荡频率0—4赫兹/秒,θ脑波4—7赫兹 /秒,α脑波8—13赫兹/秒,β脑波13—40赫兹/秒。

当然还有其他的脑电波的存在,但那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意外的刺激等。

脑电图基本知识

脑电图基本知识

6)帮助肝昏迷早期诊断,肝病者 EEG出现三 相波,提示肝昏迷。其它代谢性脑病有时也可 见三相波,应结合病史及其它检查确诊。
7)帮助确定晕厥为颈动脉过敏性,做EEG时加 做压颈动脉窦试验,额叶出现慢波伴心率减慢 、血压降低、头晕肢麻等不适
8)重复检查有助于脑血管病或脑肿瘤的区别 。
脑血管病一般数周后好转,脑肿瘤多继续恶化

2 禁忌症:1)头皮外伤严重、广泛或 开放性颅脑外伤无法安放电极或可能因 检查感染者。2)不易搬动的病情危重患 者而脑电图机不能移至床旁检查者。3) 极度躁动不安、当时无法时其镇静配合 检查者。

三 影响脑电图的因素
1.外界各种刺激或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抑制而 出现β活动。 2.酸碱平衡紊乱:碱中毒可出现高波幅慢活动 ;酸中毒可出现频率增快波幅增高。 3.电解质紊乱:钾、镁离子↑可是脑波频率增 快,钠、钾离子↓ 或钙离子↑出现慢波。 4.血糖:血糖降低先是α节律变慢,而后依次 出现θ波及δ波;血糖过高脑波频率略快。 5.代谢率增加时可出现α波频率增快。 6.缺氧:先是α节律变慢,随后出现慢波,严 重时出现平坦活动。

正常成人睡眠脑电图
各睡眠阶段脑电图特征
国 际 分 期 程度分期
脑电图特点
N S1 浅睡眠期 α 波消失,脑电图为低幅θ 波和δ 波的混和节律,后期出现顶尖波 R
E S2 轻睡眠期 在S1脑电图改变背景上出现的梭形波和K综合波 M S S3 中睡眠期 梭形波和高波幅慢波
S4 深睡眠期 持续高波幅慢波 R E M S 清晨睡眠期 低幅θ 波和快波
5.剥夺睡眠:与正常睡眠相比睡眠不足本身能 增加诱发的程度,在睡眠剥夺进行睡眠诱发试 验能使癫痫相关异常放电的阳性率提高24%,故 患者检查时最好有一定程度睡眠不足。

脑电波分类

脑电波分类

脑电波分类之巴公井开创作脑电图的频率变更范围大约在1~30次每秒之间,通常按频率其分为4中类型波,即δ波,—频率为0.5~3次/秒,波幅为20~200微伏,正常成人只有在深睡时才可记录到这种波;θ波—频率为4~7次/秒,波幅约为100~150微伏,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到此波;θ和δ波统称慢波,清醒的正凡人身上一般记录不到δ波和θ波;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波幅为20~100微伏,α波是正常成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在清醒并闭眼时出现;β波—频率为每秒14~30次,波幅为5~20微伏,宁静闭目时只在额区出现,睁眼或进行思考时出现的范围较广,β波的出现一般暗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正常儿童的脑电图与成人分歧,新生儿以低幅慢波为主,随着年龄增大,脑电波频率逐渐增加①α波:频率8~13Hz,波幅10~100μV。

大脑各区均有,但以枕部最明显。

α节律是成人和较大儿童清醒闭目时主要的正常脑电活动,小儿的α涉及节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

②β波:频率14~30Hz,波幅约5~30/μV以额、颞和中央区较明显。

在精神活动,情绪兴奋时增多。

约有6%的正凡人即使在精神安定和闭目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仍以β节律为主,称之为β型脑电图。

③θ波:频率4~7Hz,波幅20~40μV。

④δ波:频率0.5~3Hz,波幅10~20μV。

常在额部出现。

θ波和δ波统称慢波,罕见于正常婴儿至儿童期,以及成人的睡眠期。

慢活动增多或出现局灶性慢波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EEG是癫痫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工具,尽管高分辨率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学在不竭的发展,但在癫痫的诊治中EEG始终是其他检测方法所不成替代的。

EEG 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概括有以下几点:确定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确定可能的癫痫综合征;有助于发现癫痫的诱发因素。

EEG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评估单次无诱因的癫痫发作后再次发作的风险性;评估何种类型的抗癫痫药可能最有效;评估有无外科手术适应症,确定发作起源部位;寻找认知功能受损的原因;判断临床行为变更是否为非惊厥性持续状态;评估抗癫痫药撤药后复发的风险性等。

脑电图基础知识科普(简单易懂)脑电波睡眠快波脑电图

脑电图基础知识科普(简单易懂)脑电波睡眠快波脑电图

脑电图基础知识科普(简单易懂)脑电波睡眠快波脑电图一、国际 10-20 系统二、导联设置单极导联:各记录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理论上参考电极为零电位)。

双极导联:两个记录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三、诱发试验睁闭眼试验:诱发某些枕叶癫痫或全面性癫痫的放电;过度换气:诱发癫痫样放电和(或)发作,特别是失神发作;闪光刺激:诱发光敏现象或诊断光敏性癫痫;睡眠诱发:对各种癫癎样放电都有较好的诱发效果;四、脑波分类比α 波快的叫做快波,比α 波慢的叫做慢波。

δ(delta)波:0.5~3 Hz(不足 4 Hz);Θ(theta)波:4~7 Hz(不足 8 Hz);α(alpha)波:8~13 Hz(不足 14 Hz);中间快波:14~17 Hz(不足 18 Hz);β(beta)波:13~34 Hz(不足 35 Hz);γ(gamma)波:35 Hz~。

五、波幅从一个波的波顶引一条垂直于基线的直线,此线与波的起点与终点连线相交,其交叉点至波顶的距离为该波的波幅,通常1 mm 高度表示10μv六、波形根据脑波沿基线偏转的次数分为:单相波、双相波和三相波;根据波形分为:正弦样波、多形性波、弓形波(梳状波)、棘波、尖波;由2个或2个以上相连续的波组成复合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多棘波、多棘慢复合波。

七、极性和位相八、脑波的空间分布全面性(generalization):脑波活动出现在双侧半球的各个脑区,左右半球相应区域频率及波幅基本对称,但前后脑区的波幅可有差别;弥漫性(diffuse):脑波活动出现在双侧半球的各个脑区,但波形、波幅或频率有不固定、非持续性的不对称及不同步现象;局灶性(location or focus):限局在某一局部的特殊脑电活动,可涉及不同的范围。

一侧性(unilateral):出现于一侧半球或以一侧半球为主的异常电活动;对称性 (symmetry):双侧大脑半球各对应区域脑电活动的波形、波幅、位相和频率基本相同(反之为非对称性);九、脑波的出现方式散发 (random):单个无规则出现的脑波;阵发 (paroxysm):突出于背景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脑波;节律(rhythm):三个或三个以上波形、频率、波幅相似的脑波连续出现;短程:小于 1 秒;中程:1~3 秒;长程:大于 3 秒;周期性(periodic):某种突出于背景的脑波或波群以相似的间隔重复出现十、睡眠与 EEG觉醒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活动有关。

脑电波的波形是怎样的

脑电波的波形是怎样的

脑电波的波形是怎样的
脑电波的波形有多种,主要包括α、β、θ和δ波四种。

其中,α波的频率为8-13Hz,幅度为20-100μV,常表现为波幅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反复变化而形成α波的梭形。

α波在枕叶皮层最为显著,成年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立即消失而呈快波,这一现象也被称为α波阻断。

β波的频率为14-30Hz,幅度为5-20μV,在额叶和顶叶较显著,是新皮层处于紧张活动状态的标志。

θ波的频率为4-7Hz,幅度为100-150μV,是成年人困倦时的主要脑电活动表现,可在颞叶和顶叶记录到。

δ波的频率为0.5-3Hz,幅度为20-200μV,常出现在成人入睡后,或处于极度疲劳或麻醉时,在颞叶和枕叶比较明显。

此外,脑电波的波形还包括慢波、棘波、复合波等。

慢波通常出现在儿童脑电图中,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

棘波和复合波则是异常波形,可能出现在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中。

正常成年人的脑电图在清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以8-12Hz的α波为主要波形,而不同部位的脑电波波形也有所不同。

脑电图结果的判定

脑电图结果的判定

脑电图结果的判定(协和医院)[正常脑电图的判定]一、成人觉醒是的正常成人脑电图是以α波为基本波和间有少量散在快波和慢波组成。

(1)基本波α波或以α波为主,分布正常;两侧对称,左右对称部位的α波频率差不应超过20%,波幅差在枕部不超过50%,其它部位不超过20%;波幅不应过高,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觉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2)慢波为散在低波幅慢波,主要见于颞部,多为θ波,任何部位均不应有连续性高波幅θ或δ波。

(3)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

无异常电活动。

(4)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等。

二、儿童相对于成人,背景活动较慢,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而不同,一般来说,8岁儿童的α波若低于8Hz应视为异常。

(1)基本波觉醒时脑波的基本频率与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平均值相比,其频率差不大于2CPS。

(2)慢波慢波为非局灶性,也广泛性高波幅波群。

(3)过度换气在过度换气中,脑波频率变慢,波幅升高,两侧应大致对称。

(4)睡眠脑波睡眠波一般应两侧对称。

(5)无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等。

另外,6Hz的棘慢综合波,小尖棘波,6-7CPS和14CPS的正相棘波,节律性中颞放电不应视为异常。

[异常脑电图的判定]一、成人(1)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的慢波混入。

(2)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缺乏反应。

(3)基本节律的波幅明显不对称,两侧波幅相差>50%。

(4)超过正常量的慢波活动,特别是局灶性出现时。

(5)觉醒和睡眠描记中有肯定的棘波/棘慢或尖慢综合波。

(6)高波幅的慢波、快波爆发的出现。

过度换气中出现两次以上的暴发性活动。

(7)睡眠时出现的顶部尖波、睡眠纺锤、K综合波明显不对称。

二、儿童如果不符合或有异于该年龄组正常脑电图式样,即为儿童异常脑电图。

应熟悉儿童在各个年龄组脑电图表现。

[脑电图结果的描记]1.正常范围与相应年龄正常脑电图无异。

关于α、β、δ、θ、κ型脑电波的意义(含对比表格)(整理).pptx

关于α、β、δ、θ、κ型脑电波的意义(含对比表格)(整理).pptx
人脑和动物脑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脑不仅是肢体运动和身体各系统生理活动的控制中 枢,更是思维和语言的器官,正是后者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人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半球, 两半球经胼胝体,即连接两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每一半球都有其自己独立的意识思想 链和自己的记忆。
美国罗杰斯佩里教授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 此荣获 1981 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奖。按照这一理论,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 意识活动区,左脑是理性脑,又称为言语脑,司掌言语、文字、符号、分析、计算、推理、 判断、构成、立体认识、推论的思考等,是我们读书、计算、作文时的动作重心,并且直接 指挥身体右部的运动机能,如右眼、右耳、右手、右脚等动作,也就是说,左脑遵从自己一 贯的原则,通过语言进行有序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
根据这一思路,科学家们潜心研究,找到了一些加强α波的方法,您不防也来试一试。 3.脑波原理
人脑每个细胞都包含有一个巨大的电化复合体和功能强大的微数据处理及传递系统,大 脑工作时,神经细胞中离子运动的运动产生电流,大脑 150 亿的神经元(脑细胞)不断释放 出微电流。大脑总的电流活动情况可以用脑电分析仪(EEG)测量记录下来,这种大脑电 流 活动的形态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由此产生了各种频率的脑电波。
左脑的功能,右脑的独特功能和无限的创造力它一点无法取代,因此右脑能力的强弱成为 IT 时代竞争制胜的关键。 2.α波究竟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经过大半个世纪的研究发现,人体的肌肉、神经,尤其是大脑都存在着电波, 人 的脑电波有 4 大类(α波、β波、θ波和δ波),其中的一大类即α波。我们到医院里 去做 脑电图时,医生先在你头部联上电极,然后让你先闭上眼睛“尽量不去思考”。眼睛 是人体 最重要的信息通道,闭上眼睛便可关闭 60%~70%的信息来源。医生让你“想个最 简单的事 物”(例如“意守丹田”之类),此时描记下的脑电波便是α,即阿尔法波(8— 14 赫兹), 在西方则称为“α节律”。

脑电图判读 ppt课件

脑电图判读   ppt课件

练习—脑波的名称、频率、波幅
由时限1/11ms,180 μV的尖波和由时限400ms, 250 μV的慢波构成的约2Hz的尖慢复合波。
PPT课件 50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9 脑电活动的出现方式——爆发性出现与非爆发性出现。 节律(rhythm):是指由频率大体一致、重复出现的波构成的脑 电图。
PPT课件
77
波幅差
a 波的波幅的递增、递减,左右同时出现,波幅 的左右差几乎没有,为左右对称性的。
PPT课件 78
波幅差
左侧脑电图的波幅比右侧低,左侧的波幅是右侧的
50 % ~60%
PPT课件 79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3)
3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脑电图的分 布 ( distribution ) 或 者 定 位 ( location )是指某个特定的脑电活 动出现在头颅上的哪个部位。
PPT课件
80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PPT课件
81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广泛性(generalized):出现于两侧脑电全部区域里 局限性(localized):出现于脑的某一部分 两侧性(bilarecal) 对称性(symmetrcal) 镜 灶(mirror focus)
PPT课件
82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PPT课件
33
棘波、尖波的极性
向上的棘波、尖波分别称为负相棘波、负相尖波。
PPT课件
34
棘波、尖波的极性
记录到向下的波峰分别称为正相棘波、正相尖波。
PPT课件
35
棘波、尖波的极性
棘波、尖波也有以正-负、负-正等连续 的组合出现。这些称为双相 性棘波或尖波。以正-负-正,负-正-负出现时称为三相棘波或尖波 。

脑电图的基本概念

脑电图的基本概念

本原理】将人脑的电活动经过头皮电极引导、放大并显示或记录下来的图形,称为脑电图(EEG)。

脑电图主要由各种节律性电活动组成。

根据频率(周/s或Hz)将脑波进行分类:α波:频率8~13Hz,波幅为10~100μV,是成年人安静闭目状态下的正常波形,在顶、枕区α活动最为明显,数量最多,而且波幅也最高。

β波:频率为14~30Hz,波幅为5~25μV,在额、颞、中央区β活动最为明显;其指数约为25%。

θ波:频率为4~7Hz,波幅为20~100μV,表示大脑处于深挚思维或灵感思维状态,是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波形,成年人瞌睡状态也会出现。

δ波:频率为0.5~3Hz,波幅为20~200μV,表示大脑处于无梦深睡状态,是婴儿大脑的基本波形,在生理性慢波睡眠状态和病理性昏迷状态也会见到。

频率的个体差异很小,波幅的个体差异较大。

影响脑波的因素很多。

正常脑波与年龄大小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快波越少,而慢波越多,且伴有基线不稳;年龄越大,则快波越多,而慢波越少。

但是,在50岁以后,慢波又继续回升,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基本频率慢波化。

脑波更受到意识活动、情绪表现以及思维能力等精神因素的影响。

α指数(α波占全部脑波百分比,安静、闭目时为75%)可以作为情绪表现的指标,情绪稳定而思维广博的人,α指数较高,情绪不稳定而狭隘偏激的人α指数则甚低。

α波易受外界刺激干扰,在睁眼时,α波会减弱或消失,即便是在黑暗的环境中,睁眼也会如此。

当人处于“怎么”“什么”“为什么”的惊疑状态时,由于网状结构上行激活作用的增强而导致去同步化,所以α活动也会受到抑制;若外界刺激持续存在,它又可以逐渐恢复。

α波的峰与两侧的谷大体上可连成为等腰三角形,若峰顶向左或右移位,破坏了等腰形态,则提示中枢处于疲劳状态。

α活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某些心理品质,如α节律优势者,易与人合作。

β波不受睁、闭眼的影响。

在睁眼视物、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惊疑恐惧或服用安定等药物时,β波活动急剧增多。

人的四种脑电波脑电波类型

人的四种脑电波脑电波类型

人的四种脑电波脑电波类型人的四种脑电波脑电波类型频率人的精神状态β波 ,4-,,波幅为5~25μV,在额、颞、中央区β活动最为明显;其指数赫兹约为25%。

SMR 感觉运动节律 , 属于我们清醒时的有意识状态下的生物脑电波, 智力的来源, 逻辑思考、计算、推理时推理時需要的波。

, 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感官世界上, 努力地想解決問題, 当β波过高时会压力很大、心里不适、紧张、忧虑、不自在α波 8 - 13赫波幅为10~100μV,是成年人安静闭目状态下的正常波形,在兹顶、枕区α活动最为明显,数量最多,而且波幅也最高。

, 意识清醒,身体放松, 想像力的来源, 创意灵感及直觉反映敏锐, 作白日梦的脑电波。

(学生), 能产生过目不忘的效果α波是(意识与潜意识层面)之间的桥梁,被科学界称为学习最佳状态波θ波 ,,7赫θ波振幅约为100,150微伏。

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也记兹录不出θ波,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出θ波。

θ波的出现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的一种表现。

如在清醒成人的脑电图中出现θ波表示不正常。

一般在顶区与颞区引出的θ波较明显。

是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波形,成年人瞌睡状态也会出现。

, 属于(潜意识层面)的波, 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 触发深层记忆,强化长期记忆, 存有记忆、知觉和情绪, 影响着态度、期望、信念、行为, 创造力与灵感的来源, 深睡做梦、深度冥想時, 心灵知觉、个人见识较强、个性强, 在科学界称θ波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δ波 1,3赫兹δ波振幅为20,200微伏。

在清醒的正常成人,一般是记录不出δ波的。

成人只有在深睡的情况下才可记录出δ波。

一般在颞区与枕区引出的δ波比较明显。

表示大脑处于无梦深睡状态,是婴儿大脑的基本波形,在生理性慢波睡眠状态和病理性昏迷状态也会见到。

属于(无意识层面)的波。

,, 是恢复体力的睡眠時所需要的。

, 直觉与第六感的来源。

, 与心灵层面及超自然现象有关科学界称δ波为最佳睡眠波α指数(α波占全部脑波百分比,安静、闭目时为75%)可以作为情绪表现的指标,情绪稳定而思维广博的人,α指数较高,情绪不稳定而狭隘偏激的人α指数则甚低。

脑电波分类

脑电波分类

脑电波分类脑电图的频率变化范围大约在1~30次每秒之间,通常按频率其分为4中类型波,即波,—频率为0.5~3次/秒,波幅为20~200微伏,正常成人只有在深睡时才可记录到这种波;θ波—频率为4~7次/秒,波幅约为100~150微伏,成人在困倦时常可记录到此波;θ和δ波统称慢波,清醒的正常人身上一般记录不到δ波和θ波;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波幅为20~100微伏,α波是正常成人的基律,在清醒并闭眼时出现;—频率为每秒14~30次,波幅为5~20微伏,安静闭目时只在额区出现,睁眼或进行思考时出现的范围较广,β波的出现一般表示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正常的脑电图与成人不同,新生儿以低幅慢波为主,随着年龄增大,脑电波频率逐渐增加①α波:频率8~13Hz,波幅10~100μV。

大脑各区均有,但以枕部最明显。

α节律是成人和较大儿童清醒闭目时主要的正常脑电活动,小儿的α波及节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

②β波:频率14~30Hz,波幅约5~30/μV以额、颞和中央区较明显。

在活动,兴奋时增多。

约有6%的正常人即使在精神和闭目时所记录的脑电图仍以β节律为主,称之为β型脑电图。

③θ波:频率4~7Hz,波幅20~40μV。

④δ波:频率0.5~3Hz,波幅10~20μV。

常在额部出现。

θ波和δ波统称慢波,常见于正常至儿童期,以及成人的睡眠期。

慢活动增多或出现局灶性慢波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价值EEG是癫痫诊断和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尽管高分辨率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学在不断的发展,但在癫痫的诊治中EEG始终是其他检测方法所的。

EEG 在癫痫诊断中的作用概括有以下:确定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癫痫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确定可能的癫痫综合征;有助于发现癫痫的诱发因素。

EEG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评估单次无诱因的癫痫发作后再次发作的风险性;评估何种类型的抗癫痫药可能最有效;评估有无外科手术适应症,确定发作起源部位;寻找认知功能受损的原因;判断临床行为变化是否为非惊厥性持续状态;评估抗癫痫药撤药后复发的风险性等。

脑电信号的分类与分析

脑电信号的分类与分析

脑电信号的分类与分析脑电信号是记录脑部神经活动的电信号,可以用于诊断脑部疾病、研究脑部功能、控制脑机接口等方面。

脑电信号的分析需要先将信号进行分类,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脑电信号的分类与分析方法。

一、脑电信号的分类脑电信号的分类可以根据频率范围、信号形态、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分类。

1、频率范围按频率范围分为不同的频段,包括δ波(0.5-4Hz)、θ波(4-8Hz)、α波(8-13Hz)、β波(13-30Hz)和γ波(30-100Hz)等。

不同频段的波形反映了脑部在不同状态下的电活动特点。

2、信号形态根据信号形态可以将脑电信号分为不同的波形类型,包括突波、阵发性棘波、枕区放电等。

不同的波形类型可以反映不同的脑部病理特征。

3、空间分布根据信号在头皮表面的空间分布,可以将脑电信号分为不同的脑电节律和事件相关电位。

脑电节律反映了大范围神经元的集体活动,事件相关电位反映了特定功能的神经元活动。

二、脑电信号的分析脑电信号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域分析、空间分析等。

1、时域分析时域分析主要包括留行波分析和时序分析两种方法。

留行波分析是指通过检测脑电信号中的峰值和谷值来描述波形特征。

时序分析则是指通过计算脑电信号的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来描述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

2、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指通过将脑电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并计算不同频段内的能量分布来描述脑电信号的频域特征。

常用的方法包括傅里叶分析和小波分析。

3、时频域分析时频域分析是指通过同时分析脑电信号的时间和频率信息,来更好地描述脑电信号的特征。

常用的方法包括连续小波变换、滤波器组小波分解、时频重构等。

4、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指通过对脑电信号在头皮表面的分布研究脑源性活动的空间位置。

常用的方法包括源定位技术、功率谱密度分析、共振分析等。

三、脑电信号的应用脑电信号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电图各种波的区别脑电图各种波的区别上海沪东医院张辉α波、清醒,安静,闭眼及正常血糖范围情况下出现β波、在睁眼和大脑皮层处在紧张活动状态时出现(即正常人白天工作时会出现的脑电波)κ波、进入慢波睡眠时出现δ波、成人入睡后,或成年人困倦时出现θ波、少年或成年人困倦时出现正常睡眠分为两个时相: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由一个慢波睡眠和一个快波睡眠组成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历时约90分钟。

人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6个睡眠周期。

慢波睡眠慢波睡眠由浅至深又可分为四期(S1~S4期)。

第一、二期称浅睡期,第三、四期称深睡期。

深睡期对恢复您的精神和体力具有重要价值。

在整个慢波睡眠中,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活动增加,全身肌肉松弛,但没有张力和活力。

快波睡眠在快波睡眠期,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快而不规则。

典型睡眠节律按以下程序进行:觉醒→S1→S2→S3→S4→S3→S2→第一次快波睡眠→S2→S3→S4→S3→S2→第二次快波睡眠……1、右脑是感性脑:人脑和动物脑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脑不仅是肢体运动和身体各系统生理活动的控制中枢,更是思维和语言的器官,正是后者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

人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半球,两半球经胼胝体,即连接两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每一半球都有其自己独立的意识思想链和自己的记忆。

美国罗杰斯佩里教授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按照这一理论,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区,左脑是理性脑,又称为言语脑,司掌言语、文字、符号、分析、计算、推理、判断、构成、立体认识、推论的思考等,是我们读书、计算、作文时的动作重心,并且直接指挥身体右部的运动机能,如右眼、右耳、右手、右脚等动作,也就是说,左脑遵从自己一贯的原则,通过语言进行有序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

和此不同,右脑是感性脑,又称映像脑,司掌音乐、绘画、图形、色彩、映像、感情、非语言的观念、空间认识、立体认识、想象、创造、非理论的感性等,并且直接指挥身体的左部运动机能,如左眼、左耳、左手、左脚等动作,右脑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好奇心旺盛并且极富创造力,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

计算机所取代的人脑的功能全部都是左脑的功能,右脑的独特功能和无限的创造力它一点无法取代,因此右脑能力的强弱成为IT时代竞争制胜的关键。

2.α波究竟是怎么回事科学家经过大半个世纪的研究发现,人体的肌肉、神经,尤其是大脑都存在着电波,人的脑电波有4大类(α波、β波、θ波和δ波),其中的一大类即α波。

我们到医院里去做脑电图时,医生先在你头部联上电极,然后让你先闭上眼睛“尽量不去思考”。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信息通道,闭上眼睛便可关闭60%~70%的信息来源。

医生让你“想个最简单的事物”(例如“意守丹田”之类),此时描记下的脑电波便是α,即阿尔法波(8—14赫兹),在西方则称为“α节律”。

以前,大多数医生对脑电图的α波是熟视无睹的,因为它反映的是正常人常见的脑电图,和诊断疾病关系不大。

不过近年来,国外的脑电图学者、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α波已经刮目相看了。

这是为什么?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人脑以α波为主时,大脑的潜意识大门打开,脑思维可以抓住潜意识所储存的各种主观信息,使其上升到有意识中来,产生各种“神机妙算”。

人脑的α波占优势时,就能全神贯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应激能力相对提高,处理事情得心应手,筹划及设想往往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若人脑电波处于β波状态,就是雄才伟气也往往出现胆怯怕事,应急能力下降,不能发挥最佳水平。

如这时去测试往往出现怯场现象。

科学家认为,可以用强化α波的方法使一个人的才智发挥出来。

经过研究计算:一个人每天处于α波的时间大约为3小时左右,这是维持正常生活的“底线”和“本钱”,可定为0级;若小于3小时就会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则连3个小时也不到,即处于0级以下的不健康状态了。

若通过措施来增加α波的时间,增加50%,(即每天4.5小时),则为Ⅰ级,一般懂得心理养生的人都可以做到;若增加一倍(即每天6小时),则为Ⅱ级,心理养生有素者也可达到;还有一些高层次的心理养生的“智者”,每天α波时间在6小时以上,则为Ⅲ级。

在这里可以看出,心灵商α指数是指一个人每天处于α波时间多少的定量指标,这是人们的心理养生“心中有数”而走出模糊状态,从而赶上时代的步伐。

根据这一思路,科学家们潜心研究,找到了一些加强α波的方法,您不防也来试一试。

3.脑波原理人脑每个细胞都包含有一个巨大的电化复合体和功能强大的微数据处理及传递系统,大脑工作时,神经细胞中离子运动的运动产生电流,大脑150亿的神经元(脑细胞)不断释放出微电流。

大脑总的电流活动情况可以用脑电分析仪(EEG)测量记录下来,这种大脑电流活动的形态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由此产生了各种频率的脑电波。

科学界公认的脑电波主要有四种状态,神经科学界根据脑波的频率分成4个主要类别:β波震荡频率范围14HZ-100HZ,脑波在该波段主要频率范围在14-30HZ之间。

处于该脑波频率,人脑处于清醒的意识,人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对周围事物很敏感,注意力集中于外在环境,呈分散状,并且大脑容易疲劳,极大多数人白天都处于这种状态。

说明:在β波为优势脑波时,人清醒时大部份是该脑波状态。

随著β波的增加,身体逐渐呈紧张状态,准备随时针对外在环境作反应。

大脑能量除了维持本身系统的运作外,尚须指挥对外防御系统做准备,因而消减了体内免疫系统能力。

在此状态下人的身心能量耗费较剧,快速疲倦,若没有充分休息,非常容易堆积压力(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然而,适量的β波,对积极的注意力提升,以及认知行为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助益。

α波震荡频率范围8HZ-14HZ。

脑波处于该频率时人的大脑清醒而放松,注意力呈聚焦状,容易集中精神于某一工作中,不易处于外界其它事物干扰,并且大脑不易疲劳。

说明:在α波为优势脑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

由于在这种状态下,身心能量耗费最少,相对地脑部所获得的能量较高,运作就会更加快速、顺畅、灵感及直觉敏锐,脑的活动十分活跃。

现代科学积极倡导α波是为人们学习和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

θ波震荡频率范围4HZ-8HZ。

脑波处于该频率时人的精神处于深度松弛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灵感涌现,创造力空前高涨。

但是,未经过训练者一旦脑电波降到这么低的频率,会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说明:θ波为优势脑波时,人的意识中断,身体深沉放松,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入定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由于意识中断,使得我们平常清醒时所具有批判性或道德性的过滤机制被埋藏起来,因而大开心灵之门,对于外界的信息呈现高度的受暗示性状态(Hyper-suggestibility),这就是为什么人在被催眠时会容易接收外来的指令。

此外,θ波和脑部边缘系统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对于触发深层记忆、强化长期记忆(LTP)等帮助极大,所以,在科学界称Theta波为通往记忆和学习的闸门─TheGateway to Learning and Memory。

δ波震荡频率范围0.5HZ-4HZ,人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大脑慢活动状态,此时人脑波频率一般在1HZ-3HZ之间,该频率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出现。

只有在睡眠中出现δ脑电波,第二天人才能精神饱满,否则,即使睡上10个小时,人在第二天也是精神倦怠。

学习和工作的“最佳状态”是脑电波处在θ波或α波状态。

θ波是一种有高度暗示性的状态,各种加速学习的方法都是促使人脑波处于θ波状态,这可以加速人对知识的记忆。

人在α波状态下大脑最易“开窍”,集中精神,思维清晰,创意涌现,加快信息收储,产生过目不忘的效果。

人们在接受的大量信息中85%以上是存储于潜意识中,α波是打开潜意识唯一有效途径。

同时,想象和联想是记忆的翅膀,而α波让人在放松的沉思中展开想象和联想。

通过对脑波的诱导,可以让人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不易疲劳的状态,并且思考力、理解力和记忆力成倍提高,在该状态下学习和工作,效率最高。

4.从制造适合学习的α波开始今后的学校课程应该重视在上课之前先作想象训练。

人类在通常的意识状态下只使用语言脑——左脑,而想象脑——右脑几乎得不到运用。

加州工业大学的乔治﹒博根斯博士这样说:“以前的教育只教育左右脑中的一个半球(左脑),对另一半(右脑)置之不理。

这就像不让有可能非常优秀的人去上学一样”。

右脑是天才大脑,其中隐藏着科学仍然无法确知的能力。

这一点可以通过PET(PositionEmission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将大脑活动用颜色显相来证实。

PET是用来科学地证明大脑活动的装置。

将拥有天才能力的人在使用这种能力时的大脑状态用PET来显相,可以确定他们是在使用右脑。

如果用PET来显示普通人使用大脑时的状态,就会发现他们用的是左脑。

说人类在误用大脑,是因为虽然每个人都拥有可以发挥出天才作用的右脑,却一直让它沉睡,平常只用左脑。

想象训练可以让人们从左脑意识向右脑意识转移,改变大脑机能。

人类大脑会根据所给条件来工作:上课时如果大脑处于左脑意识状态,大脑就会发出不适于学习的β脑电波,学习起来就会困难;而如果在上课之前先作想象训练——冥想、呼吸、想象,大脑就会发出α脑电波,右脑进入工作状态,学习也会变得简单轻松。

所以,上课之前先要为大脑创造出适合学习的条件,这是上课有效率的必需条件。

5.人类脑电波形态国际脑波协会针对脑波的振动频率不同,将脑波分为α波、β波、Θ波、δ波四种波段。

波段频率状态时间β脑波14~100Hz紧张状态,对周围环境很敏感,但难于集中注意力,且容易疲劳。

绝大数人清醒时都处于这种状态。

α脑波8~14Hz轻松状态下,大脑清醒放松,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工作、不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大脑不易疲劳。

一般人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自觉调节到α波状态,否则很难。

θ脑波4~8Hz深度轻松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灵感涌现,创造力高涨。

一般人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自觉调节到θ状态,否则很难。

δ脑波0.5~4Hz睡眠状态人在深睡状态下会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