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的基本概念

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的基本概念

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的基本概念四轮定位是指利用车辆上的四个车轮对车辆位置进行确定和跟踪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测量车辆的轮胎滚动半径、转角以及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位置来计算车辆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四轮定位技术在汽车制造、车辆动力学研究以及智能驾驶系统中被广泛应用。

四轮定位参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前后轴距(Wheelbase)、前后轮距(Track width)、前轮转角(Front wheel steering angle)、后轮转角(Rear wheel steering angle)以及接触点横向和纵向位移(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the contact point)等。

1. 前后轴距(Wheelbase):指的是车辆前后两个车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前后轴距对车辆的转向性能和操控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较长的前后轴距通常会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

2. 前后轮距(Track width):指的是车辆左右两个车轮中心之间的距离。

前后轮距对车辆的侧倾、转向和抓地力等性能有影响。

较大的前后轮距可以提供更好的侧向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3. 前轮转角(Front wheel steering angle):指的是前轮与车辆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用来描述前轮的转向程度。

前轮转角对车辆的转向性能和操控稳定性有影响。

较大的前轮转角可以使车辆有更小的转弯半径和更灵敏的转向响应。

4. 后轮转角(Rear wheel steering angle):指的是后轮与车辆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用来描述后轮的转向程度。

后轮转角可以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一些高性能车辆采用四轮转向技术,通过控制后轮转角来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5. 接触点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Lateral and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the contact point):指的是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在横向和纵向上相对于车辆中心的位置变化。

四轮定位参数定义

四轮定位参数定义

四轮定位参数定义四轮定位参数是指在车辆定位系统中使用的四个参数,包括车辆位置(经度和纬度)、方向角、车速和时间戳。

这些参数对于实现精确的车辆定位至关重要,可以应用于导航系统、交通管理、车辆监控等领域。

车辆位置是指车辆的经度和纬度坐标,用于确定车辆在地球表面的具体位置。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车辆可以精确地获得当前的经纬度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帮助车辆导航,还可以用于交通管理中的实时监控和路径规划。

方向角是指车辆当前行驶方向与参考方向之间的夹角。

方向角的测量可以基于车辆内部的陀螺仪或地磁传感器等设备。

通过方向角的变化,车辆可以实时调整行驶方向,确保安全驾驶。

此外,方向角还可以应用于车辆导航系统中,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

第三,车速是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车速的测量可以通过车辆的车载传感器或GPS等设备进行。

车速信息对于交通管理和车辆监控非常重要,可以用于道路拥堵监测、交通信号优化等应用。

同时,在车辆导航系统中,车速信息也可用于实时估计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时间戳是指车辆定位信息的时间戳记,用于标识定位信息的采集时间。

时间戳的精确性对于车辆定位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定位信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在交通管理中,时间戳可以用于监控交通流量和车辆行驶时间等信息,从而提供实时的交通状况。

四轮定位参数在车辆定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车辆位置、方向角、车速和时间戳这四个参数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车辆定位信息的完整性。

这些定位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车辆导航、交通管理和车辆监控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四轮定位参数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应用,为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四轮定位参数

四轮定位参数

定位角度基本概念1. 主销后倾角定义(Caster):☆主销后倾角定义: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向前或后倾斜的角度,向前倾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功能:影响转向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症状判断:(a) 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车速高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b)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0.5o)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案例左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0.5o,右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1.5o,刚这辆车向左跑偏。

☆主销后倾角调整手段:(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支柱杆(5)支柱旋转(6)引擎托架移动(7)偏心球头2.车轮外倾角(Camber)☆车轮外倾角定义:轮胎的上沿偏向车辆内侧(朝向引擎、负外倾角)或外(偏离引擎、正外倾角)的角度。

☆功能:调整车辆负数作用于轮胎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症状判断: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案例:左前轮外倾角设定为1.0o,右前轮外倾角设定为0.5o,车辆向左跑偏(左右轮外倾角误差0.5o,车辆就出现跑偏)。

☆外倾角调整手段:(1)垫片(2)偏心凸轮(3)长孔(4)球头旋转(5)支柱旋转(7)楔形垫片(6)调整轴承座(8)偏心螺栓(7)偏心衬套(10)偏置球头3.前束角(Toe)☆前束角的定义: 从车辆的前方看,于两轮轴高度相同处测量左、右轮胎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车辆前端距离与后端距离差值称为前束角。

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反之为正前束。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目录一、基本概念 (3)1.1 四轮定位的定义 (3)1.2 四轮定位的作用 (4)二、四轮定位的主要内容 (6)2.1 前轮定位 (7)2.1.1 前轮外倾角 (7)2.1.2 前轮前束 (9)2.1.3 前轮转角 (10)2.2 后轮定位 (10)2.2.1 后轮外倾角 (11)2.2.2 后轮前束 (12)2.2.3 后轮转角 (13)三、四轮定位的测量方法 (14)3.1 前轮定位的测量 (15)3.1.1 使用前束尺测量前轮前束 (16)3.1.2 使用外倾角尺测量前轮外倾角 (17)3.1.3 使用转角尺测量前轮转角 (18)3.2 后轮定位的测量 (19)3.2.1 使用后束尺测量后轮后束 (20)3.2.2 使用外倾角尺测量后轮外倾角 (21)3.2.3 使用转角尺测量后轮转角 (22)四、四轮定位的调整技巧 (23)4.1 前轮定位的调整 (24)4.1.1 调整前轮外倾角 (25)4.1.2 调整前轮前束 (26)4.1.3 调整前轮转角 (27)4.2 后轮定位的调整 (28)4.2.1 调整后轮外倾角 (29)4.2.2 调整后轮前束 (30)4.2.3 调整后轮转角 (31)五、四轮定位的注意事项 (33)5.1 定位前的准备工作 (33)5.2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34)5.3 调整时的安全操作 (35)六、四轮定位的维护与保养 (37)6.1 定期进行四轮定位的重要性 (38)6.2 常见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39)6.3 长期使用的注意事项 (39)一、基本概念也称为四轮定位仪检测,是车辆维修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检查。

它主要是通过测量车辆四个轮胎相对于车身纵轴(或车辆前进方向的中心线)的倾斜角度,来确保车辆转向准确、行驶稳定,并防止轮胎异常磨损。

这个检测过程涉及对车辆前轮定位角、后轮定位角以及主销内倾角和前束的测量与调整。

这些参数的准确性对于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
四轮定位的四个参数是车轮的前后左右位置,这些参数对于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个参数是前后轴距,即前轮和后轮轴心之间的距离。

前后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的转向稳定性和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一般来说,轴距较长的汽车转向相对来说会更加平稳,通过障碍物的能力也更强。

第二个参数是前后轮距,即左、右前轮与左、右后轮轮心之间的距离差。

前后轮距的大小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前后轮距较大的汽车操控性相对来说更稳定,但是容易出现过度转向。

第三个参数是前后轮胎间的距离,即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之间的距离。

这个参数对于汽车的平稳性和转弯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轮胎间距较大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相对来说更加平稳,但是转弯时会出现较大的滑移。

第四个参数是左右轮距,即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之间的距离差。

左右轮距的大小对于汽车的平衡性和横向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左右轮距较大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相对来说更加平衡,但是在转弯时容易出现侧翻等危险情况。

以上四个参数的大小都会对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汽车定位时,需要准确测量这些参数,以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轮定位术语

四轮定位术语

四轮定位及其角度的基本概念一、四轮定位 (Position Wheel)※定义:经专用检测仪器检测判断出四轮各种角度与原设计和出厂时调整值的差值,再用专用零件或工具进行调整校正,使之与原设计和出厂调整值相同或在公差范围内的全过程。

※功能:设计出汽车四轮各种角度,是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不会造成汽车跑偏、发飘、侧滑、转向不稳、轮胎磨损及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剧。

二、主销后倾角 (Caster)※定义:上球头向前或向后的倾斜度,或者支柱顶端与下球头所夹的角度。

※功能:影响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自动回正能力。

※0主销后倾角:从汽车的一侧观察,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在一个平面。

※负主销后倾角:从汽车的一侧观察,上球头或支柱顶端朝下球头方向向前。

※症状:1、旋转一周后,自动回正能力缺乏。

2、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需小心注意。

※后果:使汽车跑偏。

举例:左侧前轮正主销后倾角设为0.5°,右侧前轮为1—0.5°,这种车将会向左偏。

三、车轮外倾角 (Cember)※定义:车轮的上沿向内或向外倾斜的角度。

※功能:调整车辆在负载时,使受力点作用于轮胎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0车轮外倾角:车轮处于垂直于水平面的位置。

※正车轮外倾角:车轮上沿向外倾斜,或偏离引擎。

※过大的正车轮外倾角会引起:1、磨损轮胎外侧。

2、额外增加悬挂部件磨损。

3、造成跑偏。

※负车轮外倾角:当车轮上沿向内倾斜,或朝向引擎。

※过大的负车轮外倾角会引起:1、磨损轮胎内侧。

2、额外增加悬挂部件磨损。

3、造成跑偏。

不相等的车轮外倾角:造成跑偏。

举例:左侧前轮正车轮外倾角设为1°,右侧前轮设为0.5°,这种车将会向左偏。

四、退缩角 (Setback)※定义:一边车轮比另一边车轮后退。

(如图三所示)引起原因:1、厂家原因(厂家生产问题)。

2、碰撞。

正常情况下靠近0.5"的退缩角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四轮定位参数总结

四轮定位参数总结

四轮定位参数总结四轮定位参数是指汽车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前后轮距、前后悬挂高度、前后轮转角、轴距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在汽车制造和维修过程中,正确调整和维护四轮定位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前后轮距是指前后轮中心之间的距离。

前后轮距对于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至关重要。

如果前后轮距不正确,会导致汽车的转向不灵敏,车辆行驶时容易出现漂移的情况。

因此,调整和维护前后轮距是确保汽车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的重要步骤。

其次,前后悬挂高度是指汽车前后悬挂系统的高度。

前后悬挂高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平稳性和舒适性。

如果前后悬挂高度不平衡,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晃动和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正确调整和维护前后悬挂高度对于提高汽车的行驶平稳性和舒适性非常重要。

此外,前后轮转角是指前后轮与车体之间的夹角。

前后轮转角对于汽车的转向灵活性和操控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前后轮转角不正确,会导致汽车的转向不灵活,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

因此,准确调整和维护前后轮转角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行驶安全性。

最后,轴距是指汽车前后轴之间的距离。

轴距对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转向稳定性和悬挂性能有很大影响。

如果轴距不正确,会导致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方向盘抖动和车身晃动的情况。

因此,正确调整和维护轴距是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和悬挂性能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四轮定位参数对于汽车的行驶稳定性、舒适性和操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调整和维护这些参数是非常关键的。

同时,在汽车维修过程中,也应该定期检查和调整四轮定位参数,以确保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操控性能。

只有保持四轮定位参数的正确性,才能使汽车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道路条件和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

因此,四轮定位参数的调整和维护是汽车制造和维修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轮定位基本知识

四轮定位基本知识

四轮定位:
这是对两个转向前轮而言,对两个后轮来说也 同样存在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称后轮定 位。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 。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四轮定位, 或者车辆四轮在各个角度做定位调整称为“四轮 定位”。
进行四轮定位有什么作用(好处)!
1:增加行使安全性,舒适性; 2:直行时方向盘轻松操纵; 3: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归正; 4:减少油耗,降低底盘零件磨损; 5:维持直线行车; 6:增加驾驶控制感; 7:防止因偶然瞌睡,方向跑偏出现事故;
解: 首先车轮前束值调整不当将会引起轮胎的偏磨. 如 a:前束值过大将造成轮胎外边缘磨损严重. b:前束值过小将引起轮胎内边缘磨损严重.
• ②汽车转向系统在经过维修或更换之后,为 什么还要进行四轮定位调整?
• 解:一般再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此时方向盘处于 中位(也即自由状态的时候),车轮应该是有一定的 前束值的.
如果空车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 直于路面,则满载时车桥因承载 变形而可能出现车轮内倾,这样 将加速车轮胎的磨损。另外,路 面对车轮的垂直反力沿轮毂的轴 向分力将使轮毂压向外端的小轴 承,加重了外端小轴承及轮毂紧 固螺母的负荷,降低它们的寿命。 因此,前轮有一个正外倾角。但 是正外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也 会使轮胎产生偏磨损。
你知道什么是四轮定位吗?
四轮定位是以车辆的四轮参数为依据, 通过调整以确保车辆良好的行驶性能 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
轿车的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 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 这种具有一定相对位置的安装叫做转 向车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前轮定 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 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
之差称为总前束。
正前束:左右轮胎中心线,其 前端之距离小于后端 A<B

详解宝马四轮定位各参数以及参数对车辆的影响

详解宝马四轮定位各参数以及参数对车辆的影响

详解宝马四轮定位各参数以及参数对车辆的影响1、关于四轮定位的任务车轮位置对下列情况具有决定意义:a、对于正确的方向稳定性;b、对于转向时轮胎的良好附着;c、对于轮胎磨损;2、四轮定位相关概念轮胎和路面之间力的传导:车辆与道路之间的力, 能够通过轮胎支承面积最佳地传递。

轮胎支承面积:轮胎支承面积是静止的车轮在路面上压住的面积轮胎印迹:轮胎印迹是一个轮胎在运行时的有效支承面。

它表示车轮与路面接触面, 并在干扰力(侧向力、制动力和加速力)和路面特性的影响下变形。

车轮接地点:车轮接地点是一条通过转动轴的垂直线和车道表面在车轮中心面上的交点。

车轮中心面:车轮中心面在轮胎中部垂直切割车轮旋转轴。

3、側偏角、不足与过度转向概念侧偏角是车轮平面与行驶方向(车轮的运动方向) 构成的夹角。

与转向有关的专门概念。

中性性能:前轮侧偏角=后轮侧偏角。

不足转向:前轮侧偏角大于后轮侧偏角。

过度转向:前轮侧偏角小于后轮側偏角。

4、前束角和几何軸线角前束:一个车桥的总前束是一个车桥的车轮的前后距离之间的纵向偏差。

前束在车轮中心高度上在轮網压圈上测量。

行驶轴线角:行驶轴线角是指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与后桥总前束角角平分线之间的夹角,几何行驶轴线是后桥总前束角的角平分线。

前束的作用:车轮需要地面自外向内的推力来保持直线行驶状态引导出前束角概念,前束即产生横向推力的一个定位角度 (另外一个是车轮外倾角) 。

前束和后束的好处:a、通过动态轮胎接触面内的张力,确保车轮直线行驶状态;b、前束使转向系的动作更直接;c、后束对车辆的转向性能不利;d、后轮驱动:前轮有外倾趋势,通过前束克服这种趋势;e、前轮驱动:前轮有内倾趋势,通过后束克服;前束和后束的故障形式:a、后束过大:内部轮胎磨损,直线行驶性能较差;b、前束过大:外部轮胎磨损,直线行驶性能较差;c、前束不相等:不会导致车辆持续“跑偏”;5、车轮外倾角车轮外倾角是车轮中心面和车道表面的一条垂直线(在车轮接地点中) 之间的夹角。

四轮定位标准数据

四轮定位标准数据

四轮定位标准数据四轮定位是指汽车在行驶时,通过调整车辆的角度和位置,使车辆的四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处于理想状态,以确保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四轮定位标准数据则是指在进行四轮定位时所需的各项参数和标准数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轮定位标准数据的相关内容。

首先,四轮定位标准数据包括车辆的踏板高度、轮胎的角度和位置等参数。

其中,踏板高度是指车辆底盘与地面的距离,通常情况下,前后轮的踏板高度应该相同,以保证车辆的水平度。

而轮胎的角度和位置则包括前后轮的外倾角、内倾角、前束距、后束距等参数,这些参数的合理数值对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轮胎的磨损情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四轮定位标准数据还包括了车辆的悬挂系统参数。

悬挂系统的参数包括减震器的压缩和回弹力、弹簧的刚度等,这些参数的合理数值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在行驶时的颠簸感,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另外,四轮定位标准数据还包括了车轮的动平衡参数。

车轮的动平衡是指车轮在高速行驶时的平衡状态,包括了轮胎的动平衡和轮毂的动平衡。

合理的动平衡参数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抖动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四轮定位标准数据还包括了车辆的转向系统参数。

转向系统的参数包括了转向盘的回正力、转向机的传动比等,这些参数的合理数值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转向灵活性和稳定性,减少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倾感。

综上所述,四轮定位标准数据是确保车辆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合理的四轮定位标准数据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在行驶时的颠簸感、抖动感和侧倾感,提高车辆的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保障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因此,在进行四轮定位时,务必要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严格遵循四轮定位标准数据,确保各项参数和标准数值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一、主要参数
1、前束:正前束、负前束
2、外倾:正外倾、负外倾
3、主销后倾角:正后倾、负后倾
前束
零前束正前束:轮胎向内偏。

轮胎磨内边。

正八:/\
正前束负前束:轮胎向外偏。

轮胎磨外边。

外八:\/
影响:1.轮胎磨损,形状像羽毛状。

2.方向盘不正。

3.方向盘发抖。

4燃油消耗加大。

负前束
外倾
正倾角:轮胎上端向车外倾斜。

正倾角过大轮胎磨外边。

负倾角:轮胎上端向车内倾斜。

负倾角过大轮胎磨内边。

影响:1.当外倾角相差值达到25—30分时会引起跑方向:
2.轮胎胎肩肉眼可见圆周磨损。

主销后倾
正后倾角:主销向后。

左右轮胎相比,方向偏小的倾角跑。

负后倾角:主销向前。

左右轮胎相比,方向偏小的倾角跑。

影响:1当左右角度相差值达到25—30分时会引起跑方向:
往角度小的一边跑。

2。

方向盘重,自动回位难。

外倾角与后倾角的互补:当后倾角无法调整时,先看后倾角左右相差多少(右边比
左边小45分),外倾角就调多少(左边比右边调大45分)。

四轮定位的参数定义

四轮定位的参数定义

四轮定位的参数定义四轮定位是指通过对汽车四个轮子的位置、角度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和调整,使得车辆在行驶中能够保持稳定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轮定位参数是指用于描述车辆四轮位置、角度和相互之间关系的各项指标。

一、前束角前束角是指前轮与车身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正常情况下,前束角应该为零或略微向内倾斜,这样可以使得车辆在行驶时更加稳定。

如果前束角过大,则会导致车辆转弯时出现偏移,影响行驶安全。

二、后束角后束角是指后轮与车身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正常情况下,后束角应该为零或略微向外倾斜,这样可以使得车辆在行驶时更加稳定。

如果后束角过大,则会导致车辆转弯时出现偏移,影响行驶安全。

三、跨距跨距是指左右两个轮子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跨距应该相等,并且符合制造厂家规定的数值范围。

如果左右两个轮子的跨距不相等,则会导致车辆转弯时出现偏移,影响行驶安全。

四、前轮倾角前轮倾角是指前轮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正常情况下,前轮倾角应该为零或略微向内倾斜,这样可以使得车辆在行驶时更加稳定。

如果前轮倾角过大,则会导致车辆转弯时出现偏移,影响行驶安全。

五、后轮倾角后轮倾角是指后轮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正常情况下,后轮倾角应该为零或略微向外倾斜,这样可以使得车辆在行驶时更加稳定。

如果后轮倾角过大,则会导致车辆转弯时出现偏移,影响行驶安全。

六、前置量前置量是指前轴中心线与后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前置量应该符合制造厂家规定的数值范围。

如果前置量过大或过小,则会导致车辆转弯时出现偏移,影响行驶安全。

七、悬挂高度悬挂高度是指车身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正常情况下,悬挂高度应该符合制造厂家规定的数值范围。

如果悬挂高度过高或过低,则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八、后轮夹角后轮夹角是指后轮与车身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正常情况下,后轮夹角应该为零或略微向内倾斜,这样可以使得车辆在行驶时更加稳定。

如果后轮夹角过大,则会导致车辆转弯时出现偏移,影响行驶安全。

汽车四轮定位仪的基本知识详解

汽车四轮定位仪的基本知识详解
八种常见的汽车悬挂系统详析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挂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悬挂系统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挂系统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挂系统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图示7
4、轮距差:(TrackWidthDifference)左侧前后轮中心连线与右侧前后轮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轮距差。当后轮距宽度比前轮距宽度大时,此状态下规定轮距差为正值,反之,当后轮距宽度比前轮距宽度小时,此状态下规定轮距差为负值。如果在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前后轴距已经知道,则轮距差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值来表示。
图示10
7、后退缩角(RearSetBack):两后轮中心的连线的垂线与推进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后退缩角。当右后轮在左后轮后面时,此状态下规定汽车的后退缩角为正值,反之,当右后轮在左后轮前面时,此状态下规定汽车的后退缩角为负值。如果在汽车的规格值中,汽车的后轮距已经知道,则后退缩角既可以用角度值来表示,也可以转换成长度值来表示。

四轮定位的参数定义

四轮定位的参数定义

四轮定位的参数定义1. 引言四轮定位是指车辆通过四个轮子的位置信息来确定自身的空间位置和方向。

在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技术中,四轮定位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轮定位的参数定义及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2. 四轮定位的原理四轮定位的原理基于车辆的四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情况,通过监测和分析车轮的运动状态来确定车辆的空间位置和方向。

主要包括以下参数定义:2.1 轴距(Wheelbase)轮子间的距离称为轴距,通常用于计算车辆的转弯半径和悬挂系统的调整。

轴距对于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性能有重要影响。

2.2 车身高度(Ride Height)车身高度是指车辆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影响车辆的通过能力、悬挂系统的工作效果和底盘的稳定性。

2.3 车轮偏角(Wheel Angle)车轮偏角是指轮胎与车辆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通常用于操控车辆和调整转向系统。

2.4 悬挂系统刚度(Suspension Stiffness)悬挂系统刚度是指悬挂系统对荷载或冲击的抵抗能力,刚度越大车辆越稳定,但舒适性会降低。

3. 四轮定位的应用四轮定位作为一项重要的车辆调整和检测技术,在汽车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车辆制造与调试四轮定位可以用于车辆制造过程中的装配和调试阶段。

通过对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进行测量和调整,可以确保车辆在生产线上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3.2 线上售后服务四轮定位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售后服务中。

通过对车辆的定位参数进行检测和调整,可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性能,延长轮胎寿命,并减少燃油消耗。

这对车主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服务。

3.3 自动驾驶技术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四轮定位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定位和导航非常重要。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可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在实际道路上的准确导航和安全行驶。

3.4 竞技赛事四轮定位也在各种竞技赛事中得到应用。

例如,在赛车比赛中,通过调整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可以提高赛车的操控性能和速度,为车手争取更好的比赛成绩。

四轮定位的参数和定义

四轮定位的参数和定义

四轮定位的参数和定义四轮定位是一种用于确定物体位置的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导航、室内定位等领域。

它通过使用四个传感器或定位设备进行测量和计算,来确定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

本文将介绍四轮定位的参数和定义,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参数定义1. 位置参数:指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坐标,通常用三个数值表示,如(x, y, z)。

这些数值可以是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或坐标系的绝对位置,也可以是相对于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

2. 姿态参数:指物体的朝向和角度,通常用三个数值表示,如(roll, pitch, yaw)。

这些数值可以描述物体相对于某个参考方向或坐标系的旋转角度。

3. 精度参数:指四轮定位系统的测量精度,通常用标准差或误差范围表示。

精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越小。

4. 可靠性参数:指四轮定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常用故障率或失效概率表示。

可靠性越高,表示系统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故障概率越低。

二、四轮定位的意义和应用1. 无人驾驶:四轮定位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准确测量车辆的位置和姿态参数,无人驾驶系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路径规划和环境感知,实现自主导航和驾驶。

2. 机器人导航:四轮定位也可以应用于机器人导航领域。

通过测量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机器人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导航算法和地图信息,实现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完成各种任务。

3. 室内定位:四轮定位可以用于室内定位系统,帮助人们在室内环境中准确定位和导航。

通过将四个传感器或定位设备分布在室内,可以实现对人员和物体的准确追踪和定位。

4. 航空航天:四轮定位可以应用于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和导航系统中。

通过测量飞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可以实现飞行器的稳定飞行和精确导航。

三、四轮定位的局限性1. 环境限制:四轮定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在有明确标志或参考物的环境中进行定位。

在没有参考物的开放环境或复杂环境中,四轮定位系统可能无法准确测量位置和姿态。

4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4四轮定位基础知识

1.外倾角:从汽车的前方看轮胎的几何中心线与地面的 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倾角。轮胎的上缘偏向内侧(靠近 发动机)或偏向外侧(偏离发动机)。 当轮胎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称为零外倾角,其作用是 防止轮胎不均匀的磨损。 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外侧时的夹角称为正外倾角,其作 用主要是减低作用于转向节上的负载、防止车轮滑落、防 止由于载荷而产生不需要的外倾角及减小转向操纵力。 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内侧时的夹角称为负外倾角,其作 用是可使内外侧滚动半径近似相等,使轮胎的内外侧磨损 均匀,还可以提高车身的横向稳定性。 外倾角的调整根据各车型各有不同,调整方法也有不同。 主要调整方法有:调整垫片、大梁槽孔、不同心凸轮、偏 心球头、上控制臂的调整、下控制臂的调整等。
主销内倾角
5、包容角(Included angle) angle) 包容角(
是前轮外倾角和它相 应的主销内倾角的算 术和。
包容角
6、退缩角(Front wheels ofof退缩角( set) set)
是通过两前轮中心点的直线与推力线的垂 线之间的夹角
7、推力角(Wheel track) track) 推力角(
2.前束:前轮前束是从车辆前方看,于两轮轴高度相同 之下测量,左右轮胎中心线其前端与后端距离之差值称为 总前束。 前束的作用是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 当正前束太大时,轮胎外侧磨损会有正外倾角太大所形 成的磨损状态,胎纹磨损形式为羽毛状。当用手从内侧向 外侧抚摸,胎纹外缘有锐利的刺手感觉。 当负前束太大时,轮胎内侧会有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 磨损形态,胎纹磨损形式为羽毛状。当用手从外侧向内侧 抚摸,胎纹外缘有锐利的刺手感觉。 前轮前束的调整方法:调整可调式拉杆,在调整前先将 左右两边球头销止螺栓松开,夹紧转向盘正中位置。再根 据电脑提供的资料进行同时调整。如果原来的转向盘是在 正中位置,同时调整前束转向盘可能不会变动。直至调整 到标准数值,然后路试看其是否有变动,如有变动应将其 调正为止。

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一、车轮定位检测的相关参数 1.前束(TOTAL TOE) 2.外倾角(CAMBER) 3. 主销内倾角(KPI) 4. 主销后倾角(CASTER)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5.包容角 (INCLUDED ANGLE)
主销内倾角和车轮外倾角的和。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6. 后轮推进角(THRUST ANGLE) 若后桥轴线与前桥轴线不平行,后轮的行进方向与 当然,如果汽车后轮轴线没有偏斜,但是后轮的前 汽车纵向几何中心线所形成的角度,叫推进角。 束不准,也会形成推进角。
四轮定位检测
五、 四轮定位仪的操作 9. 调整传感器水平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五. 四轮定位仪的操作 10. 激活传感器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六、 四轮定位仪的新技术 1. 蓝牙技术的应用 2. 数码影像传感器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三、四轮定位仪的结构 1.举升机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2.电脑主机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3.传感器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4. 传感器支架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5. 电子转角盘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6. 后滑块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7. 方向盘锁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8. 刹车锁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五、四轮定位仪的操作 5. 举起后轮放后滑块 4. 举起前轮放电子转角盘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五、 四轮定位仪的操作 5. 举起后轮放后滑块
第三节
四轮定位检测
五、 四轮定位仪的操作 6. 安装传感器支架

四轮定位基本参数及其影响

四轮定位基本参数及其影响

四轮定位基本参数及其影响四轮定位仪作为一种检测仪器,成为汽车维修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维修设备。

四轮定位的主要定位参数包括: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

定位参数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安全性以及耗油量等有重大影响。

是现代轿车维护、维修的重要项目标签:四轮定位;底盘参数;车辆工程0 引言四轮定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车辆年检的主要参数之一,和制动、排放一样,四轮定位的参数直接决定了车辆是否能在路上充分发挥性能保证安全性。

因此,长期使用的车辆需每半年进行一次定位,如果遇到事故则在维修后马上需进行定位。

四轮定位的主要参数有外倾角、前束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包容角和摩擦半径。

除此之外,影响定位性能的还有推理角、转向前展、车轴偏角和行驶高度。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麦弗逊悬挂只有前轮前束是原生可调的,也是影响性能最直观的因素。

前轮和后轮的外倾、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可以通过加装调整臂等方式进行调整,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上述参数。

1 外倾角车轮外倾角(camber angle)是指车轮中心平面和地面铅垂线形成的夹角。

车轮顶部向外倾斜时,车轮中心线在铅垂线外侧,这样的倾角称之为正外倾角(positive camber)。

车轮顶部向内倾斜时,车轮中心线在铅垂线内侧,这样的倾角为负外倾角(negative camber)。

当车轮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为零外倾角。

正外倾角的主要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汽车自重和载重,会产生不需要的负外倾角,导致车轮与地面呈一定夹角,磨损轮胎,在货运车辆上,这种负外倾角会加剧轴承和衬套的不平衡压力,降低其耐用性能。

二是一定的正外倾角可以减小转向所需的操纵力,使转向更为灵活轻便。

三是减轻轮毂轴承负荷,防止车轮有脱滑趋势,一定的正外倾角可以使路面的反向作用力产生一个沿车轴线向内的分力,有助于防止车轮长期有向外脱滑的趋势导致外轴承和轴头螺母压力过大。

四是正外倾角还可以降低转向节负荷,防止转向节过早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轮定位基本概念
一、主销后倾角定义:
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在几何中心线方向,向前或向后倾斜的角度。

向前倾斜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功能:影响转向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主销后倾角的影响:
症状判断:
1、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
2、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3、车速高时发飘(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4、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
5、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40′(0.67°)时车辆容易出现跑偏,跑偏方向朝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若主销向前顷不叫主销前顷角,叫主销后倾角为负值。

主销内倾角定义:
由车辆前方观察,转向轴线与铅垂线所成的夹角。

主销内倾角对绝
大多数的车辆来说都是不可调整的角度。

主销内倾角的作用:
使前轮自动回正,转向轻便,并减小汽车行驶时路面通过车轮传给转向机构的冲击力。

车轮外倾角定义:
轮胎的上沿偏向车辆内侧(朝向引擎、负外倾角)或外侧的角度。

车轮中心平面和垂直面的夹角,前轮在转向装置位于中心位置时测量,后轮在正前打直位置测量(四轮转向)
车轮外倾角功能:
调整车辆负载作用于轮胎的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外倾角的影响:
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里侧单边磨损;
(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正的轮胎外倾角
负的轮胎外倾角,不叫轮胎内顷角
四、前束角
束角的定义:
从车辆后方看,左右轮胎垂直中心线与车轴等高水平中心线相交的两点距离与转到前方180度同一两点间距离的差值称为前束值。

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总前束是由左右两个车轮的分前束角之和来计算的,是以车轮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的;单独前束是指车辆中心线与单个车轮旋转平面间的夹角。

功能:降低轮胎磨损与滚动磨擦。

前束角影响:
正前束太大造成:
1、轮胎外侧快速磨损
(a)对子午胎,会类似正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c)当用手由轮胎之内侧向外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2、转向不稳定
(a)直行性差
(b)车轮发抖
负前束太大造成:
1、轮胎内侧快速磨损
(a)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 磨损形成为锯齿状或块状。

(c) 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2、转向不稳定
(a)直行性差
(b)车轮发抖
五、问题分析
1、为什么主销后倾角能让方向盘自动回正?又为什么汽车要有轮胎外倾角。

请看图解
1)主销后倾,是为了方向盘在转向后或者受地面的异响偏转后能自动回正。

主销后倾角越大回正能力越强。

所以若是左右主销后倾角不等,那边主销后倾角大,那边的回正能力就更大,这样就有可能使得方向盘向主销后倾角小的那一侧偏转,即车辆向主销后倾角小的一侧跑偏。

就好比两人打架,谁力量小谁就要输。

2)轮胎外倾角,若是空车时,轮胎垂直于地面,那么满载后车桥弯曲,带动轮胎内倾。

所以一般车辆都预先设置一定的轮胎外倾角度。

而轮胎外倾角使得轮胎类似于圆锥滚动,向那边斜就向那边滚。

所以若是左右轮胎外倾角不等,可能导致车辆跑偏,那侧轮胎外倾角大向那边跑偏(和主销后倾角刚好相反)。

2、为什么要有主销内顷,为什么主销内顷也能让方向盘回正,又为什么要有前束?
3)主销内倾角、假设当轮胎沿着主销旋转180度后(实际不可能赚180度,为了便于理解),转到如图所示位置,将陷入地面以下,实际上轮胎不可能陷入地面以下。

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车身前部抬起相应的高度。

这样车身本身的重力有使得轮胎回到原来的中间位置。

4)前束、因为轮胎外倾,类似圆锥的滚动,左右轮胎将有向两边滚动的趋势,但是实际上只能沿着相同的方向一起运动。

这样就会使得轮胎边滚动边与地面摩擦,那就加剧了轮胎的磨损。

而预先设置前束角度,使得左右轮胎都有向中间滚动的趋势,这样就弥补了轮胎外倾带来的不良后果。

如图所示,主销后顷是为方向盘回正;
轮胎外顷一是为克服路拱等外部因素,二是为了避免车辆加载后轮胎内顷。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货车、大客车等加载后与空车重量相差较大的车辆,外倾角相应较大。

而对于高级轿车,加载后与空车重量相差不大,外倾角相应较小,甚至为负值。

汽车跑偏的原因:
1、两侧主销的倾角不一致时,那侧主销后倾角小就向哪侧跑偏。

2、两侧车轮外倾角不一致时,那侧前轮外倾角大就向那侧跑偏。

3、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两根横拉杆没有等量调整,那根长就往那侧跑偏。

4、前轮前束值误差过大会造成行驶跑偏。

5、几何中心线和推力线不重合会造成行驶跑偏,推力角朝哪边就朝哪边跑偏。

6、几何中心线:前后四个车轮中间假想的直线。

7、推力线:先调后轮前束将后轮前束中间的线向前延长,并以此定位调前轮前束。

8、包容角:前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和。

(内倾角不能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