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戏剧、散文
关于戏曲的名家散文
关于戏曲的名家散文
以下是一些关于戏曲的名家散文:
《乱弹》作者:鲁迅
《听歌》作者:夏丐尊
《平剧的艺术的讨究》作者:老舍
《怀魏握青君》作者:朱自清
《昆曲的欣赏》作者:叶圣陶
《戏如人生》作者:丰子恺
《川剧杂记》作者:李劼人
《观剧偶感》作者:茅盾
《戏曲与小说的历史和现状》作者:郭沫若
《略谈梅兰芳》作者:老舍
《看戏》作者:冰心
《中国戏剧的史地背景》作者:曹禺
《我与川剧》作者:阳友鹤
这些散文中,作家们以各自的角度,描绘了中国戏曲的丰富多彩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
20年代的戏剧创作成就教学课件
(四)现代文学早期话剧的变革:
1917 至 1918 年 , 《 新 青 年 》 发 动“旧剧评议”。
钱玄同、周作人、傅斯年、刘 半侬、欧阳予倩等的态度主张。
外国戏剧理论与创作的翻译、 改编,“易卜生专号”。
其他被译介的剧作家等1917-1924
• 本时期被翻译介绍到国内的西方剧作: • 剧作家:莎士比亚、易卜生、萧伯纳、泰
丁西林对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
1、以一个戏剧家的直觉,去发掘生活中 的戏剧因素,结构成为具有“喜剧趣味” 的剧作。
2、讲究戏剧的结构。他的喜剧通常采用 “二元三人”的模式。出其不意的结局 造成极大的喜剧效果。
3、机智俏皮的戏剧语言。
二元三人模式:
即将剧中人物压缩到最大限度,通常由 三人构成,但不是三足鼎立,而是二元 对称对峙格局,第三者则起着结构性的 作用,或引发矛盾,或提供解决矛盾的 某种契机。
后期剧作在写实中渗透较多的 浪漫色彩:剧情带有传奇性,追求 主观抒情和诗意诗境,戏剧结构散 文化,创造了话剧加唱的形式。实 质上更近于抒情写意剧。
田汉戏剧创作的特点:
思想内容上——感应着时代思想解 放与个性解放的节拍
1.关注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
2.着力表现人们面对现实的苦闷、 思索,以及对光明的追逐。
戏剧内容。
第一节 早期话剧创作
(一)中国的传统戏剧
1.题材主题:多为才子佳人,忠君报国, 善恶相报思想。 2.结构方式:多大团圆结局,充满了人 道主义色彩,属于忍耐型悲剧。 3.表现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功。重在悦 人耳目,以委婉曲折的唱腔和华丽的服饰 取胜。再现性方式, “一两步万水千山, 三四人千军万马。”
三四十年代的剧作《回春之曲》:
从知识青年恋爱生活的角度,反 映抗日救亡的主题。爱国与爱情两条 线索有机结合。高维汉、梅娘等人物 性格鲜明。剧情构思带传奇性。穿插 歌曲,抒情气氛浓郁。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各章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一)本课程教学目的:①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知识,包括现代文学是如何发生、发展的,经历了多少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形成每个时期的原因是什么,每个时期之内有哪些主要文学现象,开展了哪些文学运动,进行了哪些文艺论争,提出了哪些文学主张和口号,出现了哪些文学思潮、社团、流派,产生了哪些作家、哪些重要作品等等。
②探索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规律,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种种历史经验、历史教训,作为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的借鉴。
③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评价复杂的文学现象,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重点引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教学内容:①19世纪末到20世纪1917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
②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的外部条件是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感促使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这变革也影响到文学。
③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的内部条件是近代以来各种文学观念的变革(如“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白话代文言等)和在新的文学观念影响下产生了一大批各种体裁的作品(如梁启超的“新文体”政论、曾朴等人的谴责小说、林纾等人的翻译小说)。
教学重点:①这一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
②这一时期散文、小说创作实绩。
思考题:现代文学发生期有哪些文学观念的变革?关键词:现代文学发生期文学观念变革梁启超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教学内容:①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是文学革命的宣言,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及其他人的文章开展了如何建设新文学的讨论。
②在众多外来文艺思潮和外来作品影响下,出现众多新文学社团,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
③新文学阵营与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等守旧文学思想发生论争,批判胡适及现代评论派。
④文学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①胡适的文学改良“八事”、陈独秀的“三大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所包含的内容。
第四章 1949-1976年散文
散文特点: 经常采用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忆相 交织的构思方式,故有人总结为图片连缀 式。把发生在不同时空下的生活画面连缀 起来。也记叙事件,也描绘场面,但最主 要的是抒发那种激越的感情。 “不是为了给那个年月的动人姿态,作一 点速写画,也不是希望在纸上留下一点当 时的气息,而主要是为了一种感情的冲 击。”
杨朔散文追求诗意,“拿着当诗一样写”是他这 个时期的创作追求。他所讲究的诗意包括:
●谋篇布局的精巧。
苏州园林式的曲径通幽 “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
●锤词炼字的用心 ●诗的意境的营造(托物寄情、物我交融)
●其中最主要的,其实是“从一鳞半爪的侧影,烘 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的那种思维和感情方 式。从一切事物中提取宏大政治性主题的写作模 式。
第四章 1949-1976年散文 、戏剧
第一节
概述
十七年散文中主要是四股散文潮:抒情散 文、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杂文 一、报告文学: ●建国初期最激动人心的是以魏巍为代表的 朝鲜通讯。魏巍三次入朝,报告文学集 《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最著名的《谁 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报告文学。柳 青的《王家斌》(梁生宝的原型),穆青 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中国青年报》集体采写的《为了六十一 个阶级兄弟》等。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十七年散文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 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艺术做出贡 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十七 年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在一个时期 产生广泛的影响。
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山 东蓬莱人。 杨朔的散 文在十七年乃至80年 代的一段时间都有非 常大的影响。他的 《雪浪花》、《荔枝 蜜》、《茶花赋》等 都曾被选入中学课本。 属于现代婉约派。
绪论
5、茅盾的小说创作 6、老舍的小说创作 7、巴金的小说创作 8、京派小说和沈从文,“新感觉派”
9、现代戏剧,曹禺的戏剧创作 10、艾青、田间、臧克家、袁水拍 的诗歌创作 11、解放区文学
12、张爱玲的小说创作 13、钱钟书的小说创作
学习方法 1、读原著、研究文献
2、参加课堂讨论 3、撰写课程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分期 1、20年代:五四-1927 2、30年代:1927-1937 3、40年代:1937-1949
基本内容 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
基本文体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课程内容 1、“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2、鲁迅的小说与散文创作 3、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4、郭沫若、李金发、闻一多、徐志 课程论文 3、期末考试
3:3:4
文学史考试大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了解: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晚清文化机制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识记:“诗界革命”、“文界革命”、;鸳鸯蝴蝶派;“戏剧改良”的主要内容;分析:“小说界革命”的基本主张;中国文学现代性文学观念的孕育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五四文学革命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新文化背景。
识记:《新青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内容和标志意义。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等文学主张二、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识记:五四主要文学思潮。
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文人的斗争;与学衡派、甲寅派等复古派的论争;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识记:各新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艺术主张、刊物、宗旨等;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语丝社对散文多元形态的贡献;各社团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
分析:五四文学基本特征:理性精神的张扬。
感伤的精神标记。
个性化的追求。
创作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一、20年代小说概述识记:五四“为人生”派的小说创作;“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等创作现象。
分析: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
二、叶绍钧、许地山识记:叶绍钧短篇小说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
许地山的短篇小说《綴网劳珠》和《春桃》。
分析:许地山小说的宗教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郁达夫识记:(1)郁达夫的创作概况。
(2)1921年10月出版的《沉沦》,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分析:(1)《沉沦》的思想意义;(2)郁达夫抒情小说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一、鲁迅的文学创作识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主要篇目名称及其内容;主要杂文集名称。
分析: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鲁迅与左翼文学的关系。
二、《呐喊》、《彷徨》了解:《伤逝》的爱情悲剧的原因;《伤逝》的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
论中国现代散文诗剧的文体发源与历史流变
理论新见
用的戏剧形式是对话,只有通过对话,剧中人物才
能互相传达自己的性格和目的” ,对话的形成使作
79
“散文诗的戏剧化”,而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化的散
文诗”,则为鲁迅的 《过客》。
品由散文诗升华为散文诗剧。戏剧对话呈现出戏剧
自由诗、格律诗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诗的
角色的性格特点、戏剧剧情与戏剧冲突。在 《人力
作同时诞生的,是欧美散文诗人十分钟情的一种文
剧化”则是在诗歌中融入剧的因子,使诗歌升华为诗
体形式。虽然在理论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进
剧。“诗的戏剧化”又可以细化为两种文体形式,一
行阐释与建构,但是丰富巨大的创作实践已然证明
是“纯诗的戏剧化”,二是“散文诗的戏剧化”。“纯
了散文诗剧所具有的独特文体魅力。
虽然对话不是以诗体的形式写成,但只要语言表现
出“诗的题旨”“诗的节奏”“诗的美丽”“诗的意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首散文诗是胡适 1918
年 1 月在 《新青年》 第 4 卷第 1 号上刊载的 《人力车
夫》,以白话谱就,体裁形式为典型的分段排列。同
境”也可算作是诗剧。但梅特林克和美士裴儿的作
时被胡适注入戏剧因子——戏剧角色,形成戏剧对
散文诗与散文诗剧此种杂糅性文体区别于散文文体
散文诗最突出的体裁形式即为分段排列,这是经过
的关键之所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
中外无数学人的大量创作实践所证实的。假若采用
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文附质也……
分行排列,无疑就会倒向纯诗,使散文诗的文体独
质待文也”。具体来说,散文诗与纯诗一样,为诗
“诗体的”“作诗须如作文”。此外,胡适注意到 《诗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民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山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师范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2个研究方向:(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0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传媒与中国现代文学;02新诗研究、小说研究、文学思潮研究考试科目:1.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2.201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3.3012文学批评写作二、考试内容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1、初试(1)准考证下载:准考考生可于考试前一周登录中央民族大学招生考务管理平台(/zsxt)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初试日期:2019年3月30-31日。
(3)初试地点:中央民族大学,具体考场见准考证。
(4)初试内容: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2、复试(1)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按照一定比例择优参加复试,复试名单和复试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2)同等学力考生在初试时加试政治理论,复试时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各系(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实行博士学科自主招生,请考生关注研究生院和招生院系公布的招生工作安排。
文学_描写戏曲优美的散文
描写戏曲优美的散文【篇一:京描写戏曲优美的散文】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
可自从老师对我们说有“国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
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在查资料时,我学了一小段京剧,无意间看了看京剧的唱法和曲目。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跳!从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个曲目!有十九种唱法!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真不愧是“东方歌剧”!京剧演员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
“真嗓”亦名大嗓,本嗓。
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
在演唱时,除小生和念白,其余均用真嗓。
你瞧!京剧多受人们喜爱啊!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篇二:描写戏曲优美的散文】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意思的课——走进京剧。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许多跟京剧有关的知识。
京剧,源于1790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中的一个。
京剧有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也有四门功课:唱念做打。
了解这些并且掌握是每一位京剧演员必须会的。
京剧的脸谱也是多样的。
正如一首歌所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爷爷告诉我:蓝脸代表刚强,勇敢。
红脸代表赤胆忠心。
黄脸代表凶残狡诈。
白脸代表阴险,狠毒。
黑脸代表正直勇猛,紫脸代表威武,不屈权贵。
绿脸代表粗犷,莽撞的绿林好汉,而金银灰脸则代表神仙鬼怪。
京剧脸谱的颜色众多,就是为了让观众能区分人物。
京剧不仅只在中国流行,也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男,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及文学理论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文学领域,是中国20世纪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介绍老舍的一些代表作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等。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小说作品1.《骆驼祥子》:这是老舍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北京城内的贫民窟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的辛酸和无奈。
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深深打动了读者。
2.《四世同堂》:这部小说是老舍的长篇家族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一个北京传统四合院为背景,通过讲述几代人在同一个院落生活的故事,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态度,呈现出了中国城市百年风貌的变迁。
二、戏剧作品1.《茶馆》:这是老舍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北京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描绘店主运营茶馆的艰辛、客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变迁,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普通百姓的悲惨命运。
2.《老马家的女儿》:这是一部展现市井生活的戏剧作品。
剧中通过女主人公老马家的生活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渴望。
三、散文作品1.《胡同里的日子》:这是老舍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在北京生活期间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感悟。
书中以散文形式写就了北京胡同的景物、人物和风土人情,展现了老北京的生活面貌和特色文化,充满了亲切感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2.《故都的秋》:这也是老舍的一部散文集,他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深厚情感。
书中的散文以对北京的赞美和思考为主线,通过描写城市的风景和人物,传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总之,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和散文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深深地触动了读者。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20年代戏剧与30年代思潮
对小剧场运动的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首先是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 其核心是以“导演(当时称为„舞台监督‟)制”取 代“明星制”,以导演为中心,将剧作家的创作、 演员的表演,以及舞台美术的设计,统一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完整地体现为“剧场的艺术”。
(1924年洪深为戏剧协社改编、执导的《少奶奶的扇 子》(据王尔德作品改编)在创建新的排演制度上,做 出了示范性的努力,从而成为一次“经典性的演出” 引起了社会轰动。)
四、"五四"前后的话剧创作
(一)现实主义戏剧的最初成果--胡适、汪仲贤、陈大悲、 欧阳予倩的"社会问题剧"创作 爱美剧的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的创作,几乎所有 的早期剧作家的代表作都是首先在小剧场演出的,可 以说他们是为小剧场所培育的一代话剧文学的开创者。 在剧本创作问题上,人们首先注意的,是民众戏剧社 作家所创作的"社会问题剧"。 内容:初期的话剧创作,多以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 平等和婚姻自由为中心内容,这与"五四"时期那种民 主、自由、个性解放的要求相一致的。
•戏剧文学的特点
–集中反映生活中的 矛盾冲突; –富于动作性、个性 化的人物语言; –适合舞台时空的戏 剧结构。
一、"五四"以前的话剧运动(晚清--1917年)
( 一)有关话剧的基础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四大文学体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 戏剧。其中戏剧专指话剧,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古 代也有戏剧--戏曲,戏曲传统源远流长,以1790年"徽 班"进京为乾隆祝寿形成的国粹-京剧为代表。话剧则 起源于西方古代希腊的祭祀酒神的仪式,并出现三大 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毕得斯和喜 剧家阿里司多芬,17世纪在西方取得辉煌成就,因而 戏剧便成为中世纪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样式。如法国 的古典主义戏剧,英国则以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为代 表。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达到高潮,如英国高尔斯•华 绥的批判现实主义戏剧、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作为一种西方戏剧形式,话剧是在19世纪未经由西方 侨民传人中国的。
20年代各小说流派作家及代表作品
20年代各小说流派作家及代表作品1.文学研究会:也称人生派,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经受新思潮冲击并且怀着美好希望觉醒过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渴望通过文艺来表述自己的政治苦闷和人生理想;文学革命的发展也要求在创作实绩上有新的突破。
新的文学社团于是应运而生。
文学研究会不但是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而且因其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占有重要比例,曾有沈雁冰、郑振铎先后主编了《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者与参加者后来有许多成为对中国新文学运动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介绍研究世界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代表人物: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
后来陆续发展的会员有谢婉莹(冰心)、黄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丐尊、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共达170余人周作人:人的文学《小河》(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谈酒》《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吃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带泪的笑”主要作品:《青年突击队》、《戏剧集》、《女店员》、《全家福》、《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柳树井》、《母鸡》、《四世同堂》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三幕话剧剧本,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人主演,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
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
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和戏剧
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等。
2.丰子恺对儿童世界倾注了全部的爱。
丰子恺早期的散文大多描写儿童生活,在儿 童身上发现了人性的完美和生活的真义。
在《给我的孩子们》、《华瞻的日记》、 《作父亲》等散文中,他把自己化为了儿童, 不仅用儿童的心思、感觉、情绪,而且叙述 行为的口吻也是儿童的,对儿童心理的体察 和描摹细致入微。 3.风格:以佛理阐释生活,于俗相中发现真 理。潇疏淡远,哲理浓厚,清淡悲悯,显得 老气横秋。
3.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汉语的修辞功 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善于使用赋、 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既曲尽其 意又余韵袅袅。如《绿》通过诸多手法 委婉细腻地描绿绘绿,令人叫绝。
三、丰子恺
1.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 浙江崇德人。散文家、画家、翻译家, 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
20年代有散文集《燕知草》和《杂拌 儿》。其中名篇有《桨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陶然亭的雪》、《西湖的 六月十八夜》、《钱塘江大夜潮》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与朱自清同游 后的同题之作,作者以随缘自适的心情赏 玩秦淮风情的“浓姿”、“秀骨”、“盛 年”和“迟暮”。歌妓的意外打扰也无损 于他内心的自足,显示了传统平和中庸、 超然飘逸的名士风度,但又具有新人文主 义的现代意识。 俞平伯散文的风格: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 思绪的融合,独抒性灵,用笔细腻,意境 朦胧灵动。但有时过多铺饰,少了天然之 趣。
第三节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 作家的散文
一、冰心
冰心散文之所以有魅力,主要在于文中有 诗。冰心不仅在文中引用古典诗词,她自 己的语言也追求诗情画意,富丽精工。散 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小桔
灯》、《冰心散文集》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最新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精品
简述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概况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文学思潮史中占据独特的位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潮流的,欢迎阅读查看。
现代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它广泛运用各种超现实的手法,诸如象征、反讽、暗示、颠覆、戏仿等手法,来表达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己、荒诞感受和存在意识。
19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普遍走向垄断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也日渐壮阔,西方一批中小资产阶级人既对苦难的现实不能接受,又对前途捉摸不透,一种普遍性的毁灭情绪沉入他们痛苦的心灵深处,以至许多文人创造出审美的意象世界来寄托忧思。
表现在文学中就呈现出一种荒诞、变异、晦涩、以丑为美的创造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上一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某种社会病在人们内心的反应。
在困惑不宁、变迁骚动的时代,就容易崇尚主观和象征,这可以说是中外艺术审美史上的一个共同特征。
一、2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由高潮开始退落,尤其在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惨淡沉痛的现实社会感到茫然失措,普遍陷入一种彷徨、不安的状态。
孤独、痛苦、惶惑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心理情绪特点,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心理与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社会有某些相似,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所表现出的孤独感、痛苦感、迷惘感、焦虑感与此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不谋而合。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经结合,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呈现出中国的民族特征。
有学者认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其次,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虽然在希望中感到绝望,但更在绝望中追寻希望。
最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不仅破坏旧传统而且创造新的传统。
从作家方面来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是20年代中国文人创作情绪和创作心理的结晶。
其中,李金发的《微雨》、向培良的《沉闷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等都有着强烈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崛起。
20年代戏剧散文精品PPT课件
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下,以及后来中国战 争的长期存在,戏剧是“纯为娱乐的”的见解, 不被现实所容忍,宣告了倡导的不合时宜的失 败。
“20年代戏剧”知识要点
1、上海兰心剧院 2、春柳社 3、1918年《新青年》“易卜生专号” 4、上海民众剧社 5、“爱美剧” 6、洪深:《赵阎王》 7、田汉
9、丁西林的喜剧:《一只马蜂》、《压迫》
20年代散文
一、文艺性短论和杂文 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
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特点:
杂文一般短小精干,易于出手,多在报刊上 应时而发,适合作社会批评的武器,所以被五 四先驱者广泛使用。五四杂文对中国社会文明 各方面所进行的批评,倾注了作者改造旧社会、 探求新的社会理想的激情,因此,杂文也是最 早显示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二十年代戏剧、散文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 与诞生
中国的早期话剧,通称为文明戏、文明新戏, 也称新剧。
五四以后,更多的是使用“新剧”一词,有时 也称“爱美剧”或“话剧”。
一直到1928年,话剧(drama)才正式命名为 “话剧”。
中国最早出现的话剧运动是1899年上海圣约翰 书院演出的《官场丑史》。
报思想。(封建文化的外包装) B、结构方式:多大团圆结局,充满了人道主义色
彩,属于忍耐型悲剧。(西方的悲剧多属崇高 型悲剧) C、表现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功。重在悦人耳目, 以委婉曲折的唱腔和华丽的服饰取胜。再现性 方式,“一两步万水千山,三四人千军万马”。
D、舞台角色:生、旦、净、末、丑
E、弊端:艺术形式上的凝固,包含了大 量的封建思想余毒。被批评为“理想既无, 文章又极其恶劣不通”,“戏子打脸之离 奇,舞台设备之幼稚,无一足动人情感” 的陈腐艺术。(钱玄同)
20年代各小说流派作家及代表作品
20年代各小说流派作家及代表作品1.文学研究会:也称人生派,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
五四运动以后,一些经受新思潮冲击并且怀着美好希望觉醒过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渴望通过文艺来表述自己的政治苦闷和人生理想;文学革命的发展也要求在创作实绩上有新的突破。
新的文学社团于是应运而生。
文学研究会不但是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而且因其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占有重要比例,曾有沈雁冰、郑振铎先后主编了《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者与参加者后来有许多成为对中国新文学运动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介绍研究世界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代表人物: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
后来陆续发展的会员有谢婉莹(冰心)、黄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丐尊、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共达170余人周作人:人的文学《小河》(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谈酒》《故乡的野菜》《乌篷船》《吃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带泪的笑”主要作品:《青年突击队》、《戏剧集》、《女店员》、《全家福》、《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柳树井》、《母鸡》、《四世同堂》话剧《茶馆》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三幕话剧剧本,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排,焦菊隐、夏淳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黄宗洛等人主演,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
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
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
鲁迅的《朝花夕拾》 鲁迅的《朝花夕拾》 俞平伯的《燕知草》 杂拌儿》 俞平伯的《燕知草》、《杂拌儿》 冰心的《往事》 寄小读者》 冰心的《往事》、《寄小读者》, 许地山的《空山灵雨》 许地山的《空山灵雨》, 梁遇春的《春醪集》 泪与笑》 梁遇春的《春醪集》、《泪与笑》, 徐志摩的《落叶》 自剖》 徐志摩的《落叶》、《自剖》、《巴黎的鳞 爪》, 陈西滢的《西滢闲话》 20年代重要的散 陈西滢的《西滢闲话》等,是20年代重要的散 文小品。 文小品。
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是1907(1906年12月 中国的第一个话剧团体是1907(1906年12月) 1907 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曾孝谷、 在日本东京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的春 柳社。 柳社。 中国戏剧经过了文明新戏——爱美剧 中国戏剧经过了文明新戏 爱美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左翼 左翼 爱美剧 戏剧——国防戏剧 国防戏剧——国统区、解放区历史 国统区、 戏剧 国防戏剧 国统区 新歌剧——先锋戏剧等发展阶段。 先锋戏剧等发展阶段。 剧——新歌剧 新歌剧 先锋戏剧等发展阶段
二、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品
语丝》 《 语丝 》 周刊刊载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杂 被称为“ 语丝文体” 文 , 被称为 “ 语丝文体 ” , 在现代散文发展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 语丝》 上也还有另一种倾向, 但 《 语丝 》 上也还有另一种倾向 , 即周作人 所提倡的风格冲淡的小品文。 所提倡的风格冲淡的小品文。 周作人的平和冲淡的散文小品, 周作人的平和冲淡的散文小品, 在艺术上达 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戏剧地位的重新估价: D、戏剧地位的重新估价: 古代文学边沿的戏剧逐渐向文学的中心位移。 古代文学边沿的戏剧逐渐向文学的中心位移。 新戏剧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新戏剧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 明 显体现出教化的工具性功能, 长于观赏的愉悦, 显体现出教化的工具性功能 , 长于观赏的愉悦 , 短于理性思考的消遣性艺术。 短于理性思考的消遣性艺术。 传统的戏剧主要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而存在。 传统的戏剧主要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而存在。
以后,在田汉的主持下, 以后,在田汉的主持下,在南国社的基础上创 立了上海艺术大学与南国艺术学院。这样, 立了上海艺术大学与南国艺术学院。这样,爱 美剧的演出中心, 美剧的演出中心,就逐渐转到了这些戏剧专业 学校学生实习性的演出上来。 学校学生实习性的演出上来。 学生业余演剧活动的兴起,反对戏剧商业化。 学生业余演剧活动的兴起,反对戏剧商业化。
泰戈尔、 王尔德、 契可夫、 安特莱夫、 纳 、 泰戈尔 、 王尔德 、 契可夫 、 安特莱夫 、 托 尔斯泰、席勒、莫里哀等。 尔斯泰、席勒、莫里哀等。 胡适等人的理论建设和“社会问题剧”的出现: C、胡适等人的理论建设和“社会问题剧”的出现: 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和剧本《终生大 陈大悲的《 是人吗》 欧阳予倩的《 事 》 ; 陈大悲的 《 是人吗 》 , 欧阳予倩的 《 泼 熊佛西的《我到哪里去》 妇》,熊佛西的《我到哪里去》等。 戏剧被视为改良人生的工具, 戏剧被视为改良人生的工具,提倡写实主义的 戏剧。 戏剧。
丁西林的喜剧: 一只马蜂》 压迫》 9、丁西林的喜剧:《一只马蜂》、《压迫》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一、文艺性短论和杂文 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 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 , 是议论时 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 特点: 特点: 杂文一般短小精干,易于出手, 杂文一般短小精干,易于出手,多在报刊上 应时而发,适合作社会批评的武器, 应时而发,适合作社会批评的武器,所以被五 四先驱者广泛使用。 四先驱者广泛使用。五四杂文对中国社会文明 各方面所进行的批评,倾注了作者改造旧社会、 各方面所进行的批评,倾注了作者改造旧社会、 探求新的社会理想的激情,因此, 探求新的社会理想的激情,因此,杂文也是最 早显示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早显示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舞台角色: D、舞台角色:生、旦、净、末、丑 弊端:艺术形式上的凝固, E、弊端:艺术形式上的凝固,包含了大 量的封建思想余毒。被批评为“理想既无, 量的封建思想余毒。被批评为“理想既无, 文章又极其恶劣不通” 文章又极其恶劣不通”,“戏子打脸之离 舞台设备之幼稚,无一足动人情感” 奇,舞台设备之幼稚,无一足动人情感” 的陈腐艺术。 钱玄同) 的陈腐艺术。(钱玄同)
(二)“爱美剧” 爱美剧”
在职业剧团摸索前路的同时,这时出现了“ 在职业剧团摸索前路的同时,这时出现了“爱 美剧”也即“业余剧” Amateur) 号召“ 美剧”也即“业余剧”(Amateur),号召“以 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 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 在其背景下,20年代初 年代初, 在其背景下,20年代初,学生业余演话剧出现 了一个高潮,并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 了一个高潮,并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燕京女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燕京女校、 交通大学、民国大学、 交通大学、民国大学、师范大学等纷纷成立业 余剧社,每逢校庆、纪念日、游艺会、 余剧社,每逢校庆、纪念日、游艺会、募捐赈 灾都举行演出,吸引了广大学生和戏剧爱好者。 灾都举行演出,吸引了广大学生和戏剧爱好者。
(三)小剧场运动
理论:宋春舫1919年的《小剧院的意义、 1919年的 1、理论:宋春舫1919年的《小剧院的意义、由来 及现状》 及现状》 陈大悲《爱美的戏剧》 陈大悲《爱美的戏剧》 2、导演制取代明星制 演出实绩: 少奶奶的扇子》 3、演出实绩:《少奶奶的扇子》是中国第一次严 格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 有立体布景, 格按照欧美各国演出话剧的方式 , 有立体布景 , 有道具,有导演,有舞台监督的一出戏。 有道具,有导演,有舞台监督的一出戏。
四、“国剧运动” 国剧运动”
1925年闻一多,余上沅、 1925年闻一多,余上沅、赵太侔等在徐志摩的 年闻一多 支持下,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剧刊” 支持下,北京《晨报》副刊开辟了“剧刊”专 倡导“国剧运动” 刊,倡导“国剧运动”。 基本宗旨是反对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 基本宗旨是反对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反对 用戏剧来传播思想,表现人生, 用戏剧来传播思想,表现人生,鼓吹所谓抽象 纯形的艺术” 进而推崇中国的“ 的“纯形的艺术”,进而推崇中国的“国 旧戏, 粹”——旧戏,从纯审美的角度玩味旧戏外在 旧戏 的形式美因素,试图创造一种所谓在“写意的” 的形式美因素,试图创造一种所谓在“写意的” 写实的”两峰之间架起一坐桥梁的“ 和“写实的”两峰之间架起一坐桥梁的“新的 戏剧” 戏剧”。
1927年 鲁迅《 野草》 的出版, 1927 年 , 鲁迅 《 野草 》 的出版 , 标志着中国 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瞿秋白的《 饿乡纪程》 赤都心史》 瞿秋白的 《 饿乡纪程 》 和 《 赤都心史 》 , 是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艺通讯。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艺通讯。
三、“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 爱美剧”
( 一 ) 在移植模范西方戏剧中失败引发的戏剧本 土化思考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 上海民众戏剧社” 茅盾、 陈大悲等、 “ 上海民众戏剧社 ” ( 茅盾 、 陈大悲等 、 创刊了《戏剧》月刊) 戏剧协社” 创刊了《 戏剧》月刊)和“ 戏剧协社 ” (应云 欧阳予倩等) 的实践。 卫 、 欧阳予倩等 ) 的实践 。 倡导写实主义的戏 剧观念, 强调戏剧反映时代, 剧观念 , 强调戏剧反映时代 , 担负社会启蒙的 教育任务,形成了社会问题剧的热潮。 教育任务,形成了社会问题剧的热潮。
1921年11月,北京学生业余剧团的联合组织北 年 月 京实验剧社(李健吾等支持)成立。 京实验剧社(李健吾等支持)成立。 1922年冬,在薄伯英、陈大悲主持下,创办了 年冬, 年冬 在薄伯英、陈大悲主持下,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鲁迅、周作人、 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鲁迅、周作人、梁启 超等均被聘为校董事, 超等均被聘为校董事,这是现代第一所培养戏 剧专门人才的学校。 剧专门人才的学校。 1925年在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主持下,恢 年在余上沅、 年在余上沅 赵太侔、闻一多主持下, 复了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了戏剧系, 复了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增设了戏剧系, 这是第一个国立的戏剧教育机构, 这是第一个国立的戏剧教育机构,戏剧艺术也 由此进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之中。 由此进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之中。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他们的杂文大都以随感的形式对现实作敏锐的 反应,文章不见得有多缜密漂亮, 反应,文章不见得有多缜密漂亮,却充分反映 五四”的时代风格。 了“五四”的时代风格。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大都是新文化运动倡导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大都是新文化运动倡导 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 者,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 作人等,其中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作人等,其中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二十年代戏剧、 二十年代戏剧、散文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 文明新戏 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 与诞生
中国的早期话剧,通称为文明戏、文明新戏, 中国的早期话剧,通称为文明戏、文明新戏, 也称新剧。 也称新剧。 五四以后,更多的是使用“新剧”一词, 五四以后,更多的是使用“新剧”一词,有时 也称“爱美剧” 话剧” 也称“爱美剧”或“话剧”。 一直到1928 1928年 话剧(drama) 一直到1928年,话剧(drama)才正式命名为 话剧” “话剧”。 中国最早出现的话剧运动是1899 1899年上海圣约翰 中国最早出现的话剧运动是1899年上海圣约翰 书院演出的《官场丑史》 书院演出的《官场丑史》。
二、对传统戏剧的批判与西洋式“新剧” 对传统戏剧的批判与西洋式“新剧” 的建设
(一)中国的传统戏剧 题材主题:多为才子佳人,忠君报国, A、题材主题:多为才子佳人,忠君报国,善恶相 报思想。 封建文化的外包装) 报思想。(封建文化的外包装) 结构方式:多大团圆结局, B、结构方式:多大团圆结局,充满了人道主义色 属于忍耐型悲剧。 彩 , 属于忍耐型悲剧 。 ( 西方的悲剧多属崇高 型悲剧) 型悲剧) 表现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功。重在悦人耳目, C、表现形式:讲究唱功和做功。重在悦人耳目, 以委婉曲折的唱腔和华丽的服饰取胜。 以委婉曲折的唱腔和华丽的服饰取胜 。 再现性 方式, 一两步万水千山, 三四人千军万马” 方式 , “ 一两步万水千山 , 三四人千军万马 ” 。