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隶书法字帖_中国秦隶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书法简史(PPT)
礼 器 碑
曹 全 碑
❖ 隶变是古今文字的一个分水岭,是汉字形体演变过 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 书法从东汉开始进入了繁荣期。东汉时期的几个特 殊现象,为书法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第一,纸 的发明完成。第二,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第三, 出现了知识分子群体。第四,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 论著作。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崔瑗的《草书 势》。此外,还孕育出第一位书法理论家——蔡邕, 也是著名学者、文学家,他著有《笔赋》、《笔 论》、《篆势》、《九势》等。
❖ 卫觊,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人,魏 书法家。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他 的《受禅表》雄伟冠时(魏隶典范)。
❖ 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特殊现象是:师承风尚和 家族关系。两晋时代最为突出,出现了几大 书法世族,比如,陆氏(陆机)、卫氏(卫 瓘、卫恒)、索氏(索靖)和王、谢、郗、 庚四大家等。一个名门望族,在文学艺术上 往往父子相传,兄弟争胜,一家一种风格, 世代传承。这里只讲“二王”。王氏家族 (东晋)书法家最多,最著名的当数书圣王 羲之、其子王献之。
❖ 周代金文风格各异,有凝练厚重、雄奇挺拔 的,如《大保簋》、《大盂鼎》等;有圆润 工整、柔和健美的,如《静簋》、《墙盘》 等;有质朴端庄、遒健舒展的,如《大克 鼎》、《毛公鼎》等。金文中,有的字是凹 下的,有的字是凸出的。凹下的阴文叫 “款”,凸出的阳文叫“识”,所以金文也 统称为钟鼎款识。
散 氏 盘
❖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 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 代。
❖ 汉初承用秦隶,后来经过两汉文化人的不断加工、 美化,才逐渐形成一种结字讲究,波磔特别雄健, 体势超拔挺秀的独特字体,称为汉隶。东汉石刻盛 行,“碑碣云起”,遗留至今的200多种汉碑书迹, 基本上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礼器 碑》、《乙瑛碑》、《张迁碑》、《史晨碑》、 《石门颂》、《曹全碑》、《杨淮表记》等,风格 各异。康有为把汉碑分为八类:骏爽、疏宕、高浑、 丰茂、华艳、虚和、凝整、秀韵等,颇有见地。
第十讲 秦代书法
横的写法
❖ (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转锋 (4)向左回锋
竖的写法
❖ (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
❖ (1)逆锋落笔向左 横弯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
方弧
弯曲弧
❖ 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 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 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 完成,一笔完不成,就 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 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 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 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 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 转过。
搭接笔的技法
❖ 篆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 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 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 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 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 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
❖ 下弧要先写左 半弧,后写右 半弧,写右弧 时要注意和左 弧的对应,线 条要一气呵成, 不要迟疑缓慢, 否则线条会柔 弱而缺乏力感.
下弧
左右外弧
❖ 写左右外弧时, 主要是两边弧 的起讫处要一 致,不要偏倚, 要对称自然, 紧凑处而不松 散,充分体现 篆书的婉转流 畅之美。
❖ 写方弧时,无 论长方或正方 的弧形,都要 圆转行笔,化 角为弧,四角 要对应,接笔 处不留痕迹, 方圆要和谐。
本,后来又有绍兴、浦江、邹县等地刻本。 郑文宝刻本历来被认为翻刻本第一。清代 小篆书家赵之谦等以为郑文宝本不可学。 但宋以来,学小篆者很少有人不学此刻。 此刻用笔中锋,结体稳健,讲求均衡、对 称,由翻刻本也不难想见秦篆体貌。
小篆
权量诏版书法
一部揭开“秦隶”面纱的开山之作--李甫运先生《秦隶》读后
中的重要事 件和关键人 物 , 又佐 以 《 尚书 》 《 战 国策 》 《 韩 以点带 线 , 颇具 匠心效 果 !
非 子 》《吕氏春秋 》和 《 史记 》中相 关篇 目做 了横 向的
先生在 “ 秦史新见 ” 这 四字前 , 冠以 “ 漫论” 二字 , 说 明 和 比较 , 经 纬 交叉 , 点、 线、 面 有机 统一 , 互相 印证 。 除是著 者 的 自谦 , 我想 , 更 是给读者传 递这样 一个信息 :
文艺 出版社 出版 , 大8 开本 , 厚重 大气 , 装 帧精美 , 这是先 后世 以记余 过 ”等字眼 , 语焉 不详 , 穆公 其人虚怀 纳谏 、 生十余年来研究秦隶 、 创作秦隶 的呕心之作 , 也必将是一 知错即改的品德未得到充分体现 。而穆公演讲 的内容就 部 嘉 惠学林 的学 术大著 !是 书 内容 分为三部 分 : 展示 秦 在《 尚书 ・ 秦誓 》 中, 先 生将其 2 3 0 余 宇分七 幅书法 录之 , 隶风 采 、 漫论秦史新见 、 探究秦隶 源流。其 中第 一二 部分 则 弥补 了这 一缺憾 , 秦 穆公 “ 人之 有技 , 若 己有之 ”的 作 为一个 整体合 观 , 因为漫论 秦史 的文字就是 以秦隶 书 大度与从容 , 得到具体 的说 明。再如 , 论及商鞅变法后秦
举 书 中正史部分而言 , 评述秦史 的材料 , 皆以关乎秦 国兴 心雕龙 ・ 才 略 》中概括曹丕和曹植 文学 成就的两句话来
西部 文化
一
部揭开 “ 秦隶” 面纱的开 山之作
— —
李 甫运先 生 《 秦隶 》读后
张二 雄
( 陕西 师范大0 6 2)
摘要 : 李甫运先 生 《 秦隶 》一书将评 史、 文字、 书法三者有机统 一, 从 多维视 角阐释 了秦 隶的 艺术特质和 历 史地位 , 是一部 集 学术考 究、 艺术 审美、 关照现 实于一体 的典 范之 作。是 书的学术价值 尤其值 得重视 , 著者对秦 隶的演 变源流和 历 史定位提 出了有 别流俗 的观 点 , 指 出秦 隶从秦 孝公至秦始 皇一统 中国后 , 已成为举 国上下的 日常用字 , 秦始 皇 “ 书 同文”不是指 小篆 , 而是指秦 隶 , 这在 文字学史的研 究中 , 将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 关键词 : 《 秦隶》 ; 源流 ; 书法 ; 艺术审美
中国书法历史图说
中国书法历史图说中国书法历史图说中国书法家协会编文字起源(约公元前16世纪前)中国书法是一门使用特定工具材料——毛笔、墨和宣纸,通过对汉字进行创造性书写来表现作者抽象审美风格的艺术,在这一艺术形式中,汉字的点画结构是主要的表现对象。
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距离今天五千至六千年前的陶器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形态,此后汉字形体的发展和演变,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展开和完成的。
从那些古老和简单的刻划符号中可以看出,最早的汉字是人们根据对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天象、地理、人类自身以及生活器物等事物形象的观察,再通过归纳和概括的加工,而被创造出来并加以确认的。
上述特点决定了汉字从它一诞生开始,便是自然物象与人类思维相结合的统一体,在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的同时,汉字字形更是人类观察、提炼和表现自然事物特征的产物,体现出了人类对于线条分割的空间结构的把握运用能力。
正因为如此,在汉字被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字形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结构的逐渐复杂化,书写行为也越来越成为一种造型能力的表现,而这一点正是汉字的书写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最重要的条件。
山西襄汾陶寺朱陶壶龙山晚期陶器上古老而简单的刻划符号。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在大约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汉字的应用得到了一次显著的发展,同时也为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商代社会是一个弥漫着原始宗教的神秘国度,人们信仰鬼魂,崇拜祖先,占卜和祭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代的人们——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对于祭祀、生育、丧葬、疾病、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生活内容都要预先进行占卜,根据占卜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巫师们利用龟甲和牛、羊、鹿等动物胛骨进行占卜,然后将结果书写并刻划在龟甲兽骨上面保存起来,这些书写或刻划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与此前的陶器刻划符号相比,甲骨文的字形数量大大增多,而且具有稳定的结构规律,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汉字成熟体系。
秦出现的书体
秦出现的书体
秦朝时期出现了两种主要的书体,分别是「秦篆」和「秦隶」。
1. 秦篆:秦篆是秦朝时期在石器上使用的一种字体,也可以称为「秦国篆书」。
它的特点是形状严谨、直线较多,笔画结构简单而刚硬,具有一种凝重、朴实的感觉。
秦篆是中国篆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对后来的篆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秦隶:秦隶是秦朝时期流行的一种隶书体,也叫做「秦国隶书」。
秦隶相对于秦篆来说,笔画更加简化,结构更加规整,横平竖直,特别注重字形的整齐和平衡。
秦隶的书写具有稳定、刚劲、平直的特点,是后来隶书发展的基础。
这两种书体在秦朝时期广泛使用,对于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书法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为篆书和隶书,并为后来的行书、草书、楷书等书体奠定了基础。
秦代书法
秦代书法•本节概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
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
《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
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
《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
“隶书,篆之捷也”。
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
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
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嬴政自号“始皇帝”,国祚虽短,却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秦推广小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分化。
秦同时还推行了隶书,使之逐步成熟。
••1、小篆•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秦小篆是战国秦文字的进一步整理、推行。
它主要用于官方文诏、刻石、符印等。
现在可见的秦小篆作品主要就是这三类。
•(1)刻石•《史记》记始皇帝立国后四次出巡,刻石七处,分别是:《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芝罘东观刻石》、《会稽刻石》和《碣石刻石》,二世登基后,为证明其出于始皇,又在后面加刻二世诏。
其中,原石保存至今的仅《瑯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
前者残存一面,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者残存十字,在山东泰安岱庙。
隶书法作品
隶书法作品隶书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晶,笔法自由生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隶书法作品,希望你们喜欢。
隶书法作品欣赏:隶书文字的开端:一、不象形的象形字,如果让一个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阅读甲骨文、金文、小篆写成的文本,恐怕感觉就像看“天书”,十个字能认出(或者说猜出)三五个就算不错了。
而隶书则不然,看曹全碑的字,想必普通人也不难识别吧。
从隶书开始,汉字就正式跨入了今文字阶段,隶书的形体结构已经很接近我们熟悉的楷书了。
汉字字体和结构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被学者称为“隶变”,隶变是汉字史上一次空前的大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从隶书开始,汉字脱离了象形意味,成为纯符号化的文字。
换句话说,隶变使汉字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
不少汉字字形所体现的构字理据正是在这时候丧失的。
如:“泉”字的小篆是象形字,“象水流出成川形”《说文》,到了隶书,变成从“白”从“水”。
有人据此乱讲字理,说什么“白水为泉”,实属无稽之谈。
“春”字的小篆是形声字,上边草字头,中间一个“屯”字,下边一个“日”。
春天草木萌发,所以是草字头;“春日载阳”,春天自然少不了温暖的阳光,所以下边有个“日”;中间的“屯”是声旁,而“屯”又有萌发的意思,还兼表意。
到了隶书,草字头和“屯”粘连成一体,失去了理据,只有下面的“日”还隐约能反映出字形与字义的关联。
“阜”和“邑”这两个部首被“打包”简化,分别隶变为左耳朵和右耳朵。
“阜”指土山、丘陵,所以从“阜”(左耳朵)的字,如“陵、险、阻”等,意思大都跟山有关;“邑”指城市,所以从“邑”(右耳朵)的字,如“邦、郡、都”等,意思大都跟城市有关。
如果不通过溯源,仅从隶书字形就看不出理据了。
在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隶书把小篆弯曲均匀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确立了汉字“横、竖、撇、点、折”的基本笔画系统,这使得汉字成为一种更易书写的文字,大大提高了书写效率。
正因如此,这种字体开创了其后两千年来的今文字形式,一直影响至今。
秦隶的概念
秦隶的概念秦隶是指中国古代秦朝时期所制定并广泛应用的一种文字书写规范和风格。
秦朝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各个国家,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对文字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实现更好的统治和管理。
秦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晚期的楚国和魏国。
当时的文字书写存在着很大的不统一和混乱,不同地区和不同人之间的书写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给国家统治和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各地的文字书写,并制订了一套统一的文字规范,即秦隶。
秦隶以篆书为基础,兼容了当时其他地区的书写风格,融合了各地文字的优点,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统一。
秦隶的特点是书写规范、规整,字形简练、刚劲,布局工整、平衡,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美感。
秦隶的出现对古代文字书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成为了后来汉字书写的基础,对后来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书写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秦隶的出现也促进了文字的传播和交流,加强了各地区的联系和统一,有利于秦朝的统治。
除了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外,秦隶还对文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始皇统一文字,不仅有助于国家的统治和管理,还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统一的文字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和高效,有利于政令的宣布、法律的颁布和命令的传达。
同时,秦隶的规范也为后来的教育、科举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
秦隶的推广和普及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的努力和示范效应实现的。
秦朝在整个国家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字普及教育活动,并且将秦隶作为官方文字和行书形式。
各级政府机构和官员不仅要掌握秦隶的书写技巧,还要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必备工具。
这种政府机构的示范效应对秦隶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秦隶得以迅速普及,并成为当时公务文书和行书的标准。
总的来说,秦隶是中国古代秦朝时期所制定并广泛应用的一种文字书写规范和风格。
它的出现对古代文字书写发展有重要影响,成为了后来书法艺术的基础,促进了文字的传播和交流,并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隶书的分类
隶书的分类
隶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书体,发展历史悠久。
按照书法发展的历史时期和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可以将隶书分为以下几类:
1. 秦隶:出现于秦朝,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笔划刚劲有力,方正刚健,注重形体稳健。
2. 汉隶:汉代书法家张怀瓘将秦隶改进,使得字形更加规整,笔画平衡,成为汉隶的代表。
3. 魏晋隶:魏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人将汉隶发扬光大,形成了飘逸秀美、笔画柔和的魏晋隶书。
4. 唐隶: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等人在魏晋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笔画线条流畅、造型简洁大方的唐隶。
5. 金篆:金朝时期,书法家刘德秀将隶书中的行书和篆书相融合,形成了金篆,其特点是线条粗细变化明显,形体厚重有力。
6. 元隶: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将唐隶和金篆融合,形成了元隶,其特点是线条流畅而有力,笔划形体丰满。
7. 线装隶:明清时期,书法家文征明、唐寅等人将隶书艺术融入书籍装帧之中,形成了线装隶,其特点是图案简洁明快,结构谨严有序。
以上是隶书的主要分类,每一类隶书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代表了自己时代书法发展的高峰。
- 1 -。
汉代隶书赏析PPT课件
.
6
唐代隶书:唐代的隶书虽然不能与汉隶同日而语,虽然没有 像楷书、行书、草书那样成为唐代书法的最强音,但却在书 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唐代的隶书家有李隆基、韩择 木、梁升卿、史维则、蔡有邻、殷仲容、李潮、白义眰、归 登等。隶书四大家为: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维则。
.
唐代《石台孝经》:《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 解并书,太子李亨(唐肃宗)篆额,镌于唐玄宗天宝四年 (公元745年)。碑文隶书,十八行,行五十五字,书法工 整,丰腴华丽,结体庄严恢弘。
.
2
发展:隶书是通过“隶变”从篆书字体中脱胎产生的。
隶变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次重大的书法文化事件。发生隶变 的内在动因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对文字应用的要求。
“隶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形结构的变化,既是对 正体篆书字形结构的改造,这种改造的主要方向是简化;二 是书写方式的变化,既是改变原有正体篆书的书写方式,这 种改变的主要目的是简捷流便”。字形结构的简化和书写方 式的简捷流便构成了隶变过程的核心内容。
碑刻隶书:《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
《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 《礼器碑》
《曹全碑》 《华山碑》《鲜于璜碑》《衡方碑》
东汉
《朝侯小子残石》
石碑篆书 、章草及其他
.
15
按风格分类
第一类是古朴厚重、茂密雄强类:《郙阁颂》、《西狭颂》、 《衡方碑》、《张迁碑》等。这一类碑刻,总的特点是体方 笔拙,笔力遒稳,气派宏大,浑厚雍容。
.
8
唐代《祭西岳神告文碑》唐天宝元年(742)刻。在陕西华 阴县岳庙。韩赏撰,韩择木书。隶书,20行,行15字,额篆 书“开元十三年六月十九日建”10字。石完好无缺。此碑书 法,端庄严谨,这也许是受时代风尚影响的缘故。然细察局 部,却不乏活泼、灵动处。此碑写得非常美丽,极受人们欢 迎。明赵崡《石墨镌华》谓其书:“虽姿字不至峻茂,而严 正可畏。”
行隶书书法作品欣赏
行隶书书法作品欣赏行隶带有隶书笔意的行书。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行草》:“吾以山谷为行篆,鲁公为行隶,北海为行分也。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行隶书书法作品欣赏,希望对你有用!隶书的评价隶书的出现是代表了一次承上启下的作用,隶书的出现则是今文字的开端,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上承秦篆书,下启魏晋楷书的先河。
无声的支援了两个时代,成为其中的重要过渡。
隶书分为有秦隶和今隶。
秦隶是指秦至西汉初期的隶书,亦称古隶。
古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近年来,据考古发现了战国时期的木牍、竹简(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出土的木牍、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隶书,形体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方圆、刚柔极富变化,点画中还出现了明显的起伏和波势,改变了篆书笔画整齐划一,形体也有严整持重,落落大方,遒美丰腴的。
在章法的用笔上为东汉碑刻奠定了基础。
汉隶是在西汉隶书的基础上进行改易的,初追求整齐美观,有规律的运用波磔,字形左舒右展,有分张外拓之势,如:1977年河北宣县40号汉墓出土西汉宣帝时期的简书。
隶书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是在西汉晚期。
到东汉,隶书已发展为高峰阶段。
所以,汉隶主要指的是东汉碑刻上的工整隶书,此种隶书也称为“八分书”。
“八分”的主要说法有,唐张怀瓘《书断》云:“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说:“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
”八分书的典范有:《史晨》、《曹全》、《乙瑛》、《礼器》等东汉碑刻。
《史晨》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用笔圆润,疏密匀称,提按得法,被后世誉为“八分正宗”。
《曹全》结体略取侧势,笔法圆腴遒劲,美艳匀整,秀美飞动。
《乙瑛》结体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笔划规矩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
《礼器》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秀丽典雅,笔画瘦朗劲健,收笔处多见方析,捺画特别肥厚,斜度大,长笔的波画下重笔,尾部尖挑状。
隶书,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不同风格的隶书书体,点画的生动有力,结体的绮丽多姿,错落有致的章法,飞动的神情,须娴熟的书法家用笔技法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来达到。
中国精美的隶书作品图片欣赏
中国精美的隶书作品图片欣赏
隶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
现如今,一个精美的隶书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力,对书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中国精美的隶书作品图片欣赏。
中国经典的隶书作品图片展示
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
〈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
〈晋书· 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
中国优秀的隶书作品图片欣赏
其次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
吴云∶“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隶书的第二次高峰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行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重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好看的隶书字体作品高清图片
好看的隶书字体作品高清图片
隶书是我国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
现如今,隶书的书法作品得到人们大量的欣赏与喜爱。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好看的隶书字体作品高清图片。
优秀的隶书字体图片
究竟什么样子才叫隶,隶与篆又有什么样的严格区别,吴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订定,这里再节录吴文中值得考虑的几小段。
吴云∶“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举例,可参阅原文)。
漂亮的隶书字体作品
他又说∶“ 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
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我们判断某种字体是否隶书,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现有破坏篆书结构失掉象形原意之处。
”
秦隶的流变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端庄雍容 古意毕臻——秦朝刻石书法赏析
端庄雍容古意毕臻——秦朝刻石书法赏析
王延智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
【年(卷),期】2016(0)45
【摘要】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赢政自号'始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同时他在地方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故夏曾佑称:'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就文字而言,许慎《说文解字叙》记载'(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由此可知李斯、赵高、胡毋敬各作一篇字书,都有可能对秦朝小篆改定而做过文字规范统一的整理工作。
【总页数】2页(P60-61)
【关键词】楚文明;简牍;蝌蚪文
【作者】王延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92.1
【相关文献】
1.笔划圆劲古意毕臻--峄山刻石综述 [J], 杨建虎
2.沉静典雅雍容端庄——赵秉忠《状元卷》赏析 [J], 张佃新;时莉
3.《山东书法全集·九·云峰刻石》云峰刻石概论(节选) [J], 赖非;
4.东汉黄肠石题刻书法艺术价值初探——以东汉任城王墓刻石为例 [J], 徐峰
5.端庄俊逸狂放不羁——书法家王永红书法作品赏析 [J], 刘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代程邈作品
秦代程邈作品•唐张怀瓘《书断》中说:“按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
”程原为县里小官,因罪入狱,他整理了隶书3000字上奏,秦始皇认为很好,赦其罪,并封为御史。
译文: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
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
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
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
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
实际上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程邈作品集•作品名称:云梦睡虎地秦简o作品说明:此作品为相关作品,非程邈所做。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震惊了考古学界和书法界。
它的出土,使现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
秦隶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包含了篆书的特点。
古人说:“篆之捷隶也”,这是很有道理的。
从“快”这一意义上说,秦简为毛笔墨书,只有毛笔的运用,篆书的快写,才真正把中国书法向隶书的方向推进。
o作品名称: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作品说明:此作品为相关作品,非程邈所做。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为西汉前期物。
字体在篆隶之间,笔划有篆、隶笔意,显得苍劲古朴。
▪作品名称: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作品说明:帛书老子甲本是于长沙马王堆第三号墓出土,应是墓主的珍藏品,而作为殉葬之物。
因为浸水受潮,又放在木片上,帛已破损,字也有许多残缺;此帛宽二十四寸,全文四百六十三行,总计有一万三千余字,最后附无题古佚书四篇。
次序与同时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相同,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和现在的则是相反;不分章,章句也略有出入。
其年代应该是在汉高祖之前,因为此本不避刘邦、刘盈、刘恒等帝王的名号,书中可见「邦」字二十个,「盈」字九个,「恒」字二十五个,算是先秦的墨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秦隶书法字帖_中国秦隶书法作品欣赏一直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汉字学意义上的隶书包含了分书,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分书是隶书成熟的标志。
而实际上,人们日常所称、所见、所写的隶书,却都是蚕头燕尾、波磔明显的汉字书写形态——分书。
下面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中国秦隶书法字帖,希望你们喜欢。
中国秦隶书法字帖欣赏隶书的历史与书法的命运通过对隶书的学习,很有必要整理一下中国隶书的历史变迁。
现勾勒大致线条如下:1、源:即隶书如何产生。
要了解的时代背景:秦时篆书为主流(统一文字)下,官民书法结构。
明显隶书在楚文化中有部分源头。
其考虑为:一、先秦时期即已有隶书原始的状态,后来,在秦朝统一后,其在民间衍变为何种形式?三、在秦朝,隶书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三、汉朝建立时,楚文化作为主流文化,隶书如何一变而为“官书”(《熹平石经》,官书标准化)?2、体:汉朝无疑是隶书的主体时期。
西汉无碑,但可考竹简书耳;东汉诸碑是主体。
出现有专门的碑文隶书的书写要求与规范,这一点与竹简、纸张上的书写有所不同。
此外,还有官书的磨崖隶书碑石如《石门颂》等。
可见,东汉诸碑文隶书的形成,是有官方要求的前提的。
3、用:隶书的特征是什么?这一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中的“革命”意义。
对于笔法、结构、章法等等。
对于中国书法审美重心的转移的变革的意义等。
4、流:其与章草的关系(或其与今草的关系,如张芝与一个隶书时代的关系),其与楷书的关系。
唐朝以前,隶书的流变是怎样的?其考虑为:一、书写材料的变革。
西汉纸张的出现,使原来在竹简上的书写产生革命。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有两条线:纸书与碑书。
那时的情况,简单说,纸书多“民书”,碑书多“官书”。
二、书体的变革:此间,楷、行的形成对隶书的“命运”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纸张的使用与书写的流便,使隶书这一古老书体开始发生“萎缩”。
其“萎缩”表现为另两种书体(楷、行草)的成型与普及。
5、小结:以上所述为汉以后、唐以前的隶书。
唐以后,唐宋元明各朝隶书的发展,并不繁盛,或者说,受到官方与民间的双重忽视。
唐多楷(“癫张醉怀”的狂草另作别论),尚法;宋多行草,尚意(确切说是行书,黄庭坚草书另作别论);元尚态,但复古耳,即复魏晋楷、行草书之态;明多行草,因为高大建筑与书写工具(高屋高墙、大方桌、方凳)的变化,而产生大行草立轴,隶书少(王铎中年叹息习隶已力不从心,隶书作品较少,且不成体式,可见一斑)。
东汉以后隶书的书法现象,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清朝隶书——中国书法史上第二个隶书的自觉创作时期(第一时期是两汉,说“书写”也可)。
碑学的产生,对隶书的历史进行了重大的“革命”。
6、时与风:清朝隶书最大成者是邓石如,集大成者何绍基,洋洋大观者另有赵之谦、尹秉授等等。
乃至现当代,习隶者不在少数。
整合而独立不群者,或即俗中大雅者,能获得较大社会“流通”空间的,唯有今人刘炳森,世称“炳森体”。
这段时期中,有两大高峰:吴昌硕、林散之(隶书日课作品);炳森同时人中有王墉、何应辉、刘彦湖等。
先说吴昌硕、林散之。
吴氏尚高古而金石气,林散之多创临之作。
观吴隶书,可见隶书尚高古的底气;观林隶书,而知隶书对于书法创作的意义,可见隶书的静气与理性(隶书“革命”性的产生之于用笔、书法美学、书法史的意义)。
再说今人隶书。
当今隶书的发展,都走的是与其它书体融合的路子。
唯有刘炳森走标准化(美学)的路。
融合的路,在王墉、何应辉、刘彦湖身上都可以看出。
王书重朴气,融篆、金、行、草于隶;何书重融行草于隶。
想着重说说刘彦湖,这里先回忆一下清朝碑学。
清朝碑学产生的背景是“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
故有“乱世写碑、盛世写帖”的说法。
这种民族精神体现在书法中,即表现为剔除书法中帖风的柔弱,另寻新的书学审美空间。
清朝碑学的隶书体现为对以刀为主要书写材料的碑文的笔墨再创造,同时也包括理论创造,而且,与魏晋书法形成不同的是,清朝的碑学与书法的自觉表现为理论出现于创作之前。
因而,中国第二个隶书自觉创作时期,带有强烈开创性与排它性。
排它性即表现为对帖学的排斥;开创性即表现为,从临摹到创作无不表现为对隶书(碑)新的认知。
从邓石如到何绍基再到开碑派书法行草书新貌的沈曾植、徐生翁等,无不可以看见中国书法历史上第一次对隶书(碑)的再创造。
第二次再创造有几条路线:一是标准化;二是融合其它书体;三是以帖对碑再改造。
刘彦湖属于这第三种情况。
愚以为,第二次再创造已经到来,而且不像第一次(清碑学)那样,是单线式发展,第二次来得比较广阔、多态、百花齐放,其理论基础与清碑学一样,同样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
另外还有第四条路:精研汉碑。
比如:从《孔宙碑》、《礼器碑》中出来的王遐举先生;从《开通褒斜道刻石》中出来的周俊杰先生;从《张迁碑》中出来的张继先生;从汉简中出来的毛峰先生;从《衡方碑》、《郙阁颂》中出来的贾又栋先生……走标准化路子的有启功先生、舒同先生、刘炳森先生,还有张海先生。
标准化在中国书法史上功劳卓著,首先即体现在书法与社会的联系上功不可没。
在元朝“复古”意识的牵引下,还有赵孟頫。
当下,从体式和面貌上写出隶书“大气”的有周俊杰先生外,还有孙其峰等。
还提一位当下著名的书法家:王冬龄。
王先生有一本专门阐述清人隶书的著作,以梳理清朝隶书史。
3-5年前,见过一些王冬龄先生的隶书作品,零零散散出现在一些展览和报刊杂志上。
愚以为,王先生是一个偏于学者型的理性的隶书创作者,但愚以为,人称书有“粉气”的王冬龄先生,隶书创作终不及其用笔畅快的行草书造诣之高。
此外,与时下许多写汉简的书家相比,人称有“苦气”的沃兴华先生的作品,尤其重视挖掘“民书”的精神,愚以为,沃先生终未登隶书堂奥,不见“正隶”之精神。
盖隶书产生之初(甚至包括秦篆、唐楷),即已存在官书的影响。
“正隶”的精神,愚以为,散见于当下许多写隶的书家中。
当前,官书的形式可以简单说是“演变”为电脑体,也即标准化倾向,则书法美学所受到的挑战是值得深思的。
另外,书法创作的“书斋化”、“专业化”,导致书法社会化功能的弱化同样值得深思。
7、隶书的精神。
在我看来,即“高古”、“大气”、“庙堂气”、“民族气”(也即汉民族气息)。
由此也可知,当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之时,在清朝一个需要如此民族气节的时期,隶书(碑学)被呼唤而出。
读《史记》或汉朝文学作品时,写隶书尤其有感觉。
盖,手中之书如汉人把笔,乃是写隶至高境界,也当是书法一至高境界。
另外,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汉隶以前,秦末汉初时,篆隶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共存;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的流变线路有两条:北碑(隶意遗存于碑中。
如《石门铭》、《龙门廿品》、郑道昭等。
这也是练习北碑需要注意的地方。
推崇北碑的于右任先生,即集成了隶书遗意中对横向空间的拓展)和王氏帖学体系(从《平复帖》时期作品可察这一转变)。
综上,隶书的历史之于书法的意义,可以这么说吧:隶书是碑学的底气,楷书则是帖学的底气。
8、余叙:“金石气”的脉络及“碑底帖面”。
“金石气”的提出(可具体查查是否出于清朝),是中国书法美学的一场“革命”。
从清人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至于康有为,从吴昌硕、齐白石、于右任至于沈鹏、孙伯翔、石开,来考察这一脉络。
其中单独提出林散之。
略说之,何绍基的隶书功底及其启示意义值得重视。
赵之谦、沈曾植、林散之……“碑底帖面”的集大成。
赵之谦实现了“碑底帖面”行楷书的形成,沈曾植则实现了“碑底帖面”行草书的形成,林散之则实现了“碑底帖面”大草的形成。
(并非将之作如此机械的字体分析,乃为理清脉络也。
)康有为之所以为人所诟病,乃因其“不知隶”而强学碑,至于金石气,实强为面目耳。
由此可知,不知隶而习碑者,概入书学误区。
吴昌硕隶书气韵高古,世人难望项背,大篆、金文作底耳,由其竖写体式的隶书作品可知,缶翁对于隶书的研习是在向隶书的根底上追溯。
得金石气而得高古之气,乃得金石气之真如也。
齐白石书法老成,返归自然,画家字,妙趣横生,乃与古人心灵相接,灵犀相通。
类于宋朝黄庭坚观荡桨而悟,从自然中得耳。
此为金石气另一境界。
于右任崇尚北碑,是集北碑隶意的大成者,于右任先生将隶书在北碑中的遗意集成并提升至今草。
从当代的沈鹏先生身上,仍然可以看见这一脉络的发展趋势,沈老先生结合中国传统书论中关于意与象的阐释,并结合时风(对西方艺术与西方文化中关于心灵的融合),将书法中的“意象”意识,提炼至极。
孙伯翔,集魏碑于一身。
其底气尚停留在龙门廿品中,未高至隶书。
写碑之笔,合清人思路,将“以笔追刀”提升了高度。
石开,以篆刻立书法风貌。
可说是自缶翁后另开金石气表现形式又一人。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其用笔上,弥补了缶翁“意在笔后”的嫌疑,也可以说是打破了这一嫌疑。
从缶翁、石开可以看出,碑学学习不深者,学碑不知其精神者,极易堕入“旁门”。
如缶翁受到批评的“意在笔后”,如石开书法中书写意味的弱化。
9、书写意味的弱化、丧失,乃时下书法最大病。
篆书大概是最难体现书写意味的书体,然仍可见秦诏版中浓厚的书写意味。
书写意味涉及书学最本质的问题:什么是书法?以及书法与文字、书法与书写、书法与写字等问题。
(可参考白砥《书法空间论》前面部分的论述。
唯独不解的是,将这一问题看得最过清晰的白砥先生,其书法却是书写意味最淡薄者之一。
这一矛盾,已经在白砥先生身上产生了一个最难以得到圆满答案的书学命题。
我考虑的是,这是来自标准化倾向对白先生的毒害。
向现代书法“取经”,愚以为这并不是白先生找到的出路。
)综上,习隶的前提必是首要“知隶”,这一点有点不同于从楷书入手步入书法殿堂。
从隶书入手与由楷书入手,可分别视作“知性”与“理性”。
知性者,则学者字、大家字,将遭遇“艺术化”意识的磨砺;理性者,则标准字,重法度,必将遭遇“俗气”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