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地龙蛋白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地龙蛋白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冀小卫;辛学燕;舒译;张爱平;刘黎明;杨佳树;邢喜平【期刊名称】《中国性科学》【年(卷),期】2024(33)5【摘要】目的探讨地龙蛋白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CSMC)表型转化的影响,以明确地龙蛋白改善DMED大鼠勃起功能的机制。
方法于2021年7月选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DM)大鼠模型,余下10只作为正常组。
8周后大鼠颈部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并筛选出DMED大鼠。
将DME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地那非组及地龙蛋白低、中、高剂量组(45、90、180 mg/kg),各6只,并随机选取正常组6只作为空白组。
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血糖、体重、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和颈动脉内压(MAP)水平,计算ICP/MAP评估大鼠勃起功能。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收缩型标志物碱性调宁蛋白(Caiponin)、肌间线蛋白(Desmin)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阴茎海绵体中Desmin、骨桥蛋白(OPN)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阴茎海绵体中Caipon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ICP/MAP显著下降,血糖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大鼠阴茎海绵体中Caiponin、Desmin表达显著下降(P<0.01);Desmin mRNA表达下降,OPN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1);Caiponin、SMMHC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
与模型组比较,西地那非组及地龙蛋白低、中、高剂量组大鼠ICP/MAP 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西地那非组及地龙蛋白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阴茎海绵体中Caiponin、Desmin表达显著上升(P<0.01);Desmin mRNA表达显著上升,OPN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Caiponin、SMMHC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
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机制的研究进展王亚萍;何胜虎【摘要】血管钙化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普遍存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慢性肾脏病等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与许多不良事件相关.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血管钙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向成骨样细胞分化并产生基质囊泡生成磷酸钙在血管壁沉积.曾经认为是被动的过程,现认识到血管钙化是高度调控的复杂的主动过程,涉及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钙化抑制物的产生,遗传因素和激素的调控等机制.了解VSMCs导致血管钙化的机伺,对减少血管钙化、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7【总页数】6页(P3350-3355)【关键词】血管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机制【作者】王亚萍;何胜虎【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扬州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血管钙化是指羟基磷灰石沉积于血管壁的过程,是普遍存在的血管病理类型,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等疾病均有关。
血管钙化存在,预示着更差的临床结果。
有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中超过70%的男性患者和50%的女性患者在45岁左右会发展为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1]。
高血糖是CAC发生的主要原因,但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临床特征为肥胖症、高血糖症、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内斑块具有较大的坏死核心,炎症反应也较非糖尿病患者更严重[2]。
T2DM患者在冠状动脉、颈动脉和其他动脉床有更广泛的斑块钙化[2]。
降糖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降糖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陈颖;刘德承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7(10)21
【摘要】糖尿病是以机体出现一系列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内分泌性疾病。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西药较多,虽然能起到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
目前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是多靶点综合治疗。
多靶点药物联合干预既可降低给药剂量和节约医药资源,还能利用药物间协同作用更好地起到调控血糖、减少糖尿病所致并发症的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因其注重从整体上对身体功能进行调控,作用机制和途径多层面、多靶点,在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就中药降血糖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药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159-161)
【作者】陈颖;刘德承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中药降糖三黄片干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
3.不同中药复方降糖作用机制研究
4.黄连降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5.葛根芩连汤降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胰岛素对SHR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表型转化的MAPK机制的研究
Ab ta tOb et e To su y t e efcs n me h ns o n ui n p oieain a d h n t pc rn io fv sua src : jci v t d h fe t a d c a im fis l o r l rt n p e o y i a st n o ac lr n f o t i
s o h n s l el ( SM Cs i. po a ousy hy r e sve r t SH R ) m ot m ce c ls V ) D s nt ne l pe t n i a ( .M e h ds V SM Cs to we e e z m a ia l s a e r r n y tc ly iolt d fom SH R
移率是 P 85 D9 0 9预 处 理 组 的 4 O 4倍 ( P<7. 1 。 胰 岛 素 组 MAP 的表 达 明显 比 对 照 组 高 。免 疫组 化 结 果显 示 P 8 5 00 ) K D9 0 9预 处理
组 aS at — M ci n比胰 岛 素 纽 染 色深 。结 论 胰 岛 素 促 进 S VS HR MC 增 殖 及 表 型 转 化 , 种 作 用 可 被 MAP 抑 制 剂 阻 断 , 示 这 K 提
S u f M APK n e f c f i s ln on pr i e a i a c l m o t u c e i t dy o o f e t o n u i olf r ton of v s u ar s o h m s l n SHR a s r t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相关机制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相关机制崔源源【摘要】Altered phenotype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therosclerosis and restenosi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De-differenti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can be transformed to osteoblast , inflammatory or myofibrolast like cell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nged phenotypes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and its related mechanisms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介入后再狭窄等病理改变紧密相关.去分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分化为成骨型、炎症型或成纤维母细胞等表型.现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相关机制进行探讨.【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6【总页数】4页(P900-903)【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机制【作者】崔源源【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北京 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9.2;R543成熟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具有较高的细胞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收缩血管、调节血压和血流分布等功能。
分化成熟的VSMC表现为极低的增殖率和合成性。
由于VSMC具有强大的表型可塑性,受损的VSMC可进行表型转换,进而在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高血压等[1-3]。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肌肌球蛋白重链(smoothmusclemyosinheavychain, SMMHC/SMMYH)、平滑肌 22ɑ蛋白(smoothmuscle 22alpha,SM22α)、钙 调 蛋 白 (calponin)以 及 肌 细 胞 特异性抗原 (smoothelin)等[6]。其 中,αSMA是 第 一种发现的在 VSMCs分化时表达的蛋白,是 VSMCs 分化早期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收缩 标志蛋白(Zhou等.2007)。SMMHC的缺失被认为 是 VSMCs去分化的结果。Calponin是一种肌动蛋 白结合蛋白,在分化的 VSMCs中高度表达(Sandison 等.2016)。Smoothelin标志着 VSMCs向收缩表型 分 化 的 最 终 阶 段 (Rensen等.2007)。 结 蛋 白 (desmin)和钙调素结合蛋白 (caldesmon)(Clempus 等.2007)等均为收缩型 VSMCs的标志基因。
一、VSMCs表型转化的特点及标志基因 (一)收缩型 VSMCs的特点及标志基因 收缩 型 VSMCs一般呈梭形或纺锤形,含有丰富的肌丝, 收缩能力强,DNA合成活性低,合成 ECM 能力差, 具有维 持 血 管 弹 性 和 收 缩 血 管 的 功 能[1,2,4]。 完 全 分化的 VSMCs表达高水平的收缩基因,如 α平滑肌 肌动蛋白(alphasmoothmuscleactin,αSMA)、平滑
retinolbindingprotein,CRBP1)(Rensen等.2007)、 胚胎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embryonicsmoothmuscle myosinheavychain,SMEMB)(Zhang等.2017)以及 基质 gla蛋白(matrixglaprotein,MGP)等也是合成 型 VSMCs的标志基因[7]。将收缩型 VSMCs和合成 型 VSMCs的标志基因总结于表 1。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机制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机制基础医学院 07级临床一班陈依然 90701114摘要由血管平滑肌异常增殖导致的血管重构是PCI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能力与其表型转换密切相关。
本文讨论了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特点、机制和相关信号传导途径。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信号传导途径正文自1977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问世以来,其术后再狭窄(RS)一直是一个影响其远期疗效的重要问题。
虽然RS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已经公认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异常增殖、迁移及大量合成细胞外基质是其主要原因。
而VSMC增殖的首要条件就是表型转换。
VSMC的表型可分为分化程度较高的收缩型(分化型)和分化程度较低的分泌型(未分化型或去分化型),我将就其特点和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相关信号传导途径进行探讨。
1. 表型转换的特点VSMC来自胚胎发育时期的中胚层,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群并获得具有成年特征的分化表型,即收缩型。
但与骨骼肌、心肌细胞不同的是,VSMC在分化成熟后仍可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去分化成为分化程度较低的分泌型。
有报告称,这两种表型可能代表了共存于血管壁内一系列不同表现型的两个极端类型,且表达不同的基因和蛋白。
正常成人动脉血管的VSMC以收缩型为主,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血管的弹性和收缩血管。
收缩型VSMC增殖、迁移能力差或无,胞体呈梭形或带状,含大量肌丝和结构蛋白含,合成细胞器如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含量较少,合成基质的能力差或无,体积较小。
分泌型VSMC主要存在于胚胎中期血管和病理血管中,其主要功能是增殖、迁移入内膜以及合成细胞外基质蛋白。
形态上类似成纤维细胞,肌丝和结构蛋白含量较少,合成细胞器增多,合成和分泌基质蛋白的能力较强,体积较收缩型大。
根据VSMC两种表型表达蛋白的不同可以找到表型转换时相应的标志物。
其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在收缩型细胞中优势表达而在分泌型细胞中表达甚微,它是VSMC分化的早期特异性标志物,也是应用最多的收缩型标志蛋白。
中药调节代谢性疾病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中药调节代谢性疾病的效果与机制研究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与此同时,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调节代谢性疾病中的效果和机制。
一、中药对糖尿病的调节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项名为《xxxx》的研究报道了某种中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该中药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等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该中药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对胰岛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例如,某种中草药富含黄酮类物质,能够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糖代谢。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二、中药对高血脂的调节效果高血脂是代谢性疾病中的另一常见形式,中药在这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据《xxxx》的研究报道,某种中药对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该中药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多糖等,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壁的脂质沉积。
另外,还有一些中药在高血脂治疗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潜力。
例如,某种中药富含大量的植物固醇,具有类似于胆固醇的生物活性。
实验证实,该中药能够显著降低血脂并改善脂质代谢。
三、中药对肥胖症的调节效果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药也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据《xxxx》的研究发现,某种中药对肥胖症的治疗效果明显。
该中药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等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脂肪代谢,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
此外,还有一些中药在肥胖症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潜力。
例如,某种中药富含类黄酮物质,具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实验证明,该中药能够显著减少体重、改善血脂水平,并提高肥胖患者的心血管健康水平。
四、中药调节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中药调节代谢性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
近年来,很多研究聚焦于中药的活性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
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平滑肌细胞是人类体内最常见的细胞类型之一,分布在许多重要器官内,如血管、肠道、子宫等。
这些细胞对于我们的身体功能发挥至关重要,但是当我们身体出现疾病或异常状况时,它们的表型转化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分步骤阐述。
1. 什么是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是指由一种平滑肌细胞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转变。
一般情况下,平滑肌细胞存在着两种状态,分别是血管平滑肌和非血管平滑肌。
这些状态可以相互转化,即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以转化为非血管平滑肌细胞,反之也是一样的。
2. 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机制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了许多因素的调节。
最常见的机制包括细胞因子的调节、信号通路的调节以及外界环境的调节等。
在这些机制之间,细胞因子的调节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包括TGF-β、PDGF、EGF等,这些因子能够促进或抑制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转化,从而影响身体的生理活动。
3. 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疾病的关系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很多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当平滑肌细胞表型发生转化时,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肿瘤的发生也与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细胞往往会利用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化来实现生长和转移。
4. 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治疗的关系随着对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的治疗也逐渐得到了认可。
基于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的研究,我们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如针对TGF-β的抑制剂、PDGF的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过程,帮助我们治疗相关的疾病。
综上所述,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是人体内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在正常的情况下它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生理平衡,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过程,这样才能寻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我们保持健康。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赵志波;刘江华
【期刊名称】《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年(卷),期】2014(034)005
【摘要】血管平滑肌细胞按其形态、功能及细胞标志蛋白的不同可分为收缩型和合成型.血管平滑肌细胞受生化因子、细胞外基质成分、机械性刺激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其表型转变的分子机制主要与KLF4/MyoD/SRF轴相关.糖尿病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脂类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可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使其迁移、增殖能力增强,从而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页数】6页(P616-621)
【作者】赵志波;刘江华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J], 赵志波;刘江华;
2.N-乙酰半胱氨酸在缓解氧化应激造成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和表型转变中的作用 [J], 樊明强;张延林;丁涛;王莹
3.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ERα和ERβ的表达与细胞表型转变及增殖时相有关 [J], 李成武; 李应续; 朱从丽; 程蓓; 王乔; 宋健
4.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ERα和ERβ的表达与细胞表型转变及增殖时相有关 [J],
李成武; 李应续; 朱从丽; 程蓓; 王乔; 宋健
5.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作用及表型转变的影响 [J], 宁静;张松;张余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诱导因素探讨(全文)
2021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诱导因素探讨(全文)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是大、中动脉中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以及维持血管张力的重要因素,可调节血压、血流量,其异常增殖和迁移造成的表型转化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衰、脑梗和血管动脉瘤等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之一[1]。
目前,用于表型转化模型制备的VSMCs主要来源于实验动物(如大鼠、小鼠、兔)或人的血管,其中大鼠VSMCs因其易培养而应用广泛。
近年来,诸多学者研究在不同类型的诱导因素下各种VSMCs表型转化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现状进行归纳综述,为以后中药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1 VSMCs表型转化的概念及标志物VSMCs是一种来自胚胎发育时期中胚层的多功能性间叶细胞,周围由细胞外基质包围。
1989年,Baumbach等[2]首次提出“血管重塑”,发现血管的病理生理过程不仅是血管壁形态结构的改变,还有细胞的改变如VSMCs表型转化,从此VSMCs表型转化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根据VSMCs形态、功能及细胞标志蛋白的不同,VSMCs表型分为收缩表型(又叫分化表型)和合成表型(又叫去分化表型)两种。
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不同,VSMCs是一种非终末分化的高度特异性细胞,其表型具有可调控性,通过分化或去分化可实现表型和功能的转化。
生理状态下,VSMCs 处于分化程度较高的收缩表型;当血管内膜受损或VSMCs受到生长因子、机械作用、血管活性物质等因素刺激时,VSMCs从分化表型转化为分化程度较低的去分化表型(合成表型),这一转化过程被称之为表型转化。
VSMCs表型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清楚,现大量证据表明其受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如MAPK、PI3K/AKT、TGFβ/Smad、RhoA/Rock、Raf/MEK/ERK1/2以及cAMP/PKA通路等等。
1.1 收缩表型VSMCs正常情况下,VSMCs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群并获得具有成年特征的收缩表型,处于终末分化阶段,是一种稳定性表现。
环丙沙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调控作用
1.1 实验材料 本研究使用的 VSMCs 来源于器官捐献患者的
主 动 脉 组 织 ,标 本 收 集 遵 循 的 程 序 符 合 广 东 省 人 民 医 院(广 东 省 医 学 科 学 院)医 学 伦 理 委 员 会 所 制 订 的 伦 理 学 标 准 并 得 到 该 委 员 会 批 准(No. GDREC2018060H),且 患 者 家 属 签 署 有 知 情 同 意 书,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倒置显微镜(Nikon,日本); 荧光显微镜(Nikon,日本);平滑肌肌动蛋白 α(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Ab5694)、平滑肌蛋白 22(smooth muscle 22,SM22)(Ab10135)、类肌钙蛋白 (calponin)(Ab46794)、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 eraldehyde- 3- 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 (Ab9485)、Ki-67(Ab15580)均购自美国 Abcam 公司;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BS1264)购自美国 bio⁃ world 公司;电泳仪购自美国 Bio-RAD 公司;4′,6-二 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API)和 Ang Ⅱ购自美国 Sigma 公司;CCK-8 试剂盒 购自日本同仁公司;CPFX 购自中国麦克林公司;聚 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购自 中国爱尔兰 Millipore 公司;Tris 缓冲液(tris buffered saline,TBS)购自中国博士德公司,吐温-20 购自中 国 索 莱 宝 公 司 ,电 化 学 发 光(electrochemilumines⁃ cence,ECL)底物试剂盒购自中国 Biosharp 公司。 1.2 组织贴壁法分离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方法
HMGB1参与调节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34(10):1628-1632.[27] Xie Y,Zhao Q Y,Li H Y,et al.Curcumin amelioratescognitive deficits heavy ion irradiation-induced learning and memory deficits through enhancing of Nrf2 antioxidant signaling pathways[J].Pharmacol Biochem Behav,2014,126:181-186.[28] Zeng M L,Wu X Y,Li F,et minaria JaponicaPolysaccharides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y[J].Exp Toxicol Pathol,2017,69(7):527-532.[29]陈晨,张思琴,阮林,等.海带多糖调节小鼠小胶质细胞活化保护放射损伤后的海马记忆功能[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8,34(3):327-333.[30]符桢琳.海带多糖对放射诱导损伤的神经细胞、内皮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8.[31] Wang J P,Zhang D,Fu X J,et al.Carbon monoxide-releasingmolecule-3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y suppressing neuroinflammation and alleviating blood-brain barrier disruption[J].J Neuroinflammation,2018,15(1):188.[32]卢奎,张成,钟健强,等.CORM-3介导小胶质细胞ICAM-1抑制放射性脑损伤炎症反应[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4):602-606.(收稿日期:2019-04-28) (本文编辑:张爽)*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00020)①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广西 桂林 541002②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信作者:侯长春HMGB1参与调节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屈东明① 侯长春②【摘要】 HMGB1被认为与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脓毒症、关节炎、肺炎、胰腺炎、烫伤、动脉粥样硬化等。
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后转化类型的研究
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后转化类型的研究目的分析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后细胞转化类型。
方法将第4代细胞等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实验组10 mmol/L的β-甘油磷酸盐进行细胞诱导,给予对照组正常DMEM培养基培养,连续培养10天,测定两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骨钙素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SMCs及成骨细胞标志蛋白(骨桥蛋白)含量的差异。
结果细胞诱导钙化后,细胞聚集并形成囊泡结构,实验组ALP、骨钙素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显示成骨细胞标志物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逐渐增强,对照组仅有微弱表达,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实验组OP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在钙化后会向成骨细胞转化,可为血管钙化通路、病因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机制。
标签:细胞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成骨细胞如今心血管钙化已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心血管事件均与血管钙化有关,如心肌梗死、瓣膜钙化、夹层动脉瘤等疾病,这些疾病均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血管钙化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普遍认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对血管钙化起着重要作用[1],其作用机制及转化分型对研究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VSMCs钙化后转化类型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中,对VSMCs进行体外培养并诱导钙化,旨在探讨主动脉VSMCs钙化后细胞转化类型,为血管钙化的机制及通路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材料及试剂血管平滑肌原代细胞(广州吉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MEM培养基(Gibco 公司);胎牛血清、双抗、胰酶(HyClone公司);OPN单克隆抗体及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鼠IgG(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β-甘油磷酸盐、茜素红染色剂及其他试剂耗材(郑州乐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民族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民族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明霞;宝龙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24(30)4
【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常见的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临床慢性代谢性疾病。
现代医学治疗以西药及胰岛素介入降糖为主,治标但难以固本。
近年来,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比单一治疗的优势显现,已在临床中普遍应用。
民族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虽不能迅速降糖,但可以调理脏腑,固本培元、达到整体平衡的重建。
针对我国2型糖尿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现状,探究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明霞;宝龙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
【相关文献】
1.中医药及民族医药治疗近视的研究进展
2.壮、蒙、藏等民族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概况
3.疫情后承德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机遇及开发策略
4.从糖尿病肾病病机论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5.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临床及机理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肾小球系膜细胞表型转化谈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思路
型中观察到肾小球 M 可以重新表 达 c sL 以来, c 【 ̄ 一 A 已有大量的实 验和临床研究证实 M c的表 型转 化在慢性肾小球疾 病的进展 中 起重要作用 。在增殖性肾小球 肾炎中, Cc sL M 一  ̄ 【 A的表达主要 反映 M c从静 止型 向增殖型的转 化,c增殖活性增强, M 细胞数量 明显增加。但 M c的表 型转化并 不一 定伴 随增殖活性 的增强和
维普资讯
・Leabharlann 9 ・ O Chi s J u n Of n r ne e o r a1 I fo mat on on C i T M
J n 20 8 o1 o u 0 V .1 N .6 5
.
从 肾小球 系 膜 细 胞 表 型 转 化 谈 中医药 防治糖尿病 肾病机 制研 究思路
势。因而, 对于 中医药防治 D N作用机 制的研 究, 如何选择切入 点便成 为关键。现代 医学研究 发现 ,N 存在 肾小球系膜细胞 D (c 的表 型转 化, M) 表现为 肾小球系膜细胞肥大、胚胎期标志 c 【 一 平滑肌肌动蛋 白(一 ̄ ) c sL 的异常表达 、 【 A 细胞外基质 (C ) E M 大量分 泌等。M c的表型转化可 能是 肾小球 E M逐渐堆积, 终造成 肾 C 最
球 M c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起源相同, 在胚胎时期, 肾小球 M c有
c S A的表 达, 正常体 内成熟的 M 【M 一 但 c见 不到, 或仅可见极为微 弱 的 c SA 表 达, 在某 些状 态下, 内 M 可 以重 新表达 cM — 而 体 C
整合素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调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孙闻婧;王芷琪;陈欢;任静;赵一秀【期刊名称】《生理科学进展》【年(卷),期】2024(55)2【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参与调节血管壁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维持血管张力。
然而,在促AS有害因素刺激下,收缩型VSMC可发生表型转化,表现出增殖、迁移、黏附、钙化等特性,可直接导致AS斑块形成或破裂。
整合素(integrins)负责协调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骨架之间的跨膜联系,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整合素在调控VSMC向间充质干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等细胞类型的转分化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可通过调控VSMC表型转化间接影响AS的发生及进展,具有成为新的AS治疗靶点的潜力。
本文综述了VSMC表型转化的分类及整合素在VSMC表型转化中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S的早期治疗和干预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
【总页数】9页(P139-147)【作者】孙闻婧;王芷琪;陈欢;任静;赵一秀【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心血管药物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相关文献】1.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进展2.植物天然活性产物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研究进展3.MicroRNA-145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中的研究进展4.非编码RNA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5.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microRNA调控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管平滑肌增殖模型及中药抑制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O X — L D L是血 浆 中低 密度 脂 蛋 白( L o w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 L D L) 的 氧 化 修 饰 产 物 。O X — L DL在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发 生 发 展 过 程 中起 重 要 作 用 【 ” , o x — L DL 可 通 过 多 种 途 径 损 伤 血 管 内皮 细 胞 , 促 进 VS MC s 增
张 素 Ⅱ( An g i o t e n s i n l I, A n g I I) 、 葡萄糖 、 肿 瘤 坏死
因 子 a( T u m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a l p h a , T N F 一 )等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1 3
殖 以及泡沫细胞 的形成等 】 。
o x — L DL促 进 内 皮 细 胞 释 放 血 小 板 衍 生 因 子
( P l a t e l e t — De r i v e d G r o w t h F a c t o r , P DG F) 、 白 细胞 介 素 1和 血 小 板 活 化 因子 ( P l a t e l e t — Ac t i v a t i n g F a c t o r ,
等 。适 宜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是探讨 平滑肌 细胞 增殖的分子机制 、 筛选相关保 护作用药物的重要 工具。
诱 导 平 滑肌 细胞 增 殖 的 因素 众 多 , 机 制 与 病理 意 义各 异 , 一些如 O X — L DL 、A G E s 、 An g l I 、 高糖 、 T N F等 已被 成 功 应 用 于 建 立平 滑肌 细胞 增 殖模 型 。本 文 总结 了这 些 目前 最为 常 用 的 平 滑肌 细胞 增 殖模 型 , 同 时概 述 了
中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进展
24・ 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1 0 0年 4月第 4卷第 8期
C i dD u hnJM0 rgAp 】A t2 1 V I4 N . p, p 0 0,0. 。 o8
较一 般淋 巴瘤 为佳 。肿瘤 恶性程 度 的高低 与组织学 类 型有
关, T细胞型较 B细胞型 预后差 。But n等报道 1 rs i e O年生存 率达 4 % ~ 7 [ 。 1 4% 2 3 过去乳腺 原发性恶性 淋 巴瘤 的 预后 比原 发性乳 腺癌 预
( C) P I后再狭 窄有 积极 作用 。 2 单味 中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 刘 虹彬 等 探讨 了丹 参对 氧化低 密度脂 蛋 白诱 导体外 培养的 V MC基 质金 属蛋 白酶 和骨 桥蛋 白基 因表 达的影响 , S首要的任务 , 已成 近年来 , 中
中药抑制 V MC增殖 的机 制之 一是该 药具 有调控病 理状 态 S
窄, 是许多血管增殖性 疾病 如高血 压 、 冠状 动脉硬化 性心 脏 病、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的共 同病理基 础。寻找安全有效 的
下 cm c 因过度 表 的作 用 。彭哲 等用 解毒 活血 益气方 .y 基 ( 半枝莲 、 丹参 、 黄芪等 ) 研究结果 表明 , 可通过抑 制 V MC 其 S 的增殖 , 脂 质过 氧 化 损 伤 等机 制 , 预 经皮 冠 脉 成 形术 抗 干
的 V MC表型转 化和 D A合 成 , S N 有效抑 制 V MC增殖 , S 其作 用机制 可能与抑 制碱性成纤维 细胞生 长因子诱导 的 c u - n基 j
p r d wi h moh rp l s r d o e a y frl c l e u e me i a e t C e t e a y p u a it rp o o a i d i tr d- h h 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24·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 包括 STAT1 ~ 6。当 STAT 被磷酸 化后,以二聚体形式进入胞核内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特定 位点结合,促进其转录。最新的研究表明,STAT1 水平的增 加可使 VSMC 去分化[41]。 3 糖尿病中 VSMC 表型转化
[摘要] 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 的增殖和迁移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高血压等糖尿 病血管并发症的共同病理特征,而 VSMC 表型转化是 VSMC 增殖和迁移的基础,因此研究糖尿病中 VSMC 表型调节及机制,对 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拟介绍 VSMC 表型转化机制及糖尿病中 VSMC 表型的改变,并综述中药复方及单 体干预 VSMC 表型转化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参考。
Rho 是 GTP 结合蛋白中 Ras 家族的成员之一,有 RhoA, RhoB,RhoC 3 种异构体,ROCK 是 Rho 相关的蛋白激酶。在 VSMC 中,RhoA 活性是 VSMC 标志基因表达的重要决定因 素,具体表现为 RhoA / ROCK 通路调节了 SRF 从胞质转移进 入胞核 的 过 程,过 度 激 活 的 RhoA 刺 激 α-SMA,SM22α 和 SMMHC 的转录,而与之相对的 是,在 Y27632 ( RhoA / ROCK 通路抑制剂) 的作用下,CArG 依赖的多种 VSMC 的标志基因 的表达降低。现有的研究表明,RhoA / ROCK 影响 VSMC 标 志基因表达表达具体机制与 CPI-17 有关[38]。
研究发现 2 型糖尿病患者 VSMC 相对于正常人形态上 由纺锤形转变为斜方形,且增殖能力增强[42-43]; 糖尿病模型 大鼠原代培 养 VSMC 相 对 于 正 常 大 鼠 α-SMA 表 达 显 著 降 低[44-45]。以上结果提示,糖尿病中存在 VSMC 表型转化,但 高糖诱导 VSMC 表型转化的机制不明。 3. 1 血糖 高糖能够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原代 VSMC 表达特 异性核转录因子 RUNX2,减少 α-SMA 的表达,同时上调骨桥蛋 白( osteopontin,OPN) 的表达,表明高糖可导致 VSMC 向成骨细 胞转化[46-47]。此外,高糖还可以增强 TGF-β1 诱导的 VSMC 的骨 化,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激活 ELR-1 和 ALK-5 信号通路[48]。 3. 2 胰岛素 研究表明,胰岛素[49]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 [50]可诱导 VSMC 分化及对抗血小 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对 VSMC 的去分化作用,该效应由 PI3K 信号通路介导,且与 Foxo4 的磷酸 化和 myocardin 活性有关[39]。然而,在胰岛素抵抗情况下,PI3 K 信号通路受到抑制,胰岛素可诱导 VSMC 转分化。
[收稿日期] 2014-04-1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340006) ; 上海市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13ZR1437600) ;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 ZYD201302) ; 普陀医院科研基金项目 ( 2013SR117 I,2013GQ004 I, 2013QK01) [通信 作 者] * 郑 建 普,博 士,Tel: ( 021 ) 22233222-54310,E-mail: zhengjianpu@ gmail. com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血管并发症; 中药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慢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 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我国成人 糖尿病患病率约为 11. 6% ,总数估计超过 1 亿,成为世界第 一糖尿病大国[1]。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慢性病 防治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 病患者死亡的 主 要 原 因。然 而,临 床 证 据 显 示,严 格 的 血 糖 控制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因心血管疾病导 致的死亡风险作用有限[2]。因此,深入研究并阐明糖尿病血 管病变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新的早期干预靶点,对 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3]。糖尿病血 管并发症可主要归因于血管系统内皮细胞( endothelial cells, EC) 和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 的结 构及功能障碍。人们在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参与糖尿病血管 并发症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报道[4-5],然而对于 VSMC 在糖尿 病血管病 变 中 的 作 用 尚 不 清 楚。因 此,深 入 研 究 糖 尿 病 中 VSMC 表型转化及机制,对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糖 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 VSMC 表型与主要标志基因
磷酯酰肌醇 3 激酶( PI3 K) 是特异性的催化磷酯酰肌醇 3 位羟基磷酸化而产生的具有第二信使作用的激酶,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 Akt) 处于 PI3 K / AKT 通路的中心环节。PI3 K / Akt 信号通路在细胞存活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胰岛素 等生长和存活因子都可以激活 PI3 K / Akt 信号途径。有研究 显示,Foxo4 可以通过其和 myocardin 的相互作用来抑制 myocardin 的活性,而 PI3 K / Akt 调控了这一机制[39]。
第 39 卷第 24 期 2014 年 12 月
Vol. 39,Issue 24 December,2014
糖尿病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毛晓东1 ,程卓安1 ,郑建普1,2*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普陀医院 实验中心,上海 200062;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普陀医院 心内科,上海 200062)
一系列特异的收缩蛋白来调节血管张力、维持组织血流量。 当血管受损或疾病状况下,VSMC 转化为去分化或合成表型 ( dedifferentiated or synthetic phenotype ) ,SM22α,α-SMA 及 SM-MHC 等标志基因表达显著下降; 形态上类似成纤维细 胞,肌纤维骤减,收缩功能降低; 重新获得增殖、迁移及合成 大量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顺 应性降低及血管重构。VSMC 这种由收缩型转化为合成型的 过程,称之为表型转化( phenotypic modulation) [6]。 2 VSMC 标志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2. 1 myocardin / SRF / CArG box 调控机制 VSMC 标志基因 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VSMC 的表型转化程度,而 myocardin / SRF / CArG box 信号途径是 VSMC 标志基因最重 要的表达调控机制。SM22,SMA 及 SM-MHC 等 VSMC 标志 基因启动子上都有一个或几个顺式元件 CArG box [CC( A / T) 6 GG],而 血 清 应 答 因 子 ( serum response factor,SRF) 与 CArG box 的结合是启动 VSMC 特异性标志基因表达的核心 机制。此外,一种强有力的 SRF 辅激活物———myocardin[7]可 通过富含谷氨酰胺( Q-rich) 结构域与 SRF 结合形成三聚体, SRF 再作用于 VSMC 标志基因启动子上的 CArG box 从而启 动 VSMC 标 志 基 因 转 录[8-9]。此 外,SRF 磷 酸 化 水 平[10] 及 myocardin 乙酰化水平[11]均能影响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 2. 2 调节 VSMC 表型转化的其他转录因子 一些转录因子 可通过 SRF 影响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首先发现的是与 SRF 形成三聚体的一些辅激活物,如转录因子 Elk-1( Ets-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1) ,它们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磷酸化后与 SRF 结合从 而影响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另外,一些 Nkx 和 Gata 家族 成员,如 Nkx3. 1,Nkx3. 2 和 Gata-6,它们在平滑肌细胞亚型 有表达,并通过和 SRF 的相互作用来调控 VSMC 分化标志基 因的表达[12]。
TGF-β 是一种多效性的细胞因子,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 TRI 和 TRII 结合,并经由 Smad 蛋白发挥作用。在 VSMC 中, TGF-β 可通过 ALK5 增加 Smad2 和 Smad3 的磷酸化水平,使它 们与 Smad4 结合并以复合物的形式进入细胞核,通过与多种不 同的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控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37]。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 包括 ERK1 和 ERK2,是将信号从表面受体传导至 细胞核的关键。myocardin 的激活区可以被 ERK 磷酸化,从 而减少 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一些酪氨酸受体如 PDGF 受体 β 的激活可以触发 Ras / Raf / MEK / ERK 通路,导致 Elk-1 的磷酸化、VSMC 标志基因的表达的减少和 SRF 依赖的生长 基因的上调[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