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第一章桥梁抗震

第一章桥梁抗震

3.按震级的地震分类
微震--- 2级以下。 有感地震--- 2-5级 中强地震--- 5-7级 强震--- 7级以上 人感觉不到 人有感觉 有不同程度破坏 巨大的破坏性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等不同,地震造成 的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 破坏力不一定就小。
二、 地震烈度
1.定义及影响因素
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 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 ; 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地震分类
一.按地震成因分类
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地震
人工地震
60 60
1.构造地震
92%的地震发生在 地壳中, 其余的发 生在地幔上部
震后工厂厂区
印度大地震
当地时间2001年1月26日上午8时46分(北京时 间2001年1月26日11时16分36.4秒,国际时间2001年1 月26日03时16分40秒),在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 发生一次强烈地震。据印度地震部门测定,这次地 震为里氏7.9级,震中位于北纬23.6度和东经69.8度。 至31日止,地震发生后已发生了196次余震。 死亡人数达16403人,受伤人数达55863人,经 济损失45亿美元。
唐山市文化路青年宫,为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7.8级地震 时倒塌一层,7.1级地震时除四根门柱外,全部坍塌。
唐山地区交通局,砖混结构的三层办公楼遭到破坏。 (此处为唐山地震重点保护遗迹之一。)
唐山市河北省矿业学院图书馆,三层高的阅览室,系装 配式纯框架结构,西头倒毁,东头框架幸存。(此处为唐山地 震重点保护遗迹之一。)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理论推导且紧密结 合规范 必备参考资料: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抗震设计原理与要求教学提纲

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抗震设计原理与要求教学提纲

Vc0
如何计算?
0
=1.2
《细则》规定:延性墩柱沿顺桥向和横桥向剪力设计值可按下 列规定计算:
(1)延性墩柱沿顺桥向剪力设计值
Vc0
0
M
x zc
Hn
Vc0
0
M
x zc
M
s zc
Hn
底部区域为潜在塑性 铰区域时
顶、底部区域均为潜在塑 性铰区域时
(2) 延性墩柱沿横桥向剪力设计值
Vc0
0
M
x hc
Hn
梁桥桥台的地震作用与土在地震时的压力有关,这是一个结构 与地基和基础与填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公路桥台一般具有截面 大而高度低的特点,对于轻型桥台因缺少动力特性的观测和试验研 究资料,故采用静力法计算
Ehau CiCsCd AGau / g
作用于台身重心处的 水平地震作用
基础顶面以上台身的重力
6.地震主动土压力和动水压力
A类桥梁的抗震设防目标是E1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475年)下不 应发生损伤,E2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2000年)下可产生有限损 伤,但地震后应能立即维持正常交通通行;B,C类桥梁的抗震设 防目标是E1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50-100年)下不应发生损伤, E2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475-2000年)下不致倒塌或产生严重结 构损伤,经临时加固后可供维持应急交通使用;D类桥梁的抗震 设防目标是E1地震作用(重现期约为25年)下不应发生损伤。因 此,《细则》实质上是采用“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D类 桥梁采用“一水平设防、一阶段设计”。
Eihp S h1 1 X 1iGi / g
计算简图
n
1
i0 n
X 1iGi
i0
X
2 1i

《桥梁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桥梁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桥梁抗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桥梁抗震;Bridge Anti-seismic Design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32 学分:2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桥梁结构地震破坏的特点,掌握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桥梁工程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和抗震设计验算,培养一定的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能力。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为全日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开设的介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与实用方法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震基本知识、工程抗震原理以及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学生今后解决桥梁结构概念设计和抗震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规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1.1教学内容:桥梁结构抗震的内容1.2教学内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步骤1.3教学内容:桥梁结构的抗震措施(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本课程研究方法;本课程主要包括的内容、特点难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步骤(三)小结本章主要介绍桥梁震害的危害性,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本课程所研究的内容容及其发展方向。

第二章地震概述(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2.1教学内容:了解地震成因及其分类,震源、震中、地震波的概念,以及地震波的特点 2.2教学内容:掌握震级、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的概念(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地震成因及其分类;震级与烈度的概念难点: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的概念(三)小结第三章桥梁震害(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3.1教学内容:引起桥梁震害的原因3.2教学内容:上部结构的震害3.3教学内容:支座的震害3.4教学内容: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二)重点与难点重点:震害的宏观调查与分析难点:分析桥梁震害的原因(三)小结第四章桥梁抗震设计概论(共1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4.1教学内容:掌握路线等级及构造物的重要性分级、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4.2教学内容:掌握公路工程抗震设计中场地分类与地基抗震验算方法4.3教学内容:了解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强迫振动4.4教学内容:掌握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和特点,地震系数、动力系数的概念,以及应用反应谱曲线计算地震荷载4.5教学内容:了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地震反应4.6教学内容:了解振型、主振型的正交性等概念,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的原理和计算(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和特点,地震系数、动力系数的概念,以及应用反应谱曲线计算地震荷载。

桥梁抗震电子教案

桥梁抗震电子教案
规范规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重点:震级与烈度的概念,基本烈度的概念及应用,地震动的概念及特性
5、难点:地震动的特性及应用,设计地震分组的含义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名词解释:
震级、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0分钟授新课:100分钟安排讨论0分钟布置作业0分钟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讨论□示教□指导□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模型□实物□挂图□音像□其他□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同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桥梁抗震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5地震动
(一)地震动特性
地面运动(地震动)的一般特征可用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曲线来说明。
1.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2.地震动的频谱特性
3.强震的持续时间
(二)影响地震动特性的因素
震源、传播介质与途径、局部场地条件
(三)地震动的估计
通常利用烈度与地震动的对应关系将烈度换算成地震动设计参数。
§1.6地震震害现象
2.地震烈度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用I表示。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震中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称为设防烈度。
二、次生灾害:
主要的次生灾害有:

桥梁抗震第二版教学设计

桥梁抗震第二版教学设计

桥梁抗震第二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掌握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熟悉常用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和工具。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抗震设计。

2. 教学内容2.1 桥梁抗震设计基本知识2.1.1 教学内容•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概述。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

•抗震设计标准和规范。

2.1.2 教学方法•讲授理论知识,介绍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

•通过案例分析,教授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介绍常用的抗震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实例演示。

2.2 桥梁抗震设计方法2.2.1 教学内容•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模型和流程。

•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参数计算和分析方法。

•桥梁抗震设计中的优化和改进方法。

2.2.2 教学方法•讲授抗震设计的基本模型和流程。

•通过实例演示,教授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参数计算和分析方法。

•通过案例演示,介绍桥梁抗震设计中的优化和改进方法。

2.3 桥梁抗震设计工具2.3.1 教学内容•常用的桥梁抗震设计软件和工具介绍。

•抗震设计模拟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3.2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介绍常用的桥梁抗震设计软件和工具。

•带领学生进行抗震设计模拟实验,并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理论知识,介绍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教授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抗震设计案例的演示和模拟实验。

•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 教学评估本教学设计将采用多种教学评估方法,包括:•课堂测试和作业评估,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实践操作,检验学生实际能力。

•同行评估,获得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5. 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讲授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外部专家和教师的讲解和指导。

•桥梁抗震设计软件和工具。

•实验室和设备。

6. 总结本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掌握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熟练运用桥梁抗震设计工具,提高抗震设计能力和实践水平。

《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教学大纲-桥梁工程教学团队

《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教学大纲-桥梁工程教学团队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专题研讨、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等环节,使学生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桥梁震害特点、桥梁抗震与抗风的基础知识、计算理论和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与桥梁工程等课程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分析或设计桥梁结构合理的抗风与抗震体系、地震作用与风荷载的力学特征、计算分析方法,初步具备解决实际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课程目标1. 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和桥梁结构的震害特点,掌握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和地震作用下强迫振动的数值计算方法;掌握反应谱的概念和反应谱分析方法;了解多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法的概念;掌握桥梁抗震设防和抗震验算要求;了解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的方法,桥梁减隔震设计的概念与流程;了解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及风对桥梁的动力作用。

课程目标2. 掌握桥梁工程抗震与抗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熟悉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规范。

通过文献或资料研究,掌握桥梁抗震与抗风理论的发展历程与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桥梁抗震与抗风设计理念,能够利用结构力学、桥梁工程及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分析。

在提出解决复杂结构或环境下桥梁抗风与抗震设计方案时具有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五、课程教学方法1.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2.课程采用PPT教学模式,增强课程的信息量和感性认识。

3.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进行机构分析、综合与仿真,培养其识别、表达和解决土木类专业相关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

桥梁振动与稳定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桥梁振动与稳定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桥梁振动与稳定分析》课程教学大纲Analysis of Bridge Vibration & Stabilization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选修课)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道桥方向)总学分数:1.5总学时数:24 修订年月:2009年9月4日编写年月:2009年9月4日执笔:姜海波课程简介(中文):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介绍桥梁结构振动与稳定分析的各种计算手段。

课程简介(英文):The course is the fundamental specialized optional curriculum,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vibr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bridge structure. The different calculating tools for bridge vibration and stabilization analysis are also taught.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对桥梁结构及构件进行稳定分析及振动分析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中心受压杆件的弯曲稳定掌握理想中心压杆弹性屈曲、弹塑性屈曲,实际中心压杆的弹塑性弯曲稳定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心受压组合杆件的稳定。

第二章压弯杆件的弯曲稳定掌握压弯杆件的弹性弯曲的基本概念,了解压弯杆件弹塑性弯曲失稳的特征。

掌握压弯杆件压溃荷载的计算理论,了解端弯矩、横向荷载及截面形状等对压溃荷载的影响。

《桥梁抗震抗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桥梁抗震抗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桥梁抗震抗风设计Design of Bridge Seismic and Wind Resistance课程代码:24410101学分:1.5学时:24(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桥梁工程(I)适用专业:土木工程教材:《桥梁抗震与抗风》,谷岩,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面向土木工程专业桥梁课群组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基本工程素质,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工程实际有机融合、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桥梁抗震、抗风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抗震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掌握桥梁的减震、隔震理论和方法;理解桥梁的抗风稳定性;掌握桥梁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了解桥梁风工程,熟悉桥梁抗风的概念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事桥梁抗震、抗风工作或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创造条件;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桥梁抗震、抗风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桥梁抗震、抗风的基本知识、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课程目标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应用桥梁抗震、抗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桥梁抵抗地震、风灾等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桥梁抗震、抗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3:通过课堂中介绍桥梁地震、风作用下的破坏事故,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工程伦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通过课堂作业及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严谨、认真做事的工作态度,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4、6、8。

1.毕业要求4:具有较宽厚坚实的专业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等;2.毕业要求6: 具有较好的工程科学应用能力,能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手段解决本专业一般技术问题;3.毕业要求8: 具有一定的工程规划与设计、结构计算、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桥梁抗震与抗风教学大纲

桥梁抗震与抗风教学大纲

桥梁抗震与抗风教学大纲桥梁抗震与抗风教学大纲桥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抗震与抗风能力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

为了提高桥梁的抗震与抗风能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桥梁抗震与抗风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

一、桥梁抗震教学内容1. 抗震基础知识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地震波传播特点和地震对桥梁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学习地震烈度评定、地震动参数计算等相关知识,以便能够正确评估桥梁的抗震能力。

2. 桥梁结构与抗震设计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桥梁的结构类型、受力原理和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和适用范围,掌握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规范要求。

3. 抗震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桥梁抗震设计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同时,还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桥梁类型的抗震设计差异,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抗震监测与评估学生需要学习桥梁抗震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了解桥梁抗震性能的实时监测和评估手段。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桥梁抗震监测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二、桥梁抗风教学内容1. 抗风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风的基本概念、风压的计算方法和风对桥梁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学习风洞试验的原理和方法,了解风洞试验在桥梁抗风设计中的应用。

2. 桥梁结构与抗风设计在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桥梁的结构类型、受力原理和抗风设计的基本原则。

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抗风性能和适用范围,掌握桥梁抗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规范要求。

3. 抗风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桥梁抗风设计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抗风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同时,还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桥梁类型的抗风设计差异,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抗风监测与评估学生需要学习桥梁抗风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了解桥梁抗风性能的实时监测和评估手段。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最低学时要求32。

本课程有一定理论要求但同时又是工程性很强的课程。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灾害(地震、风灾、火灾)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结构抗灾防灾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的毕业设计环节和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了解地震成因及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震级、烈度及地震动三个基本特性;掌握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掌握建筑场地划分方法;掌握场地液化概念与判别方法。

了解地震作用的概念和各种地震作用确定方法的适用范围。

理解单质点弹性体系地震影响系数及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熟练运用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计算单质点系的水平地震作用;正确掌握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方法;掌握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正确运用结构构件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组合、抗震验算的计算公式。

了解结构抗震设计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掌握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

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特点;掌握结构的抗震等级的确定;掌握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原则、屈服机制、基础结构要求和各自适用范围;掌握框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及验算;掌握框架柱、梁及节点的抗震设计要点及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了解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及抗震构造措施。

掌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要点及抗震构造措施。

了解高层钢结构体系及其各自特点;了解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要点;了解钢梁、钢柱、钢支撑等构件及其连接的工作性能和抗震设计要点。

掌握基础隔震体系的减震机理、工作特性和适用范围;理解基础隔震计算的简化方法—水平向减震系数法;了解的基础隔震设计的要点和构造措施。

掌握结构消能减震的概念,了解结构消能减震的方法、手段、优越性和应用范围;了解结构消能减震的设计参数确定和计算要点;了解粘弹性阻尼器和粘滞性阻尼器的减震机理;了解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步骤。

桥梁抗风抗震复习讲义课件

桥梁抗风抗震复习讲义课件

第1振型
第2振型
第3振型
桥墩的水平挠曲固有振型
时间函数 f (t ) 的幅值按照 Aet 逐渐衰减 ,如图
Aet
t
桥梁结构的自 振周期和地震 动卓越(主要) 周期越接近, 它的振型接受 到地震力的影 响越大;而结 构的阻尼比越 小,结构所受 的震害也越大。 分析和认识桥 梁结构的自振 周期、振型和 阻尼比这些动 力特性的重要 意义就在于此。
桥梁抗风抗震复习讲义
第二章 桥梁震害
地震强度
场地情况
桥梁震害
桥梁震害
人为错误
结构地震易损性
桥梁震害的四大原因
地基失效 结构强振 引起的破坏 引起的破坏
桥梁抗风抗震复习讲义
第二章 桥梁震害
2.3 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
2.3.1 桥梁墩柱的震害 桥梁墩柱的震害
墩柱的弯曲破坏
墩柱的剪切破坏
墩柱的基脚破坏
桥梁抗风抗震复习讲义
第四章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桥梁抗震设计的任务,是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并为结构提供较强的 抗震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正确选择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的结构形式; 合理地分配结构的刚度、质量和阻尼等动力参数,以便最大限度
地利用构件和材料的承载和变形能力; 正确估计地震可能对结构造成的破坏,以便通过结构、构造和其
桥梁抗风抗震复习讲义
1.2.2 烈度
人的感觉 物体反应 结构破坏 自然现象
–侧重点差异
–地震学:地震破坏后果 –抗震:地震作用强弱
–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
¡ 定义 ¡ 评价指标 ¡ 地震烈度表 ¡ 性质 ¡ 理解分歧 ¡ 影响因素及规律 ¡ 关于取消烈度
地震对地表及工程结构 影响的强弱程度

桥梁抗震课程设计

桥梁抗震课程设计

桥梁抗震课程设计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2. 学生能掌握桥梁抗震设计的主要参数和计算方法;3. 学生能了解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及相关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2. 学生能运用计算方法,进行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计算;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提出改进桥梁抗震设计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桥梁抗震设计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选修课,旨在使学生掌握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桥梁抗震设计基本原理- 抗震设计理念及目标-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地震作用及反应谱理论2. 桥梁抗震设计主要参数- 地震动参数- 结构参数- 材料参数3. 桥梁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法- Pushover分析法4. 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抗震设计计算方法及验算规定5. 桥梁抗震设计实例分析- 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抗震设计计算步骤及方法- 抗震设计优化与改进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桥梁抗震设计基本原理第二周:桥梁抗震设计主要参数第三周:桥梁抗震设计计算方法第四周:我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第五周:桥梁抗震设计实例分析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桥梁抗震;Bridge Anti-seismic Design
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32 学分:2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桥梁结构地震破坏的特点,掌握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桥梁工程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和抗震设计验算,培养一定的桥梁工程抗震设计能力。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全日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开设的介绍桥梁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原理与实用方法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地震基本知识、工程抗震原理以及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学生今后解决桥梁结构概念设计和抗震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规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1.1
教学内容:桥梁结构抗震的内容
1.2
教学内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步骤
1.3
教学内容:桥梁结构的抗震措施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本课程研究方法;本课程主要包括的内容、特点
难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步骤
(三)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桥梁震害的危害性,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本课程所研究的内容容及其发展方向。

第二章地震概述(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2.1
教学内容:了解地震成因及其分类,震源、震中、地震波的概念,以及地震波的特点 2.2
教学内容:掌握震级、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的概念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震成因及其分类;震级与烈度的概念
难点:基本烈度、设防烈度的概念
(三)小结
第三章桥梁震害(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3.1
教学内容:引起桥梁震害的原因
3.2
教学内容:上部结构的震害
3.3
教学内容:支座的震害
3.4
教学内容: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震害的宏观调查与分析
难点:分析桥梁震害的原因
(三)小结
第四章桥梁抗震设计概论(共1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4.1
教学内容:掌握路线等级及构造物的重要性分级、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4.2
教学内容:掌握公路工程抗震设计中场地分类与地基抗震验算方法
4.3
教学内容:了解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强迫振动
4.4
教学内容:掌握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和特点,地震系数、动力系数的概念,以及应用反应谱曲线计算地震荷载
4.5
教学内容:了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地震反应
4.6
教学内容:了解振型、主振型的正交性等概念,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的原理和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和特点,地震系数、动力系数的概念,以及应用反应谱曲线计算地震荷载。

难点: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地震反应。

(三)小结
第五章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5.1
教学内容:了解桥梁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5.2
教学内容:掌握桥梁结构抗震强度与稳定性验算方法
5.3
教学内容:了解桥梁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桥梁抗震设计的一般流程;桥梁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难点:梁结构抗震强度与稳定性验算方法
(三)小结
第六章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6.1
教学内容: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6.2
教学内容:桥梁简化的延性抗震设计理论
6.3
教学内容:桥梁墩柱的延性设计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桥梁抗震概念设计;桥梁简化的延性抗震设计理论
难点:桥梁墩柱的延性设计方法
(三)小结
第七章桥梁减隔震设计(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7.1
教学内容: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
7.2
教学内容:常用的减隔震装置
7.3
教学内容:减隔震技术的适用条件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构减隔震技术的工作机理
难点:结构减隔震设计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有限元基础、结构动力学、桥梁工程等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

八、教学时数分配
《桥梁抗震》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九、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桥梁抗震》,叶爱军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07月。

参考书:
1.《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4月。

2.《桥梁减隔震设计》,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4月。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在桥梁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十一、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十二、其他
考核方式为卷面考试占80%,实验与作业占20%(要显示考试或考查)
制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
执笔人:李广慧审订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