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伽蓝记【古籍精品原文】

合集下载

顾农:《洛阳伽蓝记》

顾农:《洛阳伽蓝记》

顾农:《洛阳伽蓝记》一《洛阳伽蓝记》是一本关于洛阳一地的人文地理著作,也是一本关于佛教寺庙的专著。

首都在洛阳时期的北魏王朝,是佛教最盛的时段,其间到宣武帝元恪和皇后胡氏掌权的时代更达到了顶峰,有大小伽蓝即庙宇一千多座。

该书的作者杨衒之是北平(今河北遵化)人,活动于北魏后期至东魏间,当过秘书监、期城郡守等官。

他在北魏末年看到皇室和王公大臣们为兴建寺庙大笔花钱,侵渔百姓,很不以为然。

后来因为战乱,首都由洛阳迁至邺城,武定五年(547)杨衒之因公务重到洛阳,只见一片残破,“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不禁回忆起这里先前的繁华和佛教的畸形繁荣,于是撰写了《洛阳伽蓝记》一书。

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的序言中介绍此书的体例说:“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然寺数最多,不可遍写,今之所录,止大伽蓝,其中小者,取其祥异,世谛俗事,因而出之。

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

表列门名,以记远近。

凡为五篇。

”五篇各为一卷,分别是: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附京师建制及郭外诸寺)。

每卷之内,又以若干庙宇为单元,纲举目张,头绪非常清楚。

根据本书的叙述,可以画出一张当时洛阳的重点寺庙分布图来。

在周祖谟先生的《洛阳伽蓝记校释》一书中就有这样一张图,最宜同正文对照起来读。

二《洛阳伽蓝记》书中不仅介绍了若干重要的和有特色的寺庙,而且讲了许多有关的故事,例如当时弘扬佛教大建寺庙最有力度的宣武帝皇后胡氏即后称灵太后其人者,在书中就曾反复出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如陈留侯李崇,也有好几则故事:(卷二城东正始寺)有石碑一枚,背上有侍中崔光施钱四十万,陈留侯李崇施钱二十万,自余百官各有差,少者不减五千已下。

(卷三城南高阳王寺)(李)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亦富倾天下,僮仆千人。

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常无肉味,只有韭、菹。

崇客李元佑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

”人问其故,元佑曰:“二九(韭)一十八。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阅读答案附译文篇一:高二历史下册期末模块检测试题2北师大宁江附属中学2009——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题试卷说明:本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试卷结构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问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涂在机读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2.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3.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4.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6.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8.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王子坊洛阳伽蓝记原文及翻译

王子坊洛阳伽蓝记原文及翻译

王子坊洛阳伽蓝记原文及翻译《洛阳伽蓝记》原文:洛阳伽蓝记杨衔之建义元年,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寺。

荣字天宝,北地秀容人也。

世为第一领民酋长,博陵郡公。

部落八千余家。

家有马数万匹,富等天府。

武泰元年二月中,帝崩无子,立临洮王世子钊以绍大业,年三岁。

太后贪秉朝政,故以立之。

荣谓并州刺史元天穆曰:“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

况今奉未言之儿,以临天下,而望升平,其可得乎?吾世荷国恩,不能坐看成败,今欲以铁马五千,赴哀山陵,兼问侍臣帝崩之由,君竟谓何如?”穆曰:“明公世跨并、肆,雄才杰出,部落之民,控弦一万。

若能行废立之事,伊、霍复见于今日。

”荣即共穆结异姓兄弟。

穆年大,荣兄事之。

荣为盟主,穆亦拜荣。

于是密议长君诸王之中,不知谁应当璧。

遂于晋阳,人各铸像不成。

唯长乐王子攸像光相具足,端严特妙。

是以荣意在长乐。

遣苍头王丰入洛,约以为主。

长乐即许之,共克期契。

荣三军皓素,扬旌南出。

太后闻荣举兵,召王公议之。

时胡氏专宠,皇宗怨望,入议者莫肯致言。

唯黄门侍郎徐纥曰:“尔朱荣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长戟指阙,所谓穷辙拒轮,积薪候燎!今宿卫文武足得一战,但守河桥,观其意趣。

荣悬军千里,兵老师弊,以逸待劳,破之必矣。

”后然纥言。

即遣都督李神轨、郑季明等领众五千镇河桥。

四月十一日,荣过河内,至高头驿。

长乐王从雷陂北渡,赴荣军所。

神轨、季明等见长乐王往,遂开门降。

十二日,荣军于芒山之北,河阴之野。

十三日,召百官赴驾,至者尽诛之。

王公卿士及诸朝臣死者二千余人。

十四日,车驾入城,大赦天下,改号为建义元年,是为庄帝。

于时新经大兵,人物歼尽,流迸之徒,惊骇未出。

庄帝肇升太极,解网垂仁,唯散骑常侍山伟一人拜恩南阙。

二十日,洛中草草,犹自不安。

死生相怨,人怀异虑。

贵室豪家,并宅竞窜;贫夫贱士,襁负争逃。

于是出诏,滥死者,普加褒赠。

三品以上,赠三公;五品以上,赠令仆;七品以上,赠州牧;白民,赠郡镇。

于是稍安。

《洛阳伽蓝记》)翻译:孝庄帝建义元年,太原王尔朱荣统领军队驻在这所寺里。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

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洛阳伽蓝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记述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作者是东魏的杨炫之。

由于杨炫之的先祖在北魏末年为官于洛阳,亲眼目睹了洛阳城在河阴之变后的残破景象,并且亲身经历了北魏王朝的灭亡,因此在书中表现出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追忆和对国家兴亡的感叹。

以下是《洛阳伽蓝记》全篇原文及翻译:【原文】夫帝者之与师,义亦不远。

故人臣极位,则建耳目以明力。

人臣苟禄,则设机械以巧心。

或有矜其先哲,耻其君不如尧舜文王者,及其利口佐斗,借手杀贤,虽寄以伊成之名,有不胜其桀诡之计。

或虚诞诡谲之徒,特为欺诳视听,荧惑百姓,若晋之王猛,蜀之葛亮。

或争胜于白刃之前,或论勇于斩首之后。

斯皆尚其身谋其利,各以一隅自举者也。

今拟表于玉阶之上,视同草芥。

斩于金銮之下,视犹鸡豚。

乃群居亿千,衣披山谷,以强则汉兵可尽,以弱则耕夫有余。

此非上畏强敌而下忧其民之谓也。

夫惟鸿沟不可逾,一夫奋击于前,百万未可知也。

此乃大丈夫之志也。

昔段公之徒,死不恨矣。

但未得所养,犹怀首丘。

况乃备位台铉,身托伊吕,社稷为重,民为轻焉。

【译文】对于皇帝和臣子来说,义气的含义是相近的。

因此当臣子达到他们能够得到的最高地位时,他们就会竭尽全力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当臣子贪图俸禄时,他们就会运用各种巧妙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有些臣子以自己先前的功绩为荣,认为他们的君主在某些方面不如尧舜或周文王那样伟大时,他们可能会利用巧言善辩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可能借刀杀人,以此来削弱那些比自己更受君主宠信的贤能之士。

这些臣子虽然有时会以伊尹和成汤自命,但他们的行为却往往充满了狡诈和诡计。

还有一些诡谲之徒,他们专门用虚假的话欺骗君主的视听,迷惑百姓的思想。

例如晋朝的王猛和蜀国的诸葛亮这样的人。

他们有时在刀光剑影中争斗取胜,有时在战斗结束后夸口自己的勇敢无畏。

这些都是只顾自身利益、只考虑自己得失的人的表现。

现在如果将这些人置于朝廷之上,他们就会被视为微不足道的草芥一般被忽略掉。

洛阳伽蓝记-报德寺

洛阳伽蓝记-报德寺

報德寺(洛陽伽藍記卷第三城南)洛陽伽藍記,東魏人楊衒之撰,歷代目錄著錄皆書「楊」亦有作「羊」、「陽」者。

作者生平事蹟不詳,據該書敍述及其它史料可考者,知其為北平(今河北遵化)人,北魏末曾任撫軍將軍司馬,東魏時曾任秘書監,對當時佞佛的社會風氣頗為不滿。

全書五卷,宋以後文獻著錄亦有作三卷者。

該書主要目的是記北魏定都洛陽四十年間洛陽城佛教寺塔的興衰,從城內開始,次及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各為一卷,各卷以洛陽里巷為線索、以重要佛寺為綱目,次第展開,猶如一部當時洛陽城的遊記。

圍繞里巷、佛寺,該書還記敍了當時重要的政治事件、人物、風俗、傳聞故事以及漢、魏、西晉時代的故跡,反映了洛陽城的歷史變化及北魏時代洛陽都市風貌及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實態。

是研究中國佛教史、洛陽城歷史及北魏後期歷史極為重要的著作。

該書卷五依據惠生行記、宋雲家紀、道榮傳等材料,詳述北魏末宋雲奉命至印度取經行程及見聞,為研究古代中、印交通史的重要史料,受到中外學者珍視。

書中所記人物事蹟與神異故事,宛轉有致,文辭秀逸,為中國小說發展史重要的環節。

該書原分正文與子注,正文如綱,子注如目,詳述內容,但後世傳本,已難以截然分辨。

隋書、舊唐書之經籍志,新唐書、宋史之藝文志均曾著錄該書,明以後,傳世刻本甚多,各有長短。

今人范祥雍以明如隱堂本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撰成洛陽伽藍記校注,正文校勘注之外,首有長篇序,後附佚文、歷代著錄及序跋題識、圖說、年表四種,始於1958年由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多次重印,極便使用。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印行之周祖謨洛陽伽藍記校釋,較為簡明,亦便於使用。

本文選自該書卷三城南,選文從范祥雍洛陽伽藍記校注,篇題為選者所加。

內容除了通過漢魏石經興廢反映洛陽城文化變遷外,主要通過王肅從南齊投奔北魏後的飲食習慣的變化,表現了當時南北生活習慣的衝突與調適,以及孝文帝時上層人物雅聚的情景。

附錄選自該書卷二,反映了當時南北文化衝突與北魏洛陽時代文化上的進步對南朝人士的心理影響,可相互參讀。

洛阳伽蓝记校注序

洛阳伽蓝记校注序

洛阳伽蓝记校注序一洛阳伽蓝记与北魏佛教我国南北朝时代,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较落後的北魏拓跋王朝,百六十年间留下的着作不多,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可称北魏的三部杰作。

《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而有科学价值的农书。

《水经注》是一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的地理书。

《洛阳伽蓝记》以记北魏京城洛阳佛寺的兴废为题,实际记述了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掌故传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三部书因钞刻舛误,错字脱文太多,都很难读。

《水经注》一书,清代的学者,从全祖望、戴震到王先谦、杨守敬,都还下过不少的工夫,而其他两书,校订注释的工作,不是绝少人做,即是有人做了,也还不够。

这就是《洛阳伽蓝记校注》一书的来由罢。

我们知道,南北朝时代是承魏晋以来五胡十六国长期大动乱的时代,也就是黄河流域南北两岸人民大遭苦难的时代;同时它是我国中古时期宗教狂热的时代,也就是佛教臻于极盛的时代。

历史告诉我们,当人民受到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还反抗无力之时,往往会产生对美好的来世生活的憧际。

宗教就利用其对美好的来世生活这一幻想来安慰他们,麻醉他们,使他们能够忍受在现实中遭过到的一切痛苦。

而在剥削阶级或压迫民族的统治者中就利用宗教驯服人民的这一精神武器,作为缓和阶级矛盾或民族矛盾以巩固其统治权力的一种有效工具。

又在宗教本身也必须依靠统治者的力量来达到它推行教义和牟取僧侣特权的目的,正如晋释道安说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举”。

[1]我想这就是南北朝时代何以成为我国历史上宗教狂热时代的一个大原因。

王昶在《今释萃编》总论北朝造像诸碑时早已接触到了这一点。

南朝梁释僧佑《弘明集》,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反映到这一时代关於宗教的发展及其在敦理上和政治上的斗争。

魏收《魏书》特撰《释老志》,记载了这一时代北魏王朝的宗教史实。

云岗、龙门、敦煌等石窟都留下了这一时代北朝方面的佛教艺术,最可珍视的是造像和壁画。

21首短文言文

21首短文言文

21首短文言文1、宜都记[晋]袁崧【原文】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叁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译文】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

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

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文学知识】袁崧[公元?年至四o一年](一作袁山松)字不详,陈郡阳夏人。

生年不详,卒于晋安帝隆安五年。

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善音乐。

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

崧乃文其辞名,婉其节拍,每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掉泪。

每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

人谓之“崧道上行殡。

”历显位为吴郡太守。

孙恩作乱,崧守扈渎,城陷被害。

崧着有文集十卷,(《隋书经籍志》注)及后当书百篇,《晋书本传》并传于世。

二郦道元《水经注》二则2、江水(之一)[北魏]郦道元【原文】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

《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洛阳伽蓝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洛阳伽蓝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洛阳伽蓝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洛阳伽蓝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洛阳伽蓝记》是记述佛寺建筑园林风物的著作。

《四库提要·洛阳伽蓝记》疏证

《四库提要·洛阳伽蓝记》疏证

2019年第5期史志学刊NO.5.2019总第29期Journal of History and Chorography Serial No.29《四库提要·洛阳伽蓝记》疏证林丹妮(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1)一、《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洛阳伽蓝记》属史部地理类古迹之属。

撰者杨衒之,于正史无传,故究其个人情况,历来聚讼纷纭。

如姓氏即有不同记载,一作“羊”,除唐刘知几《史通》、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外,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明高儒《百川书志》、明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等亦同。

二作“杨”,除《隋书·经籍志》外,还见于隋《历代三宝纪》、唐《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法苑珠林》、宋《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佛教史籍,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及类书如《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史书如《旧唐书》《通志》《宋史》等,明清以下更为众多。

另有第三种,提要中未论及,作“阳”,见于《广弘明集》《新唐书》、元《河南志》等。

以上三种记载中,“羊”通常被视为讹误,“杨”出现最多,亦是四库馆臣所采纳的,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对此情况已言明[1](P432)。

也有主张“阳”者,认为衒之当属北平阳氏[2],其名合于史载阳固家的排行次第,其人亦与北平阳氏文学显达的地位较为相符,情理甚通,但直接证据仍不够充足[3],因此可备一说,难成定论。

今提及衒之姓,多仍旧贯,以“杨”行。

衒之里贯,《广弘明集》卷第六《辨惑篇·列代王臣滞惑解》载其为“北平人”,并非如提要所言之“未详”。

结合提要上文讨论衒之姓氏时对同样以《广弘明集》为据的“阳”姓说的忽略,可推测四库馆臣撰此提要时忽视了《广弘明集》对衒之的记载。

至于“北平”的确切地点,据《魏书》卷一百六上《地形志》,名为“北平”之郡有二处,一为平州领郡,秦置;二为定州领郡,孝昌中分中山置,治北平城。

衒之究竟是平州北平人还是定州北平摘要《四库提要·洛阳伽蓝记》从作者、撰书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等方面对《洛阳伽蓝记》这一重要古籍作出颇具价值的概述。

洛阳伽蓝记——精选推荐

洛阳伽蓝记——精选推荐

王子坊《洛阳伽蓝记》【课文说明】《洛阳伽蓝记》是记述北魏都城洛阳佛寺情况的著作。

伽蓝是梵语音译词,即佛寺。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魏自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洛阳以后,王公大臣争建佛寺,数十年间仅洛阳城内就建有佛寺一千多所。

北魏末,洛阳屡经战乱,诸寺多成废墟。

(南北朝420—581:南朝“宋、齐、梁、陈”420—589;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386—581)作者杨衒之是北魏至北齐时人,北魏北齐时均曾担任官职。

公元547年因事重过洛阳,看到洛阳荒芜的景象,追忆过去寺观的侈丽,都城的繁盛,写成这部书,用来寄托他对北魏覆亡的哀悼。

本书善用简洁的文字叙述故事和人物,语言流畅。

虽然夹有骈俪成分,但基调是散文,成为南北朝时期不可多得的散文名著之一。

文选题目是教材编者所加。

作者在这段文字里描述了北魏几个王侯的奢侈生活、腐朽思想和贪婪性格,有助于我们认识当时封建贵族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课文讲读】【原文】自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芒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号为王子坊。

【译文】——从洛阳退酤向西,张方沟向东,向南临近洛水,向北抵达芒山,其间东西宽二里,南北长十五里,统称为寿丘里,是皇室宗亲所居处的地方,民间称为王子坊。

(段意:简介王子坊地理位置。

)【原文】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缥piăo囊纪庆,玉烛调辰,百姓殷阜,年登俗乐。

鳏寡不闻犬豕shĭ之食,茕qióng独不见牛马之衣。

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shàn(专也)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

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

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

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本段多骈俪、对偶。

“鳏寡……”——引用、互文——鳏寡茕独都不……【译文】——当时天下安定,四面八方的边远民族也都臣服北魏,遵循职守;文章著作记载着国家的吉祥喜庆,和光普照调节着四季的风雨气候;老百姓家家富足,年成丰收,民俗欢乐。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重点:词汇的掌握和选文的翻译。

难点:选文的翻译。

解题:《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时期的杨玄之撰写,是一部记载北魏时期佛教兴衰及其文化发展的历史。

北魏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统治阶级尊崇佛教,王宫百宫、富豪地主利用大量钱财广造佛寺,大养僧尼。

在520年以后,僧尼有200多万,佛寺有3万多所。

仅洛阳域内就有寺院1367所,侵占民居达1/3以上都是金碧辉煌,穷极华丽。

532年孝静帝被高欢强迫迁都到邺,洛阳城及其寺院大多毁于战乱。

547年,杨玄之因事重到洛阳对昔日的辉煌,颇有感慨,于是采撷旧文,追述故事,写成《洛阳伽蓝记》5卷。

全书以记载洛阳名寺的兴衰为纲,从内城开始,次及四门,并且表列四门新旧名称,按照远近的次序各分为一卷。

提纲挈领,体例明确。

内容虽然以记佛寺为题目,但实际上着重记载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和传闻故事等,从宣武帝以后的皇室变乱、宗室废立、权室专横、阉宦姿肆、文化古籍、苑囿建筑,以及民间怪异、外移风俗德行无不详记。

本书叙事简练,文词秀美,是著名的文学作品。

但在历史记录中常常插入宗教迷信和灾异灵征一类的荒诞故事,小说味很浓,但损害了作品叙事的可靠性。

选文:《法云寺》《法云寺》,选自《洛阳伽蓝记》4卷,标题是编者加的。

本篇是游记题材,着重描述北魏的洛阳建筑格局和行业分布,穿插着种种市井传闻。

对北魏贵族的豪华生活也有揭露。

对于研究古代的都市史也有价值。

选文共有10段:1段:法云寺的概况。

2段:寺北临淮王的毫宅3段:黄女台4段:通商、达货里。

5段:调音里、乐律里及其传闻。

6段:延酤里及其故事。

7、8段:慈孝里、阜财里的故事和传闻。

9段:开善寺以及传闻故事。

10段:王子坊的传说。

翻译:第二段。

重点词汇:舍利、佛牙、比丘、醪、缥、卮。

思考题:1、《洛阳伽蓝记》的城市地理特色2、《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所记洛阳大市剖析参考书:1、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洛阳伽蓝记》课件

《洛阳伽蓝记》课件
伽蓝寺的人文精神
探讨伽蓝寺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
伽蓝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强调伽蓝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上就是本次《洛阳伽蓝记》 PPT课件的大纲内容。
《洛阳伽蓝记》PPT课件
欢迎来到《洛阳伽蓝记》PPT课件,通过本课件,了解洛阳伽蓝寺的历史、文 化以及其在佛教艺术和人文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介绍
作者与作品简介
介绍《洛阳伽蓝记》的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作品背景和意义
探讨《洛阳伽蓝记》在古代文化和佛教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二、洛阳伽蓝简介
1
伽蓝寺的起源
四、伽蓝寺的历史变迁
1 唐代和五代
回顾伽蓝寺在唐代和五代的发展和变迁。
2 宋代和元代
学习伽蓝寺在宋代和元代的时代背景下的变化。
3 明代和清代
了解伽蓝寺在明代和清代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性。
五、伽蓝寺的文化遗产
古建筑和彩画石刻
发现伽蓝寺保存下来的古建筑 和珍贵的贵文物和珍品 的特点和价值。
介绍洛阳伽蓝寺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2
伽蓝寺的位置与规模
探讨伽蓝寺在洛阳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建筑规模。
3
伽蓝寺的建筑风格
描述伽蓝寺的独特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
三、伽蓝寺的佛教文化
佛教信仰和传播
探讨伽蓝寺在佛教信仰和传播中 的重要地位。
佛教艺术和手工艺品
佛教文化和人文历史
介绍伽蓝寺的佛教艺术及其影响。
探讨伽蓝寺在当地人文历史中的 重要作用。
古籍和典籍
介绍伽蓝寺所藏古籍和典籍的 意义和研究价值。
六、伽蓝寺的现状与未来
1
伽蓝寺的现状
探讨现代伽蓝寺的状况和对外开放情况。

(5)读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5)读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5)读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新版,范祥雍校注)是一部以洛阳佛寺园林的兴衰为主线,穿插了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掌故的笔记类作品,是中国小说从魏晋笔记到唐人传奇这一过度阶段的重要著作。

杨衒之,生卒年不详,北魏时北平(今河北保定)人,曾任期城(今河南泌阳)太守、序署名官衔为魏抚军府司马。

序云:“三坟五典之说,百代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兼天外。

”注云:《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绝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佛之不可思议事,都如是说。

东面有三门。

北头第一门曰:建春门。

汉曰:上东门。

阮籍诗曰:步出上东门。

可知,杨衒之时代方位的叫法,称:东面、北头。

这与老上海话的说法完全一样。

老上海话里还有“北塰(hai)”、“南塰”(泛指南面、北面)之说。

可见方言保留了许多很古老的说法,可以远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景林寺西有园,多饶奇果。

春鸟秋禅,鸣声相续。

中有禅房一所,内置祗洹精舍,形制虽小,巧构难比,加以禅阁虚静,隐室凝邃,嘉树夹牗,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严谷。

静行之僧,绳坐其内,餐风服道,结跏数息。

禅房优雅清净,可以趺坐、静修,净行息心矣。

阎罗王曰: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不干世事,不作有为。

虽造正作经象,欲得它人财物,既得它物,贪心即起,既怀贪心,便是三毒(贪、瞋、痴)不除,具足烦恼。

摄心守道,不干世事,不作有为,才是修行的本分。

尚书令王肃,字公懿,琅琊人也。

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

京师士子道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卮”。

经数年以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

高祖怪之,谓肃曰:即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

所好不同,并各称珍。

以味言之,甚是优劣。

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zhuju)小国。

唯茗不中,与酪作奴。

高祖大笑,因举酒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锺。

御史中丞李彪曰:沽酒老妪瓮注瓨(hong),屠儿割肉与秤同。

洛阳伽蓝记 周祖谟校注 卷4

洛阳伽蓝记 周祖谟校注 卷4

洛阳伽蓝记卷第四◎城西冲觉寺,太傅清河王怿舍宅所立也,在西明门外一里御道北。

怿,亲王之中,最有名行,世宗爱之,特隆诸弟。

延昌四年世宗崩,怿与高阳王雍、广平王怀并受遗诏,辅翼孝明。

时帝始年六岁,太后代摠万几,以怿明德茂亲,体道居正,事无大小,多谘询之。

是以熙平、神龟之际,势倾人主,第宅丰大,逾於高阳。

西北有楼,出凌云台,俯临朝市,目极京师,古诗所谓:“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者也。

楼下有儒林馆、延宾堂,形制并如清暑殿。

土山钓池,冠於当世。

斜峰入牖,曲沼环堂,树响飞嘤,阶丛花药。

怿爱宾客,重文藻,海内才子,莫不辐辏。

府僚臣佐,并选雋民。

至於清晨明景,骋望南台,珍羞具设,琴笙并奏,芳醴盈罍,佳宾满席。

使梁王愧兔园之游,陈思惭雀台之燕。

正光初,元乂秉权,闭太后於后宫,薨怿於下省。

孝昌元年,太后还总万机,追赠怿太子太师、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

给九旒、鸾辂、黄屋、左纛、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挽歌二部,葬礼依晋安平王孚故事。

谥曰文献。

图怿像於建始殿。

拔清河国郎中令韩子熙为黄门侍郎,徙王国三卿为执戟者,近代所无也。

为文献追福,建五层浮图一所,工作与瑶光寺相似也。

宣忠寺,侍中司州牧城阳王徽所立也,在西阳门外一里御道南。

永安中,北海入洛,庄帝北巡,自馀诸王,各怀二望,惟徽独从庄帝至长子城。

大兵阻河,雌雄未决,徽愿入洛阳,舍宅为寺。

及北海败散,国道重晖,遂舍宅焉。

永安末,庄帝谋杀尔朱荣,恐事不果,请计於徽。

徽曰:“以生太子为辞,荣必入朝,因以毙之。

”庄帝曰:“后怀孕未十月,今始九月,可尔已不?”徽曰:“妇生产子,有延月者,有少月者,不足为怪。

”帝纳其谋,遂唱生太子,遣徽特至太原王第,告云皇储诞育。

值荣与上党王天穆博戏,徽脱荣帽,懽舞盘旋。

徽素大度量,喜怒不形於色,绕殿内外懽叫,荣遂信之,与穆并入朝。

庄帝闻荣来,不觉失色。

中书舍人温子升曰:“陛下色变。

”帝连索酒饮之,然后行事。

荣、穆既诛,拜徽太师司马,馀官如故,典统禁兵,偏被委任。

烟花易冷 洛阳伽蓝记原文

烟花易冷 洛阳伽蓝记原文

烟花易冷洛阳伽蓝记原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

作者是东魏杨炫之,北平郡人。

东魏迁都邺城之后,在武定五年他再到洛阳,看见当地遭受东、西魏战争破坏后,满目创痍,一副破败景象,感慨极深,所以写了这本书,回忆魏孝文帝元宏迁都后,洛阳的繁荣昌盛。

由于他反对佛教,认为贵族的施舍浪费,以及国家对佛教的扶植影响了赋役收入和兵源,所以书中对寺院的华丽和贵族的奢华进行了大量讥刺。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

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

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

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

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法云寺,西域鸟场国①胡沙门昙摩罗所立也。

在宝光寺西,隔墙并门。

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

至中国,即晓魏言及隶书,凡所闻见,无不通解,是以道俗贵贱,同归仰之。

作只洹寺一所,工制甚精。

佛殿僧房,皆为胡饰。

丹素炫彩,金玉垂辉,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②,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③。

伽蓝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

京师沙门好胡法者,皆就摩罗受持之。

戒行真苦,难可揄扬。

秘呪神验,阎浮所无。

呪枯树能生枝叶,呪人变为驴马,见之莫不忻怖。

西域所赍舍利④、骨及佛牙、经像皆在此寺。

寺北有侍中尚书令临淮王□⑤宅。

□博通典籍,辨慧清悟,风仪详审,容止可观。

至三元⑥肇庆,万国齐臻,金蝉曜首,宝玉鸣腰,负荷执笏,逶迤复道,观者忘疲,莫不叹服。

□性爱林泉,又重宾客。

至于春风扇扬,花树如锦,晨食南馆,夜游后园,僚宷成群,俊民满席。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作者:林青雨来源:《醒狮国学》2015年第10期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

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

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méng,指屋脊)栋干云。

王城北八十里,有如来履石之迹,起塔笼之。

——《洛阳伽蓝记》“伽蓝”是梵语的音译,全称“僧伽蓝摩”,是指僧人居住的园林,于是用来代称佛教的寺院。

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至此不过40年光景,洛阳城内外上千座佛寺,已在兵火中被毁大半,杨衒之是北魏旧臣,目睹过帝京洛阳的佛寺之盛。

公元547年,杨衒之因公务重览洛阳,眼前一片凄凉,他触景生情,发出了“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的兴废之叹,并决定写一部《洛阳伽蓝记》,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他的《洛阳伽蓝记》,曾让无数人梦回北魏极盛时期的洛阳:那既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又是一个佛寺林立、梵音袅袅的佛教圣地法。

法国著名华裔作家程抱一曾评价谢阁兰及其著作《中国书简》说,谢阁兰愿意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中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一块土地,是这块土地上生命的幻象凝聚各种高傲的可爱的形式。

”我们亦可说,杨衒之愿意生活在记忆与缅怀中的故都洛阳。

洛阳城:色彩斑斓的市井风情画两千年时光打磨的洛阳城,亲见了十三朝天子的威严与颓败,曾经的洛阳是什么样子,现在的人们已很难想象,《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中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

市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粱冀所造,犹高五丈余。

景明中,比兵道恒立灵仙寺于其上。

台西有河阳县,台东有侍中侯刚宅。

市西北有土山鱼池,亦冀之所造。

……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

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

神龟年中,以工商上僭议,不听金银锦绣。

……於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

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

《洛阳伽蓝记》异构字例析

《洛阳伽蓝记》异构字例析

义也。得儁曰克。此勀之义也。勀之字讹而从刀作 但是“寅”为象形字,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
剋,犹之讹而从刀也。”“克”有战胜之意,与战争 而造出来的字。然而“夤”却是形声字,因“寅”
有关,因此增加义符“刂”旁亦可通。
为借义所专,所以另外造了此字,因此二者之间属
【週】=【周】【戊】【己】 例 3.《洛阳伽蓝记·城南》:“轇轕周通。”[11]248
篇》职由切。与周同。”
“螾”、“嫵”和“娬”、“吃”和“喫”、“线”和“缐”、
【果】=【菓】【丙】
“球”和“璆”、“杠”和“槓”。上述异体字,“蚓”
例 4.《洛阳伽蓝记·城西》:“果菜葱青。”[11]281 从“引”(《广韵》余忍切)得声,“螾”从“寅”(《广
(pT51p1015a1301)
韵》翼真切)得声。两者不论是上古音还是中古音,
《洛阳伽蓝记》异构字例析
王修竹
(渤海大学 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抚军司马杨衒之在战后重归故都洛阳,因感慨时局变迁物是人非,为追忆昔 时佛教盛景所作的一部集佛教、历史、地理、文学于一体的经典著作。由于详细记叙旧时见闻以及对佛教文化, 因其所记载内容的详实性使得其在北魏佛教文化研究领域成为第一手资料。文章主要研究《伽蓝记》中的异构字, 通过考察其在其他古籍中的使用情况及根据上下文意义,推断出原文本字及产生文字异变的原因。最后认为,《伽 蓝记》异文中异构字产生原因多样且数量众多,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可考性,对异构字产生原因的研究和对佛 经整理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一)增加义符构成的累增异构字 清代王筠在《说文释例》里提出了“累增字” 的问题,他说:“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 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仍不异者,是 为累增字。”[10]由此可见,“累增字”自很早以前便 已经存在。当时增加义符就是为了“古意深曲,加 偏旁以表之”,就是为了更加便捷地理解识别而增 加的意义信息。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础构件 增加所产生的异构字,例如:“豆”和“荳”“凳” 和“櫈”等;一种是基础构件改变所产生的异构字。 如“摩”与“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手部 揅之训摩也。俗从石作磨。两字皆有表示研磨之意。” 【暴】=【曝】【乙】 例 1.《洛阳伽蓝记·城西》:“季夏六月时暑赫 晞以罂贮酒暴于日中。”(PT51p1015a1301)[11]296 《左传·宣公十年》:“今我使二国暴骨。”《颜 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 其时也。”《小尔雅》:“暴,晒也。”《史记·司马相 如列传》:“暴于南荣。”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曝 杀之鸟,呷浪之鳞。”晋陶渊明《自祭文》:“东曝 其日。”“暴”有“日晒”之意,与太阳照射有关, 所以增加“日”旁,亦可通。 【克】=【剋】【丙】 例 2.《洛阳伽蓝记·城内》:“若克城邑。”[11]38 (pT51p0999c1001) “剋”为“克”的异体字。“剋”本为“勀”的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饮食文化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饮食文化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饮食文化赵凯【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33)3【摘要】“Temples and Monasteries in Luoyang” recounting the chorographies and the historical events , recorded that Luoyang people created HeLuo diet culture with abundant food source ,, various processing techniques , particular dietary therapy in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 Meanwhile , this process can insight into the two sides had been communicating in the life habits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at a deeper level .%《洛阳伽蓝记》以地志为经,史事为纬,记录了北魏时代洛阳人民融合胡汉饮食精华,创造出食材多源、加工技法多样、重视食疗养生的河洛饮食文化的过程。

而北方草原饮食文化与南方水乡饮食文化熔融的过程,在更深层面上则反映出胡汉双方在生活习性和心理上的调适与沟通。

【总页数】3页(P7-9)【作者】赵凯【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9.21【相关文献】1.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汉文化的复兴——以陈庆之、杨元慎正统之争为例[J], 钟盛2.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 [J], 贾文慧3.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 [J], 贾文慧4.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商业布局特点 [J], 周梦杰;刘亚中5.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商业布局特点 [J], 周梦杰;刘亚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王子坊

7.王子坊

拙 政 园 浮 翠

第二段译文:
当时天下安定,四面八方的边远民族也都 臣服北魏,遵循职守;文章著作记载着国家的 吉祥喜庆,和光普照调节着四季的风雨气候; 老百姓家家富足,年成丰收,民俗欢乐。即使 鰥寡孤独、贫穷无靠的人也不再吃猪狗的食物, 也不再穿牛马的衣服。在这时候,帝王宗室、 王侯将相、外戚亲眷,纷纷占据山水优美、田 林富饶的地方,争先修建园林住宅,互相夸耀 比赛豪华。到处高门大户,幽深相连;风雨云 雾,飞动缭绕,就象升起在高楼大厦之间。高 耸芬芳的台榭,家家都修建起来了;每一处园 子,也都布置了繁花似锦的林木,岸边曲折的 池流。放眼望去,没有不是夏天绿树繁茂,冬 天竹柏常青的。
《洛阳伽蓝记》就记叙了北魏都城洛阳 当时的佛寺情况。
“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省略说 法,指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指佛寺。
北魏佛像 北魏佛教石刻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
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四库全书》 将其列入地理类),又称《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 《齐民要术》是传世的北魏三大名著。除 《齐民要术》属农书外,前两书都是以山 川名胜为纲而旁及人文的地理撰述。其不 同点: 《水经注》着重写北魏时期的洛阳自然河 山的壮丽; 《伽蓝记》则集小记建筑的宏伟精致,揭 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第四段
琛在秦州,多无政绩。遣使向西域求 名马,远至波斯国,得千里马,号曰追风 赤骥。次有七百里者十余匹,皆有名字。 以银为槽,金为锁环。诸王服其豪富。琛 常语人云: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 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 侈?造迎风馆於后园。牕户之上,列钱青 琐,玉凤衔铃,金龙吐佩;素柰朱李,枝 条入檐,伎女楼上,坐而摘食。
孤儿独夫看不到牛马披的衣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简称《伽蓝记》,中国古代佛教史籍。

是东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追记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况历史变迁写作的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历史和人物故事类笔记,成书于公元547年(东魏武定五年)。

后世将《洛阳伽蓝记》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并称为中国北朝时期的三部杰作。

目录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原文

作者:杨衒之
三坟五典之说,九流百氏之言,并理在人区,而义兼天外。

至於一乘二谛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自项日感梦,满月流光,阳门饰豪眉之象,夜台图绀发之形,迩来奔竞,其风遂广。

至於晋室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

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

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

於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

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暨永熙多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