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探究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读》探究题

《〈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

《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

《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

《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

《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礼乐文化(礼乐治国);

《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第一课《为政以德》

(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季康子和孔子分别持什么治国思想?

答:季康子:以法治国(法治)。孔子:以德治国(德治)

2.这两则材料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强调了儒家学说中的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什么样的互动关系?

答:比喻。(1)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被统治者影响和教化的对象。(2)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并且还要主要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

(二)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1)“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2)“德”与“礼”是从

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

(三)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答: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

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

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四)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13.9)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6.1)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没有矛盾。因为(1)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的基本生活,这是基础,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所以提倡“富之”;孔子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重视人的基本准则。(2)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对礼教强调得更多一些,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留信”的选择,这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五)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1)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

答:不一样。(1)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均无贫”则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2)“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

朱熹的解释符合孔子的原意。因为孔子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这种解释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朱熹的解释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不矛盾。(1)词在词典中的意义似乎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2)因此,“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而到了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了不同的解释。

(六)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从“何以伐为?”和“焉用杀?”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那么孔子提倡的是什么呢?

答:以德治国

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

答:(1)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2)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3)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七)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14·5)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