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合集下载

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案:通“按”。

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

例: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通“版”。

例: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通“曝”。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桮:通“杯”。

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通“被”。

例:被明月兮珮宝璐。

辟:通“避”。

例: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

例: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

例: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徧:通“遍”。

例: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通“傧”。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通“否”。

例:或师焉,或不焉。

材:通“才”。

才能。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例: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通“彩”彩色,颜色。

例: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通“苍”,黑色。

例: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通“脏”脏腑。

例: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

例: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通“抄”,抄写。

例:适中手自钞录。

雠:通“仇”,仇敌,仇人。

例: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绌:通“黜”,罢免官职。

例:屈平既绌。

从:通“纵”,合纵。

例: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

例: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通“措”,放置。

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错:通“措”,放。

例: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遮挡,抵挡。

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党:通“倘”,倘若,偶然。

例: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通“导’,引导。

例: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钦?度:通“渡”,渡过,越过。

例: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

例: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堕:通“隳”,毁弃。

例: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而:通“尔”,你。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蕃:通“繁”,多。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文言文通假字大全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通假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通假字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文言文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文言文通假字 11、共通供,供给2、阙通缺,侵损3、说通悦,心服4、知通智,聪明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5、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6、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7、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8、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9、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0、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1、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2、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3、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4、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5、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6、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大全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案:通“按”。

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

例: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

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通“版”。

例: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通“曝”。

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桮:通“杯”。

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

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通“被”。

例:被明月兮珮宝璐。

辟:通“避”。

例: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

例: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

例: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徧:通“遍”。

例: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通“傧”。

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通“否”。

例:或师焉,或不焉。

材:通“才”。

才能。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例: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通“彩”彩色,颜色。

例: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仓:通“苍”,黑色。

例: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通“脏”脏腑。

例: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唱:通“倡”,倡导。

例: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通“抄”,抄写。

例:适中手自钞录。

雠:通“仇”,仇敌,仇人。

例: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绌:通“黜”,罢免官职。

例:屈平既绌。

从:通“纵”,合纵。

例: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

例: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通“措”,放置。

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错:通“措”,放。

例: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遮挡,抵挡。

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党:通“倘”,倘若,偶然。

例: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通“导’,引导。

例: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钦?度:通“渡”,渡过,越过。

例: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

例: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堕:通“隳”,毁弃。

例: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而:通“尔”,你。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蕃:通“繁”,多。

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大全一、定义: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二、通假字列表夹(挟)昏(婚)贯(惯)女(汝)帅(率)而(汝)而(尔)共(供)说(悦)被(披)大(太)陈(阵)亢(抗)形(型)序(绪)冯(凭)辟(避)取(聚)禽(擒)音(荫)知(智)竟(境)取(娶)能(如)县(悬)共(恭)伯(霸)见(现)罢(疲)单(殚)父(甫)曜(耀)从(纵)还(旋)曷(何)适(嫡)尔(耳)柑(钳)恶(乌)盖(盍)与(预)诎(屈)闇(暗)虞(娱)反(返)故(顾)俛(俯)以(已)填(镇)上(尚)正(政)卒(猝)错(措)闲(娴)蚤(早)顺(慎)萌(氓)傅(附)藉(借)亢(伉)弟(第)维(惟)乡(向)伐(阀)厉(砺)妃(配)于(吁)舍(捨)疆(强)信(伸)指(旨)滋(兹)内(纳)圜(圆)艾(乂)蜚(飞)参(三)罔(网)连(链)辟(闢)薄(迫)煤(酶)责(债)之(无)义(仪)与(欤)畜(蓄)踶(踢)何(呵)俛(勉)景(影)鉏(锄)豫(预)顿(钝)要(腰)著(着)政(征)贾(价)敖(遨)阳(佯)素(愫)湛(沉)问(闻)视(示)讫(迄)矜(怜)要(邀)魏(巍)予(余)已(矣)庸(用)邪(耶)其(岂)销(消)惠(慧)汗(污)两(辆)归结馈)涂(途)衔(含)羞(馐)伎(技)属(嘱)道(导)写(泻)忘(亡)感(憾)眩(炫)油(由)衷(中)皇(遑)华(花)陇(垄)计(记)今(近)案(按)鉅(巨)距(拒)雷(擂)椎(锤)善(缮)炎(焰)疾(嫉)员(圆)衡(横)卤(鲁)殴(驱)翼(翌)益(溢)列(裂)菁(精)火(伙)采(彩)莫(暮)耶(爷)陵(淩)颁(斑)还(环)希(稀)裁(才)信(伸)不(否)孰(熟)帖(贴)坐(座)廷(庭)熙(嬉)羊(祥)三、初中常用通假字七年级上1、昂首观之,向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童趣》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

通假字总结

通假字总结

通假字总结通假字:于(xū),通"吁". 泮,通“畔”,边岸。

古今异义:至于:古义指到了,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以为:古义指"把.....当作....."今义指认为涕:古义指眼泪.今义指鼻涕子:"古义指对人的尊称.今义指儿子宴:古义指欢聚.今义指请人吃酒饭. 氓之蚩蚩:氓(méng):民众,百姓.今常用义为"流氓" 士贰其行:贰:不专一,有二心,动词.今常作数词"二"的大写女也不爽:爽:古义指差错,今义指爽快. 词类活用: 二三其德:数词"二三",带宾语"其德",用作动词.三心二意. 特殊句式: 氓之蚩蚩:定语后置."蚩蚩"是"氓"的定语,即"蚩蚩之氓" 秋以为期:介词宾语前置."秋"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即"以秋为期"【氓之蚩蚩】古义:民众,百姓,读“méng”今义:流氓,读音:“máng”【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总角之宴】古义:欢聚今义:宴会【三岁食贫】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君子所依】古义:将军今义:通指品德高尚的人【小人所腓】古义:士兵今义:通指品行卑劣的人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有两说,皆可通。

一是将“布”释为布匹,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布来换我的丝;二是将“布”释为古钱币,则“抱布贸丝”意为拿着钱来买我的丝)。

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

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

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

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

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通假字的讲解与判定

通假字的讲解与判定

通假字的讲解与判定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通假字的类别1.音同(近)通假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音近、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

例如: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礼记·缁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孟子·公孙丑》)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庄子·逍遥游》)没死以闻。

(《战国策·赵策》)例的“倍”和例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的“培”和例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2.形似通假: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

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

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匪—斐、静—净、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晒。

动词。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穿着。

动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通“才”;刚刚。

副词。

屈平既绌,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同“措”;放置。

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恩惠。

名词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60个常见通假字

60个常见通假字

60个常见通假字1.案:通“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论积贮疏》)3.颁:通“斑”。

颁白,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4.板:通“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6.被:①通“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②通“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7.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崤之战》)8.弊:通“敝”,困乏,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出师表》)9.不:通“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10.材:通“才”,才能,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11.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12.采:通“彩”,色彩,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13.雠:通“仇”,仇敌,仇人,名词。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伶官传序》)14.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5.从:通“纵”,与“横”相对,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16.当:通“挡”,遮挡,动词。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项脊轩志》)17.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8.而:通“尔”,你的,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19.反:通“返”,往返,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20.奉:通“俸”,俸禄,薪俸,名词。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21.衡:①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通假字大全表高中

通假字大全表高中

高中通假字大全《烛之武退秦师》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诗经两首》34.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

(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

)38.岁亦莫止。

(莫,通“暮”)39.彼尔维何。

(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98个文言文通假字

98个文言文通假字

98个文言文通假字1.见(通:现):暴露、呈现。

2.知(通:智):智慧。

3.裁(通:才):仅仅。

4.而(通:尔):你。

5.匪(通:非):不是。

6.锡(通:赐):赐予。

7.材(通:才):才能、才干。

8.邪(通:耶):疑问语气词。

9.豫(通:预):预备。

10.炎(通:焰):火焰。

11.由(通:犹):如同。

12.辩(通:辨):辨别。

13.奉(通:捧):双手托着。

14.从(通:纵):竖直。

15.亡(通:无):没有。

16.说(通:悦):高兴。

17.女(通:汝):你。

18.辟(通:避):躲避。

19.案(通:按)审察、察看。

20.责(通:债):债务。

21.还(通:旋):旋转。

22.陈(通:阵):阵势。

23.从(通:纵):竖直。

24.弟(通:第):次序。

25.厉(通:砺):磨砺。

26.离(通:罹):遭受。

27.没(通:殁):死亡。

28.畔(通:叛):背叛。

29.禽(通:擒):捕捉。

30.取(通:娶):娶妻。

31.识(通:志):记住。

32.食(通:饲):喂养。

33.帖(通:贴):粘贴。

35.亡(通:无):没有。

36.乌(通:呜):叹词,表示哀伤。

37.汤(通:烫):烫伤。

38.陵(通:凌):凌驾。

39.适(通:谪):贬谪。

40.善(通:缮):修缮。

41.豪(通:毫):细毛。

42.矢(通:誓):发誓。

43.盖(通:盍):何不。

44.悟(通:晤):面对面。

45.宾(通:傧):傧相。

46.冯(通:凭):凭借。

47.乡(通:向):方向。

48.厌(通:餍):满足。

49.阳(通:佯):假装。

50.要(通:邀):邀请。

51.趣(通:取):往,取。

52.益(通:溢):满溢。

53.翼(通:翌):次日。

54.庸(通:用):使用。

55.与(通:欤):疑问语气词。

56.芸(通:耘):除草。

57.蚤(通:早):早晨。

58.章(通:彰):显著。

59.支(通:肢):四肢。

60.止(通:只):仅仅。

61.指(通:旨):意图。

62.阙(通:缺):缺少。

通假字大全

通假字大全
《核舟记》
23.衡
同“横”
与“竖”相对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4.简
通“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5.有
同“又”

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6.与
通“举”
推举、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27.矜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8.曾
通“层”
层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29.阙
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
56.已
通“以”

自董卓已来
《隆中对》
57.简
通“拣”
挑选
是以先帝简拔以
《出师表》
58.阙
通“缺”
缺点、不足
必能裨补阙漏
《出师表》
59.说
通“悦”
高兴
公输盘不说
《公输》
60.距
通“拒”
抵挡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
61.圉
通“御”
抵挡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
62.诎
通“屈”
折服
公输盘诎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乌

古文字通假字大全

古文字通假字大全

古文字通假字大全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新字成为长期工。

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

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

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例如: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

(《郑伯克段于鄢》)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

(《张释之传》)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系辞下》)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

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

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

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有古音韵的常识。

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

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

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

(二)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

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有的学者过分强调“以声求义”,把根本不是通借武断为通借而将古书解错的例子不少,我们应引以为戒。

对于古书中常见的通假字,古今注文中多有注明,《辞源》、《辞海》一类普通字书中也有释例,初学者应该通过阅读和勤查工具书去掌握一批常用的通假字。

通假字

通假字

第四、音近形异 例1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què ——缺quē
例14:张良出,要项伯。
要yà o——邀yāo
第五、音异形似
例16: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被bè i—披pī
披在身上
课后作业:
• 在笔记本上整理必修1-5 课本上的通假字。
• 格式:通假字-本字-意义
倍——背 背弃
(二)凭借字形,辨析通假。 由于多数通假字字形相似,其中大多是用笔画少的 字代替笔画多的本字,所以还可凭借字形去辨析通假字。 例3:操吴戈兮被犀甲。——屈原《国殇》
被——披 穿在身上
例4: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卒——猝 仓猝间
(三)常用通假字,要尽量多记。 前面讲到根据读音,寻求本字,但是文言文中字 的读音是按古音读的,与今天对某个字的读音不完全 相同。 例5: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第二、音同形异 •例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 通“斑”; 头发花白,形容词
例10: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蚤——早zăo
第三、音近形似 例1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从có ng——纵zò ng
例1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戊退秦师〉
共gò ng——供gōng
通假字的类别
• 1.音同(近)通假 • 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本字具有或同音或音 近的关系。例如: ①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礼记· 缁衣》) 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 公孙丑》) ③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庄子· 逍遥游》) ④ 详为予赵城。 注: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 “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 例③的“培”和例④的“详”分别是“凭”和 “佯”的借字,培与凭、详与佯是音近 。

通假字汇总

通假字汇总

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150个)1.案:通“按”,察看例如: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2.颁:通“斑”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3.板:通“版”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4.倍:通“背”,违背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5.辟:通“避”,躲避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殽之战》)6.弊:通“敝”,困乏,疲惫例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过秦论》)7.辩:通“辨”,区别例如:此大小之辩.也。

(《逍遥游》)8.裁:通“才”例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促织》)9.采:通“彩”,色彩例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10.飡:通“餐”例如: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逍遥游》)11.唱:通“倡”,倡导例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沈:通“沉”例如:暮霭沈沈..楚天阔。

(《雨霖铃》)13.绌:通“黜”,贬黜例如: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屈原列传》)14.垂:通“陲”,边关例如: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白马篇》)15.歠:通“啜”,给水喝例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勾践灭吴》)16.趣:通“促”,催促例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西门豹治邺》)17.卒:通“猝”,突然例如:卒.然边境有急。

(《论积贮疏》)18.卒:通“猝”,仓促例如:五万兵难卒.合。

(《赤壁之战》)19.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焠,俗称“蘸火”。

这里指用药浸泡例如:使工以药淬.之。

(《荆轲刺秦王》)20.厝:通“措”,放置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21.错:通“措”,措施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离骚》)22.道:通“导”,引导例如: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高中语文-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5.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 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 天不能使之吉。”
6.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 行吟泽畔,”
7.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 俾倪.”
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 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 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 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 本字的音。
掌握通假规律
1.同音字替代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7.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 之,。
28.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2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 别离。”
30.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
31.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32.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Fra bibliotek亡无 日矣!”
8.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 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
9.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 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 州疲弊。”
19.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20.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

200个通假字

200个通假字

高考通假字1.案:同“按” ,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罢:通“疲” ,疲劳。

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3.颁:通“班”“斑” ;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板:同“版” ,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5.暴:同“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桮:同“杯” ,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7.倍:通“背” ,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9.被:通“披” ,顶。

动词。

“被明月兮珮宝璐。

”10.俾倪:同“睥睨” ,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 ”11.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12.“敝”:通“弊”,弱点。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敝”13.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14.宾:同“傧” ,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15.不:同“否” ,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16.材:同“才” ,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17.裁:通“才” ,刚刚。

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遥远貌)而跃。

”18.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19.仓:同“苍” ,黑色。

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20.藏:同“脏”,脏腑。

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21.廛:通“缠”,量词。

“胡取禾三百廛兮 ?”22.唱:通“倡”,倡导。

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23.钞:同“抄” ,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24.雠:同“仇” ,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25.鉏:同“锄” ,锄头。

名词。

“鉏櫌棘矜 , 非铦xiān(锋利)于钩戟长铩也。

”26.绌:通“黜” ,罢免官职。

动词。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100个

文言文常见通假字100个

07
陌: 通“百”; 量词。
08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牛羊蹄躈各以千计。
女: 同“汝”; 人称代词。
畔: 通“叛”; 背叛,离开。动词
齐: 同“剂”; 量词,例句中为名词。
契 同“锲” 刻,动词
躈: 同“噭” 一说是肛门。名词。
10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01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02
“死者太半。”
03
“今王田猎于此。”
04
孰: 同“熟”; 仔细。形容词。
05
竦: 同“耸”; 高。形容词。
06
太: 通“大” 大部分。形容词。
07
田: 同“畋” 打猎。动词。
08
亡何国变,宁南死。
1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
食:通“饲”,喂。
材:通“才”。
拂:通“弼”,辅佐。
赀:通“资”,资财,钱财
一日一醉汉酒后打车回家,伸手拦一辆110巡警车,并且嚷嚷道:就算你是一块钱一公里,也没必要写那么大吗!
感谢您的欣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出门看火伴”。
麾: 同“挥”; 指挥。动词。
惠: 同“慧” 聪明。形容词。
惛:: 通“昏”; 昏乱糊涂。形容词。
溷: 同“混”、“浑” 混浊。形容词。
火: 同“伙”; 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
01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

“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

“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挑选。

动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

动词。

“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同“影”;影子。

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副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

副词。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距:同“拒”;把守。

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

形容词。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

动词。

“…离骚‟者,犹离忧也。

甿:同“氓“耕田的人。

名词。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

动词。

“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温和,恭敬。

例句中为姓。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

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内:同“纳”接纳。

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人称代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

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

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