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

星辰实验学校“智慧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

2013.12

一、课堂提问优化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提问应有明确的针对性,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提示学生注意重点和难点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课堂问题设计中,教师应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对象的年龄、性格、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等因素。提问应聚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应回避疑难,平均用力;不应为问而问,无疑而问,无效假问;不易过多,应突出主问题的设计。

2.多样性原则

教师课堂提问要具有多样性,不论是在形式、内容上还是程度上都要具有多样性。提问形式的多样性指教师提问要采用多种形式,如采用设问句、反问句、疑问句等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内容的多样性是指提问内容新颖别致,有艺术性,即使对学生熟悉的内容也要从新的角度进行提问,使其产生新鲜感,这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此外,教师在提问设计上还要注意难度上的多样性。在一堂课的提问中,既要有简单的问题,也要有较难的问题。应考虑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应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层次水平上的学生都能在课堂问题解决中受益。

3.顺序性原则

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应遵循顺序性原则,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是一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提问也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有步骤有计划地拟出课堂上所要提问的问题,做到通盘打算,层层深入,合理安排,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新的高度。

4.广泛性原则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设计问题要考虑各种水平的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与问题的难易度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没有注意到提问的面,提问只提优等生,忽略后进生的参与和发展。因此,教师提问一定要注意点面结合,既照顾到个别学生的发展,更顾及全体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5.评价与反馈性原则

良好的课堂提问应是结构完整的,教师不单要提出问题,更要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个问题都要给予有效评价,不能只是泛泛地说“很好”“不错”等。要针对学生具体回答的情况进行中肯的评价。这种有针对性的评价应是诊断式的评价而非判断式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引导和诊断,引导学生思维朝正确方向发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设计

1.知识(回忆)水平提问

这种提问是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检索已有知识来回答问题。此类问题在课堂上

不宜过多使用,一般在课堂引入阶段教师检查学生先前知识情况,或课堂讲授阶段教师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掌握情况,适合使用此种提问方式。

2.理解水平提问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或事件进行叙述,对照比较事实或事件的异同,能把知识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一般用于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工所学内容。多用于讲授新课之后。

3.应用水平提问

应用水平提问要求学生把所学的概念、规则、理论等知识应用于某些问题,迁移到新问题情境之中。这种问题在理科教学中常常被使用。它可以用来考查学生对程序性知识掌握的情况,一般在课堂新内容的讲授、练习中使用此种提问。

4.分析水平提问

它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分析新学知识的结构、因素,理清事物的关系和前因后果。这种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要根据所学内容,分析资料,理解知识结构,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因此,此种提问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一般适合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教师在学生回答这类提问时,应给予鼓励和帮助,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5.综合水平提问

这类提问要求学生在记忆中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以一种新的有创造性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系。这种提问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维,对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水平的提问适合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中运用,在提问后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和探究,使学生不仅能综合利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还能利用同伴资源进行社会建构,激发新的想法来解决问题。

6.评价水平提问

这种提问要求学生对所给出的材料给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这种提问是最高水平的提问,它能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评判事物的价值,从不同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评价事物。学生要对事物进行评价,必须对相应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分析、综合所学知识,形成自己对某事物的独特的看法或观点。

三、课堂提问的三大策略

1.优化提问的形式:“趣问”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发他们的兴趣,引起认知冲突,不要故意用偏、难、怪的题目使他们感到难堪。优化课堂提问首先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让学生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受,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

2.优化提问的切入点:“巧问”

“浅”是提问的大忌。“有疑而问”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浅显的提问往往问而无疑,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是互动地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怎么也动不了。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做到巧问,只有巧的问题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课堂教学中。

3.优化提问的内容:“精问”

“碎”是提问设计的通病。教师设计的提问太多太杂,将导致课堂教学外紧

内松,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松松垮垮。“满堂问”其实就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这是表面上的互动,形式上的互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精”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优化,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四、课堂提问的四个方向

1.抓住兴趣点提问。

2.抓住疑问点提问。

3.抓住发散点提问。

4.抓住错误点提问。

五、课堂提问“五先五后”

1.先提问,后指名

2.先思考,后回答

3.先讨论,后结论

4.先学生,后教师

5.先激励,后更正

六、课堂提问的六个“度”

1.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氛围。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

2.提问次数要适度。

课堂提问,贵精不在多。特别是启发性的提问,就像传说中的大禹治水,通过疏导,开拓学生的思路。问题提得恰当,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引导学生前进。如果问题提得不当,则容易徒具形式,浪费时间,甚至走弯路。

3.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

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让学生“跳一跳,摘鲜桃”。

4.提问要有一定的梯度。

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

5.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

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6.要选准提问的角度。

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满脸疑团,那样问,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七、课堂提问的诸多问题:

1.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满堂灌”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教师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